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时代明确提出的重大课题。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刘余莉教授主持撰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紧扣“第二个结合”重大理论命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内涵、丰富内容、重要意义及其对世界的贡献等进行研究阐释,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当代价值,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
该书作为国家高端智库重点课题成果,准确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内在逻辑和深刻内涵,体现宽广历史视野,彰显深厚时代意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漫长历史中积淀了众多与当今时代产生深刻共鸣的独特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书中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把握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研究阐释全人类共同价值何以建立在中国古圣先贤体悟天地自然之道、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人伦大道基础之上,围绕以和为贵、好战必亡、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和平之道,革故鼎新、允执厥中、天人合一、海纳百川、和合共生的发展理念,天道无私、天下大同的公平意识,重义轻利、义即是利的正义理念,经济上富民利民、政治上听民重民、文化上教民导民的以民为本的民主思想,道德即自由的自由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丰富内涵、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等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阐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之“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道”是如何相通相融相成的。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该书紧扣时代之问,揭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的理论背景、现实背景,阐明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何以超越西方“普世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思想渊源、文化底蕴与精神滋养,以及如何为破解世界之问、时代之问贡献中国智慧。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摆脱西方话语方式,形成有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国式表达,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该书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提炼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可以说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央党校副校长龚维斌教授在序言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深入阐释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核心理念与思想,有助于读者深刻领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丰富内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产物的重要论断。作为“第二个结合”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用学术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突出特性,深刻认识中西方文化异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以文化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