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品讀<群書治要>》第23集--至要莫如教子
2020-04-22海口廣播電視臺

【全文7045字  閱讀需要8分鐘】


尊敬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我們今天講“至要莫如教子”。上一段,我們講了夫妻和睦相處,我們現在看一看父慈子孝。這個父母慈愛教導兒女,兒女孝敬父母,才能夠把父母和兒女的關係處理好。中國古人特別重視對兒女的教育。你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但是現在還要用家規教育孩子的人有多少呢?所以孩子教育不好是有原因的,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重視對兒女的教育。

我們看在《群書治要·漢書》上記載著這樣一段話:“夏為天子,十有餘世,殷為天子,二十餘世,周為天子,三十餘世,秦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遠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長,而秦無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這句話說得很好,它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它說夏朝的天子傳承了十幾世,殷朝的天子傳承了二十多世,周朝的天子傳承了三十多世,但是到了秦朝,天子傳承到第二世就滅亡了。人性本來都相差不大,為什麼夏商周三代的君主有道而能長久,而秦朝的君主無道卻突然滅亡呢?什麼緣故呢?那就是教育繼承人的方式不一樣了,重視程度不一樣了。

古人是怎麼樣教育後繼的繼承人呢?在上邊就描寫了一段,它說:“古代的君王,這個太子剛一出生,就要用禮來教育他。在出生之後,更要用禮來引導。它怎麼引導的呢?讓這個成年男子背著他,由專門負責禮的官員,穿好端服,戴好禮帽,帶著太子拜天,行祭天之禮。這目的是培養起他的恭敬之心、畏懼之心。在路過宮門的時候,要把太子從背上放下來,目的是為了表示恭敬。在路過宗廟的時候,這個宗廟都是供奉著祖先的牌位,也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要恭敬地小步快行,這是做孝子的行為規範。所以你看古人為什麼有恭敬心呢?這個恭敬心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所以從嬰孩兒開始,對太子的教導就已經開始了。

下麵又講了一個周成王的例子,從前周成王年幼尚在繈褓之中的時候,就請了召公做他的太保,周公做他的太傅,太公,也就是薑太公,做他的太師。這都是全國最有道德、最有學問的人,來擔任太子的老師。那什麼是“太保”呢?保,保其身體,就是要保護太子的身體,讓他飲食起居都符合自然規律,講究養生之道。這還不算,還要讓他行為中規中矩都有威儀。傅,傅之德義,這個太傅的責任就是教導他的德義,培養起他高尚的道德素質。師,導之教訓,這個太師就給他以各種各樣的訓誨和教導。這個是三公的職責。

除了設立三公還要為成王設置“三少”,那就是少師、少傅、少保。這“三少”是幹什麼的呢?他們日常起居都和太子生活在一起,也就是說,他們負責把太傅、太師、太保所教導的事情表演落實在生活之中,讓太子看到、學到。

所以從孩提懂事的時候,三公、三少就要為他講授孝、仁、禮、義的道理。要用這些引導他把它們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還要讓他遠離惡人,不能夠讓他看到醜惡的行為。這還不算,還要挑選天下品行端正的人,比如說孝敬父母的、尊敬師長的、博聞多識的、傳道有方的人來輔佐、保護太子,讓太子和這樣人生活在一起。所以太子一出生下來,他所看的就是正事,所聽的就是正言,所走的當然是正道,前後左右也都是正派的人,這樣太子平日就習慣了和正派的人在一起生活起居,他的行為不可能不端正。

所以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少年時所養成的品德就如同是天性一樣,養成了習慣就如同自己本來的本性自然而然。從這裏,我們體會到中國古代的君主多麼重視後繼人才的教育和培養。

一般家庭對後代子孫的教育,雖然沒有這樣重視,但是也非常重視對兒女的教導。而我們現在社會之所以出現富不過三代、富不過兩代,甚至富不過當代的現象。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拋棄了傳統文化,缺少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倫理道德的引導。所以我們講父母慈愛兒女,這個“慈”,並不是他想要什麼就滿足他什麼。什麼才是真正的愛護呢?就是要把祖宗的德行、他的精神、他的品質以及他們的人生經驗、創業的教訓都傳給子孫,讓他們有好的品質、好的德行、好的家風家道,這樣家業才能夠代代承傳。

在這些方面古人也給我們總結出了很多教子的格言,比如說孝悌為傳家之本、勤儉為持家之本、謹慎為保家之本、和順為齊家之本、詩書為起家之本。我們現在的很多人如果多讀一讀聖賢書,在教子方面也會少走很多的彎路。

首先我們看“孝悌為傳家之本”。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被慣成了小公主、小皇帝了呢?就是因為我們做家長的是“愛之不以道,適足以害之也。”試問哪一個家長不愛自己的兒女呢?但是愛沒有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他、教導他,反而是一味地滿足他的欲望,結果恰恰是把孩子給害了。所以慈愛和溺愛是有區別的。我們看這個“溺愛”的“溺”,它是寫作一個三點水加一個弱字。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看,你把這個孩子愛得已經能力、身體都很差了,肩不能擔,手不能提,上學一個書包還有保姆來代理。

我們看古人是怎麼樣來對待這個事情的呢,我們學過《孟子》,《孟子》上有一句話,說:“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要讓他得到各種各樣的鍛煉,要讓他的身體得到鍛煉,心智得到磨練,面對什麼樣的境況都能夠坦然處之。而現在的孩子被父母嬌慣、溺愛的結果,就是他的身體很弱,能力也很弱,這就叫“愛之不以道,適足以害之也”。

“勤儉為持家之本”,從小就要養成孩子勤儉的習慣。因為我們講了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成由勤儉敗由奢”家資萬貫也需要有好的兒孫來能夠保持,如果他有奢侈浪費的習慣,萬貫家資也會很快地被敗散掉。

“謹慎為保家之本”,雖然家裏很富裕,地位很高貴,但是為人處事還是要很恭敬、很謹慎,這樣才能夠長久地保持富貴而不喪失。所以《孝經》上說:“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雖然自己身居高位,但是沒有驕慢的表現,即使身居高位,也沒有被顛覆的危險。雖然自己很富裕,但是還遵守法度很節儉,不會背離禮法,這樣的話雖然很富有,也不會有敗落的危險。這樣才能夠長守富貴,才能夠使富貴長久地保持不失。

我們看了這句話,再想一想現在的富二代、官二代,教育出現了問題。為什麼出現了問題呢?因為沒有在學習聖賢經典。中國人說“家和萬事興,和順為齊家之本”。你看看這個家族能不能興旺發達,就看他們家庭成員能不能夠團結一致、和睦相處。我們看一個單位能不能夠興盛,有沒有發展前途,我們看什麼呢?就是看這個單位裏邊每一個人是不是能夠助人為樂、團結互助。

“詩書為起家之本”中國人有一句話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在古代說沒有問題,現在說有了一些問題,一些流弊。為什麼呢?因為古人所讀之書全是聖賢之書,所以是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因為聖賢書教導我們天道、人道的規律。那你讀了聖賢書有什麼好處呢?貴在明理。所以為什麼讀書人特別受尊重呢?因為讀書明理,理得心安。但是現在的人所讀之書不再是聖賢之書了,結果學了很多的知識、技能,學得越多越傲慢,學得越多還越瞧不起父母、老師,這就偏離了正道。

我們從這裏看到了古人他的很多教誨,對於我們現代人如何教育兒女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啟發。

古人說“慣子如殺子”。什麼意思呢?你看養了兒子但是不教育他,結果他長大了,這個驢脾氣不好,經常頂撞父母,不尊敬父母。“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這個女兒只會吃喝玩樂享受,不知道自己的本分,到了婆婆家裏不知道孝敬公婆,不知道助夫成德,也不知道教育兒女。所以我們看現在的兒女教育出現問題,特別是兒女都自我為中心,自我意識很濃重,成個小公主、小皇帝,不知道孝敬、感恩父母,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其實就是失去了良好的家教。

我們看《德育古鑒》它分析了不孝父母的主要原因,就是習以成性,習慣成自然,它分析了七個具體的原因。第一就是嬌寵。因為兒女受到父母的憐愛太多了,所以經常父母是順著孩子的性子,事事讓兒女佔先,做事首先考慮到兒女的需要,首先想到兒女的心,所以久而久之培養了孩子很任性的習慣。

有些人學了《弟子規》之後,看到上面有一句話說:“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結果回到家裏,他就開始力行,改變了以前的飲食習慣,在家裏吃飯的時候,在夾起菜來的時候,沒有再首先夾給孩子,而是首先夾給了誰呢?夾給了自己的父母。結果第一次的時候,這個小孩看了之後,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呢?可能大家都想像不到,這個小孩兒就急得跳了起來,非常生氣的說:“為什麼我是最後一個?”你看他以前已經習慣於大家都照顧他了,都讓他先吃,結果現在他是最後一個了,他就忍受不了。所以這個是不能夠孝順父母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是習慣,如果一個人語言粗疏,對父母不禮貌已經習慣了,他就敢說一些違逆父母的話。如果一個人對父母的照顧已經習慣了,他就敢做一些放肆的事。父母對待兒女都是習慣於把好東西先留給兒女吃,久而久之,兒女就習以為常了,兒女就不再能夠體會到父母吃的是什麼,吃得是不是習慣了。父母經常拖著重病去做家務事,結果久而久之,兒女也習以為常,就不再關心父母的痛癢了。

第三個原因是因為樂縱。有的人對朋友特別地講義氣,他為朋友兩肋插刀,和朋友去吃吃喝喝了,而且還非常的慷慨大方。但是對於父母呢?“雙老而味薄”厚薄的薄,對父母,出去請一頓飯都覺得囊中羞澀,不願意花那麼多的錢,覺得浪費。對待自己喜歡的人,他(她)很幽默,想方設法的說一些話討他(她)們的歡心。但是對父母的時候,卻默默無言呆若木雞無話可說。還有一些人學了傳統文化之後,認為父母兄弟都是俗人,自己學了傳統文化境界高了,也不願意再和父母兄弟去相處了。

第四點就是忘恩記仇。這個恩義情義如果時間長了的話,人就容易忘記。別人對我們有恩,古人說“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相報。”但是人之常情就是人們對我們有恩,但是時間一長就淡忘了。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冤仇積累得多了,每想起一遍就把自己氣一遍,累積起來,這個怨仇越結越深久久不能釋懷。

有一個故事講得很好,說有一個小姑娘在家裏和父母吵了一頓架,結果她一任性,很生氣就離家出走了,身上也沒有帶多少錢,肚子越來越餓,還是大冷天。她走到了一個包子鋪面前,但是又沒有錢。就在這個時候老闆娘看到了,她說:“你過來,我給你煮一碗面,不需要你付錢,免費的”。結果這個孩子吃了這碗面,頓時覺得暖呵呵的,也不那麼餓了,對這個老闆娘非常地感恩。這個老闆娘非常的慈悲,也非常地有智慧。她就提醒這個女孩說:“我也是為人父母的人,你想一想,從小到大,不知道你的父母親為你端過多少碗飯,為你洗過多少次衣服,做過多少事兒,那你知不知道對她感恩戴德呢?而我僅僅給你端過一碗飯,你就這樣地感恩,這樣做是不是分不清哪一個輕哪一個重呢?”這個女孩一聽,她非常地慚愧,趕緊就往回跑。結果她跑到她家巷子的時候,看到她的母親在焦急地四處張望,逢人就打聽,有沒有看到我的孩子呀?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她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所以你看,對於一飯之德我們都經常能夠記在心上感恩戴德。但是我們的父母,每一天給我們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做得久了,我們還嫌她做得太多了,給得太少了,味道太鹹了,口味太輕了等等。所以你看一時感恩人家救濟你一次,幫助你一次,你對他感恩戴德。如果人常常地幫助你呢?你反而就忘記了感恩戴德,反而認為這是正常的,還經常挑剔人家幫助得不周到,那更何況是對父母兄長呢!

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以親愛為故常”,認為父母這樣親愛我,照顧我,處處體會我的需要,為我付出,給我拿錢花,這都是應該的。所以有的時候父母為我們擔心,為我們考慮得周到,我們還嫌他多事,違背了我們的意願。父母教誨我們,我們還對他的用詞挑來挑去。有的時候,父母辛辛苦苦地保護兒女,但是做兒女的還不知道報恩,也都習以為常。所以對父母勉強自己的事,有的時候因為不理解,還對父母怒目相向,對父母發脾氣。對於父母的大恩大德,在眼前的我們尚且不認識,更何況能夠想到父母的胎養之勞,哺乳之苦,十月懷胎,三年不免於父母之懷的哺育之恩呢!我們怎麼可能想得到呢,所以這就是忘恩記怨所導致的。

第五個原因就是私財,也就是我們把財產看得太重了。財到了自己的手裏,就認為是自己所有的了,而在父母的手裏還認為應該給兒女才對。在財錢具足的時候就忘記了回家探望父母,只有在財錢匱乏的時候,才希望從父母那裏得到錢財,而求錢財求不到的時候就怨恨父母。父母親不能夠贍養自己,需要兒女贍養的時候,我們就更加地厭惡父母。所以我們看在現代社會有很多這樣的故事,說一個父親孤苦伶仃地把這個獨生子養大了,但是這個父子卻為了錢財吵上了法庭,形同陌路。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想一想,我們這個身到底是誰生養的?誰哺育的?既然這個身都是父母給的,父母哺育的,那麼這個財又是誰的財呢?所以不能夠因為財產再和父母起紛爭。

第六個原因就是因為戀妻子,這個“妻子”在古人那裏是講妻子和兒女的意思。自己掙了錢買了好吃的,用來讓妻子兒女高興。有了空閒的時間能夠去休假的時候,就帶著兒女出去度假。但是這樣一來,和父母親相處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了,更沒有想著去討父母的歡心。所以古人有一句話說得很有味道,“不思子為我子,而我為誰子”。不想一想,這個兒子是我的兒子,可我又是誰的兒子呢?自己也是父母所生養的兒子,也應該去孝養父母才對。“親子我,而我不顧,則我亦何賴有子哉?”父母親把我當成兒子,這樣地對我倍加關愛,但是我卻不能夠照顧父母、贍養父母,那我又怎麼能夠依賴兒女來贍養我、照顧我、回報我呢?對待妻子、兒女,當然,要應該給他們很好地照顧,但是不能夠因為照顧兒女、妻子,就忘記了去孝敬父母。

第七個原因就是爭妒。父母生的孩子有很多,父母對於兒女的關愛和照顧,其實都是平等的。父母對於兒子其實沒有私愛,但是兒女對於父母卻有順有逆,所以父母對兒女,他們所表現的愛也是不一樣的。那些順著父母的,父母對他們的愛就多一些,違逆父母的,父母對他們的愛就少一些,這也是正常的事。一個人如果失愛於父母,不為父母所寵愛,在這個時候,不要一味地去怨恨父母,而應該心平氣和地想一想,為什麼父母對其他的兄弟姐妹更好?而對我就沒有那麼好。其實“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之後,你就發現還是因為我們自己做得不夠好。如果看到兄弟姐妹被父母寵愛,就恨得咬牙切齒,生起了怒氣,讓父母知道了就會更加地生氣。這是因為嫉妒兄弟姐妹被父母所偏愛,所以才不能夠孝敬父母。

以上這幾種情況是為人兒女的應該時時警醒、事事檢點、念念克制的。古人提醒我們“勿以親心之慈,我可自恕”,這句話說得很好。不要因為父母親心地仁慈,不和我們計較,我們就可以自己寬恕自己。“勿以世道之薄,我猶勝人”,不要因為現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很多兒女都不贍養父母了,不和父母住在一起了,而我還能贍養父母,照顧父母,和父母住在一起,就認為我做得比別人更好了。其實,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特別是我們看一看古人這些孝道的故事,我們才知道什麼是孝。

我們現在說你這個年輕人真是不孝敬。他不知道慚愧,他不知道他還跟你辯論,他說:“你怎麼知道我不孝呢?我很孝敬。”他認為自己是個孝子。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他都是按照自己的標準來評判自己是不是孝的。所以我們下一次課還會講父母的恩德,還要講怎麼樣教育兒女,那我們現在呢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劉余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學士、碩士畢業。現為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著述豐碩。曾獲英國赫爾大學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後,並應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國香港等地進行演講和研討。2015、2016年,先後兩次應邀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巴黎總部,圍繞“從《群書治要》看聖賢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強道德教育”做主題演講,對中國傳統文化“東學西漸”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