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18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18集
2013-09-07

尊敬的诸位同学、诸位长辈,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论语治要·为政》第二。我们看这一句: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是鲁大夫季孙氏,名肥,谥康,所以称为季康子。当时鲁国的三家,就是仲孙、季孙、叔孙把持国政。当时民心不服,所以康子就来向孔子请教,怎么样才能够使民对上恭敬尽忠,以及劝勉为善。这个“以劝”的“以”字,就是“与”字的意思。那么孔子怎么回答的呢?孔子说:君以庄严面临民众,则能使民敬君。君以孝道教民,并能以慈待民,则能使民尽忠。君能举用善人,而又教化不能之人,则民自能相劝而善。

这在邢昺的注疏上说,当时季氏专执国政,他的位置就犹如国君。所以孔子的回答,都是以人君之事来回答的。当然这个君,我们可以作广义的理解,也就是领导的意思。这里边讲的三件事,是每一个当领导者的都希望的。就是怎么样让民众对自己恭敬,尽心竭力地负责工作,而且还能够互相劝勉为善。首先第一件事,就是“临之以庄,则敬”。这个临,就是在上对在下,或少数对多数,叫临。比如说我们经常说临山临水。对大多数百姓,与他们相见的时候必须庄重。当然这个庄重,就是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临之以庄,敬人者,人恒敬之,对方也自然对你恭敬。

在《论语·颜渊》上,孔老夫子也说过这样一句话,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就是你走出门去与人相晤的时候,就犹如接见大宾,就是犹如接见国宾一样。使用民力就犹如承奉大祭。见大宾的时候,必须敬;承大祭的时候,必须诚。这个诚敬之心体现之外就是守礼。所以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于礼的要求,自然就有威仪,受人尊敬。

而现在很多人教人学笑,殊不知胁肩谄笑,是阿媚小人的行为。更有一些领导者,以讲黄色笑话为荣,以为不如此就不幽默,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这更是轻浮之举。这个庄,它的内涵是仁德。也就是说有仁德心的人,他的外表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庄重。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叫:言为心声,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个是由衷的,而不是故意装出来的。如果你装啊,故意在表演啊,一次两次,还能够瞒得过人,但是久而久之,也就会被人识破了。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能够做到庄重,必须内心有仁德。

这个在《孝经》上告诉了我们,临之以庄的具体要求。《孝经》上说:“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就是作为领导的人,他言行上都是符合于经典的,不是随便乱说话。这样的话,才能够给人以引导,朝着道的方向去行进。所以孔老夫子教导学生,有四个科目,叫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摆在第一位,其次就是怎么说话。这个告诉我们,说话要非常的小心谨慎,考虑考虑它是不是符合圣贤教诲,给人以怎样的影响和引导,不可以随便乱说话。

“行思可乐”,就是我们的行为,要考虑到是不是使人民欢乐喜悦。要做的事,一定有利于人民的事,而不是自私自利的、骄奢淫逸的行为。

“德义可尊”,就是他的德行和道义,都可以受到人民的尊敬。他的品德无可挑剔,做事都符合道义。

“作事可法”,就是他做事情都可以让人效法。

“容止可观”,他的容貌举止都有可观之处。就是相观为善,就是他的容貌举止,都是非常地庄重。

“进退可度”。古人有一句话说: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如果有机会为国家出力的时候,国家重用我的时候,我就用自己的才能来为国家做事,兼善天下。如果没有机会为国家服务呢?退则独善其身。无论是进是退,都是自然而然。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出来做事。当国家不需要的时候,就让贤于人,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这样的话,这才是一个君子的行持。一个人做到了这一些,就让人们自然感觉到恭敬,对他产生恭敬之心。

第二就是“孝慈则忠”。前一句话是教导百姓如何敬,恭敬。这一句话是教百姓如何忠。那么怎么样做,人民才会对自己尽忠呢?那就是要首先教人民孝。中国人有一句话叫“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因为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孝,那么他对领导很尽忠是不可能的,那肯定是有利可图的,他是有功利之心在为人处事的。他对父母孝敬,才有知恩报恩的心,他做事的原则,是恩义、道义和德义。这种处事的原则,是一以贯之的,那么他对领导自然会忠心。所以《孝经》上说,“夫孝,始于孝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也就是说以孝教导人民,始于孝父母,中于孝君。这个就是告诉我们教百姓孝亲,首先是教孝养父母。你一个人能够孝养父母,对父母很恭敬,他到社会上办事的时候,自然能够忠君。这个君就是领导,对于领导很忠心。

那我们发现,一个人对领导的态度,对老师的态度,其实往往反映了他对父母的态度。如果他对父母很不恭敬,说话都有逆反之心,经常可以顶嘴,那他对老师也是如此,对领导也是如此。因为他这个处事原则已经形成了,没有恭敬之心。所以这个恭敬之心从哪里做起呢?从哪里学起呢?就是从孝敬父母来学起。

在《礼记》上我们看到古人是怎么样孝养父母的呢?鸡鸣,就是刚天亮,就要起来洗头漱口,刷牙洗脸,然后之后怎么样呢?穿戴整齐,就像去见皇帝那样,像去见天子,像去见国君那样庄重。穿上这些朝服帽子,带子系好,还要带上父母可能要的东西,然后到了父母所居住的地方,低声下气的,非常温和的,很柔和的问,父母需要什么,就敬奉上什么。如果父母对自己不满意,把自己甚至打得头破血流,也不敢有怨恨之心,而且还更加的恭敬,更加的孝顺。等待父母和颜悦色的时候,心情好的时候再去劝谏父母。这样的对父母的态度,如果我们学会了,这个恭敬之心,就会形成,一以贯之。那么对待父母是这样的,对待老师对待领导也是如此。

所以忠君其实也就是孝君,好比儿子孝顺他自己的父亲一样。在上者是人民的父母,所以我们中国古人经常把官员形容为父母官,把人民形容为子民。就像父母对待儿女一样,要怎么样呢?以慈来面临人民,视民如子。必须拿出当父母的态度,来对待百姓。

在《六韬》上记载,周文王向姜太公请教,怎么样治理国家?当时姜太公给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善为国者,御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我们看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就要反省自己对属下的态度,是不是做到了像父母慈爱儿女一样,像兄长慈爱弟弟一样。我们做父母的怎么是慈爱自己的儿女呢?这个儿女挨饿了,自己家里不够富裕,自己宁愿挨饿,也要想方设法的让儿女吃饱。那么穿不暖了,冬天的时候要挨冻,宁愿自己挨冻,也要让儿女穿暖,这是一种对待属下的态度。所以是“见之饥寒,则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看到这个百姓很辛苦奔波,就非常的为他们感到悲伤;看到他们饥寒交迫,也为他们感到哀愁。这才是一个领导,对待属下正确的态度。

国君就像父母亲慈护孩子,所以说孝慈则忠。也就是说,你想希望属下对你尽忠的话,你就要首先教他们孝,还要慈护这些属下。否则就像《孟子》所说的,它说“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这个领导者把被领导者雇用来了,说我已经给你出钱了,你给我出力就好了,就把他当牛做马的去使唤。结果呢,这个被领导者下了班了,在路上碰到了领导,都是装没看见,一低头就过去了。这个是现代西方的企业管理中所常见的。特别是跨国企业很大,员工对他们的老板是谁都不知道,一天就是上八个小时的工作,然后拿了钱就走人,即使在路上碰到了老板都不认识,就像陌生人、国人一样没有太多的亲密。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更有甚者,这个领导对被领导者像泥土和小草一样的低贱,不值钱,把他们生命视为如此的低贱。就像我们有一些山西的矿难的矿主一样,把这个矿工雇佣来了,连最起码的生命安全都不能够保证。那么这个员工说起老板的时候,都是这样的,说“我们那个老板,简直都是吸血鬼,甚至连吸血鬼都不如”。说起来像仇敌一样加以痛恨。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应该怎么做呢?这应该起到君、亲、师的作用。你不仅仅是他的领导要管理他,而且是他的父母、亲人,像关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去关爱他。这还不够,如果你仅仅做到了这两点,他可能还做假账来瞒骗你,来说谎等等,所以你还要当他的老师,教导他做人的道理。

一个好的领导者同时具备了君亲师的责任,那会是什么效果呢?《孟子》也说,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这个领导者把被领导者,当成是自己的手足一样加以关爱,那你发现,这个被领导者对领导者会加倍的回馈,是更加关爱,把他当成自己的心腹一样加以关爱。所以我们看到被领导者对自己的态度,我们就要反省自己,对他们的态度是如何了。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有一些韩国的工厂。我们先说西方的工厂是什么样的。当面临金融危机了,老板拿不出工资来了,西方人讲人权,怎么样呢?跳槽是非常正常的了,还有的就罢工啊,去上街示威游行啊,纷纷的要向老板讲条件。结果这种不理智的举动使企业雪上加霜,结果很多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就纷纷倒闭了。但是在这个时候,韩国的工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们不仅没有上街去示威游行,反而把自己平时的积蓄,都拿了出来,交给了老板。他说“老板啊,这几十年来,我们之所以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养家糊口,全得益于您对我们的关爱。现在企业遇到了瓶颈,那么我们愿意和您同舟共济,共度难关。这些钱请您先拿去用,等这个企业经营状况好转之后再说”。

我们看到了这样感人的一幕,我们就要想一想,为什么这样感人的一幕,没有发生在儒家的发源地中国呢?再不要问别人,再问问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的团队,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单位,遇到了这样的困难,我们能不能保证我们自己的员工、属下,做出这样感人的举动呢?那为什么不会做出这样感人的举动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做领导的,平时也没有向关爱亲人一样,关爱儿女一样去关爱属下,对他们的需要也忽视了。所以这个就是说这个传统文化它很有效果,有效果呢,他确实是需要我们做出来。只有把这些效果演示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变成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行为,它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日本有一位企业家叫稻盛和夫。他创下了两个世界500强的企业,并且在短短的七十多天,拯救了濒临破产的日航。那么在中央电视台采访他的时候,他说“很多人认为孔子、孟子这些古圣先贤的思想已经过时了,在这个新的时代已经不需要了。但是其实恰恰相反,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这些圣人的教诲越管用。正是因为我在年轻的时候,读了这些圣贤的教诲,所以才成就了我今天”。他就是把《孟子》中的一句思想,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所以获得了这样的瞩目成就。

在《孟子》上有一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民对我们企业来说,就是员工是最重要的。“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他有收益的时候,他首先回馈的是员工,然后想到的是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最后才想到自己。所以这样的一种德行,才能够让人们非常地尊敬他、信任他,最后在短短的时候,使濒临破产的日航成为所有航空公司中利润最高的一个企业。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爱民如子的领导者、国君。我们看在战国时候,有一个邹穆公,邹穆公就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典范。这个邹穆公他对百姓很宽厚,但是对自己的供奉却很刻薄。结果他在过世的时候,全国的百姓都非常的哀痛,甚至连邻国的百姓也都表示哀痛,朝着邹国的方向表示哀思。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都听不到有人弹琴瑟的声音,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心底哀伤,失去了这样一个好的国君。所以在《贾子》上就这样评价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也就是说一个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的人,百姓也一定以仁爱之心对待他;给人民以福利的人,他也就是一个有福之人。

那么,邹穆公他是怎么做的呢?有一个故事就讲到:邹穆公传达了一个命令,说喂养野鸭大雁一定要用秕谷,而不能够用粟米。这个粟米脱了壳就是小米。那么结果呢,这个粮仓里的秕谷全都用光了,但是因为他规定不能用粟米去喂野鸭、大雁,所以这些官吏就不得不拿着粟米去换秕谷,结果两石,古人这个石(音旦),也是一个重量或者容量的单位,二石的小米换一石的秕谷。很多的官吏就说这样太浪费了吧,我们不如直接用粟米来喂养野鸭大雁就好了,何必去换呢?邹穆公说:你说的不对,你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你知道吗?百姓光着脊背,来辛勤的劳作,不敢懈怠,难道就是要喂养这些鸟兽吗?这个粟米是人的上等食物,怎么能够用来养鸟呢? 而且,你只知道算小账,而不懂得算大帐。周朝曾经有一句谚语说“囊漏储中”。这个口袋漏了,东西又储藏在另一个地方了。意思是说我们把粮仓里的小米,转到百姓的家里,难道就不是我的小米了吗?为什么呢?君主和百姓是一体的,君主也是百姓的父母,那么百姓有了粮食,其实也就等于国君有了粮食。所以他说,让鸟是吃这些秕谷,就是为了不伤害我们国家的粟米。粟米在我们的仓库里还是在人民那里,对我有什么区别呢?这个就是说,这些小米在我们自己的仓库,在我的仓库里和转移到人们的手上,对我来说是一样的。人们听到这里,就知道他们自己私积的粮食,其实和公家是一体的,这就是真正的富国之道。

正是因为邹穆公是以这样一种爱民如子的心,和百姓一体的心来对待百姓,百姓有的其实也就是他自己有的。这个就是为什么邹穆公受到百姓爱戴的原因。他过世的时候,百姓都对他礼拜,表示如此的哀思。

我们现在的管理,大部分所学的都是西方式的管理。一谈到最先进、最高明的管理都以到美国、西方学习为荣。结果有一群企业家,万里迢迢的坐了飞机来到了美国,要向通用公司学习管理。结果通用公司的人就说,他说我们这一套管理,全都是从日本丰田公司那里学来的,你们不如直接到日本去学,学得更加彻底。结果这群企业家又坐了飞机,万里迢迢的飞到了日本,他们下了飞机,来到了丰田公司的大门口,结果就看到赫然写着几个大字,他们都认得,写的是什么呢?写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说你不希望别人怎么对我,我就不能够以怎么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那么领导者,也是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属下,这个企业也才能够管理好。

有一些企业家,来到一个企业参观,结果他们是中午到的,先到厨房去吃饭,一看这个饭呢就很不满意了,他说:“给员工吃这样的饭,员工都不应该给老板干活。”结果下午的时候他们开始参观厂房了,结果参观了厂房之后他们就更不满意了。为什么呢?看到工人很懈怠、很懒散,结果这些人就又说了,他说:“以这样的态度给老板干活,都不应该给他们饭吃。”

你看看这个员工和老板之间,没有互相体谅,互相为对方着想,结果是怎么样呢?就是“各相责,天翻地覆”。如果大家都是反省自己,你看这个员工每一天很辛苦,我们做饭起码得给大家做好一点。那个员工想,你看我们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然后老板对我们还这么体恤、关爱,那我们应该对得起这一碗饭。这样互相体谅,才是“各自责,天清地宁”。所以如果学会换位思考,很多事情就解决了。

所以《弟子规》上说,“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任何事情我们要做给别人之前,首先就要扪心自问,我希不希望别人以这样的态度方式来对待我,如果我不希望别人这样对待我,我就不能够以这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别人。所以这件事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取舍,我们就知道标准了。

第三点就是,“举善而教不能,则劝。”第三句是讲如何使人们互相劝勉为善,就是要举用那些善者。那个人好,品德好,就举他出来,让百姓看了有所效法。教不善者,也不是说不善者不好,只要去教导他,也就是说一边举用善人,一边又去教不善之人,人民自然相观而劝,这个是不劝而劝。所以我们注意在这里并没有说,对于不能的人要把他抛弃,要把他开除,这个就起不到长善救失的作用了。所以这个教,就是“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我们看到很多的大学,这个学生一有问题就把他开除了。那么把他开除了,他走上社会,请问谁来教导他呢?学校都起不到长善救失的作用,我们学传统文化的团队,都起不到长善救失的作用,请问谁来教他们呢?所以这个教就是对于那些做得还不够好的人,也不能够嫌弃,更不能够放弃,还要有耐心去教导他。中国古人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治国平天下,也是以教育为首要。所以一切的机构设施,都是为教育来服务的,都是以把人教好为中心的。

那么怎么样去教呢?我们看这个《说文解字》上对“教”下了一个定义,说“上所施,下所效也”。也就是说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看了就怎么效仿,这才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途径。所以有的人说为什么教的效果不佳呢?我们从教育的“教”这个字就可以看出来了,左边上边是一个孝字,而这个孝字上面是一个叉叉,下面是一个一模一样的叉叉,再下面是一个孩子的子。告诉我们这个“教”,是身教重于言教。就是我们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我们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能够做。我们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能做得恰恰相反。对自己要求很宽松,对别人要求很严格,那这个教一定教不好,一定有逆反。在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个柳条,这个告诉我们什么呢?这个教育要有耐心,它是需要我们时时拿着柳条在孩子身边、耳旁耳提面命。他做错了就要给他提醒,给以开导。所以我们教,教不好,什么原因呢?就是这两个原因,第一是身教做得不够,第二就是缺少耐心。从这两点上找原因,也就一定能够找到。

这个里面告诉我们“举善而教不能”,说明举用善人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要举善,我们首先要得知道善的标准是什么?善的标准,我们经常念《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些都是善的标准。很多人说你觉得我不够好,我觉得自己挺好的呀,那是因为我们以自己的标准来评判自己。我们打开经典一对照,我们究竟够不够一个善人的标准,我们自己就明白了,因为经典就是一面镜子。当然我们对善人要举用他来出来教导人们,要强调有几点重点,这个“善”首先是公正无私。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郑濂。郑濂他们家七世同堂,近千口人生活在一起,但是相处得非常和乐。当时的皇帝朱元璋看了之后就想了解,他到底是怎么样把这么多的人,给管理的井井有条的。所以就向郑濂请教。郑濂说了一句话,他说一句话叫什么呢?他说:不听妇言。很多人说那不听妇言,我们不用听你在这讲课了。对于这句话呢,我们要结合时代的背景来理解。因为在当时的时候,女子读圣贤书读的比较少,女子的情执很重,她喜欢以私情来处事。比如说这个人是我的儿子,我对他就很偏爱。那个人,和我关系比较远,我就对他很冷漠,甚至很排斥,这个就叫有私。有私就会导致不平,不平积累久了就会有怨,怨再加深就变成了恨。所以这个冲突矛盾就是这样产生的。

所以我们看中国人,他处事、他管理都很有智慧。你看在故宫有三座大殿,第一座大殿取名叫太和殿。告诉我们其实宇宙本身是和谐的,人一生出来本身就是和谐的。外有五官,内有五脏六腑,他本来是和谐的。怎么样维持这种和谐呢?就是要用“中”,取中道。这个中就是不偏不斜、公正无私的意思。你做人公正无私,没有私心,不偏不倚,这个才能够达到和。那么怎么样把这种和谐世世代代的保持下去呢?这个就是第三个大殿叫保和殿,这个就是封太子的地方。实际上就是希望,能够(把)公正无私的处事态度世代相传,这个和谐才能维系。所以做一个领导者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公正无私,对于属下,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第二点,就是不忌贤、妒能。在《孔子家语》上记载着,子贡来问孔老夫子,他说:“现在的人臣,现在的臣子之中,谁可以称为是最贤德的呢?”孔老夫子就说了:“齐国有鲍叔牙,郑国有子皮。”子贡听了就很奇怪,因为当时这个齐国有管仲做宰相,使齐桓公成为霸主。在郑国有子产做宰相,使郑国很强盛。所以他认为,这个管仲和子产才是贤臣。所以他就问,说:“难道齐国没有管仲,郑国没有子产吗?”孔老夫子就说啊,他说:“子贡啊,你觉得是出力的人是贤德的人呢?还是能够进举贤才的人是贤人呢?”这个子贡就回答说:“那当然是能进荐贤才的人,才是贤德之人。”“对呀,”孔老夫子说,“我听说这个鲍叔牙举荐了管仲,让管仲显达。这个子皮举荐了子产,让子产显达。但是却没有听说管仲和子产,举荐比他们更贤德的人。”所以他认为谁是贤才?是鲍叔牙和子皮。你看这个鲍叔牙,他不嫉贤妒能,而且让位于贤人,举荐贤人,结果他家世代子孙,在齐国都非常的显达,这个也是他的德行所给累积的阴德。

第三就是隐恶扬善之人。在《群书治要·体论》上,有这样一句话,说“君子隐人之恶以长善,小人毁人之善以为功”。这个君子人往往掩盖别人的过恶,长养自己的厚道善良。而这个小人呢,经常毁谤别人而自以为功,标榜自己的功劳。所以我们看君子还是看小人呢,我们就观察一个人的言语。这个人呢,《格言联壁》上有一句话说,“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这个德行浅薄的人,见到每一个人都有可憎恶的地方,可挑剔的地方,不如我的地方,所以他眼睛中所瞧不起的人,所鄙视的人就有很多很多。“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行很高的人呢,见到每一个人都有可取之处,都有我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他口里所赞叹的人、所认可的人就有很多很多。这个就是告诉我们,隐恶扬善才能长养人的厚道。而且古人说,“激之,可以使君子为小人”。就是你把人激怒了,本来人家是个君子,也被你弄成小人了。“愧之,可以使小人为君子”。你让人升起惭愧心,他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他觉得我都这样做了,人家还这么宽容我,一次一次的给我机会。“愧之,可以使小人为君子”。那我们是使用的是愧之的方法还是激之的方法呢?这个就是隐恶扬善之人。

还有就是《论语》上说的,君子一般都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个君子说话很少,做事很多,做事很敏捷,但是也不会去到处标榜。相反“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言语也是言为心声,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德行深浅。

第五点就是,这个人能够容人之过。能够容人之过,这也是善的一个标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记得好像是在基督教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被人辱骂,说她是一个妓女,大家一听都拿起石头要向她投。结果教育者就说了,他说请那一个从来没有犯过过失的人,先拿起石头吧!结果这些人都不好意思地把石头扔在地上了。所以你看,人并不是说自己是一个完人,自己如果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过失,就不能挑剔别人的过失,不能容纳别人的过失。所以人的厚道怎么看呢?就是看在这些方面。所以要长养自己的厚德,量大才是福大。

在《论语》上也说,“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这个君子人尊重贤德的人,那对那个贤德的人、善人非常地尊重,但是又宽容不能之人。尊贤而容众,众人,大众的一般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修学很好的人,大众是多数。所以要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对那个善行要嘉奖、要表彰、要鼓励、要宣扬,但是对于不能之人要怀有同情之心。这个也是能够容人之过,也是厚德的一种表现。

还有,一个人最起码的做人的标准就是心口如一。就是你自己心里怎么想的,和你所说的应该是一致的,这个也叫诚。所以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为什么君子会坦荡荡呢?因为他想的是怎么样帮助别人,成就别人,自己内心无私,所以他能坦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之所以他郁郁寡欢呢?很忧戚、很烦恼,为什么呢?因为还是关注于自己的利益,甚至生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所以还想方设法的去勾心斗角、谋算别人,这样的人才会郁郁寡欢。所以我们要学做君子,要胸怀坦荡,这些都是善人的具体表现。

那么举善,首先是举善人为官,让他当领导。我们从汉代开始就实行了举孝廉的人才选拔机制,要把那个有孝和廉的品质的人举荐出来,国家培养,作为官吏的候补。因为这个人孝,就能对国家忠、对领导忠。他廉洁、没有贪心,这个两点具备了,做官就不会出大格。

在《孟子》上也说,他说,不仁,没有仁德心的人,居于领导的位置,就等于把他的过恶播撒到广大的民众。所以古人对于选官,是非常非常的重视。古人在选官上也有一个原则,叫“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与。”这个爵位,这个领导的位置,没有德行就不授予。他的俸禄呢,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工资、奖金,没有功劳、没有贡献就不给予。所以大家想着去做什么呢?想着去培养自己的德行,想着去建功立业,我们根据这两点来荐举人才。

在我们上一次课上,也讲到了“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你把那个正直的人举荐出来,放置在邪曲不正的人之上,就能够使那个邪曲不正的人也变得正直。比如说在历史上舜拥有天下的时候,从众人之中,选取了皋陶为士,掌管司法,结果不仁的人就远离了恶行。汤有天下的时候,从众人之中选了伊尹为相,结果他当了相之后,不仁的人也就远离了恶行。这个就是说举善人围观,是有很好的效果,能够起到教不能的作用。

第二,就是举善人为师。就是把那个有德有能的人,有德行的人,能够言传身教的人,举荐出来,作为国师。他能够教导百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理,这个才能够起到长善救失的作用。所以我们看《尸子》,《尸子》上就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告诉我们举善人为师的重要性。他说如果你们家着火了,有人赶过来把房屋这个火给扑灭,你会怎么样呢?一定会对这样的人感恩戴德。但是那个年纪老的人,有经验的人,很早就提醒你了,说你要把这个墙的缝隙补好,把这个烟囱变弯曲一点,这样做了呢,你会终身没有失火之患。但是你会觉得这是耳旁风,对他觉得很唠叨、真烦,没有把他它在心上。

同样的道理,假设一个人现在被关进了监狱,有人使他免于牢狱之灾,想方设法的托关系、走后门,把他从监狱里捞出来了,他们全家的人都会对他感恩戴德。因为,他出来了可以孝敬父母,可以照顾妻子,还能够教育儿女,所以全家人都对这个人特别的感恩。问题是什么呢?问题是那些教导人,仁义慈悌道理的人,你按照这个道理去做,终身不会被关进监狱,不会有牢狱之灾的这种祸患。但是对于这样的人,却没有人知道对他,感恩戴德。这一个形容,这一个故事说得非常好,它其实告诉了我们,为什么社会五伦关系紊乱,社会风气不善?就是因为我们,对那些有德能言传身教的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看在历史上,儒释道三家的大德,都是被皇帝选为国师,这个皇帝是以敬师之礼,来敬重这个国师。结果怎么样呢?让他来兴起儒释道的教育,所以社会风气才变好了。

比如说在康乾盛世的时候,为什么能够有这样的盛世出现呢?就是因为在清朝的历史上,一直延续着延请儒释道三家的大德,到宫廷讲经的传统。这个皇帝带着群臣,都来一起接受教诲,结果上下都一心,志同道合、团结一致、见和同解,所以怎么样呢?所以才出现了盛世,大家为公而不为私。但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了,她每一天也去参加听经,但是好像这些儒释道的大德,每一天都在讲她。后来她一生气呀,就把这个宫廷讲经的传统给废弃了。结果这一废弃,没有人教导忠孝仁爱,自私自利的心都升起来了,结果怎么样呢?结果一个人,“人必先自侮,而后人侮之”。一个人一定是自己侮辱了自己,才会使别人侮辱他。”家必先自毁,而后人毁之“。一个家庭一定是内部不和谐了,先有了纷争,第三者才有机可乘,把这个家给毁掉了。”国必先自伐,而后人伐之“。这个国家是君臣上下不和谐了,不统一了,结果别的国家才看到有机可乘。所以外国人入侵,鸦片战争失败,中国才打了败仗。所以这些就是告诉我们,清朝的没落,并不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原因,而是丢失了传统文化所导致的,把这个教育给忽视了。

那么要想使社会风气变善,必须有能够讲儒释道的这些有德行、能够力行的老师出来讲座。必须在电视台啊、网路上啊、广播上广泛的传播,国家领导人带头来学习,把这些学习的镜头放在电视上大为宣扬,上行而下效,相信不出三年,这个社会的风气也能够转善。

第三就是“举善人为范”,就是举善人作为模范,作为榜样,给这个道德模范以特别的尊重和奖励。让人都看到,原来做有德的人,他是受到鼓励的,而不是有钱的人受到尊重,这样也才能够起到教化的作用。这个是举善。

后面说,“而教不能”。而教不能,就是告诉我们对不能之人要教导、要有耐心,而不是要舍弃。在《格言联壁》上有这样一句话,他说“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没有不可教化的人,就担心的是我们自己的诚心,没有达到。自己心诚,至诚感通。像我们经常说这个舜王的故事。舜王的后母,弟弟,三番五次的要置他于死地,他都没有怀恨在心想着去打击报复,还是一心反省自己的孝道没有做好,最后怎么样呢?感化了他的后母,感化了他的兄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这一个故事让我们深刻地反省,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舜的后母那样,想方设法的置我们于死地的人呢?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我们身边都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人,都是一心向善的人,结果我们连他们都不能够感化,什么原因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自己的“德未修,感未至”。就我们德行的修养不够,所以没有能够至诚感通。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我们一定要相信圣贤教诲,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既然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这是每一个人的性德本具的,所以应该能够教好,这个只是我们的诚心和耐心,是否足够的问题。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这一句话,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