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群书治要》两年研修班第四学期 第3周听课感悟分享
2022-08-21山西正阳书院

课程:《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17讲

1. 师资班信组荣凤玲学长:

感恩刘教授!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如果能把正人君子、正直之人、公正之人举荐出来,放置在小人之上,使这个小人受制于君子,那么这个时候,他就会受到君子的教导和影响,潜移默化地也逐渐变成了君子。因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故决定现代社会道德风气和前途命运的,有两种人,一种就是国家的领导者,另一种就是媒体的工作者,选用那些公正无私的人,这样才能够使社会走向正路。

直的标准:第一孝廉,中国古人判断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要合法,而是同时要具备合情、合理、合法三个条件。第二忠直,也就是犯颜直谏的人,使下情上达。第三正直,怎么样才能做到正呢?只有学道才能够做到正。贤德之人做事的时候,一般的百姓可能不理解。特别是当百姓的理智、还有道德没有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反而还对他诽谤攻击。所以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举直这么难呢?为什么举荐正直的人,正直的人不被用呢?难在何处?难就难在第一,举荐的人,就是任用人才的人,他没有知人之明。没有知人之明,他可能就被那些看似善良的人、看似有德的人、看似忠正的人给蒙蔽了。第二,领导者自己私心重,贪欲重,不是一个贤德之人。所以“仁者在位,而仁人来;义者在朝,而义士至”。

总之自己的私欲克服不了,这是不能够“举直错诸枉”真正的原因。所以,还是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己的身修才能够家齐,家齐才能够国治,国治才能够天下平,这个顺序是不能够颠倒的。

 

2. 修身班敬组徐文靓学长:

要使政治清明,民心安定,选人用人非常重要。“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要把忠诚正直的孝廉之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谏的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放到领导位置上。“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既要尊贤也要容众。不能舍弃小人,要把小人放置在君子下面,听从君子的教诲和引导。但要真正的把正直之人举荐出来并不容易,需要在位的领导者首先是贤德之人,还要有知人之明。“仁者在位而仁人来,义者在位而义士至”。在位领导者加强自身官德修养,是政治清明的关键。

感恩老师慈悲教导,感恩学长辛苦付出。

 

3. 陶锐辅导员:

把正直之人放置在邪曲不正的人之上,这种解释意味深长。

首先体现出“仁爱”的精神,爱人是要爱一切人,即使是小人也要爱,也不能放弃。

其次,体现出对“人之初性本善”的坚信,相信自性明德是人人本具,人皆可以为尧舜,人是一定可以教得好的。

再次,体现出“上行下效”的客观规律,只要将君子放置在小人之上,处于高位的君子德风自然感化小人,让人心归善。

 

4. 师资班谦组王雪琴学长:

君子置于小人之上不错,但仁爱也需要智慧。不可无条件仁爱。应当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处之。

 

5. 师资班信组夏小荷学长: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思是说,把正直的君子放到领导者的岗位上,行于正道,老百姓就会心服口服。如果把邪曲不正的人放到领导者的岗位上,放在正直人之上,老百姓就会不服。

常言道:“上行而下效。”所以能选出正直的领导人是很重要的。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如果领导者自身贪图私利,就会招引来阿谀奉承之人,而远离了正直之人。孟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中说:“惟格物诚意之仁人,为能举直错枉。可见民之服与不服,全由己之公私,不可求之于民也。”就是说只有能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仁人君子,才能做到“举直错枉”,只有身修,才能家齐、国治、天下平。

感恩刘教授的悉心教导!

 

6.师资班信组郭艳华学长:

要尊敬推崇贤德的人,对于小人还应该去教导他,不放弃他,“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只有真正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仁人,才能做到“举直错诸枉,领导者一定是大公无私的心,”“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一定是感召大公无私的人来到身边,领导者率先垂范,身修才能够家齐,家齐才能够国志,国志才能天下平。每一个人都存感恩之心,就能够实现世界大同!感恩老师的教诲!

 

6. 精进班和组王丽学长: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鲁国的国君鲁哀公,来向孔子请教,说怎么样做才能够让人民对国君信服,心服口服,拥戴国君? 举错之道,“举直错诸枉”有两种解法。东汉包咸的注解“错,置也。举正直之人用之,废置邪枉之人,则民服其上。”要举荐正直之人,并且任用他;而舍置邪枉自私之人,人民都会受到利益,所以才会心悦诚服来拥戴国君。如果相反,举用的都是邪曲不正之人,自私自利之人,而舍置了正直之人,人民就会受到其害,那么人民就不会服气。要举用正直之人,而不能够用这个自私自利的、邪曲不正的人。彻底把这个邪曲不正的人给废置不用了。第一种讲法。 另外一种讲法:“诸”字,是“之于”二字的合音之于自己的意思。错诸,是“放置在”。“举直错诸枉”,把正直之人举荐出来,放置在邪曲不正的人之上。仍然用邪曲不正的小人,但是要把他放在君子之下,由君子人来控制他,来引导他。这样他才不会对百姓造成大的伤害。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认为:“举直者,而置之于枉者之上,民所以服。”把正直的人,放置在邪曲不正的、自私自利的人之上,人民仍然还是心悦诚服的。相反,把邪曲不正的人举荐出来,放在了正直的人之上,那么人民就不会服气。仍然要用小人,就要把他放置在君子人之下。他受制于在上的君子,不能够随意地作恶,人民也不会受到他的伤害。这个时候,人民也是会心悦诚服的。

学懂一句做到一句是关键,学以致用就是做到了好的榜样,就是正己化人,心正,身正,口正;内外皆正福慧双增。心上,理上,事上,尊礼.守礼.行礼.人我皆大欢喜。

 

7. 师资班信组吴萧含学长:

感恩教授!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如果能把正人君子、正直之人、公正之人举荐出来,放置在小人之上,使这个小人受制于君子,那么这个时候,他就会受到君子的教导和影响,潜移默化地也逐渐变成了君子。因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选用公正无私的人,这样才能够使社会走向正路。

以孝廉为准,古人判断任何一件事情,合情、合理、合法三个条件。第二忠直,犯颜直谏的人,使下情上达。第三正直,只有学道才能够做到正。“仁者在位,而仁人来;义者在朝,而义士至”。

私欲克服不了就“举直错诸枉”。所以,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师资班谦组毕欣学长:

感恩刘教授!古人读书是志在圣贤,现代人读书是志在赚钱。这句话指出了现代人读书人的最大问题所在。“君子重于义,小人重于利。”但是,在拜见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推动下,考上一个好的大学、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毕业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里面的“好”是以什么为标准呢?就是明牌、好找工作、工资高。一切都是与利益挂钩。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如何让读书人能真正认识到读书的目的呢?如何让读书人能真正读书呢?如何让读书人不那么贪财呢?其实,这些问题也很好解决。就是通过学习。“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让读书人明了读书的意义。《三字经》上明确地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人一定要读好书、明道理。很多知名的学者、在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他们读书学习都不是为了钱。有的是出于兴趣、有的出于责任。这些人才是读书人学习的榜样。学生在听冯时教授的资料时,深深感受到了冯教授的伟大。推荐学长们学习。

 

8. 师资班谦组李幽铮学长:

让末学最有感悟的是刘老师讲的正直人的标准首先要是孝廉之人,并举例说一个父亲霸占了邻居家跑到他家的羊,儿子举报父亲不叫正直,因为违背了父子有亲的人伦、天理。

从这个事例当中末学感受到自己知识的浅薄,还远远没有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更无从融会贯通,唯有更加努力。

感恩老师示教。

 

9. 师资班信组袁媛学长:

把正直的君子放在领导者的岗位,行于正道,老百姓就会心服口服。上行下效,国家社会也就越来越好。蕅益大师说:“惟格物诚意之仁人,方能举直错枉。可见民之服与不服,全由己之公私。不可求之于民也。”民众服与不服,在于自己有没有公心。礼教不能推行,不能够真正地把正直之人举荐出来,原因在于领导者、为官的人不能够率先垂范,克服自己的私心和私欲。即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讲政治与管理,实则还是讲修身,修身为本,中国式管理的本色和特色。

 

课程:《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18讲

1. 师资班谦组毕欣学长:

感恩刘教授。

本节课学生听到了灵魂的考问并学习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们看到了这样感人的一幕,我们就要想一想,为什么这样感人的一幕,没有发生在儒家的发源地中国呢?再不要问别人,再问问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的团队,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单位,遇到了这样的困难,我们能不能保证我们自己的员工、属下,做出这样感人的举动呢?那为什么不会做出这样感人的举动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做领导的,平时也没有向关爱亲人一样,关爱儿女一样去关爱属下,对他们的需要也忽视了。所以这个就是说这个传统文化它很有效果,有效果呢,他确实是需要我们做出来。只有把这些效果演示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变成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行为,它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古语云:“父慈子孝。”现在出现了子不孝,是不是因为父不慈呢?身为一位父亲,学生就要先做好一位慈父,教好自己的孩子,身教是根本,这样言教才会被信服。践行圣贤教育,从我做起!

 

2. 师资班信组荣凤玲学长:

感恩刘教授!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君以庄严面临民众,则能使民敬君。君以孝道教民,并能以慈待民,则能使民尽忠。君能举用善人,而又教化不能之人,则民自能相劝而善。

举善的标准第一公正无私;第二不忌贤、妒能;第三隐恶扬善;第四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第五能容人之过;第六心口如一。

举善,首先举善人为官;第二举善人为师;第三举善人为范。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的薄厚全在心量之窄宽,生活中自己有很多看不惯的事,一语中的,自己德薄心傲,处事待物没有智慧,然激之,可以使君子为小人;愧之,可以使小人为君子。故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还是要从自己的诚心入手。

 

3. 师资班信组夏小荷学长: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内心有仁德,自然对人有礼、庄重,能使百姓尊敬;提倡孝慈之风,爱护百姓,百姓就会尽忠;举荐贤人作为领导者,身行言教,百姓就会得到教育和劝导。所以要“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孝经》上说,“夫孝,始于孝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六韬》中记载周文王向姜太公请教治国之道,姜太公说:“善为国者,御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4. 修身班敬组徐文靓学长:

在位的领导者,如何让民众对自己恭敬,竭尽全力的负责工作,还能够互相劝勉为善呢?

首先在位的人要非常仁德,要有恭敬心。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行住坐卧都很有威仪很庄重。“临之以庄,则敬”。百姓自然会对领导者恭敬。“敬人者人恒敬之”。

领导者要让百姓对自己尽忠,就要教百姓孝道。对百姓要“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见之饥寒,则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视百姓如自己的手足。

要使社会风气好,让百姓相互劝勉为善。就要尊贤容众,举善而教不能。对那些公正无私,抑恶扬善,不嫉贤妒能,有容人之过的善者举荐领导岗位,或奉为老师,或培树为典范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对那些“不能”的人也不能舍弃,要加以引导和教化,使之成长为君子。

传统文化是很有效果的,但这个效果要演示出来,只有把效果演示在生活中,变成我们的生活工作行为,才会正真有意义!

感恩老师慈悲教导,感恩学长辛苦付出。

 

5. 陶锐辅导员:

君以庄严面临民众,则能使民敬君。庄重,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勿礼勿言,非礼勿动”,言行举止甚至起心动念都要符合礼法。

而庄重是外在自然的表现,其本质与内涵仍然是仁德之心。

君以孝道教民并能以慈待民,则能使民尽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忠是孝的延伸,孝是忠的根基。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自然是如此。

君能举用善人而又教化不能之人,则民自能相劝以善。善人的标准,大公无私、不嫉贤妒能、隐恶扬善、言为心声、容人之过,之前常自以为善良,实则离善人的标准相去甚远,先努力做个善人。

教化不能之人,与上一句“举直错诸枉”有共同之意,就是对小人或不能之人也平等爱护,不放弃不抛弃,坚信人性本善,坚信人都是可以教得好的。教不好也是自己德行修养不够,诚心耐心不够,总是可以从自己身上找到问题,找到可进步的地方。

 

6. 师资班信组郭艳华学长:

感恩老师授课!您辛苦了!

孔子的一句话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敬人者,人恒敬之。”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可见诚敬的重要性,当我们守礼了,自然就会有威仪,受人尊敬。孔子教导学生四个科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第一位,其次就是言语,说话就要说符合圣贤教诲,给人以正确引导。《孝经》上讲:“夫孝,始于孝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首先要孝亲,首先要孝养父母,恭敬之心从孝敬父母学起,向古圣先贤学习,“人之初,性本善”,努力修学,坚持不懈,恒心毅力坚守。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7. 师资班谦组李幽铮学长:

让末学最有感悟的是刘老师举的一个例子,说这个女人是妓女,然后大家都从地上捡起石头准备砸她,但主持人说从没有过失的人最先来吧,大家又都放下了石头。

这个例子真是形象地警示了我们这些常常自以为道德高尚的人,我们自己真的做到没有过失了幺?否则怎么有资格评判他人。

感恩老师示教。

 

8. 师资班谦组吴迪学长:

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之前言行举止都是很随意的,尤其是讲话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就马上说出来了,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论语》就是孔子教导他的弟子们言语行为规范的,我们现在做学生的和过去的弟子相比真是相差甚远。学好传统文化,做好中国人先在言行举止上严格要求自己。一举一动庄重要有威仪。感恩老师辛勤教导。

 

9. 精进班和组王丽学长:

《论语治要·为政》第二。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康子向孔子请教,怎么样才能够使民对上恭敬尽忠,以及劝勉为善。“以”是“与”字的意思。 孔子说:君以庄严面临民众,则能使民敬君。君以孝道教民,并能以慈待民,则能使民尽忠。君能举用善人,而又教化不能之人,则民自能相劝而善。 君,广义理解领导。为君三件事,1,怎么样让民众对自己恭敬,2,尽心竭力地负责工作,3,而且还能够互相劝勉为善。在上对在下,或少数对多数,叫临。对大多数百姓,与他们相见的时候必须庄重。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临之以庄,敬人者,人恒敬之,对方也自然对你恭敬。 《论语·颜渊》“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走出门去与人相晤的时候,犹如接见大宾,犹如接见国宾一样。使用民力就犹如承奉大祭。见大宾的时候,必须敬;承大祭的时候,必须诚。诚敬之心体现之外就是守礼。所以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于礼的要求,自然就有威仪,受人尊敬。 庄,内涵是仁德。有仁德心的人,他的外表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庄重。言为心声,诚于中而形于外。能够做到庄重,必须内心有仁德。

学习在志诚感通下功夫,践行在每一天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大小事务把古圣先贤经典的智慧老师的教诲力行出来;学礼,行礼,礼贯穿贯通落实在每一天的生活学习待人处事接物中;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正己化人”;不往为弟子。

 

10. 师资班信组袁媛学长:

当时民心不服时,康子向孔子请教:怎么样才能够使民对上恭敬尽忠,以及劝勉为善?孔子说:君以庄严面临民众,则能使民敬君。君以孝道教民,并能以慈待民,则能使民尽忠。君能举用善人,而又教化不能之人,则民自能相劝而善。

“临之以庄”的具体要求,《孝经》上说:“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

怎样做到忠?“孝慈则忠”。以孝道教民,并能以慈待民。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孝中要有教化的功能。

“举善而教不能”,举用善人,并且教化不能之人。人之初,性本善,首先要相信人是可以教好的,那教不好就要反省自己“德未修感未至也”。

怎样是善人?大公无私,不嫉贤妒能,隐恶扬善,言为心声,容人之过。以此为标准,努力做个善人。

感恩老师教诲!

 

11. 修身班敬组侯娟学长:

让我想起刘教授曾经讲过“君仁臣忠”的道理,作为一位领导者来说,首先要对手下人慈,反过来,职工才能对你忠心,认认真真的工作。做为老板您要多体恤员工,不要拿以前奴隶主的姿态来使唤人,现在的老板已经改了很多,因为出力干活的人少了,找工人不好找,而且流动性很大。将心比心,回想起出去打工的那段日子,有时候感觉出力不讨好,和老板走得近,怕被其他员工排斥,工作的出色,都不敢让老板表扬,怕得罪其他的员工。发现有新员工声音好听,性格好,推荐给老板当美团售后服务,直到我辞职以后老板也没用,听说那个员工也辞职了。有时候觉得老板太不会办事了,留不住人。有时候又觉得他心真大,经常换人已经麻木了。真有一些混日子的员工,一天8个小时,能偷懒就偷懒,经常找不到人影,有时候我觉得老板是不是看不见?不关我事,做好自己就好。

假如把传统文化带入超市管理当中,那最大的受益人就是超市的老板。现在有一些公司,已经带团队去国学学校听讲课受教育,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