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富民厚生與義利兼顧中的經濟倫理
2023-07-04《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劉宗濤

11.png

6月23日,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仙山湖景區猶如山水畫卷,美不勝收,遊客徜徉綠水青山之間,賞荷觀景,樂享假日美好時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富民厚生、義利兼顧是古代中國社會的重要經濟倫理主張,體現了中國古人關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民生導向和仁義原則。富民厚生、義利兼顧主要從國與民、義與利兩對關係入手解決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問題,以達到百姓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的目的。以富民厚生、義利兼顧為主要內容的中華傳統經濟倫理對凝聚社會共同力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倫理秩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規範與導向作用,同時對新時代夯實我國社會民生建設、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啟迪價值。

富民厚生是治國理政的前提和基礎

民本思想是中華傳統經濟倫理的理論基礎。《尚書·五子之歌》認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只有根本鞏固了,國家才會安寧。

富國與富民是中國古代經濟倫理關注的一個首要關係。儒家反對聚斂財富、與民爭利,主張藏富於民。據《論語·先進》記載,季氏比周公還富有,然而冉有還要幫著季氏聚斂財富,孔子以此宣佈冉有“非吾徒也”,並號召其他學生“鳴鼓而攻之”。儒家經典《大學》明確宣佈,“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認為聚斂之臣的危害遠遠大於盜臣。《史記》提出,“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主張食俸祿的官吏不與普通百姓爭利,享受大福之人不與百姓爭取小利。荀子也分析了財富分配與國家興亡之間的關係,並對聚斂財富提出嚴厲的批評和警告:“聚斂者亡。”“聚斂者,召寇、肥敵、亡國、危身之道也。”可見,我國古代經濟倫理始終將富民擺在首位,以此作為處理國家與百姓經濟關係的首要準則。

富民厚生是治國理政的前提和基礎。管仲提出:“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北宋程頤認為:“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古人非常看重富民厚生在治國理政中的作用,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關於如何富民,古人主張“使民以時”和輕徭薄賦。孔子認為:“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指的是要節約財政開支,仁愛百姓,徵用民力要尊重農時,不可耽誤百姓耕種、收穫的時間。孟子重視發展生產和輕徭薄賦,提出“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也就是要“薄賦斂以富之”,減輕百姓的賦稅,使百姓富足。當然使百姓富足之後,就要對其進行教化,“富而不教,則近於禽獸。故必立學校,明禮義以教之。”

義利兼顧成為重要的價值導向和經濟倫理

義與利是中國古代經濟倫理關注的另一個重要關係,即仁義道德與物質利益的關係問題,並引發了千年的義利之辯。

德福關係是義利關係的哲學基礎。古人認為德福之間具有一致性和因果關係。從幸福來源看,美德是幸福的根基,如“厚德載物”“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從幸福的內涵看,美德是幸福的題中應有之義,如“好德”是五福之一。德福關係又進一步具體化為德財關係,《禮記·大學》主張“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認為道德是根本,財富是枝末,如果本末倒置,則會使全社會陷入相互爭奪財富的混亂局面。“德本財末”是古人“先義後利、義利兼顧”的思想基礎。

重義輕利,先義後利。在義利相較孰輕孰重、誰先誰後的問題上,我國古代出現了重義輕利、先義後利和重利輕義、先利後義兩種觀點與態度,主流觀點特別是儒家認為義重於利,主張先義後利。孔子把對義利的不同追求作為劃分君子和小人的標準,“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要求君子“見得思義”,認為“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義利思想,對待不義之利持完全否定態度:“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荀子也主張先義後利,“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

關於義與利是否對立,主要有義利矛盾和義利一致兩種觀點。早期儒家主張貴義賤利、舍利取義。宋儒則對義利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辯:程顥、程頤、朱熹等堅持認為道義和功利互相排斥,陳亮、葉適則認為道義和功利並不矛盾,功利體現在道義之中,離開功利無所謂道義。清代顏元也認為義利不能偏廢,應該並重,“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義利之辯爭論千年,然而不管義利是矛盾的還是一致的,義利兼顧最終成為我們重要的價值導向和經濟倫理。

在如何獲得和保有財富上,古人主張要“取之有道”與“樂善好施”。《大學》提出了“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財富“悖入悖出”原理,強調不義之財怎樣得來,還怎樣失去。孔子在《論語·學而》說道,“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承認富貴是人們的正常欲望,但是一定要取之有道。在獲得和保有財富的方法上,古人除了強調要取之有道之外,還蘊含著“捨得”智慧,主張富有之後要懂得回饋社會,只有樂善好施才能保有和獲得更多財富。

富民厚生、義利兼顧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高度契合

相互契合才能有機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

富民厚生、義利兼顧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哲學、價值、道義、社會等方面的高度契合,為彼此的有機結合、相互成就提供了重要前提。

首先,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提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的群眾史觀,確立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惟邦本”思想高度契合,奠定了雙方相互結合的哲學基礎。

其次,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運動”,指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這與中華傳統經濟倫理“富民厚生”的追求高度一致,奠定了雙方相互結合的價值基礎。

再次,馬克思恩格斯強調,“共產主義並不剝奪任何人佔有社會產品的權力,它只剝奪利用這種佔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未來社會將“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計畫、在社會全體成員的參加下來經營”。馬克思主義主張消除資本剝削和階級壓迫的經濟基礎,消除“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分配不公現象,實行“等量勞動獲取等量報酬”的按勞分配原則,確立“共建共有共用”的社會財富公平正義原則,這與中華傳統經濟倫理的“義利兼顧”原則相一致,奠定了雙方相互結合的道義基礎。

最後,關於未來社會的本質,《共產黨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建立一個“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自由人聯合體,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同社會”理想相契合,奠定了雙方相互結合的社會基礎。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偉大變革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共用”發展理念,強調“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建設,不斷增進人民福祉,推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些經濟思想繼承了中華傳統經濟倫理思想,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時代精華,為繼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價值指引和基本遵循。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及思想理念研究》階段性成果,作者系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