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38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38集
2014-01-25

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论语治要》,我们今天看《阳货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很不好讲。孔子说“性”,他的三千弟子能够理解的不多。颜子闻一已知十,对孔老夫子所说的,无所不悦,不违如愚,当然他能够理解。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便明白是忠恕而已矣。所以曾子对孔老夫子的一以贯之的道也能够理解,那么他当然也能够懂得孔子所说的“性”。子贡有自知之明,他自己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既然知道性不可得而闻也,那么这个性,必须觉悟,这说明他对性,了解一部分,他是登堂未入于室。那么孔老夫子为什么罕言性呢?就是因为懂得性的人很少,他说了也听不懂。孔子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古来有很多注解,但是都不符合孔子的本意。雪庐老人说,后来研究儒家的性的含义的,一个是孟子,他在《孟子·告子篇》里边,发表了性善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仁义理智根于心。”还有就是荀子,他在《性恶篇》里发表了性恶说,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再有就是扬雄,他在《法言·修身篇》里,发表的是性善恶混之说,也就是说,人性是善恶混杂的,有善也有恶。修其善,就成为善人;修其恶,就成为恶人。

那么孔子所说的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依经文孔子只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并没有说性是善是恶。而关于这一章的历代注解,只有皇侃的疏没有用善恶来解释。雪庐老人认为,孔老夫子讲的性,和佛家所讲的性是一样的,是一个意思,无二无别。这个性就是宇宙的根源,一切万法都是从自性所生,所变现的,但是后人讲性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呢?性没有两样,但是各人的学问不一样。所以清朝有大儒说:“吾学佛而后知儒。”他学了佛之后,才读懂了儒家。像蕅益大师也是如此,他是通过佛教大彻大悟的,后来再重新读《论语》,读出了很多别人读不出来的味道。他作的《论语点睛》确实有很多的点睛之笔,来提升了后人对《论语》的理解。所以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呢,不仅仅是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大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儒家文化。雪庐老人说,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性,是分为体相用三个方面来解说的,万事万物都有本体、现像和作用。这个体就是本体,本体是空无自性,是性空,是真空。佛经全说的是这个道理,比如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经》上也说:“是故空中,无色、声、香、味、触法,无智亦无得。”这里边有的是说性,有的是说相,本性是空无自性的,相是梦幻泡影。那么什么人看过性呢?一般人都没看过性,没有看过就没有吗?如果说没有,那就是落入了顽空。本性确实有,但是看不到。中医有《药性赋》,比如说姜的性是热,虽然你手握着姜,这个手也不会发热,是不是姜就无性了呢?你把姜煮熟了之后,吃进去,身体就会感觉到热。万法都有本性,都有体,只是看不见而已,但是“体”会现起各种形相,所以相就是现象。比如说姜的性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姜所长的形相我们都看得清楚,这就叫体空相有。这个空不是没有,体也有,但是你看不到,是毕竟空寂。相也有。孔子的书、佛经也都讲善讲恶,但是这个善和恶并不是就体相而言的。因为体是空的,善恶便安不上。

那么相是善是恶呢?比如说,你说刀是善是恶呢?子弹是善是恶呢?这个相,都没有善恶,体、相都没有善恶,有这个相,就有业用。这个用,就是作用,等它起作用的时候,才生出了善恶。比如说刀子有作用,刀子可以削水果,可以切菜,也可以伤人,那么你从作用上才分出是善是恶。所以性,分为体、相、用三个方面,本体真空,但是随因缘现相。这个相是假有,是众缘和合而成,是因缘所生法。相是假有,但是一般的凡夫,都误以为是真有,所以执著这个假象,在这个假象中起惑造业。有相则有业用,一有现相呢,它就会起作用。什么相起什么用,这个体和相都没有善恶,业有善业恶业,所以善恶是就业用而言的。而体相用三者,先有体,次有相,然后才有用。孔子说的性相近的“近”字,是说其前。前是指什么呢?就是指体相而言。习相远的“远”字,是说其后,这个后就是指的业用而言。

所以孔子和释迦牟尼佛两位圣人所说的性,并没有不同的意义。那么以体相用来解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知道性是体空,寂然不动,动就会出现假相。体虽空,而性实有,人实有此性。人生、宇宙、万有,一切万事万物都以这个本性为根源,这个本性也是遍及宇宙人生,而人以及万事万物,本性原来相差不多,所以说性相近也。性虽相近,但各个人的习惯不同,依照个人习惯的发展,越到后来就互相差异越远,所以说习相远。性体真空,固然没有善恶,但是由性所现的假相呢?也没有善恶可言。就像我们这个人身也一样,其实万事万法都是如此。我们这个人身呢,就是一个假相,在我们既不作善也不作恶的时候,这个人身谈不上是善身还是恶身。必须由人表现出的行为,是利益人还是损害人?才能说是善是恶,这些行为不是相,而是业用。那么这个习相远的“习”就是业用,善恶只是就业用而言的。既然性无善恶,那么要明性,就不能从善恶中求。所以有一句话说“善法不是佛法”。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认为学佛,就是做善事积功累德,如果你作善执着这个作善的相,那并不是真正的佛法。佛法要求我们断恶修善,但是又不著断恶修善的相。

那么这一章各种注解,解说性善,解说性恶,或者是说性善恶混,其实都是误解。佛与孔子所说的性是一个意思,这不是小器人(就是器识小的人)所能理解的。因为小器人有门户之见,道不同不相为谋。像如今各个宗派之间,斗争坚固,什么原因呢?原因就是有门户之见。一般的俗儒一看到体、相、用,便认为这是佛学的说法,实际上并非如此。儒教的经典也未尝不讲体、相、用,像《周易·系辞传》纯粹是孔子之言。雪庐老人为了证明儒经也讲体、相、用,特意引用了《系辞传》上的几条来证明。比如说“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什么是神呢?古注以阴阳不测来解释神,阴阳不测非常微妙,所以无方。如何微妙法呢?就是你打一个比方吧,却比方不出来,这是说性体。真空拿什么比方呢?佛也没有说出来,只是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热性冷性,这个水是热、是暖、是冷,你自己喝下去便知道了。而易无体,易的本体在哪里呢?找不出本性,易是唯变所适,用佛教的术语来说,就是随缘现相,所以没有一定之体。无方无体,这就是讲本体真空之义,这就是讲的体。

再比如“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依照韩康伯的注解说:“道,是寂然无体,不可为象,但阴阳都是由道而产生。”孔颖达的《周易正义》说:“道是生物开通,善是顺理养物,故继道之功者唯善行也。”生物开通,道已经产生一切万物了。善是顺理养物,顺着天理而生养万物,继道之功者唯善行也。这都是由体起用的意思,这叫善,起作用之后才分善分恶。再比如“显诸仁,藏诸用”。这里边的显藏都是就作用而言,所以仁义善恶呢,都是在作用造作上讲的。还有“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这个鼓万物的鼓,就是动的意思。性动就产生万物,出现万物,这个动,就是动作。万物就是指一切物体,一切物体都是由本性一动产生出来,与圣人没有关系。就是说他不承认有一个造物主,圣人不用操心。本性之德盛大,业用也盛大,大到究竟处,就是至矣尽矣,这都是讲的用。“盛德大业至矣”,就是说这个功德太大了,本性的德能太大了。而这个业是由性出来的,这就是讲的用。

再还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里边讲成象成形,都是讲的相。至于六十四卦里边的“象曰”、“彖曰”、以及“吉凶”、“无咎”等等,都是讲的相。“圣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成相成形。”这都是讲的相。变化见矣,这个千变万化,就都出来了,这还没有说善恶。《易经》以下的文字接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到这里才说善恶。那么这个呢,就是讲的孔老夫子的这一句话“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从体、相、用的三个方面来讲,性相近是指体、相而言;习相远是指作用、业用而言。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答复,能行五事于天下,便可以称为仁人。“请问之”,就是请问是哪五件事呢?孔老夫子回答说:“恭、宽、信、敏、惠。”先说出这五事的名称,以下再分别进行解释“恭则不侮”,这个不侮,孔安国注:“不见侮慢。恭敬人,则不被人侮慢。”邢昺疏说:“言己恭以接人,人亦恭以待己,故不见侮慢。”意思是说,自己恭敬地来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恭敬地对待自己,所以不会被人侮慢。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个恭是发自于内心,对人不可以心存侮慢,这一点我们必须学习。像孟子说:“人必先自侮,而后人侮之。”为什么人会侮辱自己呢?一定是自己先侮辱了自己,自己对别人先不恭敬了。在《春秋左传》上记载,鲁宣公二年,郑国去攻打宋国,宋国的华元率兵迎战。将要开战的时候,华元宰羊犒赏将士,但是却没有给他的车夫羊斟吃。因为他可能觉得他是一个车夫,所以心里对他不恭敬了。等到作战的时候,一开始打仗了,这个车夫羊斟就说:“前日分发羊肉是由你做主,今天战车进退的情况,这事由我做主。”于是羊斟就故意,把华元乘的战车赶进了敌阵,结果宋军大败。所以这就是因为没有恭敬别人,对人心存侮慢,而招致的惨败。这个敬,要对别人恭敬,首先要克服慢心,要做到自卑而尊人。所以《曲礼》曰:“毋不敬。”对人对事要一切恭敬。而不能够做到恭敬别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心存傲慢,所以必须首先克服慢心。在《成唯识论》中说:“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什么是慢呢?原来就是通过自己和他人比较之后,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于是傲慢,看不起他人。傲慢能障碍不傲慢,障碍对人的恭敬,同时还能产生痛苦,这就是讲它的作用。

佛经上还把慢细分为七个种类。上次在香港《群书治要》论坛上,周泳杉老师把这七种慢,给我们做了细细的讲解。一者谓慢,第一呢就叫慢。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认为自己胜过他人,因而慢。这个是很自然的。谁叫我比你强呢?里边带着藐视的意思,对不如我的人,我藐视他,这就是慢,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是因自己与他人条件相等而生傲慢。意思是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你和我差不多而已。这就是不能恭敬和我同等之人,这就是慢。

二谓过慢,什么叫过慢呢?这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与他人条件相等,而强说自己胜过他人。两个人条件相等,比如说甲和乙条件相等,但是甲还向大众鼓吹比乙强,这叫过慢。那么另外一种呢,是自己不如他人,我说那个人跟我差不多而已,这也叫过慢。那么过慢的程度,就比慢的程度还要超过,程度更加严重。你看这个慢,是说两个人条件相等而产生傲慢。而过慢呢,是两个人条件相等而说我超过他人。是吧!或者呢,自己还不如别人,还说呢,我们两个差不多。所以这个慢的程度呢,就比那个第一种慢,这个过慢的程度就比慢的程度,又要严重了。

第三种,叫慢过慢。慢过慢呢,比过慢还要慢,这个人的傲慢程度就更强了。那就是自己完全不如他人,反说自己胜过他人,这近乎是厚颜无耻了。这叫慢过慢,就非常过分了。

第四种,四谓我慢。什么叫我慢呢?就是执著色、受、想、行、识五蕴组合的这个身体为我,而产生傲慢。因为有我,就有他,有人我之别,有我就有我慢,这是慢的根本原因。换一句话说呢,只要我执没有断,只要我们还是一个凡夫,就一定会有我慢,只是程度深浅不同而已。所以说,四大烦恼常相随。只要有我,就有我见、我慢、我爱、我痴,这四大烦恼呢,是跟着“我”一起起来的,同时起来的。所以只要有我,就有我见、我慢、我爱、我痴。执著我就会有我,我所,觉得我比你好,我比你高,我比你能,我比你强;也执著我的东西,比你的东西更高贵,比你的东西更好,所以你都不能碰,这就是把我延伸到我所,延伸到物质上去了。那么无限地延伸,无限地扩充,那就会产生冲突,产生竞争,产生斗争,产生战争。这就是我慢,自高自大。

第五,叫增上慢。什么叫增上慢呢?就是未证果,而说自己已经证果,或者说已证少分果,而说证得圆满菩提,这个叫增上慢。增上是强盛的意思。这个人在修道,但是我慢没有除掉,但是他带着我慢,在修学的过程中,很努力、很用功、很精进。在用功的过程中,得到了相似的境界,在这个相似的境界中,生起高举之心,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殊胜的圣果,这叫增上慢。换一句话说,增上慢是对谁说的呢?是对修学的人说的。如果没有修学的人,增上慢就谈不上了。比如说,我们学了《弟子规》,学了《弟子规》我们看这个世界是越来越顺眼,还是越来越不顺眼呢?像蔡老师在讲课中说,有的人学了《弟子规》之后,变成警察了,看谁都不对,这个人这一条违背了《弟子规》,那个人那一点也违背了《弟子规》。那么学了《弟子规》之后,就越来越不能够和人相处了,觉得自己学了圣贤教诲,自己就快成圣成贤了,而别人还是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有增上慢的人,会经常怎么说话呢?说:“你不懂。”是吧?说:“你是凡夫俗子。”所以你看,我们学得越多,应该是越谦虚。但是学得越多呢,反而世间人都很浊恶,都是我的冤亲债主,越来越不能和世间人相处了,这就叫增上慢,这就是学错了。那么学对的人是什么样的呢?学对的人呢,是和光同尘,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都欢欢喜喜,都不会看人不顺眼。就像六祖慧能大师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才是学对的表现。

第六种叫卑劣慢。这也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自己同他人的差距相当大,却说自己比他人只差一点点。虽然骄慢,但是还有一点谦卑,不好意思,这叫卑慢。换一句话说,他承不承认自己没有别人高呢?承认不承认别人比他高呢?承认。但是他的态度是什么呢?他不过是赢我一点点而已,这叫卑劣慢。也就是说自己真的很差,和人差距很大,但他却说:“我只差一点点。”第二种情况呢,他是承认自己和他人的程度差距很大,但是却不肯向他人虚心学习,这也叫卑慢。也就是说,我真的很差,可是看到那个人好,他的态度是什么呢?“你好你的,你高你的,你走你的天堂路,我堕我的地狱”,而且还不需要人家来救度他,这叫卑慢。

最后,邪慢,就是自己邪见还以为正见,自己缺德还以为修德,自己无德,还以为有德等等。譬如说,现在进监狱的人,都在交流什么呢?一个人问对方,说:“你第几次进监狱呀?”他说:“我第一次。”很不好意思。结果对方说:“哦,你才第一次,我已经是第三次了。”你看,他认为三次比一次还值得傲慢,所以成就恶行,恃恶高举,这个是邪慢的一个特点。比如说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有的人就比试什么呢?比试每一天杀人数目的多少,以此为能。那么,这个就叫以恶为能。像现在的竞奢斗富、互相攀比,也属于这一种类型。为什么呢?大家攀比谁浪费得更多,谁更奢侈,这也是邪慢。因为这些慢心,障碍了对人的恭敬心,还会为自己招致侮辱。所以要学恭敬,则必须首先克服傲慢,恭则不侮。

下面说,“宽则得众”,宽厚待人,百姓对你有感情,就会心悦诚服,就能得到众人的支持。在《群书治要》上记载,说:梁国曾经有一件难以判别的案件,群臣之中有一半人认为有罪,另一半人认为无罪。梁王就说,陶朱公虽然是一个普通的百姓,但是富可敌国,他的财富和国家相差无几,这个人一定是有不同凡人的智慧。于是他就派人请陶朱公,来请教这件事。陶朱公怎么说的呢?陶朱公说:我是一个普通百姓,不懂得判决案件的事情。尽管如此,他做了一个比喻,说:“我的家中有两块白色的玉璧,色彩一样,尺寸一样,色泽也一样,但是两个玉璧的价格却相差悬殊,一块价值千金,另一块价值五百金。”梁王听了就奇怪了,说“既然两块玉璧尺寸色泽大小都一样,为什么一块值千金,而另一块却只值五百金呢?”朱公回答说:“从侧面来看,一块比另一块要厚一倍,所以价值千金。”梁王一听就明白了,他说:“说得好。”因此梁王判案,凡是罪证不足的,有疑问的,就免去处罚。凡是立功证据不足,行赏有疑的,他就仍然给予奖励。梁国的百姓大为高兴。正如墙壁太薄了会容易毁坏;丝绸太薄了容易破裂;器物太薄了容易打碎;酒味太薄了容易发酸一样,凡是刻薄却能旷日持久的,大概是没有的。所以国家要养活百姓,实施政教,我认为只要宽厚就可以了。那么这个呢,朱公断案给人的启示。告诉我们,宽厚则能够获得众人的支持,得到人心,任何事都是有因果的。

“信则人任焉。”言而有信,就能够得人信任。古人说“君无戏言”。虽然这是对领导者而言的,但是对于一般的百姓,也要学习信守承诺。《弟子规》上就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那么在《群书治要》上也记载:唐叔虞他是周成王的弟弟,有一次,成王跟叔虞开玩笑,把桐叶削成圭形给叔虞,说道:“用这个来封赐你。”封赏给他,赐给他。史佚因而请成王选个好日子,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那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史佚说:“天子没有玩笑的话,一旦说话,史官就会记录下来,还要用礼仪来完成它,用乐章来歌唱。”于是,周成王就把叔虞封为唐国之侯。所以君无戏言,古代的皇帝每说一句话,都有史官在旁边认真地记录,所以,不能说错话,要谨言慎行。

“敏则有功。”什么是敏呢?就是应事疾,则多成功。做事敏捷,才能够有成就。做事不能够拖拖拉拉,本来今天可以做好的事,就要今天把它做好,不要把它拖到明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今日事今日毕,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惠则足以使人。”给人恩惠,人必感恩图报,能够深得人心,所以足以使用人。像周文王的恩惠泽及枯骨,所以天下归心。反之,不能给人以恩惠,就谈不上使人。在《韩诗外传》上记载,说:宋燕在齐国做宰相,结果被驱逐了。回来之后就招了门尉陈饶等二十六个人,说:“诸位大夫,你们有谁愿意跟我一起,去投奔其他的诸侯国呢?”结果陈饶等人都趴在地上,没有人应答。宋燕就叹了一口气说:“哎,太可悲了。为什么士大夫容易获得,却难以使用呢?”陈饶回答说:“并不是士大夫容易获得而难以使用,是您不能够正确地安抚他们。”宋燕说:“请问您这话怎么讲?”陈饶说:“您给士人的薪俸,只有三斗的黍稷,结果他们养家糊口都不够,但是您家的野鸭、大雁,却有吃不完的粮食,这是您的第一个过失。您家的果园种满了梨子、栗子,后宫妇女用这些果子互相投掷,但是士人却没有尝到过一颗,这是您的第二大过失。您家的绫罗绸缎,华丽地装饰在厅堂之上,随风而破败,但是士人们却不能够用它们做衣服的滚边,这是您的第三个过失。钱财是君主您所轻视的,而生命是士人所重视的。您不能用自己所轻视的东西来付出,却希望士人们能够付出他们所重视的东西。这就好比您做的是铅刀(铅质的刀,它的刀质非常柔软而且不锋利),您做是的铅质的刀,却希望它像名剑干将那样锋利,这不也是很难办到的吗?”宋燕一听,便知道自己错了,他不能够待人以仁惠,士人又怎么能够和他共进退、同甘苦呢?这个呢就是告诉我们,“惠则足以使人”。因为什么呢?人,知恩图报。一般人都有知恩报恩之心。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呢,他不知恩,也不懂得报恩,这也是缺少教育的结果。缺少教育,主要是缺少孝道的教育。对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不感恩图报,那么对于别人给他的恩惠呀,他更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任何人的恩惠,都不会超过父母。所以现在人不知恩、不报恩,原因也是因为孝道的教育缺失的结果。

子曰:“由,汝闻六言六蔽乎?”对曰:“未。”“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何晏注,六言就是仁、智、信、直、勇、刚六事,蔽就是障覆的意思。刘宝楠《论语正义》引《荀子·解蔽篇》注,说:“蔽者,言不能通明,滞于一隅,如有物壅蔽之也。”在这里呢,他把这个蔽解释为壅蔽的意思。那么这个蔽呢,作覆障讲还是作壅蔽讲都可以,它的意思都是使人不能通明事理的意思。六蔽是针对六言而说的,这个六蔽就是蔽六言,好学就能够明理明事,解除六蔽。“由”,这个是孔子与子路谈话时,呼着子路的名说:“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孔子叫仲由,长辈叫下辈的名字,这是亲密的称呼。不像今天父亲叫儿子,儿子叫父亲,都是以同辈相称。这是颠倒错乱,这是向西方学的,这是不懂礼的结果。

“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就是你听过六言六蔽吗?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六言六蔽是古代的成语,孔子以此来问子路。古代的人都是席地而坐,先以两膝着席,然后再坐在足跟上。长者问话的时候,按照礼的规定要起身回答。不能长者问话呢,你还坐在那纹丝不动,没有那回事儿似的。起身就是直起腰身,成为长跪的姿势。依孔安国的注解,就是子路原来坐在那里,一听孔子问他,他便起身回答说:“未也。”没有听说过六言六蔽。

“居,吾语汝。”孔安国注:居当“坐”字讲,坐下安稳,谈话不紧张。孔子命子路说:“坐下,我告诉你。”以下便是孔子告诉子路的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就是喜好。孔安国注:“仁者爱物,不知所以裁之则愚也。”依照邢昺疏说:“好施予,叫做仁。”也就是说,好施舍、给予、赠予,这个都叫仁。但是如果仅仅好仁,而不好学,不知所以裁之。那么所施予的就不恰当,就如同愚人。这个裁之,就是裁度适中的意思。愚就是愚昧。只好行仁,但是不能裁度,使其适中而行,他的行为是否恰当,就不得而知了。这个仁是嘉惠对方,固然是好事,那一个人喜好仁爱,怎么还会有恶呢?善事与恶事,都要随从中道。随从中道,哪里有好有坏?孔子是圣人,要人在无形之中,改变心理,好仁,也必须好学。才知道好的仁是否合乎中道。如果不求学,有些地方通达,有些地方不通达,不通达就是蔽,就是愚,就叫愚仁。比如说,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经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这个时候司马对宋襄公说:对方的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结果宋襄公却说:“不行。”等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的时候,这个司马又来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但是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之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认为:仁义之师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结果自己在作战中大腿受了伤,护卫官也被杀死了,这就是妇人之仁。而自称仁义之师,这是好仁而不好学的弊端。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这个知就是智慧的智的意思。荡就是放荡。孔安国注:“荡,无所适守。”好智的人如果不好学,只知展现自己的才智,不顾道德的规范,那么就会放荡而没有操守。比如说,苏秦、张仪都有智,好事不做,只图私利,弄得天下大乱,这个都是好知不好学的结果。像今天的高科技,高智商犯罪,也都是好知不好学;只是学习了一些知识技能,但是没有道德的规范,所以才会放荡而没有操守。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这个贼,皇疏作“害”字讲,认为不学而信守承诺,这个信不合时宜,以致贼害其身。像皇侃疏引江熙说:古代有一个很守信的人,叫尾生。与一个女子约会于桥下,结果时间到了,这个女子还没有来,却发洪水了。但是这个尾生为了守信,就死死地抱着桥柱不肯离去,最后淹死在水中。这就是不好学而信的弊端,就是他只是信守承诺,但是不好学所导致的。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前面《泰伯篇》我们学过,直而无礼则绞。马融注:“绞,绞刺也。”皇侃疏根据这个意思解释说:“绞犹刺也,好讥刺人之非,以成己之直也。”这个直是一个美德,但是也必须好学才符合中道。否则就像《子路篇》上所记载的:叶公对孔子说,我们乡党中有一个正直的人叫躬,他的父亲攘羊。这个攘羊就是别人家的羊,到他们家里去了,他顺手牵羊,就没有把这个羊给人送回去。结果他的儿子就去证明他父亲偷了这个羊。刺人之非,以至刺到自己的父亲之罪,这就是绞到了极处。这是好直不好学的弊端。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智仁勇都是好事,称为三达德。知耻近乎勇,但是如果不好学,其蔽也乱,他的蔽病就是乱。像在《论语》中还有一句话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邢昺疏解释这一章的时候说:“勇,谓勇敢,当学以知义。若好勇而不好学,则是有勇而无义,则为贼乱。”这个义呢,和适宜的宜是相通的。凡事不适宜,种种规矩都不讲,以至于好勇斗狠,这都是乱。比如说秦国的秦武王,他身高体壮,有神力,喜好和别人比试力气,像大力士孟说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两眼出血,胫骨折断,晚上便气绝而亡,年仅23岁。堂堂一个皇帝居然与人比力气,而且被大鼎压死,这就是好勇而不能配合好学所导致的。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安国注:“狂,妄抵触人也。”这个在《论语·公冶长篇》,孔子曾说:“吾未见刚者。”邢昺疏说:“刚,刚者质直寡欲。”质直寡欲,这个人正直,又很少有欲望,当然是很好。但是如果只好刚而不好学,偏于刚强,不得中和之道,也会导致他的言语行为抵触他人。

仁、智、信、直、勇、刚六者,各有表现的事实与所依据的道理,事实非常繁杂,道理非常精微。如果只好六言中的任何一言,而不好学其中的事与理,便不能中道而行,因而各有所蔽,所以好仁、好智、好信、好直、好勇、好刚,都不能不配合好学。六言,说明这个人,都知道心要去向善,但是不好学,就不通事理。所以《荀子·劝学篇》说:“君子博学而叁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应该怎么样才能通达事理呢?就是要博学,学圣贤经典,学圣人之道,而且要多次地反省自己。这样就会智慧明了,而行为没有过失了。这就是告诉我们,学能够去蔽。

我们学《论语》也要学历史,如果历史上的好事,我们要学习,见贤思齐;如果是坏事,就要戒除,见不贤则内自省也。那么看了这些历史的故事,你就知道,好学的重要性,这就是我们所讲的这一句话。

那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