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品讀<群書治要>》第33集--道德教育的制度保障
2020-05-20海口廣播電視臺

【全文6195字  閱讀需要7分鐘】


尊敬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我們今天一起學習,道德教育的制度保障。現在大家都在講“促進社會和諧”,在中國古人看來,社會應該怎麼樣治理,才能達到和諧?

在《論語》上記載,孔夫子到魏國去考察,他的弟子冉有給他駕車子。孔老夫子就說:這個地方人口已經很稠密了。冉有就問,說人口已經很稠密了,還應該做什麼呢?孔子回答了兩個字“富之。”就是要使人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已經使人們富裕了,還應該做什麼呢?孔老夫子又說了兩個字“教之”。也就是說,“富之教之”這四個字做好了,這個社會就和諧了。

在《孟子》上也說:“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人們吃飽了飯,穿暖了衣服,也有了好房子住,過上了安逸的生活。但是如果沒有倫理道德的教育,人們不知道自己在倫理關係中的責任和本分,這個時候就墮落得離禽獸不遠了。中國古人把道德教育,看得特別重要。

當然很多人聽到這裏,不禁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西方國家,也沒像我們這樣重視道德教育,人家就是靠制度建設,不是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得挺好嗎!所以我們只要把西方的制度搬過來,我們社會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其實當我們向西方學習的時候,我們忽視了西方民主法制得以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從西方歷史上看,西方的制度,是建立在宗教文化的傳統之上,也就是說,他的政治制度維護了公平正義,但是仁慈博愛,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是由教會來教導的。所以他們的社會治理其實也是兩手抓,一手抓公平正義的制度建設,一手抓仁慈博愛的道德教育。只不過這個道德教育的主體,變成了是教會。

但是我們在向西方學習的時候,我們僅僅看到了西方重視制度建設的一面,誤以為只要把西方的制度搬過來,我們社會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結果怎麼樣?制度是搬過來了,但是卻出現了“異體移植”的弊端。什麼是“異體移植”?這個制度在西方國家能運用得很好,但是一搬到中國來,就變樣、就變味,就不靈了。

在《群書治要·傅子》上,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現在都在討論,到底是制度重要還是人更重要。傅子的一句話,把這個問題就講清楚了。他說:“明君必順善制而後致治,非善制之能獨治也。必須良佐有以行之也。”什麼意思?說:明智的君主,一定是順著好的制度,才能夠達到天下大治的結果。換一句話說,好的制度重不重要?當然是很重要。但是他同時強調,並不是說有了好的制度,就一定能夠達到天下大治的結果,還必須有好的輔佐人才,來推行這個好的制度。從這個角度上說,要培養德才兼備的領導者,推行好的制度,這樣才能夠把社會治理的和諧。

我們經常說:我們的制度有欠缺、有問題。那麼它欠缺在什麼地方?相對於古代的制度相比,就是我們現在的制度,沒有把人培養成好人;並把好人選拔在領導的位置上,讓他發揮作用,這個是制度的根本缺陷。

我們中國古人對道德教育的重視,他不是空洞地說教,他恰恰是通過各種制度,來保障實施的。比如說從教育制度上看,中國古代都有庠序,什麼是庠序?就是鄉間的學校。每一個鄉、村、鎮都有學校;到國都就有太學。這些學校所宣講的內容,都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古人從小接受的是聖賢教育,是道德教育。這就是符合《禮記·學記》上所說的,“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這個教育確實秉持了使人的善良增長,使人的過失挽救這樣的目標。這和我們現代的教育,只追求升學率就完全不同了。

在考試制度方面,我們知道從隋唐開始,就實行了科舉考試制度,而這個科舉考試制度的內容,全都是聖賢經典。這有什麼好處?習總書記在2013年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有一個重要的講話,在這個講話中,他就提出,各種文史知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幹部也要學習。學習的目的是什麼?以學益智,以學修身。目的是通過學習傳統文化,提升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

看了這一段話就會引人思考,為什麼中國古人有習主席所總結的——政治抱負、報國情懷、浩然正氣、獻身精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古人所讀的書都是聖賢經典。比如說在《大學》的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告訴我們上大學的目的是什麼,學做大人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明明德”。要把自己本有的明德彰顯出來。而且還要親民,也就是要幫助人民,把他的明德彰顯出來。而且要把這兩件事,都做到究竟圓滿的地步。

在《論語》上也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我們想一想,這個孩子從小就熟讀聖賢書,接受聖賢教育,你要考試的話,也要通達這些聖賢經典,所以你怎麼樣,你必須去學習。在這種聖賢教育的薰陶之下,他自然會有聖賢人格。

所以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就看你用什麼教,怎樣教。比如說一個人,他從小就生活在小偷的環境中,他長大自然就是一個小偷;他從小就生活在恐怖分子的氛圍之中,他長大自然也成為一個恐怖分子。從小受聖賢教育的薰陶,他長大自然成為君子、聖賢。這不就是看你用什麼去教嗎?

再看中國古人的用人制度,它也是特別合乎人情的。孔老夫子曾經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聖人的話多麼的平實,多麼的符合社會的實際。他說誰不喜歡富與貴的境界?誰希望過一個貧賤的生活?他承認喜歡富貴,這是人之常情。所以中國古人來設計制度的時候,他也是順著人情來設置的。怎麼設置的?比如說在《群書治要·傅子》中就記載,中國古代的用人秉持了這樣一個原則,那就是“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什麼意思,就是你的爵位,領導的位置,沒有德行的人就不授予,換句話說,沒有德行,你就不能夠當領導。在考察一個人他夠不夠格當領導的時候,首先考察的是他的德行,而且你的德行越高,你的領導位置就越高。“祿非功不與”,這個祿就是俸祿。古人的俸祿都是用糧食給的。換一句話說這個俸祿,就是我們所說的工資獎金等等。假設你對國家沒有建功立業,那就不給予他俸祿。這樣一個原則一設立,人們就不是簡單地去追求富貴,而是通過追求德行,追求對國家的建功立業。這樣人們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培養自己的德行上去了,轉移到對國家多做貢獻上去了。這就是在用人的時候,必須秉持的一個原則。

在選舉制度上,我們前面講了“孝”特別地重要。從漢代開始,就實行了舉孝廉的人才選拔機制。這個地方官負責把這個地方,具有孝廉品質的孩子舉薦出來,由國家培養,作為官吏的候補。為什麼?因為這個孩子孝,他就會對國家忠,他廉潔就沒有貪心。這是選拔官員的兩個最重要的品質。而為了使這個地方官,把真正具有孝廉品質的孩子舉薦出來,而不是誰給他送禮,他就舉薦誰;誰是他的親朋好友,他就舉薦誰。還有一個制度加以保證,什麼制度?就是“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也就是說,你所推薦的這個人,對國家確實有貢獻,建功立業,德才兼備,那麼你推薦的人,受到國家最高的賞賜;如果你手下有人才,你卻嫉賢妒能,把這個人才給埋沒了、蒙蔽了,這樣的人一旦被發現,也會受到國家最高的懲罰。

中國古人他在評價一個地方官員的政績的時候,就看他為國家舉薦了多少德才兼備的人才。這是他政績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這樣的制度一設計,這個地方官會竭盡全力地把德才兼備的人推選出來。而那些有問題的,德行不怎麼好的、不過關的人,他推薦的時候要小心了。因為這個人一旦出問題,他會牽連到我。這些制度都保證了人們去追求德行。

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有人說:我們現在的腐敗,都和傳統文化有關系。為什麼?因為中國人特別講求“官本位”。如何全面地理解官本位?我們知道中國古人對於做官的人,確實非常恭敬。

比如說在《孟子》上說:天下有達尊者三,爵一,齒一,德一。也就是說,天下有三種人是非常受尊敬的,哪三種人?第一就是有爵位的領導者,第二就是上了年紀的人,第三是有德行的人。這個“一”就是要以他們為一,就是尊敬的意思。為什麼要尊敬有爵位的領導者?其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古代任命官員,它有這樣一個前提,就是“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沒有德行的人,不授予爵位;沒有功勞的人,不授予俸祿。這兩個前提一建立,德行越高的人,他的官位越高,越受到尊重。人們看到這個人的官位,那我們就知道這個人的德行也是很高的。

我們現在為什麼反對了這種“官本位”?為什麼現在做官的人,他不受人尊敬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在選官的時候,可能往往都是任人唯親、任人為關係。當然很多人又問了,他說你看歷史上也不是出現過很多貪官,遺臭萬年嗎!比如說和珅、嚴嵩、蔡京,他們也是貪污受賄,遺臭萬年,這又是什麼原因?

第一就是因為上位者沒有徹底明理,他沒有真正地做到任人唯賢,還是任人唯親,還是喜歡阿諛奉承。

第二就是這些人可能雖然讀了聖賢書,但是並沒有經得住利欲的誘惑。也就是我們說的格物致知的功夫沒有做好,所以怎麼樣?面對財色名利的誘惑,也把持不住自己了。孔老夫子說了一句話說得很好,他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像我們這個藥方已經開了,而且這個藥方確實是一個好藥方。但是首先你不信;第二你就不吃;第三你對它懷疑,你不用,那對你也就無濟於事了。

從激勵機制上來看,我們看中國古人,對於這個官吏怎麼樣才能夠廉潔,思考得也很深入。在《群書治要·劉廙政論》上說:為政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使官吏廉潔。但是為什麼官員卻做不到廉潔?雖然選了像許由、伯夷這樣廉潔的官員,又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刑罰,有貪必懲,有令必從。但實際上卻沒有起到好的效果。奸巧的事情越來越多,欺詐的行為也越來越嚴重。這是什麼原因?他說“知清之為清,而不知所以清之,故免而無恥也。”意思是說,知道應該讓官吏清廉,但是卻不知道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辦法,讓官吏清廉。所以官吏便“免而無恥。”做了壞事,還想方設法地免於法律的制裁,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後面又說:“曰欲其清,而薄其祿,祿薄所以不得成其清”。想讓官員清廉不貪污,但是他們的俸祿,他們的收入卻非常的微薄。微薄的俸祿不能夠使官員保持廉潔。因為如果官員的收入太少,不能夠維持一個有尊嚴的生活,特別是和別的階層相對比,收入的差額很大,這個時候,心裏就不滿了。而一個官員的俸祿微薄,又掌握著很高的權利。他批一個字就是幾百萬、上千億的專案,他的心裏能平衡嗎。古人形象地把這種現象比作“餓犬護肉”,“渴馬守水”。這個人已經很饑餓了,像一個饑餓的犬一樣,你還讓他幹嘛?看護著肥肉;這個馬已經很渴了,你還讓這個馬,看護水源。這樣還能不貪污受賄嗎?那怎麼辦呢?“故知清而不知所以重其祿者,則欺而濁。”你想讓官員清廉,但是卻沒有給他們提高俸祿,那麼官員就會欺詐,官場的作風就會很污濁。很多貪污受賄的情形就會出現。這告訴我們,高薪養廉是很必要的。但是高薪養廉也必須有一定的條件。“知重其祿,而不知所以少其吏者,則竭而不足”。官員的位置很多,很多人都人浮於事,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增加他們的俸祿,人民就會負擔加重,人民也會對這個現象更加不滿。高薪養廉的前提就是必須“少其吏”。使官員的人數減少,而“知少其吏,而不知所以盡其力者,則事繁而職闕。”也知道要減少官員的數目,也知道精簡職位,但是卻不知道如何讓這些官員,竭盡全力地做好本分。那麼這個事情又顯得繁多了,職位又顯得缺少了。精簡機構做好了,還要懂得提高官員的責任感,要讓他們能夠竭忠盡智地把工作做好。這樣高薪養廉才是可行的。

在《魏志》上也有這樣一段話,它說“夫除無事之位,損不急之祿,止浮食之費,並從容之官,使官必有職,職任其事,事必受祿,祿代其耕,乃往古之常式,當今之所宜也。”也就是說,要把無事可做的官位廢除、把不是急需的俸祿減損、奢侈的花銷停止、職務重疊的要合併、職任其事的官員一定要有他應盡的本分,做了他的本分就要付給他俸祿。這是自古以來普遍適用的規律,在今天也可以借鑒。相反,如果職位繁多、職責混亂,就會使人浮於事,有的人無事可做,而有的人忙得不可開交,結果官員職位很多,俸祿很微薄,他們對自己的收入就會不滿。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貪污受賄,與民爭利。

只有人當於事,俸祿充足,官員腐敗就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因為他的薪水很高,一旦腐敗了,被關進監獄,自己的收入沒有了,那代價不是很大嘛。這樣他才會珍惜自己的位置,廉潔奉公。這才會走向一個良性的迴圈。

中國古人也是從激勵機制上,要保證官員廉潔,讓他們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保持一個有尊嚴的生活,並進而保持一定的職業操守。

在激勵機制上,對於人民百姓也有一種激勵制度。在《群書治要·韓詩外傳》上記載:“古者必有命民”,什麼叫“命民”,就是君主下詔命封賞的平民百姓。為什麼皇帝要親自下詔封賞他呢?下麵有一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他說:“民有能敬長憐孤,取捨好讓,居事力者,命於其君。命然後得乘飾車駢馬,未得命者不得乘,乘皆有罰。”哪些人皇帝給予“命民”的稱號?就是在平民百姓當中,有能夠尊敬長輩、憐憫孤兒;在利益面前能夠退讓、推讓、禮讓;做事竭盡全力的人。這樣就會被君王下詔命給以封賞。這個平民百姓,雖然身份地位微賤,他可能沒有能力,不能當官,但是他有德行,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社會風氣的好轉起到引領的作用,給社會大眾做出了一個好的表率。這樣的人,他就可以被封為“命民”,給以獎勵。這樣的話,整個社會的風氣,就會轉向善良,轉向淳厚。一旦這些人被選為“命民”,他在出行的時候,就可以坐兩匹馬拉的馬車,這個馬車還裝飾得很好。其他人,你再有錢,但是你沒有這樣的德行,沒有被皇帝給“命民”的稱號,你也不可以乘坐這樣的車子。如果你乘坐這樣的車子,你就會被責罰。

中國古人的這個制度有什麼好處?就是讓你去追求有德行,而不是讓你去追求金錢,金錢至上。從這些我們看到了,古代這個激勵機制的設立,也都是鼓勵人們向善的。

再有就是法律制度,那就更明顯了,比如說《孝經》上說:“五刑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我們知道孝很重要,所以也從法律制度上,來保證人們都有孝悌的品質。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個兒子把他的父親給殺了。全國出現這樣的事情,那是非常罕見的。這個兒子當然被處死;他的縣長被撤職查辦;巡撫,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省長,連降兩級。這些還不算,一個縣出來這樣一個大逆不道的人,是所有縣人的恥辱,所以就把這個城牆拆去一個角,以示懲戒。這樣的舉動一做出來,大家都會提起這個羞恥心,都不敢再去違逆父母,不孝父母會受到嚴懲的。

中國古人他弘揚什麼,就要從制度上激勵什麼,保障什麼;他反對什麼,就要從制度上責罰什麼。這樣的話,才使制度建設和道德教育相輔相成。

在十八大之後,我們反對奢靡之風,為什麼取得了成效?我們在總書記的宣導之下,提出了中央的八項規定,而且特別強調要反對四風、反對奢靡之風。它是有具體的規定的。這樣規定下來一執行,這個奢靡之風,就得到了有效地控制。這就是制度配合道德教育,它才能夠起到有效的作用。

這是告訴我們,中國歷史上的道德教育,它不是空洞地說教,恰恰是通過各種制度加以保證實施的。很多人認為中國人重視道德教育,忽視制度建設,那也是一個誤解。

我們今天的課就學習到這裏,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劉余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學士、碩士畢業。現為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著述豐碩。曾獲英國赫爾大學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後,並應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國香港等地進行演講和研討。2015、2016年,先後兩次應邀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巴黎總部,圍繞“從《群書治要》看聖賢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強道德教育”做主題演講,對中國傳統文化“東學西漸”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