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品讀<群書治要>》第1集--認識《群書治要》
2019-07-10海口廣播電視臺

【全文6083字  閱讀需要9分鐘】


尊敬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興和大家一起來學習《群書治要》,首先我們看第一講:認識《群書治要》。我們都知道,《群書治要》這一本(部)書,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時候,派魏征、褚亮、蕭德言、虞世南等等的大臣,把唐朝以前經、史、子之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髓都概括出來。這本(部)書奠定了唐朝“貞觀之治”的思想理論基礎,被譽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之精華。

《群書治要》這幾個字是什麽意思呢?“群”它是一個形聲字,從羊、君聲,本意作輩字解,也就是它是同類相聚時之稱。我們都知道羊性好群,所以這個群,從羊。在這裡,這個群是形容詞,就是眾多的意思。而“治”,就是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治國的理念。《群書治要》,就是把眾多的經典之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髓概括出來了。所以我們學了這一部書,就掌握了中國傳統治國理政的經驗、方法、教訓和智慧。

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有一句話說,要取其精華。誰有資格來取其精華呢?我們看魏征、褚亮、蕭德言、虞世南等等大臣,他們都是社稷之臣,不僅有很好的學識,而且還有治國安邦的智慧。用他們來編輯這一部書,可想而知,對我們後世會有重大的啟發。他和一般的專家學者,來編輯這部書就不一樣了。這一部書,被譽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之精華,是因為他是從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的古籍之中挑選出來的。在這些古籍中,挑選出六十六種書,再從這六十六種(書)之中,把最精辟(粹)的道理提取出來,最後才匯聚成《群書治要》。

《群書治要》的內容有哪些呢?《群書治要》的內容,包含了“五經”、“四史”還有諸子百家。我們知道孔老夫子在世的時候,他是以“六經”教導學生,那就是《詩》、《書》、《禮》、《易》、《樂》、《春秋》,後來樂經失傳,到漢代以後就留下了“五經”。

《群書治要》,把“五經”之中,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匯聚在一起,此外,還包括了《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晉書》,除了這些史書之外,還有諸子百家,比如說儒、墨、道、法、農家、兵家等等,他們關於治國平天下的理念,也被收集在《群書治要》之中。讀了這一本(部)書,《四庫全書》它的精髓也就掌握了。

 唐太宗為什麽要編輯《群書治要》呢?我們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他是唐高祖的第二個兒子,也是唐朝的第二個皇帝。在《舊唐書》上記載:唐太宗在出生的時候瑞相稀有。有什麽瑞相呢?就是當時有兩條龍戲於門外,盤旋了三天才離開。在唐太宗四歲的時候,有一個自稱會看相的書生,來面見高祖,對他說:“您是一個貴人,而且必得貴子。”看到太宗之後呢,他又說了一句話稱贊太宗,稱他是:“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我們知道龍鳳都是古代對天子的稱呼,說他是“龍鳳之姿,天日之表”,意思是說他以後,就會成為真龍天子,可以做皇帝。所以後來就取了“濟世安民”這四個字,取名為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他從16歲就開始帶兵打仗,起義平定動亂的國家,到了27歲就登基做了皇帝。

對於怎麽樣用聖賢智慧來治理國家,他並不是很熟悉。所以怎麽樣呢?他很有自知之明,而且也非常地有悟性。我們看在《貞觀政要·論政體》上,有一段記載,從這一段記載中,我們就知道,唐太宗他是一個非常好學的皇帝。在貞觀初年,唐太宗對大臣蕭瑀說:“朕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張弓射箭,自以為懂得如何識別弓箭的好壞,近來得到了十幾把上好的弓箭,於是我就把這些弓箭,拿給那些專門做弓箭的師傅看,結果沒想到,這個弓箭師傅卻說:‘這些弓都不是良弓,都不夠好。’於是我就問其中的原因,弓箭師傅說:‘木頭的中心,它的紋理不正,這樣就會使木頭紋理歪斜,這樣的弓雖然強勁有力,但是射出去的箭卻不直。所以稱不上是好弓、良弓。’從這一件事我就知道了,我是用弓箭來平定天下的,我這一生所用過的弓箭不計其數,但是我尚且不懂得識別弓箭的好壞,還不得要領。對於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我肯定不比我對弓箭的了解更多。對於弓箭的了解尚且如此,對於治理國家平定天下的道理,我懂得就是少之又少了。”經過這一件事,他就定期召見五品之上的京官和中書省的官員。每一次召見,唐太宗都對他們非常地禮敬,賜座給他們,並且與他們悉心交談,從他們那裡了解宮廷之外的狀況,以及百姓的疾苦、政教的得失等等。從這裡,我們也知道唐太宗他很謙虛,而且他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於是就虛心地向那些有經驗的大臣們來請教,並且對這些賢士禮敬有加。

在貞觀二年的時候,唐太宗又問黃門侍郎王珪,他說:“近代帝王和大臣治理國家,多半不如古代,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導致的。”王珪怎麽回答的呢?王珪回答說:“古代帝王治理國家,大都崇尚清靜無為,他的私心很少,欲望也很低,他是以老百姓為中心。然而近代的君王,卻是以損害百姓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私欲,所任用的大臣,也不再是飽學經典的儒雅之士。漢代時候的宰相,沒有一個人不是熟讀經書的,他們對一種經書都有深入的研究,都會引經據典來回答皇帝的疑問,參照經書來決斷事情的好壞對錯。所以這些人都懂得禮教。這樣用禮來治理天下,國家才安定太平。但是近代以來,卻越來越重視武功,輕視儒術,或者是用刑罰律令來治理國家。結果怎麽樣呢,導致儒家的學說不再受重視,古代淳(純)樸的民風也就蕩然無存了。”太宗聽了之後,深有同感,從此以後,他就(把)凡是那些官員中精通儒學的,請來做官,給以重任,而且經常向他們來征求治國安邦的諫言。所以這一點,確實是太宗的高明之處。

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一般人治理國家都是急功近利,看到嚴刑峻法,它的效果很好,迅速而有效,所以就重視刑律,而忽視了倫理道德的教育。但是,唐太宗卻不是這樣。他在重視法制建設的同時,特別重視運用儒家倫理道德的教育,來治理國家。這也是他能夠成就“貞觀之治”的根本原因所在。

《群書治要 ·鹽鐵論》中,有這樣的論述,它說:“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殺人而不能使人仁。”就是說,通過法律確實可以把不孝的人判處死刑,但是培養不出一個人,像曾子那樣的孝心、仁慈之心。

所以中國古人在重視法律建設的同時,特別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讓人從心底不願意去做壞事,把做壞事看成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這才在人們的心底築起了一道防止作惡的堤壩。

唐太宗之所以在登基之後不久,就下令編輯《群書治要》,也是因為,他對古聖先賢治國平天下的教誨,非常地有信心。他知道自己對這些治國理政的經驗了解不足,所以他不僅要和這些官員來探討,也希望能夠隨時翻閱古聖先賢的經典,把他們治國平天下的精髓,能夠掌握得很好。所以他就命令諫官魏征、虞世南、褚亮、蕭德言等等,整理了從五代到晉朝,這幾千年間治國理政的史料。所以,這個書歷經了五年才匯繪編成功。這說明什麽呢?說明古人做學問功底很紮實,態度也很嚴謹,他不是急功近利的。

《群書治要》編撰完成之後,魏征在序文中這樣贊嘆《群書治要》的歷史價值,他說:“用之當今,足以鑑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這一部書,用在當時的社會,可以鑑覽前古,也就是可以從古人治國平天下的經驗教訓中,來汲取智慧,經營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對那些辦理政治的領導幹部而言,可以讓他們少走很多的彎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在《群書治要》中我們看到,有很多可以效仿的榜樣。從五帝到晉朝,這些聖賢君主,他們治國平天下的經驗教訓,也都可以為後人所汲取,而且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也就是說這本(部)書,傳到後世去,可以怎麽樣呢?可以恩澤後世。這個“貽”就是遺留的意思。這本書傳到後世,還可以給後代子孫帶來真實的利益,為他們能夠更好地謀劃自己的人生做出貢獻。所以,後世子孫要想使身心安樂、家庭和諧、社會得到治理,對於這本(部)書,確實是必讀之書。這部書編篡完成之後,太宗皇帝非常歡喜,因為什麽呢?因為他看到這本(部)書取材廣泛,而且又非常精辟、非常切要,所以他是手不釋卷地日日閱讀。

太宗皇帝這樣不辭辛苦地學習《群書治要》,他的動力何在呢?他的動力就是愛護天下的百姓,希望把國家治理好,讓百姓過上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不僅如此,他還襟懷天下,希望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之後,為世界的各個國家做出一個良好的表率。

太宗他治理國家的成效如何呢?《群書治要》是不是起到效果了呢?我們看太宗他是公元626年即位,到公元649年去世,在位二十三年,他被譽為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有人稱他是千古一帝。受《群書治要》的影響,唐太宗他以能夠用賢納諫,尊儒重道,勤政愛民而著稱。他以文治天下,厲行節約,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結果很快就使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我們都知道“貞觀盛世”、“貞觀之治”。“貞觀盛世”到底好到什麽樣的程度呢?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首先,當時的農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物產豐富。根據史書記載:在貞觀六七年的時候,風調雨順,連續豐收。像人們走到山東這些地方,都可以不用自帶糧食,直接在路上就能買到,這是在以往的朝代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現象。進了山東的村子,村民遇到過往的客人,都會很豐盛地招待他們,有時候還會贈送客人一些糧食。到了貞觀八年九年,還有十三年到十六年,農業又是連續豐收,。所以我們可以想見,當時糧食豐收、物產豐富的局面。

其次,貞觀王朝的社會秩序,好得令人難以置信。在貞觀四年,也就是公元630年的時候,全國被判處死刑的人數有多少人呢?只有29人。到了貞觀六年的時候,也就是632年,判處死刑的人數雖然增加到290人,但是在這一年的年末,唐太宗下令:準許他們回家去辦理後事,第二年的秋天再回來就死。我們知道古人都是在秋天行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也是按照自然節律來辦理政治。結果,到第二年9月的時候,這290個被判處死刑的犯人,無一例外地全部回來受刑。從這裡我們就知道了,即使是被判處死刑的犯人都沒有逃跑,可見這些人他都有羞恥心,他都知道自己做錯事應該接受處罰,他沒有怨言。從這裡我們就知道了,當時的貞觀盛世不僅僅是經濟繁榮,而且人心都非常的平和,老百姓心中沒有多少的怨氣,社會秩序也非常的好。

第三,就是貞觀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貪汙的王朝。這可能也是唐太宗最值得稱道的政績。在太宗治理下的中國,因為皇帝率先垂範,厲行勤儉,所以官員一心為公,吏佐各守本分,濫用職權和貪汙瀆職的現象少之又少,可以說是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這和唐太宗運用《群書治要》的理念,以身作則,重視道德教化,並且制定了一套合情、合理、合法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這些成就的取得也說明,運用聖賢之道治國,不僅有效、易從,而且快速。

從歷史上看,《群書治要》這一本(部)書,被日本人從唐朝帶回了日本,從此之後,被日本的歷代天皇、皇子、大臣奉為圭臬,成為學習研討中華文化的必讀經典。這部本書傳到日本之後,確實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幫助日本創下了承和、貞觀兩代盛世。從這裡我們看到,能夠成就一代盛世是一個結果,原因在哪裡呢?原因就是最高的領導者,也就是天子,國家領導人,有正確的治國理念。而這些政治智慧,都是從《群書治要》之中汲取而來,承傳下來的。所以這一部書,是從政者,領導者的必讀之書。

既然《群書治要》是一部寶典,如此之重要,為什麽相對於《資治通鑑》而言,卻鮮為人知呢?很少人聽說過這一部書呢?這是因為在唐朝的時候,雕版印刷術還不很發達,所以《群書治要》,只是靠手抄流傳了幾部,但是在唐朝之後,《群書治要》在中國本土基本上失傳了,後來是在清朝嘉慶元年,日本人向中國進貢,這本(部)書又從日本送回到中國。才使這部寶典失而復得。但是因為後來戰亂頻繁,這部寶典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被束之高閣。

很多人又問了,說:“《群書治要》是唐朝所編輯的經典,而且還是總結了唐朝以前的經史子、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匯編而成,我們今天為什麽還要學習《群書治要》呢?”

在英國有一位著名的歷史哲學家叫湯恩比,他專門研究了各個國家的文明發展史,最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能夠真正解決21世紀社會問題的,只有中國的傳統文化。無獨有偶,在1988年,有一批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教科文組織聯合總部開會,面對當時世界的恐怖主義、環境危機、道德危機,提出了一個共同的呼籲,他們說:“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夫子的智慧。”我們知道這些人,都是某一個領域頂尖的科學家,思想家,他們都富有科學的精神。他們能提出這樣的論斷,絕非偶然。說明什麽呢?說明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同。

在《未來屬於中國》這一本書中,湯恩比先生更是明確指出: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不是中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等等的世紀,而是中國文化的世紀。也就是說只有中華文化的普遍宣揚,才能夠為世界和平,帶來希望,帶來曙光。為什麽呢?我們學習《群書治要》就會知道,《群書治要》告訴我們,中國人他講仁者無敵,講和而不同,所以他能夠協和萬邦,把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們團結在一起,凝聚成一個大家庭。我們知道中國有56個民族,有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各種各樣的文化背景,它的歷史文化非常的漫長,但是在漫長的歷史中,它基本上保持了一個大一統的局面,這靠的是什麽呢?靠的就是傳統文化。我們後邊還會講到,它的這些具體的思想。

習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的講話中也這樣強調,他說:“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會發展進步的成功經驗;也有衰亂之世社會動蕩的深刻教訓。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鑑。中國的今天,是從中國的昨天和前天發展而來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我們對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我們對中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習總書記的這一段話告訴我們:總結歷史經驗,特別是盛世之所以興盛,衰世之所以衰落的原因,對於我們今天治理好國家,仍然能夠提供寶貴的啟示。所以領導者學習《群書治要》,就可以知道,成為領導者最需要具備的素質是什麽。如何成為一個卓越的領導者?這既包括了領導者個人的道德品行、素質和能力,也包含了一些領導的藝術和方法。比如說如何觀人?如何用人?如何識人?如何得到真正的人才?如何辨別自己身邊的人是忠臣還是小人?包括如何治理好國家?如何治理好一個企業,達到“不忍欺”的最高境界?如何反腐倡廉,才能夠得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如何解決我們道德教育不得力的現狀?如何進行道德教育,才能夠深入人心?還有,文化的本質是什麽?我們今天進行文化建設,怎麽樣從古人的關於文化的本質的思想中,汲取教訓。

對於一般百姓來說,我們學習《群書治要》,可以懂得人生的道路應該怎麽樣走,才走得更加順暢。《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怎麽樣把本有的明德彰顯出來,達到自利利人,自覺覺他的目的。

總之,我們學習《群書治要》,目的就是要達到身心和樂,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它值得我們每一個人來認真學習。我們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劉余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畢業。現為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著述豐碩。曾獲英國赫爾大學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後,並應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國香港等地進行演講和研討。2015、2016年,先後兩次應邀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巴黎總部,圍繞“從《群書治要》看聖賢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強道德教育”做主題演講,對中國傳統文化“東學西漸”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