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秉持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生態理念
2023-08-22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譚英

wKinm2TjvQ-AERI2AAH9DI-j0QA558.jpg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綠水青山帶給人民越來越多的幸福感。圖為7月11日,江蘇宿遷,泗洪縣大樓街道城北尾水濕地公園荷香四溢,家長帶著孩子們在荷塘疊石上捉小魚蝦。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列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諸多重要元素,其中就包括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生態理念。這一重要理念是中華民族對整個宇宙以及人與宇宙萬物關係的根本看法,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機整體的宇宙觀、生態觀,彰顯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厚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澱。只有深刻認識“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內涵及生成邏輯,才可能理解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理解人類文明的新形態。

天人合一:同源同質 同德共生

“天人合一”是古聖先賢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觀人世而發展出的關於天人關係的重要思想,是中華民族宇宙觀、自然觀、文明觀的生動概括。

“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貫穿於古代中國幾乎所有的經典文獻中。《莊子》說道:“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是千差萬別,歸根結底卻又是齊一的,這就是“齊物”。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則明確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強調人與自然之間整體有序的和諧狀態。到了宋代,張載在《正蒙·乾稱篇》說道:“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這句話闡明了儒家的宇宙觀以及相關修身要求,即萬物一體,天人合德。

古聖先哲關於天人關係的闡發和表達雖各有不同,但堅持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的統一,追求人與萬物、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立場,是彼此相通的。《周易》將天、地、人並列為“三才”,認為最具仁德和智慧的人能夠“與天地合其德”,希望人類能夠“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即發現並把握天地運行的根本規律,並運用這些規律造福人類。同時,《周易》也常常要求人類通過向天地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德性和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的就是人們應當學習天地健動不息、含弘光大的精神來培養自己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品格。

在天地萬物之間,人之所以被尊稱為萬物之靈,正是因為本性中蘊藏著強大的德能,可以發揮其能動性智慧地傳承天地那樣自強不息寬廣包容的精神。《中庸》中說道:“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在古人看來,天地沒有什麼不能承載,沒有什麼不能覆蓋。四季交錯運行,日月交替光明,萬物一起生長而互不妨害,遵循各自的規律而互不衝突,這正是天地的偉大之處。凡是能夠始終堅持像天地那樣恪盡職守地持之以恆地用仁愛之心、恭敬之心待人接物而不求回報的人,被稱為“大人”。明代的王陽明提出“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即最偉大的人應當是把天地萬物都當作自己的一部分,承擔起“大人”應盡的責任。古代士人讀書的目的在於成為“大人”、志在聖賢。可以說,“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一以貫之的哲學主張。

萬物並育:互敬互尊 互依共榮

“萬物並育”出自《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這句話描述了宇宙界、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事實,強調萬物並育不相妨害、道路並行互不衝突,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追求寬廣胸懷、深厚仁德和高明智慧的理想境界。

從生態視角來看,“萬物並育”意味著自然中的每一個體、每一物件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們可以共同存在,彼此之間並不相互排斥。人類在拓展自身生存空間、發展自身文明的時候,應當盡力避免對於其他物種生存空間的過度侵犯,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老子是世界上較早發現生態倫理大道的人,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道”視作宇宙萬物的本體,將天地人組合成一個整體,並深刻揭示出“人與天地”和諧共生的生成邏輯。孔子提出“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即在捕魚的時候提倡採取“釣”的方式,拒絕採取一網打盡的方式,在捕鳥的時候絕不射殺歸巢棲息的鳥。荀子提出“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的命題,希望萬物各得其所。宋代周敦頤提出“窗前草不除”,認為草木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是貫通的。

“萬物並育”宣導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凝聚了中國古人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智慧與思考。管子提出,天時不祥,則有水旱;地道不宜,則有饑饉;人道不順,則有禍亂。管子認為,要尊重大自然的運行規律,要了解民情,滿足百姓生活之需,並通過道德教化,使人敬畏和感念天地之德,才能夠順天時、尊地利、致人和。同時,要提高人的綜合素養,發揮人的才智,縱然有天災,也可找到避險的方法。反之,違背天道,就會危難頻起。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寫道“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強調要把天地人統一起來,把自然生態同人類文明聯繫起來,按照大自然規律活動,取之有時、用之有度,表達了我們的先人對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重要認識。宋代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也提出“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引用唐代名臣陸贄的故事,告訴人們資源是有限度的,對土地的索取也應該有一定的“度”,有所節制,才是國富民強的長久之計。

實現“萬物並育”,必須重視對“人”的約束。古人制定詳細的法令來防止人類對於自然的過度掠奪。早在西周的時候,有一個部門叫作“虞”,其官員稱為“虞人”,主要的職責是掌管山澤禽獸之事。《禮記》裡記載:“樹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斬伐。”就是說,季夏之月正是樹木生長很茂盛的時候,政府就會派遣虞人去視察山林,嚴禁砍伐樹木。《禮記·月令》記載了一年十二個月分別要做的政事。“月”即天文,“令”即政事。古代聖王“上察天時,下授民事,承天以治人”,制定了一套依據天文、陰陽五行來施行政事的綱領,按照天道、天時來治民。

生態建設:中華文明永續傳承的根本大計

“天人合一、萬物並育”所表達的人與萬物共同存在、統一於大自然的生態觀念,今天更加彰顯其恒久價值,為構建中國特色生態哲學提供了寶貴的文化源泉,梳理出明晰的思想脈絡。

“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生態理念與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理高度契合,都強調自然界的運動變化有其客觀規律,人類應遵循這些規律,讓萬物與自然界共生共榮。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些地方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為不毛之地。恩格斯指出,我們不要陶醉於人類對於大自然的勝利,每一次這樣的勝利,大自然都會對我們進行報復。曾與中華文明並列為古代四大文明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其消失的一大原因就是生態環境被破壞。從這個角度來看,“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生態理念,不僅深深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還在塑造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積極探索人與自然的關係、保護與發展的關係、生態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係,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不懈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的生態哲學思想,將“天人合一、萬物並育”思想予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入推進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系統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域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一體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古人從“天道”中獲得了關於“人事”的啟示,現代人也應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獲得關於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和睦共處的啟示。世界上的文明非止一家,每一種文明存在和發展的正當性都應當得到肯定。“天人合一”使得中華文明以生生仁德為自己的根本原則,“萬物並育”使得中華文明具有“協和萬邦”的卓越智慧,從而真正能夠促成“大同世界”的最終實現。

從“順應自然”“不違農時”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之路一直延伸下去。“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哲學理念,賦予了中國式現代化獨特的精神標識,同時也為應對全球生態危機、建設美麗地球家園、人類社會永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及思想理念研究》階段性成果,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