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堅持胸懷天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3-07-13“學習強國”學習平台

作者:劉余莉 聂菲璘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胸懷天下”是中華傳統文化“天下為公”思想的當代表達。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係。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了中國在處理國際關係問題上的一貫主張,“堅持胸懷天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繼承“天下為公”的中華優秀歷史文化傳統的基礎上,為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所提出的重大倡議。

一、從“天下為公”到“胸懷天下”的歷史傳承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璀璨的中華文明。“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是具有深厚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世界觀。在這種“一體”的世界觀的基礎上,孕育出的是古聖先賢“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理想、“以天下之財,利天下之人”的主張、“藏天下於天下”的境界、“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情懷等“天下一家”的博大眼光和開闊胸襟。正是在“天下為公”理念的影響下,中華文明形成了天下一家、和而不同、協和萬邦、世界大同的文化傳統。

(一)“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與“大一統”的政治架構

費孝通先生總結中華民族歷史經驗,提出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華民族的形成是一個歷史過程,形成的民族實體不是56個民族的簡單疊加,而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體,高度認同統一,具有共休戚、共存亡、共榮辱、共命運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責任,並在實踐中形成了“大一統”的政治結構,實現了國家的安定強盛。“多元一體”達到的是“和而不同”的境界。“古代中國人的眼裡,‘中國’就是‘天下’,也就是被看作是一個‘世界’。所以中國人常說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並不是現代西方人所指的一個‘民族國家’的‘統一’或‘分裂’(比如南北朝鮮、東西德國),而是一種‘世界’的分崩離析和重歸‘大一統’。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分分合合,紛爭不斷,但是從‘多元’走向‘一體’的大趨勢是整個歷史發展的主線,而且即使是在‘統一’的時期,統治者在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經濟形態等方面,仍然允許在某些地區、某一階層、某種行業中保持它的特殊性。”這就是“和而不同”的中華文明處處體現著的多樣和統一的辯證關係。

中國古人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形成了成熟的政治架構和國家協調模式。秦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這種成熟的國家模式的時間遠早于其他任何文明所建立的政權。此後“百代都行秦政法”,不僅政治統一,而且思想統一、文化統一、經濟統一、軍事統一。縱觀中國歷史,統一的時間占三分之二,分裂只占三分之一。中華民族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開創了一個又一個“可久可大之功”。這樣的成就在整個世界歷史上,任何其他一種文明、一個民族,在任何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都未曾實現過。可以說,世界上只有中華民族才具有高超的統一智慧,豐富的統一經驗和輝煌的統一成果。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和國家的統一為中華文明的接續傳承提供了政治保障,也是使得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統一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揚認為,“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兩千年來大一統國家、天下為公傳統的延續,是當下中國區別於世界其他各國的獨特政治價值。

(二)“生生”的動力與“和而不同”的文化邏輯

中國的哲學邏輯以一元和合為基礎。傳統理念中有陰陽對立,但更強調陰陽平衡,陰陽轉化,陰陽和合而統一成太極。有了陰陽的轉化,也就有了周而復始。所以中國傳統哲學講的是“生生”,與西方哲學所講的“生死”完全不同。“生死”局限了人的視野和眼光,強調事物的線性發展,使人容易追求效果和功利。“生生”則強調辯證思維,認為死亡、滅亡、消亡並不是結束,而是下一個開始,因此眼光就不會僅局限在當下,不會局限在我的人生、我的文化、我的民族、我的國家,還會放眼過去、未來、胸懷你方、他方,最後“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古人考慮事情,多想的是“千秋萬世”“家國天下”,千秋萬世是時間上的整體性,家國天下是空間上的整體性。這就是一元和合的思維和“生生”的理念奠定的中國古人整體性的時空觀。“生”則必然走向“和”,因為對抗的盡頭是毀滅。一體觀和整體性思維使中華大地各處得以“不同”而“和”,也使中華文化能夠始終保持生機和活力,歷久彌新。

西方的哲學邏輯以二元對立為基礎,由此催生了“文明的衝突”。亨廷頓認為,衝突是普遍的。全世界的人在更大程度上根據文化界線來區分自己,意味著文化集團之間的衝突越來越重要;文明是最廣泛的文化實體;因此不同文明集團之間的衝突就成為全球政治的中心。衝突的根源在於不同文明國家或集團對人民、領土、財富、資源和相對權力的控制,也就是將自己的價值、文化和體制強加於另一個集團的能力。然而,這些所謂的“衝突”,無非是西方對立的思維模式所導致的各種現實衝突,以及將西方內部衝突(例如兩次世界大戰)外溢,使之表現為貌似具有普遍性的衝突。真正的文明不會衝突,起衝突的非是文明。既文且明,乃合於道,內則和合一體,外則文明融合。“文明衝突論”實則是在西方話語邏輯的掩蓋下為維護西方中心主義而將非文明之間的衝突裝入“文明衝突”這一籮筐而形成的偽命題。

針對“文明衝突論”,費孝通提出了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進入現代社會之前,世界上各個群體大多是自給自足,自我發展,是“各美其美”的經濟和社會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封閉的群體被打破。進入現代社會後,全世界各個地方的人群越來越成為了休戚相關的整體,就必須從“各美其美”上升到“美人之美”,擺脫本位中心主義,容忍不同的價值觀,求同存異、相互理解、日趨靠攏。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加強群體之間的接觸、交流和融合,在實踐中篩選出一系列能為各群體自願接受的共同價值標準,實現“美美與共”。這樣的社會也就是中國古人遺留下來的理想社會,即所謂“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

中華文化極大的包容性源自於“和而不同”的理念及其背後“生生”的追求,支撐“和而不同”理念的是高度的文化自信。這關鍵在於,中華文化是“志於道”“合於道”的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鑒、文化不斷融合中,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中合於“道”的部分相互吸納融合,有悖於“道”的部分則在歷史的發展中逐漸淘汰;這個過程是自然而然的。“志于道”“合於道”的特點不僅使中華民族在文明互鑒、文化交融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自信,也使中華文明不會被其他文明反噬——即使在作為文明守護者和傳承者的國家形態遭受局部入侵乃至亡國的時候,亦然。

(三)“尚和合”的價值追求與“協和萬邦”的國際關係

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這四個方面的“和”既包含了世界觀,也包含了方法論。尚“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五千年文明史始終崇尚和平、和睦、和諧的價值追求。

中國的歷史經驗是“以力服人者霸,以德服人者王”“強不執弱,富不侮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者愛人”“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化干戈為玉帛”“國雖大,好戰必亡”“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和而不同”“協和萬邦”等理念在中國代代相傳,深深植根于中國人的精神中,深深體現在中國人的行為上。中國歷史上曾經長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沒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國的記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從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和平發展道路對中國有利、對世界有利,我們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堅持這條被實踐證明是走得通的道路。”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中國以前是、現在是、以後也將永遠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以前不走、現在不走、以後也絕不走“國強必霸”的路子。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搞雙重標準。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和”文化和“協和萬邦”國際觀的傳承。

可見,中國共產黨繼承了“天下為公”的中華文化,發展出了“胸懷天下”的理念。天安門城樓巍然懸掛的兩行標語:“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正是這種胸懷和氣魄的寫照。試想,面對內部一窮二白、尚未完全解放的國家,外部帝國列強又企圖扼殺新中國於搖籃之中的境況,中國共產黨喊出了“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口號,是怎樣一種“胸懷天下”的氣魄和度量!因此,“堅持胸懷天下”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將解放全人類作為價值追求的體現,更是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對中華文化的守護和發揚。

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困境與出路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黨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域,科學認識全球發展大勢、深刻洞察世界格局變化而作出的重大判斷。“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是世界之問、時代之問、命運之問。合作還是對抗?團結還是分裂?互利共贏還是零和博弈?人類社會面臨著重大抉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於各國人民的抉擇。”

(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世界經濟版圖發生的深刻變化前所未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新陳代謝和激烈競爭前所未有,國際力量對比發生的革命性變化前所未有,全球治理體系的不適應、不對稱前所未有,人類前途命運的休戚與共前所未有。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全球治理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近代以來最具革命性的變化,世界範圍呈現出影響人類歷史進程和趨向的重大態勢。從根本上說,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世界範圍內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最突出的特點是“東升西降”,中國日益走進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國持續快速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進,成為世界格局演變背後的主要推動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格局由兩極對峙走向一超多強;而當前世界格局的變革,則是從事實上“一家獨大”的單極世界向協同共治的多極世界的轉變。中國是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雖然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但是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特別是零和博弈的思維方式使人類和平面臨嚴峻危機。不斷上演的“西方之亂”背後是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的持續發酵。西方國家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催生政治極化、民粹主義、種族衝突等問題。世界經濟低迷,發展鴻溝日益突出,地區衝突頻繁發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淩行徑明顯上升,恐怖主義、難民危機、生物安全、氣候變化、重大傳染病等全球性挑戰此起彼伏,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國際格局調整,“東升西降”的趨勢更加顯著,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層出不窮,人類面臨嚴峻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任何國家都不能從別國的困難中謀取利益,從他國的動盪中收穫穩定。如果以鄰為壑、隔岸觀火,別國的威脅遲早會變成自己的挑戰。”

(二)“西方”的衰落和困窘

“西方”曾一度是“高科技”和“文明進步”的代名詞,現代化就等於西方化。“西方中心主義”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哲學、社會,乃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學術與實踐,影響著全世界一代又一代人。“西方”被製造者和接受者神話成為了一種精神支柱。然而,真實的西方近代史是建立在殖民和掠奪基礎之上,借助工業化而實現逆襲,其發展邏輯不具備普遍性,只是人類社會進程中的局部形態,其建立的功業只可大而不可久。文揚認為,“‘西方’這一神話,從西歐基督教諸國向東方的進軍開始,在其征服全球的宏大歷史中逐漸成形,又伴隨著數百年來科學的發展,被一代又一代歐美知識份子東拼西補,逐漸成為一個完整的精神產品,服務於新老帝國主義的全球統治和霸權。”

15世紀至16世紀,新航路開闢,西方大航海時代到來,伴隨開啟的是殖民地的建立和對世界資源的掠奪(此過程至今仍未結束)。17世紀,歐洲主要勢力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結束了歐洲三十年戰爭,表面上確立了國家主權平等的原則。18世紀,人類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社會邁入加速發展的軌道,科技革命和工業革命挖掘出了人類社會巨大的生產力,整個世界也被逐漸捲入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從19世紀初維也納體系,到20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雅爾達體系,重複著“矛盾引發戰爭、妥協建立體系、矛盾累積再發戰爭、妥協再建新的體系”的迴圈。這種迴圈由西方根本性矛盾引發,並將世界逐次捲入,所建立的體系無非是歐洲各國在政治、宗教、資本擴張、資源掠奪和勢力範圍等方面暫時性地相互妥協。

當前經濟全球化產生的各類問題,亦是西方國家資本掌權、無序擴張、過度逐利、監管失守、政商勾結的必然結果,根源依然在西方國家的根本性矛盾。面對這些問題,西方自然會捉襟見肘、束手無策,甚至成為很多問題的幕後推手。世界各地爆發的局部衝突以及全球性新冠疫情大流行,就是“戰爭-妥協”迴圈中變相的戰爭,這是新自由主義破產前的垂死掙扎。西方資本主義主導的國際體系和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只能將世界帶入下一個“戰爭-妥協”迴圈,然而在世界存在核武器的現實中,人類根本經受不起一場核武戰爭。西方發展模式在使現代性得到空前釋放的同時,將整個人類拖入了生存與毀滅的邊緣。因此,唯有向東方這一具有“天下觀”格局和“大一統”經驗、承續了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智慧和力量的中國,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中國作為雅爾達體系下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是唯一可以破解西方“戰爭-妥協”迴圈的變數。

(三)“東方”的智慧和力量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西方人迫不及待地宣稱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終點”和“人類最後一種統治形式”。然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成功成為了“歷史終結論”的終結者。中國開創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為現代化提供了全新的可能。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提出了以西方的人權、民主、自由等價值觀為內核的文化軟實力,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包含的價值觀則是對西方軟實力的絕對超越。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宣傳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中華文化具有非凡的世界意義。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20世紀70年代展望21世紀時指出:“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這樣的統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絕對要求。”“世界統一是避免人類集體自殺之路。在這點上,現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準備的,是兩千年來培養了獨特思維方法的中華民族。”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中強調,“中華文明,不僅對中國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而且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世界上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

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結合《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悖”的理念,強調“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和羹之美,在於合異”,指出文明多樣性是人類進步的不竭動力。“要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我們既要讓本國文明充滿勃勃生機,又要為他國文明發展創造條件,讓世界文明百花園群芳競豔。”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浪潮引起的各種問題全球化的關鍵歷史節點,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形成的“多元一體格局”和中華文化“和而不同”的理念可以為應對並化解危機、世界秩序的重建,提供重要的啟示和借鑒。世界呈現多元文化的格局,只有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從多元走向一體,也就是走上“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道路,世界才能有光明的未來。

培養“和而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世界眼光要求每個國家從自身做起,堅持以和為貴,秉承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互相學習、互助合作的大局觀,拒絕自以為是、自私自利、短視封閉、單邊對立的狹隘觀,構建和諧的地球大花園,它可以令人與人、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之間放寬心胸,互相尊重,彼此包容,求同存異,讓世界文明這個大花園因百花齊放而姹紫嫣紅、美不勝收,實現天下一家親的理想。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共產黨既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在鬥爭衝突不斷的國際社會,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主席以“為世界謀大同”的誠意,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提出並不斷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這一理念已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被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成為中國共產黨和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責任與擔當,為解決人類重大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推進全球治理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世界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從中國和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出發,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審時度勢提出的重大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用、合作共贏、交流互鑒、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建設這樣的美好世界反映了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彙聚了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繁榮嚮往的最大公約數。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被多次寫入聯合國檔,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普遍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完全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原則,是對全球治理的重要貢獻。正如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彼得·湯姆森所說,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唯一未來。”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應對全球性問題的必由之路。世界各國只有攜手應對全球性威脅和挑戰,才能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維護人類共同家園,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在各國相互依存日益緊密的今天,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緊密聯繫,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儘管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去全球化”“逆全球化”言行不斷出現,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但“地球村”的世界決定了各國利益日益交融,命運與共,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

中國是推進經濟全球化的堅定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秉持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拒絕自私自利、短視封閉的狹隘政策,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支援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將與各國以及國際組織攜手,努力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邊機制、更加積極的區域合作,開展全球行動、全球應對、全球合作。

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堅持互利共贏的外交政策,不斷拓展同世界各國的合作,在更多領域、更高層面上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中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推進一大批關係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項目,建設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帶一路”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中國還通過舉辦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消博會等經貿盛會,主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北京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同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同抗疫,竭盡全力向國際社會提供物資支援、技術支援、智慧分享等方式,不斷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相繼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三大全球性共同倡議,提倡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積極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以切實行動推動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

總之,在過去的百年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堅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以胸懷天下的氣魄,始終堅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所指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如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相信我們黨只要一如既往地繼續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不依附別人,不掠奪別人,永遠不稱霸,就一定能夠不斷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前途前進。

【作者分別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教授、博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及思想理念研究》】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