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36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36集
2014-01-19

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论语治要》,我们看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一段比较长,我们一句一句地看。“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论语治要》也都是节选的,有部分句子在节选的过程中被省略了。我们看这一段话,讲季氏,将去攻伐颛臾。冉有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将出兵攻伐颛臾。”季氏,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说,就是鲁国的季康子。颛臾,根据《论语集解》孔安国注,颛臾是伏羲的后裔,风姓之国。本来为鲁国的附庸。当时,陈属于鲁,为什么季氏要伐颛臾?因为此时的季氏有私心,不安分。那我们看完这一段之后,就知道他为什么要伐颛臾了。那么当时孔子的弟子,冉有、季路都做季氏的家臣,所以来见孔子,报告这一件事。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孔子不说季路只说冉求,孔子指明冉有说:“求,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就是一个疑问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恐怕这是你的过失吧,先责备冉有。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就是指季康子。季氏要这么办,我们俩个做家臣的人都不愿意,不支持。我们并不想攻伐颛臾。

孔子说: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说在古代有一个叫周任的史官,他是一位贤人,说了这样几句话。马融注,周任古之良史。言,当陈其才力,不及所任,以就其位,不能则当止。他说了什么话,他说:“一个人出去做事,为人辅相的人,必须陈力。什么叫陈力?就是度量度量自己的才能和力量。这些职责  任务,我能不能够担当?如果这件事我能够担当我办得好,那我就办。如果办不了,要怎么样?办不了就停止不去办。如果我度量自己的能力,可以把这个事办好,那就必须去办。列居职位,如果你答应了,但是却没有办好也办不了,那就得辞职。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能做就做,不能做,就告退。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否则,见人危险而不能维持,见人跌倒而不能扶起,那又何须你做他的辅相?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而且你说,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你这话说错了,这就是直接责备冉有。你说不关你的事儿,这实际上是推托之词。下面举了一个比喻,虎兕出于柙,这个猛虎和兕牛从柙槛逃出。柙,槛也。它的意思就是关兽的笼子的意思。这个猛虎、兕牛,从关着它们的笼子里跑出来了。龟玉毁于椟中,椟也是木柜,木匣的意思。神龟宝玉毁在所藏的椟柜中,那不是看守者的过失,究竟是谁的过失?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冉有又说,现在的颛臾城郭完固,与季氏的费邑相近,如果现在不攻取,将来必定会成为季氏子孙的忧患。他的意思是说,现在的颛臾和从前不同了,他的国家整顿得很坚固,而且接近费县,费县是季氏鲁军很重要的地方,它的西边就是鲁军,如果现在不伐,后来费地保不住,那么季氏的子孙,也会以此为忧。所以,冉有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也是为季氏打算,如果季氏的后人一软弱,季氏家就危险了,这是危而先持,并不是不尽责。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孔子说,求,你说的这个道理,君子很厌恶。为什么?因为明明是季氏想贪得颛臾的土地,但是你却舍之不说,还给他捏造一些言辞,为他找借口。说什么,说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丘也闻,这个丘,我们读作“某”,是为了避讳,表示尊敬。“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个《春秋繁露》,引这句话的时候是这样引的,说,孔子曰: 不患贫而患不均。所以这里面的寡,作贫字讲。那么在俞曲园,古书疑义上也举例,认为“寡、贫”两字,在传写的过程中互换了。可以根据《春秋繁露》的这句话订正为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曾经听说,有国的诸侯,有家的卿大夫,不担心贫穷,而担忧不平均。不忧患国家贫,为什么?因为一切缺乏也没有关系,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劲儿往一起使,也可以脱贫致富。像我们古代的大家庭,是恩义、情义、道义的结合。每一个人为家族工作付出,那么到老的时候,由家族来养老。所以每一个人都很有安全感,因为即使自己的小家境遇不好,但是养老育幼的事情也不用操心,有大家族做后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人都身心安稳。那么后来为什么到解放之后,有一段时间吃大锅饭,结果却没有效率了呢?因为吃大锅饭呐,这个时候传统文化的教育,因为八年抗战被中断,那么人们不再有恩义、道义和情义。

那么有的人看,自己干多干少都一样,他私心生起来了,那就不愿意去努力的工作了。所以,大锅饭才行不通了。就像家庭,一家的兄弟姐妹住在一起,古代能够行得通,为什么到现代就行不通了呢?因为古代有兄友弟恭的教育,五伦关系,都处得很好。那么大家互相谦让,互相关心,互相照顾都来不及,怎么还会因为一点点财产就起争执?但是,传统文化有几代人,几乎没有人讲了。那么一家人在一起,没有接受过伦理道德的熏陶,不知道兄友弟恭。所以,家庭就出了很多问题,兄弟在一起,妯娌不和,就过不下去了。

所以重要的并不是血缘这个纽带,而是有恩义、情义、道义的结合,有伦理道德的教育,这才是关键。所以要忧什么呢?忧,一切不平均。如果贫富差距很大,又没有好的措施和教育,就会导致不平。那么古代的时候也有贫富差距,为什么没有不平呢?因为古代有因果教育,富的人知道自己富的原因,他会更加欢喜的去布施,结果越施越多。穷的人知道自己贫穷下贱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悭贪,所以他也懂得,用自己的内财去布施,就是自己的身体、精力、学识等等,去帮助别人,而不是怨天尤人。而我们现在,既没有好的措施,也没有好的教育。如果贫富差距很大,就会导致不平,不平升级,就是怨。怨气就产生了,怨再往上提升,就是恨。所以,政治上要讲究平等,经济上也不能不平均。贫富差距太大,就会导致社会不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担心人民数量少,而担心什么?而担心,上下不安。那么,后面说:“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因为如果大家平均都一样,就无所谓贫了。和无寡,这个和气。即使自己的国家人少,也能把远方的人招来。所以,只要人与人之间相处和谐,也就会相安无事。安无倾,相安则不招外患,国家不至倾危。只要安稳,国家就能够保存住。如果内有苛政,外有外患,便不能安。当然并不是说,内部安容易,外部安难,其实只要内部和谐,上下一体,就能安。如果上下不一心,打仗的时候,枪往里打,便是倒戈。如果上下一心,宁死也要保国,即使是强大的国家,也能够抵御。所以一个国家如果懂得亲上事长,肯一心拼命,什么事都能办得成,内外皆安,国家也能保得住。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诚能做到以上这些,远方的人如果不来归顺。那怎么办?那我就要修养文化道德,使他来归。他既来了,还要使他能够安之。孔子说这话什么用意?季氏想伐颛臾,不伐,又怕颛臾强大起来,费地保不住。那么什么样的人会来攻伐费?其实不仅仅是颛臾,其他的国家也都会来费地找麻烦。所以“远人”,就是指颛臾以外的国家,但是如果照我所说的方法,“柔远人”,就是治理国家,办外交,要做到,近者悦,远者来。别的国家不但不来攻伐我,而且我做到了厚往薄来,待人加厚。即使别人待我很薄,我也要待他厚,讲信修睦,不动干戈。要用文化的方法来招来,国家自然就稳定了。这一安,内外统统都安。所以,孔老夫子这里先说安内,再说柔远,安外。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但是如今,仲由和冉求辅相季氏,为季氏家做事,怕人来危害颛臾,继而危害费邑。那就是远人不服,又不能够修文德,使远人来到自己的国家。也就是说,你不与他们办外交,搞联络。对外没有邦交,所以外人不来,不来的原因,就是你内部没有治理好,内部混乱。就像别的国家的人,想到这里来投资,但是你自己的政治不安定,经常搞内讧。别人看到这样的环境,也不敢来投资了。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国内的人,人心分崩离析,自身已经不能保守了。孔老夫子说的这话,很含蓄,当时鲁君被三家把持。“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这个邦,就是指鲁君的邦国。什么是分崩离析?孔安国说:“民有异心,曰分。欲去,曰崩。不可会聚,曰离析。”民有异心,离心离德了,叫分。民想离开,不在这个地方呆着了,就叫崩。离析,就是不可汇聚。就是从前,服役的是老百姓,有事要聚合时,老百性不听调度。邦家到了这个地步,现在不必远人来,要保守你自己都保不住了。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出兵伐国内的附庸。颛臾,是在你的邦国内当附庸。你既保存不了自己,又要动干戈伐自己。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我恐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下边就说出问题的关键了,季氏要伐颛臾,其实他的目的,并不是在小的国家,他有私心,私心何在?我们看看什么叫萧蔷就能够明白了。”萧蔷“郑康成注”,萧之言,肃也。萧蔷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也就是说萧,就是肃敬的意思。萧蔷就是屏风,走到萧蔷这里,想见国君一面,一切都必须收敛。像我们看京剧,京戏中的屏风,表示人到这里要端、肃、静、适。国君的屏风在外,诸侯的屏风在内。大夫为帘,士为帷幔。那么君屏与外者,为蔷。那么萧蔷之内,这里边有两种解法。一种注解说是指季氏家。当然,季氏与泰山,以天子的礼乐来祭太庙,这里采取君屏萧蔷,也是僭越。比如说,黄侃的著书就说,他说:臣,朝君之位在萧蔷之内也,今云季氏犹在萧蔷之内,谓季氏之臣必作乱也。比如说,阳货他就是季氏的家臣,与季氏家也不和,阳货找季氏的麻烦,囚禁了季桓子。所以说这个萧蔷之内,就是说,季氏的家臣必然会作乱,别说要伐颛臾了。自己的家已经保不住了。另一种解法,说萧蔷是指鲁君。

比如方观旭《论语偶记》说:”萧蔷之内何人,鲁哀公尔,不敢斥君,故婉言之。“方观旭认为,当时的鲁哀公欲去三桓,收三家的权,三家都不高兴。季孙就害怕颛臾世代都是鲁国的城属。颛臾如果治理的好,而且听从鲁侯的命令,自己的费在中间,颛臾在东,鲁君在西,就会和鲁形成犄角之势。这样,就有可能把季氏给灭掉,所以唯有谋伐颛臾,才能够阻止鲁哀公的企图。孔子指季氏犹在萧蔷之内,意思是说,季氏并不是担忧颛臾而去想攻伐颛臾,实际上是担忧鲁君,才去讨伐颛臾。所以季氏伐颛臾,就是在抵抗鲁君,想灭去鲁君的一臂支柱。他自己便得安稳,不必为后世子孙担忧了。那么这是孔老夫子谴责季氏的奸人之心,想要抑制他的邪逆之谋。

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也赞同方观旭的这一个观点。那么对于这一段话,黄侃疏引蔡模说:冉有、季路,并以王佐之姿,处彼相之任,岂有不谏季孙,以成其恶。所以同其谋者,将有以也,量己揆势,不能制其悖心于外,顺其意,以告夫子,实欲致大圣之言,以救其弊。黄侃书,引蔡模的说法,说:冉有和季路,作为王者的辅佐,处在宰相的位置,哪里有不劝谏季孙的道理?助长他成就恶势。之所以和他同谋的原因,是出于迫不得已,因为他度量了自己的能力和势力,不能制止季孙的悖逆之心。于是就顺着他的意思,把这件事禀告了夫子,实际上是想借着圣人的言语,来挽救这一个弊病。

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说:春秋三传,皆不载季氏伐颛臾事。则其闻夫子之言而止,也必矣。潘维城在《论语古注集笺》说:春秋三传——《春秋左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都没有记载季氏伐颛臾的事情。那么可见,是季孙,听到了孔老夫子的言语,所以停止了这一个企图。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人在社会上,就要和人交往,不离朋友。父子兄弟是天然而成的天伦,无法选择。夫妻是半天伦,虽然它不是天然的,但是有了共同的子女之后,也就成了天然的天伦。朋友虽然不是天伦,但是在五伦之中也是重要的人伦关系。人在社会必须要交朋友,交朋友就不得不被传染。所以这一件事,事关重大。交友必须有所选择,那么在这里,孔老夫子讲,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损的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就是交正直的朋友。人心中,没有弯弯绕绕,正直无私,不会害人,他也害不了你。但是你必须自己正直,才能够交到正直的朋友。

因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如果你自己不是一个正直的人,那个正直的人,也不会来与你结交。友谅,就是交宽恕的朋友。一切事都能宽恕,不苛刻要求,不把别人的过恶,总是记在心上,一翻出来就没完没了。那么很多注解,都把“谅”字,当信字讲,但是,信字和前面的直字,意义很相近。为什么呢?因为直者必信,所以在这里应该当恕字讲。友多闻,就是交博学多闻的朋友。因为多闻的人能够通达,遇到事情不会钻牛角尖。你和这样的朋友交往,也可以帮助自己解决迷惑。那么交这三种朋友是有益的。

友便辟就是交恭谨周旋的朋友。也就是说,他会说话,言语巧妙,决不得罪人,这种人善于奉承。善于顺承人,比如说三国的时候,诸葛亮的朋友司马德操,他对于任何事都称好。他的妻子不以为然,骂他,他也称好,人称他为好好先生。但是没有人说他的坏话,为什么呢?因为司马德操的行为很正直,那么这种人,他不算便辟的朋友。因为他会恭谨周旋,那么说出的话,他不愿意得罪人,也就很可能失去正直了。友善柔就是要交善于面柔的朋友。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巧言令色中的令色。友便佞就是交善于言辞的朋友,这种人可以无理辩三分。交这三种朋友都有损失。那么在古代的注解中,有人把便辟解释为,《公冶长篇》的足恭,把善柔解释为吝啬,把便佞解释为巧言,可以作参考。

那我们每一周,一起学习《论语》的朋友虽是益友,但是大家在社会上,和其他人接触的时间更长。那我们一起在学《论语》,一周可能只有两个小时而已。但是,其他时间都是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而且我们所讲的话,到底听进去,没有听进去?所以成人,让自己成就。谁让自己成就,是自己让自己成就。别人帮不上太大的忙,别人所提供的只是缘分。如果自己不成器不上进,即使是圣人来教,对你的帮助也不大。所以虽然交友很重要,但是能不能成就,更重要的是自己求不求上进。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三乐”的“乐”字一种读音是yao当爱好讲,一种读音是le当喜乐讲,当然乐在古代读音为luo。前章我们讲的是指人而言,指交友。这一章是指事而言,就事情上讲。社会上虽然有各种习染,但是重要的还是在自己。习染好便好,不好也是在自己。益者三乐,就是有益的乐事有三种。损者三乐,对自己有损害的乐事也有三种。乐节礼乐,就是以礼乐节制为乐。讲礼乐有什么可喜欢的?其实我们都喜欢,在我们本性中就有这个。比如说,人都喜欢咚咚锵锵的唱一两句,禽兽也是如此,像狗叫马鸣都是唱歌。人有心事,散闷气。音乐就是七情发出来的言语,发出来的声音。人人都有只是不会选择,音乐是情感,圣人作乐,为的是调整人的情感往好处走,与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有很大的不同。今日有所谓的纯音乐、纯文学,想做贼就唱贼歌,这是纯坏的情感。礼,我们也懂得什么是礼,比如说有人无缘无故地打了你一个耳光,你会不会很高兴很快乐?如果你知道自己不高兴,你便是懂礼的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不愿意接受的别人也不愿意接受,这就是礼尚往来。礼讲的是秩序,比如说我们知道,同街的狗它比较亲近和善,它会欺负外来的,群起而攻之,自然有远近厚薄。那么人对自己的儿女,自己的亲友,他就会比较关爱,爱自己的儿女当然要比爱别人的儿女要多一些,这也是人之常情,都是人可以理解的。所以这个礼,很多人说它讲等差,为什么讲等差呢?因为这是自然的秩序。乐节礼乐,礼讲秩序,乐讲和谐。人天长地久在礼乐之中,彼此恭敬,内心和谐,这就是人生最快乐的事。一个人以礼来节制自己的言行,以乐来调和自己的七情,以此为乐事,必得性情之正。自然有莫大的利益。乐道人之善,道,有的版本写作引导的导。这里不当道,就是“说”这个字讲,而是当引导的导字讲,以导人向善为乐事。比如说自己喜欢学礼乐,也引导别人一起学礼乐,一同往善路上走,必得大益。

我们如果能够依《弟子规》、《常礼举要》来实行落实,在外面做事的时候就会少受些讥讽。如果自己不会不懂礼,如何去引导人?自己不正怎么能够导人正?所以能以礼乐引导人又是一件乐事。比如说,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蘧伯玉这个人,羞耻单单自己是君子。为什么?因为环境都坏,你自己好,没有道理。若自己真好,你周围的朋友,也都会受你的影响而变化,所以他不好就是你不好。俗语有一句话说—观友而知其人。我们学论语,也必须悟。这个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们观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引导自己周围的人都去做好人,这就是第二种乐趣,乐处。乐多贤友,以多得贤友为乐事。中国人有句话说:多一个朋友多条路。朋友是五伦之中一个重要的关系,人在社会上不能离开朋友,朋友越多越好。但是必须选择贤者为友,才对自己真正有益处。益矣,在社会上走这一条路,对你便有好处。

《太上感应篇》开头就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因果都是自己招来的。在《易经系辞》上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这些都讲的是因果,那么下面再说,不好的事,对自己有伤害的事,不能干。乐骄乐,就是以骄为乐,不管是以富贵骄人,以学问骄人,都对自己有损害。一个人不知道骄傲有损害,反以为乐,而且以能够得到骄乐为乐,那么他所得的损害就可想而知了。骄,人人都有,比如富与贵,及有学问的人都容易骄傲。比如说有钱人见到没钱人便骄傲,因为他不如我。做大官的看不起做小官的,其实,如果做小官的人一心为百姓,他就是君子。做大官的害百姓,以权谋私,他也是小人。今人说值得骄傲,就说错了,说这句话的人就是小人。孔老夫子说:富而无骄。说值得骄傲的人,就没念过这一句话,而对人,骄傲并以此为乐。在佛教的《成唯识论卷六》说:云何为骄。什么叫骄?后面下了个定义——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骄,染依为业。意思是说,对于自己的长处,自己所擅长的,心生执着,从而陶醉骄傲,他能够障碍不骄。不骄就是谦卑,生长染污不净之法,这都是骄的作用。为什么会有骄傲的心态?佛法总结说,有八种原因,让人产生骄傲的心态。

第一,盛壮骄。因为自己的身体强壮,精力旺盛而骄傲。这在动物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比如说我们看动物世界,对骄傲有深刻的了解。很多动物都是以体力暴力称王称霸一方。

第二就是因为种姓、人种、血缘,优越而骄傲。比如说有人出生就生在贵族种姓的家庭。这就有了骄傲的本钱。虽然现代社会,比起古代社会文明进步了很多,但是因为种姓、肤色、性别所造成的等级。在世界各国还是存在,并且也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存在。比如说,同样都是美国的公民,但是白种人在黑人面前,就显得高人一等。种姓在古印度是地位阶级的象征,古印度阶级非常的分明。

第三是富骄。就是因财物富裕而骄傲。古往今来,很多人不择手段地去掠取财富,就是为人实现富骄梦。孔老夫子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富而不骄傲,修养本来就不容易了。但是比起贫而无怨来,还更容易一些,所以说易。有许多人,财富多了,地位高了,反而能平易近人,没有架子,这就是富而无骄。然而,这毕竟是不容易,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贫戒怨,富戒骄”的古训。那么暴发户和贵族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就在这里,贵族就是有财富,有地位,但是懂礼不骄慢的人。而暴发户却恰恰相反,因为自己有权位,有财富,就以此骄慢无理。

第四叫聪明骄。就是因为自己聪明贤惠而骄傲。没有知识学问就迷惑颠倒,掌握了一些学问,又骄傲自满,觉得自己了不起,这叫聪明骄。

第五叫色骄。就是因为容貌端正而骄傲。人长得漂亮,身材好,这也自然产生骄傲,这也难免。那么在《玉耶女经》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说玉耶是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出生在豪贵长者家,而且端正无双。因为她长得姿容美丽,身材楚楚动人,加上从小就娇生惯养,因此就养成了骄慢的性格。后来她嫁给了舍卫国须达多长者的第七个儿子做妻子。须达多是波斯匿王的大臣,他的性格性情仁慈,也是佛著名的在家护法。他因为常常怜悯贫穷孤独的人,好行布施,所以被誉为给孤独长者。须达多长者的家庭非常的和谐,他的六个儿媳妇,不仅仅温柔贤惠,而且都信奉佛法。但是玉耶女嫁到夫家之后,却仍然心高气傲,既对公婆没有孝顺服侍,对丈夫和亲友也缺乏应有的尊重。那么给孤独家,就商议说:妇人这样的骄慢,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教训教训她。如果用杖捶,就是打她一顿,施以家法,那肯定不是好的办法。但是如果没有训教的话,她的罪过会与日俱增。由于玉耶不能善尽妇道,没有女子贤淑的德行,让须达多长者非常的悲伤失望。他想不到,本来是大家闺秀的玉耶,才嫁进夫家就这么目无尊长,我行我素。

须达多也曾想让她去见佛,希望佛能感化她,但是她拒绝不肯去。须达多长者知道教化玉耶,除了佛陀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但是玉耶又和家人、媳妇们不同,从不愿意去祈园精舍,听佛陀说法。不得已,须达多决定,请佛陀上门应供,就是请佛陀到他们家去吃饭,以便乘着这个机会,以佛法教育媳妇儿。须达长者就到祈园精舍求见佛陀,对佛陀禀告说:慈悲的佛陀,我今天有一件事情不能不来请您相助,本来家丑不能外扬,但是佛陀是我们众生的慈父,唯有佛陀的威德才能调服,刚强难化的众生。

他就接着说:佛陀,弟子一生一共生了七个儿子,六个媳妇都孝顺贤惠,唯有第七个儿子的媳妇儿叫玉耶,长得绝顶聪明美丽,但是她骄慢异常,时时出言不逊,轻慢尊长。我们本想带她来听佛陀开示,但是愚痴遮盖她的心灵,她非但不信,而且诽谤佛陀。她以为人生就是享乐第一,美貌第一,爱情第一,除此她什么都不愿关心,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能请求佛陀慈悲,为度化我这个刚强不化的儿媳妇儿,想个办法。佛陀察知须达长者的心意,当即说道,玉耶既然不愿意前来,你又对她这么爱护关心,那么明天,我就到你的府上去访问一趟吧。须达多长者一听佛陀要光临他的家里,惊喜得老泪纵横,当即奔向佛陀的座前顶礼佛足。

第二天,佛陀带着弟子,来到了长者的家中。长者的夫妇,以及他的七个儿子六个儿媳妇儿都出来绕佛三匝,以示欢迎,只有玉耶躲避佛陀,不肯出来。长者感到非常对不起佛陀,心想娶了这样不贤惠的儿媳,而且辜负到佛陀的慈悲,这是全家的耻辱。但是佛陀却不以为意,反而心生慈悯,身上发出了万道德光,照得所有的墙壁都透明如玻璃。大家这时都看到,其实玉耶就在门后的缝里偷望着佛陀,玉耶对佛陀虽然有抵触,但是一见到佛陀的相好光明,过去的反感一扫而光,而且衣毛为竖,战栗惶怖。她知道自己的身体隐藏不住,只好站出来,来到了佛陀的身边。低着头不敢仰望佛陀的慈颜。佛陀心平气和地说:玉耶,女人光是容貌端正、娇美,不名为美人儿。更不值得骄傲,而心行端正,有贞(镇) 静悠闲的女德,才受人尊敬,方可名为美人。姿容的秀丽,身材动人,虽然可以诱惑迷醉痴人,但不能够受人尊敬,并不能算作很好的人。而自视美貌,看不起他人,行为不检点,只会为自己的将来带来无穷的苦患。而身为女人之身,注定就具有三种缺陷,和十种业障。那么佛陀先说女身有三种缺陷和十种业障,导致的女人多苦,因而折服了玉耶骄慢之心。随后佛陀又为玉耶女说法。批评她自恃美貌,出身豪贵而骄慢夫主。指出外貌的美丽不足为美,心灵纯洁,行为端正,方为真美。教导她如何做一个好的妻子。玉耶女听闻佛陀的教诫之后,深深地忏悔自己过去的错误。向佛哀求忏悔,玉耶流泪,走上前去。白佛言:我本愚疑不顺夫尊,自今以后当如婢妇,尽我命寿,不敢骄慢。即前长跪,求授十戒,三自归命。玉耶也请求皈依佛门,佛就为她授了十戒。她发愿世世生生做一个学佛的居士。须达多长者的全家见了这个情形,也欢喜鼓舞,也都为她庆祝新生。从此以后,玉耶就成了一个贤良的媳妇儿,为远近的人们所称道。那么这就是讲的,因为自己的面容姣好而骄傲。

第六是寿命骄。因为寿命长而骄傲,长寿也成了骄傲的资本。

第七行善骄。因为行善修德而骄傲。行善做好事,帮助他人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因此而骄傲,好事就变成坏事了。那么很多人还在做好事里边,不知不觉起了名利心,结果把好事变成了坏事,违背了初衷。

第八种叫自在骄。也就是因事情顺心,心情自在而骄傲。比如说学圣贤教诲的人,都知道心想事成,事事顺遂,那么因为这个修行有一些感受,也因此而骄慢、骄傲。

那么这里所说的八种骄,只是概括而言。骄慢带来的实质是痛苦的,正如莎士比亚说: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那么《弟子规》也提醒我们: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只是学了一些圣贤的典章,名言警句,但是没有用在自己的修身上,这个就是大毛病了。那么骄慢也障碍人学道。印光大师曾经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那我们看,谦虚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成就的。在《了凡四训》上,了凡先生参加过好几次赶考,在每次赶考之前,他判断哪一人可以考取,哪一个人要落榜,结果最后的结果,和他所预测的都一模一样。那么他看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如果这个人表现得谦虚的,即使年龄很小,也决定考中。他的标准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谦卑。

在春秋时代,齐国的宰相晏子,有一位驾马车的属下。有一天,当他为晏子张开车盖的时候,驾车人的妻子,正好从门缝里看过去,看见他的丈夫趾高气昂,很得意的样子。过了一会儿,驾车的人回来了,妻子就要丈夫和她离婚。驾车的人觉得很奇怪,就问妻子,说:“你为什么要和我离婚?”这个妻子很有智慧,她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可是在齐国做宰相,名誉传遍了天下的诸侯,但是我看他出门的时候,态度很谦和,常常好像自己不及他人的样子。而你,身子有八尺长,给人家驾车,像奴仆一样,但是你出来的时候,却表现一副高傲不可一世的神情,所以你只适合做一个卑贱的人。由于这个缘故,我要离你而去,从此以后,那个驾车的人就很谦下了。晏子觉得他的行为突然改变,觉得奇怪,就问他原因。驾车的人就把这件事的原委,老老实实地禀告给晏子。晏子很赞叹他能够改过自新,就推荐他,做了齐国的大夫。你看境随心转,他这个骄慢的态度一变,自己的地位也就变了。

《左传》上说:君子不欲多上人,乐骄乐。这是一件不好的乐事,对自己会有损害。

那我们先讲到这里,下一次课,我们再接着讲。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