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群书治要》研修班第10周听课感悟分享
2021-06-16安徽国祯书院

1. 辅导员

 为什么要学习圣贤经典?如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答案。

确实,学习圣贤经典能给我们带来太多好处利益,我们也就会有各种理由和目的。

但究其根本,学习圣贤经典的目的就是“读书志在圣贤”,也就是《大学》开篇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人生的意义究其根本同样也是如此。

    “读书志在圣贤”,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但要真正从内心立下这个志向并非易事。虽不易,但却非常重要。这不是口号,确确实实是我们每一个学人该有的态度。志向须高远,且“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学习圣贤经典的目的正是要成圣先贤。

    学长们可以借这次学习机会,带着这个问题,经过两年系统学习,已立志者令其增长,让其生根,未立志者则立下志向。

让我们共同努力立下“读书志在圣贤”的志向,携手走在成圣成贤的大道上!

 

2. 荣凤玲学长

 感恩刘教授!感恩聂老师!感恩国祯书院!感恩所有付出的人!学生将今晚

的学习做一汇报: 读书的目的:志在圣贤。读书方法: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书勘验: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变化气质。求学态度:真诚,恭敬,奋发。读书有效果方法:六根都摄,字字体验。教学方法:不愤不启。教学理念: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学后效果:天同覆,地同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与学的根:孝。本:敬。此根本告诉我们“一体”的关系,让我们与古人的教诲产生感应。

 

3. 徐文靓学长

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成圣成贤,也不敢想。总感觉自己习气太重,一些不好的

念头太多。学习经典确实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看开了许多问题。心情也因此变的愉悦。我觉得经典就是一本很实用的快乐生活秘籍,从中不断汲取智慧,过幸福快乐的生活是我学习经典的目的!

 

4. 辅导员

我们都是凡夫,难免很多习气,而且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终其一生也不可能

成圣成贤,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要立下这个志向!

立志和实现是两回事,立志是确立目标,有了高远的目标,我们才会在这条

路上坚定的走下去,才能跨过各种考验一直提升,并且无限靠近目标。没有高远目标,则很容易迷失或者停止不前。

至于是否能实现成圣成贤的目标,但问耕耘,不问收获,那是水到渠成之事,

无须有压力也无须执着这个结果,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立下志向了,才能真正顺其自然。

说的不妥之处,恳请学长们批评指正,以后我们也找机会继续就这个问题交流切磋。

 

5. 高志新学长

《如何学习圣贤经典》6月9日学习心得:感恩刘教授!感恩聂老师!感恩

所有辛苦付出的各位老师学长!感恩我的引路人王老师!有幸再次思考为什么读书?读书志在圣贤,而不是志在赚钱!圣贤书是教人千万世做好人,直至成圣成贤!虽然学生明白的晚,做的也不怎么样,但还好不算太迟!虽不能成圣成贤,但是能把自己的习气改改,能带孩子一起学习扎根,也有很大的收获!怎样读圣贤经典呢?书读千遍其义自见!真诚之心,恭敬之心,奋发之心!还有感恩之心!心诚则灵,尊师重孝,虚心上进!心怀感恩!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会让我们心里踏实,生活幸福!努力精进,学有所成!当看到《天堂的午餐》眼泪不禁转圈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警醒我们每一位都要及时行孝!德行是学问的基础,孝是中华文化的根!忠孝传家久,文化兴国长!力行努力!感恩。

 

6. 李晓宁学长

 今天让我体会比较深的一句话,能力不足,德行能凑,而德行不足,能力再

高也不行。现在越来越多出现高科技犯罪的案例,或因名或因利。很多人都忘记了读书的目的,是志在圣贤而不是志在赚钱。钱够花就行,不要用非法手段来赚钱,货悖而入者亦货悖而出。德不配位,必遭祸殃。

 

7. 张晶棋学长

因工作和生活原因,末学需要抽时间完成每周的学习!(周日规定时间完成)

在这里感恩学长的理解!晚上时间段末学看了6分多钟的开头,我想说的是我被聂老师的来晚时的一句话:“事事都是好事”的做事心态所感染,句句受教,凡事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睡觉前翻看大家的分享学长们的谦卑让末学一生受用!在这里感恩王老师的引领,让我有幸加入群书治要学习班,非常的幸运,也非常的珍惜,已经收获满满,定会努力向前!感恩!

 

8. 王莲梅学长

聂老师引用《小儿语》中“口耳之学,梦中吃饭。”以此勉励我们学贵力行。读书志在圣贤,而非志在赚钱。经典之学,贵在坚持。长时熏习,变化气质。感恩师资研修班为我们共习提供机会,“百日共读”今日已进行到第9周第60天。“滴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万古此身难再”,珍惜朝夕修习。

 

9. 辛淑娟学长

    感恩老师!!!老师为学生明确学习圣贤经典的终极目标。坚定文化自信,争做圣贤君子。

老师还详细的讲解了学习经典的好处——立德、立身。

老师点明了学习目标、学习利益觉得还不够。担心学生没有学习方法,又教给学生简单实用的学习经典方法——一门深入,常时熏修。

感恩老师!学生要做的就是用诚敬心孝亲尊师。反省一句,笃行一句。

 

10. 姬晓菲学长

     我们为什么学习圣贤经典?

    《朱子治家格言》里说:“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之所以一直学习,是为了明明德,成圣成贤,我们本来自性圆满,本自具足,但是由于我们后天带来了一些不好的习性,有了私欲,因而自性丢失,我们要通过学习圣贤教育,不断把不好的习性慢慢去除,恢复自性,以至于达到圆满。

    现在的社会教育,的确就如老师所说,是知识技能的培育,而忽略了“德行”的教育。然而,德行才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很庆幸的是,我从小到大,一直都认为,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德行远远比知识技能要重要的多得多,所以,我也一直很注重,德行的培养,直到遇到传统文化,我才知道,我的想法以及做法竟与它不谋而合,这真的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因而,从遇到它的那一刻,我就立志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现在依然有这个目标。

    针对这一点,我想谈谈我的感受,教学几年来,我一直在观察,现在的大多孩子,包括家长都非常注重外在,而忽略了“内在”,相对于“德行”而言,他们往往更注重财富,成绩,吃喝等方面,也没有很好的家风家教,爱学习的孩子不多,爱学习的家长更少,因而,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家长焦头烂额。实际上,对孩子“德行”的教育,才是真的为孩子好~很庆幸的是,我们学校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孩子先成人,后成才。”也有传统文化的基础,更注重孩子们的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己之昭昭,使人昭昭”,我也很庆幸,能接触到的传统文化,让我慢慢明理,也只有自己明理,才能好好地影响孩子。

   课程中,聂老师讲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里,提到了两个角度,从学生角度:真诚之心,恭敬之心,奋发之心。从老师的角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学生和老师都做到了以上,教与学都会变的有意义。课程中,老师也再一次提到“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敬是中华文化的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又一次突出了“孝”和“敬”的重要性。

德行是立身之本,德行是学问的基础。人生在世,一定要好好培养自己的德行,就像经典中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让我们一起通过读诵经典来变化气质,通过读诵经典来培养定力,也让我们一起坚定文化自信,学习圣贤经典,争做圣贤君子吧。

 

11. 侯云云学长

    为什么要学习古圣先贤。

    读书志在圣贤。古时候各种物质条件贫乏,仍然出了不少圣贤。而今,物质条件丰富,各类信息随处可得。更是容易成就圣贤的时代。让我们跟随先知先觉的脚步,一直走下去,亲近圣贤,成为圣贤。让我们相信,人人皆生而为人,成为圣贤的机会平等,甚至现代人条件更优越。让成为圣贤,成为我们传统文化学习努力的方向。 

怎样学习古圣先贤。圣贤言语,字字体验,反之于心。将圣贤言语,时时体验于生活实践中。总得方向:调伏自心,降服私欲,跳脱习俗。用不易:道德,把握变易:顺应时代潮流,回归简易:即使一箪食一瓢饮,也是不改其乐。简化生活。

 

课程:《弘扬群书治要,坚定文化自信》

 

1. 辅导员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让我们做一个真正的文化人,通过长期系统学习,先化自己,再化他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

 

2. 王莲梅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聂老师,尊敬的各位老师、学长们,大家好。今晚学习刘教授2019年10月8日于青海西宁青海师范大学讲座《弘扬<群书治要> ,坚定文化自信》。我作为《群书治要》师资研修班的一名学员,心生自豪和喜悦。因为青海是我的家乡,我的父母基本上在西宁生活了一辈子。感恩广袤的大草原。感恩大美青海。感恩养育我的那片土地。感恩刘教授将《群书治要》的智慧传播到祖国大好河山。越来越多的我们加入《群书治要》的学习、践行队伍。十分赞叹。今晚的学习收获,起始于“礼”,感触于“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亲近善知识。”亲贤臣,远小人。学习用人,自己先做“读书志在圣贤”的好人。刘教授从如何学习传统文化讲起,学习《群书治要》,用时少、收效大。解读“文化”,文即文章、文字、建筑等;化,人受教而变化。变化气质、远过迁善。转恶为善,转凡成圣,转迷为悟。“君子静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尊礼、守礼的重要性。老师再次强调学习《弟子规》,扎好人根、生命之规的前提,这是获得幸福圆满人生的钥匙。刘教授在课程中,引用《礼记》中言,“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上周,工作中,在“礼”这个章节,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不足以输出“礼”。方才听完刘教授的课,确认学生对经典的了解、学习,还太浅层,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了解了礼仪之古代的婚礼,也颇多感慨。原来,现在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中须注意的多种细节,其实问题的根都出在初心,对礼的忽视、对礼的维护不周等。学习方可进步,读书才能明理。学习《群书治要》,生命的高度、深度,维度方可周全。忙碌的一天,根据研修班学习的进度要求,共学、跟进,不懈,收获满满。感恩刘教授。感恩老师们护持。谨以今晚学习的努力、精进,回向给我明天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母亲。祈愿一切平安、如意。感恩。

 

3. 辛淑娟学长
     尊敬的大爱老师、各位学长大家好!读书贵在变化气质,(读一句,行一句,反省一句“我做到了吗?。”)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三日不读圣贤书,自私自利的心就升起来了。)

      读经典的本质是以文化人,让人与人为善。一个人的德性能弥补才能的不足,而才能不能弥补德性的不足。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八十以上取决于他的德性和诚敬的态度。“君子敬而无私,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想要做到恭而有礼,就要把《弟子规》落实到生活中。所以只有读圣贤书才能对我有帮助。让我知道了诚敬心的重要性。对物,对人,对事都要有诚敬心。“一分诚敬,一分收获,十分诚敬,十分收获。有了诚敬心的人才能做到五常、四维、八德,维护好五伦关系。做到孝亲尊师。学习圣贤经典,从《群书治要》入手,让我们用时少,收效大,少走很多弯路。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群书治要》的重要性。学习《群书治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感恩老师!!!

 

3. 梁红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聂博士和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大家好!学生本周学习了两节课,分别是聂老师和刘教授在某师范大学讲的,当时与会的大众是该校的师生。学生反复听,并做了笔记。第一节是聂菲璘老师讲授的《如何学习圣贤经典》,经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古人的治学之道,其中两句非常有指导作用:“读生书,莫待温时熟;读温书,好像生时读。”刚读一本书,就要熟读,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同时,永远保持一份恭敬之心,才是求学的正确态度。读圣贤书,立身行道,志存高远。读书志在圣贤,不在赚钱。古人把求学的目的直截了当指出来。所以,纵观中国历史,涌现出了一批批圣贤君子,如:周公,孔子,孟子,许慎,范仲淹,岳飞,林则徐等等,数不胜数,堪为后世学子学习效法的典范。聂老师还讲了读圣贤书的四个作用:1.立德之功,2.立身之功,3.通窍之功,4.属文之功。通过聂老师的精彩讲解,有力地证明了读圣贤书,是当今广大学子当务之急。因此,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各级学校各科教材中都融入了中华圣贤经典的元素,实乃大快人心之好事!

    第二节是刘教授宣讲的《弘扬群书治要,坚定文化自信》。这部宝典,在尘封千年后,在当今社会大放光彩!刘教授在讲课中,对“文化”二字下了定义,即:以文字、文章、礼乐等文艺形式变化人的气质,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使人更加明了文化的深刻内涵。短短一小时的授课中,刘教授不断引经据典,其中,有关古人对礼乐的阐述,对当今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教授特别介绍了古礼婚礼的隆重场面,解释出古人对婚礼的重视度有其深刻的教化意义,并非繁文缛节,而是奠定婚姻稳定基础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仪式。她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80%的未成年人犯罪都来自不健全的家庭。观看了刘教授的这一段讲课,学生深有同感。学生从教逾三十载,发现凡是离婚的家庭,子女都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有的学生有暴力倾向。在学校里基本都是问题学生,很难调教,更对其他学生带来很不良的影响。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教化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古典乐器如:古筝,古琴,琵琶,二胡等,许多经典乐曲都有陶冶性情,使人安定的积极作用。而来自欧美的许多迪斯科,摇滚乐,嬉皮士歌舞,都会使人心智混乱,不求进取,此乃所谓靡靡之音,不能流传。现代很多青少年喜欢听网络动漫歌曲,多数是日本动漫,这是外国势力的文化侵略,不得不谨慎。希望所有的家长、教师,多关注子女、学生的所听、所看、所想,全社会应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姬小菲学长

    通过本次刘教授的课程,我知道了什么是文化?文就是文字,文章,礼乐制度,鼓乐,曲调。化就是人受教而变化,本义作“教行”解。凡以道业诲人为教,人能接受此道业而变易其气质以远过迁善,在各方面必起若干变革,此变革谓之“化”。“文化”二字合用,即以文字,文章,礼乐等文艺形式变化人的气质,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就像人们常说: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读书志在圣贤;读书贵在变化气质;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们老师也常说,气质不变,白读书。

    讲到孔庙(师道),祠堂(孝道)和城隍庙(因果),这些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师道,守道德的生活,让十三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题。而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我们应当亲近什么样的人才能兴盛发达?这里刘教授提到了五种,分别是孝亲之人,直谏之人,荐贤之人和贤德之人。这就告诉我们要亲贤人,远小人。《弟子规》也告诉我们“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

    每天都在接收善知识,它们也在不断地提醒我,要读书,要学习,要与智者,与真善美,与光明同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能看的更高,走的更远……感谢刘教授,感谢所有付出的义工老师们。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