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08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08集
2012-12-22

诸位同学,诸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继续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论语治要》。上次我们学到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讲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我们学习《弟子规》,对这一句话都很熟悉。在《弟子规》上的“入则孝”,前面有四句话,也是我们尽孝的重点。这四句话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从对待父母的态度上,逐渐地把“我”给放下了。我们能够不忤逆父母,即使父母对我们不是很好,像闵子骞的后母那样,对他处处刁难,他仍然不与她为敌。就培养了一个人不与任何人为敌的这种心,不和任何人起对立。所以这个仁心就是能够体会到“我和他是一体的”。如果我们认为推己及人是行仁之方的话,是行仁的方法,这个行仁的方法只是接近于仁,和真正达到仁还是不一样的。真正有仁心的人,他确实是做到了“我与他是一体的”,能够像闵子骞那样。 所以一个有仁心的人,他才能够化敌为友,他处事才没有不良的效果,没有后遗症。中国古人把对这种父母的孝心扩而广之,然后对待一切有缘人,再对待动物,进而对待天地等等。所以中国古人有一句话,人与万物都是一体的,有这种心,去处理事情的时候,他会处理得很圆融而没有后遗症。

比如说我们看现代的农业,当有农业的病虫害的时候,西方人他想的方法就是要给它消灭,把这些虫子称为害虫,所以想方设法地发明了杀虫剂。但是这种杀虫剂的发明,最终也是让人自身的健康受到了危害。但是中国古人有这种仁爱之心,他能够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他把这个虫子也当成一条生命。想一想它来吃我的东西,不过是因为它也要生存而已,它也要觅食。那怎么样呢?我们充分考虑到它的需要。在我们的菜地旁边给它专门开辟一个菜地,请这些小虫子来吃。结果这种真诚之心就感化了这些虫子,它确实很听话,也很配合,专门到这个专门为它开辟的菜地来吃。这种方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其实就是因为中国人他有这种仁爱之心,他不是对立的心。这种仁爱之心,也就是西方人所讲的博爱。大家都希望人人具有,那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来呢?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对父母的孝,这个根本失去了,所以这个仁爱之心也就没有培养起来。

所以在《孝经》上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也就是你把对父母的这种孝推而广之,在国家必然是一个忠臣。然后居家能够处理得很好,当官也是一个廉洁的官员。在康熙皇帝的《圣谕十六条》上,前面有一个导言,在这个导言后面,他就这样写道“人诚能孝弟,则本源之地已裕矣。”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够做到了孝悌,对父母能够孝,对兄弟长辈能够悌,则本源之地已裕矣。这个本源之地,就是我们的心地。古人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福田靠心耕。这个本源之地,这个心地就变得裕,富裕的裕。裕的意思就是“包众容物,谓之裕。”他就能够包容众人,而且宽容万物。“由斯以往,自然和于妻子,信于朋友,尽忠于朝廷。如水之有源,源远则流长;如木之有根,根深则叶茂。”

所以我们看这个“孝”字,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一个子,告诉我们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而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这上一代和下一代自始至终都是一体的。能够把这个孝道尽到了,这个竖的人际关系就都处理好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竖穷三际。而这个“悌”是讲兄弟之间的友悌,又把这种悌道扩而广之,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这个悌道做好了,横的方面的人际关系也就处理好了。刚才我们讲竖穷三际,这个是讲横遍十方。所以只要把孝道和悌道这两个字尽到了,无论是竖的方面,还是横的方面的人际关系,全都处理好了。而我们真正地做到了孝悌,那么这个人也就达到了仁。所以“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从孝悌可以达到仁这个境界。所以他说这个是水的源头,是树的根本。

所以我们现在都在讲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怎么来的呢?和谐社会就是要从孝悌来做起。一个人对父母孝,对兄弟友悌,向上提升,把这种孝悌之心扩而广之,那就是互爱。也就是《论语》上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再把这种互爱之心向上提升,就是互助,也就是我们不仅要对别人有关爱的情感,当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切实地有行动,帮助他们。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这个互助互爱之心再向上提升,才是我们古人所说的大同社会。在《礼记·礼运》上说“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个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是大家的天下。我们把那些贤德的人、有能力的人选拔出来,作为国家的领导者,人们相处讲求信用,睦邻友好,这样人不仅仅把自己的父母亲当成是父母亲,不仅仅把自己的儿女当成儿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使老年人都能够得到赡养,养老送终;使壮年人都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能够为社会所用,能够服务于人民、尽忠于国家;使幼年人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使老弱病残幼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够得到赡养和帮助,所以这样才是一个和谐社会的景象。我们现在都提对弱势群体的关心,还向西方学习怎么关心弱势群体。其实我们打开《四书》,处处都是要求统治者要关心鳏寡孤独废疾者,对这些人要特别地加以照顾,这才是一个人仁爱之心的体现。

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也并不难,重要的就是要唤起民众的孝悌之心。当然我们上次也讲了,要唤起民众的孝悌之心,从哪里做起呢?那就是我们的领导者、统治者、最高的这些领导,都要做出孝悌的榜样,让大家来学习,并进而在社会上弘扬孝道,这个社会才能最终和谐。这就是《尚书》上所说的“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从这一段论述中我们也知道,现在的社会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亲爱、互助,人与人之间缺少恭敬。什么原因呢?到处世界之间国与国的冲突,宗教与宗教的冲突,宗族与宗族的冲突,政党与政党的冲突不断,根源又在哪里呢?根源就在家庭之间的冲突。那就是父子之间的冲突,兄弟之间的冲突,夫妻之间的冲突。如果我们在家的时候,对父母都忤逆,对兄弟姐妹都不能照顾,还因为一点点小小的争吵,把他送上法庭,夫妻之间同床异梦,我们从小没有培养出这种和顺恭敬的态度,那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怎么可能和陌生人和睦相处呢?所以这个“父母呼”,把前面的父母,我们给它变一下。说“老师呼,应勿缓,老师命,行勿懒。老师教,须敬听;老师责,须顺承。”

这个老师之间的问题处理好了。把它换成老板,说“老板呼,应勿缓;老板命,行勿懒;老板教,须敬听;老板责,须顺承。”这个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就处理好了。当然,我们希望员工像儿女对待父母一样对待老板,那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来对待员工呢?这个方法也就出来了。我们应该以父母关爱儿女的心,去关爱员工。当然我们看到现在的父母,对儿女也很关爱,但是儿女仍然对父母带搭不理的,那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父母没有起到君、亲、师的责任。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包括一家之长,都要同时具备三个职能,那就是:君、亲、师。你不仅仅要领导他,管理他,你还要关心他,爱护他。如果做到了这两件,你不去教导他,他仍然会说谎话骗你,做假账来欺骗你。这些就是因为没有学习圣贤教诲,不知道为人处事的根本在哪里。所以你还要起到师的作用。当然这个师,首先是身教胜于言教,自己先要做到。

那么在“出则悌”,《弟子规》上也是有两句话,是最根本的,这两句话就是:“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就是我们把对兄长那么大年纪的人,当成是自己的兄长来对待。把父母那么大年纪的人,当成是自己的父母来对待,你把这个孝悌之心就尽到了。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了。能够把这个心推而广之的人,那就是圣人了。

这就是告诉我们,要解决现在的社会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来抓起,也就是培养人的孝悌之心来做起。

下面一段叫“谨而信”。这个“谨”告诉我们行为要严谨,“信”,言语要诚信。关于这一个“谨”,中国古人也是要求得很严格。告诉我们,从早晨起来,起床、盥洗、穿衣、吃饭,包括饮酒,乃至行、立、坐、卧,都要有严谨的态度。比如说《弟子规》上开篇就说,“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这一个严谨的态度,就是让我们要从晚睡早起做起。当然,这个“夜眠迟”相对于我们现在人来说要做正确的理解,古代的人没有现代的这些科技,也没有电等等。所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说的这个“迟”相对于我们现在很喜欢夜生活的人来说,那其实是很早的了。所以生活起居,要按照“道”来安排。很多人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呢?为什么要按照这些要求来要求自己的行为呢?我们活得不是挺好的吗?因为我们按着“道”来生活,自然而然表现出来就是这样的。你按照“道”去做的话,你才会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安定。如果你不按照这个道去做,你身体就会出问题,每天烦恼重重,压力不断,还会得忧郁症、焦虑症。所以你看读古书,古人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孟子说人生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我们在《论语》上也看到孔老夫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君子坦荡荡。”我们看到这些描述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其实按照道来生活,它是一种内心很喜悦的状态。

我们现在的人之所以压力重重,烦恼不断,根本的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是我们背离了道,也没有学做君子、学做圣贤,还是按照自己的私心来行事。所以身体出了问题,心灵也出了问题。所以很多人说,我们中国人不讲心理健康,不如西方的心理学发达,你看人家有心理医生。实际上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不知道中国人有更加高明的方法,让人根本就没有心理问题。为什么呢? 你看我们打开《四书五经》,哪一本书不是在告诉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那么修身从哪里修起呢?又从格物来修起。格物,就是革除物欲。让你在财色名利面前都如如不动,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你看这样的人,不为外物所系缚,他的心灵达到了一种超脱,精神获得了一种自由,他还需要心理医生给他来看病吗? 

所以我们按照道来生活就要谨、严谨。所以在古人那里,告诉我们行、住、坐、卧都不能够不谨慎。穿衣吃饭要有要求,行住坐卧也有要求。像我们在《五种遗规》中,有一本叫《养正遗规》,这个《养正遗规》就教导了人应该怎么样来穿衣吃饭,行住坐卧。这个《养正遗规》有一本书叫《养正遗规》的译注,我们看了这个译注的前言,这些做译注的人说了一句话,让我们做学问的人也很感动。他说:“此书注译者放弃版权,愿见者闻者广为流布。”你看我们中国古人的,学圣贤教诲的人心胸就会很宽广,不是像西方人,他说:“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个版权是怎么来的呢?版权显然是自私自利的产物。因为这个作者,他要有知识产权,有这个知识产权、有专利,还可以拿版税等等,所以都是从利益出发才会有版权。我们打开中国古代的善书,后边都写着一句话“欢迎流通,功德无量”。这就显示了中国古人他的心胸是不一样的。那我们学习圣贤教诲,我们也应该有着一种心胸。所以我们看到了这一个前言,我们也感觉到,我们现在的很多知识分子都应该感到惭愧了,因为我们著书立说,不是为了去让好的学说有利于社会和谐家庭幸福,而想着自己去拿版税。这个存心就让我们的目光很短浅,福分也就很有限了。

古人说“量大福大”。一个人的福分有多大,就看他的心量有多大。在《养正遗规》的第一篇,就有一个叫朱子的《童蒙须知》。《童蒙须知》上,他就对怎么样穿衣服,有这样很具体的规定。他说,做人都要从整齐、端正身体来做起。像古人经常说:男子有三紧,就是头紧、腰紧、还有脚紧。这个头,古代的人都有头发,要挽一个髻子,这个髻子要用头巾给它扎紧。腰紧,就是要用腰带来束腰。脚紧,就是说穿鞋袜要紧。这三点如果不紧束,很散乱,就会使身体散慢不端庄,被别人轻视。像如果我们穿着一个拖鞋,很多人看了就会觉得不庄重,好像很散漫。如果久而久之这样的态度养成了,这个身体就会让人感觉到不端庄,也会被人家轻视。它讲穿衣服是怎么穿的?脱衣是怎么脱的?比如说它讲脱衣服的时候,一定要整齐的折叠好,放在箱子里,不要散乱放置,不会被尘土污秽污染,这样还容易找,不至于丢失。衣服穿久了就不免有污垢,一定要勤洗晾干,有破处就缝补,有补丁没有什么,只要完整洁净就好。这就是我们《弟子规》上所说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它下面还说,凡是日内所穿的衣服,夜里睡觉时要更换下来,这样就不会有藏虱子、跳蚤,不这样做衣服就会损坏。如果能这样,则不但威仪可使人效法,又能不浪费衣服。像晏子有一席裘衣,穿了三十多年,虽然他的用意是为了以简朴来感化世俗,但是也是因为他爱护有道,这是警笞己身的关键,不能够忽视。你看他对穿衣服,这是其中的两条。它有很多具体的要求,怎么样穿,怎么样脱,怎么样放,怎么样在洗脸吃饭的时候去爱护它?都讲得非常地具体。

对于行住坐卧,在《养正遗规》上,它也有一些很具体的规定。比如说在学“坐”上,怎么样做呢?古人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他有这样几句话,他说,“定身端坐,齐脚敛手。毋得伏框靠背,偃仰倾侧。”这就是告诉我们坐的时候,要稳住上身,端正身子,两脚并拢,两手收敛,不要伏框依靠,也不能够俯仰、侧伏,这就给人一种严谨的态度。坐有坐相,坐如钟。那么立,学“立”,也有学立的这种具体要求,它有两句话:“拱手正身,毋得跛倚欹斜。”拱手正身就是古人见面的时候,要拱手表示恭敬,两手相合以示敬意。所以站立的时候要两手相合,身体正直,不得歪斜不正。这是告诉我们站有站相。还有学“行”,走路要有走路的样子,它这也是有两句话:“笼袖徐行,毋得掉臂跳足。”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人衣服袖子很长,所以走路的时候,要两手相对伸入两袖之中,这个叫笼袖。徐行就是慢慢地走,我们看那些稳重的人,他们走路都非常地缓慢,不是急匆匆的,还不得甩臂跳跃,不能够甩着胳膊,大步流星地,然后又蹦蹦跳跳地,这样都给人一种不庄重的感觉。这是学“行”。

这些都是告诉我们,行住坐卧,确实要做到《弟子规》上所说的,“步从容,立端正;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你看一个小孩,从小都是受到这样的教诲,他的行为就非常的谨慎了。当然行为的谨慎,还有很多具体的要求。像我们在《弟子规》上讲,“缓揭帘,勿有声”。当然我们要举一能够反三,“缓揭帘,勿有声”。就是能够照顾到别人的感受。那我们在开门的时候也要轻轻地开门、关门,也不要影响到别人的休息或者学习。还说“宽转弯,勿触棱”。有一个学习《弟子规》的人,学了之后就特别地感触,他说我以前走路就经常碰到桌角,我不知道为什么?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才知道要“宽转弯,勿触棱”。还有“执虚器,如执盈”。就是我们拿着一个空的容器,空的碗,也要像拿一个盛满了水的碗,一个盛满了水的容器,那样小心翼翼,一定要双手捧着。你看我们小孩从小学到了这样一种谨慎的态度,我们把照相机、摄像机,这些贵重的东西交给他保管,我们也一定会很放心。因为你看,他对一个空的容器都那么谨慎小心,对这些贵重的东西就更加注意保护了。这些态度都是“谨”的表现。

下面讲“信”,是告诉我们言语,言语要诚信。在《弟子规》上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一定要讲诚信,言出必行,不要有意无意的去欺骗别人。有的人不诚信,已经习以为常了。比如说我们去市场买菜,我们跟人家说,我过一会儿再来买,结果过一会儿我们买了别人家的菜,就忘了过来再买这个东西了,这就是失信于人了。所以如果我们做人言而有信,那我们在社会上处事就非常地方便了,也减少了很多的成本。

还有一句话也很重要,就是“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像我自己经常犯这个毛病,就是别人说的时候,这个事情好像非我们去不可,结果我们一下子就发了善心,就答应了,结果最后一看,这个时间实在是排不开,最后就食言了。所以《弟子规》上,这一句话对我们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凡是要承诺给别人之前,首先要考虑到条件允不允许,有没有可能。这就是告诉我们言语也要谨慎。当然这个言语要守信,除了守信之外,它也还有很多别的要求。像在《养正遗规》上,也有对言语的要求。它说“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哄,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

这就是告诉我们,除了言语做到诚信以外,还要做到态度谦恭,说话和缓,不可高声喧闹,玩笑嬉闹。父兄师长有所教导的,只应该低头听受,不可妄加议论。师长检查,有时有错误了,不可马上辩解,姑且缄默不言。这是为人弟子,做学生的,应有的态度。因为尊师才能重道,像我们一般老师,对学生提出错误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反应可能就是给它找借口,然后进行辩解。这里告诉我们,有错误的时候不要马上辩解,过一段时间,再慢慢的细心分条陈述,说“此事恐怕是如此,先前可能是不小心遗漏了。或者说,应当是偶然没有考虑到。”这样的话才不会忤逆师长,事理也就自然明了了。甚至对于朋友也应是如此。这些我们看了之后,我们就对古人更加地生起恭敬之心,我们再看这个《弟子规》的时候,我们就要更加地珍惜啦。为什么呢?你看李毓秀夫子,从这么多的《童蒙养正》的教诲之中,用这么简单的话,把我们从早到晚,行住坐卧,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方面面的要求都给我们概括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越学,对古人的这种恭敬的心越能够生起来。我们再学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很亲切,也很容易去力行了。 

这是“谨而信”,后面一句话讲“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就是让我们去,广博的博爱众人,广泛的去博爱众人。这个广泛的博爱众人,也是从对父母的孝生起来的爱,把这种爱心推而广之的结果。所以《弟子规》上,有两句话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就是,泛爱众。“而亲仁”,这个仁就是有仁德的人。当然,泛爱众是我们广泛的博爱一切人,这个没有选择。“凡是人,皆须爱”。但是选择向谁学习的时候,就要选择那些有仁德的人。选择和谁交朋友的时候,也要选择那些有仁德的人。这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

我们看这个“亲仁”非常地重要,特别是我们在学习《群书治要》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地方,都论述到了这一个问题。像在《孙卿子》,也就是在《荀子》上,有一段话说的特别地好,他说:“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智,必求贤师而事之,择贤友而友之。”虽然这个人他的本质不错,很美善,他的心智也非常的聪慧,但是也一定要求贤师去学习,选择贤友来交往。一个人一生,道业、学业、事业能不能成就,关键就是,他选择什么样的老师,他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这两个人都是他道业成就的助缘。“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如果你所得到的是真正贤明的老师,并且向他学习,那你每天听到的是什么呢?那都是尧、舜、禹、汤,古圣先贤的道理。

我们都知道孔老夫子一生,他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所钦佩的人就是文武、周公等等,这些古圣先贤。如果你和一个贤德的人交往,你每一天所听到的都是圣贤的教诲。这些圣贤教导我们什么呢?就是教导我们刚才所讲的以上几件事。“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如果你得到好的朋友和他交往,你所见到的都是忠诚、信实、恭敬、礼让的品行,因为这个朋友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所表现的就是忠信敬让。“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你每一天在仁义方面都有进步,但是你却不知不觉,这个是潜移默化的结果。“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如果你现在所结交的都是不善之人,所听的都是欺骗的、巧诈的、虚伪的言行,所看到的都是邪污、卑下、放荡的、邪曲不正的、自私自利的行为,致使自己将会被处罚,还不知不觉,这也是潜移默化的结果。所以你看我们整天在一起学习《论语》,听的是孔老夫子的圣贤教诲。然后,看的是他的弟子,怎么样地奉行。如果我们打开网络,我们就看到了,这里边所说的,很多都是邪污、卑下,放荡、邪曲不正的、自私自利的行为,还有欺骗的、敲诈的、虚伪的言行,就看你接触的是哪些人,你接触什么样的人,和他们为伍,你就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这就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荀子所说的这个蓬草本来就是很软的,很弯曲的,但是它生长在笔直向上的麻中,你不用扶它,它自然也会向上生长。所以古人说,“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和那个善良的人交朋友,你就像在雾水中、露水中行走一样,虽然打湿不了你的衣服,但是你时时感受到它德风的滋润,这都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在《吕氏春秋》上,有这样一个典故,说楚王,在楚国有一个很会看相的人,他给很多人看相都说得很准。结果楚庄王知道了这件事,就很好奇,就把他请来问,说:“我听说你会看相,而且看得很准,有没有这回事啊?”这个人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我并不是会给人看相,我只不过是,会观察这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如果我所看的人,他是一个布衣百姓,他所结交的朋友,个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淳厚善良,行为谨慎,畏惧法律。这样的人,他的家庭会一天比一天的更兴旺,他做人也会一天比一天的更安定,这样的人就被称为吉人。如果我所看的人是一个侍奉君主的大臣,如果他所结交的朋友都是诚实守信的,喜好品行的,好做善事的,这样的人,他侍奉君主,会一天比一天地好,他的官职,会一天比一天地更提升,这样的人就被称为吉臣。如果我观察的这个人是一个君主,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国家的总统,最高的领导者等等,他的朝臣都是贤德之人,左右侍奉的人都是忠诚之人,这个君主一有过失,他的左右都敢犯颜直谏,指正他的过失,这样的君主,他的国家会一天比一天地更安定,他自己也一天比一天地受人爱戴,天下的人也一天一天地更加心悦诚服,这样的人就被称为吉主,就是吉祥的君主。我并不是会给人看相,我只是会看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而已。”所以你看,这个人,他只是观察了这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能够看判断出他的前途命运如何了。这个告诉我们亲近仁者,包括亲近有仁德的朋友,对自己的影响是非常的深远。

在《群书治要·孔子家语》上,也记载着孔老夫子的一个典故。孔老夫子有一次说,他说“我过世之后,子夏的德行会一天比一天地增进,但是子贡的德行却一天比一天地减损。曾子就问,“夫子,您为什么这么说呢?凭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孔老夫子就说,“子夏喜欢比自己贤德的人相处,喜欢和这些比自己更加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相处。而子贡却恰恰相反,他喜欢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别人称赞他有学问、有道德,可能他就觉得感觉很好。”后面他说了一句话,“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儿子怎么样,你就看一看他的父亲,大概就知道他儿子怎么样了。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人为人如何,你就看一看他所结交的朋友都是哪些人,你大概就能判断出这一个人品行如何了。如果你不知道这个领导是什么样呢,你看看他所使用的是什么人,你就知道了。后边得出了结论,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者焉。”这就是告诉我们,与善良的人交往,就像进了一个种满了芝兰的房屋,你进来之后,刚进来的时候还觉得很香,但是你在这里呆上时间长了,你就不觉得很香啦,你就和他同化了。我们去了一个卖鲍鱼的铺子里,你一进去的时候,感觉到腥臭难闻,但是你在那里面待上一阵之后,你也就没有什么感受了。说明什么呢?我们也是与之同化了。这些都告诉我们,谨慎地结交朋友非常重要。

所以亲近仁德的善人,对我们的德行、道业的提升都非常地有帮助。这就是我们《易经》上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道理。也就是说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吸引到一起成为朋友。当然这个“能亲仁”更重要的是,能选择有仁德的老师。能够选择一个有仁德的老师,自己的一生才会少走很多的弯路,还(有)德行呢,“德日进,过日少”。

最后一句话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关于这句话,我们上次讲过了。我们再看一看蕅益大师的注解,对这一句话是怎么样理解的?当然他这一句话,是对整个这一章的注解。他说,“养蒙莫若学问,学问,不过求放心,求放心,莫若格物致知。”《童蒙养正》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重要的是求学问。学问从哪里做起呢?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这个学问就是要从放心上来做起。那什么是放心呢?我们这个心本来是纯净纯善的,但是我们把它放在了五欲六尘之上,追求财色名利的享受,这个心就放逸出去了,这个时候就不清净了,也有烦恼了。那么你把这个放出去的心收回来,这就叫做学问。学问从哪里做起呢?蕅益大师说:“求放心,莫若格物致知。”也就是说,学问要从格物致知做起。让我们在面对财色名利的时候都如如不动,最后甚至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了,这个时候就是克服了自己的妄念和欲望。达到的结果是什么呢?达到的结果就是致知。这个“知”就是智慧的意思,告诉我们,这个智慧是我们本来自性中有的,只要你把这个心从五欲六尘上回来,这一个智慧就开了。

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利令智昏,情令智迷。”当一个人在利益的诱惑面前把持不住自己的时候,他就昏头昏脑,丧失了理智。而一个人过分地贪著情欲的时候,情令智迷,他这个智慧也就昏迷了。所以你看我们现在有很多的贪官,不是因为财,就是因为色,而被拉下了马。这个告诉我们,《童蒙养正》这个教育养的是什么呢?养的是根本智。告诉我们要求根本智。所以这个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往上加的过程,而是往下减的过程。所以老子也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求学,像我们现在的人求知,他的方法是学得越多越好,知识广博,见闻很多,你说什么他都能够知道,头头是道。但是有知就会有所不知,无论你知得多少,知得再多,你只要有知,那就一定会有所不知。

那怎么样才能做到无所不知呢?那就要回到无知,无知起作用才是无所不知。所以为道的方法和为学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它是一天一天地减损,减损自己的欲望,减损自己的念头,最后达到无为的境界。而无为起作用才是无所不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般若无知,它才能够无所不知。所以儒家它的《童蒙养正》的教育也是要求根本智,因此他的方法,就和我们现在学校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他是什么样的方法呢?下面告诉我们:“直教一切时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后文。”这就是告诉我们,“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不是说从次序上讲,而是说,这个文行要同时修学,只不过是一个是主修,一个是助修。它们是这样的一种关系。也就是我们古人所说的“知行合一。”当然这个知行合一也是从佛教学来的,佛教讲“解行相应”,结果王阳明把这个“解”变成了“知”,把这个“行”保留了,“相应”变成了“合一”,最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治学方法。这里边就是讲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不是说先行后文,而是在一切时文行合一而修。那后面又说,盖“文”是道统所寄,孝悌忠信等即是文之实处,故曰“文王既墨,文不在兹乎”。若仅做六艺释之,漏矣!

我们所读的经典文献,经典等等,都是表达着什么呢?都是表达着道,是道统所寄。所以孝悌忠信等都是文之实处。也就是说圣贤的行持,落实在文字上那就是经典了。所以我们读诵经典的目的是什么呢?还是要更好地来修学孝悌忠信。如果仅把这个“文”,作为六艺来解释的话,这就显得浅陋了。它说“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文王他已经不在了,这个文就不存在了,就没有了吗?恰恰相反,要从我自己的身上表现出来,文的实质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就是刚才前面我们所讲的这些内容。所以这就是告诉我们,这个修是同时修。但是在用的时候它有先后次序,先用在孝敬父母,尊敬尊长,然后到学校尊敬老师,尊敬同学,但是学的时候是同时的。这也是告诉我们,读书目的是为什么,不是去谈玄说妙,助长自己的浮华之心,实际上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德行,来增进自己的修养。

所以我们看,在《颜氏家训》上有一段关于读书的目的,这一段话说得非常的好。他说人之所以要读书学习,为的是什么呢?“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就是为了开发人的心智,利于人德行的提高。对于那些不知道如何奉养父母的人,让他们看一看古人如何体察父母的心意,按照父母的意愿办事;如何轻言细语、和颜悦色地与父母谈话;如何不怕劳苦,为父母弄到美味可口的食品。让他们感到惶恐惭愧起而效法古人。对那些不知道如何侍奉国君的人,就让他们看一看古人如何奉公守法,不欺凌犯上,在危急的关头,不惜献出生命;如何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忘自己忠心劝谏的职责。使他们痛心地对照自己,进而想去仿效古人。

对于那些平时骄横奢侈的人,让他们看一看古人如何恭谨简朴、节约费用,如何以谦卑自守,以礼让为正教之本,以恭敬为立身之根。让他们感觉到震惊变色,自感若有所失,从而收敛骄横之态,抑制骄奢的心性。对于那些向来浅薄吝啬的人,就让他们看一看古人如何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如何体恤救济穷人。让他们脸红,产生懊悔、羞耻之心,从而做到既能积财、又能散财。对那些平时暴虐凶悍的人,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小心恭谨,自我约束,懂得“牙齿因为坚硬而早脱,舌头因柔软而得以久存”的道理;如何宽仁大度,尊重贤士容纳众人,使他们气焰顿消,显出谦恭退让的样子来。而对那些平时胆小懦弱的人,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无牵无碍,顺应天道;如何强义正直,言而有信;如何祈求福运不违祖道。使他们能奋发振作,无所畏惧。由此类推,各方面的品性,都可以通过这样读书的方法来加以培养。比如说一个人很好色,不知道如何对治,可以看一看《安士全书·欲海回狂》。看一看因为历代因为贪色,感召的不良后果的这些善书。多看一看,就自然能够对治自己的坏习气。所以读书是为什么呢?不是谈玄说妙,也是为了能够力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所以这才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真正的含义。不是在次序上讲的。

这就是我们对这句话的学习,我们这次课就讲到此地,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