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群书治要》两年研修班第三学期 第4周听课感悟分享
2022-05-05安徽国祯书院

课程:《群书治要·孝经》第7讲

1. 师资班谦组李幽铮学长:

今日末学最大的收获是“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这个就是“得道者多助,顺天而昌。”中国古人自古以来都提倡“王天下”,提倡王道政治。什么是王天下?就是自己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五伦关系处理得井井有条,别的国家看到了心生向往,都愿意来学习仿效。这个“王天下”就是给大家做一个好的榜样,而不是“霸天下”的传统。

末学通过刘教授讲解中山先生对“王天下”、“霸天下”的对比,更加理解了我们古人的智慧和核心思想。感恩感谢!

 

2. 精进班和组辛淑娟学长:

孝治章讲述了明王以孝治天下,可以达到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天下和平的效果。古人用自然规律来处理人际关系:敬妻、敬子、敬身。

敬妻,女人在家中负责照顾父母、祭祀祖先、教育儿女。做出很大贡献。理应受到敬重。

敬子是要把祖宗的德行、品质、精神风范,以及他们的人生经验,创业的教训传达给子孙。古人给我们总结了教子格言:“孝悌为传家之本;勤俭为持家之本;谨慎为保家之本;和顺为齐家之本;诗书为齐家之本。”多读圣贤经典,教子少走弯路。

敬身,敬重自己的身体的保养,健康的养生,尤其是提升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放心,做真正的孝子。真正的孝子时时刻刻都不忘记父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希望能够让父母更受尊重,而不是让父母蒙羞,要自自然然的能够克制很多欲望。拒绝很多无理的要求。敬重自身才能够成就父母的名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古圣先王用自己的孝道来感召百姓,人人行孝,社会和谐,天下太平。

感恩刘老师的谆谆教诲!

感恩辅导员及义工学长们的辛勤付出!

感恩国祯书院老师们的大爱!

 

3. 陶锐学长:

明王以“孝”治理天下,是把对父母的孝敬推而广之,以孝敬父母之心来恭敬天下人,恭敬天下每一个人是圣王的存心!

敬子,对于子孙也是心存恭敬之心,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要求,也不是一味的满足欲望,敬子也是要遵循道。那就是要把祖宗的德行、品质、精神、风范,以及他们的人生经验、创业的教训传达给后代子孙,让这种好的品质、好的德行、好的家风代代相传,这才是真正的敬子。

恭敬心不是一下子就长养出来的,都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通过礼来逐渐培养的,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达恭敬、感恩和畏惧之心。想起前晚我们讨论过学长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要在服饰上体现尊卑等级,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服饰上体现出来尊卑等级就便于行礼了,而这个行礼并非做做样子不是小事,小事中有大道理大作用,人民的教化、社会的有序安定就是在这些一点一滴的礼仪中培养和形成的。

对于西方的“霸道文化”和东方的“王道文化”,孙中山先生具有真知灼见,早已看到两种文化的本质,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历史会证明“王道文化”终将取代“霸道文化”,我们共同为此而努力,但愿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这一历史时刻!

 

4. 师资班信组郭艳华学长:

感恩老师的教诲!学生受益匪浅!孝悌为传家之本,勤俭为持家之本,谨慎为保家之本,和顺为齐家之本,诗书为起家之本,其中通过敬妻、敬子、敬身的讲解学生非常受益,做为女子要向大地一样忍辱厚重,身教胜于言教,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用良好的教诲来教导孩子。让孩子在生活中懂得礼,生活里的礼仪之中,练就孩子的恭敬之心。通过太子的故事,感受到因果规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5.修身班孝组范爱红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各位学长:

大家好!当我听了教授讲的《孝经》课时,我感恩祖宗护佑让我走进国祯书院,走进国祯书院是我今生最大的福报。

听了刘教授的课,我知道了自己今生不顺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孝,严重亏孝导致的。我决定每天听孝经,找父母一条好处,认自己的不是,特别是妈妈(因为我老师顶撞忤逆我的妈妈,似乎我从来都没有和颜悦色的和母亲说过一句话。)违背了天道,还想一生胜利,那真是痴心妄想。

尊敬的老师、学长,当我捋顺了今生的使命时,我放下了我当下纠结和烦恼的事情。我下定决心把所有的问题留给时间去解决,而我则安心做好自己的当下。下面是我力行中一些小插曲,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学长多多批评指正,不吝赐教,让学生吕范和谦有更好的成长机会。谢谢您!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只是在用他们认为对的方式教育着我们,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我曾经因为父亲小时候无理由的打骂而怨恨父亲,直到如今我才释怀。时至今日我才真正明白了父亲那深沉的爱,如果没有父母的严加管教,我不知道我今天会是什么样子。我知道我可能会不独立,因为我知道我会不自信,我会怨天尤人,我还会太多无法想象的问题不会解决。

丈夫和孩子都是自己今生来成就自己的。曾经的丈夫真心的出家了,留下了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想象4年前的3月份,我把他们父子,一个送进寺院、一个送进了私塾。那时候我只知道那是我该做的,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我听到老师的课时,我恍然大悟,夫妻今生的缘分就是相互成就。再看看不断给我出考题的孩子,如果不是孩子我不会来学习,孩子就像照妖镜一样让学生时刻反省自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不至于酿成大祸。当我相信相信的力量时,孩子就一步步的朝好的方向发展,我的欲望一来,孩子立马给我示现。孩子真的是我最好的老师。我明白了这些,我再不敢怨恨他们父子,而是感恩他们的示现让我今生不再困惑,看的开,放得下。

同事没有错,如果同事错,那是我看错;如果不是我看错,那也是我想错。和同事意见不一致时,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再固执己见,和同事、朋友闹不愉快。想想别人费尽心思的让我们“生气着恼”不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成就吗?事情本身没有对和错,好坏在于心,换一种思维方式,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感恩老师,学长,学生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敬请各位老师学长不吝赐教!谢谢大家!

末学吕范和谦

2022年4月27日

 

6.精进班和组王丽学长:

君主敬身、敬子,敬妻是百姓效法的榜样,珍重自身,推及到珍重百姓;亲爱儿女,推及到亲爱百姓的儿女;尊重妻子,推及到尊重百姓的妻子。君王做好这三件事,深远的教化才能够推广到普天之下。

“孝悌为传家之本,勤俭为持家之本,谨慎为保家之本,和顺为齐家之本,诗书为起家之本。”

哀公说:“请问什么是成就自身?”孔子回答说:“使自己无过错于天下,就称之为成就自身。”“无过错于天下”言行思想都符合天道,君主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就自身了。君主要成为一个好的君主,敬重自身,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只有认真学习圣贤经典,才能够保证自己的言行符合天道,没有过错,这样才不至于以盲引盲。

《诗经》“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四方的国家都来归顺他。”“得道者多助,顺天而昌。”中国古人自古以来都提倡“王天下”,自己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五伦关系处理得井井有条,别的国家看到了心生向往,都愿意来学习仿效。

汤恩比著名的历史哲学家,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历史,研究了各个国家的文明发展史,最后结论:“能够真正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的,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群书治要》救世界。

 

7.修身班敬组徐文靓学长:

女人在家才会“安”。孩子回到家,母亲不在,孩子就身心安,时间长了就迷恋上网络游戏等不良嗜好。“女人在家”最重要的是身心都要安住在家里面,这样才会让这个家“安”下来。

感恩老师!

 

8.师资班信组荣凤玲学长:

感恩刘教授!

古代明王以孝治天下,诸侯以腐索之御悍马的精神教导百姓治理国家;卿大夫敬妻敬子以敬身的合乎天道之孝治家,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欢心、恭敬侍奉、祭祀其父母祖宗,达到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人性不甚相远,吾何以一身瓦裂?解决之唯一办法就是学习传统文化,落实圣贤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修身班孝组梁红学长:

听了刘教授的精彩授课,感触最深的就是刘教授对“道”的精确阐释。道也者,天地万物天然的状态,即自然规律也。孔老夫子透过观察,为人们揭示了这种天然之道––人伦。五伦关系不是人为的造作,而是自然而然的,本来就是的样子。例如:父子有亲,我们观察小孩,在很小的时候,他对父母的那种信任亲爱,父母对儿女小时候的那种仁慈、无条件的呵护,都是发自天性,出自本然。孔老夫子心地清净,因此,能够发觉这一自然规律。所以,孝敬父母不是哪个人强迫而为,而是每个人分内之事。以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恰恰顺应了自然,所以,没有不成功的。

现在,我们国家不断重视弘扬孝道,提倡知恩图报的厚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孝为核心的中华文明之光,必能普照全球,中国必将成为世界的领航!以德服人、恩泽万民、大道行于世的“王天下”之治将不再是梦想!相反,美欧等西方列强以武力征服世界的“霸天下”之谬论必将自取灭亡!

 

10.精进班和组冯继红学长:

中国人讲夫义妇德,完全按照天地自然之道提出的。“道”就是一种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状况和规律,用此指导人生人生能幸福,治理社会社会才能安定。

做为妻子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女子必须效法大地的安静、厚重和沉稳,忍辱负重,有良好的德行,言传身教把儿女教导好,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

做丈夫的有恩意、情意、道义,感恩妻子的付出,生活中领妻而不管妻,对妻子体贴,让妻子有安全感,有依靠。

把祖宗的德行、品质、精神、风范,以及他们的人生经验传达给后代子孙,让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用“孝悌为传家之本,勤俭为持家之本,谨慎为保家之本,和顺为齐家之本,诗书用起家之本”等格言教导孩子,在教子方面会少走许多弯路!

感恩刘教授慈悲开示!

 

11.师资班信组魏东红学长:

古人的恭敬心都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通过礼来培养出来的。现在孩子吃饭坐主位,好吃的都留给孩子,老人还没动筷子孩子就先吃,这些都是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如何能让孩子有恭敬感恩之心呢。不是孩子错了,是我们作为长辈没有教好下一代。在此忏悔自己在承担教育后代责任中的所有过错。

古代的圣王一定是敬重他的妻子。因为他是“亲之主”也。她要负责祭祀祖先、孝敬公婆、助夫成德、和睦妯娌、教育子女,责任重大。所以古人说:娶一个好太太可以兴三代,而娶个不好的太太也可以败三代,这个绝对不是夸张。在古代妻子,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她不图名,不图利,什么都不图,只是一心一意地帮助丈夫,成就他的事业,把这个家庭照顾好,让他后顾无忧,所以对于妻子这样的无私无求的德行和付出,丈夫就感恩和敬重。“安”字,女子在家,这个家就安就幸福。女子还要效法大地的厚重、沉稳,能厚德载物,你把干净的东西扔给它,肮脏的东西扔给它,它都照单全收,毫无怨言。所以古人也说“地之秽者多生物”,大地越是污秽肮脏的地方,越长出很多的植物,植物长得反而很茂盛,说明一个女子越能忍辱负重,她的家庭幸福越能够有所保证。对照女子为人妻的责任和本分,检讨自己做妻子不到位的地方。

感恩老师慈悲教诲!

 

12.师资班谦组王莲梅学长:

道,天地万物天然的状态,自然规律。天然之道,人伦。五伦关系,自然而然。守住本有,心地清净,“孝”就是和乐。感恩老师授课。感恩陶学长。感恩学长们。今天早上,我婆婆96岁的父亲,因周一跌倒,髋骨骨折,接受手术祈愿姥爷不痛,平安!

 

13.师资班谦组吴迪学长:

学习了古人的做人之道,就知道现代社会这些乱象是如何发生的了。因为我们违反了太多的应遵守的处事原则,就感召来了天灾人祸。女人是国家、社会、家庭稳定的基石,所以一定要做好女人道,在家孝敬长辈,尊敬先生,爱护孩子,温柔体贴和爱。自己做好了,去影响周围的人,一切变得和谐。

 

14.精进班和组李平学长:

听了刘老师的受课,感触很深,古代明王以“孝”治理天下,卿大夫敬妻敬子敬身,合乎天道的孝治家,得到百姓的拥戴和欢心。比如,父子有亲,孩子小的时候,他对父母的那种亲爱,父母对儿女小时候的那种仁慈,无私的呵护,都是来自天性,自然而然。天地万物,自然规律。心地清净,“孝”就是和乐!

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

 

15.师资班谦组夏小荷学长:

本章继《三才章》之后,更强调了作为君主和领导者应“孝治”天下。普通百姓的行孝关乎一身一家,而君主和领导者的行孝关乎一国或一个单位。所以,身居高位,能够行孝,并以孝的道理治理天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好比是大树的根,根深才能叶茂,花果繁盛。抓住了根本,也就抓住了纲要,纲举目张,也就是要从孝心、孝行入手,才能上下和睦,团结一致,团结才能办成大事。谢谢师长教诲!

 

16.师资班信组李秋瑾学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学生今天分享《群书治要》第七集,姜太公说过一段话,他说: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对待人民就像父母,慈爱儿女,就像兄长慈爱自己的弟弟一样,就像我们这次面临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时候,习总书记在一开始就鲜明的提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我们为什么要读《群书冶要》,为什么要提倡学习经典呢?我们必须按照“道”去做,帮助你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古人观察,我们首先要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首先在这里讲到古代的圣王,是身教胜于言教,所以呢,古代的圣王,敬重妻子,敬妻而且呢还敬子,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对继承人的培养,而且做妻子呢,一定是能做到孝顺父母,助夫成德,一个女子越能忍辱负重,他的家庭幸福越能够有保证。自己在听到老师讲到这一段时,自己真的很惭愧,自已知道的太晚了,当下自己一定从修身开始,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17.精进班和组唐忠琴学长:

古代圣明的天子是以孝治天下的,论述了圣贤君主以孝治天下的最大效验,国家遵循孝道,可以使天下太平,灾害和祸乱都不会发生,同样,家庭遵循孝道,则会妻贤子孝,一家人互敬互爱,和和美美。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说明了得道多助,顺天而倡的道理,认真学习群书治要,从敬重自身,成就自身做起,使自己无过于天下,努力成为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

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见之饥寒,则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如果我们平常生活中,都能做到这样推己及人,必然心胸宽广,烦恼不生,离道不远矣。

地势坤,君子以自强不息,做好女子,学习大地的精神,安静,平稳,厚重,沉稳,万丈高楼平地起,先做好自己的本分,孝敬公婆,助夫成德,和睦妯娌,教育子女,孝悌为传家之本,勤俭为持家之本,谨慎为保家之本,和顺为齐家之本,诗书为起家之本。

感恩老师谆谆教诲!感恩学长陪伴引领!感恩所有辛苦付出的人!

 

18.师资班信组高志新学长:

爱民如子视民如伤!无论是古时候的周文王……还是现在的习主席,疫情之下,不曾放弃任何一个家人!爱是关心呵护!身教胜于言教!孝悌为传家之本,勤俭为持家之本,谨慎为保家之本,和顺为齐家之本,诗书为起家之本!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得道者多助!共勉!感恩刘教授!感恩各位老师学长!

 

19. 师资班谦组周慧心学长: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到明王以孝治天下,就是顺应天之道,用孝道来治理天下,君主正己化人,敬身敬子敬妻,孝道推而广之到敬百姓,所以成为百姓效法的榜样。深切体会到孝道是为人处事的根本,当一个人时时提得起感恩的心就是顺天之道,帮助和喜欢你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得到者多助,顺天而昌。不能提起感恩心,原因是自己还存在傲慢心,自私自利的心,不愿意为他人着想为他人付出,这样的行事作风,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自己,没有朋友。

 

20. 师资班信组袁媛学长:

每集的内容丰富,信息量也特别大,需要慢慢消化。这一集中,老师例举了周成王年幼时,请了三公三少,让太子“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从这里能够体会到,古代的君主是多么重视对继承人的教育和培养。

一般家庭虽不像君主这样重视,但也是非常重视对儿女的教导。细想一下,儿女都是家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再怎样重视都值得。我们现在社会结果出现了富不过三代、两代甚至不过当代,子女忤逆、谋害父母等现象,原因就是缺少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所导致的。

反省自己,这两年在儿子的教育上有些放任,全权交给学校和老师,其结果是不尽人意的。好的品质渐少,毛病习气愈增。蔡礼旭老师曾提到,一个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至少得15年,作为父母一刻都不能大意。希望自己的反省和改变能带动儿子心性的回归和提升。

 

课程:《群书治要·孝经》第8讲

1. 精进班和组王丽学长:

孝是德之本。即使圣人之德也没有比孝更大的了。圣人是如何通过力行并且推广孝道而达到治理的圆满?

曾子以恭敬的态度来请教夫子,体现了学生尊师重道的行持。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唯有学生对老师有恭敬之心,才能够领纳圣贤教诲。因为圣贤教诲是心法,不是知识,唯有诚敬之心才能够感通,必须用真心才能够契入。如果学生没有恭敬之心,就是连传统文化的皮毛都学习不到。同样是一个老师讲课,学生的受益程度不同,进步的快速也不一样,除了学生的资质、根性有差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恭敬心不同。

《弟子规》全篇就是讲了一个“敬”字,从敬父母、敬兄弟、敬人,到敬事、敬物。所以落实《弟子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保持这个恭敬心。正是因为曾子对老师有恭敬心,所以虽然他生性鲁钝,但是也成为儒门宗圣,并且深得老师的认可。

古人对父母的那种恭敬之心。是从小学习如何善侍父母,把这些细节全都做到了,才是恭敬父母。古人说“生,事之以礼”。父母生着的时候,要在点点滴滴,按着礼的要求去奉养父母。正是通过这些礼,培养起了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儿女要培养对父母的爱心,怎么培养呢?也要像父母一样,全心全意地放在父母的身上。儿女的心要全心全意地放在父母的身上。父母不仅有爱儿女的心,在事上也是做得尽善尽美。父母看儿女,吃饭要让他吃得好,看他穿衣要让他穿得暖,睡觉的时候孩子把床尿湿了,母亲愿意自己睡在湿的地方,而让孩子睡在干燥的地方。当孩子得病的时候,父母宁愿自己代替孩子受这个病苦,也希望孩子能够健健康康。所以父母关爱儿女,无论是在事上还是在心上,都做到尽善尽美。

 

2. 陶锐辅导员:

通过祭祖,就是把我们这种一体的心给引发出来了。我们不仅和祖先是一体的,和后代子孙也是一体的,不仅和人是一体的,和自然万物也都是一体的关系。这个心就是真心、就是仁心,就是“一体之仁”。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为什么祭祀如此重要,为什么古礼首重祭礼!

《礼记·内则》中记载古人是如何侍奉父母的,今天看来确实感觉太遥远了,差距太大了,我们今人太缺乏了,缺乏到如此陌生与不解,没有老师的详细讲解都难以体会。“生,事之以礼”,在父母生着的时候,在点点滴滴,按着礼的要求去奉养父母,正是通过这些礼,才培养起对父母的爱敬之心。而我们现在,即使懂得了道理,也很想做到孝,却因为长期失礼而总是很难时时保持爱敬之心,与父母相处总是很随性很怠慢,需要补的功课真是太多了!

 

3. 修身班敬组徐文靓学长:

“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一切福慧皆从诚敬心中求,听课受益多少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诚敬心。

每次听课前学长都发这几句话,意在提醒大家学习要把心沉静下来,提起恭敬!以前都没在意过,今天听老师又讲到这些,并且说到传统文化是心法而不是知识。不管是读圣贤书还是听老师讲经都要心怀恭敬,不能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了事。有这样的心态都是烦恼傲慢习气当道,是学不到东西的。

感觉老师就是在说我。自己之所以没有进步,学习收获很少,都是因为没有恭敬心,虽然每天坚持学习经典,学了以后经典是经典我还是我,没有改变,学到的东西都变成教育别人和炫耀的资本,所以得不到家人的支持!

以后学习中一定改掉这种习气,宁可每天少学点,也要提起恭敬,多多关照自己身心的提升!

感恩老师慈悲教导!

 

4. 师资班谦组夏小荷学长:

继《孝治章》之后的《圣治章》,更加升华了“孝”的圆满性。圆满的孝是像圣人那样,做到“一体之仁”,推己及人,由一家之孝推广到孝天下国家以及仁爱万事万物的“大孝”,以此圆满的“大孝”之心行治理和影响天下,可以做到“王天下”。

结合当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以习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立世界“命运共同体”而努力拼搏。

作为国家和时代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也要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和义务。愿与同仁们共勉之。

 

5. 师资班谦组王莲梅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辅导员陶学长,各位学长们,大家晚上好。《群书治要孝经》第八章孝治章老师讲到“孝”、“敬”的重要。《弟子规》全篇,一个“诚”字。诚敬心,落实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沉下心来,不胡思乱想,不应付了事。“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所以最尊贵,因为区别于万物。人是万物之灵。因为人认识道,顺应道。不为一己私利,不妄为。想起《典籍里的中国》第11集“传习录”中阳明先生悟道,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言,“人之为道而远去。”道之至诚至真,之重要。“孝莫大于严父。”孝敬、恭顺自己的父亲,正是《论语》所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对照老师所讲,学生深刻意识到听课不能敷衍,走过场。对父亲至诚恭敬,表面意义可能教多,内化于行,即明白“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定是真诚感通的。感恩老师。

 

6. 修身班敬组梁红学长:

经刘教授讲解,末学加深了对孝经的理解。更对古圣先贤充满了敬佩之情!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周朝绵延八百年不衰,就是因为君王施行了孝悌之仁政。周朝从君王开始带头行祭祀之礼,慎终追远,缅怀祖德,遵祖遗训,使得百姓纷纷效仿,人心变得淳朴厚道,这种道德教化的力量,使人羞于作恶,不待法治的约束,而能自觉践行道德伦理,不越法背礼,岂不值得后人深思?

 

7. 师资班信组郭艳华学长:

感恩老师慈悲教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曾子对孔子的恭敬,还有在各个方面都体现恭敬。《中庸》中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所以人要保持恭敬之心,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要恭敬一切人、事、物,放下名闻利养,践行《弟子规》孝乃德之本也。

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8. 精进班和组冯继红学长:

感恩刘教授慈悲开示“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唯有学生对老师有恭敬之心,才能够领纳圣贤教诲。圣贤教诲是心法,它不是知识,唯有诚敬之心才能够感通,必须用真心才能够契入。如果学生没有恭敬之心,就是连传统文化的皮毛都学习不到。

《中庸》中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也就是说,一旦诚敬心不见,当下心就不在修道的状态了,而是随顺习气,跑到邪道上去了。所以人要无时无刻保持恭敬之心。圣贤的学问就是在于“主敬存诚”。诚敬的程度能够保持,提升的就越快,而且这也是真正的修养。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从哪些地方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恭敬之心呢?那就是要落实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说我们读圣贤书的时候,展开圣贤书,就如同面对圣贤,非常恭敬。我们在听课的时候要把心沉静下来,把自己的诚敬心提起来,不能胡思乱想。

《弟子规》全篇就是讲了一个“敬”字,告诉我们从敬父母、敬兄弟、敬人,到敬事、敬物。所以落实《弟子规》,其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保持这个恭敬心。

善事父母不仅仅是“礼”这个形式,更重要的是从内心表达出对父母的恭敬和感恩之心。用心地体会父母的需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鞠躬。

“本立而道生”,这个“道”就是人道,就是圣贤之道。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他做人都没有资格,更何况成圣成贤呢?成圣成贤根本在孝道,把孝道做好了,才能够成为君子、成为贤人、成为圣人。

 

9. 师资班谦组毕欣学长:

学习圣学诚敬心是根本。有诚敬心有“信”、才有“愿”、才有“行”。一切在至诚感通中求。圣学是内求,而不是向外的知识堆切。诚敬心从孝敬父母中培养。

 

10. 精进班和组唐忠琴学长:

圣人之德没有比孝更大的了,本章讲述了圣人是如何通过力行孝道并且推广孝道而达到治理的圆满,无论成大事还是小事,无论治国还是治家,遵循孝道都可以达成,人之行莫大于孝,百善孝为先,人的品行最基本的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但都是以孝为先,以孝为本,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以要想成为圣人,要先从孝开始学,这就把握了根本,要在孝上多下功夫。

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唯有恭敬之心才能感通,必须用真心才能契入,圣贤的学问在于主敬存诚,毋不敬,又曰道须臾不可离也,把自己的诚敬心提起来,才能提升进步,如果没有真诚恭敬,只为完成任务,应付了是,这个就是傲慢当道,那么也就很难提升,我们要学习曾子对老师的恭敬心,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保持恭敬心。

祭祀,它不仅仅是形式,一个最重要的的作用是诏述祖德,祖宗的德行庇荫子孙繁衍昌盛,体念祖宗的存心,不辜负祖先的期望,祭祀祖先,感恩生命传承,通过祭祖,培养我们的恭敬心,仁爱之心,感恩心,我们再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不无裨益,这就是祭祖的真正意义所在。

感恩老师教诲!学习之力行之!感恩此次学习的机会!感恩所有的一切!

 

11. 师资班谦组吴迪学长:

世法还是学道,诚敬之心,恭敬心都非常重要,没有诚敬之心什么也得不到。学习圣贤之道,收获的多少,在于对老师诚敬之心浅深。

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理解了要把父亲当成天一样,非常的震撼。因为从小到大在父母身边都是索取,然后父母都是在感受我们需要什么,相反对待父母学习了传统文化之后才知道要有感恩的心,但是如敬天的态度并不成有过。非常感谢老师的教诲,要想在修学上有所成就要从孝敬父母开始,百善孝为先。

 

12. 精进和组卢凤宝学长:

敬之一字贯穿始终,敬人敬物敬己身。恭敬心是修学的根本,没有恭敬心,心不在道上,完全谈不上修学,也不会有任何利益。恭敬心的着手处老师讲得非常具体:恭敬人、物、己身,起点在于心,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修学在修心,心源隐微处,起心动念时,动念而觉,时时修正这颗恭敬之心,可以说是“善莫大焉”!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无不是内心的状态显现,《中庸》言:莫显乎微,越是细小的动作,越是自己没怎么在意他人也不会引起重视的动作,越是能够显露出自己的真实内心。自己要从这些细微之处去觉察,也更要从这些细微之处去注意培养自己的恭敬之心。

感恩刘教授!

 

13.精进班和组辛淑娟学长:

“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刘老师的第一堂课就讲到这句。辅导员每天都不间断的提醒我,可见诚敬心有多重要!

听老师讲圣人通过恭敬的祭祀感通天地来倡导孝道。再次教育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仁爱之心,恭敬心,感恩心。

尽孝道,听起来象是大事,可又不离我们生活中的件件小事。从简单的和颜问候开始,到吃、穿、住、行、想…观其心,顺其意,和颜爱语,慈心善念。每一件小事做到位都是在培养我们的恭敬心。而每一件事要做到位还必须得具备恭敬心。所以说,孝子得谦卑恭敬,定是按着《弟子规》上礼规范自己。而《弟子规》全篇又都是讲一个敬字。只有时时把《弟子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件件小事中方能保持恭敬心远离邪道。!感恩老师和辅导员!个人浅谈,请批评指正!

 

14.师资班信组袁媛学长:

这一集讲圣人的德行没有比“孝”更大的了。“孝”就是我们的心性,代表了“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所以“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而且我们的祖先特别智慧和慈悲,通过祭祖,通过祭礼,给了我们一个教育的机会,把我们这种真心、仁心、一体之心给引发出来。如果我们能够把参加祭礼时这种恭敬心、感恩心、仁爱之心保存下来,运用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之间,那么很多的矛盾冲突都可以化解于无形。

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够奏效,正是抓住了“孝”这个根本。反之,也是因为忽视了“孝”这个根本。现在诸多的社会问题,我们追根溯源,根本就在于人心出了问题。就是因为人们不能够以爱敬之心来待人、处世、接物。而这个爱敬之心为什么培养不出来?根本就是“孝心”出了问题。对父母的“孝”缺乏或者是忽视,就导致了仁爱之心没有了根源。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作为教师,必须把教学生孝道作为教育第一目标。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