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群书治要》两年研修班第四学期 第8周听课感悟分享
2022-10-09山西正阳书院

课程:《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27讲

1. 师资班信组荣凤玲学长:

感恩刘教授!

只要做事,就像祭祀一样,尽心尽力地去干,即使钱少也必须尽力,不要责怪他人,但责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弗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一点如果没有仁德也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要尽到自己的本分,才不会使人抱怨。

《听谗诗》

“谗言慎莫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当诛,父听子当决。夫妻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骨肉听之绝;堂堂八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贤能之臣在发挥他们的作用中存在三个难题:不能胜众;不被理解;受怪罪。

 

2. 陶锐学长: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对人诚敬恭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无论在家在外,都不恼害他人。

这三点无一不体现了时时处处考虑他人,为他人着想,没有自私自利,这就是仁!

明白之人,心有主宰,明察秋毫,能够分辩是非、善恶、对错、美丑,懂得识人,能一眼看透他人的心思,自然不会听信谗言。

兵可舍,生命亦可舍,但信不可舍!舍了信,其他的也迟早会失去;相反,只要得到人民的信任,就能立得住。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就是最好的例证!

一家之主,一国之君,以及所有团体组织的领导者,要以全体成员的富足为自己的富足。本是一体,何分你我。

感恩老师慈悲教导,感恩学长辛苦护持!

 

3. 师资班谦组毕欣学长:

“弃老而取幼,家之不详。”因为现在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功利主义盛行,所以忘恩负义的现象屡有发生。“弃老而取幼”,可以看做是“不孝”。“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本立而道生”,现在没有本了,自然道也就没有了。所以养老、儿童教育、医疗、环境污染等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西方崇尚“个人主义”,东方崇尚“集体主义”,如果东方舍弃了“集体主义”,而逐渐趋于“个人主义”,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有很多相通之处。为己是恶,为公是善。道理虽然可以讲出来,但是如何改变“弃老而取幼”的社会现象呢?选择周末休闲场所的时候,是考虑家里的老人还是孩子呢?家人聚会点菜是根据老人口味还是孩子口味呢?家里安排居住房间是以老人为先还是以孩子为先呢?这些对于传统中国人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都成了灵魂的拷问。如何落实《群书治要》的教诲?不妨就从改变“弃老而取幼”这种不祥的现象入手。

 

4. 修身班敬组徐文靓学长:

古代人有家族观念,努力奋斗都是为了家庭,每个人都为家庭去贡献,富裕的去救济贫穷的,贫穷的也不用担心收入低,孩子上不了学,吃穿不够。老了由家庭来养老,所以很安心,没有后顾之忧。

现在这种血缘家族没有了,大部分都生活在单位,公司等集体之中,但只要把这种道义推广,用来经营这个集体,那集体也就变成了一个大家族。人人为集体奋斗贡献,集体负责养老育幼。这样传统文化的精神就可以得到承传。

古代家族之所以能承传,因为他是一个道义的集合体,如果没有教育父子兄弟之间也会起纷争。所以关键并不是血缘而是教育。人人都以道义相处,事情就能办好!

感恩老师慈悲教导,感恩学长辛苦付出。

 

5. 师资班信组夏小荷学长: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段话道出了仁的表现是:真诚待人、恭敬待人、宽恕待人、为人着想,以道义行仁政,则上下无怨。就像《曲礼》开篇所说“毋不敬”(“毋不敬”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这一点对于领导者尤其重要。领导者要善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要信任人才,要用人不疑,不要听信谗言。

领导者与属下好比是头脑与四肢,是一体的关系。只有行好仁义大道,取得百姓的信任,上下一心,才能让家邦和睦,人民幸福,事业兴旺。

 

6. 修身班孝组梁红学长:

刘教授在讲席中谈到现代人的饮食安全问题,值得深思。

由于许多食品中添加了很多化学剂,加上环境污染,许多食物原有的营养有所缺失,科学技术貌似发达,但是,食品安全却令人堪忧,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使农作物有毒性。有些不良商家和农民昧着良心,生产有害健康的食品,添加有害物质,有些水果虽外表看起来不错,又大又颜色鲜艳,但是吃起来却没有味道。还有转基因食品,都有害健康。国家已经加大力度管制。希望大众能真正吃到健康的食品。

 

7. 师资班信组袁媛学长:

何为“仁”?孔子说了三件事,第一,“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诚与敬,对在位的领导者而言,上行而下效。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何去做呢?《孔子家语》中提出君子有“三恕”,即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弗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能行恕道,即可为仁。第三,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告诉我们要尽自己本分,无论在哪都不使人抱怨。

古代家族之所以能够传承,在于它是一个道义的结合。即使有血缘关系,没有接受圣教,兄弟之间也会起纷争,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课程:《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28讲

1. 师资班信组荣凤玲学长:

感恩刘教授!

不弄虚作假,不欺骗人,不说瞎话,就是忠信。懂忠信才是有德。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习主席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也激发了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如果忽视了道德教育,就会有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难以防患于未然。第二,会导致“民免而无耻”。第三,会导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现象。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具体方法:第一,在全国挑选真正通达中华传统伦理道德、而且品行兼优的老师。在电视台、网络、广播等各类媒体上宣讲中华伦理道德的精神。第二,要真正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选拔标准,尤其要具备孝廉。第三,国民教育和党校课程以“五伦八德”的道德教育作为主修课或必修课,起到长善救失的作用。第四,办试验点、办特区,这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2. 师资班谦组王莲梅学长:

感恩刘教授。公平正义的制度,设计出来也需实施到位。立法制度需要圣明的君主,“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道理恰在于此。得到治理国家的贤才君子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的需注意的三个问题,也要好好理解。感恩老师。本周,我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饮食部分,其中“簠簋”内容,学生将刘教授的“簠簋不饰”讲解播放给各班同学看。对这些内容的讲述非常有益。感恩老师。

 

3. 师资班谦组毕欣学长:

十分感谢刘教授的教诲。西方的民主和中国传统的圣贤政治的对比分析十分令人受教。“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可以防患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一个国家由上至下兴起圣贤教育之风,进政府、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如此不久,定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愿幼儿园和中小学做为重点观注对象,“少成若天性”,小朋友更好教、更值得教。社会层面重因果教育,机关层面重自检自查。学习《群书治要》,浩然正气由内而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学习《群书治要》为基!再次感恩刘教授的慈悲教诲。智言慧语,功在千秋!

 

4. 陶锐学长:

讲求忠信,尽力如理如法地做事,这就是崇德。

有爱憎之心,就是迷惑,迷在情执里,误把情当爱,才会今天爱来明天恨。真正的爱是理智没有情执的,也是无条件的,更是永恒不变的!

通过“讼”,老师深入阐发了道德教育和制度建设的异同与关系,帮助我们明确道德教育才是根本。

老师又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指出即使在制度设计上,中国古代的圣贤政治制度也是最理想最有成效的,亟待我们后人树立高度自信,学习并继承。

老师还给出了文化复兴的四条重要举措。我们大家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以及具足的因缘从这四个方面着手来开展落实。

“让我们更加坚信:唯有恢复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感恩老师慈悲教导,感恩学长辛苦护持!

 

5. 师资班信组夏小荷学长:

“子曰:‘主忠信,徙义(宜),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让我们要懂得忠信、克己复礼、崇德辨惑的道理。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希求的圣贤政治是,对人们进行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使人们不去作恶,不用去打官司。这也是圣贤政治优于民主政治的地方。

只有兴起教化之风,对人们进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教育,并且领导者和教育者带头落实圣贤教导,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6. 师资班信组魏东红学长:

崇德辨惑,一要以忠信为主,忠诚信实,不弄虚作假,不欺骗人,不说瞎话。把不合理事情改成照合理的办,遇事辨别得清清楚楚,单凭爱憎是没有智慧的迷惑不能明辨决断。

对于制度建立与人心教育的关系老师对比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剖析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弊端。

西方人靠制度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力也是因为长期的宗教教育培养了人内心的自律。

中国的历史上,道德教育是靠儒释道三家来共同推行的。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教育,百姓犯法就给予处罚,这就叫“不教而杀”,孔老夫子把这称为虐政。在位者应该先教导人们“孝悌忠义礼义廉耻”的道理,给人们以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做人的本分和责任,避免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要防患于未然。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古人治理国家,把道德教育看得很重要。

老师讲了四个具体方法,唯有恢复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感恩老师教诲!

感恩学长们的护持!

 

7. 师资班信组袁媛学长:

社会问题和冲突的根本在于忽视了圣贤教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高度重视弘扬中华文化,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具体做法,老师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请德行兼备的老师在各类媒体上宣讲中华伦理道德的精神,核心就是五伦八德,同时配以因果教育。

第二,从孝廉入手,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选拔标准。

第三,把“五伦八德”的道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落实学校教育“长善救失”之责任。

第四,建立试验区,向全国乃至全球宣扬其试验成果。

感恩老师教诲!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