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禮記》第22集
《群書治要·禮記》第21集
《群書治要·禮記》第20集
《群書治要·禮記》第19集
2020.06.25北京...
2020.06.21北京...
《群書治要》實為壹部 【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傅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宝典,果能深解落實,天下太平,個人幸福,自然可得。
瀏覽次數:50
瀏覽次數:47
瀏覽次數:72
“選賢與能”出自《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與”通“舉”,“選賢與能”亦作...[詳情]
在中國古代,上至統治者,下至百姓都尊崇和祭祀土地神和穀神,所以經常用“社稷”來代表國家,意為國家次之。而“君...[詳情]
沈括(西元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沈括一生著作頗豐,博學多才,尤其在科學領域卓有成就。據《宋...[詳情]
《易經》中說:“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以史為鑒,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是歷代凡有成就者共同的規律。回...[詳情]
《大學》開篇便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古聖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結晶。黨的十...[詳情]
“仁”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仁”是中國人所追求之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儒家推崇的“仁...[詳情]
《群書治要·申鑒》中提到:“致治之術,先摒四患。”警示我們:要達到國家太平,必須先摒除四種禍患:一曰偽,二曰私,三...[詳情]
治國為政之道,關乎國運昌盛與否,關乎百姓幸福與否。因此領導幹部應當以如履薄冰的態度治國為政。而能否有效駕...[詳情]
《群書治要》是唐太宗在貞觀初年下令編纂的一部典籍,彙集了唐朝以前經、史、子之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詳情]
《群書治要》作為治國理政的經典,關於君道及領導藝術的內容豐富。其中特別強調領導者要充分認識自己的職業特...[詳情]
《群書治要》成書於唐貞觀五年,是由魏征等人“采摭群書、剪截淫放”,從唐前經、史、子三大部類中的六十八種文...[詳情]
《群書治要》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中的精華,是中國古代治國理政的重要寶典。它是唐太宗令魏征、虞世南、褚...[詳情]
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詳情]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詳情]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詳情]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詳情]
瀏覽次數:879
瀏覽次數:870
瀏覽次數:875
簡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爲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爲條件...
簡介:為人子女者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簡介: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6日下午就中國歷史上的吏治舉行第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
簡介:“ 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
简介: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太上感應篇》...
简介:人類的生存沒有比今天更危險的時代了。這種對人類生存的威脅,是人類自己招致的。如果人把自己的技術濫...
劉余莉,女,1973年生,內蒙古赤峰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群書治要》傳承委員會主任、中國倫理學會理事、《人民網》理論頻道文化教育專家,主要從事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研究,特別是《群書治要》的研究與弘揚。
《群書治要》大講堂直播間
掃描查看直播
劉余莉教授
掃描關註微信公眾號
劉余莉學館
《群書治要》學習平臺
《群書治要》學習網
您覺得本站對您有幫助嗎?歡迎您將本站分享給您的朋友。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