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群书治要》两年研修班第三学期 第1周听课感悟分享
2022-04-22安徽国祯书院

课程:《群书治要·孝经》第1讲

 

1. 师资班信组荣凤玲学长:

感恩刘教授!“孝"内容很广泛、丰富,而孝道尽得圆满就能从孝悌修身严私德到移孝作忠守公德,最后立身行道明大德。“先王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之性德彰显惟【孝】一字。仁爱之根本是孝,大同社会依赖于孝。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自己在对孝的理解只是井底之蛙,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

 

2. 师资班谦组王莲梅学长:

感恩刘教授80分钟的课程。昨天“群书治要大讲堂直播间”听课量1.07万,今晚再学习,已1.08万。感恩老师教化一方,明德、安乐。老师生动举例,教子、工作、学习、生活等,“和顺”是孝的具体体现。老师举例疫情之下,企业面临困难,西方、韩国员工不同的态度,让学生深思,感受到:不利己,明经典,要行出来……“仲尼居,曾子侍……”孝悌从尊师重教开始,修身的根本在孝道。孝道圆满,正是《孝经》所讲,“夫孝,始于事亲~严私德;中于事君~守公德;终于立身~明大德。”完美的统一。听课学习,醍醐灌顶之感。感恩老师。

 

3. 精进班和组闫春晖学长:

教授花了大篇幅介绍这部《孝经》可谓用心良苦。《孝经》又大多被收录在《群书治要》中,可见《孝经》的重要,正如教授所讲字字珠玑,义理宏深,能够帮助我们回归自性,我们自当如获至宝一样,仔细聆听,尽力落实。第一章告诉我们,只有奉父母,对父母慈爱,恭敬,感恩,才能扩展到为国尽忠,立身行道。曾子的母亲咬破手指,曾子心中刺痛,现在的我们别说咬断手指也无动于衷,就是面对面“父母呼”有没有应都两说。自私自利,只想自己的享乐,自然体会不到父母的需要,也只能过着忙盲茫的生活了。这一次新冠肺炎使我的小城按下了暂停键,一批一批的大白、警察、志愿者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驻上了最后一道防线,在这一时刻我们才开始反思,假如这些人在家和父母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在这个危难时刻,又怎么能够为他人挺身而出。这一场疫情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体观”且不说一荣俱荣,但绝对会一损俱损。而教授提出,学习《孝经》能够帮助我们回归一体之仁。感谢教授在这个对的时间宣讲智慧的经典。

 

4. 师资班信组郭艳华学长:

感恩刘教授!学生受益匪浅!修学离不开生活,和顺,对于人一生来说太重要了,心不平则路不平,心不顺则事不顺。为人必先孝悌始也。爱的原点是孝,孝道是根,孝父母之身,孝父母之心,不让父母担忧,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住坐卧都先想到父母,孝父母之志,孝父母之慧。孝道力行,至要莫如教子,向圣贤学习,让自己时刻都在“道”上,不离大道,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感恩刘教授!感恩学长!

 

5. 陶锐学长:

孝是根本,是起点!本学期开始,我们正式进入《群书治要》中经典的学习,从《孝经》开始,也是再次强调孝德的重要!正如学长所说,老师用心良苦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孝经》,才体会到其义理宏深,可谓字字珠玑。这也是提醒我们学习时,不轻易划过,不囫囵吞枣,用心体会每个字每句话的无穷义理,开启我们本具的智慧!

 

6. 师资班谦组吴迪学长:

孝是德行的根本,是一切善行的根基。对父母孝,对老师敬,对朋友悌。使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能够孝顺父母才能有一颗和顺的心,以一颗和顺的心去做事,才能顺顺利利,孝心一开,百善皆开。所以孝道是培养和顺的品质,孝道要传承下去。

 

7. 师资班信组魏东红学长:

一、《孝经》综述道德、仁孝,是孔子示范后世的行门,是千经万论的根本,成圣成贤的始基,也是我们修行的入手之处。

二、《孝经》中,集中体现了孔子学问“下学而上达”的特点。“下学而上达”指的是修行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之中,体现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如果离开了生活,那就谈不上修行。所以修行就在生活之中,这叫“下学”,就在五伦八德的落实当中。六祖慧能说:“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就是通过处理五伦关系提升了我们的心性与修行,这是上达。《孝经》是我们恒常力行的经典。

三、现在世界各种冲突矛盾不断升级。其根源在于家庭。一个人在家和父母、兄弟、夫妻相冲突,那么他走上社会,就会与他人冲突,其实是本性和习性的冲突。本性就是一体之仁,但是习性是人我分别、自私自利,所以就会和别人产生冲突,学习《孝经》是帮助我们回归一体之仁,它能够化解冲突,能够达致天下太平。

感恩老师教诲!

 

8. 修身班敬组徐文靓学长:

“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任何伟大的理想如果失去了根本,都将是镜中花,水中月。空中楼台。孝是大根大本。而这个根本都是在家里,从最亲近的亲人中培养起来的,根扎结实了,在外为人处世就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感恩老师教诲!

 

9. 精进班和组王丽学长:

《孝经》篇幅很简短,有一千八百个字左右,但是字字珠玑,可以说是旨趣深远、义理宏深,明王以其治则天下和平。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孝治天下,因为通过孝道可以培养出人们和顺的品质。在《论语》中,孔子也说“参也鲁”,说明曾参确实生性鲁钝,不是很聪颖。曾参虽然生性鲁钝,不够聪颖,但就是因为他孝顺、恭敬、好学,最后学有所成,成为儒门宗圣。这说明了孝可以开显性德。达到光照四海,无所不通的境界。

二十四孝之首的大舜,他的后母、弟弟三番五次的要置他于死地。但是他并没有怀恨在心。虽然得了天子之位,还常常到原野去号泣,最后他的孝心终于感化了他的后母,感化了他的弟弟,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尧帝把天子之位禅让给他,这就是告诉我们至诚的孝心,他确实可以达到感通的结果。要传述、修治他们的德行给后人,而且按照他们的德行来修养自己,使他们的德行发扬光大,达到孝道的三个层次,侍奉双亲,然后侍奉君主,最后终于立身。”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使老年人都能够得到赡养,养老送终,使壮年人都能够为社会国家所用,使幼年人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使鳏寡孤独废疾者,也就是那些老弱病残幼,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够得到赡养、关爱和帮助,这才是大同社会。现代很多的问题矛盾之所以不能够化解,一个重要的原因,“德未修,感未至”,我们的德行修养不够深厚,所以不能够使他人被感动,被感化。

 

10. 崔维贤学长:

刘教授在讲孝经正文之前做了很多铺垫,意在让我们了解孝为什么称为德之本,因为孝不是我们平时所了解的养父母之身那么简单,更深层次的孝一定是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这就要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在后面,刘教授又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干部要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与孝经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相结合,有效做到了古为今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太妙了!推而广之,要做到真正的孝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行在道上,感恩刘教授!

 

11. 萧含学长:

感恩教授!“孝"涵盖广泛,【孝】字,善本,仁爱之根本,大同社会依赖于孝。修身离不开生活,从孝做起。感恩教授细致讲解,《孝经》是孔子示范后世的行门,千经万论的根本,成圣成贤的始基,也是修行的入手之处。

各种冲突矛盾其根源在于家庭。一个人在家和父母、兄弟、夫妻相冲突,那么他走上社会,就会与他人冲突,其实是本性和习性的冲突。本性就是一体之仁,但是习性是人我分别、自私自利,所以就会和别人产生冲突,学习《孝经》是帮助回归一体之仁,能够化解冲突,能够达致天下太平。感恩老师教诲!

 

12. 王雪琴学长:

感恩教授!读书明理,读经,读经典,更能开启我们的智慧,而真正的智慧是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出来,能影响更多的人开启智慧明德。

 

13. 师资班信组负笳栩学长:

孝是为人之根本,是修德的重点,社会上的矛盾问题为什么不能化解?就是德未修感未至,为人不能做到孝顺父母、师长就是丢了做人的根。学习《孝经》教我们如何去做到真正的“孝”!感恩老师的教诲!

 

14. 清澈学长:

非常感谢刘教授开讲的《孝经》。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末学感觉刘教授开讲孝经,开启了人伦大道第一关。孝道是人道第一步,是人人必经之路。末学感觉刘教授在讲课过程中,一定得古圣先贤加持,能把《孝经》阐述得如此详尽完美非常有震撼力!!!末学感觉心中被刘教授的言语照亮了一点,灵光一现啊,惭愧自己没有尽孝,还差太远了。

 

15. 师资班谦组周慧心学长:

《孝经》是总汇《六经》综述道德仁孝,当一个人有孝心,无论什么工作都是值得领导信赖,当一个人有孝心,无论做什么领导都会勤政爱民,值得民众拥戴。下学上达都在生活当中,在五伦关系当中,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当中,提升心性和修行。孝是根本,一切道德的开始。感恩老师教诲!

 

16. 师资班谦组夏晓荷学长:

《孝经》是“先王的至德要道”,是儒家的纲领和行门。孔子教导我们要“下学而上达”,在生活中落实孝行,首先要在家尽孝,进而能为国尽忠,“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对于个人来说,《孝经》是人生成就圆满的道路。对于国家社会来说,《孝经》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必由之路。

 

17. 修身班周琳学长:

非常感谢刘教授开讲的《孝经》这一门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孝要从内心而行,心里想的从而去行动,孝敬父母,不仅仅是口头的,一定要从内心出发,对父母身体内心都要呵护,照顾。在生活中时时刻刻惦记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无论以后工作还是成家也要多回家看看,多陪伴父母。已上就是末学本节课的心得,谢谢老师教诲!

 

18. 空谷幽兰学长:

1. 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再次提醒我们学习要守住基础。就像刘教授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六层楼,那么孝敬悌道就是一二三层楼。

2. “下学而上达”提示我们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之中,体现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如果离开了生活,那就谈不上修行。所以修行就在生活之中,这叫“下学”,就在五伦八德之中。六祖慧能也说过一句话:“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也就是说,就是在处理五伦关系之中来提升我们的心性与修行。

感谢老师教诲!

 

19. 喜悦学长:

1.孝经总汇六经综述道德仁孝是孔子示范后世的行门乃是千经万典的根本是成圣成贤的始基颠覆了我从前模糊的狭隘的认知(也谈学习的重要性)

2.经典密切联系生活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修行就在生活之中就在我们日常处理五伦关系之中

3.心不平则路不平心不顺则路不顺对父母孝顺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反之你若不孝则路路难通事事不顺从这里来说传统文化讲的是成功之道幸福之道

4.孝本身就是性德一个真正的孝子无不在起心动念处在言行举止中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孝道的圆满,把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完美地统一起来。与诸君共勉。

感恩老师教诲!感恩所有付出的人!

 

20. 精进班和组卢凤宝学长: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经题以“孝”字命名,孝是人本有的性德,人人本有,万物本有,性德唯一,从最低处到最高处都在这一字的义理之中。至孝最低处从生活中做起,着手处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情感,极简极易。至孝最高处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与天地万物同频。孝无终始不是时间概念,因为孝是性德,本无终始。同时进一步理解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即性德之义。性德无高无低,可高可低,所以孝遍一切时一切处,孝以修身,孝以齐家,孝以治国,孝以平天下!孝道可做到一切,一切都是孝道。

感恩刘教授!感恩聂老师!感恩各位学长!感恩陶学长!

 

21. 精进班和组辛淑娟学长:

《孝经》总汇《六经》综述道德仁孝,是孔子示范后世的行门,是千经万论的根本,成贤成圣的始基,也是我们修行的入手之处。《孝经》实际上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的一种简说。做《孝经》的目的就是要阐述古圣先贤以孝治天下的这种方法,这一治国理念,之所以为后代历代帝王所奉行,就是因为它出自于性德。而学习《孝经》是帮助我们回归本有的自性,回归一体之仁。能够化解冲突达到天下太平。

《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章》讲总的纲领,开显了孝的宗旨,阐明孝道的义理,论述了行孝起始于侍奉父母,扩展为为国尽忠,最后实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的人生目标。那么古人为什么重视孝道?因为能尽孝的人其心和顺。能够孝敬孝顺父母的人,培养起了一种“心和”和“随顺”的品质。所以这个“和顺”两个字就把孝道的精神给表达出来了。通过孝道可以培养出人们和顺的品质。所以古人说“为人必先孝悌始也”孝的教育之所以倍受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孝心培养起来的是一个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意识,而且可以使人树立起重恩义、重情义、重道义的处事原则。

感恩刘老师的循循教导!

感恩辅导员和义工学长的辛勤付出!

感恩国祯书院老师的良苦用心!

 

22. 刘天宇学长:

人之性,启为孝!

大部分人从出生开始接触的伦理关系就是亲人,对父母仁爱、恭敬、感恩、包容、体贴的态度习惯或者是本心就是他走上社会就知道如何去面对陌生人朋友同事领导的一个本性基准。言传身教这个词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由长至幼,还有幼至长者的思考,很多时候我们会通过小朋友来反观自己,有的时候纯性更让我们体会孝的真谛。在为人为事上,以孝为基方可行之稳走之远。

 

23. 修身班孝组范爱红学长:

《孝经》是总汇《六经》综述道德仁孝。孔子他说:“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就是在教导我们要想一切称心如意,就得从德之本的孝做起。看看曾子的故事,他们真的是母子连心,至诚感通呀!学生不才,达不到至诚感天,但学生学会了读别人故事,悟自己的人生。感恩老师教诲!

 

24. 精进班李平学长:

孝是德行的根本,对父母的孝是从身体发肤受开始,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之终也。要爱护自己身体,父母最担心儿女的身体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要珍惜不能让父母担忧,从养父母之身做起,到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在生活中要时刻做到,关心父母的身体,与家人和睦相处。努力学习工作,为社会服务,做有益于人民的事!笃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恩刘教授的循循善诱!感恩各位老师及学长们的引领与陪伴!

 

25. 精进班谦组毕鑫学长:

上学时老师讲过“百善孝为先”,当时并不理解。通过读诵《孝经》和听课,对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一个人的所有善言善行善念都是从“孝”产生的,从孝敬父母做起,从而善待所有人。《孝经》所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是为悖德。”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孝敬父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幸存的就是中华文明,这与中华文化中的“孝文化”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家能爱父母,在国能爱百姓,在世能爱外邦。让生命共同体能达到和谐状态的就是这个“孝”字。感谢老祖宗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感恩刘老师的谆谆教诲!

 

26. 师资班谦组窦佳颖学长:

听了老师的讲解才知道,孝是一切诸事顺遂的修养品性。之前理解的孝很浅显,通过老师的讲解才知道,通过孝经的学习才能找到所有修身的基础。通过对父母的孝心,从而培养自己的性格和处世之道。学到了最根本的对孝的理解。感恩老师的讲解!

 

27. 刘英学长: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自古以来,孝养父母是我们的大根大本,父母健在,是儿女最大的幸福!父母给儿女孝养她们的机会,培养儿女的福报!父母不在,就要把父母好的方面,传承下去!他们更希望我们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让我们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人!德行天下之人,这样让父母感到很荣耀。

 

28. 李伯春学长:

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29. 李秋瑾学长:

孔老夫子说,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孝经”是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手之处,六祖慧能大师说到,“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修行在生活之中不断提升自已的境界,(1)一个人的温和善良恭顺的品质是从在家,对待父母老人的态度培养出来的,(2)现在人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养成和顺的心性,因为本性里生长的习性,《孝经》是帮助我们回归本性,(3)孔夫子把孝经传给曾子,因为曾子是一名孝子,孝子心中时刻惦记父母,现在人自私自利,心不清净,体会不到父母需要亲人的需要,努力方向错了,结果也做错了(4)百姓和睦相处,上下之间没有怨恨,是因为领导人用至高之德教化人民,用简要之道感化人民,结果人心和顺,“中国之治”能够达到的境界就是不忍欺的境界(5)曾子生性鲁钝,不是很聪颖,但他孝顺,恭敬好学,对父母师长恭敬的态度,尊师重道,学有所成,最后能够传得大道,说明孝敬,可以开显性德,光明似海,无所不通(6)什么是孝心培养的道德教育?自己生活起居饮食健不健康?“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每走一步路,每说一句话都不会让父母蒙羞,培养自己感恩心,恭敬心,仁爱心,责任心立身行道明大德。(7)人弃场常则妖兴,如果做不到仁义礼智信,我们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做人必须符合仁义礼智信才具备做人的资格,理要顿悟,事需要渐修,我们做父母的遇事不发脾气,用商量沟通的方式,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是发脾气,所以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8)“父母恩重难报经”,父母恩德像天一样高,昊天罔极,父母恩德深重,无以回报,所以我们工作再忙,不能疏忽了对父母的爱戴与尊敬,文王贵为世子率先垂范,以孝道孝化百姓,康熙皇帝亲自祭拜孔子,秉持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缔造了一代盛世,汉文帝生活简朴做事恭敬,实现了天下大治。感恩老师!

 

30. 师资班谦组孙秀蓉学长:

教授讲的非常好,一定要用心听课,体会老师讲的要意!修身自省忏悔,落实在行动中!感恩刘教授!

 

31. 师资班信组袁媛学长:

百善孝为先。修身的根本在于孝道。“孝”的内容很广泛、丰富,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或层次,即《孝经》中所说的“夫孝,始于事亲”,始于事亲就是要严私德;“中于事君”,中于事君就是守公德;“终于立身”就是明大德。通过学习和力行孝道,把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完美地统一起来。

 

 

课程:《群书治要·孝经》第2讲

 

1. 精进班李平学长:

不仁,便不可以为人矣。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之心,就不能称之为人。孝悌是教育的根本,人与禽兽之所以不同,就是人要接受教育,如果不接受教育,就堕落的和禽兽没有什么差别了。而学做人就要从孝悌开始。感恩刘教授的教诲!感恩各位老师和学长的指导与陪伴!

 

2. 陶锐学长:

第一次从正史中这么真实的认识曾经的圣王们,这才体会到为君的不易和良苦用心,确实君主对我们也是恩重如山。他们将人民视为子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百姓做出最好的榜样,真可谓做之君、做之亲、做之师。

记得习主席有两张照片流传很广,特别打动人,就是他拉着母亲的手散步,还有和家人一起推着父亲的轮椅,虽然只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照片,却能真切感受到主席对父母的孝心。还有主席给父亲写的信,刘老师也带我们学习过,他对父亲的孝顺与恭敬很令人震动。

现在政府也在大力提倡家风家道,我想我们积极响应,上孝父母,下传家风,这也是对君主最好的报恩吧!

 

3. 师资班信组郭艳华学长:

感恩刘教授!学生非常受益!“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遇四海,无所不通。”听到老师讲的佛陀和弟子见到一堆白骨后的所做所讲非常受益,母亲的伟大,父母的无私无我的奉献精神,向大地一样承载着一起,包容一切。对世间万物都要有恭敬之心,因为我们是一体的。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仁者爱人,孔子讲仁爱,现在社会也在讲仁爱和平,仁爱之心是我们本自具足的,能够遇到好的领导者,真的是感恩老祖宗,感恩圣贤!为我们留下这么好的经典。不断滋养着我们身心。感恩一切!感恩刘教授!感恩学长!

 

4. 喜悦学长:

1.这一章是讲述天子的孝道。天子爱敬双亲,力行孝道,并将这种道德教化推广到天下百姓,整个社会兴起孝悌之风,这样就会国泰民安,天子太平。

2.此一章于我们普通人的意义:

(1)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满是爱敬和感恩之心,在外面也就会爱护,恭敬一切生命,我们从孝道入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修养自己,拓宽心量,完全打开自己的良知良能。

(2)我们以亲爱恭敬之心在家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把孝道落实在生活中,对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

感恩经典流传!感恩老师教诲!感恩学长引领!感恩所有付出的人!

 

5. 空谷幽兰学长:

1.孝道不论古今中外都重视。(佛陀认白骨的典故)。

2.感受同陶学长一样,第一次从正史中认识古代圣王们的孝道故事。尤其是康熙大帝的做法,正好跟元朝的皇帝做一个对比。以史为镜,以史为鉴。

感恩刘教授的教导和学长们的陪伴!

 

6. 师资班谦组窦佳颖学长:

通过刘教授的讲解,更加深刻体会了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孝道中还有这么多的内容,让我对双亲的辛苦付出有了真正的认知。只有由内而外的做到孝顺父母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我成人的必修过程。通过历代帝王所亲身示范的孝道,学习到孝的本质内容。有大的孝道自然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都体现出来。孝是一切的根本,也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孝道德认知。感恩老师的讲解,学生受益匪浅。在以后的生活感悟中会有不一样的视角,将所学所感用到生活中去。感恩老师!

 

7. 师资班谦组夏晓荷学长:

老师在《开宗明义章》中讲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从这里生发而来。儒家把“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在《左传》中也说:“人弃常则妖兴。”“盖孝悌是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万事万物之本源也。”孝悌是人自性本有的性德,也称为良知良能,王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就是这个意思。良知良能是万事万物之本源也。人有良知、有良心、有仁心,这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要真正实现社会和谐、人心安定,一定要提倡孝道,要提倡仁义礼智信。

从哪里做起呢?不要要求别人,要从我们自己做起。我自己身体力行了,也确实得到了好的结果,才会让人对仁义礼智信起到信心,让人家向你学习。人家一看你学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都做得很好,结果生活很好、事事顺利、身心安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就是为社会大众做出一个好的榜样。

在位的领导者如果能够力行孝道,进而弘扬孝悌之道,用孝道来教化百姓。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兴起和谐之风。《说文解字》上把“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

“天子章第二”,讲述了天子如何行孝。天子把爱敬双亲之心扩展至天下百姓,让百姓都受到教化,这样人人都不敢怠慢、厌恶他自己的父母亲,以及天下的父母亲。

作为天子,唯有力行孝道,宣扬孝道,并以孝道教化人民,使四海之内的人民都能够孝敬父母,使孝道形成风气,这才是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天子竭尽爱敬,就是爱护尊敬,来事奉双亲。对母亲要竭尽亲爱之心,对父亲竭尽恭敬之心。并将这种道德教化推广到天下百姓,让四海之民都能起而效法。

像周文王和汉文帝等古代的这些圣王都是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给社会大众做出一个孝亲的榜样。不仅自己要力行孝道,而且还用孝道来教导百姓,使天下人都能接受孝的教育。

康熙皇帝通过一系列崇儒重道的举措,推动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的儒家教育,结果有效地缓解了民族矛盾,统一了边疆地区,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康熙皇帝以自身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了《孝经》中“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的天子之孝,实现了孝庄太皇太后对他的期许和愿望,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伟大的帝王。天子能够率先垂范,力行孝道,并进而在天下提倡孝道的教育,使人人都知道孝敬父母、赡养父母,这就能够使老有所归,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就是社会和谐,天下太平的根本。

习总书记也给我们做了一个孝亲的典范,同时也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8. 修身班敬组徐文靓学长:

古代天子以上率下,常怀仁义之心,行孝悌之道,百姓就会群起而效仿。国家就会上下和睦。所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而现在社会能担起教化之责的,不光是身处高位的领导者,现代的媒体报道比古代的天子的行为示范,对社会的影响更大。现代社会风气的好转媒体和领导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9. 师资班信组魏东红学长:

一、孝悌之心是仁爱之心的原点。爱人先从和谐家庭做起,从对父母的孝敬对兄弟姐妹友爱开始。

二、孝悌要从我们自己做起,不去要求任何人。我们的行为必须符合仁义礼智信,这才具备做人的资格。反观自己不禁汗毛直竖。

三、孝悌可以使仁慈博爱的风气兴起。如果能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就能够体会到天下父母的不容易,能爱敬和感恩自己的父母,就可以爱敬天下的父母。对父母没有厌恶轻慢之心,也不会厌恶轻慢他人的父母。一个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父母对人发脾气,自然就会心平气和。所以孝悌会让所有不和谐止息于萌芽状态,不会发展成大的冲突、矛盾或者战争。让社会和谐、人心安定。

四、虽然不是第一次听父母十重恩但是今天听老师讲不禁眼含热泪。父母的恩德实际上是怎么报都报答不尽的。“孝悌为本”的儒家教育,真的是简单智慧。

感恩老师教诲!

 

10. 精进班和组辛淑娟学长:

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从这里生发而来。孝悌是人自性本有的性德,孝悌之心是仁爱之心的原点。仁就是自己和他人相亲相爱的含义,也是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学仁求仁就是学习做人。学习做人必须符合仁义礼智信,这才是具备做人的资格。学习做人的自我教育和教育孩子都得从孝道开始。这个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理需要顿悟,事需要渐修”天子章第二也告诉我们教育者和领导者先受教育才符合道德教育的规律。天子把爱敬双亲之心扩展至天下百姓,让百姓都受到教化,这样都不敢怠慢、厌恶他自己的双亲,以及天下的父母亲。

父母对儿女有罔极之恩。无以回报。所以儿女孝经父母,赡养父母那是天经地义的。父母的恩德是怎么报答都报答不完的。

古代的这些天子都是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给社会大众做出一个孝亲的榜样,用孝道来教导百姓,使天下之人都能接受孝的教育。就会使天下的父母都能够有所赡养,不会出现老无所归的现象。

感恩刘老师的循循善诱!

感恩辅导员和义工学长们的辛勤付出!

感恩国祯书院老师们的引领!

 

11. 师资班信组荣凤玲学长:

感恩刘教授!

【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为仁,正是为人。不仁,便不可为人矣。作乱之本,由于好犯上,犯上之本,由于不孝悌。为仁,即仁义礼智自皆具足,故孝涕是仁义礼智之本。盖孝悌是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万事万物之本源也。论性则仁为孝之本、论修则孝悌为为仁之本。天下大乱之源,自不孝不悌始。孝悌则仁慈兴而乱机息矣。

从哪里做起?不要求别人,要从我们自己做起。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悖。不孝不悌之人居上位,天下大乱所由生也;孝悌之人而居上位,天下大治所由生也。教,上所施,下所效。身教加耐心,上行而下效。

天子章:【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父母恩重难报经》父母的恩德:1.怀胎守护恩。2.临产受苦恩。3.生子忘忧恩。4.咽苦吐甘恩。5.回干就湿恩。6.哺乳养育恩。7.洗濯不净恩。8.远行忆念恩。9.深加体恤恩。10.究竟怜悯恩。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形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文王、康熙、汉文帝力行孝道,结果上行而下效,整个社会也兴起了孝悌之风,实现了天下大治。

 

12. 精进班和组王丽学长:

《开宗明义章》“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从这里生发而来。《四书蕅益解》、《论语点睛补注》注解“为仁,正是为人。不仁,便不可为人矣。作乱之本,由于好犯上。犯上之本,由于不孝悌。”“为仁”的“为”是动词,“求”的意思,君子求仁、君子行仁,而学仁求仁也都是要学做人。“不仁便不可为人矣。”一个人没有仁德之心,就不能称之为人。《说文解字》解释:“从人从二”,会意字,“言己与人相亲爱也。”仁就是自己和他人相亲相爱的含义。仁就是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能够这样去对待他人,把他人视为和我是一体的,甚至已经没有了我和他人的区别,这才是真正的为仁。而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在儒家就称为圣人、贤人。《孟子》“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不能够行孝悌,人就与禽兽没有差别。“若不肯做衣冠禽兽必孝悌以为人。”如果不想做禽兽,就要学习做人,而学做人就要从学孝悌开始。“论性则仁为孝悌之本,论修则孝悌为为仁之本。天下大乱之源,自不孝不悌始。孝悌则仁慈兴而乱机息矣。”从性德上讲,仁爱之心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人在和父母兄弟的关系上就表现为孝悌;对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就表现为仁和忠;对朋友的关系上就表现为信;对夫妇的关系上就表现为夫义妇德。从性上来说,仁是孝悌之本;而从修德上来说,“论修则孝悌为为仁之本。”要培养成为一个有仁爱心的人,必须从培养人的孝悌之心开始,孝悌之心是仁爱之心的原点。

我自己身体力行了,确实得到了好的结果,才会让人对仁义礼智信起到信心,让人家向你学习。人家一看你学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都做得很好,生活很好、事事顺利、身心安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就是为社会大众做出一个好的榜样。

 

13. 师资班谦组周慧心学长:

孝悌是道德的根本,不要要求别人,要从要求自己做起,做好仁义礼智信才有资格做好一个人,人人都做好人社会才会安定和谐。教是上所施,下所效,落实在生活中身教加耐心,才能上行下效。《天子章》真正爱亲敬亲的人,也会爱天下的为人之父母,古圣先王以身作则的力行孝道,无微不至,更用爱亲敬亲的心来关爱百姓,从而人人孝敬尊亲。感恩刘教授辛勤教导!

 

14. 修身班敬组侯娟学长:

感谢刘教授的教诲,正如老师所讲,当我怀孕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母亲的不容易,以前没有这种深刻地体会。父母对孩子确实到了忘我的境界,现在女儿对我的态度就像当年我对母亲的态度一样,我没给孩子做好榜样开好头,这叫自做自受。和我同龄那些生二胎的高龄宝妈们,照顾两个孩子真的不容易,到现在晚上还起夜照顾老二。不管别人,从自己做起,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再说。古代圣君为什么能名扬天下,因为他们有仁爱之心,孝悌之心,把爱敬双亲之心扩展到天下百姓。

 

15. 师资班信组袁媛学长:

修身的根本在孝道,那入手处在哪呢?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两句话明确指出“爱亲”与“敬亲”。孩子在家做不到“爱”与“敬”,在学校自然也就做不到“爱”与“敬”。疫情封校一个多月了,学生有情绪,即使在校,也学不进去。还不时给我出难题,自己烦恼心很重,考试依旧没过,很惭愧。正如师长所说“一点功夫都没有,白学了,学错了。”师长说:真的要劝人、要护念人,一定要有耐心,不能着急,不能强势。《无量寿经》中说“和颜爱语,劝谕策进。”《论语》说:君子信而后谏。师长说:菩提心贯注在整个生命中。学生不听劝,屡教不改,一定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调整好心态,和颜爱语,善巧方便教学生孝,天天劝时时劝。这样,才是真信、真行。感恩学生,让我看到自己的问题。感恩老师,教我智慧和方法。

修身的根本在孝道,那入手处在哪呢?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两句话明确指出“爱亲”与“敬亲”。孩子在家做不到“爱”与“敬”,在学校自然也就做不到“爱”与“敬”。

疫情封校一个多月了,学生有情绪,即使在校,也学不进去。还不时给我出难题,自己烦恼心很重,考试依旧没过,很惭愧。正如师长所说“一点功夫都没有,白学了,学错了。”

师长说:真的要劝人、要护念人,一定要有耐心,不能着急,不能强势。《无量寿经》中说“和颜爱语,劝谕策进。”《论语》说:君子信而后谏。师长说:菩提心贯注在整个生命中。学生不听劝,屡教不改,一定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

调整好心态,和颜爱语,善巧方便教学生孝,天天劝时时劝。这样,才是真信、真行。感恩学生,让我看到自己的问题。感恩老师,教我智慧和方法。

 

 

课程:《做孩子一生的贵人》第1讲

 

1. 李秋瑾学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家人们大家好!人只要心存感恩,他决定是一个幸福的人,一个人的真心像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就是人的一个善心,它会产生非常大的作用,愿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松花江中学效应”是王琦老师用心去力行,感得吕杰校长在全校推展,影响了整个东北的教育,现在全世界人都急功近利,被功利主义所污染,所以人类只考虑眼前,把人生最重要的教育下一代忘记了。

人活着的目标是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这才是幸福快乐,幸福是向圣贤人一样能够达到有智慧,德能,福报,首先要转变人心,古圣先贤心比较清净,现在人心比较浮躁,所以古圣先贤承传整个道统呢,就是靠的孝道和师道,而且没有自己创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生活不离仁义礼智信,古人的心地呢,都是太和之气,所以“仁者寿”,我们现在人脾气大,执着,所以嗔恨心对立心就升起来了,有一句话叫做“面上无嗔供养具”。

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缘分不一样,一个人遇到好的老师,父母给他好的圣贤教诲,一生会有很大的成就,如果遇到不好的缘分,人生呢,就会很悲惨,护念好自己这一颗心,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教育者首先要先受教育,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首先,从自我教育,从格物下手,学贵立志,有志气的人,这是知天命的人,要做到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首先自己要从隔除习气对冶自己傲慢下手,因为我慢高山法水难入,自己找到了方向,目标,努力去力行,人生一定能自利利他。感恩老师!

 

2. 精进班和组辛淑娟学长:

祖先圣贤教给我们的教诲都是人生的真理,每个人都应该用心去感悟,去力行。心是修身的根本,从心地下手去修,把心修正了,言语和行动也就自然端正了。所以说只有意念真诚了,心才能端正。我知道我的心被自私自利、贪嗔痴慢、名闻利养所覆盖几十年。所以必须得格出这些障碍,老老实实的认认真真的清扫。让心不再浮躁,平静下来,“静能生慧”。

自觉才能觉他。只有自己提升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否则自己没学好,也教育不好孩子“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满招损,谦受益”,“我慢高山,法水不入”一个人自己觉得自己有什么,别人的的智慧经验就进不来了。

感恩蔡老师的循循善诱!感恩指导员和义工学长们的辛勤付出!感恩国祯书院老师的引领!

 

课程:《做孩子一生的贵人》第2讲

1. 精进班和组辛淑娟学长:

要想实现有利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目标,首先得革除自己的习性,如果自己的脾气很大、很傲慢,自己没修好,那自己的家也齐不了,连家里人都不认同自己,其他的远大目标理想都是空谈。“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所以说只有把自己修好了。把自己的家齐好了,婆媳和睦,夫妇和乐,教出来的孩子优秀,把家成为别人的样板。所以齐家很重要,那革除自己的恶习学做人更是重中之重。

1.调伏我慢。随顺圣贤教诲,不随顺自己的习气,把以前的错误思想观念放下。

2.只看对方优点,不看对方缺点,这是处理五伦关系的原则。圣教教我们正己而不求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

3.要抵得过财色名利的诱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

4.德比于上。学儒要学至圣先师孔子。

所以立志做孩子一生的贵人!首先自己得学做贵人,从现在开始当下做起,从根本开始做,改习性是根本,从孝道做是根本,从德行下手是根本。从零开始做起,从念着祖先圣贤的恩开始做起,一切都从真实心开始做。

感恩蔡老师的循循善诱!

感恩指导员和义工学长们的辛勤付出!

感恩国祯书院老师们的引领!

 

课程:《做孩子一生的贵人》第3讲

1. 精进班和组辛淑娟学长:

人不可以傲慢。看到一件事情马上判断,这就变成武断,武断就是傲慢。批评别人也是傲慢。要调伏这个傲慢,否则一天可能讲很多批评、辱骂、挖苦、轻慢人的话,折了自己的很多福报,不积口德。所以要时时肯定人、鼓励人、赞叹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做孩子一生的贵人,首先自己得是贵人。自己的人生都改变不了,怎么去改变别人的人生?所以要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能成就自己,进而成就生命当中的有缘人,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要不断的去行善,不断的去利益他人。

感恩蔡老师的循循善诱!

感恩指导员和义工学长们的辛勤付出!

感恩国祯书院老师们的引领!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