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群书治要》两年研修班第二学期 第12周听课感悟分享
2022-03-01安徽国祯书院

课程:《品读<群书治要>》第47讲《得人之道》

 

夏晓荷学长:

第47集《得人之道》学习心得:尊敬的刘教授从《群书治要》的智慧中总结出得到贤才的重要方法:1.以善感人;2.以富安人;3.以诚动人;4.以德教人;5.以道成人。这几个方面也是相辅相成,其中“以道成人”是最重要的方面,即用道德来引导人、提升人、成就人。国家招来贤德之士,就会政治清明、国富民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首先还是要领导者自身修身进德,感召天下贤士。

 

陶锐辅导员:

以善感人,得自己先存心善良仁厚;以富安人,得自己先富贵多福;以诚动人,得自己先真诚真心;以德教人,得自己先贤德高尚;以道成人,也得自己先悟道行道。

所以,仍回归到那句老话:修身为本。所有的人事,所有的经历,所有的教导,都是在提醒我们提升自己最重要最是当务之急!

 

荣凤玲学长:

以善感人,得自己先存心善良仁厚;以富安人,得自己先富贵多福;以诚动人,得自己先真诚真心;以德教人,得自己先贤德高尚;以道成人,也得自己先悟道行道。

所以,仍回归到那句老话:修身为本。所有的人事,所有的经历,所有的教导,都是在提醒我们提升自己最重要最是当务之急!

 

高志新学长:

2022.2.16第47集《得人之道》学习心得:主要有六点,一、以善感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二、以富安人(让贤德之人富裕并给予他们舞台)三、以诚动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四、以德教人(正己化人立德立心)五、以道成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凡事按照这几方面去做相信无论是我们的国家还是团队,都会拥有贤德之人,然后政治清明,人民富足,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快乐!感恩刘教授感恩各位老师学长!

 

范爱红学长:

第47集《得人之道》心得第一就是以善感人。在《群书治要·新语》上说,“夫善道存乎心,无远而不至也。恶行着乎己,无近而不去也。”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的所言所行,都是按照善道来做的,那么即使很远地方的人,都会被你感召而来。如果你的恶行昭著,即使你身边很亲近的人,也都会离你而去。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典故。“周公躬行礼义,郊祀后稷,越裳奉贡而至,麟凤白雉草泽而应。”周公他亲身实践礼义,以郊祀之礼隆重地祭祀他的先祖后稷。殷纣无道,微子弃骨肉而亡”。商纣王昏淫无道,不听大臣劝告,每天不务正业,荒于朝政,结果他的庶兄微子,也弃他而逃亡了。所以“行善者则百姓悦,行恶者则子孙怨。是以明者可以致远,否者以失近”第二就是以富安人。在《墨子》中有这样一段话,说现在的王公贵族治理国家,都想使国家富裕,人口众多。行政都能够得到民心,但是却得不到这个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治理国家的人,不能够以尚贤使能的原则,来办理政治。他们没有认识到国家贤良之士越多,国家的风气就越淳厚。领导者的任务,就是要得到众多的贤才。如何才能得到众多的贤才呢?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想让国家善于驾车,善于射箭的人越来越多,你想要怎么样呢?你就要让他们富裕起来。尊敬他们,使他们得到良好的声誉。这样国家射箭的人、善于驾车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因此,如果你想让国家国泰民安,对于国家贤德的人,就要使他们富裕起来,使人们尊敬他们,让他们得到很高的位置,得到很好的声誉。这样国家的贤德之士,也会越来越多。第三就是以诚动人。“使用人如用己,恶有不得其性者乎。在《吕氏春秋》中也说,“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第四就是以德教人。在《管子》中这样记载,“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道,莫如教之。”故天下不正,修之国家。国家不正,修之朝廷。朝廷不正,修之左右。左右不正,修之身。身不正,修之心。”为政者,要想治国平天下,从哪里入手呢?要从修养自己的身心来做起。不是说我们听到传统文化的教诲了,我们就有智慧了,我们的修为就提升了。人的习气是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不是你一听到圣贤教诲,你的心性,你的行为,就会有所提升。古人说这个理可以顿悟,但是事,还需要渐修。这个理你一下子可以明白了,但是你的心性提升,要在每一天为人处事、每一件事上去历练,这就叫历事炼心。第五点就是要以道成人。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求道。《论语》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大学》上开篇也说“明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告诉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开启自己的明德。而且也帮助他人,回归到自己的本性、明德。把这两件事都做得至善圆满,这叫止于至善。

 

魏东红学长:

为政在于得人,得人之道要做到以下几点。1、以善感人。用善德求贤。领导者要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感召贤德之人。2、以富安人。贤德之人不注重富贵与否但领导人要尊重他们让其富裕,衣食无忧,能够体面的生活,给予他们舞台。3、以诚动人。君王对于臣子,做到以诚相待,臣子才能与君王肝胆相照。4、以德教人。教人先教己。正己为先,然后化人。要在每一件事上历练心性。5、以道成人。以道来引导人、成就人、提升人,这个才是得人最重要的方面。能够得到德才兼备的人才,就会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感恩老师教诲。

 

王丽学长:

《得人之道》心得分享五个方法得到真正德才兼备的人第一,以善感人。能否感召到人才,关键在于自身的修为,如果我们自己有德,就会感召远方的人都来投奔,向你学习;假如自己恶行昭著,或者是自私自利,让自己身边的人都会很寒心,弃己而去。以财利来吸引来的。终有一天,有人出了更高的工资待遇、奖金,这样的人才也就留不住了。要想得到贤才,最重要的是修正自身,按照圣贤人的教诲去做。“身不正,听不壹,则贤者不至。”如果你的修身不够端正,听的也不是圣贤教诲,反而是世俗的言论,贤德人也就不会来了。第二,以富安人。国家贤良之士越多,国家的风气就越淳厚。领导者的任务,就是要得到众多的贤才。如果你想让国家国泰民安,对于国家贤德的人,就要使他们富裕起来,使人们尊敬他们,让他们得到很高的位置,得到很好的声誉。这样国家的贤德之士,也会越来越多。古代的圣王治理国家,不要让不义的人富裕,不要让不义的人尊贵,不要亲爱不义之人,也不要接近不义之人。对于真正的人才,首要任务就是让他们富裕,并且给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第三,以诚动人。周文王,要去求见太公的时候,他一天五次往返,为的是请太公出来辅佐他。

而桓公对待管仲,也是非常地慷慨,赐予他数座城池作为封赏。文王之所以能请出太公,桓公之所以能够请出管仲,让他们帮助自己,称霸天下、取得天下。都是因为他们任用人才,对这些人才真诚地去礼敬。这样才能够弥补他们自身的不足,受到了天下人的尊重和认可。

要得到贤臣,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真诚之心。这样才能够以诚换诚,以心交心。第四,以德教人。《管子》“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道,莫如教之。”得人的方法,就是要让人们有利益。真正的利益,就是让人们受到好的教育。一个团体的领导者,一个国家的国君,应该同时具备三个职能,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作之师这一个角色特别地重要。你要教导属下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这个属下才能够理解你、认同你、跟从你。他做了错事,他才知道反省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利人之道。第五,以道成人。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求道。《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大学》开篇“明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开启自己的明德。而且也帮助他人,回归到自己的本性、明德。把这两件事都做得至善圆满,这叫止于至善。中国传统文化都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本性是纯净纯善。本性没有的那些东西,都称为习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从习性回归到本性。本性里没有自私自利、本性里没有名闻利养、没有贪嗔痴慢、没有五欲六尘,你能够帮助别人,来走在道上;能够用道来引导人、成就人、提升人,这个才是得人最重要的方面。

 

窦佳颖学长:

2022.2.16第47集《得人之道》学习心得:一、以善感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受人点滴当涌泉相报)二、以富安人(得到贤德之人给予他们舞台并让他们得到富裕)三、以诚动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更多的善不是说教而是以身作则用平时的点滴之事使人信服)四、以德教人(正己化人立德立心)五、以道成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凡事按照这几方面去做相信无论是我们的国家还是团队,都会拥有贤德之人,然后政治清明,人民富足,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快乐!感恩刘教授感恩各位老师学长!

 

吴迪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各位老师!学习《得人之道》心得:1,我们做为普通老百姓虽然不在领导的位置。但是通过学习,让我们懂得与人相处,要已考虑对方利益为主,而不是事事都是满足一己失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刘教授讲学习传统文化是改变自己,而不是着急去改变身边的人。我就犯了这个毛病。比如现在学习《了凡四训》觉得受益匪浅,就非得让孩子和我一起学习,结果孩子总是不情愿,为此我们母女弄的不愉快。后来我经过反思,自己都没改变好,就想急着去让孩子学习改变,确确实实要从自己开始而不是去要求别人。关照好自己的起心动念,点点滴滴。感恩刘教授的大爱无私!感恩所有老师的默默付出!

 

李平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各位老师!学习《得人之道》心得:一,以善感人。善存乎心,无远而不至也。恶行着乎己,无近而不去也。关键在于自身修为,《中庸》有:“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二,以富安人。要使真正贤德的人富裕起来,衣食无忧。三,以诚待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仁臣忠。四,以德教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以正己为先,率先垂范。五,以道成人。引导人,成就人,提升人。能够得到德才兼备的人才,就会政通人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感恩刘教授的大爱无私!感恩所有老师的默默付出!

 

候娟学长:

听课心得:感谢刘教授讲得《得人之道》,让我明白了许多。正如刘教授所说的高薪聘请的人才,不一定是真正有德行的人,为了快速招上人,老板提高工资招人,试用了一个月两个月被辞退了再重招。通过听课我才明白,原来主要问题在老板身上,我看到了他做了一些违心的事情,不过对我还是挺好的,我很感激他,让我学会了向顾客道歉,向别人低头。我现在一看到送外卖的小哥,主动给他们让路或者提供帮助,因为他们有时间限制,超出时间会被罚钱的。我在超市干的时候,遇到一个刚开始干美团的小哥,接了我们店三个单,一个差评,一个超时,一个刚送到退单了,第二天不让跑了,第三天才可以恢复工作,他回来找我们老板理论,老板也没空理他,他也不走,我就为了不让他生气,给他拿了罚款,好言相劝送他走了,结果我被老板好批一顿。我一直想不明白,我花钱解决事情,又没跟老板要钱,为什么被老板批呢?道不同,不相为谋。学习以后,有些钱是不能赚的。不管怎样,还应该感恩这个老板,也许他是来成就我的。

 

梁红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辅导员陶学长及各位学长,大家好。第47集《得人之道》学习心得:1、以善感人,何为善?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纯是济世利人之心为善。2、以富安人,领导者要让贤德之人衣食无忧,过上体面的生活,受世人羡慕,充分体现贤德之人备受礼遇的好风尚,使贤德之人安心为民服务。3、以诚动人,历史上许多明君真诚礼敬贤德之人,如众所周知的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就是最好的证明。4、以德教人,《论语》有云:为政以德,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礼记》又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人不学,不知道。领导者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通过媒体网络,现代高科技的方式等多种途径教化百姓,使人人知礼义廉耻,社会风气自然充满正能量,今年的春晚和冬奥会令人为之震撼,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比魅力!5、以道成人,道者,天地之自然规律法则也,常道也。孔老夫子归纳出人道之五伦大道,践行大道,落实伦常,人各回归本位,父母慈爱严教子女,以身作则,提升德行,子女孝敬父母,知恩图报,夫妻守道,和睦相处,妻子相夫教子,丈夫尽其责任,夫妇白头偕老,家庭幸福,才能培育优秀下一代。新出台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就有力地推动了家教的规范化进程。以上是末学的浅见,感恩大家。

 

任向荣学长:

第47集《得人之道》学习心得:得人之道要做到以下几点。1、以善感人。用善德求贤,感召贤德之人。2、以富安人。尊重贤德之人,让其富裕,衣食无忧。3、以诚动人。君王和臣子的关系做到以诚相待,肝胆相照。4、以德教人。正己为先,然后化人历练心性。5、以道成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能够得到德才兼备的人才,就会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招致了贤德之士,政治自然会清明,人民自然会富足,国家也自然会长治久安。

 

王莲梅学长:

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各位老师、辅导员陶学长,各位学长,大家好。第47集《得人之道》学习心得:五个方法成就贤德人才,1、以善感人,周公实践礼义,就是很好的范例;2、以富安人,尊敬贤才很好的表现就是过一个有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衣食无忧;3、以诚动人,齐桓公慷慨地对待管仲,是因为真诚和礼敬;4、以德教人,贤德之人带动伦理道德教化的风气,百姓向善,社会风气会变好;5、以道成人,从习性回归到纯净纯善的本性。“善、富、诚、德、道”这五个字,在《群书治要》对“得人之道”做了清晰的概述。感恩老师。

 

李幽铮学长:

《得人之道》学习心得:本篇对末学最有启发的一句话是:“不要让不义的人富裕,不要让不义的人尊贵,不要亲爱不义之人,也不要接近不义之人。”就是任何时候都要注重德行,有德行的才适合“以富安人”。同时又提醒我们自己也要厚德,才能“以善感人”。

感恩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教育、提示我们要厚德载物!

 

袁媛学长:

47集《得人之道》学习心得得人之道有五法:以善感人;以富安人;以诚动人;以德教人;以道成人。对我们今天能够得到德才兼备的人才,也非常地有帮助。关于“以富安人”,学生才明白之前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古代圣王治理国家,有这样一句话:不要让不义的人富裕,不要让不义的人尊贵,不要亲爱不义之人,也不要接近不义之人。这就告诉我们,对于真正的人才,首要任务就是让他们富裕,并且给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所以,富之安之的是有德行之人。德者,本也。厚德载物。德是一切的基础和标准的前提。因此,得人,其根本也必定是以“德”得人。

 

课程:《品读<群书治要>》第48讲《师尊则道隆》

 

高志新学长:

2022年2月18日第48集《师尊则道隆》学习心得:《学记》上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大根大本,上至君王,下至平民,每个人都有真诚恭敬的心社会风气才会更好,各行各业的学子们才会更有收获!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圣贤之道的尊重!正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收获,十分诚敬得十分收获!我相信至诚如神!唯有至诚恭敬之心才能感通天地之道!一直真诚的感恩我生命中传给我知识与技能的每一位老师们!谢谢您们!感恩刘教授!感恩各位老师学长!

 

荣凤玲学长:

【师尊则道隆】:感恩刘教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诚与敬乃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而受益之多寡全在恭敬心的不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如今尊师重道之风大不如古代,惟最高领导者率先垂范,才能找回师道尊严。

古代可以千金不卖道,如今即使化千金也买不到道!被名利遮蔽,还好,在这个环境中,有道上的老师引领,有向道的学友陪伴,大家一起靠近道,实在是一件幸事!感恩祖先福阴护佑!感恩国祯书院!感恩刘教授!感恩大家修学陪伴!

 

王雪琴学长:

2022年2月18日第48集《师尊则道隆》学习心得:课程中,老师提到,《中庸》上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也就是说这个“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片刻离开的那个东西,就不能称之为“道”了。诚敬心一旦不见了,就会随顺习气,背离了我们的本性。所以对万事万物,都要始终保持诚敬的态度。

 

梁红学长:

第48集《师尊则道隆》学习心得:尊敬的刘教授,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辅导员学长及各位学长大家好!《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古语又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没有恭敬心,什么也得不到。中国历朝历代,上至皇帝君王,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把尊师重道当做普遍推行的行为规范,中华文化之所以能传承至今,就是因为有尊师重道的好风尚。

其次,学习圣贤教诲,要选择一位真正明明德的老师。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师承,一旦选定一位自己信赖敬重的老师,就完全相信这位老师,跟着老师老老实实学习,完全不怀疑老师的教导,这叫“师承”。明明德的老师如暗夜明灯,没有老师,人生就漫无目的,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圣贤文化如要薪火不灭,代代传承,就有赖代代大德老师出兴于世。只有大众尊师,才能感得大德老师教导。倘社会大众不知尊师,许多德行高尚、堪为人师之士,就会埋没在市井之中,甚至遭人诬陷毁谤,实在是可惜了。末学有幸能跟随刘教授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群书治要》,真乃千载难逢啊!非常感谢刘教授及各位老师的耐心教导!

 

陶锐辅导员:

刘老师的学生很多,有近在身边亲自教导传授的研究生,也有遍布全国各地像我们这样通过网络视频来学习的学生,老师会不会更看重身边研究生而厚此薄彼呢?由于缘分的远近,相上来看老师投入的时间精力确有不同,但心上则不会有所分别,相信刘老师对我们大家有着同样的厚爱和期待!同样,我们这些网络学习的学生就一定不如在老师身边学习更有效吗?孟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距离的远近并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就在于诚敬心。如果诚敬心具足,哪怕从未当面见过老师,只通过网络来学习课程,一样可以传承老师的法脉,成为老师的真正学生!

 

夏晓荷学长:

第48集《师尊则道隆》学习心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由于尊师重道,才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但是,我们现在受西方的思潮影响及历史等种种原因,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还不很理想,还需要仁人志士奋起弘道,以挽救世道人心,以致影响整个世界。“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而若想大道得行于天下,非尊师不可,因为“师之所存,道之所存。”古圣先贤及圣王明君都因为重视“道”的学习和发扬而使天下大治或使人“明明德”。“道”虽然并不神秘,他就是我们的自然本性,但是也必须从诚敬心中获得,经由向老师的请教和学习,领悟大道,从而回归自性。

 

王莲梅学长:

第48集《师尊则道隆》学习心得:尊师重道,恭敬心的培养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基础。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中国古人通过礼仪,表达对师道尊严的敬重。曾参孝亲尊师的故事流传很广,孔夫子将《孝经》传给曾子、与母亲“母子连心”的故事,都很值得学生学习。老师在课程中说得对,“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每一个人都可以行在“道”中。感恩老师。

 

郭艳华学长:

感恩老师的教导!《师尊则道隆》学习心得:“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恭敬之心对待一切万事万物,“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恭敬老师开始,只有至诚才能感通天地之道,感通夫子之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学习古人,学习古圣先贤教诲,才能回归本性,回归大道,才能获得人生真正的幸福!

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刘天宇学长:

师尊则道隆学习心得:道是一直存在的,不因不为而消失,也不因为而存在。恭敬之心是为人称道的基础,一个人不恭不敬,无害无怕,那便无所约束,没有规则,不能有所成就,也无德,何谈明明德呢?

 

王丽学长:

《孝经》孔老夫子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古圣先贤有至高的德行,至简要的道理,能够使天下和顺,老百姓之间能够相亲相爱,上下之间没有怨恨,你知不知道这个“至德要道”是什么呢?曾子赶紧恭恭敬敬地起身回答:“参不敏,何足以知之”。我自己不够敏达,不够通达,怎么能够知道这样的“至德要道”呢?“避席”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古人都是习惯于席地而坐。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虚,“避席”就是要离开自己的坐席而伏于地。当曾子听到,他的老师向他要传授道的时候,要闻道,可不能还漫不经心的,所以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而且也是为了行尊师之礼,表示对老师的尊重。曾子他对老师有恭敬心,所以虽然天资鲁钝,但是仍然承传了孔子的大道,而被后人尊称为“宗圣”。孟子虽然没有能够成为孔子的徒弟,但是他学习孔子的书,成为孔子的“私淑”弟子,最后被称为“亚圣”。他的学问道德甚至超过了孔子的很多门生。“至诚”。“至诚如神。”唯有至诚之心,才能感通天地之道,感通夫子之教。

 

李幽铮学长:

感恩老师的教导!《师尊则道隆》学习心得:今日再次听到老师讲到“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可见我们一定要以恭敬之心对待一切万事万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次课再次提醒末学要有恭敬心。感恩老师!感谢团队!

 

张月荣学长:

《师尊则道隆》学习心得: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师念恩,开启自身的自性智慧。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印光大师。我们求学求道,必须用恭敬的心,求明师指点,才能够受益。尊师重道,才能修身,齐家,治国。社会风气才会越来越好!

 

任向荣学长:

第48集《师尊则道隆》学习心得:孝道和师道,是中华文化的大根大本。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承传,就是因为尊师重道。而我们今天的社会,无论是贫富贵贱,人人都是身心不安,从根本上讲,就是不学圣贤教诲,迷失了本性所导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圣贤之道,要靠行道之师而发扬光大。对老师的尊重,也就是对圣贤之道的尊重,也是传承圣贤之道所必须的。中国古人对于老师的尊重,都是通过具体的礼仪来表现的,并且渗透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要想使“道”弘扬光大,就必须从领导者做起,率先垂范尊师重道的品质。如果我们自上而下都能够尊师重道,我们社会弘扬传统文化的风气,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我们的国家也会自然而然的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

 

魏东红学长:

学习《师尊则道隆》学习心得:1、孝道和师道是中华文化的大根大本。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学为觉也、效也。师是先觉者。第子是后觉者3、诚敬的态度,是从对老师的恭敬态度之中培养而来的。古人千金不卖道。谋道不谋食。遇到真心求道的又清寒的学生,老师会周济学生。“师哉师哉,童子之命也”。圣贤相传之道是为了“为往圣继绝学”。4、尊师是通过礼仪来保证的。比如拜师礼,皇帝以主宾之礼来接见老师,老师过世守心丧三年。这些都是对老师真诚的恭敬。5、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真正的“人师”如珍如瑞,特别地稀少。他们为人演说圣贤之道。使圣贤文化薪火不灭,代代相传。6、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历代明君,创下太平盛世,和他们尊师重道的做法是分不开的。7、“道”弘扬光大,就必须从最高的领导者做起,率先垂范尊师重道的品质。唯有至诚之心才能感通天地之道,感通夫子之教。对老师的尊重,也就是对圣贤之道的尊重,也是传承圣贤之道所必须的。用恭敬至诚心尊敬老师,传统文化才能一脉相承。感恩老师谆谆教诲!

 

袁媛学长:

48集《师尊则道隆》学习心得“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圣贤之道要靠行道之师来弘扬光大。弟子要承传老师的道业,要必须具足恭敬之心。康熙皇帝说,“诚与敬,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他领会到,千古相传的心法就是“诚”“敬”二字。清朝能够成就康干盛世,那不是偶然的,和这些皇帝尊师重道密不可分。这也告诉我们,要想使“道”弘扬光大,就必须从最高的领导者做起,率先垂范尊师重道的品质。“最高”是相对而言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身份和角色,都有自己的“高处”。譬如在家庭,父母就是最高,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以身作则;在学校,“最高”是校长,也可以是各学科的教师,或各岗位的第一负责人;在班级,“最高”可以是班主任、班长、组长等。因此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格局高度,做最好的自己,力尽角色本分。以“诚”与“敬”来守护秩序、传承道统,使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冯继红学长:

感恩刘教授慈悲开示《师尊则道隆》学习感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道尊,然后民之教学”,孝亲和尊师是中华文华的大根大本,尊师重道是历朝历代普遍推崇的行为规范,尊师对于明德、传道和治国至关重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人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技能,更应学道来开启明德,明心见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唯有尊师。通过学习经典并力行圣贤教诲,可以明了宇宙人生真相,回归本性,获得人生真正的幸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成就人的慧命,使人明道,始终是表里如一的宣讲和“表演”圣人之道,且千金不卖道。而学生对老师尊重是通过礼敬来保证的,从礼仪和礼节表现出来,师和生、传与受的伦理关系才能确立。“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对于智慧和德行双馨的人师,更应礼敬有加,使圣贤教化薪火不灭,代代顺利传承下去。“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弟子有至诚之心尊师,用恭敬心和诚敬心奉事师长,才能感通天地之道。逢盛世遇明师,末学幸运至极,听闻老师慈悲开示,依教奉行,长时熏修,认错改过,不断修正自己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周慧心学长:

《师尊则道隆》学习心得分享: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尊师才能重道,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知道了道才能活的明白通透。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对老师恭敬,孩子才能效法,知道尊敬老师,做为老师要教导孩子要孝顺父母,这样孩子恭敬的心就会升起来。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无论是当官的还是平民百姓,如果做到了礼,知道礼是尊师重道的第一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