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群书治要》两年研修班第二学期 第2周听课感悟分享
2021-12-17安徽国祯书院

课程:《品读<群书治要>》第29讲《兄友弟恭》

 

1.张月荣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各位老师学长好!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长者先,幼者后.兄弟姐妹,一奶同胞,血浓于水。生在一个家庭,缘分非常珍贵,无论是在财务上还是在言语上,都要恭敬礼让。兄弟之间要友好相处,珍惜亲情。兄弟姊妹相处和睦,就是孝了父母的心!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家和万事兴旺。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兄弟,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法照禅师。

学生:张月荣礼

2021年12月8日

 

2.荣凤玲学长:

感恩刘教授!团结,和睦是一个家庭,团队和谐的关键!家道的承传最最关键的是相互之间没有争讼。我们以真情实感力行孝道,悌道就能够感化周围的人。

法照禅师:

同气连枝各自荣

些些言语莫伤情

弟兄同居忍便安

莫因毫末起争端

一回相见一回老

能得几时为弟兄

眼前生子又兄弟

留与儿孙作样看

兄弟姊妹且行且珍惜,教授的字字句句让自己回忆起兄弟姐妹间的点点滴滴,其实平日里,很少静下心来观照姊妹们之间的情同手足之情。感恩老师!感恩书院!感恩所有付出的人

今天带着婆婆去看她85岁的姐夫,看到他们相见时的幸福的样子,看到他们聊天时点点滴滴的回忆与相互关心,也让学生内心生起了兄弟姐妹们之间的珍惜之感!期待着能有一天上下年龄差距有三十多岁的表兄弟姐妹们团聚见面,似乎也是一种幸福。

 

3.吴萧含学长:

感恩刘教授、感恩诸位老师!

中华传统文化,处处讲的一体观,家庭最重要是和睦、团结,至诚感通,有问题反求诸己。

同气连枝各自荣

些些言语莫伤情

弟兄同居忍便安

莫因毫末起争端

一回相见一回老

能得几时为弟兄

眼前生子又兄弟

留与儿孙作样看

兄弟姊妹珍惜惜缘,一回相见一回老,唯有珍惜。财物言语,都无及兄弟情,孝本,能孝者和,悌者顺,这也是做人根本,都想有福,福从孝悌来。不悌即不孝,不能让父母放心。不学不懂理,总觉得自己做的还行,比起古人天地之差。踏实,朴实,老实做!做了才是最好的教育。身教大于言教,这也是给子女最好的礼物和财富。感恩老师!感恩书院!

 

4.陶锐辅导员:

继主题班会,今天我们又再一次跟随刘老师系统学习了“兄友弟恭”,老师课程内容层层递进,把修学重点都拎出来讲透彻了,真是太受益了!

“团结不团结,是一个家庭或者团队成败的关键。”对于一个团体来说,没有什么比团结更重要的了!这也是师长在很多重要场合时常开示提醒大众的重要内容!

表面的团结不难做到,而且很容易迷惑他人,也迷惑自己,会误以为很团结,而真正的团结并非易事,需要建立在高度共识的基础上,也就是见和同解。我们在建立或护持团队时,要格外警惕与重视!

 

5.李平学长:

自古以来,凡是有孝心的人,一定能够善待兄友姐妹,兄友弟恭,指的是哥哥对弟弟妹妹友爱,弟弟妹妹对哥哥恭敬。要做到兄友弟恭,就要把财物看轻,言语能够包容忍让,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就在其中了。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居住生活,父母的孝道时刻影响着我们姊妹,父亲姊妹8个,经常回家看望奶奶,兄弟姐妹从来没有吵过架,没红过脸。长辈们做到了孝悌,一家人相亲相爱,可谓代代相传。我们兄弟姐妹,还有表兄弟姐妹都是相处得和睦!把兄弟姐妹亲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保持良好的家道家风!

感恩老师!感恩书院!

 

6.卢凤宝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

尊敬的聂老师!

尊敬的各位老师!

晚上好!

“为人必自孝悌始也。”学生有一个妹妹,同胞共兄妹二人,可是多年以前,并不懂得兄友弟恭之道。平时和妹妹相处,因为自己是哥哥,总觉得高高在上,与妹妹说话时态度总是很生硬。甚至很多时候,都是以命令的口吻,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和妹妹说话。而妹妹处世却很柔和,从来也没有和哥哥对着干。终于有一天,学生从旁观者的态度中,突然意识到了自己行为上的过分,于是渐行渐改。近几年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刘教授教导我们:兄弟相处贵在和,和才能团结。以和为目标,去处理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有和颜,才能够有悦色,才能够有友爱。

感恩各位老师!

 

7.王莲梅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老师,辅导员学长,学长们,晚上好。第29讲《兄友弟恭》的学习,有了立体而全面的框架。老师说,两只手互相搀扶的“友”,兄弟姐妹之间的友悌。从一个家庭,一个团队的和睦,整个状况来整全考虑。老师说,“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一定是希望家庭成员,或者团队成员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昨天我们刚完成了教师技能大赛的初赛。短短的三天准备时间,团队成员的精进、互相承担,让很好的结果反馈。老师所说,的确如此,-放下计较的心,升起做好事情的心,彼此共勉、一起做事,确实愉快而且高效。“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的《朱子治家格言》道出了福德的由来。好好说话,修身。“文行忠信”的次第重要性。“忍”不是不得不忍,而是愉悦接纳,“修己而安人”,修为所至。今晚的听课、学习很受益。感恩老师。

 

8.闫春晖学长:

1.“为人必先自孝悌始也”,兄友弟恭,家庭和睦,即是尽孝。能够坚守“财务轻”、“言语忍”兄弟之间相处也就和睦了。财务的多少不是争来的,正如《了凡四训》中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福大量大才有承载的能力,无福承载强求争来也会以另一种方式出去,何必去伤兄弟之情而相争呢?不仅有损悌道,更是有损孝道。兄弟姊妹是父母给我们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亲人,自然要爱敬友悌。从爱自己的兄弟姊妹,在向外推广。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都是兄弟姊妹,都应仁慈博爱,团结互助。

2.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会让我们对父母更孝顺、对兄弟更有悌、对家庭更和睦,对团队更团结的人。期待更多真正的朋友,同时也愿自己努力成为他人真正的朋友。

感恩老师的教导!

 

9.李幽铮学长:

老师讲的好几个古人兄弟之间悌道的事例都让我挺震撼的,原来觉得自己悌道做得挺好的,结果通过学习才发现自己做得还很不够。这就是我们学习明理了。感谢老师!

 

10.李爽学长:

尊敬的刘老师,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大家晚上好,今天学习“兄友弟恭“的心得感受,经典告诉我们,“为人必先自孝悌始也”,一个人爱的原点就是孝悌,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兄弟之间的争吵。最不愿意看到的,是兄妹之间的不和睦,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自己在以后的人生当中,一定要以孝悌为根,以和顺为本,感恩老师,感恩各位学长!

 

11.孙秀蓉学长:

学习刘余莉教授品读群书治要第二十九集《兄友弟恭》,让我们体会到,古人云,善需父母为孝,而善事兄长则为器。在中国古人看来,兄弟姐妹骨肉一体,骨肉相连,骨肉情深,谁也离不开谁,所以相互之间要有爱,要做到兄友弟恭。做兄长的要友爱帮助弟弟妹妹,而做弟弟妹妹,对兄长要恭敬听从。刘余莉教授精彩解读《群书治要》通过古籍经典告诉我们,如果兄弟姐妹不和睦,就会让父母操心,这就是大不孝。兄弟睦,孝在中,兄弟之间和睦相处,父母喜在心头。孝自然体现在其中。

 

12.周琳学长:

感恩教授慈悲教导!

《兄友弟恭》学习心得:

长辈都说有个兄弟姐妹,自己一个人不孤单,有个伴儿,小时候一起玩耍,长大了可以共同议事,撑起整个家。我也很庆幸家中有小妹伴我成长,为同性姐妹,更是无话不谈,毫无私心,她带给我童真,纯粹的思想,在我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烦心的事,我也会给她分享,听着她稚嫩的意见。往往事情会化繁为简,迎刃而解,越是步入社会,复杂的事情越多,我们总以为孩子不懂,但不懂的是我们,孩子更加聪明。有时候懂却不说,藏在心里,挑一个好的时机,与我们谈论她的小小的意见。

我有小妹虽差十岁,但心意互通,互帮互助,小朋友总是有很多的欢乐,很容易满足,没有太多的欲望,也不会受社会所牵绊,所以我很喜欢她,也经常教她如何玩,如何使自己开心,一般来讲,我不教她学习,毕竟我学习也没达到深度,而且她自己本身也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所以我带她玩儿,从玩中悟道,道理不是灌输的,要靠她自己发现。虽说长姐如母,但是我对她的陪伴还是太少,不及母亲的半分,我也不够成熟,所以我更加能与妹妹交流,我们之间几乎没有秘密,彼此信任,我有什么缺点她也会直言对我指出。我也会思考自己的过失,判断她这么说的原因。然后讲给她听,她提的意见是否真的对我有帮助,一般来讲,我不会打击她动脑思考的成果,不论对错,她敢说出口,这就是一件值得赞扬的是,也说明她真的把我当成亲人,我也不算失败。我以为一直是我带她成长,但其实,我们同心同根,她也在一直治愈我这不温和的坏脾气。

小时候真的不懂事,经常仗着自己比她年长,让妹妹帮我拿水果,帮我接水,帮我捶腿。现在想想,真的很无耻的行为,身为长姐,不但不帮衬的年幼的妹妹,还指使她做这做那,今天学习这节课,使我更加珍惜,感激,与妹妹同在一个家庭一起成长。“我先一步长大替你抗下风雨,再回过头疼你,伴你春夏秋冬,教你人情世故。”以上就是我本节课的心得。

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13.魏东红学长:

1.《大学》上说:“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古人把孝悌之心,作为是齐家治国的根本。我们把对兄弟之间的情谊,推而广之,来关心照顾我们身边的所有有缘人。宋朝陈昉,家里大大小小有七百多人住在一起,特别和睦。连家里的一百多只狗,同一个槽子里吃饭。如果一只狗还没来其他狗都会等着不肯先吃。乡里的人,都被陈家的孝悌的风气所感化。孝悌之心做到极致,连家里养的家禽都能够受到影响。让人很感动。

2.“为人必先自孝悌始也”。孝悌是爱的原点源头。

3.现在老人和孩子分开住的情况比较多,下一代都是独生子女,想学习孝悌,生活中真实的情境教育都不是那么容易。大家周末聚在一起,有时候还是老人忙里忙外的,所以如果不代代做榜样,孝悌就不容易传承。感恩老师辛勤教诲!

 

14.王丽学长:

中国古人看来,兄弟姐妹,骨肉一体,他是一个身体一样,谁也离不开谁,所以彼此之间要友爱,要做到兄友弟恭。“友”字,在古代写作两只手互相搀扶,弟弟妹妹的有了困难,当兄长的去帮助,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要再讲什么条件。而弟弟妹妹对于兄长,要恭敬,要听从。如果兄弟姐妹不和睦,会让父母操心,这是不孝。一个能够善事父母,有孝心的人,一定也能够善待兄弟姐妹。

《弟子规》“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之间能和睦相处,这个孝也自然就体现在其中了。

“财物轻,怨何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应该更重视的是手足之情,骨肉之情。财物看得轻一点,淡一点。这样怨恨又怎么可能产生?

“言语忍,忿自泯”,兄弟姐妹在相处的时候,言语上互相忍让一下,少说一句,语气婉转一点,那么愤愤不平的心就自然泯灭了。

团结不团结,是一个家庭或者团队成败的关键。有德行的人,明理,要把团结的气氛带起来,是最最重要的。

一个团结、和睦、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是女子力行孝道,悌道的具体表现;一个孝道圆满的人,悌道必然圆满,一个孝悌圆满的人,人生必定更圆满;

古圣先贤都是做到孝感天地的人,君子都是做到至孝至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孝悌是为人的根本,修身,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始于力行孝悌。

兄弟姐妹长久的和睦,是父母最期望看到的,父母最安慰的,也是对祖先最好的报答,中华孝悌之道代代相传,家风,家道,家训,家文化世世代代永流传。

 

15.韩欣存学长:

通过兄友弟恭的学习,末学更加深入的理解了孝的各个方面,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现在都体会的非常深刻,唯有从孝开始做起,到家庭,到工作,到社会,到国家,都需要孝悌,兄弟姐妹的和睦相处,换来的是父母欣慰的笑容,这也是养父母之心。一团和气从我做起。

 

16.郭艳华学长: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兄友弟恭,“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从《弟子规》中学习悌道也是在行孝,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父母才能欣慰,才能让父母安心,这也是在孝父母之心。做好自己的本分,五伦关系处理好,向古圣先贤学习。

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17.梁红学长:

感恩刘教授精彩授课,感恩制作视频的工作人员及所有付出的人。论语曰: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于。刘教授在讲座中列举了数位力行悌道,感人肺腑的故事,发人深省。希望这么好的伦理道德教育,能进入千家万户,改变社会风气,促进人类和谐发展。

 

18.王雅昭学长:

学生体会兄友弟恭最重要的两点1.财物轻,怨何生2.言语忍,忿自泯。自己有比自己小十岁的妹妹,就像她同学说的一样,觉得妹妹对我像姐姐又像妈妈的感觉,亲近的同时又感到敬畏,在姐姐面前会很乖。最欣慰的一句话就是妹妹告诉我,当她非常低沉郁闷难过的时候,想到姐姐会感到幸福。

自己上大学离家后对妹妹的关心很多都不够,又停留在言语的说教,真正给予的陪伴和关心非常少,内心其实很愧疚。作为兄长不能一味说教要求和物质给予,要能够体察关心弟妹的心里成长,给予人生方向性的指导和精神陪伴,这需要自己本身有真实智慧同时又能圆融豁达慈爱。

自己虽然也有哥哥姐姐,但是都不在一起,在一起的辈分中自己最大,好像从小就会有种对她们负责的保护意识,所以这些孩子有事都会来找我,都会尽己所能多帮忙,尤其在财物方面,不会太计较算计。但是自己的心量宽容度还不是很大,偶尔也会执着在小事上,但都会告诉自己反思,不去计较,因为自己是姐姐。

每每读法照禅师的兄弟偈都会很感动,内心也会有很深的情感触动。一个人在家对待父母兄弟的态度其实就是他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家人都斤斤计较不能谦让,那么就会特别自私自利,对待人是没有真心可言的,都是因势力交而已,最后会很可悲。

学生体会就是一辈子去奉行,财物轻言语忍,能让能容,同气连枝兄弟姐妹们过得好,就是自己过得好,就很开心,感觉很幸福;有人过得不好,自己会很难受,宁可那个过得不好的是自己。和家人之间没有什么可争的,一不争理二不争物,和和气气欢欢乐乐最幸福!

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诸位老师、学长们的共学共修,日日精进,久久为功!

 

19.刘兴宇学长:

学生刘兴宁2021年12月8日

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大家好!

末学刘兴宁学习第29讲《兄友弟恭》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为人必先自孝悌始也”。要宣扬仁慈博爱,让大家都有爱心,必须找到爱的原点。这个爱的原点就是孝悌。“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和顺”把孝悌的精神表达出来了,古人说能尽孝道的其心和,能尽悌道的其心顺,意思是能够孝敬父母的人培养出了心和的质量,能够友爱兄弟的人培养出了随顺的品行。所以中国古人以孝治天下,以悌治天下,从在家庭中践行孝悌之道,培养孝悌之心,培养了一个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仁爱的基础。

二、厚德载物,现在人们都在讲修福修慧,那么修福修慧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家庭中行孝道、行悌道,在社会上对身边一起共学以及共同工作的有缘人行悌道,在家中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兄弟姐妹恭敬兄长,出门在外对待有缘人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团结友爱,恭敬尊长,这就是修福修慧的基础和立足点。

三、孝悌,并不是中国古人的观念,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观念,而且也应该是现代人的观念,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观念。

四、兄弟姐妹是除了与父母儿女以外最亲最近的血缘关系。兄弟姐妹之间和睦了,不让父母操心,对父母的孝也就在其中了。而且兄弟姐妹在一生之中互相陪伴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一回相见一回老”,所以要珍惜能够彼此陪伴的时间和缘分。

五、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的要道: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兄弟姐妹之间相处要轻视财物而重视兄弟姐妹之间同气连枝的手足之情,言语之间多互相包容忍让,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六、刘教授讲的几个故事和例子都是感人至深,比如说文灿拒间、赵孝争死、诚感让田等,这几个故事让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孝悌之道做到至诚极致,不但能感化身边的人和世人,还能感化强盗和盗贼,所以孝悌之道是每个人福慧双修的起点,也是化育天下的起点。

非常感恩刘教授辛勤教导!感恩各位老师和学长辛勤奉献!

 

20.夏晓荷学长:

兄弟姐妹是一奶同胞,是手足一体之情,都同样是父母的骨肉,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祖先生命的延续,敬爱父母祖先,能不爱兄弟姊妹吗?“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而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有一些兄弟姐妹为了争财物或者言语不合而闹得不可开交。想必会令父母伤心,有失孝道。应当像《弟子规》中说的那样做:“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兄友弟恭是孝心的延续,也是朋友间诚信之交的开始。五伦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扩展开来,也是大同世界的开始。

 

21.徐文靓学长:

兄弟姐妹之间和睦友好相处的秘诀就是:不计较。财物上不计较,言差语错更不计较。血浓于水的亲人情义,是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感恩老师!

 

22.成晓鸾学长:

仁爱的根本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兄弟姐妹之间,要力行《弟子规》中所讲:财物轻,言语忍。周文灿对待哥哥的态度,令我心里一亮。我多年来,内心深处的情绪纠结释怀了。弟弟没有按照我要求去做事情,我认为他不听我话,我就说不好听的话。觉得自己对他付出了,他就要听我话。这是我不够尊重弟弟,更是自己心量小,最主要是自己修为不好。孔老夫子教导学生,德行第一,其次言语。然后才是政事,文学。听了老师讲课,受益颇深,唤醒迷失的自己。更加明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故事中的人物,力行悌道,让我感动。作为姐姐,要忍让,包容。自己以身作则,孝敬父母。多照顾弟弟。多说良言。用爱温暖家人,推而广之,温暖身边每个人。感恩!

 

23. 张灵学长:

教授通过一个个孝悌的例子,让我深刻明白,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对家庭和谐,甚至对社会安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在讲到赵孝、赵礼两兄弟的深厚感情,感化凶恶盗贼的故事,突然想到我们经常和身边的人说,传统文化很好,读经典很好,而很多人却不以为然,其实是因为我们自身没有做好,所谓“德未修,感未至”。因此,要想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还是要从自身修起。感恩刘教授的谆谆教诲!

 

24.袁媛学长:

“兄友弟恭”教我们如何处理好兄弟姐妹的关系,处理好了也就是孝,处理不好让父母操心就是不孝。从何做起?《弟子规》中两句话,一是“财物轻,怨何生”,二是“言语忍,忿自泯”。

反省自己,财物轻,这点做得比较好,从不计较,只要哥嫂和家人有需要,毫不犹豫地帮助,真心给出去,且无“要还”之心。但,家族里几年前因财物问题发生过不愉快,直至现今还是有隔阂。我很难过,做过一些尝试,但效果不佳。

一切问题都是不学习之过。现在每天在家族群里分享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快两年了,还是几乎没人看。坚信人性本善,人人具足。化解的希望一直在,坚持就是希望。

 

课程:《品读<群书治要>》第30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1.夏晓荷学长:

通过学习,让我更加认识到家风家教的重要性。“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并举杨震的“四知堂”和前辈习仲勋和齐心的家教为例,说明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

周朝的“三太”也孕育了文武周公这样的圣贤。

由一家之教开始,能够修好身,齐好家,进而德行天下,治国平天下。

对照反省自身,很是惭愧。我要向圣贤伟人们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断恶修善,改造命运。《弟子规》告诉我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2.陶锐辅导员:

学长们,您的家族承传下来家规家训了吗?您在家庭中给孩子立家规了吗?我们用怎么的行谊身教让孩子们传承家规家道?

一起来思考,去践行。

 

3.吴迪学长: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的举手投足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现在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大多数忽略了陪伴。都觉得给孩子报的学习班越多越对孩子负责任。其实孩子多数的习惯是在父母的一言一行当中学习到的。所以传统文化教育就显著尤为重要。

 

4.荣凤玲学长:

感恩刘教授!

当学习到习主席给父亲的那封信时几近哽咽,那是儿子对父亲的深情祝福,那是儿子给父亲最好的孝顺!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习主席做到了!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俭一国兴俭,从家风到家道,从家道到国风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的经营理念。

从给儿女们一个好习惯到给儿孙们一个好名声再到儿孙们以一位廉洁官员的后代为激励,这种家教,这种以身作则就是留给后代儿孙取之不尽的财富!

 

5.王雪琴学长:

正像礼乐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不动产”那样,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不动产”。作家马伯庸在他的小说里写道:“一个家族的传承,就象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的,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古董有形,而传承无形,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入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6.卢凤宝学长:

世界冲突的根源在家庭,家教对子女的培养,是世界的根源。家里没有成文的家训,也没有口头传承的家训,只是在老一辈的身教之中逐渐成长起来。确实应该自此开始考虑家训家规的建立与传承,这件事已经不是原以为的仅仅是家族传承,而是直接关联着社会发展,关联着世界和平。我们亲自在为世界和平做贡献,原来近在咫尺,近在己身。

感恩各位老师!

 

7.成晓鸾学长:

良好的家风是积善之家的基础。良好家教是秉承传统文化,按照经典所说去做。在家庭力行《弟子规》,就是很好的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身教影响力更大。家庭生活要勤俭,做人要正直,清廉。我爷爷常常跟我们讲:他老人家管了四代人。爷爷16岁就当家,管着一大家子。我老爷爷的丧葬费,我爷爷一个人出的,爷爷没让其他兄弟出。到了我爸爸这辈。我大爷早世,大妈一直没有改嫁。大爷家的姐姐考上广西大学,我爸爸就去广西工作,照顾姐姐。我妈妈和先生在家照顾爷爷奶奶。爷爷吃饭,都把菜汤喝掉。爷爷常跟我们讲:兄弟需要帮忙,一定帮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来到世上,是受苦的,是修炼的,不是享福的。我们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爷爷的言传身教,很是受益。感恩。

 

8.李幽铮学长:

听完老师的课,看完学长们的分享,末学也想起小时候的一幕:那时家中常常有人来乞讨,说是哪里哪里发洪水了。时间久了,来的人多了,我都怀疑是假的了,可妈妈依然每次都会给饭。幼时的我一直在心里嘀咕:怎么妈妈还没我一个小孩聪明?看不出这些人是骗子吗?学习后才明白妈妈这叫“善”。感恩!

 

9.韩欣存学长:

世界的源头在家庭,一个家庭里妈妈是一位份量很重的人物,妈妈身上肩负的责任是很大的,我的妈妈吃饭就总是告诉我,不可以浪费粮食,我以此养成的习惯就是饭碗里一粒米都不可以剩下,每次都吃的很干净。想一想每个孩子的好习惯,就源自母亲从小的教诲。我现在也变成了妈妈,我也要把好的习惯都传承下来。再次感恩我得妈妈。

 

10.郭艳华学长:

感恩刘教授!

家风家教太重要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教好对人的一生特别重要,是人的一生的开始,通过习主席母亲和父亲的教导孩子,用言传身教教导孩子节俭的习惯等等,让孩子懂得惜福和培福,长大后造福社会,做到了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特别感动。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古圣先贤!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11.魏东红学长:

1.世界的冲突的根源是家庭的冲突,家庭的冲突的原因是自我的冲突,好的家教家风可以培养良善的健全的完整的人格,使其人生幸福,家庭和谐,世界和平。

2.杨震不收四知财,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使家道长久不衰,代代人才辈出。三代子孙做到三公。

3.习仲勋老一辈领导人的朴素无私、勤俭宽厚的精神培养出来习主席这样优秀的领导人。优良的家道家风对子女的影响极其深远,所以易经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感恩老师谆谆教诲!

 

12.王莲梅学长:

尊敬的老师、辅导员,学长们,晚上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学习心得:一个人的善心善念,起心动念都分毫不差地反映到立身行事中。家族承传下来的家规家训,需要在现在的家族中兴旺、承传。先生的奶奶在世时,育有五子。家规“言而有信”。把对小字辈的所有关爱,放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她老人家在身体渐不佳时,将儿子媳妇们孝敬自己的物质都悉数交到儿媳妇手上,交代“看淡财务。家和万事兴。”……嘱咐我,“早上早起扫院、做饭,照顾好我的孙子。带好我魏家后人……”今晚的课程,让我再次想起很多往事。感恩老师辛勤教导。

 

13.吴萧含学长:

中华文化一体观,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小的细胞,和谐安定大到关乎于世界,不辱祖先,不负儿孙。从自身做起,学习父辈吃苦节俭,学习老一辈的精神,不能随波逐流。学习传统文化,并尽力去传承,不仅是家,关乎社会、世界,原来这就是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从自身做起。为了大众,国家,世界的和平。

感恩各位老师!

 

14.李平学长:

通过刘教授的精彩讲解,深深的感到家是最小的国,世界上的冲突根源来自于家庭,家风家教真的太重要了。习近平主席的父母言传身教,节俭的作风,让孩子从小惜福培福,养成良好的家风家道,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今天我们每个家庭,每个父母教育孩子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从小懂得孝敬、节俭、正直、善良,敢于担当,教育孩子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感恩各位老师!

 

15.徐文靓学长: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是持家的重要法宝。我生长在农村,我们那里七十年代的农村很落后,机械很少,干活全部都是人力。家里养的老牛是最大的帮手。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家里也不富裕,很是辛苦!勤俭几乎是每个家庭都具必备的美德,孩子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勤俭习惯养成也很容易。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农村都实行了机械化,人力用的少了,农村的孩子只管学习也不用下地干活了,很多农村孩子都过起了丰衣足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更别说生活条件更加优越的城里孩子了。“勤俭”美德的失去了生长的最佳外部环境,再加上父母教育孩子观念的扭曲,都好逸恶劳,穷奢极欲,追求浮华,自私自利,爱慕虚荣已成为很多人共同的习性……这样的家庭不积善何谈有庆,更别说余庆了!

 

16.王雅昭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诸位老师、学长们,大家好:

学生学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后的最重要一点体会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家风建设、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家庭非常重要!每一个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家庭的幸福与否,家风的培养建设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良好的家庭教育必然来源于好的家风,家教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步重在培养孩子的恭敬之心,对父母的恭敬延伸到对待兄弟姐妹、师长、同学、朋友、领导、同事、天下人的恭敬,一以贯之,从真诚心的流露。能够诚敬谦和,把八德刻在骨子里。

家教中母教的重要性,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女子的德行非常重要。

从习主席的家庭教育案例中体会最重要两点

1.节俭,质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勤俭持家不浪费。

2.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做人要正直!

好的家风就是让我们做一个纯粹的有利于人民的人。

习主席的家信中对父亲五点概括更值得深思和学习:

1.一辈子没有整过人,坚持真理。

2.从不居功,从不张扬,视过往辉煌如烟云。

3.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心中始终有一盏明灯指引前行。

4.赤子情怀,博爱胸怀。

5.简朴生活,家教严格。

习主席的一句话深深触动学生,就是: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极强磁场,只有挖掘并用好其中的思想精华利益更多家庭,加强家庭教育和家风假设,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老祖宗、古圣先贤的祖荫庇护,我们应该如何为后世子孙积福积德。不管我们来自怎样的家庭,父母都是无私的把他们所有最好的尽力给了我们,也许很普通很平凡,可能也没有过多的关心和教育,但是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父母的坚强、朴实、勤劳、真诚、善良……那些美好的质量很多时候都被我们在习以为常中忽视了……从自己做起,立德树家风,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也是千千万万家庭的使命,这是民族的精神生命,传承先祖的文化基因,重视家风建设,家才是中国梦启航的地方。

感恩老师辛勤教诲,感恩共学共修的诸位老师、学长!

 

17.张灵学长: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家庭好了,社会就会安定,国家就会富强。《大学》有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要想家庭和谐,首先就要做到自我修身。刘教授说到“母教乃天下太平之源”,作为一个妈妈,我们更要要好好的修自己,让家庭和睦,才能为国教子,为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做出应有的奉献。感恩刘教授谆谆教诲!

 

18.袁媛学长:

这集告诉我们人之根在家,国之根在家,文化之根在家。家庭教育是修齐治平的基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要想孩子好,首先家庭要好,家长要好。好家庭养育好孩子,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现在孩子难教,学校教育不断改革、创新、提升,好像永远无尽头一般,因为学生问题越来越多。其实,方向错了。教育的根本要回归到家庭教育。可喜的是,上个月,《家促法》的颁布从国家层面在进行引领和导正。不单是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服务,同时,学校教育也要为家庭教育服务。二者缺一不可,二者合力,教育才能成功。

开学三个月来,每天在班群分享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与家长一起共学,感受到“集体好,个人才好”的真谛。家长学习了,家庭教育有了方向、指导和目标,孩子好教了,学校教育自然上了正道,有了大家所希望的结果。

 

19.张月荣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各位老师学长们好!

我学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感悟

好的家教对人一生都很重要。那我们从小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要对父母有恭敬孝敬的心,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我呢,要学习父母身上的优良传统,美好品德,学习爸爸妈妈的勤劳节俭,忠诚敬业,爱家付出,热爱运动。然后用身教的力量教化女儿,把优良家风传承下去!

感恩刘教授教诲!

学生:张月荣礼2021年12月12日

 

20.范爱红学长: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云谷禅师曰:“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白金之产者,定是白金人物。”看看身边的人家,想想自己的家,无不如此。末学记得自己的爷爷是多么的关爱亲戚邻居的,好吃好喝从不忘记别人。身为医生和教师的父母更不用说了,他们那种急别人所急,想别人的事情,无以计数,末学终生不忘,没齿难忘。言传不如身教,优良传统,要靠我们一代一代继承和传承。末学理当把余生奉献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感恩刘教授教诲!

学生:吕范和谦礼2021年12月12日

 

21.周慧心学长: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几周一直在诵读《了凡四训》再听刘教授和蔡老师讲课,真的是解行合一的教化,从中体悟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起心动念处都有功过记载。现在我们所作所为不光是为自己,也要为子孙后代厚积德,为后人做榜样!

 

22.刘兴宁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大家好!

末学刘兴宁学习第30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传承5000年绵延不绝,就是因为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上古时期,中华民族注重从家庭教育开始做起。

二、世界冲突之源在家庭,一个孩子在家庭中从小受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耳濡目染的教育,长大走上社会也同样会用这样的品德立足于世间。相反,如果从小生活在冲突不断的家庭环境中,他学习到的一定是用冲突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不学习经典不知道我们自己错在何处,用《弟子规》教育孩子,重在从小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孩子的诚敬心。

四、好的家教带来好的家风,好的家风培养孩子良善的品德,家教好对人的一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五、习主席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令人非常敬佩!

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余庆是果,好家教是因,余庆从好的家教开始。

感恩各位老师和学长辛勤奉献!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