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群书治要》两年研修班第一学期 第3周听课感悟分享
2021-08-24安徽国祯书院

课程:《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1.辅导员老师

刘老师今天的课程专门教导我们如何对治“嗔心”,开的药方是“忍”,而这个忍不是硬忍,而是可以充满智慧的,忍到最高境界就是已经无所谓忍与不忍了。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忍的六个层次,我们都到哪个层次了呢?一起努力做到“八风吹不动”!

 

2.夏小荷学长

“怒”字是“奴”加“心”,当人发怒时,就是把你的心当成了奴隶,自己不能掌控自己了,不理智了。除非你自己同意,否则谁也不能“走”进你的心里,来控制你,让你发“怒”。只有自己会令自己生气。我们要学会“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掌控好自己的心和情绪,让自己始终能保持平和,顺应大“道”,同时能把真诚幸福的能量传递给他人。

《黄帝内经》上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恨怨恼怒烦,人生五毒丸。吃了半颗就生病,吃了一颗要你的命。”发怒还伤自己的身体,无异于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我们要学会转“怒”为“恕”,宽容大度地对待别人,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要注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自己也要常常对照《弟子规》等圣贤教导,反省改过才好。

“恕”就是“如心”,这个“真如之心”就是我们纯净纯善的本性。就是像圣贤的存心一样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没有达到真如本性之前,我们要学会“忍”,“忍”有“力忍、忘忍、反忍、观忍、喜忍、慈忍”等方法,自己需要加强心灵锻炼,学会不生气,“八风吹不动”,向如如不动的方向努力。

 

3.魏东红学长

学习《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心得体会:

1、怒伤肝,身体健康都会有损伤。这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2、转怒为恕孔夫子告诉弟子一生可以奉行的一个字,就是“恕”字我们要如对方的存心,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能够转怒为恕了。

3、一个成熟的人会自己把握住快乐的钥匙,情绪不受他人影响。

4、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当我们能转念,把怒转为恕,一个人就能处处宽容,甚至于处处怀着感恩之心,怒气就消了。

 

4.王莲梅学长

“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掌握、控制自己的情绪。让我生气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一个成熟的人,是握住快乐钥匙的人。很感动。刘教授对听众给了最大的鼓舞,习气总是可以克服的。“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财色名利,利乐兴衰面前,八风吹不到。听课,就像老师对着我们问题,耳提面命。要好好改正。

 

5.李桂华学长

“君子有三恕”。哪“三恕”?“有君弗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就是你有领导不能好好地事奉,不能好好地恭敬,不能够负责、尽职地完成你的工作,有臣子,有属下,你希望他能够恭敬你、尊敬你,尽心尽力地为你服务,这就不是恕道了。

“有亲弗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父母亲都不能够孝敬,有儿子却希望他们能够回报你,那也不是恕道了。

“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有兄长自己不能够恭敬对待。为什么?因为自己有权有势,或者有财力,但是兄长可能是个农民,你可能就对他说话不客气,还带着训斥的口吻,瞧不起他。那么,有弟弟妹妹,你希望他们恭敬你,对你很顺从,这也就不是恕道了。

所以,我们一般的人,都背着两个包袱,一个包袱上写着他人的过失,另一个包袱上写着自己的过失。但是我们往往在走人生之路的时候,把写着他人的过失的这个包袱放在了胸前,所以一低头很容易看到他人的过失,很容易就挑剔别人、指责别人,但是怎么也看不到自己的过失。那怎么办?我们就要把这两个包袱换一个个儿,这样才能更多地看到自己的过失。感恩刘教授的讲解。感恩遇到了此平台。感恩学长们的付出,如有不足请多多指教。

 

6.吴迪学长

今天讲的太重要了。虽然以前听过了。但是每次听一次都好像一次重生。要想达到其中的境界,要反反复复的听。感恩老师。

 

7.严银香学长

人无完人,如果每天都有看不惯的人,那每天都会生烦恼甚至发怒,怒字告诉我们把自己的心变成了奴隶。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我们要学会转“怒”为“恕”。

换位思考对方的处境,以慈悲、仁爱、平等心对待他人也就没有什么可怒的事了。

 

8.荣凤玲学长

感恩刘教授!“怒”是自己的心成了情绪的奴隶。一个成熟的人能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希望别人让他快乐,反而会把快乐带给别人。当我们允许别人决定我们的快乐时,我们就会是受害者心里,自己在生活方面很多时候都是这种心理,所以越觉得是受害者,自己越没有正知正见。恨怨恼怒烦,让自己的身体也受到了很大的损伤。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换位思考,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希望别人怎么样,自己对待别人的错误也要“如其心”。

 

9.张向荣学长

人要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千万不能把这把钥匙交给他人或者外境来掌管。生活在娑婆世界,难免引发各种情绪,如何把情绪调整到适当合理的范围这需要智慧。当人的意气、情绪上来了,理智就看不见了。“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掌控情绪的人才能掌握未来。所以掌控情绪是人生一门必修课。情绪往往都在言语当中流露出来:心平气和,让人如沐春风;情绪波涛汹涌,出来的话都会刺伤人心。《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转怒为恕,从存心上对治不良情绪可谓甚效。 学会“六忍”亦不失为妙招。“力忍、忘忍、反忍、观忍、喜忍、慈忍”功夫境界越来越高,需终身修行。人如果未经身与心的修炼过程,最后的结果就会纷扰不安。我们平常只说“喜、怒、哀、乐”四种情绪,但是庄子在《齐物论》中一口气说出“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十二种,这都是感官让人迷惑于现象,理性使人执着于自我的原因。庄子告诉我们“形如槁木”与“心如死灰”的修行过程,由此摆脱相对的知见与价值,回归“道通为一”的整体,从根本上化解一切矛盾与对立。 儒家需人修炼产生德行,道家则要人修炼产生智慧。

 

10.袁媛学长

一个怒,奴其心;一个恕,如其心;一念间,两重天。忍是道德的修养,是三观的提升,是人生的修行。忍的六个层次即六个次第,力忍,忘忍,反忍,观忍,喜忍,慈忍,让我清晰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另外一点感受,共学的加持力量不一样。由衷感恩此学习平台!

 

11.冯继红学长

首先感恩刘教授的慈悲开示,让我明理:

发怒是把自己的心变成奴隶,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绪,不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影响人际关际,造成德行的缺失。

而要克服爱生气易怒的问题,必有“忍”的功夫,做到:力忍→忘忍→反忍→观忍→喜忍和慈忍。在生活中要转“怒”为“恕”,做到“如其心”,如对方的存心,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先要做好自己再要求别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都有纯净纯善的本性,就是我和众生、所有人,包括动植物山河大地等等,都是一体的关系。真正明了事实真相的人,找到自己的真如之心,一定能够做到仁者无敌。

读圣贤书受圣贤教诲的熏陶,我们要握住自已快乐的钥匙,不期待别人使我快乐,要将快乐与幸福带给他人,做一个成熟的人。

“静坐常思己过”,谨言慎行,不断改过修善,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践行“恕道”,心系众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感恩我所遇到的一切。

 

12.侯云云学长

制怒方法1.恕2.忍。两者的终点都是本性:同体大悲。所以有点感触,发怒也是拿自己的无知,惩罚对方。一个巴掌拍不响,及时转念就是智慧。所有的发生,都是为了成长,都是为了到达:如心和慈忍。达到仁者无敌。

 

13.卢凤宝学长

一个人的坏脾气,伤己又伤人。坏脾气对自己身体产生伤害,对自己的心理产生影响,同时坏脾气对对方也同样造成伤害,并且比我们以为的伤害程度还要严重。不但是坏脾气,即使是刺耳的言语或者调侃的言语都会给对方造成自己意识不到的伤害。往往在这样的时候,自己并没有觉得怎样,可是对方已经觉得难堪,乃至于受到伤害。因为起心动念处不是在为对方着想,而是在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对方。一念之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宜慎乎?

 

14.白羽学长

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这句话耳朵听听和真的深入心里效果是天差地别的。自己的习气毛病第一个就是爱发脾气,自从学习了圣贤教诲,慢慢地在改变,以前心里总有个声音‘凭什么’,七不服八不忿的,改变自己真的挺不容易,所以特别佩服感恩老法师一生忍辱的表法。今天的课程已经听了几遍了,每次听都有新的体悟,让自己浮躁的心又得以冲刷沉静。感恩老师谆谆教诲,向慈忍努力!

 

15.王雅昭学长

非常感恩刘教授的精彩讲授!附图是后学刚刚听课边听边记的笔记[合十]在这一节课中《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刘教授给我们开了克怒制怒的药方:恕、忍。学生主要想谈谈自己的体会,老师讲到人的心灵可以通过修养变得平和。我们渴望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家庭和乐,首先就得从自己心灵的平和开始,惩忿是人生的必修课。
这节课虽然听过几遍了,但再听还是会很感动、想落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那无欲无求的每天努力修学为什么,就是恕,如心,看到别人受苦,就和自己受苦一样的难受,就是这种感觉,自己能出离,就能帮人出离苦难。所以真正有体会到这种心,就能够转怒为恕,老师也讲到习气再重也不是本具的,都是后天染上的,可以改正过来的。所以要对自己有信心。
忍的六个层次,自己很多时候能忍一段时间,但是还是有底线,心里还是会有痕迹,有埋怨,只是不发作。究其原因是对事实真相没有真正明了,要提升自己的忍辱功夫。一切法得成于忍,在这个五浊恶世有了忍的上层功夫,就是无价的安心法宝。
这节课中有句话学生印象很深,就是“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看到别人的过失,要进一步想导致其过失的原因,提升自己的慈悲心和使命感。此外,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让自己生气的人和事,再过几十年,又在哪里呢?要有大心量,修自己心灵的宽度和广度。

16.吴萧含学长

怒,伤己又伤人。对身体有极大危害,心理上有着伤痕。给对方也会造成危害。实在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内心活在暗室中。感谢教授讲的忍的六个层次,时时关照,时时落实,心本善,回归本善本仁,利益周围。

 

17.周慧心学长

当听到:一个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内心无比的欢喜,真的是这样,总是把快乐让别人掌握,让他人左右自己的情绪,还老觉得是别人不好,听老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合十]明白了为什么总是情绪化,原来是自己没有做自己的主人,不能反观到真正的问题所在,真诚心的感恩刘教授的教导。希望能好好改正思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宽恕别人也是宽恕自己,对别人发怒,不但伤害身边的人,更伤害自己,惭愧忏悔。

 

18.韩欣存学长

首先应该学会转怒为恕。想做到恕,就要学会六忍,做到了六忍,换位思考,反求诸己,也就自然而然的爱世界万物。“世界万物与我唯一”人生数十年,最后都去了小盒子里面,还有什么想不开,放不下呢?坚持回归真我,本我。不对之处敬请老师学长批评指正。

 

19.张月荣学长

遇到让我们不高兴的事情的时候:

第一,我们学会换位思考。

第二,我们学会转念,找好处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第三,善待自己的身体,身体舒服了就很少发怒。

学会做自己的主人,遇到事情内求,所有的外界都是我们内心的显现,当我们看别人不顺眼的时候,就是不接纳自己。一个真正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人,看别人,都能理解别人,接纳别人!我允许所有事情的发生,接受所有事情发生的原有样子,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理解和接纳。把快乐的钥匙,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把握好自己的情绪。感恩刘教授的教诲!

 

20.李平学长

《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体会到让你生气的人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自己的脾气秉性很难控制,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这样的,把快乐的钥匙交给别人,报怨和愤怒成为唯一的选择。所以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做到“恕”和“忍”。

首先是“恕”,当别人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体谅他人的苦衷,给别人改过的机会。如其心,要做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转怒为恕,我们的心态自然就平和下来了。

其次,克制住怒气要学会“忍”。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力忍,用力克制自己的怒气;二是忘忍,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宏大量,不计较;三是反忍,反省自己,看看自己错在哪里;四是观忍,立足更高的角色;五是喜忍,别人诽谤我们不仅不生气,反而会高兴,考验我们的忍辱功夫;六是慈忍,换位思考,甚至想去帮助他人。

真正做到宽恕别人,学会忍耐,做一个成熟的人,把握自己快乐的钥匙,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感恩刘教授的教诲!感恩各位老师!

 

21.李幽铮学长

转怒为恕。忍的六个层次:力忍,忘忍,反忍,观忍,喜忍,慈忍。最高境界是要修自己的这颗慈悲心,让自己如其所是,也让别人如期所是。达到君子和而不同。

 

22.傅笳栩学长

发怒其实是最没有效果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大家都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有时都很难控制住情绪,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明白发怒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做每件事和每个人相处时都能本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态度,那么我们就都能转怒为恕了。

 

23.王丽学长

从逻辑上说,没有一个人能够走进你的内心,一个人发怒的时候,就是把自己的心变成了奴隶,你已经不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了,所以才会发怒。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一个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

“恨、怨、恼、怒、烦,人生五毒丸,吃了半丸就生病,吃了一丸要你的命。”

当我自己犯错误的时候,总是希望别人能体谅我们的苦衷,考虑我们的处境,给我们一个弥补改过的机会!

当别人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也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恕”,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和万事万物是一体的,他有伤痛你也会感觉到伤痛,这个心才叫“如心”—“悲心”。“同体”的感受能够把人家的痛苦看成自己的痛苦,这样的一种“悲心”才促使他为了大众的利益付出,无私无求,做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24.郭艳华学长

感恩刘教授!今天的课程受益匪浅,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照自己,随时提醒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感召来了,不怨任何人、怨恨恼怒烦,五颗毒药丸,半颗都不吃,时刻反观自己,做所有利他人之事,说所有利他人之语,想所有利他人念头,让自己做到无我利他,时刻修正自己,让自己真正达到纵向提升,去感染他人,使自己越来越靠近自己的目标。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俞多。

感恩刘教授!感恩各位老师!感恩学长!

 

25.徐文靓学长

从原则上讲没有一个人可以走进你的内心,所有的怨恨恼怒烦,都是因为自己不明理,心量小。制怒的两剂药方:恕和忍。忍又有六个不同层次,力忍,忘忍,反忍,观忍,喜忍和慈忍。随着忍的层次的提高,自己的修为就会走如很高的境界。用暗示法帮助自己克服坏脾气!

 

26.丁国花学长

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生气发火是自己的修养不够,与别人无关。每一次发火都是伤害自己的同时伤害别人,当我们学会“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并时刻去力行反省时;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去宽恕别人时,便不会有那么多烦恼。减少生气的方法:每天早上起床对自己说“我今天开始不生气了,”并对着镜子笑笑,每天晚上睡觉对自己说“我今天已经不生气了,”长时间坚持,生气就会越来越少,人也会更开心了。

 

27.张灵学长

一个人经常会因为某人某事发怒,其实是自己的德行修养不够,没有一个人可以走进你的内心,而外在的人和事都是自己内心境界的显现,是来提醒、成就我们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只有提升自我的格局修为,才能拥有仁爱之心,包容接纳他人,才能转怒为恕。

 

28.叶绍忠学长

1、人生五毒丸,怨恨恼怒烦!第一,怒伤肝,身体健康都会有损伤。这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其次,发怒是解决问题最无效的手段,只会徒增烦恼和损伤身体。

2、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当我们起心动念要发怒之际,我们要及时觉察到我们的情绪,要及时把怒转为恕,多一分宽容,多一分感恩之心,怒气就消了。

3、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恕”字我们要如对方的存心,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能够转怒为恕了。

4、一个成熟的人会自己把握住快乐的钥匙,不要把这把钥匙交给别人。

 

29.李晓宁学长

1我们把掌握自己快乐的钥匙,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控制自己的情绪。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所以我们要转怒为恕,学会原谅,学会放下。

2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事都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换位思考,不要你觉得,而要别人觉得。这样与他人与整个社会和解,你就会真正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了。

 

30.王春梅学长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生气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做自己心上的奴隶,让心如如不动,明白万物一体真相。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发脾气是习气带来的,别人伤害怨恨我们也都是习气带来的,比如有人用木棍打我们,我们能怪木棍么?如果明白打我们的人心也是由习气控制,我们又怎能怪他的躯体!改变自己的习性,如荷叶一般任何污水都污染不了我们。任何外在都伤害不了我们!

 

31.范爱红学长

大家晚上好!末学看到大家的学习积极、精进、认真的态度,末学深感欣慰,末学看到了中华文化复兴的希望!

末学今天学了《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末学就在反思自己,生气发怒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那我们为何还是执迷不悟、自我伤害呢?还不是我们心小量窄、鸡肚小肠吗?假如我们都能如刘教授传授的夫子的思想“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该是多么的开心,又怎么会发怒呢?更别说让怨恨恼怒烦充斥我们的心灵了。末学在学习《群书治要》时常常感叹老祖宗的智慧,我们真的学会弄通了,我们又怎么把自己的快乐交给别人!

末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学长多多批评指教,末学感激不尽!

随喜大家学习分享功德!

 

32.辛淑娟学长

恨怨恼怒烦的负面情绪不仅对人身心健康产生影响,更影响人际关系。想改变这些,就该转怒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两年前我就是笃行了这三句话,就再也没有发过脾气,生过气,夫妻之间也不吵架了,家庭更和谐了,这真是自己收益,身边的人也“沾光”了。

 

33.闫春晖学长

反观自己,原来我是如此的懒惰,快乐的钥匙常常放在他人的手里,情绪也交由他人来掌控。之所以这样,是由于自己更多的时候,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他人的感受,以至于自私的让他人掌控了自己快乐、情绪的钥匙。“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也是我的强项,即便不是发怒,也会暗暗生气、纠结反复的在内心蹂躏,这多源于看不惯的人事物,岂不知原来看不惯他人是自己修为不够,不知道换位思考探究他人的初心,不知道行而不得,反求诸己。感恩有机缘听到教授的课,让我有机会不断找到自己的不足,唯愿自己不断修正,转怒为恕,如他人之心。时刻提醒自己,怎样对待他人就是怎样对待自己。

 

34.张晋宝学长

这几年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打心底为他们感到高兴,非常羡慕他们的幸运,生活在这个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伟大时代。因为他们从小开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生中会少走很多弯路。

我是从48岁开始学习传统文化的,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实践,明白了很多道理,烦恼一天天在减少,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获得了很多的快乐,真正体会到了幸福两个字的含义。然而,由于学习传统文化比较晚,回想过去的岁月,留下了很多无法弥补的遗憾,每每想到这些就很心痛,常常会掉下眼泪。我感觉我的心就好像刘教授在讲课中举到的那个例子,钉子虽然都拔掉了,但却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痕,这些就成了我人生中永远的遗憾。

幸好在我将要步入老年的时候,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知道了处事的原则,懂得了是非、对错、美丑的标准。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又感觉到我的人生又是幸运的,能时时听到德高望重的刘教授的教诲,有这么多知心合一的同学为伴,已经很知足了!

 

35.高志新学长

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发怒!因为发怒不但伤害自己的身体!也伤害了彼此相关的一切!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让事情更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换位思考,转怒为恕!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感恩老师!

 

 

课程:《修身始于戒贪》听课感悟分享

 

1.辅导员老师

修身从戒贪开始,戒贪就是格物,格物就是与我们的欲望格斗,格除物欲。刘老师课程中重点讲了不贪财,因为财富是社会大众都渴望而贪求的。而对于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来说,做到不贪财似乎并不难的。但我们要意识到欲望还有很多,放下对财的贪求只是刚刚开始。“人到无求品自高”,人只要有所求就不得自在,更何况是贪求了。我们一起努力朝着无我无求的目标迈进!

 

2.王丽学长

《群书治要·列子》中记载,楚庄王向詹何请教说:“怎么治国?”詹何反问说:“我仅明白修身却还不明白治国的道理。”楚庄王很真诚地说:“我得以尊奉宗庙,拥有整个国家,我希望学会怎样来守护它。詹何回答说:“我不曾听说过君主自身修养很好而他的国家却没有秩序的,也不曾听说过君主自身修养不好而他的国家却安定的。所以,根本就在于自身修养。像治理国家这种次要的事情,我就不敢对您讲了。《大学》上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以君主自己的身修好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不是难事了。修身又从戒贪开始。这是合乎治国平天下的次第的。如果君主是贤德的君主,他也必然会用贤明的臣子。《书经》上说:“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任用那些真正贤德、廉洁的领导者,“不世之君”就是不是世代都能出现的卓越君主,所谓的“不世之功”就是不是每一个时代都可建立的伟大功勋。

修身从哪里开始?《大学》八大纲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格斗,物:物欲;在财色名利等物质诱惑和各种欲望面前,如如不动,把持住自己是格物。真正实现自由要有格物的真功夫。

戒:止贪心,特别是为民父母者,不能够与民争利。如果想独占财利,必定会招致民怨,甚至导致灭亡。财利是天地之间万物所依赖生存的资源,而要有独占的现象,造成资源分配不均,害处可就大了。专有独占财利,所惹怒的人一定会很多,他这样做却不知道有大的祸患,还用这个方法来教唆君王,君王的统治怎么能够持久?唐太宗做为皇帝,秉持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念,时时警告朝廷百官,让他们引以为戒。

身为母亲修身更为切要!母亲把修身的真功夫依依表演出来给孩子们看,孩子们才能真正受用!有贤母才有贤子,学习圣贤经典,落实圣贤教诲与智慧,争做现代君子。

 

3.韩欣存学长

暴虐的君主贪图利益不去修身不听大臣的劝谏一意孤行,最终只有败亡的结局。反而唐太宗李世民呢,他勤奋好学,有自知之明,总会召集众位大臣来讨论国家如何治理,太宗不去贪图利益,以仁爱治理国家。最后国家昌盛太平。自己在想我虽不是什么官,作为一位平民一样要去严格学习太宗的仁爱,不去贪图利益,格物的质量,时时提醒自己如何去做事做人。

 

4.辛淑娟学长

《群书治要》是一本治国的经典。治国的根本为修身。而修身要从戒贪开始:戒贪,戒除物欲(财色名利)。古人提醒我们“立名于一世,失之仅顷刻”贪财好利的结果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得不偿失。所以在财色名利的诱惑前真的该把持住自己,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立。

 

5.傅笳栩学长

今天学习了修身始于戒贪。从古至今我们知道好多贪官污吏,都是仗着自己手里掌握着权利,从中获得私利,丢了乌纱。反观从古至今的廉洁奉公的曾文正公在家书中写到:“不取军中一钱寄回家中”,林则徐在禁烟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人想贿赂他,他完全可以一边禁烟一边收钱的,但是林则徐依然恪守廉洁奉公,下决心禁烟造福人民,从古至今值得我们学习戒贪的例子数不胜数,正因为有这样的榜样我们才应该做到从小事做起,无论我们在哪一个行业都要学习戒贪,要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才能升华自我的人格,守住贪婪的底线!时刻提醒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能做到真正的修身。感恩刘教授。

 

6.严银香学长

修身从戒贪开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在生活中财、色、名、食、睡,无论贪哪一样都是背后的欲望在驱使,那么也将会与真正的自由背道而驰!再一次学习老师的课程又加深一次自我警醒,修身当从戒贪开始。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有了智慧自然也就减少了烦恼和灾祸。深深感恩老师教导。

 

7.白羽学长

一切恶习恶行苦难,皆从贪起,贪财贪色贪权贪利贪名贪吃贪玩……上到一国之君,下到平民百姓,从老者至孩童,没有一人不被贪字所迷惑所考验。但从心起,格物致知,戒贪之路也正是自己的成长之路。从小是吃喝玩乐在蜜罐里长大的,没有学习过圣贤教诲,更谈不上人生立志,长大之后的生活就是找个好工作,有好的家庭等等吃好喝好享受好…若不遇上传统文化,自己的生活简直是一团糟,贪欲的生活就是无底的深渊,无尽感恩老祖宗的教诲,让自己的家庭走向正轨。愿所有的家庭,所有的人们,都能从传统文化圣贤教诲中重新定位自己的方向,人人幸福家家和乐世界和平。

 

8.李军学长

学生今天早晨做公交车,早晨六点头一班车,中途上了一个手持敬老卡的大爷,刷卡不好使,司机就说下站下车,大爷说我凭啥下车,司机说您卡不好使就得下车,没刷上钱!一车大概有四十人左右,司机说您不下车咱谁也别走就等警察来,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学生一看事不好,学生说司机师傅您别急眼,我帮着刷了支付宝二维码,学生说您别生气,这边学生又劝大爷,不能因为一件小事儿而耽误一车人的行程!早晨是美好的,何必让大家都不开心呢?生活中什么样事情都会碰到!碰到后如何化解矛盾,而不是去看热闹,去听故事!今天环境不好了您是如何转变的呢?是心转了环境,还是环境转了我们的心呢?好事儿天天有就看您做不做!不是做了就说我咋咋好,不是这个!做了就当没做,但一车人为什么都在看热闹,这是问题的关键!人心变了,那么当下如何感化转变看热闹人的心境,您的心变了,整车人的心就变了!一天出门开开心心多好!多快乐呢!人生中学生如果不遇到圣贤文化,不遇到《群书治要》学生可能一直过着地狱般的生活,今天遇到了就应当珍惜,此生活着就要真正的体现、实现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力行践行从我开始,从我做起!愿天下所有家人健康、平安、幸福!

 

9.李幽铮学长

《修身始于戒贪》听后感:“福祸无门,唯人自招”,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认识财过多的问题。“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厚德方能载物,否则财多了就是灾殃。其次,不论贪财还是贪色,“贪”字本就是“今日之钱”,并不长久。明白了这些道理后,我们就慢慢可以“格物”、戒贪了。

 

10.王春梅学长

格物、致知、修身、其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大学》里的内容。以前读文字没有体悟。自己也不知道正解,听刘教授一讲茅塞顿开。格物是与物欲格斗,修身首先要戒除贪心。道理很简单,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生活中知行合一。刘教授引经据典把修身始于戒贪的原理讲得非常透彻!我们也明白了因果关系。我们要想生活平安和顺,家庭幸福,子孙贤孝。就只有修身这唯一的路径,戒除贪心。知足常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11.荣凤玲学长

感恩刘教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后才是“修身”,首先必须要有[格物]的精神,革除物欲,在财色名利的诱惑面前要把握住自己!“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贪心不可起,贪手不可伸!能做到“慎于始”,也就不会到后面才诲!公仪休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警示,不要为了吃鱼而丧失了自己买鱼的能力!

 

12.闫春晖学长

不断的修正自身,提高自身的修养,是我们共同的向往,但落实起来,又有无从下手之感,教授一语指明方向,首先要从戒贪开始,要有格除物欲的功夫。我们都意愿身心自在和乐,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我们没有格物的功夫,当物欲横流,面对种种诱惑的时候,不能够把持住自己,就如拿着宝珠去射鸟雀,也让心有了束缚,没有了自由。无论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都应该具备格除物欲的能力,尽自己的本分,自身德行所能够承载的名利财富,自然会无求自得。

 

13.魏东红学长

1、君主自身修养好才是治国安邦的之本。

2、“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一个贤德的人如果有了钱之后,就会不思进取,失去志向。一个愚者如果有了钱就会去骄奢淫逸,吃喝玩乐,甚至做恶。所以古人说积财伤道,有了钱财应该反馈社会,造福人民。

3、唐太宗告诫臣子“大丈夫岂能为了贪求财物,而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使子孙蒙受羞耻?”。所以廉洁奉公是公职人员必备的修养。

4、格物的功夫才能让你拥有真正的自由。

 

14.王雅昭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亲爱的诸位老师、学友,大家好!

非常感恩刘教授的精彩讲授!附图是后学刚刚听课边听边记的笔记。这一节课《修身始于戒贪》刘教授主要讲执政者重修身、行仁政、反贪腐几方面来警示当今领导干部和我们普通人,欲成大事都要从戒贪开始修身。从楚庄王、周厉王和唐太宗执政领导人自己修身功夫对国家影响,说明了治国根本在修身,修身根本在戒贪。唐太宗明珠射鸟雀、赵原楷讨好被斥等几个小故事都告诉我们唐太宗是真实的把《群书治要》中的教诲力行在自身修身功夫上,运用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告诉我们一国之君尚且注重修身,何况普通人,所以欲成大事者,必先修其身,而修其身,必先始于戒贪。学生本节课的体会就是反省自己,这个贪心对金钱物质没有那么贪着,因为明白本末道理,也能常行善布施、知足常乐。但是这个贪不仅仅是金钱物质,首先对于小恩小惠、一般的不在乎,那么相当大的金钱物质诱惑面前会不会动心,是否真的不动摇,选择仁义、道义?自己要有慎思明辨的功夫!其次就是贪名,别人赞叹、夸赞了很开心,那是否会执着在一种被夸赞的自我感觉良好之中?能否清楚的有自知之明?这非常重要!结合修学过程中,现在开始复讲,一切甚于始,自己复讲的初心是什么,要自己提醒自己,不断在复讲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德行和学识,赞叹的声音是一种鼓励,但是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要不断反思,能察觉自己心的偏颇,及时调整修正!
复讲不是讲给别人,是讲给自己,课讲出去了,自己能不能做到?自己做到了,讲课就越来越有动力,做不到,慢慢就会在过程中被淘汰,不是别人把自己淘汰的,而是自己把自己淘汰了……要不断纠正自己心的偏颇。在复讲的过程中慢慢把自己的名利心淡化,降服,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功课。既然选择走上为往圣继绝学的道路,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有人听、有人鼓励非常感恩,没人听,也要自己给自己讲,自己不是老师,是学生,这是本分,不能忘。修身始于戒贪,自己贪在哪里最严重,从哪里先下手。

 

15.王莲梅学长

《群书治要》第六课“修身始于戒贪”,听完这重要的一课,于我就是警钟长鸣。刘教授在近40分钟的课程中讲到,“欲成大事,必先修其身;而修身,始于戒谈。”对比自己,需要反省的地方太多了。 我在日常生活中,贪心重。如看到好书,购物车,下单,买买买。《大学》熟读,也知道“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修身重在戒贪。说着容易,做起来常有理。常常放任自己贪念。不但如此,学习时也停不下来。“鼠标手”,右手小臂有了一个小结节,仍然爱在键盘上,一飞,就不能自拔。没有时间概念,有的是贪欲。时间管理差。即便时提前上好的闹钟,到了时间,也欲罢不能。常常给自己找到n个理由。从早到晚,盯着计算机。已经两天没有出门了。计算机最亲。懂道理,却不讲道理,没有真正做到“真知笃行”。也不坚守老师教导的“早休息”,避免让身体处于严冬的教诲---      《群书治要》中记载,“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财富多了,没有智慧。“自古公卿出白屋。”钱,兴办教育,弘扬传统文化。钱,要用到正道中。感恩感谢,在《群书治要》师资班的学习,已经一年多了。最好的师资团队,详尽的学习规划,饱和的学习课时,明晰的学习目标。没有收过一分钱。在经济时代的今天,敢相信吗?!不但如此,还在一个学期结束时,为坚持百日经典诵读、精进读书学习的学员免费邮寄奖品、善书以资鼓励。惭愧至极啊。       “学不可以已。”修学,本来就是学生应守好的本分,却有幸遇此厚福。修福修慧,是不能忘记的大事啊。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贪欲之心,贪财之心,是祸事之始。贪财贪利的结果,一场空。最后一句话,每天读一遍,记到心里。不能再做错误的选择。“古人云,‘鸟栖千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冗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群书治要》 贪婪之祸啊。“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真听课老师,真听进心里去了。好好做。勉励。把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对国祯书院的感谢之意,化作“改过”的行动力。行胜于言。感恩老师谆谆教诲。

 

16.梁红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大家好!末学听了刘教授的讲座,修身始于戒贪。深有感触。贪心是一切恶业的根源。因为贪财色名利,身败名裂者,比比皆是。古今中外,历史感应的实例不能不令人警醒!老子的《太上感应篇》中也有教诫: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刘教授举了公仪休的事例,发人深省。《弟子规》里也有教诫,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贪财起于占便宜的心。本集中刘教授主要谈到贪财的祸患,对反腐倡廉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今天末学在工作群里看到一则消息,某城市严厉打击了教师顶风有偿家教的问题,处理了几位老师。这些老师因为一时的贪心,心存侥幸,没有把握住,结果职务被免了。真是贪欲之害太大了。

 

17.高志新学长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想要自由就要有格物的功夫!治国本于修身!修身就要从戒贪开始!若想修好身就要有与贪心贪念战斗到底的能力!不贪财色名利食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共同努力!修正自身!感恩刘教授!

 

18.侯云云学长

1.人生要有正确的金钱权力观。2.格物而后致知。从戒贪开始,修身是终生的修行。3.贤明的君主首先是致力于寻求德行高尚的官员,以求上行下效,国泰民安。金钱权力不是君临天下的目的。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5.我们是幸运的。终生戒贪,一生感恩。

 

19.袁媛学长

理得心安!明理是第一步,要天天听课熏习。刘教授告诫:欲成大事,必先修身;而修身,始于戒贪。过分就是贪,对财色名利的过分追求是贪,对美好事物的过分希求也是贪。格物是自由的前提。看得破,放得下,真自在。在修身过程中,见微知著的敏锐和能力也非常重要。理愈明,心愈安,见微知著,知非改正。

教育最后都归于个体的自我教育。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我们所见的人事物都是我们所处环境的一部分,同样我们也是他人环境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和家长,最好的教育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成为学生和孩子最好的环境元素。教育是成长,修身是本,戒贪是源,成长是唯一目的。感恩老师教诲!我愿,我能,我行!

 

20.张晋宝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大家晚上好!

大学有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志而后天下平。可见“格物”是天下太平的根本,是天下太平的基础,是天下太平的起点。内心有一点的贪心,便是心不诚意不纯,志不坚。因此“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人生一世,真正能做到戒贪,认识一个富足的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一个心安理得的人;如果贪心太盛,即使财富再多,也是一个贪得无厌永远无法满足的穷人。地位再高,也是一个官迷心窍不知所止人。其他方面亦复如是。

戒贪,不但要从事上戒,更要从理上戒、心上戒。只要从理上、心上筑起了牢牢的戒贪防线,真正意识到欲是深渊的道理,即使生活在财色名利的包围当中,也能做到洁身自好。

 

21.郭艳华学长

感恩刘教授!听了刘教授的课受益匪浅,修身从戒贪开始,戒掉一切欲望,不贪、不嗔、不痴,不去执着一切有形无形的,让自己的心淡如水,在思想上、行为上都要符合正道,不偏不倚,去掉贪嗔痴慢疑。欲正其身者,先正齐心。心正而后身修。在修身的过程中从戒贪开始,一切皆在于一个贪字,放下贪心,让自己的清净下来,不去为其所烦恼,不要让自己深陷其中,生活中简单、朴素、清淡,让自己纵向上提升,心无挂碍。感恩刘教授!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22.张灵学长

《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民,一是皆以修身为本。”那刘教授告诉我们“修身从戒贪开始”,小到个人,大到社会,很多问题的发生都源于人内在的贪欲,而人的欲望犹如一个无底的黑洞,最终会把自己吞噬。因此去人欲,存天理,依道而行,才能成人,成事。

 

23.徐文靓学长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所有事情的关键!修身最重要的就是戒贪。贪欲是一切祸患的根源。“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评误平生”。“上下交争利,则国危矣”。修身戒贪不仅关乎个人命运,更关乎国运!欲成大事,先修其身,修身贵在戒贪!感恩刘教授的谆谆教导,感恩位老师,义工学长的大爱付出。

 

24.吴萧含学长

人生在世修身为本,修身始于戒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革除欲望,才有自由。欲望非一人之害,永远无个体行为,小到个人平安,大到世界和平,无不与个人心态有关。

古代贤主,知道从圣贤教育中修身治国,更何况个人更应珍惜圣贤教诲,非是知道,更要做到。

结合自己,在财、名、享受上,严格管理,不可陷入,珍惜时间,珍惜圣贤教诲,从自身做起。

 

25.张月荣学长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大学》上讲,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这里边的物格,就是格除物欲,革除自己对世间物欲的贪婪。我贪睡贪穿好看的衣服,贪赞美,这三点,学生都要戒除。每天,五点半就起床,晚上九点半就休息,白天中午,只睡不超过30分钟,规范自己的作息时间。衣服有穿就可以,不能总是花精力寻找好看衣服。自己并不谦虚,静下来认真学习,专心工作,踏踏实实生活,内求,不再要贪名。革除自己的贪欲,才能修身体升。学生:张月荣很惭愧啊!

 

26.李晓宁学长

货悖而入者,货悖而出。我们人生在世,自己花的每分钱都要是自己通过正规手段得到的。要知道钱财归五家所有,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工作,清清白白挣钱。

我们在世都会贪名贪利,我现在发现自己也有这样不好的习惯。我是一个小学老师,今年因为国家政策限制区域招生问题,我们班班长转学了,因为经济问题我们两个学习好的也转学了,我昨晚很晚才睡,今天很早就醒了。今天和我同事说的时候他点醒了我,你太在乎第一名了。是的去年我们班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结果导致了我的贪名的心理。成绩是双方面的原因,不仅仅是老师的原因,作为老师,不管学生怎样,好好教他们问心无愧就行了。不贪名不慕利,做一个大写的人。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