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3日,由青岛日报社、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主办,为期两天的“经典为师 同心同行”优秀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继续开讲。
开讲之前,青岛童学馆的小小学童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律动弟子规》表演。他们以童真无邪的演绎,将这部古老的蒙学经典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让儿童在欢快的律动中亲近经典,爱上传统文化。
当天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硕士,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刘余莉应邀来到活动现场,她以《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为题,与现场学员分享了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心得。
在讲座中,刘余莉从一些令人堪忧的教育现象入手,提出“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已迫在眉睫”的观点。接着,她以丰富的文化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广博的文化视角,论述了“得道”的方式方法。
随后,刘余莉又从“庶之、富之、教之”谈到能够真正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忽视道德教育所导致的社会问题,谈到“教之,就是要重视人伦理道德的教育,提升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在讲座中,刘余莉还以自身的经历为例,讲述了自己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而发生的良好转变,其实人生有很多的快乐,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精神修养才是最快乐的……
刘余莉的讲座时长近3个小时,内容既宏大又具体,语言既生动又有趣,现场学员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有观众表示,刘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她结合实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大家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和良好效果,也让大家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原载于2024年9月13日观海新闻客户端,原标题:要闻推荐|青岛:“经典为师 同心同行”优秀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继续开讲。转载时原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