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六个必须坚持”系列解读(之六)——坚持胸怀天下:大同理想的新生
2023-08-02“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秦芳

胸怀天下,本来就是一个联系不断的古老文明内在具有的雄浑气魄,更是站在人类立场而诞生的科学理论的广阔格局。1925年12月16日,郭沫若先生在《洪水》第一卷第七号上发表了《马克思进文庙》一文,文中写道:孔子正和三位得意门生“在上海文庙吃着冷猪头肉”,只见有人抬着朱红漆的轿子闯进来,轿子停下,走出大胡子马克思。两人经过一番交谈后,马克思感慨道:“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位老同志!”马克思之所以认下这位“老同志”,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与孔子的思想有很多契合之处,尤其是马克思理想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与孔子憧憬的“大同世界”不谋而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孔子,西方哲学思想集大成者马克思,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却代表着东西方文明殊涂同致的发展趋势。数千年来,人类优秀文明共同描绘出百万年发展史不断追求的幸福彼岸。在这一过程中,有些人走上了岔路,有些人走了回头路,有些人犹疑不知所往,有些人被动跟随他人,而有些人百折不挠、坚毅向前……社会主义发展五百多年来,经历了空想的三百多年,才等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又经历近一个世纪才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之后兴起的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东欧剧变”中或改旗易帜、或止步不前,只有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历史长河中看待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功能,在时代大潮中把握文化引领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⑴引领中国凭借世界第二位的综合国家实力,不仅对内持续提质增量、改善民生,更注重对外维护和平稳定的共同发展环境,视全世界为一家,尽己所能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国家和民族,由协和万邦的和合智慧发展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诸多方案,践行“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理念携手世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致力于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发挥每种文明自身优势,激励全世界各国各族人民为人类长久发展一同努力,把理想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万物与我为一”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文子·自然》)中国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最古老的观象台、最完整的天象记录,从千百年前起,我们对星空和自我的探索从未停止……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金嵌珍珠天球仪,是流传至今唯一的一件以黄金制成的天球仪模型,弥足珍贵。通过它,我们回眸看到古人的非凡智慧。据《仪象考成》记载,天球仪表面布列星辰、三垣、二十八宿、三百六十八星座,共一千三百三十颗星,依据星体体积与亮度按照比例选择大小相应的一千三百三十颗珍珠代表。天球仪表面还有黄道、赤道、银河、二十四节气的标识,内部还有精密的机械设计,使它可以模拟星体运动。我们知道,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号太空船曾在64亿公里外的宇宙中拍摄地球的照片,在这张颗粒状照片里看到的人类家园只是一个模糊微小的“暗淡蓝点”。天球仪的核心正是地球,而令人震惊的是,当从它的核心向外延展,我们会发现天球仪的表面要比拍摄这张照片的地方远得多得多。这意味着古人早已发现,这颗小小星球在宇宙面前就如尘埃一般,它渺小而脆弱,某个未知的因素就有可能将我们引以为傲的一切瞬间毁灭。所以,在重金打造的外形下,更为珍贵的是其中蕴含的万事万物同为一体的深刻哲思,传递出先祖对后世的谆谆教导,告诉我们所有人、所有民族、所有国家乃至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共同体,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与天下万物相互守望、共存共荣、持续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的共同体思想由来已久。《庄子·齐物论》里记录着南郭子綦与其学生颜成子游的一段对话: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一切事物虽然在形体上千差万别,但归根到底都是一体的。就像眼睛、鼻子、四肢、躯干构成人体一样,这些器官外形、作用不同,但都是一体而生,都是必要的存在、缺一不可。推广而言,大小、寿夭、是非、美丑、善恶、贵贱只是事物形式上的差别,万事万物来自一个永恒的本体才是事物的实相。比如,鸟兽在秋天里新生的细毛很小,但它的实相本体大到包括天下万物;泰山形体虽然很大,但作为无数形式的一种也只不过是实相中很小的部分。再如,夭折的婴儿也只是形体存在时间很短暂,而本体一直存在;长寿的彭祖虽说活了八百岁,但是形体的存在比起永恒的实相就非常短暂了。总而言之,天地和我共同生于本体,万事万物和我本来就是一个共同体。

正是在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华民族不断创造出“协和万邦”的盛世辉煌。《尚书·尧典》记载:“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不到一百个字,就简要详明地描绘出上古时期的唐虞之治。那时尧帝遵循古人流传的天地之道、大公之德,凭借钦敬贤人、明察下情、推举适当、道德纯备四种品质教化先民,将诚信、恭谨、克己、礼让的美好的德行传播到四方以外,从亲睦九族、整齐家族开始,进而管理国家任人唯贤,实现国家内部治理有序、人才济济,就可以创造外交方面的互通有无、关系和顺,最终实现了唐虞时代风俗大和的盛世景象。而这样的景象被春秋时代的孔子描述为“大同”理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在孔子看来,在这样的社会中,所有人都以公心对待一切人事,将德才兼备的人推举出来治理公共事务,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文明极大提升。哪怕东西放在大马路上,人们也不会起占为己有的私心,而是不忍心糟蹋浪费财货;同时会担心自己的力量不能发挥出来奉献社会,但不是为了谋取私利。人心古朴,而社会各领域共同发展,贫富差距小,教化水平高,这样一来,大家夜晚睡觉都不用关闭大门,这就是大同之治。

这样的社会是孔子毕生追求的政治理想,虽然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没有机会实现,但是大同理想在中华民族后世几千年中,同样成为历朝历代致力实现的目标,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盛世迭出的突出表现,而国家强大必然会以自信的状态面向世界、拥抱世界。

唐朝统一全国后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十分强盛,与周边七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正是这种远见卓识,开创了唐朝“四海咸服,万国来朝”的昌盛局面。时至今日,纽约唐人街仍是在西方世界最大城市的华人聚居区之一,在世界各地移居海外的华人还被当地人称为“唐人”。

唐,是中国富有魅力的别称,唐朝文明给世界历史、世界文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时代。作为当时世界上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唐朝的声威超过了同时期的世界强国——法兰克王国、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盛唐诗人王维的诗句,描绘了各国使节到大明宫朝拜唐朝皇帝的盛况。⑵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唐朝以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一切。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馆里珍藏的一幅《客使图》就描绘着在唐朝接待的外来使,他们有的来自东方,也有高鼻深目、长头发的西方人。唐朝强盛的国力与灿烂的文化对许多国家都具有吸引力,日本先后派出15批遣唐使,阿拉伯帝国也曾派出37批来华。在唐都长安聚集着来自各国的使者、留学生、学问僧、商人等,增进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情谊。

与此同时,唐朝文化也远播海外,对日本、朝鲜半岛、印度、阿拉伯、东罗马帝国,乃至非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时,朝鲜、日本等国常派来许多留学生到长安、洛阳学习,学习汉文,他们所说的是汉语,所写的是文言文。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经命魏徵等大臣编纂了一部治国理政丛书《群书治要》,但是因唐末战乱失传。幸运的是,这部经典被那时日本的遣唐使带回国,几代天皇及皇子、大臣奉之为圭臬,作为学习中华文化的一部重要经典,并促进实现了日本“承和贞观之间,致重雍袭熙之盛”(《群书治要·序》)。

唐朝不仅与东亚地区国家进行双向文化交流,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南亚、甚至北非地区有着密切的政治、贸易和文化往来。如广州港,唐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从开元前后开始,唐王朝在广州设置了市舶使,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实务。在这里,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料、珍宝、积载如山;还有许多来自斯里兰卡、伊斯兰世界和东南亚不同族裔的人都在这里访问或定居。据记载,大型外国商船每年到达广州的有四千多艘,通过贸易,新鲜的物品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当时中国与南洋、波斯湾地区间这条著名航线称为“广州通海夷道”,途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长共14000公里。这是一条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联接了东亚与印度及伊斯兰文化圈。

除了“海上丝绸之路”,人们更为熟知的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去印度求法的一位著名高僧——玄奘。这是一次伟大的文化交流之旅,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游学于天竺各地,十六年后回到长安。玄奘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撰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唐朝时期是中国大量吸纳印度文明的时期,除了佛教之外,印度天文学、数学、医学和语言学等学科也纷纷被吸纳到唐朝外来文化的洪流中。与此同时,中国的手工艺品、文化艺术也不断传入印度。

时光流转到2004年10月10日,坐标美国纽约,一个震撼世界的中国文物展在大都会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个名为“走向盛唐”的展览汇聚了中国14个省、市、自治区,47家文博单位的3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超过了70%,创下了中国文物展览史上的多个之最,展现了汉朝以后中国广泛吸纳中亚、印度、丝路和草原文化终于走向盛唐的历史进程。这也是享誉世界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建馆以来最富盛誉的一次中国文物展。

历史告诉我们:地球是圆的,人是不断运动的,无论我们生活在哪个角落,总有一天会相遇,因为世界本来就是一体,万事万物互联互通、不可分割。“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汉·贾谊《新书》),我们付出的一切终将以各种方式回到我们这里。

传承中华文明“协和万邦”的智慧和理念,中国共产党始终胸怀天下、立己达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更为世界谋大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既有风险挑战,也有新的机遇。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于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在国际场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那时起,秉承了马克思主义信念追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自新中国外交宝贵经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陆续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构的决议或宣言,从“一方领唱”到“众声合唱”,奏响穿透纷纭变乱引领人类迈向美好未来的高亢旋律。⑶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人类命运共同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呼吁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十年来,相关思想成果大大丰富和拓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一个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广博的理论体系。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总目标,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根本路径,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追求,以主权平等、沟通协商、法治正义、开放包容、人道主义等国际公认的原则为基本遵循,以“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以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重要依托,顺应时代变迁,回应世界之问,响应人民所愿,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十年来,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全方位探索与实践,并取得重要进展。以建立全球伙伴关系为起点,中国积极在双边层面拓展命运共同体实践,正与十多个国家商讨双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并已分别同老挝、柬埔寨签署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在地区层面,中国致力于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今天的中国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将各国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坚持谋和平、共发展,以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各国携手同行,创建更加美好的世界,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

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首次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并阐释其基本内涵。此后在许多重要双多边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2023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深刻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胸怀天下的博大胸怀,彰显了大党大国领袖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⑷

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共同追求凝练概括了全人类的基本价值共识,勾画出超越差异分歧的价值同心圆,凸显出各国人民企盼美好生活的最大公约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支撑,为人类文明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为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提供了正确理念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无论东方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所做一切无不需要和平环境,持续发展,才能维系民生。1970年12月7日,西德与波兰签订华沙条约,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后,自发下跪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华沙之跪”。那个严冬似乎昭示着春天来临,“那一刻,德国人的感觉,就是终于从战争中解脱了”,勃兰特总理不仅为德国战后历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章,成为联邦政府与东欧重归于好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为联邦德国在1973年9月加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⑸更为人类追求和平的希望之灯增添一分光明。半个世纪后,2023年5月的千年古城西安,石榴花盛开,一抹抹火红在大街小巷绽放,中国和中亚五国元首共叙传统友谊,共谋未来发展,共同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这是一次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开启双方合作新时代的盛会,为双方交流治国理政经验、推动各自发展振兴提供重要平台和机遇。5月19日上午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于巨幅壁画《秦岭新晖》前合影,镜头定格下六国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的历史瞬间。习主席号召:“让我们携手并肩,团结奋斗,积极推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迎接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从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出发,擘画中国中亚合作新蓝图,展现双方互利共赢、命运与共的广阔前景。

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也是和平的保障和发展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等新威胁和新挑战。两极对抗的世界局势已经不复存在,多边主义局势已经形成。然而,旧有的思维观念仍然固化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力图以大国来左右世界秩序。因此,为建构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规则只能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制定,不能由个别国家和国家集团来决定。”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公平正义为要旨,反对单边主义,坚持多边主义。⑹“公论在人心,无间于南北也。”(《宋·方勺〈泊宅编 〉》)2022年6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0届会议上,古巴代表近70个国家作共同发言指出,尊重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主权国家内政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新疆、香港、西藏事务是中国内政。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和双重标准,反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与此同时,20多个国家以单独发言等方式支持中国。近百个国家发出正义声音,反映出国际社会的呼声和愿望,公道自在人心。⑺

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也是人类共同的利益。民主作为一种权益,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同时,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定于一尊的民主形式,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民主模式。⑻每一颗民主的种子都需要找到合适的历史文化土壤,才能绽放出绚丽的民主之花、结出累累民主硕果。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真实有效的民主,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扩大了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了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了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真正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了实处,拓宽了人民民主的实现路径,开辟了人民民主的新境界,不仅实现了对西式民主的超越,而且拓展了人类政治文明新视野,为破解当今世界面临的民主赤字、治理赤字和发展赤字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人民能够当家做主,成为国家发展的主人,才能担当国家发展的责任,去创造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财富、越来越高尚的精神文明,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条件,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语》)。

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家和万事兴”,和平是一切大小事业的开端,而“兴”不仅是事业发展,还是天地万物绵延的生生不息。人作为万物灵长要以公心平等对待一切存在,从中选择有益于人类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因地制宜地运用适合的方式方法,带动每个人融入整个世界的发展大势,做国家的主人、担起人类事业的重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六边形,稳定而美丽,勾勒出人类幸福的主要维度。

《荀子·天论》中讲:“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地为人提供了无比丰饶的资源,人能够借助万物实现自身幸福,也要通过自身活动保持万物存在与发展。但是单独的一个人,或少数人,不可能充分运用资源,也不可能促进万物发展,唯有人类整个族类发挥每一分子的能力,从各行各业、不同层次都向着共同价值发力,才能形成真正属于人类文明的磅礴伟力。

15至16世纪,开始出现世界性大航海活动。欧洲人从大西洋绕过好望角进入东方的印度洋和太平洋,或者向西发现美洲,再穿越德雷克海峡进入太平洋,此后全球化贸易随之而来。参与此次世界大航海的,不仅仅有欧洲人,还有中国人。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初,便以恢复华夏“正统”为己任,认为和平稳定的内外环境是国家存续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于是制定了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和“厚往薄来”的外贸政策。明成祖时期派出一支规模浩大的船队七次往返于中国东南沿海到印度洋之间的航路上,为马六甲一带国家、地区送去了大明的陶瓷、丝绸等物,并广受喜爱;在返程中,郑和的官船也带回了一些中国所缺的物品,互通有无,中外交往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众所周知,这一历史事件就是“郑和下西洋”。而之所以航海远游,明成祖曾在敕书中这样写:“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照临、霜露所濡之处,人民老幼皆欲使其遂其生业。”大明的百姓是人民,其他国家地区的人民同样有着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明朝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的祖德,向世界张开怀抱。

在郑和开拓西洋的同时,明成祖也加大陆上的经营力度,多次派人出使西域,不仅使丝绸之路重现繁华,更加强了与多国之间的交流。其中,陈诚先后五次出使中亚各国,巩固了明朝与中亚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比如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陈诚出访中亚,第二年七月中亚、西亚20个国家600人组使团回访,明成祖朱棣派遣6000精锐骑兵护送,沿嘉峪关参观途经的明朝九边军镇,特意派遣明军中的蒙古族、回族军官接待,介绍明朝的民族平等政策,一扫“明朝虐待蒙古和回回人”的谣言,同时各国使臣对明朝强大的军事实力也叹为观止。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在北京接见各国使臣,诸使臣皆行叩拜礼,唯独帖木儿国使臣坚持行鞠躬礼,朱棣并不在意。随后,朱棣安排使团到山东、河南、江苏游览,展示中国内地城市的富庶繁华。两个月后,朱棣在北京周边开始大规模“狩猎”,共调用军队10万人,精心挑选精锐部队表演训练科目,整整持续一个月。看到阵容整齐、步调如一、兵甲鲜艳的军事演练,各国使节感到惊怖。阅兵后,朱棣在土木堡行营再次接见各国使节时,帖木儿国使臣带头下跪磕头,奉上当年帖木儿国王父亲生前的御用坐骑,表达“最崇高敬意”。朱棣不计前嫌,亲手写信托使臣转交帖木儿国王,表示“愿两国臣民永享太平安乐之福”,足见明帝的宽广胸襟,以及友好外交的诚意。此次观礼的使节来自27个国家,在和平的氛围中,明朝军威之盛以及睦邻友好的国策便在各国引起巨大反响,中亚、西亚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自此绵延。

世世代代与不同国家和民族交好,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了自己之外的国家和文化,更加深刻体会到作为人类这一族群对于美好生活有着怎样的共同向往。2015年9月,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讲坛,首次面向世界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着对“和而不同”的深刻理解,习主席将中华民族鲜明的价值追求推展至世界层面,开创性地实现了中外话语体系在价值观领域的对接。

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同时,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民主自由的追求更加坚定。必须深刻认识到,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既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也是破解当今时代难题的钥匙。只有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各方力量,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尊重文明多样性,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把全人类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共行天下大道,才能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任何一种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都兼具价值理想和价值规范的双重功能。价值理想表达了价值主体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而价值规范则体现为对价值主体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不同文明的共享价值,体现着普遍适用性,具有文化规范的功能。也就是说,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价值理念不仅有可能也有必要成为文明间互动交流、文明关系协调、文明矛盾化解的基本遵循,而且理应成为不同文明自觉遵守的基本规则,在自觉遵循价值规范中实现相知相亲。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规则转化的路径,既包括在多边国际舞台上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融入重要国际文件或宣言,使之成为凝聚国际共识的重要载体,也包括在双边关系中自觉落实全人类共同价值,使之成为处理双边关系的重要原则;既包括依据全人类共同价值制定和阐明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包括在推进周边外交、大国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的实践中更加自觉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指导,不断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间相知相亲。⑼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两个大局”提出的凝聚了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是在国际视野中对“人类社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的重大课题作出的历史性回答,是对当今世界国家关系以及国际交往准则的科学概括,其超越国家、超越民族、超越意识形态的意义,对于国际社会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国际关系的思考、社会与国家结构关系的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⑽

中国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坚定倡导者和积极践行者,矢志不渝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在动荡变革的世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走的是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中国愿同各国一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球发展倡议落地,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国际正义力量的壮大。

现实启示我们:全人类共同体价值六个方面密切联系、环环相扣,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之间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改造,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铸就了中华文明新辉煌,也将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新航道。

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美美与共”前景无限

文明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有序社会经过分化或外部冲击,将变成一个动荡的社会;在过渡时期,将会出现无序或半无序状态;无序社会经过分化和整合,又将形成一个有序的社会,从而进入一个更高一级的文明社会。⑾在现代人类形成之前(距今35000年),各原始族群联系较少,各自独立活动,人类还没有创造出一个共同的社会意识,没有共同的行为规范。随着现代人的形成,人口增多,交往范围增大,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的增多,人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激发人类智慧的萌发。除了创造物质产品以满足生理需求、维护基本的生存条件外,人们还要考虑本群体成员的团结,以共同抵御其他群体的攻击,同时也考虑如何减少人类群体之间的冲突,建立一个有序的人类社会,保障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安定。因此,最早的安定有序社会的形成是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共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在人类有序社会形成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动物虽然有思维的能力,但没有形成共同的意识形态,只有人类才有能力创造共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比如,从现有资料来看,人类最早的社会意识形态可以追溯到图腾意识。

而人类文明的实质是进行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的组织方式。这些组织方式,往往基于历史发展和方式变化。按照马克思提出的“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三个社会形态理论,人类文明可以分为“前文明”“内在分裂的文明”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文明”三个形态,其中“内在分裂的文明”又可以分为奴隶制、农奴制和资本主义等不同文明。⑿

所谓“前文明形态”,即人类的原始部落状态。在这种形态中,人类素朴地把一切当作共同体的财产,尽管为了生存也有食物等方面与共同体外部及内部的争夺。在这个阶段,个人离开群体是无法生存的,对群体的依赖非常明显。随着定居下来从游牧、采集逐渐转换为耕种以及家畜的蓄养,剩余产品逐渐多了起来,这就为共同体内部的分工创造了条件,文明的曙光开始显现,狩猎和采集的生存方式就转化为耕种和畜牧。“内在分裂的文明”,是说这种文明建立在阶级社会的分裂和对抗基础之上,根据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奴隶制文明、农奴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文明”是未来社会的文明形态,这一文明形态摆脱了对抗性。按照马克思的设想,这种文明形态应该摆脱了以往“物的依赖”和“人的依赖”关系,实际上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不仅给人的自由发展创造物质条件,而且在资本主义文明形式给人自由的基础上,摆脱资本对人的控制,给人以真正的自由。正如在《共产党宣言》“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一节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经历了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我们是否相信这样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可以实现?

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许多大事件:先是苏联解体,然后是全球化发展的加强,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文明的冲突》应运而生,这是美国学者亨廷顿的一本专著,书中强调了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主要作用,唤起了人们对文化因素的关注。他指出:“文化长期以来曾一直为西方的国际关系学者所忽视;同时在全世界,人们正在根据文化来重新界定自己的认同。”这本书一出版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反响,并被翻译成22种不同的文字,书中许多观点被不同国家的人们广泛地讨论,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关注,对美国国家政策的制定起到了很重要的参考作用。重要的是,书中描绘出对世界未来发展的忧虑,尤其是对西方文明未来发展的忧虑:一个崛起的东亚地带,一个崛起的中华民族,还有充满着矛盾与战争的伊斯兰国家——这是一幅具有西方思维特点的世界图景。⒀所以不难理解,“冲突”的思维与心态导致了美西方对待外部世界的状态也处于一种持续冲突之中。

而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关注到文明的共存问题,贡献出中国答案。“各美其美”,各种族群文明首先能够自立地生存和发展,保留自己的传统和特征;“美人之美”,不同文明之间加强交流、对话和理解,相互看到彼此的优点,尊重和欣赏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与发展模式;“美美与共”,当我们知道不同文明的优点如同天上的繁星般数不胜数时,我们会共同珍惜这笔伟大人类财富,并且继承和发扬这些优势,相互补充成为更加壮丽的文明现象;“天下大同”,这样的景象似乎又一次回到了上古时代的“大同之治”,然而不同的是,此时我们的起点不再是原始生产力,也不再是中原故地,而是21世纪整个地球的全体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2023年3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15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相聚“云端”,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出时代强音。

文明的创造是需要历史推动的,就像人类几万年的积累起来的文明财富一样,我们所实现的文明新形态只是刚刚起步。而一旦起步,便气贯长虹,势不可当。

2023年7月3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北京开幕,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主题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绘就现代化新图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致贺信时指出,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他强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希望各国汉学家作为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友谊合作作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这次盛会反响强烈,引发诸多共鸣之音。包括多国政党政要、汉学家等在内的约400位中外嘉宾,围绕习近平主席贺信和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主张展开热烈交流讨论。⒁与会人士纷纷表示,习主席的贺信指出了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展现了中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为更好融通中外文明、增进理解友谊合作指明了方向。各方愿共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绘就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强调了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重要性,体现了对这一现代社会关键议题的深刻洞悉。”在开幕式现场聆听贺信的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中央执委、国会下议院副议长刘强燕表示,人类真正的进步不在于同质化,而在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要克服各类全球性挑战,共同走上现代化道路,必须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及其对应的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从参加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到参加这次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感触颇深。他表示,习近平主席对文化文明的思考,一方面是充分看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人类文明作出的独特贡献,展现强烈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着眼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课题,不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这正是中国人所追求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三个多月后,中方举办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充分展现了中国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决心。”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徐里表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只有通过不同文明、不同国家间的坦诚交流和互学互鉴,才能让各个文明的智慧充分迸发出来,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贡献力量。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高于其他文明,沉溺于文明优越论势必会造成冲突。”中非共和国团结一心运动全国执行书记、国民议会议长萨兰吉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是非常重要且珍贵的观点。他提议现场所有人都为习近平主席贺信所表达的观点鼓掌,全场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联合国文明联盟高级代表莫拉蒂诺斯说,感谢习近平主席一直以来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我十分赞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该倡议与联合国文明联盟的工作有许多相通之处。”他表示,相信这一倡议将有力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对话。

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文明倡议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记住,全人类命运与共。只有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团结起来,人类才能共同进步。如果我们尊重所有的文明,就能共同建设以理解与和平为标志的人类文明。

“中国国家领导人对汉学家的工作高度重视,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过去半个多世纪一直在从事汉学研究的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马克林说,中华文明是伟大的文明,中国的过去与现在都值得深入了解。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用几十年时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现代化成就,其中所展现的独特智慧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学习。

现场聆听习主席对各国汉学家的亲切勉励,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罗季奥诺夫深受感动。近年来,他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出版工作,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中收获颇丰。他表示,学习汉语、研究中国,对汉学家来说不只是职业使然,更是一种神圣使命。他将继续促进中国人民与俄罗斯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

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说:“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中国国家版本馆将以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为指引,不断加强与各国汉学家人文交流合作,持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将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中国方案。马克思曾说:“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未来召唤我们:不能在中华文明的宝库里坐等奇迹,而要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还要为人类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增添新的更大辉煌!

【作者系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讲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及思想理念研究》(23ZDA016)核心成员】

参考文献

⑴ 新华社:《新的文化使命——从“第二个结合”看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年6月5日。

⑵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通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17年。

⑶ 任红岩:《从“一方领唱”到“众声合唱” 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学习时报》,2023年5月29日。

⑷ 人民日报评论员:《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②》,“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3年3月24日。

⑸ 佚名:《拉贝之孙:“华沙之跪”让德国人从战争中解脱》,新华报业网,2015年6月5日。

⑹ 杨豹:《公平正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光明日报》,2022年1月10日。

⑺ 郭言:《多国正义之声彰显公道自在人心》,《经济日报》,2022年6月17日。

⑻ 赵纪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和世界意义》,《光明日报》,2023年5月29日。

⑼ 王公龙:《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光明日报》,2022年12月2日。

⑽ 洪向华,解超:《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特质》,《中国青年报》,2022年11月29日。

⑾ 何星亮:《图腾与人类文明形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6-22页。

⑿ 韩震:《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历程》,《人民论坛》,2021年第34期,第16-21页。

⒀ 方李莉:《世界秩序的重建——从亨廷顿到费孝通》,《群言》,2012年第12期,第27-30页。

⒁ 新华社:《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习近平主席致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贺信引发与会人士共鸣》,“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3年7月4日。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