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品讀<群書治要>》第28集--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2020-05-04海口廣播電視臺

【全文6351字  閱讀需要7分鐘】


尊敬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我們學習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我們知道,現在很多人呢,也是在父母過世的時候呢,要舉行喪禮。到父母忌日的時候也會祭祀父母,那麼怎樣辦喪禮才是合情合理的呢?祭祀父母或者祭祀祖宗的意義有何在呢?

在《論語》中,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孔安國注:“慎終者,喪盡其哀,追遠者,祭盡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接歸於厚也。”這幾句話,我們一句一句地來看一看。

“慎終者,喪盡其哀”。這裏的“慎”,就是謹慎的意思。“終”,就是壽終。古人曰“老死曰終”。也就說一個人。在人生半路,沒有活下去,叫夭折,不教“終”。而《禮記》中也說:“君子喻終,小人喻死”。也就是說一個有德行,對國家、民族有貢獻的人,他過世的時候才叫“終”。這個“終”,也有功德圓滿的意思。而小人,就是指德學都不具足的人,那他們過世,就叫做死。

“喪盡其哀”,這裏就談到了父母過世的時候,要謹慎地辦理喪事。謹慎地辦理喪事,有兩點需要特別注意的。第一就是要以哀戚為本。在《呂氏春秋》中,對喪禮的來源,有這樣一段闡述。他說孝子尊敬自己的父母,包括父母疼愛兒女也是一樣的。這種情意甚於肌膚之痛。當父母過世的時候,當然也包括兒女過世的時候,自己所敬重,所疼愛的人,死後如果被拋棄於溝壑。按照人的感情是不忍心的。所以才有了安葬死者的禮儀。這個“葬”是什麼意思?這個“葬”,就是藏起來的意思。孝順父母的兒女應該慎重這一點。這就是告訴我們:喪禮,它是出自孝子敬愛父母的一片心,而不僅僅注重外在的禮儀。所以要以哀戚為重。另一層含義,“謹慎治喪”,這裏的謹慎就是不可以厚葬,為什麼不可以厚葬?在《呂氏春秋》中,也給我們講了這個道理。說“慎終”,就是以生者的心,為死者去考慮。而用生者的心為死者考慮,沒有比不要讓死者不被驚動,墳墓不被挖掘更重要的了。這就是說:為死者考慮,最重要的就是讓死者的墳墓,不被人挖掘。那怎樣才能讓死者的墳墓,不被人挖掘?最重要的就是,使掘墓者無利可獲。

下邊做了一個比喻,說如果有人在墓前安放了一個石碑,上面寫著這樣一句話:墓中有珠玉、玩物、財物、寶器,如果不挖,那真是太可惜了。挖了一定會大富。那麼人們一定會譏笑他。覺得他很愚蠢。但是實際上,世間人實行厚葬,這種做法,和這個人的做法是一樣的。

自古至今沒有不滅亡的朝代,所以,也就沒有不被挖掘的墳墓。而從歷史上看,滅亡的朝代是數不勝數。所以古代的大墓,沒有不被挖掘的。但是遺憾的事是,世人還爭相營造大的墳墓。這不是很可悲的一件事嗎?

在堯舜禹湯,古聖先賢那裏,都以節儉的方式被安葬,並不僅僅是吝惜費用,也不僅僅是厭煩辛勞。更重要的是為了死者考慮。古聖先賢所憎惡的,就是讓死者受辱。而有人挖掘墳墓,那一定會使死者受辱。但是如果實行儉葬,他的墳墓就不會被挖掘。所以先王的安葬一定會從儉。口裏說敬愛憐惜死者的人很多,但是真懂得敬愛憐惜死者的人,卻少之又少。所以他說,愛之反而害之,欲使其安穩,反而使其危及。不就是說的這種厚葬的行為嗎?《呂氏春秋》上就告訴我們,要做到謹慎治喪,就不可以厚葬。因為如果實行了厚葬,兩邊又埋了很多金銀珠寶,很值錢的東西,就會被挖掘,使被葬的人受到恥辱。

世間人為什麼還很多人願意實行厚葬?厚葬之風屢禁不止?在《呂氏春秋》上,也給我們說出了原因。他說現在的世俗大亂,安葬越來越奢侈,這不是安葬的本意,不是替死者考慮,而是生者以此互相誇耀。他說:“侈靡者以為榮,儉節者以為辱,不以便死為故,而徒以生者之誹譽為務。此非慈親孝子之心也。”他說安葬得越奢侈,家人越以為榮,而安葬得越節儉呢,就會以此為羞恥。不以有利於死者為適,而只把他人對生者的誹議和讚譽,作為要事。這不是慈親孝子的心意。這就是說,葬禮本來是應該對過世的人表示哀痛,表示紀念。但是反而因為厚葬,侮辱了死者。這就是“愛之”。反而侮辱了他們。

歷代那些開明皇帝、皇后,都熟讀歷史,熟讀經書,所以在過世的時候,都命令,甚至下遺詔要求儉葬。比如說我們所熟悉的漢文帝,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漢文帝在過世的時候,他特意頒佈詔書,在詔書中這樣寫道:我聽說天下萬物出生之後,沒有不死的。死是天地的常理,萬物的自然規律。如今世人都喜歡生,而不喜歡死。厚葬以致破產,長期服喪以致傷害身體。我很不贊成這種做法。我本來很不賢德,沒有什麼可以幫助到百姓。現在過世了,又讓他們長期服喪痛哭,使百姓父子經過幾個寒冬酷暑,依然哀傷。傷害了老幼的心靈,減少了飲食,斷截了祭祀,從而更加加重了我的不德,我怎麼對得起天下人?我有幸繼承帝業,以渺小之軀,依託於天下各諸侯王之上,已經二十多年了。依賴於天地神靈,社稷的福祉,才使得四境之內安寧,沒有戰爭。我因為不夠聰敏,經常戰戰兢兢,害怕做壞事,辱沒了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年常日久之後,害怕自己不能始終保住地位。現在竟然有幸盡享天年,又得以被供奉在高廟之中。以我的不聖明,這樣我已經覺得很好了。還有什麼可悲哀的?要命令天下官吏和百姓,詔令到後只哭到三天,就都除去喪服。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祀等等的活動,使大家都明白我儉葬的心願。我們看這個漢文帝,他在世的時候生活就很儉樸。做事很恭敬。到過世之後,還特意下詔書要實行儉葬,不要勞煩百姓。這都是我們現代人效仿的榜樣。

我們也知道唐太宗是一代賢君,而在每一個偉大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他的皇后長孫皇后,就是這樣一位很賢德的人。她多次勸諫唐太宗,讓他不要重用外戚,特別實在臨終的時候,她還是這樣的請求。還有,她要求儉葬。她怎麼說的?她說:“臣妾的本家,有幸因為婚姻而成為外戚,既然不是因為有德行而被選應,就容易走到危險的地步。要想長久地保全,就千萬不要授予他們重要的權利。只以外戚俸朝請就夠了。妾活著的時候,既無益於時事,死後不可以厚葬多費。而且埋葬就是隱藏,讓人看不到。自古以來的聖賢,都推崇節儉薄葬。只有無道之士,才大建陵墓,勞費天下。被有見識的人所譏笑,只請求能夠依靠山勢而埋葬,不要堆起墳頭,不需要用棺槨,所必須的器物用具,都使用木、瓦等等。節儉薄葬壽終,就是不忘記臣妾了。”這是長孫皇后臨終之前,對太宗的囑託。我們看到歷史上這些開明的君主皇后,他們也是熟讀經書,知道要實行薄葬,不可以奢侈浪費。這也是謹慎治喪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也提醒我們,不要因為面子的問題,把喪事搞得很隆重,還埋了很多金銀珠寶,昂貴的東西。最後導致的是墳墓被盜,使亡者不得安寧。這是我們講的“死,葬之以禮”。

“追遠”,也就是“祭之以禮”。“追遠者,祭盡其敬”。也就是說在喪葬之後,還要依時依禮追念祭祀。這個“遠”,有兩個意思。第一就是父母過世已經久遠。第二就是祖父母以至歷代祖先,距今已經久遠。都需要追祭以時。祭祀的時候,要畢恭畢敬。所以,“祭盡其敬”,子子孫孫如是追遠祭祀,視為不忘本。

在《禮記·祭統》上,對祭祀的來源,也是做了這樣一段的闡述。為什麼要辦祭禮?“夫祭者,非物自外至也,自中出生於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為賢者能盡祭之義”,這個就是告訴我們:祭祀,它不是外在的事物,要求人這樣做的。它的來源在於內在。也就是人內心發出,對父母祖先的感念之情,表現在行為上就是祭禮了。這個祭禮,既然是從內心所產生的,就要有誠敬之心。在這裏它講到:“追遠”要依禮依時追念祭祀。那怎麼依時?在《禮記·祭義》上,也有明確的要求,它說“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這個古人告訴我們,祭祀不能搞得太頻繁。如果頻頻地祭祀,人們就會感覺到厭煩,因為厭煩,就失去了恭敬之心。同時祭祀也不能搞得太少,如果太少,就會使人感覺到怠慢。怠慢了就會使人淡忘。所以中國古人,是順著天時季節的變化,來舉行祭祀的。春天的時候舉行“禘祭”,秋天的時候,以新下來的穀子舉行“嘗祭”。所以一年有兩次重要的祭祀。在秋天的時候,霜露覆蓋了大地,君子踏霜而行,自然有一種悲涼之感。這種悲涼之感,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思念著故去的親人。到春天,雨露滋潤大地之時,君子踏露而行,自然有一種驚醒的感覺,思念著故去的親人。似乎他們也像春天一樣,重新回到了人間。

在祭祀的時候,要用快樂的心情把親人迎回來,再用悲傷的心情將他們送走。所以中國古代在祭禮之中,對如何祭祀,什麼時候祭祀,以及祭祀的次數,頻繁程度,都有明確的記載。那麼除了依時依禮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表現出內在的誠敬之心,那就是要畢誠畢敬。

在《論語》中也記載,孔老夫子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在祭祀的時候,如果是祭祀父母祖先,就如同是父母祖先就在面前一樣恭敬。如果祭祀的是神明,也要像神明就在面前一樣,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這都是“祭盡其敬”的表現。

在《禮記》中,《祭義》篇上,對於祭祀之前、之中、之後應該怎麼做,也都有明確的要求,比如說在祭祀之前,就要進行齋戒,對內要調攝內心,使內心清淨,把心從外物上收回來。對外,還要隔絕一切的交際娛樂,房事等等。齋戒的時候,要把心思集中於,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住所、音容笑貌、飲食習慣、志趣、愛好等等。這樣專心齋戒三天,就能將要祭祀的先人活現在心中。古人看一個人齋戒的時候,那種恭敬的程度,就知道他思念親人的程度如何了。就像現在我們看一個人鞠躬的那種態度,敬禮,我們就知道,他是不是有內心的恭敬了。

在祭祀的時候,也就是在祭祀的當天,怎麼做?他進入宗廟之後,仿佛從牌位上看到親人,在牌位前禮拜之後,行不周旋,敬奉供品,走出門外。心中肅然。親人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在眼前。出門之後,側耳傾聽,仿佛能夠聽到親人的深深歎息聲。對親人的孝敬之情,是親人的面容,不曾離開過眼前。親人的聲音,不曾離開過耳邊。親人的心志愛好,也不曾離開過心間。也就是說,他所思所想所聽所看的,全都是先人的音容笑貌,愛好情趣,飲食習慣等等,這樣有怎麼能有絲毫的不恭敬。君子對父母在世的時候,是恭敬地贍養。去世之後,是虔敬地祭祀。這就說明,“追遠”的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祭祀祖先,祭祀父母。

在中國古代,家家戶戶都有祠堂,祠堂裏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每到春秋祭祀的時候,要把全家族的人召集在一起,幹什麼?除了行這些禮儀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宣講祖先的德行。說你們家在哪朝哪代,出了哪一位有德行的人,他對國家有什麼貢獻。他有什麼德行,我們後代子孫可以學習和效法的。那你作為他的後代子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不能夠因為我們的言行,給祖先抹黑。

我們看現在的孩子,為什麼沒有這種責任感,使命感了?兩個人可能再過兩個星期要結婚了,把對方帶到家裏讓父母一看,說再過兩個星期我們要結婚了,請給我們準備房子準備錢。如果不是為了房子和錢,他們都住在一起,父母都不知道。可以說不僅想不到祖先,能夠想到父母都已經謝天謝地了。所以祭祖,它培養起來的,是一個人深厚的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它是一種機會教育。它不是搞迷信。

除了祭祀之外,還有一種重要的“追遠”的方式,那就是修家譜。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修家譜,而且這個家譜每一年都要修。比如說在這一年之中,有哪些人過世了,哪些人出生了,哪些人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等等。每一年都要整理一次。修家譜有什麼好處?有什麼意義?我們知道中國有一個禮,就是“不娶同姓”。這個禮要求我們結婚的時候,不能娶同姓之人,所以你就發現,你的父母是兩個姓。再往上去推,他們的父母也不娶同姓,那也是兩個姓。以此類推,往上推上去之後,你發現,其實所有的姓都是一家人。所以我們說自己都是炎黃子孫,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這個絕對不是形容。這有什麼好處?這就是幫我們,培養了一種“一體”的觀念。除此之外,就是在修家譜的時候,那些對國家人民,特別有貢獻的祖先,會有特別的記載。所以後人學習家譜,對他的家族歷史,有深刻的理解。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都會提起,所以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有一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認祖歸宗。翻一翻自己的家譜,翻一番自己家庭的祖訓,還有家書、家規、家教等等,你看你是從哪里來的,是哪一位聖人的後代,哪一位賢人的後代,他們都對國家,對民族,有什麼樣的貢獻。他們有什麼樣的德風,我們可以繼承下來。所以這個祭祖,他確實是一種機會教育,它實際上是從根本上,培養了一種孝親感恩的意識。

我們前面講過,“教”是上所施,下所效。也就是上面怎麼做,下麵跟著怎麼效仿,就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了。但是如果父母過世了,我們怎麼樣來身教給後人看?通過祭祖,就是把對父母、祖先的恭敬感恩之情表現出來。我們的後代兒孫,也能從中感受到,我們對父母的這種感恩孝順,他們依然是從我們身上學到了孝敬。這也是身教勝於言教。

在《論語》上說,這個“祭者,教之本也”,這個祭禮是教化的根本。“祭而不敬,何以為也”,如果僅僅是舉行了祭禮,但是卻沒有內心的恭敬,那為什麼還要去祭祀?這個就是為我們指出了重點。告訴我們,這個恭敬之心不是裝出來的,也不是為了教育別人,而表現的,表演的。它是發自於內心的誠敬與感恩。蕅益大師對這一句話的注解上,就是《四書蕅益解》上,最後還有一句話,他說“厚,是本性之德,複其本性,故似歸家”。他就解釋這個“厚”,是人性本有的仁厚之德。“人皆可以為堯舜,塗之人可以為禹”。所以,回歸本性就像歸家一樣。所以說“民德歸厚”,用這個“歸”字,它的意義就在這裏。蕅益大師對這一句話的解釋,可以說是畫龍點睛之筆。

我們看到在歷史上,也有很多的皇帝,他們確實是按照聖賢教誨去做的。比如說我們看到明仁宗,在做太子的時候,有一次,明成祖就到了南京,退朝之後,他就召見東宮官楊士奇,把他叫過來問:太子的為人到底如何?楊士奇就回答:殿下仁孝恭敬,非常人可比,在每逢祭祀的時候,太子一定會把所有的祭器親自檢查,不把這個事情委託給別人。比如說去年按照慣例,要舉行祭祀的時候,正好太子得了痛風病,結果醫生就告訴他,要服藥發汗才可以,但是太子卻說:如果要吃藥發汗,怎麼可以親自參加祭祀?左右的人就說:那您可以讓別人代替你參加祭祀。殿下就回答說:皇上把祭祀的使命交付給我,我又派遣別人來代替,這不是違背君父的命令嗎。所以他,依然是帶著病親自去參加祭祀。結果祭祀才完畢,出來一身的汗,這個病就自然地痊癒了。

再比如,每每給皇帝進俸食物,或者其他東西的時候,太子一定會親自檢查,親自把這個封條封好,然後才派遣他們出發,不敢輕易地把這些事情,委託給下人去做。明成祖聽了之後,就說:這些都是為人子者應當做的事情。楊士奇就說:自古以來的大聖大賢,都是把他該做的事情,做到了極致而已。意思是說,你看這個聖賢人,他也沒什麼奇特之處,只是畢恭畢敬地,認真負責地完成自己的本分而已。所以,明仁宗“躬閱祭器”的故事,就給了我們很多的教育。

皇帝對於祭祀這樣的誠敬,那也就能夠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他當了皇帝之後,這個國家也治理的很好。所以祭祀,也是通過這個祭祀的場合,培養了人的恭敬之心。

我們知道人平時,工作很多事情,和忙亂,這個恭敬之心也很難提起。趁著祭祀這幾天,讓你齋戒沐浴,把你的心從外物上收回來。體會到什麼是恭敬心。而這個恭敬心是和性德相應的。這個祭禮,它是一個很好的提高自己修養的一種機會。孔老夫子為什麼說“我祭則得福”。因為在祭祀的時候,他有這種誠敬心和感恩心。“福田靠心耕”,因為他這種感恩心,誠敬心提起來了,他才會有福分。這也是“一切福田不離方寸”。

我們說現在的人,說你沒有恭敬心,你做事沒有恭敬心,大家怎麼聽也聽不懂,他覺得我已經很恭敬了,我已經很盡力了,為什麼你還說我沒有恭敬心?那我們看一看古人。這種祭祀時候的恭敬,這種對父母侍奉時候的恭敬。我們激知道自己為什麼沒有感恩心,沒有恭敬心了。這也是“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

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裏。謝謝大家!


劉余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學士、碩士畢業。現為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著述豐碩。曾獲英國赫爾大學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後,並應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國香港等地進行演講和研討。2015、2016年,先後兩次應邀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巴黎總部,圍繞“從《群書治要》看聖賢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強道德教育”做主題演講,對中國傳統文化“東學西漸”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