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方法論
2023-08-20《創造》2023年第8期

劉余莉  聂菲璘

 

2023年6月1日至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國歷史研究院,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要秉持開放包容,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守正創新,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1]習近平總書記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精准把脈當代中國的國情,提出了要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這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方法論。

 

堅定文化自信

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2]

對文化產生堅定自信的前提,是要對什麼是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而這離不開對“文”“化”兩個字的認識。漢字是一種智慧的符號。漢字是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石,是維繫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紐帶,是中華文明得以傳承至今的關鍵因素。陳寅恪先生云:“依照今日訓詁學之標準,凡解釋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3]

“文”的甲骨文和金文象人身上花紋的形狀,文的本義為紋身。《說文》云:“文,錯畫也,象交文。”後來,“文”泛指符號,引申為文字,進而有了文章、禮樂、曲調等意思,表現在事理方面是倫理、道德、禮樂、制度、哲學、文藝、歷史、科學、宗教、法律、風俗、習慣等。由此可見,“文”所承載的是“道”。

“化”的甲骨文和金文象兩個人形,一個正立(人),一個倒立(1.png),會意變化顛倒之意。“化”的本意為變化。《說文》“化,教行也”,是“化”的引申義,意為人受教而變化。用道德學問來教誨人,人接受教誨而變易其氣質,改過遷善,在各方面起若干變革,此變革稱之為“化”。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云:“教行於上,則化成於下。”“上”指領導、幹部、老師、父母,“下”指下屬、民眾、學生、子女。《說文》將“化”字歸入“1.png部”而不歸入“人部”,是在強調“1.png人者”,而不是“1.png於人者”。“人者”就是所謂的“上”,是施行教化的關鍵一方,更是寓意正己才能化人。

“文化”二字相合,就是以倫理、道德、文字、文章、禮樂、文藝等形式,變化人的氣質,這就是古人強調的“文以載道”“以文化人”。這是文化的本質。

“自”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一脈相承,象人的鼻子,兩橫象鼻上的腠理、皺紋。“自”是“鼻”的初文,其本義是鼻子,後來因為人稱說自己時常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所以用象鼻形的“自”來表示自己。

“信”字金文(2.png)和小篆(3.png)都是由人和言(或口)組成,會意人言為信之意。還有一種信的古文寫法(4.png),由言和心組成,言由心生,即言必由衷。《說文》云:“信,誠也。”《說文解字注》云:“人言則無不信者。”信的本意是言語真實,引申為誠實、信用、確實、相信、尊奉等意。

“文”“化”“自”“信”這幾個字的深層內涵就是指,古聖先賢留在經典中的文字是誠信之語,是真實智慧,這些以“文”的形式保留下來。“文”承載的是“道”,“道”是自然而然的規律,天道、地道、人道、自然之道,都是“道”的表現。學習文字、典籍、禮樂、藝術等,都應以“志於道”為目的。通過“文”的教育變化人的氣質,傳遞大道,使人行於人之正道,最終達到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的目的。因此,我們應該對自己的文化樹立起信心,也理應有堅定的信心。

堅定文化自信,要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點是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

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實踐都記錄在典籍之中。如果說漢字是工具,那麼典籍就是百寶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諸多重要元素: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厚德載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義利兼顧的經濟倫理,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生態理念,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學思想,執兩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維方法,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都記錄在典籍之中。可以說,典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是振奮民族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的源泉。6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其中在蘭台洞庫參觀了“漢藏蒙滿文大藏經雕版合璧”和“《四庫全書》合璧”庫展,詳細了解館藏精品版本保存情況。總書記強調,“我十分關心中華文明歷經滄桑流傳下來的這些寶貴的典籍版本。建設中國國家版本館是我非常關注、親自批准的專案,初心宗旨是在我們這個歷史階段,把自古以來能收集到的典籍資料收集全、保護好,把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盛世修文,我們這個時代,國家繁榮、社會平安穩定,有傳承民族文化的意願和能力,要把這件大事辦好。”[4]

中華民族的當代實踐,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百折不撓盪氣迴腸的鬥爭史,是中國共產黨一百多年艱苦卓絕披荊斬棘的奮鬥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餘年波瀾壯闊開拓創新的發展史。中國共產黨人是這些革命者、奮鬥者和建設者中的代表。中國共產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浴血奮戰中壯大,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正是靠著這種不怕犧牲、英勇鬥爭精神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不斷勝利,在實踐中培育和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富有時代內涵的崇高精神,構築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這些精神在中華民族當代實踐中形成,又是中華民族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征程上繼續前進的精神動力。

從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這一立足點出發,要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

《尚書》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民是國家的根本,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國家才能夠安定繁榮,這就是大道運行的規律。這種民本思想作為執政理念的核心,在中華五千年歷史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也成為了一以貫之的治道傳統,流傳至今。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堅守一切為人民的政治立場。《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繫,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從毛澤東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人民至上”,中國共產黨始終牢記並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不斷造福人民、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一窮二白,人民生活極端貧困。在党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奮發圖強,建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創造了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惠及人口最多的減貧奇跡。成績的背後是艱辛的付出,1800多名同志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他們燃燒自己,照亮了貧困群眾的致富之路,是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生動詮釋。2021年2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只有在社會主義中國,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才能真正實現當家做主,社會才能實現和諧幸福。這就是從以民為本的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當代實踐這一立足點出發,從救濟式扶貧到開髮式扶貧再到精准扶貧,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扶貧之路。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中國成為全世界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發展中國家。這就是堅持走自己的路,用中國道理總結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5]當前,中國人民正昂首闊步走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康莊大道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現代化不等於西方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而中國古代大一統的政治架構、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的理念、富之教之的社會發展觀、天人合一的思想、協和萬邦的實踐,就是中國式現代化五大特徵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中華民族在歷史上開創的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一系列盛世,與同時期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形成的治理相比,始終都是最先進的,也是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所嚮往和追求的。這是我們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的歷史底氣。必須也只有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才能使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斷並發展至今的中華文明從歷史走向未來。

 

秉持開放包容

秉持開放包容,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中華民族在中華大地上生生不息、砥礪前行,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近代以後,中國社會開始走向衰落。但要清醒地認識到,社會衰落的根源並不是中華文明不如西方文明,相反,恰恰是當時的人們不能正確地繼承並發揚“志於道”的中華文明所導致的。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衰落,就像有波峰就會有波谷一樣;歷史上每一次中華民族都會在短暫衰落之後再度崛起。在中華民族面臨深重危機的緊要關頭,馬克思主義激發了中國工人階級和中華民族的覺醒。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成果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以及新時代建設過程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完成了中華文明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轉型,完成了從文明治理到疆域治理、從治體到政體、從傳統國家到現代國家的轉變。但歸根結底,還是中華文明在中華大地治理的延續。2021年3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朱熹園考察時強調,“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6]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將馬克思主義確立為指導思想,同時,中國共產黨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積極弘揚者,更是歷史自覺與歷史擔當精神的積極踐行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闢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7]馬克思主義得以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一個重要原因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的許多思想觀念和價值理念是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融通、相契合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後,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並最終紮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決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融通的。”[8]“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機結合。”[9]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華文化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形成了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特點。中華文化極大的包容性使得馬克思主義在中華大地開花結果。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就像中國歷史上多次發生的外來文化輸入一樣,在為中華文化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自身也逐漸融入到中華文化之中。馬克思主義不斷中國化時代化,就是馬克思主義不斷地融入中華文化的過程。而中華文化也在繼承中發展,在交流互鑒中歷久彌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們党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党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10]。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關於“道”的嚴整周全的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優秀,是因為她是“志於道”的聖賢文化。在6月2日召開的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總結了中華文明的五大突出特徵: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華文化具有這五大突出特徵,也是因為她是“志於道”的文化,這是中華文化相對於西方文化而言最鮮明的特點。中國古人無論是在處理與家國社會之間的關係,還是在處理與天地自然之間的關係時,都崇尚效法於“道”,按照“道”的要求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利國利民的事業。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要堅持“志於道”的發展方向。孔子曾提出“庶之”“富之”“教之”的社會發展理論。這三個面向並不是機械的遞進關係,而是互相之間構成了互為表裡、互相支援的動態和諧發展系統。教之為庶之、富之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用《大學》上的話概括就是“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庶之”“富之”“教之”將人類自然生命的生長和道德生命的生髮融為一體,使社會的發展始終“合於道”。道為德之體,德為道之用。中國自古以來就以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等教導百姓,這是治國的常理常法。之所以將道德教育置於關鍵位置,而非僅僅重視法制建設,是因為“民無廉恥,不可治也。非修禮義,廉恥不立。民不知禮義,法弗能正也。……法能殺不孝者,而不能使人為孔墨之行;法能刑竊盜者,而不能使人為伯夷之廉。孔子養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為文章,行為儀錶,教之所成也”(《群書治要·淮南子》)。孔子在體悟“道”的基礎上,將由“道”發出的“德”統之於相對具體的“仁”,因此孔子的學說又被稱為“仁學”,儒家宣導的理想政治又被稱為“仁政”。子曰“仁者,愛人”。孟子提出“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可見,仁政由仁心而來,在位者有仁心才能施行愛人的仁政,做到愛民如子、視民如傷。從歷史上看,中國人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都尊重了古聖先賢“志於道”的發展方向,遵循了“和合一體”的宇宙觀,採取了“一體之仁”的整體思維方式,堅持了“民胞物與”的道德觀念。這種宇宙觀、思維方式、道德觀念滲透在國家治理和社會制度的方方面面,具體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法律、外交等思想觀念和制度設計之中。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治理體系,是對中華傳統歷史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結果,具有一脈相承的歷史性及獨特的民族性,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並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並蓄的開放胸懷。”[11]中華文化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成果彙聚在中華大地上,形成了璀璨的結晶。“展開歷史長卷,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從洛陽家家學胡樂,到萬里羌人盡漢歌;從邊疆民族慣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褲、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隨處可見的舞獅、胡琴、旗袍等,展現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鑒融通。”[1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13]在文明交流互鑒、文化不斷融合的過程中,中華文化將其它文化中合於“道”的部分吸納融合,有悖於“道”的部分則在歷史的發展中逐漸淘汰。外來文化在此過程中完成了本土化,這個過程是自然而然的。外來文化本土化,就是要對外來文化去粗取精,將其融入到“志於道”的中華文化之中。“志於道”“合於道”的特點不僅使中華民族在文明互鑒、文化交融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自信,也避免中華文明被其他文明反噬——即使在國家形態遭受局部入侵乃至發生朝代更迭時,文明也並未中斷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党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14]。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要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堅持守正創新

堅持守正創新,就是要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所守的正是正道,所創新的是形式。發展不能偏離“道”的方向。《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更不能向有悖於“道”的方向發展,否則便是發展越快,離道越遠;離道越遠,也就離滅亡不遠了。在“志於道”的發展道路上,中國古人並非不講創新,而是始終遵循著“合於道”的創新之路,也就是守正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於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15]在守正創新的發展道路上,中華民族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

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要對形式進行創新,使其符合於當前的歷史發展特點,而不是對中華文化“志於道”的根本特質進行創新。

現在談到文化,很容易想起的就是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古代的藝術形式豐富多彩,文學、戲曲、書法、繪畫、音樂、舞蹈、雕塑、建築、工藝、園林,等等。藝術創作秉持的是“思無邪”的理念。歷史上對“思無邪”的注解有不虛、真情流露、無有邪曲不正之念等幾種。這些含義互不衝突,可以綜合理解。即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藝術,都應源自於自性純淨純善的性德,都應當引導人們向善好德,明了人倫大道,做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不能引起人們邪曲不正的念頭和行為。在傳統社會中,即使沒有機會讀聖賢書的人,也可以通過各種藝術形式接受倫理道德教育。因此,藝術屬於社會教育的範疇,從藝人員也是社會教育工作者。《論語·述而》云:“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通過“游於藝”是可以最終“志於道”。當任何一種技藝被冠以“道”時,例如琴道、棋道、武道、茶道、香道、花道等,就不再是簡單的“術”了,而是能使人修身養性,進而涵養性德,最後歸於“道”的境界。相反,如果藝失去了歸於道的宗旨,就會淪為嘩眾取寵的方式;甚至,現在一些所謂的藝術,很多內容不僅低俗而且惡毒,唯恐人們思無不邪,這些都會嚴重阻礙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必須予以堅決剔除。

中國古代文化被稱作禮樂文化。禮是內在美德與外在規則的統一。每個朝代禮的外在規則,即形式,不盡相同,但是作為禮的內在精神的敬以及蘊含的美德卻是相同的,也就是禮的本質是不變的。

禮是古聖先王順應天地自然規律而設定的治人之情的行為規範,所謂天之道與人之禮。禮出於人之自性,先王依循本性自然,作訓垂範,制禮作樂,教導民眾,民眾循禮修道,返其自性。禮具有防患於未然的作用,是人的當行之道。古人把禮比作防洪的堤壩,廢除堤壩會導致洪水氾濫,造成危害。《禮記·樂記》云:“先王之制禮樂,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這點明了禮的教化作用。民懂禮則易教。《孝經》云:“道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昔日周公制禮作樂,使成康二代,德教普化,民皆親愛,禍亂不起,災害不生,囹圄空虛,刑措不用,前後長達四十餘年。人受到禮樂的教化而回歸正道,則社會安、天下平,因此歷代多以禮治國。

《禮記·祭統》云:“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治理社會的各種措施中,禮是要緊的。禮分為五種(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禮。因為祭禮屬於吉禮,因此吉禮排在五種禮的最前面。祭禮並不是由外在的事物發生,而後再形成相應的禮儀,而是源自內在,內心有所感,通過外在的禮儀,表現在行為上,形成了祭禮。祭祀之禮是由心發出,自內而外的,是內心對親人、對先烈的思念與感恩,這種思念之心、感恩之心、至誠恭敬之心,自然流露於外,表現在行為上,就是祭禮。《禮記·祭法》云:“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曾將各種有益的方法傳授給民眾的人應當被祭祀、為操勞國事而殉職的人應當被祭祀、有安邦定國功勞的人應當被祭祀、能抗禦大災大害的人應當被祭祀、能抵禦重大外患的人應當被祭祀。可以看出,祭祀的對像是有功於國家社稷、有功於人民的人。祭祀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定時舉辦祭祀典禮,表達對祖先、天地萬物、以及有功於國家之人的恭敬與感恩。祭祀教人不忘本,教人飲水思源,知恩報恩。中華文明之所以歷經數千年傳承而不衰,與重視祭祀有著密切的聯繫。為了紀念有功於國家社稷的人,古時人們設立專門的廟來祭祀,例如大禹廟、關帝廟、藥王廟,就如同現代社會的紀念碑,或者故居、紀念館,來追念緬懷國家功臣。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設立烈士紀念日,這就是古代祭祀的傳統在當代的創造性轉化。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七十周年慶典。在國慶的前一天的9月30日國家烈士日,習近平主席等党和國家領導人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向為共和國建設事業英勇獻身的烈士默哀,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在敬獻花籃儀式前,習近平主席等党和國家領導人還來到毛主席紀念堂瞻仰毛主席遺容。這些都是党和國家領導人代表全體中華兒女深切緬懷老一輩革命家,追思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10月1日國慶慶典,有眾多令人淚目的瞬間,習近平總書記向黨旗、國旗、軍旗行注目禮;無人站立的1949號檢閱車;還有戰旗方隊,100面英雄的戰旗,就是100部英雄的歷史;以及致敬方陣,一張張照片上,是為祖國獻身、為人民幸福生活奮鬥終生的先輩。整個慶典活動都是告訴我們,不要忘記來時的路。飲水思源,感恩先烈,銘記先輩的豐功偉績,緬懷他們的精神風範,表達對他們的崇敬與愛戴。這不僅是誠敬之心、感恩之心的表現,又能進一步使後人生起恭敬心、感恩心、責任心和使命感,激勵後人牢記奮鬥的初心和使命,繼承前人的志向和事業,像先輩一樣去奮鬥和擔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民族精神的血脈承傳。涓涓細流匯成江海,最終是文化、文明的承傳。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華文明傳承至今,就是因為中華民族有著代代傳承的精神和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16]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獨一無二5000年沒有中斷文明的守護者,儒家精英集團的現代繼承人,致力於讓走入困境的人類文明迎來轉機的探索者。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文化角色與文化使命。當前,整個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複雜,國內環境也存在困難和挑戰。合於道則不會有衝突,產生衝突是因為背離了道的方向。中華文明是黑暗中的曙光。唯有篤定地堅守正道,以非凡的正氣和銳氣,運用適合於衝突雙方實際情況的手段,使各方回歸正道,人類文明才會有光明的未來。

總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作者分別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及思想理念研究》首席專家;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博士研究生,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及思想理念研究》核心成員)


[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06月03日第01版。

[2]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01日第02版。

[3] 《陈寅恪集书信集》,转引自何九盈:《汉字文化学》第二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1页。

[4]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06月03日第01版。

[5]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06月03日第01版。

[6] 《习近平考察朱熹园谈文化自信》,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058284。

[7]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06月03日第01版。

[8]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求是》2020年第1期。

[9]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06月03日第01版。

[10]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06月03日第01版。

[1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06月03日第01版。

[12]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09月28日第02版。

[13]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求是》2019年第9期。

[14]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3页。

[15]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06月03日第01版。

[16]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06月03日第01版。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