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堅持人民至上:民本思想的傳承——“六個必須堅持”系列解讀之一
2023-07-15“學習強國”學習平台

作者:秦芳

人民至上,既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民立場和人民群眾觀點的高度凝練概括,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本思想的承傳與創新。自從《尚書·五子之歌》記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中華民族便在經典文獻中明確人民群眾在國家發展中的根本地位。此後管子提出“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孟子呼籲“得民心者得天下”,先秦“民本”思想在社會變遷中得到充實和豐富。歷經時代更迭,董仲舒提出“天立王以為民”,顧炎武主張“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黃宗羲認為“天下為主,君為客”,直到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政治主張,傳統民本思想體系更加完善。①中國共產黨人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始終以人民群眾為社會實踐的主體、社會物質財富和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以馬克思主義政黨為人民維護自身根本利益而由其中先進分子組成的政治集團,堅持來自人民、植根人民,貫徹人民的意志,忠實為人民服務,緊緊依靠人民去創造歷史偉業。②堅持人民至上,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民本思想,帶領依靠全體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根本觀念和基本方法。

一、一切為了人民——“為政之要,以順民心為本”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2021年10月13日,習總書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講到,“為政之要,以順民心為本”,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牢固樹立人民公僕意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繫,傾聽人民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監督,努力為人民服務。面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習總書記親自指揮部署全國上下黨員幹部全力防控疫情、救援病患,不僅有效控制國內疫情,還及時將中國方案、中國智慧與全世界人民共用。回溯這段歷程,既是中國人民史無前例的巨大危難,更是考驗人心、驚心動魄、峰迴路轉的偉大機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記錄了中國抗擊疫情的艱辛歷程,充分展現出“順民心”的理念、勇氣和智慧。

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武漢市監測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我國第一時間報告疫情,迅速採取行動,開展病因學和流行病學調查,阻斷疫情蔓延。在全國新增確診病例快速增加,防控形勢異常嚴峻的情況下,堅決果斷關閉離漢離鄂通道,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全面打響。中共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並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中央指導組。國務院先後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復工複產推進工作機制。全國集中資源和力量馳援湖北省。各地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回應。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全國疫情防控正式展開,疫情蔓延勢頭初步遏制。隨後,本土新增病例數逐步下降,2020年3月中旬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發展,中共中央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序復工複產重大決策。這場保衛戰打得驚心動魄卻有條不紊,成功化解了突發性危機。“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周易·未濟》)在未濟這樣一種極不確定也不穩定的狀態中,猶如大火一個勁向上燃燒,水卻在下面,不能阻止火勢,必須以大定力、大勇氣、大智慧應對,明辨主要矛盾,慎重採取方法,設身處地考慮才能解決問題。中國方案既盡可能全面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同時穩定經濟下滑趨勢,在安全與發展中找到了平衡點,及時高效,做到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做到了“生命至上”,守住了民心。

“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賤也。然得其心,則天下歸之。”(宋·朱熹《孟子集注》)一切為了人民,一個也不能少,哪怕是普通的田野村夫都要照顧得到,才能獲得人心,令天下百姓信服,形成舉國一體的合力。隨著全國新增確診病例快速增加,習總書記于2020年1月20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強調要及時發佈疫情資訊,深化國際合作。23日淩晨2時許,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佈1號通告,23日10時起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用健拯難,循難在正,而不違中”(魏·王弼《周易注》),拯救急難需要用剛健的方式、正確的手段,同時不違背他人的利益。封鎖武漢是剛正手段,既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包括我國其他地區、其他國家。24日開始,本著“共同維護好地區和全球的公共衛生安全”的理念,我國從各地和軍隊調集346支國家醫療隊、4.26萬名醫務人員和965名公共衛生人員馳援湖北省。

“經綸屯蹇,任重憂深”(清·葉方藹《禦定孝經衍義》),在艱難困頓的情況中厘清頭緒、解決問題,是艱巨的任務,一切為了人民,需要深厚的憂國憂民意識。2020年2月12日,習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要毫不放鬆做好疫情防控重點工作,加強疫情特別嚴重或風險較大的地區防控;強調要全面增強收治能力,堅決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提高收治率;強調人口流入大省大市要按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要求,切實做好防控工作,等等。這些指示不僅為我國各層級疫情防控指明方向,更為保衛世界安全打下堅實基礎。14日,全國除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新增確診病例數實現“十連降”。③僅一個月時間,我們對於一種完全不了解的人類難題已經可以掌控,轉危為機已經漸露曙光。21日,習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同時,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湖北省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強調要針對不同區域情況,完善差異化防控策略,堅決打好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加強力量薄弱地區防控,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工作;強調要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有序推動復工複產。疫情在不斷消耗國家經濟,而復工複產才能煥發國民生機。

“貴必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道德經》)一切為了人民,身處高位一定要以群眾為根基,才能形成共同體的力量。2020年3月6日,全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數降至100例以下。同日,習總書記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強調要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習總書記以全國一體的偉大思想帶動了全國上下各行各業、各級各崗全員行動起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奮力推動兩項艱巨的事業穩步開展。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春秋左傳》),祭祀和戰爭都是舉國上下的重大事件,戰事是保衛國家,而祭祀是守護安定。2020年4月4日清明節,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全國各地各族人民深切悼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經歷過疫情洗禮的中華民族,在全國上下的共同追悼中,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

“君子之光,有孚,吉。”(《周易·未濟》)一切為了人民,君子將胸懷天下蒼生,以大道光明照耀萬物,言必行、行必果,帶領人民走向吉祥安康。2020年5月8日,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和建議,習總書記主持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共中央高度重視,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果斷採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舉措,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

一切為了人民,不僅是中國的人民,還有世界的人民,正如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標語,“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2020年以來,世界各國越來越認識到抗擊這一重大疫情,是全世界、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性問題,因而需要世界各國團結合作、共同面對,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同時也看到希望在中國。2020年5月18日,習主席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訊會議開幕式上發表題為《團結合作戰勝疫情 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致辭,為推進全球抗疫合作而宣佈:

——中國將在兩年內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用於支持受疫情影響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抗疫鬥爭以及經濟社會恢復發展。

——中國將同聯合國合作,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努力確保抗疫物資供應鏈,並建立運輸和清關綠色通道。

——中國將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加快建設非洲疾控中心總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

——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

——中國將同二十國集團成員一道落實“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並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加大對疫情特別重、壓力特別大的國家的支持力度,幫助其克服當前困難。

我呼籲,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佑護各國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事實證明,中國做到了,在世紀疫情之中不但安然過關,還將過關秘笈分享給全世界。

“人民”的含義是廣闊的,中國共產黨人的誓願同樣是無窮的,正如習主席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所說“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一切為了人民,對於一個大國來說責任非常重大、工作非常艱巨,而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一切困難,必有“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信願,以不變應萬變。

二、一切依靠人民——“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

2020年5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聖人矣’。我反復強調,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在這次疫情防控鬥爭中,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全國動員、全民參與,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構築起最嚴密的防控體系,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人是世界萬物中的獨特存在,不僅因為靈性高,更在於能夠通過統一思想、分工合作、群策群力,進而實現無數偉大的成就。《荀子·王制》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

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何以能群?

曰:分。

分何以能行?

曰:義。故義以分則和,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故宮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時,裁萬物,兼利天下,無它故焉,得之分義也。

“義”即“仁義”,人與人之所以能夠分工協作,在於有同情心、同理心可以溝通交流,在不同崗位、層級都向著同一個方向努力。所謂“仁者無敵”,大仁大義的人不會對外樹立敵人,而是團結一致,分析面對真正的矛盾因素,化解矛盾的根本原因,解除矛盾帶來的不良後果,也就沒有無法克服的困難,就可以說是沒有敵對勢力了。

相比於疫情的突如其來,貧困是人類社會長久存在的頑疾,是全世界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前進的100年來,中國人民以堅定不移、頑強不屈的信念和意志與貧困作鬥爭。脫貧不僅僅靠黨扶貧,還要扶志、扶智,既要發揮貧困群眾主體作用,更要彙聚各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白皮書《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中說:“中國減貧實踐表明,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推動者,是頂天立地的真正英雄。只要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激勵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內生動力,就一定能夠戰勝貧困”,同時,“只有動員和凝聚各方力量,引導全社會關愛貧困群眾、關心減貧事業、投身脫貧行動,形成共同意志、共同行動,聚力攻堅克難,才能最終戰勝貧困頑疾”,這是中國提前10年完成聯合國減貧事業目標、向著共同富裕前進的核心智慧。

“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周易·同人》)天在上,火有向上燃燒的氣象,所以天與火有共同的發展方向,為同志、同行者,以二者同體表示萬物實現同體的發展規律。一切依靠人民,就要分析清楚人民的情況,不同類別存在於不同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特徵,辨明差異,分階段、分層次、分步驟,才能實現全體同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習總書記指出,要把底子摸清、實情吃透,掌握動態,準確研判,有效施策,確保脫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對不同原因、不同類型的貧困,分別對症下藥、精准滴灌、靶向治療;從致貧的根源入手,依據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具體情況,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做到“扶貧物件精准、扶貧產業精准、扶貧方式精准、扶貧成效精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一批又一批駐村幹部、第一書記被精准選配到第一線,為扶貧帶去新資源、輸入新血液。他們奔赴農村的廣闊天地,把基層黨組織建成脫貧攻堅的“戰鬥堡壘”,精准把握“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等一系列問題,苦下一番“繡花”功夫,成為帶領群眾實現精准脫貧的“領頭雁”和“主心骨”。2020年年初,充分考慮到完成剩餘脫貧攻堅任務工作難度大的現實,國家對2019年年底尚未摘帽的52個貧困縣開展掛牌督戰,在此基礎上對貧困人口相對集中或者人數較多的村也開展掛牌督戰。2021年2月25日,習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④

一切依靠人民,這場艱苦戰役的勝利,不僅在於黨員幹部帶動幫扶,更在於無數貧困群眾奮力爭上游的共同努力。2020年10月12日,在江西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的勞模歡送儀式上,曾經的貧困戶史小六也在其中。他曾常年在外打工,因彎腰過度患上了嚴重腰椎間盤突出,嚴重時生活不能自理,2008年回到家中養病。幾個孩子的學費、自己的醫療費、建房的欠款……一家人過上了入不敷出的艱難日子。2013年冬,他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當地黨和政府以及駐村幹部的幫扶下,重拾生活熱情。2016年,夫婦倆經幫扶幹部介紹,來到鄉里的農業種植基地打工,史小六勤奮好學,不僅掌握了西瓜種植技術,當年增收5000多元,還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隨後從承包戶、副總經理、工會主席,一步步成長為省級勞模。⑤

無獨有偶,四川雅安的古銀海本是肢體三級殘疾人,在多因素疊加致貧的情況下,依然能夠認識到改變家庭條件是自己的責任,而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幫助,更激發起他戰勝困難、實現夢想的信心和決心。他通過種植2畝多的紅心獼猴桃、1.5畝脆紅李和2畝多茶葉,努力拼搏最終改善了生活,2019年被評為第三屆“雅安脫貧榜樣”人物。⑥

“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周易·大有》)天空中有光明照耀,人們就能夠分辨醜惡和美善,越來越多的人會認識到公正無私的美善力量,一切依靠人民,才能推廣美好于廣大的天下。國家有脫貧致富的號召和引領,人民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力量,上下共同努力,造就了中華民族的宏大功績。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國全面消除絕對貧困,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也是人類減貧史乃至人類發展史上的大事件,為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和人類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表示,減貧具有巨大價值,因為它展現了世界上每個人都過上體面生活的希望。中國政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新目標,改善民眾生活水準,推動國家發展。中國實現脫貧的宏偉壯舉為全世界樹立了榜樣,將作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被永遠銘記。⑦

“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周易·同人》)健行光明之舉,以心中正念呼應百姓之呼喚,唯有君子能夠真正依靠全體人民的力量溝通天下人心。社會主義是依靠人民選擇的光明大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是依靠廣大中國人民一步一步扎扎實實走出來的中國道路。而走自己道路的同時,中國始終呼應全人類的共同目標,《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指出“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始終把自身命運與世界各國人民命運緊密相連,在致力於消除自身貧困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減貧合作,做國際減貧事業的宣導者、推動者和貢獻者,與各國攜手共建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切依靠人民,要贏得人民的信賴,了解人民的期待,也發揮人民的力量。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疊加之時,一方面冷戰思維、零和博弈、逆全球化仍在作祟,全球發展的深層次矛盾突出且複雜多變;一方面多元文化不斷交流融合,世界各國人民期待和平與安寧。“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習主席站在人類前途命運的高度,用共同利益、共同挑戰、共同責任把各國前途命運聯繫起來,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這是一個偉大的倡議,更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俄中關係研究預測中心副主任亞歷山大·伊薩耶夫(Александр исаев)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領導人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這給全世界的共同發展和繁榮創造了有利條件。⑧“獨行快,眾行遠”,中國需要以極大的包容,以最大公約數凝聚越來越多人的力量,為越來越多的人辦越來越多的事;更要以高度的智慧,化解不斷發生的國際國內矛盾,以對話代替對抗,用合作代替爭端,撫運膺期、因地制宜,為人類共同開創美好生活不斷提供新方案。

三、實現美好生活——“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尚書》記載,上古五帝中的堯帝“聰明文思,光宅天下”,他聖明的德行就像蒼天一樣,道德之光廣包天下蒼生;“欽明文思安安”,他以欽敬、明鑒、文教、睿思,令尋求安穩生活的民人庶物得到安寧,有天一樣的無私護佑之德;“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憑藉誠信、恭謹、克己、謙讓令道德之光覆蓋四方、貫通天地上下之間,名聞如天。德如昊天,自然榮享盛譽;由“親九族”開始,以純一親愛之心,孝敬上通高曾祖父,慈愛下達子孫玄曾,使得父慈子孝、家族之倫有序親睦;進而“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九族親戚都能上下和睦,愛一家進而橫向推廣為愛眾,所以能夠公平地表彰百官的賢德;“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百官的賢德得到昭明,進而得以協調和合四方的邦國;結果“黎民于變時雍”,以至於唐虞時代天下的民風普遍淳樸,“風俗大和”。這也是孔子孜孜以求的“大同之治”典範。

時空輪轉,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為一場全世界翹首以盼的純粹的體育盛會,更是一個彌合分歧、凝聚力量,為疫情之下的人類帶來團結與希望的契機。

2016年3月18日,習主席在聽取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以下簡稱“冬奧會”)籌辦工作情況彙報後曾指出,在北京舉辦一場全球矚目的冬奧盛會,必將極大振奮民族精神,有利於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也有利於向世界進一步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和平發展主張。四年一次的冬奧會並非僅在中國舉辦過,但在“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中華兒女”“展示和平發展主張”理念指導下,全世界共同的體育聚會在中國的大手筆中體現前所未有的人類至高價值,獲得了世界各國高度讚譽。而這樣一個盛大的聚會,涉及安全、工程、外交、文化、生態等方方面面,圓滿成功舉辦凝聚了各行各業的心血和力量。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周易·繫辭》)乾道為萬事萬物的發展指引方向,坤道為不同事物成形提供資源。指引方向必須簡單明確才能被人理解,方法必須因地制宜、與時偕行才能被人運用。在申辦、籌辦到舉辦的六年裡,冬奧會一點一點呈現在世人眼前,兌現中國的諾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新聞對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大事的準備工作以《冬奧盛會 重大標誌》為題報導:

伴隨著冬奧會籌辦的深入展開,我國冰雪運動正在呈現跨越式發展的態勢:109個冬奧小項實現了“全項目開展、全項目建隊、全專案訓練”的目標,改寫了申冬奧成功時三分之一尚是空白的歷史。隨著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改變了“冰雪運動不進山海關”的版圖,“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正在神州大地成為生動實踐。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高鐵構建起“一小時生活圈”,崇禮成長為馳名中外的“滑雪小鎮”,北京空氣品質首次全面達標……京津冀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從“相加”到“相融”,給人們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北京冬奧場館充分利用2008年奧運會的遺產:國家體育場鳥巢再次承擔開、閉幕式重任;水立方變身“冰立方”承辦冰壺賽事;國家體育館改造後舉辦冰球賽事;首都體育館承擔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花樣滑冰比賽……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貫徹落實“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向著如期辦賽的目標穩步前進,兌現向世界的莊嚴承諾。北京冬奧組委公佈防疫手冊,明確了“疫苗接種、閉環管理、健康監測”等具體防控措施,確保賽事安全。

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的任務再艱巨,始終不能磨滅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不會壓倒中國共產黨人的志氣。“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是以體育事業帶動全民健身、實現全民健康共同體;打造“一小時生活圈”是協同地區共同發展、實現發展共同體;“利用2008年奧運會的遺產”是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共同體;“疫苗接種、閉環管理、健康監測”是確保國民安全、世界安全、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就連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都表達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和諧發展的理念,希望通過殘奧運動創造一個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

2021年,習主席先後在北京、河北張家口考察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向世界展現出如期舉辦冬奧盛會的決心和信心;以冬奧會為契機深化與各國的體育合作和人文交流攜手,“一起向未來”。古特雷斯表示:“奧運會是極為重要的賽事,是體育團結大眾、宣導和平的標誌。”他說:“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帶任何政治立場,我將出現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向大家傳遞這樣的資訊:奧運會一定能夠成為促進世界和平的助推器。”⑨

同年12月2日,第76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由中國和國際奧會起草的奧林匹克休戰決議,173個會員國共提該決議。決議呼籲各方通過和平和外交手段解決國際衝突,敦促各國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前7日至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後7日遵守奧林匹克休戰;強調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願景——“純潔的冰雪,激情的約會”,旨在讓奧林匹克點亮青年夢想,讓冬季運動融入億萬民眾,推動社會發展,創建和諧、和平和更美好世界。在新冠疫情持續肆虐,各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諸多考驗,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層出不窮的今天,決議特別提出要認識到體育在全球應對疫情衝擊能力建設方面的作用,強調北京冬奧會將是展現人類團結、韌性和國際合作寶貴價值的契機。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當四方賓朋穿越千山萬水共赴冰雪之約——9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名運動員同場競技,近70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約170位元官方代表出席盛會,有的國家領導人甚至在沒有運動員參會的情況下來華共襄盛舉,用行動表達出對東道主的支持,彰顯出團結與和平才是人們的共同期待。“北京冬奧會展現了中國最好的一面、全人類最好的一面。”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主席沙希德認為。北京冬奧會克服阻礙順利舉辦,既為疫情之下世界人民展示體育競技水準、展現團結進步精神提供了契機和舞台,也向全世界傳遞了人類面對困境戰勝挑戰的決心和信心。中國以自己的大國擔當,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⑩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周易·繫辭》),當一團微小的火苗被不同國家和地區引導牌組成的巨大雪花捧在花心,就象徵著光明、團結、友誼的奧林匹克聖火穿過疫情陰霾如期點燃,為人類走出寒冬點亮新希望。以一國帶動世界,讓正氣充滿人間,唱著“我們都需要愛,大家把手都牽起來,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一起來,一起向未來”,憑藉這場盛會的乾坤正氣、創造之力,團結全世界人民一起向寰宇清甯的未來邁進!

【作者系山東建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形勢與政策教研室副主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講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及思想理念研究》(23ZDA016)核心成員】

參考文獻:

①劉進旭,李根壽:《思想淵源·歷史賡續·實踐價值:黨的人民至上觀的三維釋讀》,《新疆社科論壇》,2022年第4期,第79—84頁。

②楊玉成:《“六個堅持”的理論品格》,人民論壇網,2022年11月21日。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2020年6月)》,人民出版社,2020年。

④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21年。

⑤龍慧梅、記者劉金豔:《史小六:從貧困戶到省級勞模》,吉安新聞網,2020年10月18日。

⑥彭加權:《從貧困殘疾人到脫貧榜樣》,光明網,2020年12月23日。

⑦記者趙凱等:《多國人士高度評價中國脫貧攻堅成就》,光明網,2021年2月27日。

⑧張秀萍、張光哲:《海外人士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認知圖景》,國外理論動態,2022年第3期。

⑨李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北京冬奧會定能成為促進和平的助推器》,光明網,2022年1月15日。

⑩黃月、王詩雨:《北京冬奧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完美詮釋》,《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22年第4期。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