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22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22集
2013-10-07

尊敬的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论语治要》。我们上次学到了《里仁》。我们看这一句:“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这个“约”就是简约,采取何晏《论语集解》里孔安国的注解:“奢与俭约,俱不得中也。”这个“中”就是中道,所谓的中道就是恰到好处。奢侈与俭约这两者都不得中道,但是“奢则骄溢招祸”。“溢”就是像水泛滥出来了,奢侈显得自己骄满,必然招致很多祸患。“俭约无忧患”,俭约则没有忧患。孔子的意思是最好按照中道做,如果不能够把握住中道,都有所偏的话,既然有所偏失,就要有一个选择;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奢侈当然是有失的,俭约也有失,但是俭约的失与奢侈相比较而言,俭约的失比较少。所以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那为什么俭约相对于奢侈而言,它的偏失相对比较轻微?

中国人有一句话,就是在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李商隐,他总结了历史兴衰成败的经验,说了这样一句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观察一个国、一个家族,它之所以成就能够成就、能够兴盛,无一例外的都是勤俭持家。那后来为什么由盛转衰,又败落了?无一例外的都是因为过分奢侈、过分浪费所导致的。所以一个人,家里的孩子如果特别奢侈,穿得很好,要名牌;吃得很讲究,经常出入高级饭店,坐的是豪华的轿车,住的是别墅;那么这样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的话,中国人有句话叫“由奢返俭难”,再让他过上勤俭的生活就不太容易了。所以“由奢返俭难”,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就要怎么样?就要去和人去竞争。如果每一天不勤奋地工作、去和人竞争,就不能够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所以西方人的生活轨迹是这样的:童年是天堂,中年是战场,老年是坟墓。在童年的时候,这个孩子要什么,父母给满足什么。特别是在圣诞节的时候,我们看到孩子平时所喜欢的衣服、喜欢的玩具,都是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这个童年还无忧无虑。但是人的欲望打开了,古人把人的欲望比作是深渊,欲是深渊,自己一旦打开了,自己也限制不了自己。所以中国人特别讲究礼,礼就是为了让人把自己的欲望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所以古人也说,礼就像河水的堤坝,如果河水没有了堤坝,这个洪水泛滥造成的危害必然很多。如果把礼认为是没有用的而废弃,那么它所招致的灾祸比这个堤坝被去除了还要来得严重得多。所以礼非常重要,可以防止人欲泛滥,也可以防患于未然。那么奢侈到了人的欲望打开了,过着奢侈放纵的生活。

西方人,很多年轻人还没有走上社会,信用卡已经透支了好几个,他明明知道自己的社会信用不好了,还为什么要这样过度地消费?就是因为养成了这种奢侈的生活习惯,不这样他也受不了。到老年的时候,西方人也没有讲中国人的孝悌观念,老年人基本上是被送进了养老院。在养老院里,老人的物质生活比较不错,但是精神生活却非常地匮乏,大部分老人都是与电视为伍,整天过着坐吃等死的生活。所以中国人对于奢侈看得很严重。有一句话叫“少年得志大不幸”,一个人年轻的时候生活很富裕很奢侈,往往一生还没有过完,因为这种奢侈放纵的生活已经把家业给败坏了。

根据考证,在《礼记·表记》上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叫“俭近仁”。这三个字我们要注意,因为我们以前经常听说“力行近乎仁”,而这里为什么又讲“俭近仁”?什么是“仁”? “力行近乎仁”我们好理解,这个“仁”是两个人相处之道,从人从二,由我们自己就要考虑到对方,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个才能做到仁。所以你能够处处关心对方的需要,为对方着想,助人为乐,经常这样做就会近于仁了。为什么在这里又讲“俭近仁”?“俭”就是自己俭约,做事情一切从俭,不要劳烦很多人。比如说一个领导刚刚上任,如果很奢侈的话,要搞就任典礼,那会劳烦很多人为这一个典礼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劳烦很多人就没有为很多人着想,因为你劳动他来做这件事,他可能就要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教育儿女的时间来把这件事办好。那你完全不为对方着想,就为了自己的面子来劳动这么多人做这件事,那就没有这一个仁爱之心了。这个仁心就离得很远了。所以一个人办事俭约,就处处不麻烦别人,处处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这就是在力行,他也是“力行近乎仁”。

学仁要从恕道做起,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经常以这样的态度来处事,做着做着,“仁”就离得不远了。此外俭约不只是节省的意思,凡是奢侈的人,比如说生活、说话、办事啰嗦,这种人就与仁道不太接近了。为什么?因为凡是啰嗦都要有对象,那个对象就麻烦了。所以说话办事啰嗦的人,没有为对方着想,他和这个“仁道”也就离得越来越远了,因为他必定会有妨害的对象。这个就是“俭近仁”。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我们注意这个“欲”字,“欲”,固然不能不说,但是要“欲讷于言”。这个“讷”就是说话迟钝,不抢着说,似乎说不出话来,这是指君子。凡是君子说话都慎重,怕驷不及舌,所以五经讲的都是慎言。为什么呢?

古人讲“口为祸福之门”,所以这个话要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再说,这句话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也容易理解,但是在生活中却很难做到。“口是祸福之门”,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大半都决定在口。比如说在《易经》上有一句话说“躁人之辞多”,一个人说话太多了,他的前途不会太乐观,而且寿命也不会太长。我们观察一下,凡是遇到一个人,自己就滔滔不绝讲个没完,这样的人就是烦躁之人。这样的人多半是前途不平,遭遇很多的挫折,而且想活到很高的寿命也是不容易的事。为什么呢?中国古人说“话多伤气”,对人的身体也是有影响的。

这个不是纯粹的理论,也是积累了经验得出来的经验总结。中国人特别讲养生之道,像道家说我们人身体都有精气神三种要素,也就是精神,气体,还有无形的神这三种。同样的人应该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人寿命长,有的人却寿命短?那就是有的人注重养生,有的人却不注重养生。就像我们买了一部车子,同样是一部车子应该用的时间一样长。为什么有的人用了很长时间,这个车子还是很好的,而有的人用了不长时间车子就坏了?就是有的人很注重保养这个车子,而有的人不太珍惜这个车子。所以道家讲养生之道,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讲求收敛,收敛自己的精气神这三种要素。这种收敛,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用功。

比如说在夜间睡眠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们不要仰着睡,要右卧如弓;不要张开口,吐气要吐得均匀,不要吐得那么大,这也是不卫生的;在白天也是这样,在白天没有必要的时候要闭着嘴,用鼻子呼吸,呼吸得很匀称、很调和、很柔和。如果我们一个人心里不平和,很急促,或者是运动后很急促地呼吸,对一个人身体里细胞的伤害和损失会很多。所以白天没有必要的时候不要多说话,把呼吸调得很均匀,在做事的时候心里也要很定,不要浮躁。有些人他一面做事一面心里着急;有些人是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越是不高兴越是在做,身心两方面都是亏本。在遇到人的时候,就把心里面的一股闷气发泄出来到处讲,这个受到的损失更大。

所以,一个人要是真修,要做到心平气和,心里很平,气也很和,在心理很柔和,在生理方面也就不会伤气。所以这个口,话说得越少越好。《易经》上也说“吉人之辞寡”,吉祥的人往往说话都是很少的。说话的内容无非是要表达自己的心理,讲人,讲事。凡是牵涉到人与事,就关系到人的利害,关系事情的成败。所以在说话之前我们要想一想,这些话说出来对人到底是有好处,还是有害处?有修养的人他的脑子一转就知道了。没有修养的人或是一时没有注意,他说话冲口而出,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把别人给伤害了,他自己不考虑。当然这个言不仅仅是说话,也包括写文章、发表各种言论都是如此。有的人往往是把人家伤害了,自己还不了解。对方知道了会报复我们。有时候即使对方不知道他受到了损失,但是因为我们一句话损害了人家的名誉、权利,让人受到了损失,我们还是要负因果的责任。

当然我们讲话很小心就有福了。这个福怎么来的呢?比如说我们说话,看到别人有忧虑,我们去开导他一下;看到别人有恐怖,我们去宽慰一下;看到一个人受了委屈诽谤,我们说一句公道的话,仗义执言,给人家解围、壮一壮胆子,这个就是我们说话的功德了。所以我们的口就看我们用它来做什么。我们用得好,就是能替人造福,自己也积了功德;用得不好就造了口业,妨害了人家也妨害了自己。那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句话的典故就出在《论语·颜渊》篇。在这一篇里讲道:“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这句话表面上看来好像影响不大,表面上看来,说君子讲本质就好了,何必要讲那么多的文饰和礼貌呢?这句一话对人好像影响不大,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好的影响。但是子贡却说,他说:“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可惜,老夫子你说这个话说“君子”说错了。为什么说错了?因为君子不是如此,君子是“文质彬彬”,他不仅仅讲本质好,而且也讲外在的形式和礼貌,也要讲这个“文”。当然只讲“文”而不讲“质”,这个不好。就像有人鞠躬,鞠了九十度的标准躬,但是心里没有对对方的恭敬,这个就是只有文而没有质,这个是不对的。但是只讲质而不讲文,这个也是不好的。就像很多农民他们心地很善良很淳朴,但是上了公共汽车之后连上衣都不穿,你看他也是有很好的本质,但是没有外在的形式,也不会让人有好的观感。所以子贡就说君子应该是“文质彬彬”,既讲外在的形式礼貌也讲本质。所以一定要评论君子,话说出去,错了以后却驷马难追,所以子贡说“驷不及舌”,用四匹马拉着车子追也追不上。所以一般就根据这句话成为两句,叫“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个告诉我们,话一说出去,是非善恶就决定了,你想再后悔也都来不及了。在《论语·子张篇》上也记载着,子贡说:“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不可不慎也。”君子一句话说出来,说得好,人家觉得你有智慧;一句话说得不好,人家就认为你没有智慧。所以你看言语重不重要?言语代表一个人的心理,修养、学问都在这个话里面包含着,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

我们看颜渊问仁于孔子,孔子怎么回答的?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能够克除自己的欲望,返回到礼的要求,这就是仁了。颜回很好学,他说:“请问其目。”请给我详细地讲一讲怎么样把这个落实?孔子就说了四句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视、听、言、动都要符合于礼的要求。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就是“非礼勿言”。说话要合乎礼。礼的内容包含很多,恭敬人家、不要损害人家这个全是礼。凡是不符合礼的话就不能说。在《孔子家语》中也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孔子到周家去观礼,结果来到了周家的始祖后稷庙的庙口,发现在这个庙里有一个金人,金人的塑像三缄其口,也就是这个金人神像的口被东西给蒙了起来。在金人的背后的铭文上说:“古之慎言人也。”所以到后来讲一个人说话要谨慎,就是“缄口”。

从这里我们看到周家很早就在研究讲话的艺术、说话的学问。古人讲这个礼对于口非常注意,教人要“守口如瓶”。所以我们无论平时说话做事都要注意口,不要说错话。我们说诽谤某一个人固然是不可以的,但是你说了一句普通的话,虽然没有针对一个特定的人,但是说出来伤风败俗,也会影响社会大众的心理,害了社会公众的心理,这个罪过就更大。现在做大众传播事业的人要特别地小心,想做社会大众传播事业最好是学习传统文化。当然,我们看到现在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这些从业人员都不太懂因果,都喜欢把那些伤风败俗的事、这些绯闻、小道消息到处去宣扬。结果人们看了之后会怎么样?比如说我们看新闻,今天看到一个人贪污了上千万;明天看到一个官员贪污了上百万。那么我们经常报道这样的新闻,那一个贪污了两万块钱的人会怎么想?他想:“我这是小巫见大巫,人家都贪污了上百万上千万,我才贪污了两万,我贪污的还不够。”那一个一心廉洁有守、不自私自利的人会怎么想?他想:“你看,天下的乌鸦一般黑。现在做官不贪不占都是少见的,都是不正常的。那我这样一心为公、一文钱都不占,是不是不太正常了?”所以这样的宣传没有把人善良的一方面给引发出来,反而更助长了人的恶,引不起一个人的羞耻之心。所以古人告诉我们要“隐恶扬善”,要把那些善良的东西、好的方面处处让大家知道。如果我们的电视今天让我们看到一个孩子不孝敬父母,把他的父母送到了火车站;另一天又看到兄弟因为一点点的财产就起了纠纷,吵上了法庭。

那么那一个还在孝养父母的人会怎么想?他想:“你看,人家的儿女对父母是这样地不好,我能够赡养父母,供父母吃、供父母穿,已经是不错的了。”他的孝心没有被提起,反而认为自己是不错的了。那么一个不孝的人他也想:“你看天下人都是这样做的,我不孝父母也没有什么不正常。”所以这些做广播电视媒体的人特别要懂得要传播什么,特别是那些公众人物,说话更加要谨慎。比如说有一个明星,当一个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就问到他和一个某某女子的不正当的婚外关系。这个男子为了遮掩自己的丑事,说了一句话,他说:“这是一个正常的男人都会犯下的错误。”那么这个话说出来之后,因为他的影响很大,就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大家会认为什么?你看我们这么崇拜的人都会说,这是一个正常的男人都会犯下的过失,那我犯这样的过失也很正常了。这个就会引导大众去做不仁不义不道德的事情。这就是告诉我们“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特别是那些公众人物说话更是要谨慎。实际上我们中国古人对男子的道义、恩义、情义特别地重视,讲“糟糠之妻不下堂”。这个才是我们社会需要宣扬的主旋律。像在《诗经》上,开篇就讲《关雎》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为什么这一句话以《关雎》作为开篇呢?因为雎鸠鸟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什么特点呢?这个鸟被称为义鸟,它一生忠实于自己的配偶,一生忠实于自己的伴侣。所以诗人说你看一看在河州上停着的雎鸠鸟吧,它们一生都能忠实自己的配偶,忠实自己的伴侣,那我们做人的呢?难道我们做人的还不如这些雎鸠鸟吗?难道我们做人的还不如禽兽吗?这才是正确的引导。所以你看凡是放在书开篇的这一句话,都是对你的人生最重要的教诲,这反映了我们古人对后人这种教育的重视。什么意思?只要你一虚心地打开这一部经典,就一下子得到对你的人生最重要的教诲。所以你看了这句话呢,说你看一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子的好伴侣,是有贤淑美德的女子。这个告诉我们,夫妻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把夫妻关系调节好了、处理好了,这个社会的和谐才能真正达到。很多人不能够“讷于言”的原因,喜欢夸夸其谈,就是因为喜欢自夸。自夸就是希望别人知道他自己实际上并没有的更好的东西,自夸实际上是由于怯懦,在别人面前感觉到有压力,因此要在别人面前展示实际上自己没有的、但是比自己实际具有的要好得多的东西,最后往往是给自己带来的是更大的压力。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高声叫卖的人卖的东西往往是比较差的。如果有人向我们炫耀他的优越性,我们就要懂得这恰恰是证明他并不具备这种优越性,无论这种优越性是学识,是勇气,还是财富或社会地位方面的成功,我们都可以从他的夸耀里,推断出他在这方面是一无所有的失败者。一个真正具有能力并且实现了人生成功的人,是不会想到要大肆渲染自己的成功的。因为他满足于自己实实在在拥有的一切。我们还发现如果我们在别人面前炫耀我们自己已经拥有的,那么我们很快就会失去自己所拥有的,或者已经拥有的东西会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挫折。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虚言折尽平生福”。

如果我们喜欢自我夸耀,或者提前说谎,就会使得那些本来就应该在我们命运中实现的、实实在在的美好,由于在我们自己的虚言之中已经实现了,那么这些美好就不再实际地出现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或者我们要获得它就会倍加艰辛。有很多人喜欢提前说谎,把自己想象中将会拥有的东西,提前挪到今天拿来吹牛,没有得到什么,就说是得到了什么;自己租的房子说是自己买的房子,这都会折损自己的福气,一定要改正过来。自夸很难维持长久,总有一天会被人识破,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不安。所以我们如果明白了“口为祸福之门”的道理,就会学会慎重言语,言语才不会有太多的过失。《易经》里面也讲“括囊”,什么是“括囊”?“囊”是布袋,把布袋的口结扎起来,这个就代表了我们人的口。你口不要乱讲话,等于是布袋把口用绳子给它结扎起来,里边东西就出不来了。所以说,话不能够乱说,言多必失。

那么下面一句讲“而敏于行”。做事要敏捷,只要这个事情经过思考决定这么做了,就应该赶快去做。“敏于行” 事情才能够成功。不能够像现在人只说不做。只说不做,话说得再好,但是不去做,一件事情都不能成功,一事无成。就像一个人,一直在研究地图,说从北京到纽约可以怎么走?坐轮船好还是坐飞机好?还是坐其他的交通工具好?怎么走最节省时间、最节省能源、最节省金钱?他总是在这里研究研究,搞得非常地透彻。但是他就没有去走,他永远也到不了纽约。所以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做事最好是先实行再说,绝不可说了不做。君子讲究实践诺言,“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研究孔子这个话,自己的行为照这么去努力,就感觉圣人的话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关系非常地密切。

《论语·公冶长》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是卫国的大夫,家庭混乱,但是死后却得了一个“文”的谥号。“谥号”就是古代的天子、诸侯、卿大夫或者一般的读书人,他们过世之后人家送给他一个谥号,把他一生所做的事有哪些功或哪些过,用一个字给概括出来。天爵高的人则有私谥。

在古代有《谥法考》和《谥法解》的书。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贡很聪明,看到孔文子家庭混乱,但是却得了“文”这一个很好的谥号,心里不免疑惑,就向孔子提出了这个问题。孔老夫子怎么回答的?“子曰:‘敏而好学’”。“敏”就是聪敏,来得快。这句话有两种句读的方法。一种读法是“敏,而好学”,这种读法就是说他聪敏是一件事,好学是另一件事。另一种读法就是“敏而好学”,聪敏的人差不多都不好学,自以为比别人高,但是孔文子这个人又聪敏又好学。不耻下问,这个就更难做到了。“下”有天爵人爵的不同。以人爵来说,部长去向司长请教便张不开口;再说天爵,博士就不好意思问没有学历头衔的人,老年人也不愿意向青年人去请教。“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虽然家庭混乱,但是他有“敏”、“好学”、“不耻下问”这三条好处不能抹杀,这是国家所定的谥法,先从好处讲,坏事不提。

比如说你为人作墓志铭,要铭其德,颂扬德行。如在历史上的“桀”、“纣”,之所以被给予这样的谥号,那是因为他一生都没有做好事,如果他是有三分善七分不好,那也就三分善中来说。中国人讲厚道,隐恶扬善,只要这个人不管有什么其他不好的事情,但是只要有好的一面,就从好的这一面来称许他,这是给人一个改恶向善的机会,圣人的用心在于此。不像后代人,不管别人一生做了多少好事,只要他犯了一些罪恶的事,就把他所有的功都掩盖起来,否定了,这是后来人的事。在圣人看来,应该引导一个人向善,引导一个人好的方面,多给人以启发和鼓励。而一旦一个人善的方面受到了鼓励,那自自然然地,他罪恶的一方面就逐渐放弃了,这也是讲做人的一种厚道。所以《弟子规》上也说:“扬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你把别人好的事在背后去宣扬,这个人知道了,“你看我刚做了这么一点小小的善事,他都到处都夸奖我”,他做善的心就受到了鼓励;而且他知道你在背后说他的善事、善行,他对你的印象也会特别地好。相反你在背后把别人的恶行恶事到处去宣扬,结果被人家知道了,他对你非常地痛恨,无形之中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所以厚道是需要慢慢地培养的。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子谓子产”,这个“谓”,就是孔子跟他的弟子或者是跟别的人谈话的时候,谈到子产。子产是谁呢?根据《论语集解》孔安国的注解,说:“郑大夫公孙侨”,子产就是郑国的一个大夫。从前的人都有名有字,日本人和洋人都只有名而没有字。郑大夫公孙侨,字子产,古人的字与名必须有一定的关系。

钱大昕《后汉书考异》上面说“产者,生也,木高曰乔,有生长之义,故名乔,字子产”。后人增加人旁成为“侨”。原来这个乔是没有人字边的,后边公孙侨是带着人字旁的。什么原因?《后汉书考异》上给我们解释了。子产他是有四种符合君子之道的,所以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哪四种?“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行己”就是自己修持的时候,他是恭。在蔡清的《四书蒙引》上说,“恭敬分言,则恭主容,敬主事”,也就是说恭和敬两个字分开来说的时候,“恭”主要是指外在的容貌,像孔老夫子的温良恭俭让,这个恭就是讲的容貌;“敬”则说事情,我们经常说敬事,也就是说凡是做事一丝一分不苟,而且百分之百做好,这就是敬其事;若草草率率便是不敬。现在的人办事,于公事不敬,于私事也不敬,公私都不敬。但是能办到十分的人,把事情办得很圆满的人,又贡高我慢,傲慢心很重,便是无恭,这也是没有恭敬心。若单说恭则含敬,反之也是如此。敬中即含恭。也就是说当你只说恭或说只说敬的时候,它是包含了恭敬两个方面的意思,既指容貌上的恭,也指做事上的敬。“事上”,就是侍候君主。在朝廷做官的臣子怎么样才称得上是“敬”?“敬”并不光是见到君主怎么样地行跪拜礼,怎么样地鞠躬,怎么样地趋走,这只是形式。

除了这个以外,对于治国、对于治天下,都有他自己的理想,他用自己的理想去建议君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才是大的敬。所以中国人他讲选贤与能,所谓的贤人政治,这个贤人出来办事搞政治,并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是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像这样建议君主如何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念,才是敬之大者。对于怎么样地鞠躬、怎么样地行礼,那个敬是敬之小者。那么下面再讲到养民,既是做一个大夫,帮助君主治国,那就负有养民的责任。养民怎么办?要做到一个“惠”字。惠就是恩惠,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也不管是百姓有知识、没有知识,他们所知所见的只是一部分,不能够见到全体,在古时候更是如此。即使是在现代资讯非常地发达,你想知道什么信息就能够知道。但是作为个人,没有国家政府那种能够集中很多的人才、专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再经过很多的幕僚研究提出一个政策,所以个人的学问没有办法了解全面。从这个角度讲,孔老夫子说的是实话。他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所以负责治理国家的人,对于百姓是真正的有恩惠,还是假有恩惠,只有他靠自己的良心才知道,老百姓并不能够完全了解。那么你对于老百姓真正有恩惠,就是要靠自己的良心。那么子产他是真正地做到了“养民也惠”,帮助君主养民,做到了一个“惠”字,这是孔子圣人所了解的。下面讲“其使民也义”,国家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动员老百姓办事。这个“义”字是什么意思呢?义就是合宜,意思就是说叫百姓办事的时候,孔子讲“不违农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本,特别重视春耕、夏耘、秋收。春天要耕种,夏天要耘草,秋天要收获,这都是在农忙的时期。在农忙的时候就不能够使民。到了秋收之后,农民入闲的时候,可以动员老百姓来办事。但是即使是在农闲时候替国家办事,也是兴办水利、修桥铺路这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不是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所以为国家办事也就是替老百姓自己办事。古人办政治特别强调不随便扰民,要满足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动用百姓办事要在适当的时候,这个就叫义。子产有这几种品德,就是恭,敬,惠,义。恭是对自己,他对自己的修养很严格,很高,因为什么?因为正己才能化人。事君就是一个敬字。事君,做事非常地恭敬、不苟且,而且不可有骄傲的容色。敬,不单是在形式上的敬,还要求实质上的那种敬。对于老百姓一个是养民,一个是使民;养民就是要加恩惠于人民,制定的政策要百姓得到好处;使民要在适当的时候,不要使百姓过度劳苦。这些都是君子之道。这四种,前两句是自行,下两句是化他。要学儒、研究中国文化的人必须学习,这四种都做到的话,你对中国文化所讲的“修己安人”才真正能够落实。也就是说自己修持好,然后能够平治天下,办安定天下的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首先我们看前边,“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巧言”就是言语说得很巧妙。前面我们讲过“巧言令色,鲜矣仁”,“令色”就是好的容色。“足恭”,唐朝以前认为“足恭”,这个“足”就是两足,“恭”就是恭敬。但是后来宋儒把这个“足恭”解释为过分的恭敬。其实这三句话讲的是三件事,一口一色一足,巧言是口,令色是容,足恭是脚,这是三种事,不是两件事。

“足恭”,足就是脚,恭就是恭敬,足为什么恭敬?比如一个人他见了某种权威的人,或者是与他有利害关系很密切的人。比如说你要去求一个职位,见到主考官了,或是看到机关的领导了,这就怎么样了呢,就足恭了。什么是足恭?这个脚要往前走,又不敢往前走,非常地小心。韩愈有篇文章叫《送李愿归盘古序》上有一句话,“足将进而趑趄”,“趑趄”就是想进而又不敢往前进,这就叫足恭。凡是对一个有利害关系、一个权威的人,你要去见他的时候就会有这么一种状况。

像以前给人当差的人,主人只要一叫“来”,便一呼百诺,鞠躬如也,口、言、表情都是如此,随说随答“是”,随往后退,那种恭谨看起来令人肉麻。所以“巧言”,言是言语,“令色”是自己的态度表情,“足恭”就代表了自己的身体。这三者表现出来这么样的状态,不能够欺骗读书人,所以下面说“左丘明耻之”。左丘明,古人对他的考据很多。李炳南老先生认为,左丘明是孔子的弟子,这有很多的考据,不必疑惑。

《左传》也是左丘明所作,孔子作《春秋》,“寓褒贬,别善恶。”左丘明在一旁受到孔子的指点很多。左丘明对于巧言令色足恭的人感觉得很羞耻,自己决定不愿意这样做。为什么?因为这不符合正当的礼。用这种额外的特殊的礼貌来对待人,左丘明感觉到很羞耻。不但左丘明耻之,孔子说:“我丘也是感觉到很羞耻。”“巧言令色足恭”,这种人不直,孔子是“以直报怨”,如果外表装作直,往往是大奸慝之人。后边讲“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就是与人有怨仇,但是却把怨隐藏在心里。不但隐藏起来,“而友其人”,表面上还跟他做朋友,脸上装出好似真心要好,这显然不是真心,必定是存着希望你对他有好处的心,这也是错的。“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这个就是说孔子他都告诉人要学直道,要以直报怨,他有好处不忌妒,他遭到灾殃,愿意帮助他,即使你不愿意帮助他,也不可以幸灾乐祸。如果幸灾乐祸、落井下石,都是不直。要报怨,也要在他好的时候可以去报怨,为什么要落井下石呢?上面那一句,“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这个比较好懂。比如说陶渊明,他看见当时官场上的那种现象,他受不了,宁愿自己不干。他当一个县长,当县长都是有俸禄的。

但是按照当时的官场,上级随便来一个人,他就要把他当成太上皇一样恭敬,他受不了,宁愿不做,自己回家了。回家种田,自食其力,这是他的书生本色。像李白也写过这样的诗,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令我不得开心颜。”他不会用“巧言令色足恭”来对待人,这样谄媚跟谦虚礼貌、谦让待人是不同的。为什么不同?这个“巧言令色足恭”是有求于人,而且它不是靠正当的途径来求于人,而是用谄媚巴结的方式有求于人。我们普通的时候待一切人,自己要谦虚、要恭敬人家,那是没有利害关系在其中的。对待一切人都谦虚都恭敬,这是做人应有的态度。所以这种谦虚待人和这个巧言令色是不能够相提并论的。不要用“巧言令色足恭”,我们做人才保得住人格。不然的话,人家随便拿一分好处给你,你就顺着人家的意思去做,顺着人家做,好处是得到了,但是人格却没有了。人格没有的话,普通的人都感觉到羞耻,更何况是学道的君子呢?那么“匿怨而友其人”,有什么不对呢?论语里讲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根本就没有把那个冤家放在心上,在心里就把它给取消掉了,不放在心里。那个境界是非常高的。

而这个“匿怨而友其人”不能和那个境界相提并论。这个“匿怨”就是把怨很藏在心里,而表面上跟那个人来结交朋友,“匿怨”就是隐藏得让对方看不出来,以为这个人对他没有恶意,反过来还跟他交朋友。跟他交朋友是做什么呢?这就是预备将来找到有报复的机会的时候就来报仇,这个是要不得的。孔子的教育、儒家的学术教人“以直报怨”。像在《下论语》上面有人问,“以德报怨,如何?”如果有人伤害你,你反过来待人家特别好,怎么样呢?孔子说这个不可以,如果说“以德报怨”的话,那么“何以报德”呢?你用什么来报答别人的恩德呢?如果你依然是“以德报德”,那么就不公平了。所以他告诉人要“以直报怨”。

孔子不讲“以怨报怨”,也不赞成“以德报怨”,他是讲“以直报怨”。比如说你当了个法官,这个人犯了罪,正好你来审这个案子,不能因为他是你的仇人,你就给他加重判刑。你作为法官,虽然是你的仇人,但是你仍然按照通常的量刑来处理,甚至你还站在犯人的角度考虑为他着想,能轻判就轻判,这个就是“以直报怨”。像这个“匿怨而友其人”,那就是“以怨报怨”了,不但以怨报怨,还讲究阴谋。有些人就是表面上让人不要提防,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一下就让对方翻不过身来。左丘明感觉这是很羞耻的事,孔夫子也认为这是羞耻的事情。孔子讲这一段话,就是教人不要学这个,要学一个“直”字。在世间做人要直,直心才能感动人,没有直心的话,怎么能够感动人?

在《列子》上讲了一个故事,在《列子》上讲,海鸥在海滩上,这个小孩很有童心,小孩子对这个鸟没有陷害的心理,每一天到在沙滩上跟这些海鸥在一起玩儿,那个鸟也不害怕他。一天,他的父亲就说,你明天抓几只鸟回来给我看看。到第二天这个小孩儿存着这样的心,想抓几只鸟带回去给父亲看看。结果怎么样呢?他一到海滩上,所有的海鸥通通都飞走了。我们从这个事实去体会,真正直心一显现,不但感动人,连动物都能感动;相反你对人有这种不好的心思,人能感觉出来,动物也能感觉出来。所以学道修道更要直,学得直,修行的心才能净化。学道并不是说你把四书五经都研究明了,但是不按照这个经典来修心。心不转变的话,四书五经都背熟了也没有用,心一定要改变。所以古人说,如读《论语》前是何等人,读了《论语》仍是何等人,这个《论语》就是未曾读。

那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