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品讀<群書治要>》第9集--欲不可縱
2019-09-27海口廣播電視臺

【全文5941字  閱讀需要6分鐘】


尊敬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我們今天學習“欲不可縱”,前面我們講到了修身是治國之本,而修身始於戒貪。我們前面講到了貪財、貪色、貪名,我們今天講貪吃、貪喝、貪玩、貪樂。那麼這些全都屬於欲望。在《群書治要·老子》中,說一句話,說:“五味令人口爽”。我們知道五味就是指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在這裡其實也是泛指各種味道,或者調和眾味而成的美味食品。口爽,這個“爽”字有喪敗的意思,也就是說過度重視這些美味,會傷害到自己的味覺。比如說人如果特別喜歡辣,喜歡辛等味道,這樣吃到最後,自己的舌頭都吃壞了,不敏銳了。而有一些食物的原味,比如說青菜,它原本的清香,我們就嘗不到了。所以人對食物的欲望越淡,口味越輕,他的味覺越敏感,他能夠吃出這個食物的原味。

現在有很多人特別喜歡吃味道重的食物。比如說吃一碗面,要放上很多的胡椒、辣椒、醬油等等。比如有人說,吃辣椒有三個境界:第一種境界叫“不怕辣”;第二種境界叫“辣不怕”;第三種境界叫“怕不辣”;越吃口味就越重了。其實給身體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最後都是得這樣或者那樣的病。所以現在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心臟病等等,都是和吃的味道過重有關,欲望隨著口味也越來越重,最後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

中國人有一句話說,“病從口入”。這個病從口入不僅僅是指吃了不衛生的食物,它也是告訴我們吃了不該吃的食物,所以導致了各種疾病,這個都是提醒我們,不該吃的東西要少吃、不吃。所以古人他提倡吃得要清淡,越清淡越好。我們再看喝,在《群書治要》最後一章叫《抱樸子》專門有一篇文章叫《酒誡》,這一篇文章把飲酒的過害可謂描寫得淋漓盡致。它說:“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無毫鋒之細益,有丘山之巨損。君子以之敗德,小人以之速罪,耽之惑之,尠不及禍。”這個“酒醴”,這個“醴”也是一種甜酒,酒和醴的味道都接近,但都是致病的毒藥,對人沒有絲毫的益處,但卻有像山丘那樣大的害處。君子因為喝酒而敗壞了德行,小人因為喝酒而招來了罪過,但是人們卻沉迷於酒醴之中,很少有不給自己招致災禍的。“世之士人,亦知其然,既莫能絕,又不肯節。縱口心之近欲,輕召災之根源。似熱腸之恣冷,雖適己而身危”。

世間的士人都知道飲酒的危害。一提起來飲酒的過患,誰都能說得頭頭是道,但是既沒有人能夠戒除,也不肯有所節制,放縱自己的內心和口腹之欲,忽視了名聲受到損傷,還有招致災禍的根源,就好像人有內熱的時候就喜歡喝冷飲一樣,雖說一時適意,但是使身體卻受到了危害。“小大亂喪,亦罔非酒。然而俗人是酣是湎。”你看小到個人的禍患,大到國家的滅亡,無不是由酒所造成的。然而世俗之人卻依然暢快淋漓地飲酒,沉溺於其中不能自拔。

後邊它還描寫了酒後亂性的癲狂場景,各種酒徒的不同醜態。在宴會剛剛開始的時候,還顯得謹慎莊重,說話較少而且儀容整齊。像詠詩那樣和悅恬淡,還舉杯恭祝身體健康,雖然微微有些醉,還能自我把持。可是沒過多久就感覺到身體飄飄然,這時候醉得口裡吐出了髒物,鼻子裡流出了鼻涕,有失常態。還不時翩翩起舞,離開座位,邊喊邊叫,就像開了鍋的水一樣沸騰不息。有的和人爭辯求勝,有的啞啞獨笑,有的自言自語,有的嘔吐得幾案坐席到處都是,有的跌倒爬行,行路踉蹌,有的摘下帽子,解開腰帶。平日操守好的也變得像華督那樣四處亂看;平日性情怯懦的,也模仿大力士慶忌那樣顯示能耐;平日性格穩健的,也變得如飛蓬旋轉四處叨擾;平日端莊嚴肅的,卻像鹿跳魚躍一樣鬧騰不已;平日不善寒暄的,也都會撫掌來附和叫好;平日謙恭而與人無爭的,也變得趨炎附勢,同那些地位高的人交往。這樣,廉恥的禮儀毀棄了,而慌亂這樣的毛病就出現了,卑鄙的品性顯露,傲慢兇狠的態度產生了,結果精神混亂,善惡顛倒。

所以這個酒所引起的災禍可以說多得難以記載。但是人們歡聚時卻沒有人捨得放棄飲酒,舉杯之聲不絕於耳,不管能不能喝,都開懷暢飲。最後,這個文章還說,他說:你看古代的時候,發明釀酒的儀狄,曾經向大禹敬獻美酒,但是卻被疏遠。夏朝因此而興盛。酒糟堆成山,酒漿滿池,結果夏桀、商紂因此而亡國。豐候獲罪是因為頭上頂著酒樽,口中銜著酒杯。灌夫被滅族,季布被疏遠斥退,子建被免官黜退,都是因為酒。但是怎麼樣呢?但是社會上人們喜愛飲酒,並以飲酒為樂的人卻很多很多,而戒酒怕酒的人卻很少很少。“樂之者眾,戒之者少”。勸誡的箴言又怎么能夠起到效果呢?所以只希望君子能夠節制飲酒。你看古人的這一篇文章,把這個飲酒的過患描述得淋漓盡致。那些喜歡飲酒的人聽了,確實要引以為戒。

當然也有很多人說,“飲酒可以減輕壓力”。其實這一句話似是而非,為什麼呢?飲酒其實就是麻醉自己。那我們想一想人什麼時候才需要麻醉自己,那都是人生有痛苦的時候,才需要麻醉自己。那我們要問人生為什麼會有痛苦呢?原因就是自己該盡的責任沒有盡到,該承擔的本分沒有承擔好,所以才會覺得有痛苦,所以沒有讀書就不明白道理。“借酒澆愁愁更愁”,因為你並沒有把問題從根本上解決。所以唯有承擔起責任,把這個五倫關係都處理好,人生才會越走越充實,才不會覺得空虛,這才是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這才能夠獲得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而不需要用醉酒來麻痹自己,躲避痛苦,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很多人還說,飲酒還能夠交好多的朋友。其實飲酒能够交的朋友都是酒肉朋友。那麼這個有酒有肉是好兄弟,但是人遇到急難的時候,這些朋友又都在哪里呢?所以我們交朋友要以道義相交,而不能交那些酒肉朋友。那麼還有中國人說,這酒是中國的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那我們看一看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的酒文化呢?在《左傳》上記載,在魯莊公二十二年,陳國發生了動亂,太子禦寇被殺,這個時候,公子陳完就流亡到齊國,齊桓公就任命为他做卿。陳完就辭謝說:“我是流亡到齊國的人,您收留我對我就是很大的恩惠了,我怎麼敢接受這麼高的官位呢?”最後齊桓公就任命他做工正,也就是主管工匠的官職,陳完就接受了。隨後他就請齊桓公喝酒,兩個人喝得很高興就不知不覺地到了晚上,齊桓公說:“我們再點上燈接著喝酒吧。”那你看齊桓公喝得這麼高興,如果是普通人,也一定會答應他的要求。但是陳完卻沒有答應,他說:“我只是選擇了在白天來招待您,沒有選擇在夜晚招待您,所以不敢聽從您的命令。”這就等於直接把齊桓公給拒絕了。陳完還陳述了拒絕的理由,他說了這樣一句話:“酒以成禮,不繼以淫,義也;以君成禮,弗納於淫,仁也。”你看中國人說無酒不成席,這個酒是來幹什麼的呢?它是來幫助完成禮儀的,不能夠沒完沒了地喝下去,這才符合義,這才是適宜的。能讓君主完成禮,同時又不讓君主飲酒過度,傷害身體,這才是對君主真正的愛護,這才是仁。你看話說到這種程度,齊桓公當然就不好意思再繼續喝下去了,所以一場酒席也就到此結束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即使是對於國君的要求,古人覺得不符合禮,太過分,他都會婉言拒絕。做什麼事都不要過度,都要有分寸,要符合於禮的節度。所以我們要明白什麼是中國的酒文化,這個酒是幫助完成“禮”的,點到為止,絕對不是讓人沉湎於酒,喝得沒完沒了,最後傷身敗德。所以我們看古代有一種酒杯,它上邊有兩個像疙瘩的東西,你端起酒杯喝酒的時候,這兩個疙瘩就會對著你的眼睛,什麼意思呢?它就是在提醒你喝酒要適度,你不能夠飲得過多,否則你要擔心你的眼睛,會失明,會喝壞。這才是中國的酒文化,讓你飲酒要適度,不要傷身敗德。所以喝酒不能喝得酩酊大醉,也不能夠喝得失去了斯文,失去了體面,失去了領導的威儀。不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

所以我們現在領導者要明白什麼是文化,文化的本質是“以文化人”,也就是你看了這首詩,聽了這首歌,(此处为教授口误,故订正)看了這一篇文章,能夠變化人的氣質,使你轉惡為善。把錯誤的行為改過來,變化自己的氣質,這個才叫文化。

我們說酒文化,他一定是促人轉惡為善,轉凡成聖,讓人的境界不斷地提升的。那我們學了《群書治要》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酒文化,那就是“酒以成禮,不繼以淫”。這個才是真正的酒文化。所以我們怎麼戒酒呢?有一個很好的辦法,也是有一些現代人總結出來的,就是有一次你沒有喝醉,你看一看那個喝醉酒的人那個醜態,你就明白了,原來自己喝醉酒之後,也是這樣的醜態百出,失去了威儀,讓人嘲笑,不尊重。所以你怎麼樣呢?你也很容易就把酒戒了。

在佛經上特別講了飲酒的一些禍患,也就是把飲酒所導致的不良後果,都給我們總結了一下,概況為十種過失:第一就是顏色惡,我們看這個酒色之徒的臉色都發暗,而且眼睛裡也有一種酒色之徒的眼神,這種眼神不正。第二是下劣,也就是飲酒之人,醉酒之後東倒西歪,站都站不穩,威儀不整,動止輕薄,容易被人輕視厭惡。第三就是眼視不明,因為經常飲酒使得眼睛昏花,視力下降,看不清楚。第四是現瞋恚相,因為一個人飲酒之後對自己的情緒不能控制,這個時候怨恨心很容易生起。無論對於親屬還是賢善之人,都可以發脾氣。特別是他有抱怨的人或事的時候,醉酒之後自己神志不清,不能夠控制。所以酒後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沒有辦法隱瞞。在《六韜》上記載,觀察一個人能不能夠勝任將軍之職,有一個方法,那就是醉之以酒,以觀其態。也就是要讓他喝醉酒,看他是不是酒後失言、酒後失態。第五是壞田業資生,對他的事業有損害,特別是經商。你看酒醉的時候不正常了。這個時候還要談生意,就很容易出麻煩,如果真的簽了約,可能後悔莫及,給自己的事業也造成了障礙。第六就是致疾病,飲酒過度,身體失調,導致患慢性病,急性病等等。所以一個人好飲酒,這個身體都不可能健康。第七是易鬥訟,醉酒的人發狠,與人爭競,怨恨發作,這個叫瞋毒。人不飲酒的時候還能夠控制自己,但是飲酒之後自製力下降,最容易引起爭鬥,甚至還會因為好勇鬥狠而不惜生命。第八就是惡名流布,常常醉酒,捨棄善法,沒有人稱贊他,反而會惡名流布,遠近皆知。第九就是智慧減少,飲酒昏迷顛三倒四,愚癡狂悖,記憶力下降,聰明智慧也日漸減少。最终,第十就是命終墮惡道。飲酒有這麼多的禍患,所以人確實要下勇猛心來戒酒。這個是我們講的戒貪酒。

我們講吃、喝、還有玩,那麼在《老子》上也有一句話說,“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古代的遊玩主要就是打獵,所以這個“畋獵”就是打獵的意思。騎著馬馳騁打獵,追逐野獸,而這個馬也是一直在動之中,就會讓人心神不寧,心性會被引發得比較狂野。而人在殺野獸的過程中,他的這種心是一種殺戮之心,這個心和人的本性仁慈之心是不相應的。比如說我們讀《孟子》,孟子說,“君子遠庖廚,所以全吾惻隱之心也”。君子人為什麼要遠離廚房呢?因為廚房裡經常會有殺雞、殺豬等等這些殺生的場面。如果一個人經常在這裡看,久而久之他就認為這個是非常正常的事了,他的仁慈之心就逐漸地埋沒了,所以君子人他要遠離廚房,就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惻隱之心。

我們知道古代的皇帝呀,他沒有現在的人這麼多的遊戲方式,所以他們主要的遊戲方式就是打獵。特別是像唐太宗這樣,武將出身的人,就非常喜歡打獵。有一次太宗他外出打獵,突然呢途中遇上了下大雨,他的雨衣都被澆漏了,這個時候他就問穀那律關於雨衣的事。這個穀那律是當時的諫議大夫,他有一個綽號叫“九經庫”。我們知道歷史上有很多的經書,最初是有“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這是孔老夫子教導學生用的“六經”。後來《樂》經失傳,到漢代的時候就是置“五經博士”,就是留下了“五經”。後來到唐朝就演變了“九經”,。這個“九經”就是《詩》《書》《禮》給他分出來了《周禮》《儀禮》《禮記》,《春秋》也分出來了,分出了《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所以當時有“九經”之說。唐朝的明經科考“九經”,所以就是這“九經”。穀那律被稱為“九經庫”,說明什麼呢?說明他對這些經典非常地的熟悉。這個是褚遂良給他起的號。所以我們從這個名號中就可以看到,實際上這個穀那律他對聖賢教誨非常地的熟悉,所以才被譽為“九經庫”。那麼這個時候唐太宗就問穀那律說:“雨衣怎麼樣做才不會漏雨呢?”穀那律怎麼回答呢,穀那律他很幽默,他實際上也是為了給太宗有啟發,所以他說:“如果能夠用瓦來做雨衣,這個雨衣肯定不會漏雨。”我們想一想怎麼可能用瓦片來做雨衣呢?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穿在身上也很重,不方便。所以唐太宗“聽思聰”,他聽出了弦外之音,穀那律的意思不是讓他用瓦片來做雨衣,而是希望他不要經常出來打獵,那就不會被雨給澆到了。唐太宗對他的這個回答大為讚賞,賞了他五十段錦,還有一條黃金為飾的帶子。從這裡我們也看到,唐太宗他雖然很喜歡打獵,但是他也是熟讀經書,知道打獵的害處,所以當諫議大夫提醒他的時候,他也非常高興地接受,並且還要鼓勵官員給他提各種各樣的建議。雖然這個建議和他的嗜好有所違背,他也會欣然接受。

我們看現代社會,說相對文明了,打獵在一般的國家都是被禁止的,現在孩子雖然不打獵了,但是他們打什麼了呢?打遊戲了,打電動玩具了,而且這些遊戲都是以打人殺人的多少,作為晉級的標準。最後打到什麼程度呢?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把別人殺了,居然一點兒都不驚恐,為什麼呢?因為他每一天都在遊戲上殺啊,殺啊,殺到最後自己都麻木了,當警察去問他,你怎麼犯了這麼大的錯?他怎麼回答呢?他說等一下他就活過來了。你看這種現象,就是把人的精神都給損害了,神經係統都出了問題了。分不清哪是模擬的,哪是現實的生活了。所以設計這些打打殺殺遊戲的人,和寫淫書、傳佈淫書的人一樣,結果絕對不會好。

除了喜歡喝酒、遊戲之外,還很多人喜歡什麼呢?喜歡那些稀奇古怪的珍寶來收藏。那麼《老子》上怎麼說的呢,他說,“難得之貨,令人行妨”,也就是說那些很貴重的、難以獲得的貨物,比如說金銀珠寶、珍禽異獸、玉石古玩等等這些都讓人心浮動,而且對人的行為有所妨害,有所損傷。你看人看到這些金銀珠寶,珍禽異獸,玉石古玩,他就起了貪心,要去追求了,很多人一生都耗費在物欲的追求之中,收藏這些古玩,要買這個呀,買那個呀,最後耗費了一生的精力。最後連自己的孩子、家庭都沒有照顧好,更談不上靈性的提升了,最後整個人生也非常的悲哀。那麼收藏這些東西呀,除了對自己有損傷之外,對整個社會風氣也會有很大的損傷。在《淮南子》上記載,衰敗之世的社會風氣,他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貴遠方之貨,珍難得之財。”也就是重視遠方而來的東西,珍視難得的財物。而不注重生活的必需品,這樣就會使天下質樸敦厚的風氣日漸淡薄,以清為濁。所以這種“貴遠方之貨,珍難得之財”的風氣一旦形成,人們就會去搶購收藏這些東西,想方設法地要獲得這些東西,結果怎麼樣呢?那些沒有錢購買的人,他就想方設法地的去偷盜。所以這個偷盜的現象也會越來越嚴重。我們今天就先學到此地。謝謝大家!


劉余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學士、碩士畢業。現為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著述豐碩。曾獲英國赫爾大學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後,並應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國香港等地進行演講和研討。2015、2016年,先後兩次應邀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巴黎總部,圍繞“從《群書治要》看聖賢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強道德教育”做主題演講,對中國傳統文化“東學西漸”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