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深刻理解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
2023-10-15“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刘余莉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国家发展阶段理论,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根据孔子关于国家发展的阶段理论,国家的发展要经历庶之、富之、教之三个主要阶段。这说明,加强文化建设、重视道德教化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加以重视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经济总量无论是世界第二还是世界第一,未必就能够巩固住我们的政权。经济发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国家能够称为强大吗?”这一讲话振聋发聩,直指只有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才是国家强大的关键。

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使得历史上的盛世中国不仅是人口稠密、幅员辽阔的大国,经济繁荣、物产丰饶的富国,更是一个文化昌明、近悦远怀的强国。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宣文教以章其化”,享有“礼义之邦”的美誉,达到过“囹圄空虚,刑措不用”“民不忍欺”的治理境界,形成过“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局面。在近代中国丧失文化自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寻到马克思主义,用以唤醒沉睡的中华民族,激活蒙尘的古老文明,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如果说毛泽东思想让中国站起来,并使中国成为一个有独立主权的人口大国,主要解决的是“庶之”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主要解决的是“富之”的问题,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着重解决“教之”的问题,即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以及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新时代把我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必然要求。

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2021年7月1日建党百年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30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慧源泉和文化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创造性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孕育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意志、行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思想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如果没有五千年文明,哪有什么中国特色?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这些具有独创性意义的重大表述,对于推动文化自信自强起到了重要作用,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纲领和理论指南。

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深刻理解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迫切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此前,他还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可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人的文明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本质,这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关键。

古圣先贤在观察天地自然、社会人文之道(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身心和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天下和平的常道。这些天道的规律、人伦的秩序以及治国的常理常法记载在经史子集的典籍里,体现在圣人制定的礼乐制度中,这就是“文以载道”。“文”就是指文字、文章、礼乐、建筑、雕塑等;“化”的本义作“教行”解,就是人受教而变化。文、化二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礼乐、建筑、雕塑等变化人的气质,使人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之下,中国古代士人形成了特有的精神品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文字、文章、礼乐等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传递大道,教化人心,化民成俗。

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说明文化以道为体,无论文章、礼乐等各种文化载体和形式,都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为目的,都可以通过教育变化人的行为气质,使人具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德性,并进而达到安身立命、经世致用的功效,因而体现了文化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特点。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抓住文化“文以载道”的本质(体),与时俱进创新文化的载体和形式(相),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用)。例如,现代的电影、电视剧、小视频等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都应秉持“思无邪”的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从而“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达到净化社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效用。可见,“文化的软实力”是通过文化“以文化人”的力量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心性修养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从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众志成城。正是在这种意思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我们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实践需要。

总之,唯有深刻认识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必然性、理论必要性和实践迫切性,才能切实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充分发挥出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及思想理论研究》首席专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