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群书治要》两年研修班第二学期 《了凡四训》学习心得交流会(第3期)
2022-01-17安徽国祯书院

陶锐辅导员:

《立命之学》是了凡先生晚年所作,编排在本部经典开篇,内容上是在讲述自己一生经历,却在讲述中点出了改命的重要意义和学习纲领,因此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多花些时间来交流探讨。因为只有意识到改变命运的重要性,真正想去改命,后面的教诲才能够用心去领纳并竭力去践行。越有改命的意愿,就越有学习的动力!

前两次学习交流,我们探讨了命运的道理。对于命运,我们既不能宿命论,也不能否认有宿命;对于改命,我们既不能悲观消极的听天由命,也不能高估自己轻易就可以改变并掌握命运;我们既要对宿命以“战兢惕厉”的心态去勇敢正视,也要对“命自我求”的真理充满信心。不偏在两边,保持中道,才能不误入歧途!

无论是尚未改命,还是已经有所改命,都要再接再厉,不气馁不放弃,不轻忽不懈怠,直至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这里斗胆说一句,请学长们体会体会:不到生死自在,如果对于生死大事自己做不了主,就还算不上掌握命运!

再斗胆问一句,学长们相信自己可以掌握生死大事吗?可能会有学长对谈生死比较忌讳,如有学长看到这个问题会生烦恼,就不用理会哈,也请见谅。当然学长们也不用直接回答,只是借此问启发大家的思考。

 

辛淑娟学长:1月17日《了凡四训》之《立命之学》学习心得:改过是立命的前提,也是立命的方法。知过又是改过的根本。人不学不知道啊。每天读《了凡四训》后也反省自己:我跟老师学习圣贤的教诲是真诚的在做吗?是要求自己而非他人的吗?以身作则了吗?用真诚心去感受家人们的感受了吗?做到事事利他了吗?羞愧至极!真诚感恩老师还能容忍我这样不合格的学生。感恩婆婆和老公能几十年包容这样的我……除了感恩还是感恩!我不要在惰下去了,要精进修德用圣贤智慧扭转我的人生。

陶锐辅导员:@辛淑娟—精进班-和组 学长深刻反省自己,便是效法了凡先生,向您学习

辛淑娟学长:羞愧羞愧。

陶锐辅导员:知耻近乎勇。

 

徐文靓学长:末学谈及个人生死问题还不怎么难受,最接受不了的是谈亲人的生死问题,不要说谈论,就是想想都心疼难受。

陶锐辅导员:想到自己还没感觉,想到亲人会难受,那我们换个角度,亲人想到我们会怎样?是不是也会心疼难过?那我们是不是要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才能不让亲人难过呢?

进而如何在生死大事上真正能帮助利益亲人呢?伤心难过是徒劳无益的。要想帮亲人,先要帮自己,自己对生死做得了主,才能谈得上帮助亲人都能自己做主。

 

荣凤玲学长:五福当中最后一福就是【善终】,如果真能实现善终,也不枉此生!

陶锐辅导员:善终!五福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其实儒家也会谈及一些生死问题,只是“未知生,焉知死”而没有对我们深入去讲。

 

刘湘琼学长:我现在就想着好好做人,好好学习,将来能有个好死,即能善终就是我的一大愿望,临死不受罪就是幸福。

陶锐辅导员: 是呀,我们都希望能善终,可否追问一下学长,您坚信此求能实现吗?

 

范爱红学长:命自我作,福自我求。生死由命不由我,我们精进学习,努力改过;日日知非,日日改过,命终止日,无怨无悔。

陶锐辅导员:学长,生死由命“亦”由我!

 

刘艷霞学长:对于“掌握自己生死大事”这个问题,我的一点感受:中国文化谈“生死”先从“死”讲,我自己对于生死的思考也是先从了解“死”开始的。2018年前后看过不同文化或宗教关于“死”的描述,发现并非全然都是一件可怕的事,大多数的描述还是让活着的人有选择“如何生而导致如何死”的权利。有这样一个大逻辑,便可以选择“好死”,或者说“善终”,寿终正寝,就是我现在能想到的最好的离开的方式——我至亲的人也最好能用这种方式。“以终为始”,有了这样一个目标,就可以指导“生”的过程。“生”的过程可能就不是围绕着眼下的事情,而是有一种“自觉”或“觉悟”的第三只眼看着自己如何活过,并通过不停的提醒、纠偏,让自己走在那条通往“善终”的路上。而这个指导,就跟中国传统文化所教导的一致,这也是今天与大家聚在此群一起学习和践行的渊源。

陶锐辅导员:学长所悟的这个逻辑确实就是我们传统文化所教导的,好悟性!当我们将眼光放远到临终那一刻,再来经营人生就完全不同了。这其实就是眼光长远、高瞻远瞩的人生态度!所以,谈生死面对生死问题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积极更加向上的。

刘艷霞学长:谢谢陶学长!2018年读了一些书籍和资料,开始对“死”有一些了解,2019年初很幸运读到了《了凡四训》,而后就有了“心安而不惧”的感觉,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那就一心去做。一时做不好,被“第三只眼”看到了,及时提醒,而后继续一心去做。

陶锐学长:学长还有“第三只眼”观照自己的眼!

 

陶锐辅导员:

了凡先生对于求功名富贵等心存疑惑,云谷禅师便开示了“命自我求”之理,这个理都是相通的,同样适用于求生死自在以及其他如理如法所求。我们须深入内心,问问自己真的相信可以求得到吗?如有疑,并非坏事,有疑就要求解去疑,反复学习体会禅师开示的命运之理,直至去除疑惑为止。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所以不自欺,敢于发现并正视内心深入的疑惑非常重要。

末学再来抛一个问题。云谷禅师非常善于启发,阐明“命自我求”的道理之后,便问了凡先生:“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那么对于我们学人,虽然不能与云谷禅师这样的高僧当面请教,但实际上我们都是了凡先生,学习时完全可以将自己置身于其中,想象一下如果当时的了凡先生就是自己,云谷禅师对着自己问:“汝自揣应······否?”每个人可以回顾自己一生,有哪些不如意事,便可自己加进去。那么这时,请问学长们,我们会作何回答?

 

李幽铮学长:学长今晚所有的启发都非常好,末学没有想过掌握生死,只希望自己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灵魂高度高一点,至于每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即可。

陶锐辅导员:这也很好哈,不过学无止境,也许有一天,学长也会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毕竟圣贤和老师们时常教导我们:“读书志在圣贤”,“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明明德,明心见性,成圣成贤,这是本分而已,当勇于直下承当!

李幽铮学长:收到,感恩学长提醒!

 

王雪琴学长:我在默默地看各位学长分享学习心得,我觉得我似乎道理都懂,但还是不能彻底改过,总是原地打转!

陶锐辅导员: 那得分析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果一直在坚持听课也很努力在学,但总原地打转没有太大进步,那就要找出原因,看看是哪里出了偏差,进入了误区。

修学方向很重要,学偏了比不学还麻烦,要么误入歧途,要么会丧失信心,这都是大麻烦,学长自己找找看哈。

 

王连梅学长:

末学斗胆回答,“生死”自己可以掌握。1月5日,中医老师85岁的母亲睡着往生,再一次有大德为我们示现,可以自在自助。老人家为62岁的女儿熬好粥、做好晚餐,“今天是个好日子。“八宝粥”提前给你熬好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今晚,给妈妈洗洗,收拾收拾。女儿一切按母亲吩咐的做,和母亲亲切地汇报1月16日昨天公益讲堂年会紧锣密鼓的安排。母女聊着安然睡去。第二天早上,看到母亲安详吉祥卧往生。死是末学最终要面对的,如果可以选择,积善积福、依教奉行,放下自私自利,一心一意。不为自己,没有自己(末学目前定力很差,还没有资格和能力做功夫。继续跟随咱们的课程学习。修习,向善,改过)假以时日,决定可以把握。

陶锐辅导员:感恩学长的案例分享,感恩老人家为我们示现表法,多自在,我心往之!“假以时日,决定可以把握”学长虽功夫不够,但信心坚定,这最重要!我们一起努力!

 

夏晓荷学长:

《了凡四训》之《立命之学》学习心得:虽然有天定的命运,但是这个命运也离不开因果定律,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我们相信“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修福修慧,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所有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早日觉悟大道。至于人间的荣华富贵,随缘就好。一切都是为了众生的早日觉悟。早日离苦得乐。

陶锐辅导员:学长说的是,有些经典会表述“天定”的,只是没有深入去说,但实际上这个“天”就是“客观规律”就是“因果规律”。修福修慧,为自己也是为他人,为他人也是为自己,自他不二。荣华富贵,既可求之而得,也可不求自得,关键是否在道上。如果我们的福报不够时,也不妨先求一求,如理如法的求就好,福报够了才好修学,再进一步不求。当然能一步到位,真正做到随缘而不求自得则更好。不过也有圣贤人示现贫苦而得大自在,我们也要看懂其表法意义。

 

王春梅学长:

命是先天规划,如果想改,后天可以努力,行善积德是方法,学习圣贤文化不是停留在理论上,最终要落在实践上,只有自己体悟到,才能真正学到!

陶锐辅导员:嗯嗯,落实才能体悟。

 

王丽学长:袁了凡先生改变自己的命运非常的不容易,坚定的相信古圣先贤的经典和儒释道的中国智慧,下定决心坚持几十年的仁义道德志诚感通为我们后世做出最好榜样。后世子孙在改变命运时就容易的太多了,因为袁了凡先生把经验教训都一一记录下来,我们就可以规避其中的不足和更有效的在志诚恭敬之心下足够的功夫,尤其现代这个时代网络媒体特别便利,把袁了凡先生自己的命运改变弘扬出去,弘扬到全世界,全世界的人就都有了,幸福美满的五福人生。我们自己从内心到外在表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立志于君子风范,坚持到底总有一天成为圣贤。我们自己的命运岂不改变的更快更彻底。

 

梁红学长:

看到辅导员和其他学长的精彩分享,很欢喜。后学来谈谈对生死的看法。现在很多人惧怕生病,一旦生病就惊慌失措,去医院过度治疗,临终在医院抢救,浑身上下插满管子,输尿管,粪袋,吸氧管,营养管,其中痛苦可想而知,简直活受罪!在这种状况下,大都没有好死的。我有一个亲戚,她生了重病,临终拒绝这种痛苦万分的抢救,子女也很孝顺,从医院接回家,最后,老人很安详地离世,去世26小时后,浑身仍然柔软。所以,抉择很重要。要认识到身体不是真“我”,死了啥也带不走,连身体也带不走。不能对身体过分执着,天天要吃各种补品,越吃身体越差。何况,现在饮食安全值得探讨。很多肉类里面含激素抗生素,甚至避孕药等。难怪现代人疾病如此之多!

陶锐辅导员:是的,身体不是“真我”,念头也不是“真我”,不好理解,我们慢慢去领悟!

 

陶锐辅导员:

刚才的问题大家也不用具体回答哈,只是借这个问题引发我们反观自己,我们是不是能像了凡先生那样把自己的问题看得那么清楚,能够列出那么多条,而且如此坦诚,毫不隐藏?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了凡先生能遇到云谷禅师这样的高僧当面请教,而我们可能遇到了也当面错过却浑然不知。同样也是为什么了凡先生从此改变命运并写下《了凡四训》教导后代子孙,而我们可能还是落入命数之中无法自拔。我们当效法了凡先生,不自欺,敢于正视自己内心深入的自私与丑恶。

了凡先生的这番回答虽寥寥几句,却是人生的转折点,是新生命的开始,对于他的人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他开始真正反省自己并回头,这是改命的起点。正是因为这番深刻自省,才感得云谷禅师进一步的点拨开导,也正是因为这番深刻反省,了凡先生之后才能勇猛精进改过行善。所以,改命先要改过,改过先要知过,知过需要深刻反省,正视自己不自欺,这也是为什么紧跟着第二篇就是《改过之法》。

《立命之学》中又谈到了凡先生“誓行善事三千条”、“亦许行三千善事”、又“许行善事一万条”,在行善中总结出《积善之方》,将“善”做了如此深入透彻的分析,让我们明了原来以前都是自以为“善”。

最后了凡先生勉励儿子“汝之命,未知若何”一段,则是教导我们要有“谦德”,对应最后一篇《谦德之效》,这也是修学圣贤文化的关键之所在。

所以《立命之学》虽是叙述人生经历,亦是本书的纲领、改命的要领,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深入体会,在品读了凡先生的人生经历中了悟人生真理与大道!

那今天的《了凡四训》学习心得交流会就到这里了,感恩学长们的参与和分享欢迎其他学长继续分享心得。

 

周慧心学长:

2022.1.17《了凡四训》之立命之学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每次读着《了凡四训》都觉得是在给自己照镜子,就好像云谷禅师在问我一样,也会反思自己有哪些过错,但了凡先生真的很有智慧,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有什么过错,从行为上、言语上,甚至是内心的活动,思维上的想法,又反思到自己的粗心大意,内观自己过去的种种真的太多太多过错,惭愧并每天感恩了凡先生日日的提醒。生死事大!不能掌握自己是怎么来的,但是知道了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看能不能真信,真信就会真干,真干就能改变命运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郭艳华学长:

2022.1.17《了凡四训》立命之学学习心得:通过学习越发感受到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以及每天起心动念,每天时时勤拂拭的过程,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只有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