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2-12-12“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刘余莉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全局出发,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事实上,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时就进行积极丰富的绿色治理探索,将生态环境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2005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提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依时而动、保护生态等思想一脉相承。

一、天人合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古人所说的“道”大多指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规律。《周易》记载,古圣先贤“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正是在观察天地自然、社会人文之道(规律)的基础上,圣人提出了促进身心和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天下和平的常道。所以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荀子也说:“道者,古今之正权也;离道而内自择,则不知祸福之所托。”这说明,顺着自然天道来修身治国,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否则必然败亡。而“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这种“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常理、规律,古今适用、历久弥新。至于体现和落实这些常道的方法和形式,则可随时代发展而加以适当取舍。

“天人合一”是古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观人世而发展出的关于天人关系的重要思想。《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被表述为“与天地参”“民胞物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张载《西铭》云:“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王阳明在《大学问》中对“天人合一”理念有深刻阐述,并引申出了“一体之仁”:“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可见,中国古人很早就形成了“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世界观,在这种“一体之仁”的观念之下,人与自然,父与子、夫与妇,乃至兄弟、朋友、君臣、国家之间都是和谐一体的关系,因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种整体的思维方式下,中国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但仍保持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而使中华文明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得以延续。而西方的世界观和认识论以“二元对立”为主要特征: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人、人与自然界。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渗透到方方面面,于是父子、夫妇、老板与员工乃至兄弟、朋友、企业、国家之间都成为彼此对立的关系。所谓的竞争、博弈论、修昔底德陷阱等概念和理论,都是在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中产生的。用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眼光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慈子孝、夫义妇德、君仁臣忠、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协和万邦、天人合一等理念,不可避免会导致误读与误判。例如,因为不理解父子一体,而批判中国人的孝道是愚孝;因为不理解君臣一体、君民一体,而批评中国人讲忠君是没有人权等。

深受“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及“一体之仁”等思想的影响,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自然从来没有被看作人类征服、主宰、利用和控制的对象,而是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关系。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世,而且泽被后世。两千多年以来,都江堰作为全世界的生态典范,仍诉说着中国人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继承并发展了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多次强调:“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把传统文化“一体之仁”理念运用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提出的生态思想。

二、依时而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路径

中国古人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通过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道路,实现了社会与自然双双可持续发展。“依时而动”是中国古人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重要实践。《礼记·月令》记载了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要做的政事。“月”即天文,“令”即政事。古代圣王“上察天时,下授民事,承天以治人”,制定了一套依据天文、阴阳五行来施行政事的纲领,按照天道、天时来治民。

例如,在孟春之月,即春季第一个月,在立春之日,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举行迎春之礼,命令三公颁布德教,宣布时下的禁令,褒扬善行,周济贫困不足之人,恩德普及于广大的民众。迎春之礼后祭祀上天,并选择吉日,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在藉田(天子的责任田)耕种,率先垂范注重农业这个本业。

孟夏之月,即夏季第一个月,不可大兴土木,不可大量征发民众。因为此时正值农忙,随顺天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误农时”。而夏季的第二个月由于阳气盛而且经常干旱,所以要举行祈雨的祭礼。而夏季的最后一个月,由于雨水浩大,便不可大兴徭役,否则会有天殃。

孟秋之月,即秋天的第一个月,要命令将帅挑选武士,磨砺兵器;命令治狱官慎重判刑;命令百官修缮堤坝,谨防堵塞,以防止水涝灾害。因为秋天主金、主肃杀之气。这也是依据天文五行来执政。而秋天的第二个月,则要注意养护衰老的人,授给他们坐几、手杖;司农之官则催促人民收藏谷物;务必积蓄干菜,多积聚粮食,以为过冬做预备;并劝勉民众种麦子,不要错过农时。

孟冬之月,即冬天的第一个月,要加赏以身殉国者的后代,抚恤以身殉国者的妻子儿女;命令百官谨慎保管府库、谷仓的粮食、财物;巩固封疆,防备边境,完善要塞,紧守关口桥梁,举行大饮烝之礼。大饮烝礼后来演变成燕礼和乡饮酒礼,是一种尊老敬老的礼,提倡不忘本、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社会风气,也是提倡长幼有序,这样就不会恃强凌弱。而到了季冬之月,也就是冬天的最后一个月,则命令田官告诉民众取出五谷的种子,说明大寒气节已过,农事即将开始,命令农民计划耕种的事宜,修理翻土的耒耜,备办耕田的农具;天子与公卿大夫共同修订完善国家的法典,按照四季的时令,以确定哪些适用来年运用。

《礼记·月令》虽然关注农业生产,但同时还涉及了国家祭祀、徭役、军事、社会保障、生态保护、文教等各个领域。中国古人能够做到随顺天时,依时而动,是因为古人能够敬畏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治国理政。祭祀中的祭天和祭神之礼,都是敬畏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天地祖先、天子百官、黎民百姓、山林鸟兽共同构成了一个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作为核心,仍然需要发挥维护“一体”的作用,践行天地厚德,随顺天时,生养万物,这就是仁心、仁政的最好落实。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依循天道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生活、办理政治,才能保持人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的关系。

三、生态保护: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根本大计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下,古人“依时而动”,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唯一一个不间断承传发展的文明,与古人极为重视环境保护密不可分。

《礼记·月令》中的很多规定就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因此要禁止杀伐,保护幼小,不可逆生气而行。《月令篇》规定:

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禁止砍伐树木,不要毁鸟窠,不要杀害幼虫、已怀胎的母畜、刚出母体的小兽、刚会飞的小鸟,不要伤害小兽及各种鸟蛋。

仲春之月,“毋竭在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不要将河泽中的水放完,不要让蓄水池干竭,不要焚烧山林。

季春之月,“田猎罝罘、罗罔、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打猎用的捕兽的网、捕鸟的网、长柄的网和射猎用的隐蔽工具,毒害野兽的毒药,一概不能出各个城门。

夏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孟夏之月)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在孟夏之月,要促进草木茁壮生长,不要进行毁坏和糟蹋。不要大兴土木,不要征发人民大众,不要砍伐大树。

“(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季夏之月,树木才刚开始变得茂盛。这是让掌管山泽苑囿的官员进入山林巡查树木,但是不可以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工。

秋天才是收获的季节。“(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到了季秋之月,草木开始变得枯黄,这时才可以伐薪烧炭。

更可贵的是,《月令》不仅规定了什么季节应怎样做,还说明了如果反季而行会导致怎样的后果。例如,“(仲春之月)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仲夏之月)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于疫。”“(仲秋之月)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蚤死。”“(仲冬之月)行春令,则蝗虫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疥疠。”

古人不仅从制度上对环境保护作出具体规定,还以此教导民众,在人的心灵深处扎下环保根基,培养人的“仁心”“仁德”。《淮南子》记载,巫马期前往单父察访宓子贱教化百姓的成效。巫马期见到有人在夜间捕鱼,捕得之后又将鱼放了,便询问渔夫原因。渔夫说:“长官子贱不愿让人捕捞正在成长的小鱼。我刚捕到的是小鱼,就把它们放了。”巫马期便感叹,“子贱实行德政的效果,简直是好到了极点!他能使人在暗夜做事时,也像严刑峻法就在身边一样。”不捕捞尚在生长的小鱼,不仅是环保的规定,更是仁心的体现。这些百姓耻于作恶,不忍心欺骗自己的内心。《史记》称赞子贱所达到的治理是“不忍欺”的最高治理境界。而这其中体现的环保治理,达到了心灵环保的境界,唯有如此(即不依赖严刑峻法)才能真正保护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着文明兴衰演替。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梦想和力量之源。这力量根植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纵观人类文明历史,放眼全球经济发展,审视当代中国国情,习近平总书记严肃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已经延续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再延续五千年直至实现永续发展。

总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智慧根植于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科学方向,这些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等理念的借鉴和发扬。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