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群书治要》两年研修班第四学期 第11周听课感悟分享
2022-10-23山西正阳书院

课程:《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33讲

1. 师资班信组魏东红学长:

《论语治要》33讲心得体会:

1、有德行的人他说话不会害人,也不会说错话,存好心,行好事,所说出的话都是有益之言。

2、“巧言令色,鲜矣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3、观察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事,还要观其所由,看他言语行为背后的原因。

4、“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历”。君子远看威仪庄严,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和颜悦色,听他说话又严正不苟,这就是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的风范。

5、用人要用其所擅长的能力,这样团队才能共同协作,各尽其才,才堪其任。

感恩老师慈悲教诲,学长们辛苦付出。

 

2. 陶锐学长:

《论语治要》第33讲心得:

1.真正有德行的人,并不擅言辞,甚至更倾向于沉默寡言,但该讲时一定也是辩才无碍。仁者不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为社会乃至为文化的继绝存亡,必有勇而积极承担责任与使命!

2.君子学仁都有尚未成熟,可见学仁之难,难在有“我”。小人之所以称为小人,就是心量小,把“我”看得很重,必然会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就谈不上仁了。

3.言、笑、取,过了不好,不及也不对,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才是中道。中国古礼上,幼者见长者笑便是不恭敬,这是自己之前没有听过的,确实需要注意。现代人随便随意惯了,很难提起恭敬谨慎的态度。

4.之前也有讲“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周武王治国也不过十人,而卫灵公虽然无道,但他能够知人善用并用其所长,也不至于亡国,可见用人的重要,那么懂得知人善用也就非常重要了。

感恩老师慈悲教导,感恩学长用心护持!

 

3. 师资班信组荣凤玲学长: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33集:

感恩刘教授!

一个人巧言令色,很少有仁德之心,有言者不必有德,所以君子不以言举人。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在言语上迟钝、缓慢,但在行为上要敏捷雷厉风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观察一个人,听人的言语,不如观察这个人所做的事,观察人所做的事,不如观察这个人的行为,而且听一个人的言论,还一定要清楚他讲话的原因。

每一个人都有成圣成贤的品质、潜能,但是如果自己不奋发努力,不朝着成圣成贤的方向去争取,那也永远不能够成圣成贤,所以我们发心行仁,要能够循序渐进,要能够坚持,才能够体会到法喜,古人所说的禅乐为食,世味哪有法味浓,这个才不容易被世俗的五欲六尘所诱惑。

有志者立志长,无志者常立志,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灵性,如果每天都吃喝玩乐,灵性就会越来越堕落了。

“马无辇重之任,牛无千里之迹”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特别是对于那些奇才,要有特殊的选拔标准。

 

4. 师资班谦组毕欣学长:

《论语治要》(第33讲)学习心得:

喋喋不休、能言善辩的人不能主政,有真才实学的人鲜会巧言令色。空谈误国。能言善辩滋生虚荣之风。

中国传统文化承传后继乏人。文化若失传,我辈何以对祖宗。从学习《说文解字》做起,在中小学和幼儿园,着重汉字和中国传统经典的教学,把数理化的教学调整到高中阶段。高中以前重视让学生背诵经典。以此,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有志者立志长,无志者长立志。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学道要有坚强的意志,要志存高远。体味到学道的法喜,让学道成为一生的乐事。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灵性。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嬉皮笑脸不可取。虚情假意的笑不可取。

 

5. 师资班信组袁媛学长:

《论语治要》学习心得第33集

空谈误国。学习传统文化也要重在践行。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灵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何为君子?君子的形象越来越具象。“君子有三变,望之偃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历。”君子远看威仪庄严,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和颜悦色,听他说话又严正不苟。

知人善用。观察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所由。真正知人,才能进入到学习和进步中,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 修身班敬组张月荣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各位学长大家好!

学习论语第三十三讲学生的体悟如下:有德行的人不一定会说美丽的辞藻,但是善于说花言巧语的人,往往德行不具足。所以我们观人的时候,要听他说的语言,还要透过他语言,看他真实的行为,看他真实的行为,还要看他的发心,这样才能真正认清一个人。要时刻体醒自己立下的志向?要努力的去实现。不要自欺,要德行配位,不能只讲不做,要做出来,才能是给别人做一个模范表率。

不忘初心,踏实前行。感恩老师教诲。

 

课程:《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34讲

1. 师资班信组荣凤玲学长: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34集:

感恩刘教授!

不欺君才能犯颜谏诤。表面上顺从,但是在背地里却阳奉阴违诋毁领导的过失,这是不可以的!

好话不一定是讨好别人的、谄媚巴结的、别人喜欢听的话,而是对别人的成长真正有帮助的话。

如果一个人感到羞耻,他都不改变自己的行为;让他感到疼痛,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改正自己的错误,知耻近乎勇!

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心明白、身安乐。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个不见,并不是不知道,看不见,而是不放在心上。心如止水,心如明镜,没有任何的波澜,它映照万物的时候,清清楚楚。

钝根和利根的区别在哪里?钝根是学了很长时间,慢慢地转自己的心,长时熏修,从不知道感恩,变得感恩,从不知道孝敬,变得孝敬。但是利根的人,他转得快,一听到圣贤教诲,马上知道自己错了,马上把自己的心,转过来,结果他的心一转过来,环境、人际关系马上跟着转。我们希望自己的生存环境、人际关系转得好,转得快,快速地转好,怎么办?很简单,就是把自己的心,快速地转好,这样境随心转,这个环境、人际关系马上就转变了。

 

2. 陶锐学长:

《论语治要》第34讲心得:

1.事君最重要的两个职责:不欺瞒、敢于犯言直谏;劝谏非常重要,反过来看,能够接受劝谏更重要,“闻誉恐,闻过欣”,《弟子规》上这句话,落实起来很不容易;

2.“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人人都熟,都觉得无可厚非,刘老师教导我们根本没有必要防人!仁者无敌,仁者的心里没有敌人都是老师都是恩人,有何可防?!与其花心思防人,不如下功夫修一体之仁;

3.安百姓非常难,安民工作永无止境,安人安百姓的基本功夫是“修己以敬”;

4.受西方思想影响,一直认为生命是最重要的,学习了传统文化看到圣贤经典和古人的很多义举才明白,原来还有很多比生命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有义,有仁,有道……

感恩老师慈悲教导,感恩学长用心护持。

 

3. 师资班谦组夏小荷学长:

《论语治要》第33集学习心得:智仁勇三达德,有智或有勇的人未必有仁;而真正有仁德的人一定有智且有勇。智仁勇三者俱备是最理想的人格。

“言、笑、取”都要合乎时宜,合乎道义,合乎礼节。才是君子所为,君子风范。

善于识人、用人是领导者的必备能力,要用德才兼备的人,要用人之长。

 

4. 师资班信组魏东红学长:

《论语治要》34讲心得体会:

1、侍君之道第一不可欺君,第二能犯颜进谏。君主接受谏言更重要。

2、仁者无敌,他知道万物一体,所以没有防人之心。

3、舜对自己心存恭敬,对人、对事一切恭敬,所以坐镇于君位就能够无为而治。毋不敬就能治国安邦。

感恩老师慈悲教诲,学长们辛苦付出。

 

5. 师资班谦组刘天宇学长:

孔子眼中的君子,富有仁爱之心了,并且把泛爱思想融入到博爱里,而我们说的小人并非没有所爱,而其所爱只是谋求一己之私,是有目的的去爱。有君子的爱,则会福及群生,人人各得其所,而成为社会稳定的一部分。

平时我们做人做事都讲究细腻,想把事情做好,必须放下眼前的利益。与人相处时,需察言观色,懂得在什么场合讲什么话。大局为重博爱为先,安邦大业兴国治之。

 

6. 师资班信组袁媛学长:

《论语治要》学习心得第34集:

人身最大的享受是心明白、身安乐。理得心安,心安理得。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见,不是不知道,看不见,而是不放在心上。

钝根与利根的区别在于听到圣贤教诲后的行动力。利根是闻圣教后能立马改正,不仅从事上改,还能从心上改。心念一转,境随心转。

害人之心不可有,同时防人之心也不必有。有防人之心也是污染,心坦荡,处处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以诚心待一切。

感恩老师教诲!

 

7. 师资班信组夏小荷学长:

《论语治要》第34集学习心得:

1.《论语·宪问》记载: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子路问事君之道,孔子告诉他,不要欺骗君主,并且敢于犯颜直谏。《周易》中说“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为了大家的利益,不惜冒着冒犯君主的危险,去劝谏君主。

而君主也要有受谏的雅量。否则就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当父母、老师、亲友指正我们过失的时候,要懂得感恩,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不可预料他人会来欺诈,不可揣测他人不能守信。要明白“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仁者无敌”,仁者跟任何人都不对立。《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3.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境随心转。

4.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领导者修身养性,端坐在位置上,知人善任,一切恭敬,就能做到无为而治。

5.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子张书诸绅。“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作为志士仁人,把仁德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我们要学志士仁人这种精神,承传弘扬中华文化,助理民族复兴。

 

8. 师资班谦组毕欣学长:

《论语治要》(第34讲)学习心得:

十分感谢刘老师的慈悲教导!

臣子劝谨君王,君王要做到“闻过怒,闻誉乐。”否则,君王身边就都是谄媚巴结的臣子。学会聆听别人的批评,会让自身十分受益。

对中国古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理解要正确,学习了圣贤的教诲之后,防人的心也不必有,万法皆空,不必起分别执著。正所谓“仁者无敌“,仁慈的人是不会与人对立的。所以仁者是不需要防人的,把防人的念头也放下,遇到了坏人,也是成就自己的,善待我的人和陷害我的人都是我的善知识。虽然一般人难以理解,这是因为不了解事实真相。“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圣人的哲理往往是不被常人理解的。不能因为可能被别人嘲笑而不去学道和行道。

不害仁,要成仁。中华文化十分重视仁。做人要保持人格,否则和禽兽无异。杀生成仁、舍身取义的事例,自古多有佳话传承。

 

9. 修身班敬组张月荣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各位学长大家好!学习《群书治要》第34集学生的体悟如下:

1.君仁臣忠:作为领导,要爱护员工,体贴员工的不容易,那作为员工,要忠于工作,尊重领导,不欺骗领导,遇到领导有过失或不足的时候,要直言相谏,匡正领导。2.君子,修的是恭敬。在《孝经》上讲,礼者.敬而矣。君子恭敬守礼,做好君子的本分。3.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孔老夫子的志向,仁爱天下。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