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辅导员老师:
“治天下,首正人伦;正人伦,首正夫妇”,夫妻关系居五伦之首,一切人伦关系皆从此出,可见夫妻关系的重要。配偶也是我们一生中相伴生活时间最长的人,既是亲密爱人,又是冤家对头,个中滋味想必成家的学长们都各有体会。其实,另一半也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贵人!今晚我们就来说说夫妻之间的故事吧。
2.夏小荷学长:
“夫义妇德”学习心得:丈夫讲恩义道义情义,妻子讲女德,相夫教子,各尽本分,相互关心照顾,相敬如宾,会是非常幸福美满的。但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可能不会总是尽如人意,这其实也是正常的现象,“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常思一二,不思八九”。但是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只要求自己做好(修身),不要求别人。时间长了,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别人,感化家人,就会“齐家”。就像《大学》中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根本的就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吴迪学长:
无关痛痒的小事,彼此包容;不伤大雅的细节,多多原谅。不翻旧账,总被掀开的伤口永远不会愈合。有句话说的好:“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赢了道理输了感情。”家人之间有商有量,互相尊重,家庭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才会更强。
4.韩欣存学长:
通过学习有关夫妻相处之道,对我的改变是最大的。学习以后看看以前的我对待先生,跟妈妈那时候对爸爸一模一样,简直是分毫不差,知道自己是大错特错了,我的父母以前是一天一吵架,3天一打架,对我的影响颇深,学习过夫妻相处之道,彻底的开始忏悔自己,身为一位妻子不该那样凶巴巴,强势,把我的先生压的很低,真的是大错特错。现在我改变了许多,刚生了宝宝,作为一位新妈妈,身为一位妻子,说话委婉、温柔了许多许多,跟先生耐心的讲事情,互相尊重包容,婆婆也来了我家住下,我们的关系一天比一天好,我的家一天比一天和谐,快乐。
感恩刘教授,各位老师!
先生特别的支持我学习,其实他一直在包容我,当自己悔悟以后,我们没有在吵架了,因为我懂得了制止自己的心,也就是老师们课里讲,最有智慧的,从心念开始改正,对我是特别的管用,家人们有时候会给我指出问题,虽然我嘴不说话,但是心里在开始思考,忏悔,无错别人不会说。我越来越喜欢听别人说我的过错,这样真的可以快速助长改变。
5.郭艳华学长:
“夫义妇德”,为人夫要扶持一个家庭的生计,要有恩义、情义、道义,要孝顺父母,所以要尽恩义。维系一个家庭,孝顺好父母给下一代示范,所以尽一份恩义。并让妻儿的生活安定有情义,还要有道义,把下一代好好教育好,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父母、祖先,这样才对得起妻子,也才对得起社会。所以要有担当,能尽恩义、情义、道义。妇德,最重要的职责是相夫教子,维系一个家庭生活的安定,这份责任要尽心尽力去做到。而先生在事业发展中会有磕绊,这个时候能够及时给予规劝,给予劝告,就不会犯下难以弥补的过失,其次要教子,要教好孩子。所以夫妇要当好榜样,尽孝道,夫妇和睦相处,这样孩子才会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我们古代特别重视女德,“女德”,就是妇言、妇德、妇容、妇功。
德行的彰显,会无形当中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下一代。家和万事兴,首先修好自己,让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感到快乐幸福,同时不忘弘扬传统文化,利益他人,利益社会。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够和睦相处,幸福美满!感恩刘教授!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6.王莲梅学长:
“夫义妇德”,学习做先生、做夫人。先生,承担道义、恩义、情义。夫人,“助夫成德”,这个助字好写,不容易做到。现代生活节奏快,对女性不同的身份要求不少。修心就是最大的修行。“好女人旺三代”。“一代出不来贵族。”辩证地来看,可见夫妇共同承担的重要性。
7.侯云云学长:
总觉得,夫义妇德是个很大的命题。回归到自身,看看十五六年的走过,也是觉得话题好长。很多波折。每个人的心都是好的,彼此关心的层面不一样,导致彼此的不理解。终于妥协了,发现物质不必多,家人在一起,才有关心的温度。在外奔波的日子,彼此都累,虚火上炎,很容易彼此抱怨,一触即发,学习的永无止境,才有家庭的和谐稳当,与孩子有话题,家庭中有共同语言,彼此不言,但听圣贤言语,最近早晨习惯了听《德育故事》《小儿语》《增广贤文》。悄无声息里,彼此能懂得。感觉所有的话,比不上圣贤的话有力量。
压力和诱惑。是这个世界普遍现象。现在的社会,比古时候需要更大的毅力、更高的智慧去面对。所以每日学习真的很重要。生活中历事炼心更重要:贪嗔痴慢疑。日日改进。心态选择决定了未来命运。今天,有一种感觉,来到面前的每一个人,包括夫妻、孩子,谈话的内容,照出自己内心的层面:正面,反面,国家,民族,家庭,还是自己。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男儿事业,经纶天下。识见要高,规模要大。待人要丰,自奉要约。孩子成长的土壤是家庭。想想,这么多年来,真的对不起孩子。以前自己是一头雾水,团团转找不到方向,焦虑急躁暴躁。而今,孩子长大了,一切还来得及,尽量去弥补以前的过失。
8.吴迪学长:
现代社会女子也要参与家庭的经济收入。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关心孩子,孝敬父母公婆。确实作为一位妻子不容易。但是学习传统文化之后,知道了如何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比不学传统文化的女子还是要幸福的好多。圣贤的教诲让我们的人生少走好些弯路。
学习了传统文化之后,和朋友们在一起,朋友们多多少少也受到一些影响和感染。然后我先生就说我,你学习传统文化影响了身边好多人,但是唯一没有影响的就是你自己。听了这句话之后我就反省自己,我说很多东西我在改变啊。然后先生说,最重要的在家说话声音小一点。
9.李幽铮学长:
非常赞同这位学长所言,说一千道一万,修身为要。做好自己的本分,死守善道,对对方零期待。有句话说得好: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夫妻间也要做到“和而不同”。
10.荣凤玲学长:
看到学长们的分享,自己感觉甚是惭愧!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没有一样具备的,眼睛里看到的永远都是对方的不足,所有家里面的不如意都是对方的错,从来没有认真回头看看自己!刚开始学习传统文化,那些条条框框都是用来要求对方的,《弟子规》好像就是对方应该学的。完全忘记了自己在学,还要习!慢慢地,看到先生的改变,我如梦初醒,原来我也应该把学到的东西用在自己身上,才有了意识,才有了格物修身的念头!记得去年学习教授的“夫妻相处之道”课程的第二天,我才第一次认认真真地给先生写了一条道歉信息,女人低下头真是不容易,尤其是不明理的女人。
11.白羽学长:
夫妻和谐相处是家庭稳健、社会和谐、国泰民安的关键所在,每个家庭虽小,却是社会大家庭的单元细胞。一眨眼结婚13个年头过去了,回想起来,感恩丈夫对我一直以来的包容,感恩孩子带给我们的欢乐。我的脾气并不好又酸又急,缺点一箩筐。一结婚就制定了家法,一、家里老婆说话就是真理;二、如果老婆错了,请参看第一条。刚开始丈夫还想和我讲事实摆道理,我哪里给他机会,每次都被我怼回去了,他以后再也不和我理论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给家庭一步步挖坑儿,丈夫很多事情的不顺利,都是我这妻子没做好。自从学习传统文化之后,才知道五伦之道,应如何做女儿做妻子做母亲,老祖宗的教诲从孩童学起,做好自己的本分,这一辈子真是康庄大道利国利民,而受益最多的却是我们自己。
12.李晓宁学长:
说实话接触传统文化已经两年了,感觉自己的习气减少了不少,但是也有很多不足。我的家人对我学习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我老公说实话一直觉得我学的不到位,感觉说和做有些不和,确实是这样的。我每天上班比他早,下班比他晚,晚上回来以后还要洗衣服,心里特别不平衡,后来也释然了,都是为了这个家,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吵架是不会解决问题的,出现问题必须有人退后才能把日子过下去。所以他洗衣服。我们共同安排了我们的分工,没有谁多谁少,家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夫妻和睦,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13.王丽学长:
《群书治要孔子家语》:“昔三代明王之必敬妻子也。盖有道焉。妻也者。亲之主也。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以往夏商周三代的圣明君主,必定尊重、爱护妻子与儿女,这是有道理的。妻子是祭祀祖宗、照顾父母的主妇;儿子是祖先的后代,怎能不尊重呢?所以君主对于妻儿没有不尊重的。
创造经济收入、养家糊口,使家人衣食无忧,这个重大的责任主要是由男子来承担的。这就要求做丈夫的要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不能自己在外面工作,接触的人很多,就可以随意地寻花问柳、见异思迁。而妻子就承担着教育儿女的责任,那就要求她自身必须有良好的德行,这样才能够言传身教,把儿女教导好。
古代的圣王一定是敬重他的妻子。“亲之主也?”也就是她要负责祭祀祖先、孝敬公婆、助夫成德、和睦妯娌、教育子女。她是负责着照顾父母双亲,乃至于祖宗、乃至于儿女的生活,所以她的责任无比的重大。
古代的妻子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什么都不图,不图名、不图利,一心一意地帮助丈夫事业成功,把这个家照顾好,让他后顾无忧。所以丈夫对于妻子怎么能够不感恩、不敬重?
做到领妻而不管妻,就是把妻子领在为人处世的大道之上,而不是事事都去管她。管人是地狱,你自己要走在做人的正道上,自己要立住“三刚”,刚强的刚。“性刚无脾气,心刚无私欲,身刚无嗜好”。
脾气很大的人被称为暴夫,很软弱的人称为懦夫。丈夫的刚正恰恰能够体现在他能克制自己的脾气,不随意发怒。
“心刚无私欲”就是不能够娶了媳妇忘了娘,偏爱妻子、儿女而薄待父母,这样就没有走在做人的道上了。
“身刚无嗜好”,做男子的要修身,首先把自己的不良嗜好去掉,不抽烟、不喝酒,更不能赌博,更不能好色。
自己修身修得很好,又能够创造经济收入,使家庭生活有保障,还能做到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这样的话就让妻子自然而然地佩服,愿意听从你的教导。当然这个教主要是身教胜于言教。所以做丈夫的敬重妻子,就体现在他对妻子很体贴,对妻子对这个家庭的付出非常地感恩,还要让妻子有安全感、有依靠,生活得很踏实、很幸福。
做丈夫的还要很浪漫,中国古人最懂得浪漫,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做到“夫有义,妇有德”。在一家之中丈夫有丈夫的责任,妻子有妻子的责任,我们只有各正本位,各行其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幸福不是建立在金钱地位名利欲望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恩义情义道义的基础上。两个人同甘共苦、相依为命、互相关心、彼此扶持,这不就是很幸福的吗?幸福就是充满喜悦的生活。
学生与先生相处的很辛苦!思想观念先生喜欢西方,教育观念喜欢惯孩子,随顺孩子的性子,希望孩子长大出国发展!学生通过学习古圣先贤经典,特别是群书治要以来,特别尊重古法教学,重视学习,力行,希望通过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继承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现在学生尽力增加学习的遍数和学习的时间,着重力行出来,竭尽全力的不与先生对立,冲突,开火!火并的次数逐渐下降,用行动证明德行,用圣贤经典里的智慧结合老师教诲排除一切障碍磨难改变自己,拥有智慧圆满的人生。
14.袁媛学长:
传统文化,孩子爸领我们进门,给我们做榜样。从不要求我们,只是做好自己。在我懈怠时,他反而会宽慰,与生俱来的习气改起来不容易,不要着急,慢慢来!特别感恩他的包容。我想最好的夫妻就是成为道友,相互成全吧!
15.傅笳栩学长:
以前和先生每次说话总是有吵的时候,不是大吵只是小小不言点事,但是总是谁也不服谁,总要吵几句,自从学习了传统文化也没觉得自己怎么彻底改变,习气很重每当自己有了不对的想法时就马上提醒自己这样是不对的,坚持有三个多月了,现在和我先生说话就总想着刘教授讲得课,时常也提醒自己,“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一点点的改变自己,现在我发现我先生的态度也变了,以前的样子都没有了,我始终坚信刘教授经常说得那句话:人是教的好的,我坚信我也会慢慢改掉错的。影响家人身边的人。感恩刘教授和学长们的教导。
16.严银香学长:
是传统文化的这份殊胜的法缘使得我和我丈夫成为朝夕相处的亲人。结婚这么久我们从没吵过架。遇事都是商量,都是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都是默默地为对方付出感动彼此。因他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在家。家里一切大小事,带孩子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做好。没让他操过心。如果我病了他会在电话里着急关心。我也教育孩子要节俭,因为爸爸工作很辛苦。对待双方父母都是交换身份。我就是公婆的亲女儿一样给他们洗脚,为婆婆洗澡,洗内衣,鞋子等等。孩子也会参与进来。他就像亲儿子一样照顾我父母,给我父亲剪脚趾甲,给我母亲端洗脚水。我总说他是十好男人。他性德比我高太多!虽然他忙于工作不像我可以天天学习。但是很少能看见他和谁生气。我不讲理任性时他也是笑呵呵的听我嘟嘟嘟说个不停。我们相处就是相互包容,只看对方优点。感恩彼此为家的付出。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愿!
17.丁国花学长:
十年前,我和先生都是暴脾气,一点不对就大吵,声音一个比一个大,吵完了虽然不会冷战,很快就好了,但是一边的孩子却受伤害我们并不自知。后来我开始学习传统文化,我开始改变,先生跟我吵我不吵,先生还反对我学习传统文化,我依然学习,提升自己。三四年前先生开始学习传统文化了,而且成长很快,悟性很好,做得比我好,我和先生也不怎么吼不怎么吵了。儿子还会吼容易生气,我们继续学习成长自己,最近儿子也不怎么生气不吼了,而且状态越来越好,唯有传统文化能拯救世界一点不假。感恩圣贤先哲们的教诲!持续学习,力行经典,期待自己越来越好,期待更多的家庭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