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品讀<群書治要>》第13集--君子欲訥於言
2019-12-19海口廣播電視臺

【全文6934字  閱讀需要11分鐘】


尊敬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我們今天學習“君子欲訥於言”,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論語》,《論語》記載,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我們注意這個“欲”字,這個“欲”字不是不能說。但是要做到“欲訥於言”,這個“訥”就是說話遲鈍不搶著說,似乎說不出話來,這是指君子。凡是君子說話都慎重,怕駟不及舌。《四書五經》中都強調慎言的重要性。

群書治要·周易》記載,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裏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裏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一個君子雖然是在自己的家裏說話,他說的話是善言千裏之外的人都會應和他贊同他,更何況是身邊的人呢。但是如果一個君子雖然是在家裏說話,他出了一個惡言不善之言,千裏之外的人都不會贊同,甚至會反對他,更何況身邊的人呢。所以他強調說:“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就是關鍵的意思,什麼的關鍵呢?就是吉凶禍福的關鍵。還說:“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君子靠什麼感天動地呢?就是靠自己的言語。所以怎麼能夠不謹慎呢?這個話可不能夠隨便說。所以古人說口為禍福之門,話要經過一番考慮之後再說。一個人大半的吉凶禍福都是決定在口上。

關於言語的論述,在經典中也有很多,《易經》上有一句話說:“躁人之辭多。”如果一個人說話太多,他的前途就不會太樂觀,壽命也不會太長。我們觀察一下,如果一個人能滔滔不絕講個沒完,這樣的人一定是一個煩躁之人。煩躁之人多半前途不平,會遭遇很多挫折,想長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國古人說,話多傷氣,對人的身體有影響,這不是純粹的理論,而是長期經驗積累得出的總結。中國人特別講究養生之道,道家說人的身體有“精氣神”三種要素,也就是精神氣體還有無形的神這三種。同樣的人,為什麼有人壽命長,有的人卻壽命短呢?那就是因為有的人注重養生,有的人卻不重視養生。所以道家特別講究養生之道,而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講求收斂,收斂自己的精氣神這三種要素。還有如果我們是為了發洩心裏的悶氣,而到處宣傳惡事,受到的損失會更大。所以我們要做到心平氣和不是很容易。心裏要柔和,在生理方面就不會傷氣,所以話是說得越少越好。

在《易經》上也說:“吉人之辭寡。”吉祥的人往往話少。一般人說話的內容,無非是要表達自己的心情,或者是講人講事。但是凡事說話牽扯到人與事,就關係到人的利害,關係到事情的成敗。所以我們在說話之前要先想一想,我們這些話說出來,對人究竟是有好處還是有壞處。有修養的人腦子一轉就知道了。修養不夠的人如果一時沒有注意,說話沖口而出,可能把別人給傷害了自己還不知道,自己也不考慮這些事。當然這裏邊的“言”不僅僅是說話,也包括寫文章發表各種言論。有些人在無意之中把人家給傷害了,對方他不知道自己受到了損傷。但是因為我們一句話損害了人家的名譽、權利,讓人受到了損失,往往也是要負因果的責任。

如果說話很小心就有福了,這個福是怎麼來的呢?比如說我們看別人有憂慮,我們去開導一下。看別人有恐怖,我們去寬慰一下。看到別人受到委屈誹謗,我們說一句公道話仗義執言,給人家解圍,壯一壯膽子,這就是我們說話的口德。所以就看我們這個口用來做什麼,用來說什麼,用得好就能夠替自己造福,替自己積德。用的不好就造了口業,妨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經常說一句話,叫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句話的典故就是出在《論語·顏淵》篇,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這句話表面看好像對人影響不大。他說君子講本質就好了,何必要講那麼多的文事和禮貌呢?但是子貢卻說:“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可惜啊,您竟這樣說君子,這樣說就說錯了。因為君子並非如此,君子的特點是什麼呢?君子的特點,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文質彬彬。不僅本質好,而且也注意外在的形式和禮貌。他也講文,只講文而不講質不行,就像有人行禮鞠九十度標準的鞠躬禮,但是在心裏並沒有對對方的恭敬。這就叫只有文而沒有質,這當然是不正確的。另一方面,只講質不指文也是不完美的。就像很多農民到城市裏做工農民工,我們都知道農民心地善良為人淳樸,但是乘坐公共汽車時上衣也不穿。雖然他們有很好的本質,但是缺少了外在的形式,也不會讓人有好的觀感。所以子貢就說:“君子應該文質彬彬,既講外在的形式禮貌,也要講本質”。君子話說出去,錯了之後駟馬難追。所以子貢又說:“駟不及舌”。意思是說,話一說出去用四匹馬拉著車子去追也追趕不上。後來這句話就成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句話告訴我們,話不能看似有道理不加思考就說出去了。像棘子成這樣,說:“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他感覺這句話沒錯,本質好就對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外在的禮貌文事呢?但是這句話經不起推敲,說出去之後再想後悔也就來不及了。

在《論語·子張》篇也有相關的記載,子貢說:“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君子的一句話說出來,說得好人家覺得有智慧。一句話說得不好,人家就會認為他沒有智慧。所以你看言語重不重要呢?

古人說言謂心聲,一個人的心理修養學問,都體現在言語中。在《論語》中記載著顏淵問“仁”,孔老夫子怎麼回答呢?“克己複禮為仁”。如果能夠克服自己的欲望,返回到禮的要求,這就是仁了。顏回很好學,他說請問其目。請你給我詳細地講一講,怎麼樣落實呢?孔老夫子就說了四句話:“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意思是說,視聽言動,都要符合於禮的要求。其中有一條最重要的就是非禮勿言。就是只要話一說出口,都要符合於禮的要求。

禮的內容有很多很多。比如說要恭敬人,不能夠損害人家,凡是不符合禮的話都不能說。但是我們看現在很多的領導幹部,都以說黃色段子為樂。經意不經意之中,在言談之中,就引用一個黃色的笑話,這些都不符合禮的要求。

在《孔子家語》中也記載著這樣一個典故,孔子到周家去觀禮,來到周家的始祖後稷廟的廟口,發現廟裏有一個金人,金人的塑像三緘其口。就是神像的口被東西給蒙了起來。在金人的背後有一段銘文,這段銘文是怎麼寫的呢?“古之慎言人也”。所以後來形容一個人說話要謹慎就是緘口。從這裏我們也看出,周家很早就在研究講話的藝術,說話的學問。古人講禮,對於說話是不是符合禮,非常地注意,教人要守口如瓶。所以我們平時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要注意口,不要說錯話。誹謗某一個人固然是不可以的。如果說了一句普通的話,雖然沒有針對一個特定的人,但是話說出來傷風敗俗,也會影響社會大眾的心理,這個罪過也很大。

我們現在做大眾傳播事業的人,在這一點上就要特別小心謹慎了。要想做大眾傳播事業,最好要學習一下傳統文化。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看現在的廣播電視網絡媒體,這些從業人員不了解因果,特別喜歡把那些傷風敗俗的事、緋聞、小道消息到處宣揚。這都是受西方的新聞報導影響。什麼叫新聞呢?說狗咬人那不叫新聞,人咬狗才叫新聞。所以把人家的隱私不太好的東西宣講出來。我們想一想,人經常看這些東西,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積非成是,把錯誤的積累多了,人們認為是正常的了,正常的反而不正常了。這樣的宣傳,沒有把人善良的方面給引發出來,反而助長了人的惡。

中國古人告訴我們新聞媒體這些報導,都要秉持一個原則。什麼原則呢?就是隱惡揚善。即使你去採訪一個名人,他所說的一句話,也會產生很深遠的影響。如果他說錯了,我們要不要報導呢?比如說有一個明星,他和一個人發生了不正當的婚外關係。結果有記者就去採訪他,你對這件事是怎麼看的呢?結果這個人是怎麼回答的呢?這個明星說:“這是任何一個正常男人都會犯的錯誤”。我們想一想這個明星,他擁有那麼多的粉絲,粉絲都在關注著他的言行。他說婚外情是任何一個正常的男人都會犯的錯誤。他這一句話就是古人所說的:“一言以喪邦”。對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是很壞很壞的。大家都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了。現在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這一生只有一個配偶一個伴侶,說起來都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都很沒面子。這是正常的還是不正常的呢?

中國古人說糟糠之妻不下堂,古代的愛情故事,比如說梁山伯與祝英臺都是同甘共苦、榮辱與共。恩愛之心讓人看了非常地感動。怎麼說這是每一個正常的男人都會犯的錯誤呢。這樣的引導就把社會風氣給導亂了。為什麼我們現在打開網絡,那麼多不正常的亂倫的現象層出不窮,就是因為我們傳播的信息錯誤了。所以中國古人告訴我們要隱惡揚善。要把正面的報導多多地搬上螢幕。比如說誰家久病床前有孝子,誰家夫妻恩愛、同甘共苦、篳路藍縷了。誰家兄弟為了財產互相推讓了。我們看了這些,覺得這樣做才是正常的。夫妻同床異夢,兄弟因為財產吵上法庭,兒女不孝敬父母,這樣的人就抬不起頭來了。

所以新聞媒體的報導一定要注意要慎重。我們的言語還會犯下的錯誤就是“虛言”。中國古人有句話,說虛言折盡平生福。但是很多人,就是喜歡誇誇其談喜歡自誇。其實自誇就是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有好的東西,但是這個東西自己實際上並沒有。自誇的原因在哪里呢?其實自誇是因為由於怯懦,在別人面前感覺到有壓力。所以要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現實中沒有的。如果有人向我們炫耀他的優越性,我們就要懂得,這恰恰是證明,他並不具備這種優越性。因為一個真正具有能力,並且實現了人生成功的人,他是不會想到大肆渲染自己的成功的。因為他滿足於自己實實在在擁有的一切。而且我們還發現有一個規律,什麼規律呢?如果我們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曾經擁有的,或者已經擁有的,我們就很快失去了自己已經擁有的,或者將要擁有的東西。並且還會給我們帶來許許多多的挫折。有很多人喜歡提前說謊,把自己想像中將會擁有的東西,提前挪到今天拿來吹牛。沒有得到什麼,卻說自己已經得到了什麼。自己租的房子,說是自己買的房子,這都會折損自己的福氣。所以我們一定要改正自誇的習慣。而且自誇也很難維持良久,總有一天會被人識破,給自己帶來巨大的不安。

我們要明白口為禍福之門的道理,這樣就會慎言慎行。言語才不會有過多的缺失。在《易經》中也特別講“括囊”。什麼叫括囊呢?這個“囊”就是布袋。把布袋的口結紮起來代表人的口,就是提醒我們口不能亂講話。就像把這個布袋的口被繩子紮起來一樣。裏邊的東西自然就出不來了。所以話不能亂說,言多必失。

慎言的範圍很廣泛,還包括哪些呢?比如說不能粗魯罵人,不能夠挑剔抱怨、指責批評、怨天尤人、勾引誘惑搬弄是非等等。

我們不妨觀察一下自己的言語,如果我們從早到晚都在說這些話,實際上我們就是在口吐毒舌,而不是口吐蓮花。不僅僅是浪費了時間,也損害了自己的健康,影響了別人的心情。

我們每一天都在挑剔、指責、批評、憤怒地說話,受到傷害的不僅僅是別人,最受傷害的其實是我們自己。所以,我們不口出惡言,不僅僅是為別人負責,更重要的是為自己負責。

我們都知道現代的很多心理學家,都在研究言語的暗示作用。我們的說話無形之中會影響別人,給人造成一種心理暗示。特別是夫妻兩個人相處,或者是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個暗示的心理,潛移默化會影響很大。比如你經常會這樣說:“你怎麼就不如誰家的誰誰誰呢?你看人家又能掙錢,又受領導的賞識,提拔也快。你怎麼就不能向人家學習呢?”或者你這樣說自己的兒子,你看誰誰家的小明,奧數是一等獎,不僅如此,還多才多藝,又會彈鋼琴,寫詩還寫得不錯,你怎麼連人家的一半都比不了呢。如果我們經常用這樣的方式和家人交流,結果會怎樣呢?結果往往是對方掉頭就走,不聽你那一套了。比如說有一個孩子,他數學學得很不好,成績經常不及格,為什麼呢?因為每一次考試成績出來,他的父親看了之後就會罵他,說你的腦子是不是進臭蟲了,連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結果越罵這個孩子就越沒有信心,成績越來越差,從來考不及格。但是很幸運,這個父親有一次聽了一堂幸福人生的講座。突然明白了,原來孩子的學習成績表現不好,和自己對他的態度有關系。從此以後,這個父親就改變了對孩子的態度,每一次考試完,他的成績有小小的提升,他的父親就這樣鼓勵,你看這次成績又提升了,說明你有進步,加油!下一次一定能做得更好。就在父親不斷地真誠鼓勵之下,這個孩子越來越有自信,成績也越來越好。

還有一個故事是講的夫妻相處的故事。有兩個人結婚不久,妻子本來特別喜歡唱歌,她的喉嚨也不錯,歌聲也很美。所以在做家務的時候,經常不由自主的哼出來。但是她的丈夫不太喜歡唱歌,比較喜歡安靜。結果每一次他的妻子唱歌的時候,他就這樣說:“你那個歌聲真的是太難聽了,就像烏鴉一樣”。他說了一遍又一遍。從此,這個女士就認為自己的歌聲很難聽。從那以後,再也不好意思在大庭廣眾之下唱歌了。但是後來,他的丈夫過世了,這個女子改嫁,這個丈夫特別喜歡聽歌。有一次她偶爾的在做家務之中,不由自主的哼出來,被她的丈夫聽到了,他就說你的歌聲真美,從來沒有聽過這麼美妙的歌聲。一開始,她還覺得她的丈夫在諷刺她、挖苦她。但是沒想到她每一次唱歌,她的丈夫都真誠地鼓勵她、讚歎她。結果怎麼樣呢?結果她的歌越唱越好,甚至還去參加業餘的歌手比賽,也都能獲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言語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特別是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他們的言語對身邊的人影響很大。比如說父母對兒女,因為孩子很小,他對自己的認知都是來自於他的父母。如果他的父親認為這個孩子哪方面好,並且經常誇讚他、肯定他,他一定會在這個方面做得更好。如果父母認為他哪方面不行,認為他在哪方面根本就沒有天賦。你就發現這個孩子就不敢去嘗試了。

“訥於言”重點是教導我們說話要謹慎,而不是該說的時候也不說。在《論語》上記載: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哪三愆呢?“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愆”就是過失的意思。侍奉君子容易犯三種過失,這三種過失都是在言語方面的。哪三種過失呢?第一就是“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就是話未到當說的時候就說,稱為“躁”。鄭康成注解這個“躁”不安靜也。比如說君子還沒有問你話,你就自己搶先去說,搶先去回答,這就犯了心浮氣躁的毛病。再比如在集會的時候,如果在座的大多是晚輩,你可以說話隨便一些。但是如果在座的都是長輩,主席或者主人若和你說話,問你問題你才可以說。如果沒有問你問題,你就不問自說,這就說明心浮氣躁。這就是“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就是話當說而不說的時候被稱為“隱”。什麼是隱呢?孔安國注“隱”不近情實也。比如說君子已經問你話了,你就應該把話明白地說出來。如果這個時候不說,就犯了隱匿之過。不論長輩還是晚輩,若是問你問題你都吞吞吐吐,這個就是慢。驕慢很容易得罪人,也是過錯。“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就是沒有觀察君子的顏色就說話,被稱為“瞽”。這個“瞽”就是眼睛看不清楚這個意思。顏色表示意向,我們說話的時候,要觀察君子的意向而說。比如說人家已經很不高興了,你還在繼續指摘他的過失,這樣就等於是瞎子,大為失禮,所以這也是過失。

我們知道孔門四科,孔子以四種科目教導學生。首重德行其次就是言語,然後是政事、文學。這說明言語要很有學問,很有說話的藝術。“君子欲訥於言”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說話要謹慎,說話之前要三思。



劉余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學士、碩士畢業。現為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著述豐碩。曾獲英國赫爾大學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後,並應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國香港等地進行演講和研討。2015、2016年,先後兩次應邀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巴黎總部,圍繞“從《群書治要》看聖賢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強道德教育”做主題演講,對中國傳統文化“東學西漸”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