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29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29集
2014-01-01

尊敬的诸位朋友,诸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论语治要》。我们看《颜渊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古著引《春秋谷梁隐公元年传》,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助人成就善事,不助人成就恶事,谁办好事就帮助他。佛教里面有一句话说“随喜功德”。随喜功德很大,就像以烛火相施,你把(用)自己的蜡烛点燃了别人的蜡烛,这样越多人点,这个烛火就越亮,谁有好事、谁做好事必须帮助他、成就他,让他成为好人,这是成就君子。君子才能够成就君子,小人只能帮助小人。“观友而知其人”,也就是观看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知道他这个人是什么样子了。“不成人之恶”,必须设法帮人解决问题,劝化人不去做恶事,如果不劝也不帮助,用佛教的话来说那是小乘。当然还有比这更坏的,那就是成人之恶,挑拨人们感情变坏,挑拨离间,这就是小人;谁办恶事反而去帮助他,比如说别人去偷东西,而你却给他瞭风,给他取个梯子;谁去钓鱼,你去给他找钓鱼钩或者给他找诱饵等等,这都是成人之恶事,不可为。小人与君子相反,见人做善事便妒忌,即使人家做善事,他也生怕别人的影响超过了自己;看人做恶事就和他志同道合,帮助他成就恶事。虽然世间的法律不能够治小人之罪,但是因果不饶人。中国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因果是如影随形,所以我们不怕世间的法律制裁也要畏惧因果,不要去成人恶事。

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上引《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说:“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君子自己做善事,希望看到别人做善事也欢喜赞叹,随喜功德;“己能,亦乐人之能也 ”,自己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本事,也希望别人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本事,所以不能够嫉妒贤能。在佛教里有一句话叫“布施”,什么布施呢?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比如说你这个数学题你会做,别人来向你请教,你不愿意去教他,这叫吝法,吝法得的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愚痴。相反的,别人向你来请教,你很高兴给他讲解一遍,结果你在讲解的过程中你也有很多东西豁然开朗,越讲越明白,自己越有聪明智慧。所以明白了因果,我们就愿意去帮助人做好事、成就善事,因为他做的善事中你也有一分功德在其中。特别是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很多老师,比如说蔡老师等等,他们讲课讲得很好,非常地摄受人心,因为那都是他们身体力行的体会。我们帮助他去传播,赞叹他,那么他所做的善事就是我们所做的善事。所以你看他要费心费力地去讲,但是我们只是去给他宣传一下、介绍一下,我们的功德就和他一样了。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看别人做善事做好事要想方设法地去帮他成就,他做的善事我也有一份喜悦在其中。

“季康子问政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而正,孰敢不正”。在通行本上“子帅而正”是“子帅以正”。季康子也是鲁国三家大夫之一,他把持朝政。把持政治却又治不好,因此问孔子怎样把政治办好。对于季康子问政,孔老夫子的回答也很有用意。你季氏三家对鲁君不好,那怎么样呢?你的属下百姓对你也就不好,你看这也是因果。孔老夫子说“政者正也”,他把这个政治的“政”字解释为正直的“正”,这个正就公正无私。办政治就要守得住一个正字。这一句足以回答解答季康子的问题,但是恐怕季康子还不能完全理解,于是他又再加以解释,“子帅而正,孰敢不正”。这个“子”就是称呼季康子,“帅”是表率,做样子给人看。意思是说你是鲁国的上卿,下有大夫、有士,只要你自己行得正,处处以身作则,谁敢不正啊?

在《汉书·第五伦传》上说“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如果我们是用言语去教导他,结果自己做不到,别人就给你起争讼了,有逆反了,说你自己都做不到,有什么资格说我呀?所以我们现在经常听人说这个孩子怎么说都说不听,这个学生怎么说都说不听,因为我们把教育变成了说教,而没有把正确的给表演出来。所以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有逆反呢?在小的时候他做错事,你说他他不听,就打他一顿,他很弱小,迫于你身体的强大,他只能忍气吞声把它忍下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身体越来越强壮,他看你没有做对,你还说他,他就不服气了,他就跟你起争执起争讼,所以逆反心理是这样出现的。所以做家长的、做老师、做领导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符合《弟子规》的要求,那你不用要求你的儿女、你的学生、你的属下,他们自然都能够做得很好。“以身教者从”,这个就是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

很多人对道德教育一说起来就很反感,什么原因呢?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把道德教育变成了说教。其实中国古人,这个道德教育主要是给领导者讲的,“圣人治吏不治民”,他主要抓的是那些官吏、做领导的,而不是去对老百姓实行道德教育。这个当官吏的当领导的做到了,老百姓自然会跟着做道德的事。

《大学》上也说,“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就是自己做到了,才教别人这样做;如果自己没有过错,才可以说别人的过错。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你身体力行,自己做得正,如果对鲁君处处合法合规矩,以身教导人,谁敢不正呢?“政者正也”这句话,虽然是孔子对季康子所说的,但是后世的为政者、领导者,皆应该把它当成至理名言,要学这个。当领导的人都是要反求诸己,要责备自己,不要责备别人。

“季康子患盗,问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季康子我们刚才讲了是三家大夫,分去了鲁君的主权,但是凡事都有因果都有变化,好坏也是无常,因为他分去了鲁君的主权,所以三家也受制于家臣。这一章就是季康子家犯盗,请教于孔子怎么办?这个“盗”并不是当小贼大盗,这个盗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上说:盗,私利物也。凡是有私欲贪利的心就是盗,所以“盗”这个字是一个会意字,从水,从欠,从皿,见皿就是器皿,就有了欲求的心,这个就是已经起盗心了。这个和佛教讲的不偷盗的含义是相当的。佛教讲五戒之一不偷盗什么意思呢?不予不取。这个东西是有主的物,别人也没有给予你,结果你就把它据为己有,甚至有了贪得的心,就已经是盗心了。三点水搁欠这个字就是涎字,有垂涎欲滴的“欲”字的意(义)思,所以《说文》解释:欲皿为盗。这个也是说明儒家也是主张凡是起了贪欲之心,希望要得到,就是盗。

宋儒经常讲一句话叫“惩忿窒欲”,有私欲就要杜绝它,不能让它发展下去。当然这句话是容易说,但是难以做到。一般人只是把他当成了记问之学,没有把它用来要求自己。这种学问没有用,要注重在实行上。“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孔子认为人有了欲求之心,才有盗心;有盗心才会做盗贼。所以答复季康子说,假使你自己不贪欲,没有看到东西就要的心、就想得到的心,“虽赏之不窃”,即使你奖赏别人去偷盗,别人也不会去偷盗。凡是争执、争物品都是源于私心滔滔。如果你没有私欲之心,就没有盗了。

在《礼记·缁衣篇》上也说:“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就是下级侍奉上级并不是服从他的命令,而是服从他的行为,所以上级、居上位的人喜好某一个东西,下面的百姓或者下属一定会有比他更加喜欢的。领导者如果没有私欲,上行而下效,那么他的下属就会以欲为耻,所以纵然有赏,即使你奖赏他,他都不愿意去做盗贼,因为人人都有廉耻之心。管子是协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人,他还主张用“礼义廉耻”四个字来治国,也就是说虽然他是法家的代表,但是他还强调用“礼义廉耻”治理国家。如果没有“耻”这个字,国家必定会灭亡,无耻,大家就会无所不为。

那我们想一想今天是什么局面呢?天天有盗贼,而且这个盗贼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以进监狱为羞耻,还以自己能够坑蒙拐骗、能够达到目的沾沾自喜,这就是因为“耻”这个字丧失了。我们看前面我们讲到周文王治理国家的时候,就是他在做西伯的时候,虞芮两国的国君到了文王所治理的境界,结果看到全国整齐彬彬有礼,两个国君就惭愧回去了。什么原因呢?这个除了文王的德行以外,也是因为虞芮两国的国君他有羞耻心,否则也没用。这个是我们讲的这一句。

“季康子问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果“杀无道”以成就“有道”何如?这个“无道”指的就是恶人,“有道”指的就是善人。这个“杀”除了杀死之外,还有废黜的意思,把坏的恶的杀掉或者废黜,以成就好的,使修道者有成。这个说法很对,今天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已经是很不错了,很合公理了。

但是孔老夫子是以道德感化人民,他不主张用杀人的行政来治民,所以他答复季康子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是称呼季康子,“焉”当“何”字讲。因为杀人虽是杀恶人,也不是好办法,未必有好的效果。如果要使民众向善,那就必须从季康子自身开始。所以说“子欲善,而民善矣”,这个“欲”就是贪欲,如果您像是满足贪欲那样要求自己为善,人民自然就善了。你要真正办好政治,使政治上轨道,百姓都好了,何必用杀呢?现在的人经常说孔老夫子不主张杀,这必须要明白是什么时候、什么环境。在今天的这种环境,即使是杀还不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杀也是必要的了,这是为了杀一儆百。

像在四川常起大雾,开始如果不小心碰死了人要赔钱,后来就改为判死刑,那么人人都怕碰死人,所以一个人在雾里碰死人被处死,在此后的八年之中,再也没有碰死人的事,杀一是为了儆百,该杀的时候也得用杀。但是孔老夫子那个时候不必如此。所以孔老夫子认为季康子无需用杀。孔子说的理论之后又作了一个比喻:在上的君子办事有成就叫做“德”,这个叫君子之德如风;在下的小人办事有成就也叫做“德”,但小人之德如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安国注“上”这个字,当“加”字讲;“偃”这个字当“扑”字讲,意思是说草加之以风必然扑倒。

在《说苑》上也有这样一句话,“夫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例如这个风自东边吹来,这个草必然向西倒;风自西边吹来,这个草必然向东倒。这个就是比喻在上位的人一定能够感化一般的人民。当一位领袖,无论是国家的领导人,还是单位的领导人,还是家庭的长辈,都很不容易。为什么呢?必须凡事先须责备自己,不求于人。如果你凡事都推卸责任,都责备别人,那么上行而下效,整个社会也会相互指责、相互挑剔、相互抱怨,那么这个就是“各相责,天翻地覆”;相反,遇到问题领导者能够反求诸己、责备自己,同样也是上行下效,整个社会也会“各自责,天清地宁”。遇到事情都是反省自己这件事儿我哪儿没有做好,我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我下次怎么样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所以这一句话孔子的意思是:季康子,你若想杀无道,就必须先办自己。这句话说的很温厚。这个是这句话的意思。

“樊迟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樊迟跟从孔子到舞雩之下去游览,这个舞雩在曲阜城外一里地,有坛有碑,据说是曾点所游之处,这里是有风景的地方。有注解说孔子等人是祭祀来到舞雩台,其实本文并没有这样说,所以不要节外生枝。读书人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学习要以游以息,孔子出游弟子也一同跟着出游。孔子带着门人到了舞雩坛,出游、饮食、起居也没有离开求学,虽然是在游览的过程中,仍然不忘求学问道,于是樊迟就问孔子“崇德,修慝,辨惑”是什么意思。

从这里我们看古人好学体现在方方面面,即使在游览参观的过程中也是在求学。现在的人所谈的都是和学道无关的事,闲谈闲话聊天,这个都是浪费时间。如果所谈的和求道求学没有意义,那就是浪费时间了。樊迟提出疑问,前面子张已经问过这两条了,现在又加了一条,为什么呢?为什么樊迟还要再问呢?因为这三句都是古代的谚语,也是圣言量,既是古谚语,就会有很多人说,说法各不相同。

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上以为“崇德,修慝,辨惑”是求雨之词。在这里边的“德,慝,惑”三字,是押韵的韵文,很好记忆。古代的小孩没有上学就先学念诗,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诗都押韵,很容易记。“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先做事,后来才想到所得的报偿,这不就是崇德吗?“先事后得”,就是先要把事情做好,才想到所得的报酬;崇德就是增进自己的德行,办事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做事就是为了使自己的“德日进,过日少”,所以无论从事哪一个工作都要能够做到自利利他,给人带来真实的利益,给人带来真实的利益无非有几种:第一就是能够满足于人的衣食物质利益,让人衣食无缺,解决温饱问题。第二就是能够促进人的健康。像现在很多人提倡素食,素食馆那就是促进健康的事业,这也是很好的正业。还有就是对于提高人的德行,使人过上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有帮助,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事业”。那我们做这样利自利利他,能够给人带来真实利益的工作,那就使我们的“德日进,过日少”。

我们现在很多人把文化都做成了赚钱的产业,文化成为产业是不错的,但重要的是你传播的什么内容,不能是杀盗淫妄、唯利是图,因为这个地方有市场能够赚钱我们就去做,但是你不知道传播这些东西导致了人心性的蒙蔽,引起了物欲,增长了人的贪心,这个结果是很不好的。凡是这样的事业、凡是这样的恶业,都不能够去造。我们各人有各人的事,家有家事,国家社会各有其事,都得知道。办事开始就是种因,后来就是结果。先干完事,后来办完事得了结果,不可刚干了一半就想结果,这样是干不出事来的。比如说烧开水,不可能烧到一半就取来喝。古人办大事者叫大器晚成,就像我们种菜一样,和种桃、种李子、种苹果是不一样的,必须先受辛苦,受多少辛苦得多少结果。所以古人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为什么呢?因为你这样去耕耘了,你去做好事了,必然会有结果出来。《大学》上也告诉我们,“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一个人有多大的事业,有多少财富,多高的名声,都是和他的心,量大福大有关系。所以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厚德,拓宽我们的心量,把我们的心改过来,这就是我们古人所说的厚德载物。所以你明白了这个,自己的前途在哪里不用问别人,要问自己,因为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这个福田都是由我们这个方寸之心所导致的。这个圣人说“先事后得”,这个言语语气都非常地缓和含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这个“攻”就是改正的意思,“其”就是指自己,自己有了过失,立即改正,就像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攻其恶”。一个认真改恶的人,只能看到自己的过恶太多,自己改正自己还来不及,哪有时间去改正别人呢?所以说“无攻人之恶”,不要去改正别人的过恶。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修慝”。这个“慝”字从匿从心,“匿”就是隐藏的意思,“修慝”就是修去心中之恶,在心里藏着的、不可告人的话语、意愿,既不是好事又不是好话,所以必须修,修理改改的意思。如何将藏心昧己的毛病改正去除,这个是我们必须学的。

像我们现在的社会受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即使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学儒的人也都是有自私自利的心,那么有这样的心将来不会有大的成就。为什么呢?你看《大学》开篇说“明明德”,然后才能“亲民,止于至善”。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而修身从哪里做起呢?前面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以你想治国平天下必须从修身开始,修身从格物做起,就是革除自己的物欲,不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贪求,财色名利都要看得淡一点,不为它们所左右,这样才不会利令智昏、情令智迷,你这个智慧才能够生起,这样才能够做到诚意正心。当然这个不经过一番长期的修养、克制的功夫,是很难达到的。一般的人都是容易批评别人的过错而原谅自己的过错。那么读书人、学儒的人,必须改正这个毛病,就是凡事要找自己的毛病,改毛病是每一天都要如此。如果你天天能够像曾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那么一周之后你的样子就变了,你的言行举止让人看起来都不同了,再过上三个月,这个变化气质就更加明显了。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这个惑的种类有很多,忿就是其中之一。“忿”者《广雅·释古》云怒也,这个忿是怒的意思。一时忿起不能自制,忘记了自己甚至忘记了父母,这就是惑。所谓的辨惑就是在这个怒气初起之时要考虑它的后患而不能冲动,以免给自己和父母带来灾祸。像我们现在看到社会有很多人犯罪都属于激情犯罪,不能够在那一瞬间克制自己的怒气,结果盛怒之下做出了令人后悔的事。其次说这个辨惑,这个辨惑为什么单单讲出忿这一点呢?因为这个忿是非常难克制的,也是很容易犯的。像很多人改毛病,改自己爱发怒的脾气改了十年了,觉得自己修养已经很好了,遇到什么人都不着急不上火了,但是如果遇到那些能牵动你神经的问题,你还是不能够克制自己的怒气,可能还是会火冒三丈,做出像以前那样愤怒的事情。

所以从这里看,这个愤怒是不容易克制的,要克制习气也是一个长期修养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这个“一朝”就是短短的时间。现在很多人看见不如意的事,天天发牢骚,怨天尤人,而且不仅中国是这样,天下各国都是如此。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就是“天下无道久矣”。只有那个君子学道的人能够做到坦荡荡,素位而行,“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老夫子一生周游列国,结果也不得志,没有国君要重用他,但是孔老夫子从来没有表现出怨天尤人的情绪。

在《论语》的开篇还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就是圣人和一般人的不同之处。那么一愤怒起来连自己也忘了,这就是“一朝之忿忘其身”,不仅仅忘了自身,还忘记了父母。因为你忘记了自身去和人家拼命,如果自己死了是无所谓的事,但是对于生者就很困难了,父母看到儿女去世那都是悲痛欲绝。那么在古代,即使是盗贼对自己的父母都有孝心,所以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够不孝敬。那么现在的儿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没有想到父母,所以才会走上轻生的路,没有想到父母的感受。这一朝之忿就是起祸,起祸就要造业,造业就要受苦。所以佛家把贪嗔痴称为三毒,“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这个不就是祸吗?你看你以前对人家特别地好、特别地义气,甚至是为朋友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但是在盛怒之下说了几句让人伤心的话,结果别人就记住这几句伤心的话,把你以前对他的好全都忘记了。从这个世间上来看,也是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所以经常喜欢生气的人控制不了自己脾气的人,他的人际关系很难和谐,很难交到长久的朋友。

“樊迟问智。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何谓也?子夏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问仁,孔老夫子的弟子来问仁,孔老夫子也是因材施教,一人一个回答方法,要看这个人的根性,要看当时的环境,所谓的“归元不二路,方便有多门”。虽然这个人要求“仁”,这个人的目的是一,但是所走的路有所不同。就像我们都要去北京,但是有的人乘船来的,有的人坐飞机来的,有的人是坐公交车来的,但是来到北京的目的,都能够达到。问智,这个智就是智慧的智,孔子解为:知人。有智慧的人必然有知人之明,所以古人说知人之智,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在人群社会要想办事办成功、办好,就必须知人。办事都是要共同办事,没有哪一件事业是一个人自己可以办成的,所以要寻求合作伙伴。要寻找合作的伙伴,就要知道怎么样去观人、识人、用人。

古人说,“其仁存则其政举,其仁亡则其政息”,孔老夫子在《中庸》上这样讲。所以事情办好办坏全在于人,遇到好人就办好事,遇到恶人就办坏事。好人能够把坏事也办好,但是坏人把好事都能办坏。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这世间最好的事就是教育,但是如果要让有私心的人去从事教育当老师,那么这个好事也变成了坏事。他不是去教书育人、自利利人、帮助自己也提升他人,他把这个教育变成了谋取财利的工具了,所以他把好事也变成了坏事了;在世间不好的职业就是去当法官,因为你做法官就要给人以判刑,甚至判死刑。那么孔老夫子去做司法官就能把坏事变成好事,像我们上一节课所讲的“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他要使人没有争讼,不是因为自己当法官就是很严苛地让大家去争讼,而且给人家判的刑很重、很严苛。“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没有理解,不懂的什么呢?就是不懂什么是智。所以孔老夫子在给他解释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这个是专门解释“知人”的问题,就是解释“智”。这个“直”就是正直的人,“枉”就是不正直,邪曲不正的人,“错”就是放置的置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把正直的人选拔出来,如果这个人是正直之人,你要把这样的人选举出来,而把那个邪曲不正的人,这个“置”不是放置不用,而是把正直的人放在不正直的人之上,这样就能够使不正直的人也学着成为正直的人。现在社会上邪曲不正的人是相当多的,如果都废置不用的话也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呢?要有正直的人在他之上,让他学会做正直的事,当他变得正直了,仍然可以用他,也不舍弃他。现在的基层选举,民主选举村干部,选出来的人有很多都不是好人,这是谁的过失呢?这是因为大家举枉的结果,也就是说大家都把那个不正直的人给举荐出来了,都愿意投那个不正直的人的票。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结果还是因为有私心、图私利所导致的。

《论语》上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般的君子人他看这件事都是看它合不合宜,符不符合道义,如果不符合道义、恩义、情义,你给他多少钱收买他,给他高官厚禄,他都坚决不做。像我们以前讲的宋弘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即使能和皇帝攀上亲戚、成为皇帝的姐夫,但是他都不愿意违背道义,这是君子。但是小人看到利益在前,他就忘记了道义。忘记了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所以谁给他的钱多他就去选谁,谁能够投其所好,他就去投谁的票,结果就是选出来的人不一定是好人。中国是如此,外国也是如此。像外国的总统选举,大家主要是看他的演讲,候选人在演讲的时候承诺了很多,说了很多的漂亮话,但是他上台之后不一定能够把这些承诺一一兑现,而且为了投民众所好,民众喜欢什么呢?喜欢生活富裕,不喜欢勤俭节约,那为了投其所好怎么办呢?他们有福利,但是福利要有来源,来源从哪儿来呢?要借债,而且还要花后代子孙的钱。所以很多的福利国家,都是花后代,一代、两代的钱都已经花光了。这样的事中国人是不会去做的,所以选举它也是有弊端的,之所以选出的人不是正直之人,就是因为人的私心所导致的。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谁是直者、谁是枉者,樊迟仍然是不了解,但又不好意思再问孔子,于是退出,见到了子夏,就把刚才孔子所说的“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这两句话,问子夏是什么意义。我们都知道,求学除了有老师之外还必须有朋友,所以要寻师访友。子夏就是樊迟的朋友。“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子夏答复樊迟,“富哉言乎”,意思是孔夫子说的这句话包含的意义很丰富。这是赞叹的话,以下再举事实加以证明。舜有天下的时候,在众人之中选举了皋陶为士,“不仁之人由此远已”,在尧舜的时候都是垂拱而治;到了周公的时候是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就已经比不上尧舜了。“选于众”,尧舜用人都是在众人之中选择人才,在人才之中皋陶为第一,所以舜老了之后皋陶就先逃走,不受舜的禅让,后来舜才推举了禹。禹做了君王之后,皋陶又返回朝廷来协助禹治理朝政。说明皋陶这个人正直无私,如果有私心的话,就做不出这样让天下的举动了。所以古人即使是连天下都没有放在眼里、都可以让,这说明是真正的无私。不是像现在很多人升官是为了发财,这个就和古人相差的很远了。

只要有一位公正的人,他就可以垂拱而治,事情自然办理的好;如果这个正直的人不在了,那结果就完全不同。这里边道理很微妙,不可思议,其实就是《周易》上所讲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如果这个人是正直之人,他必然感召正直的人来帮助他,如果自己是有私心的人邪曲不正之人,同样的道理,自然感召和他志同道合的人来到身边。所以为什么古人说君主要反求诸己呢?不要去责人要责己呢?因为你自己德行很完善,你感召的人、来帮助你的人,他们也是和你志同道合的人、有相同气质的人、有相同志趣的人,这才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以我们周围的人还不够好,做得不够完善,我们就要该反省自己的存心、自己的德行、自己的心量,是不是有欠缺之处。当我们把自己的心量拓开了,德行提升了,你就发现来到自己周围的人也都变化了,或者是不好的人离开了,或者是原来的人他的德行提升了。这个是外国人很难理解的,他们看了《群书治要》会感觉到很惊讶,他说原来你们的皇帝、君主治国是这样治国的,遇到事情先反求诸己,先反省自己,而不是去推卸责任。

后面子夏又举汤的故事。汤有天下时,在众人之中选举伊尹为相,“不仁之人由此远已”。伊尹也是一个贤相,汤能够重用他,所以也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在刘宝楠《刘氏正义》中引宋翔凤《论语发微》,大意是说,孔子的意思,必须尧舜禹汤这样的人当君主,才能够尽用人之道,因此这讲的是选举的事情。但是到了春秋的时候,由于卿大夫世袭,也就是在封建世袭制建立起来之后,在开始的时候有很多的益处好处,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就有弊端了。在朝做官的士大夫世代相袭,到了东周的时候这个制度就有了问题。所以孔老夫子说“举直错诸枉”,这就是赞成选举,打破封建制度,要立贤无方,就是推举贤人,不拘一格。皋陶与伊尹都是普通人,但是他们有德行有才能,仍然可以出来做官。现在的选举不是选于众,而是选于钱。这种西方的民主选举的制度有很大的弊病,如果孔老夫子在现代,肯定也没有人去选它,即使是圣人也不被选上,也不被重用。这个是给我们讲“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选举人才一定是看他的德行和才能,而且要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

我们今天这一节课就讲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