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親仁善鄰 協和萬邦
2020-05-15學習時報

“親仁善鄰”出自《左傳·隱公六年》:“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親仁善鄰”的一般含義是親近仁義而友好鄰邦。以仁愛友善原則與鄰國相處,是國與國之間和諧相處的前提條件。關於“仁”,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指仁者自己想立身於世,也使別人立身於世,自己想做事通達,也使別人做事通達。自己不喜愛之事,莫強加於別人。能做到如此,可謂至德者。孔子亦曰:“德不孤,必有鄰。”其中“鄰”,釋為“近也,親也。”又解釋為“連也,相接連也”。古語雲:“遠親不如近鄰。”從中可見中國古人對鄰里關係具有深刻認識。鄰里、鄰國關係不是相互對立、矛盾衝突的關係,而是唇亡齒寒,守望相助的關係。所以,中國古人主張以鄰為伴,要“睦乃四鄰”,反對“以鄰為壑”,嫁禍於鄰,產生了親善睦鄰、“富以其鄰”的理念,追求講信修睦、“聘交鄰好”的格局。

“協和萬邦”出自《尚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意指舉用族中德才兼備之人,使族人團結一體;族人既睦,辨別彰明百官中的賢德者;百官既明,使諸多邦族之間和睦相處。中國自古是世界上人口眾多的地區之一,上古時期,邦國林立,鑒於當時“天下萬邦”的社會現實,堯提出了“協和萬邦”的理念。不同邦國之間的和諧關係,本質上是宗族和諧向邦族和諧乃至天下和諧的擴展,因而古人主張“修己睦鄰”,對內修德,兼施於外,則德致太平之化,百姓無怨且和睦。堯舜時代是中國文化的肇始,“協和萬邦”由此成為中華文明的歷史基因與核心價值之一。

“天人合一”是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思想淵源。古聖先賢認為“天人合一”是宇宙人生的自然規律,“天”既有自然寓意又有道德之意。“一”是指同,一體則同心。這種“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在國家治理中表現為君臣一體、君民一體、家國一體、天下一體。所以孟子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為尊敬自己的老人,並由此推廣到尊敬別人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孩子,並由此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孩子,仁愛本國的百姓,並由此推廣到仁愛別國的百姓,甚至是天下的百姓。

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是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基本前提。孟子曰:“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人認為能仁愛、尊敬別人之人,亦能受到同樣的仁愛與尊重。反之,如墨子所言:“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國與國相交亦是如此,每一個國家都根植於自己特有的歷史生存土壤,孕育了不同的智慧與文化。因此,孔子曰:“和而不同”。尊重不同,不同而和,和而平等。何謂平等?這個平等是道義的平等,即平等對待一切國家,莫因差異而懷偏頗之心。所以,古人強調“國無大小,民無眾寡”,皆要以禮相待,以誠相交。

貴信重義,團結互助是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題中之義。信,誠也。《二程遺書》中講,“學貴信,信在誠。誠則信矣,信則誠矣。不信不立,不誠不行”。中國人自古非常重視誠信,把誠信作為人生而為人、立身處世的基本德行之一。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左傳》中提出,“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失信、失德、失道之國,恐怕沒有哪個國家願意與之交往。交往必有道,否則“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只有以道義相交的邦國關係,才能“永敦鄰好”。也只有出於道義去幫助別國、體恤別國百姓,才是真正的同舟共濟。因為古人認為“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以仁德之心救助受災邦國,是符合道義的行為,行道必有福。

和合共生,天下大同是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價值導向。中國人自古強調“以和為貴”思想,主張“和合故能諧”的相處之道,追求“政通人和”的治國境界。《中庸》雲,“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為“和”是天下一切事物最普遍的規律。況且古人認為“天下本是一家”,“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每個國家皆為天下的一部分,猶如共輿而馳,同舟共濟,倘若輿傾舟覆,則安危同體,無人能獨善其身。此時,必須和諧宇內,“同心而共濟”,則家國安平,百姓相親,從而達到“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民無貧富貴賤之鄙,“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幸福生活,這是人之為人最渴望的生存訴求,也是中國古人孜孜以求的“天下為公”大同社會理想。


作者:李步朋、李紅姍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