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任人唯賢四境界
2021-07-09北京日報

作者:聶菲璘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選賢舉能、任人唯賢的傳統,對任賢的重要性認識深刻。“任人唯賢”一詞出自《尚書》中的“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國家所選任的官員必須是賢德之人,君主的左右也必須是忠臣良將。在中國選賢任賢的歷史長河中,有著眾多的優良傳統。

尊賢

  領導者禮敬的態度和謙虛的品德是贏得賢士的關鍵所在。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後世尊為“元聖”。《史記》記載,周公的兒子伯禽代替周公到魯國受封之前,周公以自己“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的事例告誡伯禽要禮敬賢士、謙恭待人。正是因為有周公“吐哺握發”的態度,天下賢德之人才競相前來歸附。

  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了這種尊賢的傳統。2017年11月17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與代表們熱情握手時,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站在人群中,習近平總書記一把挪開了前排的凳子,伸手扶住老人,邀請他坐到自己身邊。老人執意推辭。習近平總書記一再邀請,說:“來!擠擠就行了。”另一位老人也在邀請下坐到了前排座位上,與全體代表共同合影留念。這兩位老人,一位是93歲的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名譽所長、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另一位是82歲的黃大發——絕壁鑿水渠的村支書,用36年的時間幹了一件大事:修水渠,讓全村人喝上水。習近平總書記尊賢敬老的舉動,使大家備受感動,因為黃旭華、黃大發代表了民族脊樑。

辨賢

  在選人時,一定要對人才進行觀察和分辨,是真正的賢才,還是似賢非賢。古人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特別值得借鑒的是古人不以言舉人。言語好聽未必會有真實德行。孔子雲:“巧言令色,鮮矣仁。”《荀子·大略》雲:“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任其用,除其妖。”因為將國妖置於領導崗位,無異於將他的惡行傳播給眾人,國妖的職位越高,危害也就越大。國妖並不僅指國家的臣子,凡是會對社會風氣造成不良影響,使人對道德倫理喪失信心,誘導人們為非作歹的,都屬於國妖。“除其妖”最根本的是去除他們產生的不良影響,而根治還是要從任用賢德、淨化人心做起。

讓賢

  讓賢似乎與崇尚競爭的現代社會格格不入,但察析歷史便不難得出讓賢之風與國家興盛息息相關的結論。與“讓”相對的是“爭”。為何古人提倡“讓”而不提倡“爭”呢?因為“爭”往往無法選出最上等的人才。《晏子春秋》記載,晏子將人才分為三等:最上等的賢德之人最難出仕為官,而且出仕之後,也最容易退出;次一等的人容易出來做官,但也容易退出;而最下等的人,最容易出來做官,但卻是很難被罷退的。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局面,是因為賢德之人心之所在,只是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他們毫無私利、不計功名,出仕是為了道義,為輔佐君主,使社會安定、人民幸福。如果君主不賢明,這些賢德之人就難以被舉薦出來,縱使被舉薦做官,也會發現自己難以發揮作用,容易因此退出官場。對於這類賢德之人,要有賢明的君主誠心禮請,就像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一樣。相反,最下等的人裹挾私心,只要能爭得一官半職,能為自己帶來利益,怎麼會輕易退出?因此,競爭的最好結果,不過是使中等的人才在位而已,存在人才遺漏的問題。因此,古人提倡要“讓”,並教導要選任推讓最多、能夠薦賢之人。因為只有沒有私心、不怕賢人超越自己的人,才能薦賢。能否薦賢也成為評價官員政績的標準之一。

從賢

  有賢而不用,等於沒有賢士;不聽從賢士的意見,也等於沒有賢士。因此,任人唯賢中最重要的一環是用賢。用賢就要遵從賢士的意見。《左傳》中記載了欒書“從善不從眾”的故事。西元前585年,在晉國與楚國的對抗中,當時欒書的佐將有十一位,其中只有三位不主張出兵,而主張出兵的有八位。欒書遵從了三位的意見。有人對欒書說:“聖人與眾人同願,因而能成事。您何不聽從眾人的意見呢?您的輔佐者中不同意作戰的只有三人,而想要交戰者占多數。《商書》上說‘三人占卜,聽從其中結論相同的兩個人的意見’,是因為那是多數的緣故。”但是欒書回答說:“如果同樣都是好的意見,就服從多數。好的意見是眾人所當聽從的。現在這三位將領的意見是好的,就當聽從,他們就是多數。聽從三位賢卿的意見,難道不可以嗎?”欒書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懂得如何用賢。如果以人數多少為標準,那麼三人確實不敵八人。但是欒書認為,善為眾之主。現在三卿是晉國的賢臣,他們的意見是善的,即使是少數,也應當以他們的意見為主,其餘意見都不足為數。

  正是因為中國人自古便懂得“從善不從眾”的道理,因此無論是在選人用人過程中,還是在國家社會治理過程中,實行的都是賢能政治,而非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因為不能完全依靠眾人之言對人進行評判。孔子雲:“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對此,《群書治要·六韜》有一段精闢的論述:如果領導者以世俗大眾所稱讚的人為賢德的智者,所譭謗的人是不肖之徒,那麼,喜歡結黨營私的人就會被舉薦出來,不願結黨、黨羽少的人就會被罷退。邪曲不正之人結黨營私、排除異己,真正賢德之人就會被蒙蔽埋沒。忠臣還可能會因“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死,奸邪小人以虛有的聲譽取得領導之位。如此下去,世間的亂象就會愈來愈嚴重,國家也就免不了要危亡了。

  總之,中國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對“任人唯賢,選賢與能”的重要性認識深刻,在識人辨賢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方法,在選人用人方面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理論和制度,這些理論和實踐仍然為新時代選人用人制度提供了可貴借鑒。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