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群书治要》两年研修班第二学期 第1周听课感悟分享
2021-12-14安徽国祯书院

课程:《品读<群书治要>》第27讲《事亲当竭力》

 

1.卢凤宝学长:尊敬的刘教授、聂老师、各位学长:晚上好!子女孝敬父母重要在态度,道纪法师侍奉老母即是侍奉登地菩萨。如果我们都能以这样的态度指引自己的行动,即使是行动上有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其实最难克服的是自己心中的畏难情绪。父母为子女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如果我们能够以这样的态度事父母,就没有困难不能克服了。说到底还是孝敬父母不能尽心竭力。感恩老师的教导,事亲当竭力。

 

2.成晓鸾学长:侍奉父母有四个层次:养父母之身,之德,之智,之心。尤其是年老父母,久病父母,鳏寡父母,贫乏父母。当儿女的要竭力侍奉。在孝敬父母过程中,培养我们仁爱心,恭敬心,感恩心,耐心和体察别人需要的心。当领导的孝敬父母,做好榜样,就影响群众。上行下效。全国就会祥和。祝愿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家家其乐融融。世界和平。

 

3.夏晓荷学长:学习了《事亲当竭力》,又深深地触发了我的惭愧心。我从6岁时失去敬爱的生母,来了继母。曾一度因为继母的暴脾气而自卑自怜。虽然表面上都顺从,内心还是有怨言。到了如今知天命的年龄,才深感愧对父母养育之恩。当初对父母尽孝也做得很不够。而继母的暴脾气给予我的磨练,竟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它使我不畏艰难,勇攀高峰。如今父母已离世,我深深地感受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向父母的在天之灵深深忏悔、致敬。父母也曾是教师。我要努力做个好老师,继承他们的教育事业。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我现在要好好孝敬婆婆,还有我的舅舅等老人。孝敬老人要做到圣贤那样圆满真的是不容易。在孝敬公婆的过程中,也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但我要努力做到孝敬父母的身心志慧。百善孝为先。确实可以“从孝敬父母的态度上,培养起我们的仁爱之心、恭敬之心、感恩之心、还有耐心、还有体察别人需要的心。”以后随着能力的增强,也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社会上老人的圆满人生尽一点绵薄之力。有时候和家人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我常会想起一句话“勿以小怨忘大恩”。要像父母照顾幼儿一样去感恩、照顾、关心父母。太阳光大,父母恩大,永远报答不完父母的恩情。有时候和家人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我常会想起一句话“勿以小怨忘大恩”。要像父母照顾婴幼儿一样的存心一样去感恩、照顾、关心父母。至于具体的形式当然是有所不同,具体形式可以根据老人的理性需要和实际情况而定。太阳光大,父母恩大,永远报答不完父母的恩情。

 

4.荣凤玲学长:感恩刘教授!江革负母的故事告诉我们养父母之身要尽力,闵子骞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的故事告诉我们养父母之德要尽力,养父母之慧要做到不但顺亲于情还要顺亲于理,子路负米的故事告诉我们养父母之心是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而不是备物鲜情,意色冷淡,尊而不亲至日远日疏。有四种父母特别需要尽心竭力去侍奉,即老病鳏寡贫乏者。故要做到内进其诚,外将其敬,显而饮食奉养之间,微而意念思虑之际。

如何在全国推行孝道: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悖。

 

5.吴迪学长:现在社会的现象就是对孩子都能竭力,对父母而然能够让父母衣食无忧就很好了。非常缺乏刘教授这样的谆谆教诲。当竭力,这个竭力真的是没有做到。以后一定多体会父母需要,多陪伴父母。

 

6.李平学长:孝敬父母要做到尽心尽力,做到四个方面:第一、养父母之身要尽其力。如东汉江革的故事,使当时的盗贼都被感动,甚至出卖苦力俸养母亲。第二、养父母之德要尽其力。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的故事,当闵子骞父亲要休了继母,他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第三、养父母之慧要尽其力。一味地顺情也不好,要顺亲与理。第四、养父母之心乜应该尽其力。

 

7.王雪琴学长:这节课我之前就听过一次,每次听都会有新的感触。听老师讲课,看文章我都能够有醒悟,但我的问题是如果具体对镜,我有时候还是会下意识起情绪。我最近一边听课一边练习,反复实践。我想修复好与母亲的关系。

 

8.闫春晖学长:“尽自己的心力,平等对待”听完这一节课,这一句话一直在耳边久久回荡。父母竭尽全力将自己最好的给予儿女,作为儿女,也该竭尽心力将自己最好的供养父母。侍奉父母无论是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智,若真的能够本着这一原则就可谓近于圆满了吧。反思自己可曾竭尽心力?可曾平等对待?养父母最重要的在态度上,有没有真心的关爱、惦念,体会父母的需要?这一原则同样适合对待其他亲人眷属,一切人追本溯源,又有哪个不曾是我眷属?人人都尽自己所能的去体会他人的需要,关爱他人,将会是怎样的境界?这一原则也适用于万物,我们都在同一蓝天同一大地的滋养下,都在阳光雨露的润泽中,而我们是不是能够以同样的心平等的对待,回报蓝天、大地,阳光、雨露等等,若能如此又将是怎样的景象?

 

9.魏东红学长:这一讲学习到了,一、在养父母之身方面要尽其力。让父母身体安康,衣食无忧。二养父母的德行尽其力。特别是当遇到父母,不够慈爱的时候,做儿女的也应该竭尽其力来养父母之德。第三,养父母还地养父母之智。也就是智慧。特别是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不能够一味地顺从父母。四,养父母之心,也要竭尽全力。我们知道有的人对父母的衣食供养非常地充足,要什么就给满足什么。父母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关爱之情。尊而不亲,虽然尊敬父母,但不知道是没有亲情。说起来是孝子,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孝子。那么从这里我们就看到,要尽心竭力地侍奉父母,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学生的母亲近90岁了,平日姐姐和我照顾的比较多,老人身体尚好,但有时像个孩子特别粘人。学生有时就会失去耐心,对照老师讲的反思自己内心深处对母亲的孝敬并不至诚。老师的这一课太及时了,父母到老了,病了,鳏寡,贫乏时就是我们更要竭尽全力侍奉的时候,古人做的太好了,江革事母感动盗贼,闵子骞芦衣顺母养父母之德,子路负米,文王世子,道济法师亲自侍奉父母不让任何人替代。这些都让我们好好反思。王希海老师的事迹学生也学习过,反思我们对待孩子的关心有时还不及对老人的真切,也不及父母对我们小时候的关怀和照顾。失去了平等心、恭敬心和至诚心。今天的课程感触很深,孝敬父母老人是老生常谈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去做,好好去圆满自己的孝心才不会留下遗憾。感恩老师教诲!

 

10.郭艳华学长:听《事亲当竭力》感悟颇多,待父母要竭尽全力的去孝,尽心尽力的去爱父母,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不求回报的最伟大的爱,我们更要用无私的心不求回报的心去孝敬父母,父母的恩德是无法还得清的,不孝顺父母就没有了根,这个根首先就是礼敬之心,恭敬之心。孝父母之身,孝父母之心,孝父母之心最重要,我们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敬,是不是每天和颜悦色的对待父母,诸事不顺皆不孝,所有不顺不好的事都是因为不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好好竭尽全力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生中头等大事。愿天下的子女都能够孝敬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感恩刘教授!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11.李幽铮学长:老师很智慧,没有教我们愚孝,而是一边理解大众,一边教育大众怎样智慧行孝。比如讲到鳏寡的父母,确实会脾气更暴躁,但我们子女也要理解父母的不易。这段话时,末学特别有共鸣。感恩老师教导!

 

12.王莲梅学长:孝养父母,尽其力。从四个方面:1、养父母之身要尽其力。2、养父母之德要尽其力。3、养父母之慧要尽其力。耐心劝导,不是一味顺从。4、养父母之心要尽其力。来自《孝经》、《德育古鉴》等的经典故事,值得我们学习。“遂至日远日疏,备物鲜情,意色冷淡,尊而不亲。”“百善孝为先。”如何做,才是尽其力。子路百里负米的故事。感谢老师辛勤教导。继续践行圣贤之教。

 

13.范爱红学长:父母在,不远游。以前的时候只是末学只知其一,今天学习了刘教授的《事亲当竭力》后,还有其二。侍奉父母在养父母之身、之德、之志、之心都要竭尽气力。看看老祖宗孝顺父母的行为,看看王希海伺候卧床26年的老父亲,学生实在是无地自容。学生好在是在有生之年遇到了国祯书院平台,让自己有了改正错误的机会,让自己明白了“事亲当竭力”究竟要怎么做?感恩刘教授的教诲。

 

14.高志新学长:孝敬父母要做到尽心尽力,主要做到四方面:一、养父母之身要尽力。二、养父母之德要尽其力。第三、养父母之慧要尽力。第四、养父母之心应该尽其力。这四方面我们做到了吗?尽力了吗?从子路背米,到闵子骞,到文王世子,文景之治的汉文帝,还有大连王希海老师……无不是我们的榜样!惭愧…愿我们坚持尽力以仁爱之心、恭敬之心、感恩之心、耐心和体察之心善待父母和如同父母一样的亲人朋友,不单是为了诸事顺利,而是尽人本分,上行下效,无愧良心!支持力行!感恩刘教授!感恩各位老师学长!

 

15.梁红学长: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聂老师,各位学长大家好!今天学习了刘教授讲解的《事亲当竭力》一课,颇有感悟。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大连孝子王希海照顾植物人的父亲24年如一日,不疲不厌,甚至能亲自给父亲吸痰,太感人了!将养父母之身做到极致。他一心一意照顾植物人的父亲,至诚感通。都有了感应,甚至在医院查不出病因的情况下,感知到父亲为何会突然发热。真是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感谢大家!

 

16.刘天宇学长:父母在,不远游。不仅仅是联系在,还要诚心在。侍奉父母在养父母之身、之德、之志、之心都需要诚孝。经典故事之所以流传,就需要践行,无论是践行多少,都是进步,从我个人的进步。感恩刘教授的讲授以及各位学长的思考。

 

17.徐文靓学长:今天按着父母的吩咐,去送妹妹,妹妹家离我们这里有100多公里的车程,送完妹妹回到家已是下午四点半,因为五点钟还有一个个人的小活动,于是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干自己的事去啦,也没给父母报平安,结果父母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才听到,电话那边传来母亲焦急和担忧的声音……,非常惭愧,这一点小事都办不好,让父母不安心,深感自己不孝!虽然自己也非常想尽好孝道,可总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和自私心,分别心以及自己的坏脾气而差之千里。深感要想圆满自己的孝道,必须先改掉自己的缺点和坏习气,扫除“事父母竭其力”的障碍,身上的坏毛病去不尽,永远是一个不孝的人。

 

18.窦佳颖学长:尊敬的刘教授,各位学长大家好!学习了刘教授讲解的《事亲当竭力》一课,感悟颇深。或许是因为八零后是社会最关注的开始,亲戚家都是独生子女,自己也习惯了独生子女的环境,有的时候感觉没有同龄人的亲切,常常自己做事儿自己在家很孤独,父母常常被忽略了,自己成熟的也晚,很多父母的情绪都没有被重视到。虽然父母嘴上不说,但是现在回想一下那个时候自己真是做的太不对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大学放假回家,给别人带了吃的礼物却没有父母的什么东西,现在想起来都感觉伤心难过。就是自己对双亲的孝心不理解,没有认识到如何做才对,父母也非常传统从不表露自己的需求。这件事让我深深的自责,也是我不能给他们二老弥补的伤痛,可能现在父母终于都感觉孩子长大了,也很照顾他们,也不用操心什么大事了,感觉很知足,但是我在成为了一个母亲之后深深的体会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关心的期望,更让我无时无刻不自责自己曾经的无知。今天的学习让我有了一个重新成长的机会。谢谢老师提供这样一个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感恩刘教授的讲解。在认识到自我面对自我之后,我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加强自己的孝道。感恩老师和各位家长的帮助!

 

19.萧含学长: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聂老师,各位学长大家好!首先感恩教授细细的讲解,听了几遍,即惭愧而有珍惜。《事亲当竭力》。如何做到孝,从四个方面,身、心、智、慧,举了相应的例子,讲了不是做什么,而是心,原心不原迹;如何才是尽心,诚心敬心,大连孝子王希海照顾植物人的父亲24年如一日,不疲不厌,甚至能亲自给父亲吸痰!谨记:恭敬心、感恩心、耐心、体察心。做到,能奉养父母真的是福分。感恩老师的教诲。将养父母之身做到极致。感谢大家!

 

20.周琳学长:时隔一个月,又来听刘老师的课,仍然受益匪浅,本节课主要讲对父母的孝行,要从内心出发,要恭敬父母,从内心发现父母真正的需求,真正了解父母所需,所求,从而我们尽力所为的表现。每个人的父母都不一样,是唔母,非尔母。虽然孝心是一样的,但是表达方式可能大大不同,要按父母的需求所给所购,而并非今儿看见邻家老太穿金戴银,明儿给自家老母也来一套。首先这件事有两个角度,从小辈出发作为小辈的我们不能一味顺从,我们是有孝心,想尽孝道,却要顺亲于理,而非顺亲于情,滋长父母不智慧的行为,与人进行攀比,一、是我们的经济压力会过大。二、这种顺心的孝行,并不是真正的孝。如若真是生活所必需,我们当全力以赴,但是珠光宝气的东西,如果老人真的喜欢,一件,两件就够了。不可太过痴迷,俗话说财不外漏,真正明事理的老人,也不会如此不讲理。从长辈出发,应当放平心态,虽说老小孩儿,小小孩儿。这种攀比的心理人皆有之,也略显幼稚,一次,两次,儿女会满足,我们也应当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可能我们看到的都是表面,邻家老太虽然富贵奢华,但是内心仍然孤单,儿女不总是陪在身边,会逢年过节给富裕的物资。而我们虽然朴素,但儿女常伴,儿孙绕膝,一家其乐融融。所以一定要认清自己所有,珍惜所有,才能看见自家儿女的好,拥有更幸福的晚年。孝心是什么?它不仅仅是说在口头,做在表面,更多的是让父母从心里觉着你真的关心他们,真正的在乎他们,也从来不摆脸色给家人看,尊敬他们。父母在身边多照顾,多侍奉。父母不在身边要多思念,常挂在心里,这样才做到了孝,孝不仅是物资上的帮助,尤其是对于学生时代的我们来说,自己从牙缝里省吃省穿的给父母买东西。但其实钱也是父母的给的,所以这种尽孝的方式,心是好的,但方法不对,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来尽孝。以上就是我本节课的心得。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21. 刘兴宁学长:尊敬的刘教授,各位学长大家好今天认真学习了刘教授所讲授的《事亲当竭力》,感悟很深。首先是对于自己经过几年的时间终于又选择回到经典学习讲解的道路上,非常感恩能够在这个平台上与各位学长一起跟随刘教授进行学习,感觉终于回到自己该行走的道路上了,刘教授正是我要学习的明师和榜样,非常感恩也非常荣幸有这样的机会来学习。其次对于刘教授所讲的课非常受益,刘教授授课娓娓道来,系统严谨中正全面,古今孝亲故事贯穿始终活泼滋润自然动人心弦。第三关于“孝亲当竭力”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和体悟。1、孝养父母的四个方面: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徳,养父母之智,养父母之心。2、孝亲当竭力,原心不原迹,是竭己之力,尽己之心,是量己之力而行,而不论贫富比较。3、四种需要尽心竭力照顾的父母,年老的父母、久病的父母、鳏寡的父母、贫乏的父母。4、古代大孝子江革、子路、闵子骞、道纪法师、文王、汉文帝的孝亲故事,现代大孝子王希海的孝亲故事,都非常感人,而又从不同的层面角度让人理解了如何竭力事亲,最后通过汉文帝事母的故事说明如何在天下推行孝道。总之,通过学习刘教授的课程,感觉非常受滋养,从各个方面都受益匪浅,非常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22.曲永艳学长:儿女侍奉父母主要体现在态度上,老师为我们举了很多古今如何孝顺父母的例子,从养父母之身、之德、之智、之心及当父母年老、父母久病、父母鳏寡、父母贫乏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孝养父母,关爱父母是落实到平常生活细微处,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们就能明白父母的需要在哪!孝顺不能愚孝,不能顺亲于情要顺亲于理,孝敬父母是培养我们的仁爱之心、恭敬之心、感恩之心和耐心、更能体察别人的需要之心!孝就是要落实到生活中!父母恩情深似海,一生也报答不完!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23.袁媛学长:百善孝为先。生活和事业上的各种障碍首先要反省自己的孝心和孝行。这节课刘老师告诉我们孝亲的方式和方法。孝亲当竭力。首先在哪些方面要竭尽其力?刘老师指出四方面,即1.养父母之身;2.养父母之德;3.养父母之智;4.养父母之心。

反省自己,从上大学就离开家乡,而且距离越来越晚,距离上的疏远也带来情感上的冲淡。对父母不依恋,很少牵挂,正如刘老师所说“尊而不亲”。亲友多说我孝顺,实际很惭愧。父母有事时都不能在身边,上半年妈妈生病住院也不告诉我和哥哥。后来是阿姨看到妈妈的难受给我打了电话。知道后,我说要回去,妈妈说这么远,不方便,她没大碍,而且坚决说不要我回去,让我照顾好孩子。我开始犹豫,若不是校长的一句好“一定要回去”,我就真地是犯了大错。火车到了老家后我才电话告诉爸妈回来了。父母虽然嘴上说不让子女回,其实心里是特别期盼。内将其诚,外将其敬。深爱曲体,以求得其欢心。所以最重要的是养父母之心。父母年迈了,以后假期就回家,同时创造条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让父母度过安心幸福的晚年。刘老师说:原心不原迹。尽自己的心力,就是孝。如何尽力?首先体现在态度上,拿自己最好的奉献给父母。有四种需要尽心竭力照顾的父母:1.年老的父母;2.久病的父母;3.鳏寡的父母;4.贫乏的父母。感谢老师的教诲,感谢学长的分享,让我看到自己孝心孝行上的诸多不足,认真改过,余生尽心竭力孝敬父母。

 

24. 张灵学长:听了刘教授讲的古圣先贤孝敬恭养父母的故事,很是惭愧。想想自己平时对公公婆婆及父母做的真是微不足道,很多时候还让双方父母为我们操心,很庆幸双方父母都还健在。让我还有机会去尽孝。通过学习,心不一样,做事的感受真是大不一样,今天在接到大姑子电话,说公公身体不是太好,让我去看看,接到电话,二话没说,立刻前去,在路上就一直感恩和庆幸自己有这样的机会去为公公婆婆做点事,(以前虽然事情也会做,但有时不是那么喜悦,只是责任驱使)到了公婆家,看到公公无恙,陪老人聊了会儿天,并约好周日再去为他做艾灸。回来的路上,心中充满欢喜,觉得自己很有福气。感恩刘教授谆谆教诲!深深祝福大家!

 

25. 孙秀蓉学长: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善事父母为孝的道理,懂得了只有做到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和养父母之慧这四个层次,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孝。而父母之身如何养,养到什么程度?父母之心,父母之志,父母之慧又怎么养,养到什么程度?古人早有定论。论语有言,事父母能竭其力,孝敬父母只要发自内心,尽心尽力就好,就是真孝!感恩刘教授的授课!

 

26.王丽学长:特别忏悔和愧疚!不断的反省自己回忆自己非常对不起父母…父母为了帮助我这个啃老族,受尽了委屈,遭受了太多的痛苦痛心和绝望;父母却依然不顾一切的爱你。反省自己一直不独立,不自立,不能真正的自食其力;从2020年决心把弟子规落实在生活中才开始自食其力,体会到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意义;2021年决心自食其力,经济独立,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千古奇书《群书治要》学习中,刘教授讲到是我们自己允许一切的不吉祥一切的不如意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和生活里;两个月前我换了自己选择的一分工作,获得了第一份自主的收入,体会了自强和担当还有为自己的一切言行负责到底;每天一集多遍的学习刘教授讲解的品读《群书治要》追省,反省自己在孝道,悌道,尊师重道中的种种过失过错;禽兽不如…!不忍回忆和言说…!因为用什么样的语言都不能说尽万般罪孽罪恶;改变先改过,改正先断恶,从内心升起对父母兄弟姐妹的感恩恭敬之心,自然体会到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真正需求,同时也确实可以体会到周围人的需求需要。无限感恩古圣先贤的智慧,救后世子孙得以成圣成贤;无限感恩古圣先贤把经验,教诲,智慧,集成经典世世代代传承成圣成贤无量恩德;无限感恩刘教授精彩讲解古训典籍,开蒙启智回归人人本有的自性大智慧;无限感恩聂老师和众多义工老师们不同风格的精彩讲解《群书治要》,救世界的大智慧;无限感恩所有义工老师和义工学长们竭尽全力的奉献一切可以奉行的力量;大爱满人间。

 

课程:《品读<群书治要>》第28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1.李幽铮学长:感恩刘教授从慎终——薄葬讲起,再展开叙述“追远”——祭祀和修家谱的意义,最后归到一个“厚”字: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所有都离不开着一个“诚心”,否则都成为形式。感恩老师旁征博引地讲课。

 

2.傅笳栩学长:小时候对家谱就有认识,很小的时候爸妈总是在过年的时候把家谱很恭敬的拿出来,是一张很古老的油纸上写着端庄大气的字,还是繁体字,一看那字迹就是很久以前写下的,听父亲说那是爷爷在世时整理的,所以我们家每到过年大年初一,都有家族的晚辈来给老祖宗磕头,家谱旁边也摆放着爷爷奶奶的黑白照片,我就是在那时感觉得到我也见过爷爷奶奶了,后来每到过年恭请家谱装到镜框里的事就交给我来做了,家谱上写着爷爷以上的五辈祖上的名字至今难忘。直到去年父亲去世家谱就被传到有孙子继承的晚辈家里了,但仍然让我难忘,但也正因为家谱的传承让我们一直都有恭敬老祖宗的品德。最近看见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小时候很怕坟,长大了才知道那里躺着被人思念的人。孔老夫子为什么说:我祭则得福呢?因为我们在祭祀的时候才会体会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让我们升起感恩的心,恭敬的心。福田靠心耕,当下的我们对父母,真的要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时刻不敢忘记父母的恩,父母的教诲,感恩祖先传承教育!

 

3.荣凤玲学长:学完今天的课程,学生对【慎】字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颠覆了学生对【厚葬】的理解,如果真是孝子贤孙,就应该做到让终者【入土为安】,而不是让他们受到侮辱,伤害!【追远】也不仅仅是祭祀,更重要的是让祖宗的德行发扬光大垂范后世,祭祀者的诚敬心、恭敬心是祭祖意义的具体体现。对逝者都毕恭毕敬,那么对在世的父母怎么会不孝顺,体贴呢!可惜,现在这一切似乎都发生了变化,我们祭祖不知道祖在哪里,只是流于形式,甚至把清明节等祭祀的节日变成了吃喝玩乐,旅游的日子,真是【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感恩老师的辛勤教导!您辛苦了!

 

4.吴迪学长:孔老夫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祭祀祖宗,人能够孝亲,不忘本。自然能够心正行正,不做坏事,为祖宗争光。

 

5.徐文靓学长:今天学习的主要收获:1、怎样治办丧事才是合情合理的?哀戚为本,提倡俭藏。一味强调葬礼的排场和规格只是活着的人的虚荣心所致,并不符合治丧的本意。也是对死者的不敬。2、祭祀祖先的意义何在?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夫祭者,非物自外至也,自中出生于心也。”祭祀祖先是子孙后代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对祖先的怀念,感恩之心。培养起来的是一种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是一种机会教育。如果只是流于形式的走过场,或者是吃吃喝喝,东啦西扯,那还有什么意义!感恩老师慈悲教导!

 

6.夏晓荷学长:亲人离世,哀凄痛心之情溢于言表。追思恩德,愧无以报。诚心诚意追悼亲人,感念亲恩,并继承亲人的遗志。奋发有为,以报亲恩。能感念亲恩,及至感念所有祖先的恩德。民众的德行归于深厚。敬老爱幼之风气形成,以至于天地之间大爱形成。

 

7. 韩欣存学长:《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学习收获,末学的脑海里从小到大就没有祭祖的概念,学习了以后,我知道了什么是祭祖,祭祖的意义,祭祖是可以培养孝心的,同时要谨记祖辈的德行,奉行到底,记住祖辈们的恩德,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正确的祭祖对于晚辈心的修行可以说是非常好的。

 

8.王莲梅学长:尊敬的刘教授,聂老师,辅导员老师,各位学长,晚上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今天中午学习听课,更加思念父亲。今晚是第二遍学习。老师在课程中,特别讲到丧葬之风不可奢靡。深以为然。“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一课的学习,我有伤感,也明白了许多,平复了内心潜在的一些纠结。感恩老师11月20日,是我先生奶奶的十周年祭日。我们全家去老家坟上祭奠。来回100公里、三小时路程。“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父辈们在祭祀前多日就开始准备,诚敬之心、礼敬之意,在老家农庄袅袅的炊烟中,一派祥和……孩子说,明年考试前,清明再来给太爷、太太磕头。“兄弟睦,孝在中。”传承下去,会成为留给后世子孙的精神财富:我的二叔是父亲的大弟弟。“兄道友,弟道恭。”是父亲和叔叔们为我们小一辈“敬爱”出好榜样。也让我真正体会到母亲教育我和哥哥时,常说的那句话,“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的深意。我很感恩生在这样一个传统有爱的大家庭中。父亲往生后,安葬父亲的所有事宜都由二叔,三位叔叔和哥哥忙碌。“家”的珍贵所赋予的亲情力量,再一次让我对过去40多年的人生有了更深的认识。“恭敬”、“简丧葬”、“不劳烦更多人”……的本质都是“礼”、“敬”。父亲的亲人们对父亲恭敬、崇敬,尽管父亲没有建功立业的丰功伟绩,但是在我们一大家人的心里,父亲受大家尊敬。本月29日,是父亲一周年的祭日。因为疫情防控的缘故,我最近工作有点过忙,且周六正常上课。面对变化,我调整自己,用最好的工作、生活状态,无虚度、无怠慢、无遗憾地活好每一天。用脚踏实地的行动,从内心升起对父亲的追思。父亲一生节俭。从不过用任何物件,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是谦恭,谦卑,有礼。如:洗菜水冲马桶;生活上从不挑拣;从来都希望母亲在家做饭吃;大年三十,如兄妹们相聚,返回必步行,说可锻炼身体,其实是觉得打车有点奢侈;无特殊,不乱花钱。有花钱之处,从未吝啬……父亲一生的勤俭标准,俭以养德。尽管生活并不拮据,但这样的习惯却坚定地保留了一辈子。父亲说话和气,始终和善。任何时候,想起父亲,都是微笑的面容和亲切的声音。“好好说话”,父亲为我做了最好的示范。感恩父亲养育之恩。叩拜无限感恩跟随班级学习的殊胜缘分。感恩老师,学长们!

 

9.郭艳华学长:谨慎、节俭薄葬背后体现了古人德行的完美,祭祀的时候毕恭毕敬,祭礼在于内在,要内心有诚敬之心,现代人需要多多学习。无“礼”则无以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祭祀中“礼”可以联想到日常生活中接人待物,都能够体现“礼”的重要性。感恩刘教授!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10.王雪琴学长:这个确实是,我以前觉得祭祖就是形式,完全没有体会或思考过与礼与感恩与继承祖先优良传统相关。真是有点儿“没文化,真可怕”,多一点亲近善知识,坚持学习不止是改变自己旧有的不良观念,也能更体谅父母,更理解他们,慢慢的自己改变,也能影响身边的人。

 

11.刘天宇学长:孔老夫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祠堂也好,墓地也罢,人之所以能去,自然是因为有‘家道’能够流传,有敬重之人可以牵头,有良好家风有敬重之人,心里自然有一个标准,谈不上信仰,但是人能够孝亲,不忘本,在某种程度上就能说明一个人的为人。无礼而不立无德而不仁,意义和形式都是不可或缺的仪式感,不过就是把一个又一个我们忘却的记忆,通过仪式的方式点亮。也许时过境迁我们都不一定记得我们做了什么,或者为了谁,但是我们会记得有那场或庄重或肃穆的状态,或者积极准备早起的事情,然后在晚年回忆时会给孩子们讲,这就是传承的力量。也许我们也不知道传承的是什么,是德是孝是义还是其他,但我们心中仿佛有一本书,我们血脉中流淌着一些文字,我们不能拿出来看看,但我们可以在心里念念,在行动上展现,这才是我们能够慢慢改变的影响的,从仪式感受结合日常在通过行为保留,这就是祭祖千百年来仍旧存在的价值,也说明了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流长原因吧。

 

12.梁红学长:《论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刘教授昨天的这堂课非常重要。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末学有幸参加过三次祭祖大典,而且其中两次还是在国外,祭祀世界各民族万姓祖先。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现场那无比庄重的气氛让所有参与者都为之震撼,特别是一些外国友人,闻所未闻,都竖起大拇指赞叹中国古祭礼!随着司仪们整齐的步伐,庄严肃穆的中国古乐,清威的钟声,使人浮躁的内心顿时趋于平静。这种祭礼非常有震慑力!冷看社会世态炎凉,为何人心浮躁不安?因为礼仪的丧失。所以国家大力提倡仪式之礼,很契时机。实践证明:举行祭祀已故父母、祖先的仪式会提起人的恭敬心。因为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以上是末学的浅见,敬请各位老师学长批评指正。

 

13.萧含学长:感恩刘教授!学完课程,学生真是体会到:【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如果不学习传统文化,真的是糊糊涂涂一辈子,天高地厚不知。老师讲了【厚葬】的理解,应该做到让终者【入土为安】,祭祀者的诚敬心、恭敬心是祭祖意义的具体体现。对逝者都毕恭毕敬,那么对在世的父母怎么会不孝顺,体贴呢!人之本。不忘先祖,自然严格要求自己。心中一体观念,走到哪里自然责任,担当。现清明节等祭祀的节日成了吃喝玩乐,旅游的日子,感恩老师的辛勤教导!

 

14.成晓鸾学长:葬礼以俭朴,不应厚葬。祭礼要斋戒三天;祭礼不可多,不可少。春秋祭祀。都是为了让我们怀诚敬心,感恩心。老师讲到每年修家谱一事。我深有感触。我家有简单的家谱(上面写着去世的祖先)。每逢祭祀节日,爷爷就把家谱供起来,上香,摆供,请祖先回家。等香尽,再送祖先。爷爷常给我们讲祖先的光荣事迹。我先生从小就常常跟着爷爷去祭祀。先生常说:要好好做人,给祖先争光,继承祖先的精神。祭祀都是让我们不忘祖先,饮水思源,弘扬优秀精神,常怀感恩的心,恭敬的心,诚敬的心。感恩!

 

15.范爱红学长:尊敬的刘教授,聂老师,辅导员老师,各位学长,晚上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老祖宗的东西总是越学越有味道,越学越让人爱不释手。小时候,父亲总是带着我们姐弟几人轮流去祭祀祖宗,那时候不太明白祭祀的真正意义;也不知道续家谱的真正涵义;只是那是一件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情。直到上初中读到范仲淹先生的《岳阳楼记》,才明白了一点祭祀祖宗的重要性,也为生范家人那一份骄傲,更为祖宗的那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将风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汗颜;后来又知道了急流勇退的商圣范蠡。今天听到刘教授的课,才明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重要性和必须性,末学也从父母的身上看到了老祖宗的影子,父亲曾经是乡村医生,一直是有钱没钱都看病的那种,不干了还有很多药钱没收回来,父亲还是我们大队的义务裁缝,逢年过节就是忙碌的父亲更加忙碌的日子,凡是要做衣服的必定找我父亲,村里的电是父亲带头架的,村里的学生是母亲教的,村里人穿的毛衣大部分是母亲交姐和嫂子织的。父母的光荣传统让末学不敢有辱先人,末学蒙祖宗之德在有生之年还能够学习到老祖宗的智慧,此生无憾。末学谨记杨士奇回答明成宗的话:自古以来的大圣大贤,都是把他该做的事情,做到了极致而已。感恩所有辛苦付出的人!

 

16.卢凤宝学长:学生感悟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俭葬的目的在于真正实现入土为安,仍然是以孝道为核心,考虑老人身后之安宁,可谓是至诚之孝。二是民德归厚之“归厚”,就是回归到人的本来面目,显现人本有之性德。感恩老师!

 

17.周琳学长:君子喻终,小人喻死。老死为终,所以我们所祭祀的祖先都是善终,也值得被我们铭记,饮水思源,知恩报恩,我们应该传承祖先的家谱,了解我们是谁人的后代,是哪位先贤的子孙,并且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事,以传承自家风范,遵守千百年的规矩,才能得到祖先庇护。我们祭之以礼,尽祭之义,铭记祖先,传承家风,给孩子做榜样,这样在我们老死的时候,也会有子子孙孙对我们祭祀。以上就是我的心得。感恩老师!

 

18.魏东红学长:《慎重追远,民德归厚》这一讲学习了以下几点:1、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接归于厚也。慎终就是对待父母去世置办丧事要以哀戚为重,谨慎就是不可以厚葬。2、追远第一就是父母过世已经久远。第二就是祖父母以至历代祖先,距今已经久远。都需要追祭以时。祭祀的时候,要毕恭毕敬。所以,“祭尽其敬”,子孙孙如是追远祭祀,对父母祖先的感念之情,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祭礼了。祭礼,重在诚敬之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在祭祀的时候,如果是祭祀父母祖先,就如同是父母祖先就在面前一样恭敬。如果祭祀的是神明,也要像神明就在面前一样,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这都是“祭尽其敬”。3、修家谱也是感念祖宗恩德的重要方式,要认祖归宗把祖上的家风德风继承传承下去。让我们懂得孝亲感恩。我们毕恭毕敬的慎终追远,民风自然就会醇厚端正。

 

19.袁媛学长:1、一切礼都是为了教做人、助成人。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接归于厚也。以哀戚为重,谨慎厚葬。对过世父母的怀念和祭祀,重在诚敬之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2、修家谱也是为感念祖宗恩德,认祖归宗,把祖上的家风家道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行孝感恩。3、恢复家的传统,建设家风,弘扬家道。听听父亲说爷爷是个孤儿,在美国人建的孤儿院长大,没有家谱。因此,对那些有家谱的大家庭既羡慕也敬佩。老法师说,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影响就是“家”没了,散了。对此有一点点体会。昨天,对儿子说:我们开始学习传统文化了,要过幸福人生,传承家风家道,成为家族希望。感恩老师教诲!

 

20.王丽学长:君子对父母在世的时候,是恭敬地赡养。去世之后,是虔敬地祭祀。“追远”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祭祀祖先,祭祀父母。祭祖,它培养起来的,是一个人深厚的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意识。它是一种机会教育。除了祭祀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追远”的方式,那就是修家谱。在修家谱的时候,那些对国家人民,特别有贡献的祖先,会有特别的记载。后人学习家谱,对他的家族历史,有深刻的理解。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都会提起,有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认祖归宗。《论语》上说,“祭者,教之本也”,这个祭礼是教化的根本。发自于内心的诚敬与感恩。蕅益大师对这一句话的注解上,就是《四书蕅益解》上,最后还有一句话,他说“厚,是本性之德,复其本性,故似归家”。“厚”,是人性本有的仁厚之德。“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所以,回归本性就像归家一样。所以说“民德归厚”。所以祭祀,也是通过这个祭祀的场合,培养了人的恭敬之心。这个恭敬心是和性德相应的。这个祭礼,它是一个很好的提高自己修养的一种机会。孔老夫子说“我祭则得福”。因为在祭祀的时候,他有这种诚敬心和感恩心。“福田靠心耕”,因为他这种感恩心,诚敬心提起来了,他才会有福分。这也是“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每一位炎黄子孙继承传承家风家道家文化必须要明了,必须要做到的。古圣先贤几千年的智慧传承,我辈凡夫务要铭记。上行下效,正己化人,文以化人,孝感天地教化子孙。春秋祭祀的重要家庭教育一定做到做好,修家谱,寻根。扎牢孝悌根本。

 

21.孙秀蓉学长:学习刘余莉教授品读群书治要中第二十八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认识到,人善事父母为孝,善事父母,要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家和孝为先,生老病死是人生要遇到的,纵有千般不舍,父母总有一天将离我们而去,当万般无奈的哪一天真的来临,我们将以怎样的礼仪送走我们最亲最爱的人?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刘余莉教授精彩解读品读群书治要中,通过古籍经验,让我们懂得,谨慎的对待父母的去世,谨慎的办理丧事,追念故去的祖先,才能使我们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因此父母在世,善事父母尽孝,父母离去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22.张月荣学长:祭祖是机会,教育教育深厚的孝心教育,人不要忘了祖德这不是迷信。祭者教之本也。因为祭祀的时候培养人的恭敬心,诚敬心和感恩的心,民德归厚矣,厚是本性之德,复其本性,故似归家,藕益大师。祭祀第一是追念祖先,除了祭祀,还有修家谱,还有认祖归宗,把祖先留下来的美德传承下去。祭祀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孝心!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