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君子多識前言往行”
2021-08-02北京日報

作者:劉余莉

《孔子家語》中記載:“往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務襲跡於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於其所以危亡,是猶未有以異於卻步,而欲求及前人也,豈非惑哉?”意思是說,從前之事是用以啟發當今之人的。如果一個君主不努力追尋前朝之所以能安穩存在的足跡,又不重視其之所以危亡的原因,這就好像一如往常地倒退行走,卻期求能趕上前人一樣。學習古聖先賢的言論和行事,以史為鑒,培養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學問,是歷代凡有成就者共同的規律,無論是為君、為臣,為政、治學,概莫能外。

  曾創下貞觀之治的唐太宗從十六歲開始就從軍打仗,無暇涉獵聖賢經典,對古聖先王的治國之道茫然無知。太宗二十七歲登基為帝,深知創業不易,守成維艱,於是命令魏徵、虞世南、褚亮、蕭德言等社稷之臣,把唐朝以前治國理政的思想精華彙集起來,編纂成《群書治要》一書。唐太宗閱讀之後,讚歎說:“覽所撰書,博而且要。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使朕致治稽古臨事不惑。其為勞也,不亦大哉!”太宗認為《群書治要》的內容廣博而切要,經、史、子中所記載的治國之道,是他從未曾見過、甚至都未曾聽過的。這部書使他能夠汲取古聖先賢的智慧,遇到事情不迷惑,並且認識到社會風俗教化的根本,以及治國理政應該從何處入手。因此,在魏徵過世時,太宗感慨地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歷史是一面鏡子,記載著國家民族興衰成敗的得失經驗,明確揭示出社會國家運轉的客觀規律。學習歷史,掌握國家盛衰的規律,可以達到學史明理的效果。《群書治要·崔寔政論》中講:“凡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漸弊而不寤,政浸衰而不改,習亂安危,逸不自睹。或荒耽嗜欲,不恤萬機;或耳蔽箴誨,厭偽忽真;或猶豫歧路,莫適所從;或見信之佐,括囊守祿;或疏遠之臣,言之賤廢。是以王綱縱弛於上,智士鬱伊於下。悲夫!”意思是:大凡天下得不到治理的原因,通常是由於君主承繼太平的日子已經很久了,社會風氣逐漸變壞也沒有覺察,政治漸漸衰落也不知革新更改,習慣於混亂,安於現狀,逸樂地生活而看不到這些危機。有的荒淫奢侈,不理朝政。有的耳朵聽不進勸告和教誨,滿足於虛偽,忽視真誠。有的是在歧路徘徊,不知道何去何從。還有的君主所倚重的大臣為了保住祿位而不敢犯顏直諫。有的君主疏遠有才能的臣子,廢除棄用他們的諫言。所以國家的法紀放縱、鬆弛於上,有識之士擔憂於下。這真是可悲呀!

  這段話指出了國家之所以由盛轉衰的一個重要原因,即在於執政者和在位者的道德風尚和精神狀態出現了問題,也就是李商隱在《詠史》中所寫的:“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學習歷史,總結對比衰世之主和盛世之主的表現,可以更加鮮明地看到,在位者的政德修養與國家盛衰息息相關,正所謂“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因而在學史明理的基礎上,就能夠很自然地達到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效果。正如《周易》中說:“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中國共產黨繼承併發揚了中國自古以來以史為鑒的優良傳統。回顧黨的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重視對歷史的學習和對歷史經驗的總結與運用,善於從不斷認識和把握歷史規律中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和正確道路,是中國共產黨能夠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於肩負率領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夢”這一偉大歷史使命的中國共產黨而言,要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需要深入學習中國歷史、黨史,古鏡今鑒、古為今用,達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效果,從而更好地展望未來、走向未來、開創未來。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