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30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30集
2014-01-05

尊敬的诸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论语治要》,我们看《子路篇》。“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毋倦。”子路问为政之道,怎么样办政治,办政治的事情很多,孔子只回答了“先之劳之”四个字。这个回答非常的简略扼要,为什么呢?因为孔子对于来问的学生的情形非常的熟悉,也就是说这个学生一来问,他有什么疑惑、有什么问题,孔老夫子实际心里都有数了。“先之”,就是为政者自己先行、以身作则。

在《礼记·月令篇》中说道:“以道教民必躬亲之。”也就是说,我们想以道来教导民众,必须教育者、领导者先能够身体力行,所以能说不能行,不是真学问。古人也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现在很多人有知识、没有文化,文化和知识不同在哪里呢?知识就是你能够把这一句话背下来,考试的时候能够写下来,甚至也能够讲出来,但是在生活中不能够身体力行。比如说我们知道唐诗,从小的时候大家都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看我们把这一首诗倒背如流,到考试的时候,也可以把它默写出来得满分。但是我们在生活之中还会随便浪费粮食,这个就叫有知识没有文化。所以学习圣贤经典,重在以文化人,这个“文”就是文章、文学、文艺、礼乐等等,学了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在生活中变化气质。所以古人说,你没有读《论语》前是什么样的人,读了《论语》之后还是什么样的人,这个《论语》就是“未曾读”。

在《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上也说:“君子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欲民之速服也者,莫若以道御之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够迅速地推行政教。如果在位的人想使政治迅速地推行,没有比自己首先身体力行更好的办法了,如果想使民众很迅速地服从,没有比以道来教导民众更好的了。这些都是讲在位的人、领导者要身体力行,也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习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一句话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把为政之要给我们概括出来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凡是推行传统文化成就卓著的地方,无论是社区、单位、企业、学校、还是中心,之所以能够有效果,什么原因呢?都是因为这些老师能够身体力行圣贤的教诲,所以上行下效的速度非常的明显。比如在前几年,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来到了安徽省的汤池镇,他们要通过推行《弟子规》,学习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汤池。但是这些老师初来到这个小镇的时候,这个小镇民众不是很讲卫生,不知道保护环境,垃圾随地乱扔,结果影响了市容,也影响了交通,看到这种情景,这些老师是怎么做的呢?他们自己穿上了“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从我心做起,从我家做起,从我镇做起,从我县做起。”这样的马甲,然后就排着队到街上去捡垃圾,结果捡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不好意思再往地上扔垃圾了。他们说你看人家都在捡垃圾,我们怎么好意思再往地上扔垃圾呢?还有一些商家看到了,就主动地提供了一些垃圾桶,使过往的行人能够把垃圾扔在里面。所以这个学校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后,就使民风发生了很大地的变化,并且到联合国去汇报成就,引起了来自192个国家的驻联合国教科文大使的关注,原因就在于自己能够身体力行。所以推行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并不只是靠讲,如果讲的很好,但是做不到,这个没有用处,必须能够身体力行。

“劳之”就是教民勤劳,政治就是要办事情,就得劳苦。比如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就是以身作则,他跋山、涉水、泥行,水里来泥里去,百姓谁还说话,虽然劳苦也没有怨言,为什么?因为他本身做得很好,先有劳苦,后就有功。所以我们经常说,功劳、功劳。功是从哪里来的?功是由劳而来的,所以一个人想成就大事、建功立业,不想出力是不行的。中国人常讲“梅花香自苦寒来”,还讲“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刻苦学习,才能够取得的成就。

我们知道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团队中,有一位陈大惠老师,他招义工的时候,要求的十分苛刻、十分严格,说这个义工,要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事,还没有节假日,甚至还几年都不能回家。但是想来报义工的,参加这个团队的人却越来越多,没有怨言,什么原因?就是因为陈老师他自己能够身体力行,无私无求地的去做一个义工,放弃了很高工资,很好待遇的工作,来做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义工。他对自己的专业要求很严格,他为了当好主持人,每一天晚上的时候,回到家的时候下了班,还对着镜子来练口型。穿上正装,然后对着镜子来练习。这个言语上的功夫啊,也是不像德行那么难提高,还需要一段艰苦地的训练,更何况要推行传统文化还要有德行呢?因为陈老师无论是在专业素质,还是在德行上,都对自己严格要求,所以怎么样啊,他做出来的片子非常得感人,让很多人学习传统文化生起了信心。像我们看到的《和谐拯救危机》、《圣贤教育改变命运》都出自于陈老师之手,他凡事都是亲自、亲力、亲为,对作品的质量毫不马虎,非常的认真,所以任何一个人他要有成就,那都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不要只看一个人成名,受人尊敬的那一个外表、那一个外相,而要探究他的原因,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

在学习《曾国藩家书》的时候,我们也经常分享一句话:“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我们观察一个人之所以由盛转衰,是什么原因呢?什么时候他认为自己的奋斗已经差不多了,可该享受一下人生了,过着玩物丧志、过分安逸、不思进取的生活,什么时候他人生的转折点就出现了。有的人是上了大学,有的人是找到了一个好的工作,有的人是获得了一官半职,觉得自己的奋斗可够了,可该有时间、有财力享乐人生了,一旦一个人有了这种想法的时候,他的人生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我们看现在的博士生非常地用功,我们有一位学生,晚上十二点钟还没有入睡,第二天早晨四五点钟已经起床了,在干什么?在读书,读《群书治要》。我们看到这样的学生,我们就知道这是在走上坡路,没有这样一番刻苦用功的经验,怎么能够有以后的成就?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这个劳是功的前提,你要种因,才能够有结果。有的人就在那儿幻想成功、幻想成就,但是不肯去付出,这就如同我们知道从北京到上海怎么走,应该往哪个方向走,但是坐了车之后就朝相反的方向去走了,永远达不到目的。

有道的人办政治,必定教民勤劳,所以古代的圣王都提倡节俭。尧的房舍是只有三级的土台阶,茅茨而不翦,为什么?都是讲惩忿窒欲,不发展物欲,无论是儒释道三家,都教人要控制欲望。比如老子就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贪恋色彩的绮丽,会使人眼目如盲,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追求奢华的娱乐,使人耳朵如聋,不能听到声音的真意;讲究美食的享受,使人口舌就失去了辨别的能力,不能够尝到食物的真味;沉迷骑马打猎的快意,使人心神狂妄暴躁,不能回归平和清宁;羡慕喜爱稀有难得的物品,使人的贪心增长,行为举止都出现偏差。

为什么古人要教人控制物欲,因为人的本性,本来是虚明洞彻的,人心本来也是平和的,正是因为贪著物欲,就使人本来清净的心性受到了染污,也就失去了本有的智慧光明,这个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利令智昏,情令智迷。我们经常用一个水晶球,来比喻人本有的本性,这个水晶球是光明剔透的,它的光芒四射,但是我们把它掉进了污泥里,沾上了泥巴,掉到了油垢里沾上了油污,结果经过层层的污染,就使这个水晶球,本有的光明被蒙蔽了,有光也散发不出来。修身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去除外在的染污,回复到心性的光明,这就是《大学》上所说的:“明明德。”

在《群书治要·文子》上也这样说:“水之性欲清沙石秽之,人之性欲平嗜欲害之。”这个水它的本性都是清净的,但是沙石却使它变得混浊了,人的本性都是平和安静的,但是欲望却来扰乱它,“唯圣人能遗物反己,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汩)和,是以高而不危,安而不倾也。”只有圣人能够抛弃物欲,而回归自己的本性,圣人不被物欲所控制,淡然平和的心态不被欲望扰乱,这样才能身处高位而不危险,保持安稳而不倾覆。世间政治最紧要的在安人心,就像孔老夫子所说的“劳者安之”,要使人身心安宁,否则的话,即使吃的山珍海味也不甘甜,也体会不到滋味。

凡是有道的人,都应该戒奢侈而讲勤劳。

在《礼记·礼运篇》上说:“物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个就是戒奢勤劳的理论根据,意思是说,剩余的东西要拿出来给大家用,不要随意的奢侈浪费,导致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富两极分化严重、苦乐不均,贫富分化严重,人心就会不平,不平的久了就会有气,怨气再积累深了就会产生恨意,这个社会矛盾重重,动荡不安。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过多的东西不能够随意地浪费,要拿出来分给需要的人和贫穷的人,“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不是说你要用才去干,也不是因为你要赚钱才去干,社会上有需要就必须去干,不能做寄生虫。有力如果不肯用出来,力量再大也是病,因为社会上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古人讲助人为乐,帮助别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如果人家不用你,即使去扫大街也可以,必须勤劳,不能够成为啃老族。所以儒家的政治是出自仁义,而儒家的文化教育为解决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现在的贫富分化很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学习儒家的伦理道德教育,如果富有的人,学了伦理道德的教育,他就懂得拿出钱来去做慈善事业,去帮助那些贫穷的人,这样贫穷的人对富人也不会加以仇视了。

“子路请益”,就是希望孔子再加以详细地的说明解释,孔子答曰:“无倦。”这个“无倦”,就是“先之劳之”,永不懈怠、一直干下去,人要效仿天道。《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你看天运行,它没有一天是休息的,每一天太阳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没有哪一天是休息的。做为君子人要效法天道,自行化他、自强不息、不疲不厌,一直干下去,没有一天休息,这才是效法天道。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仲弓也是德行科的人,他在季氏家里做邑宰,做宰臣必须办事条条有理,百姓才能够安得下,因此他来问为政之道,孔子答复仲弓:“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也是三件事,办政治很重要的三件事,你去做宰官先要求人才,有司就是宰邑之下,各司其事的属下,办政治必须先分配有司的职务,使他们都职掌分明、办事有序。

在《吕氏春秋》审分览上面这样说:“凡为善难,任善易,奚以知之。”凡是人想自己做善事去亲力亲为就比较难,如果你任用人才去做善事,就比较容易了,为什么这么说,他下面举了一个例子:“人与骥俱走,则人不胜骥矣。”如果人和千里马一起跑,这个人肯定是跑不过千里马的,但是“居于车上而任冀,则骥不胜人矣。”如果人坐在车上来赶千里马,这个千里马就胜不了人了,“人主好治人官之事,则是与骥俱走也,必多所不及矣。”如果当君主的人,他好去管属下该做的事,就是去过问那些具体的事情,这就等于是和千里马一起在奔跑,所以一定是比不上千里马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凡是为政的人、当领导的人,都应该先任用有司,就是各种办事的人员来治理,不独当宰邑是这样,凡是当领导者都须得有人才,才能够把事情办好。“赦小过”,这个是指小民有过失,可以饶恕,很多注解都认为赦小过,是赦有司的小过,这恐怕不是本义。政治都有规矩,这个过并不是罪,过有大小,大过你如果不知道,那是粗心,不可赦免,小过是不留心,可以赦免。贤才是有德有能的人,要特别举用他,才能够把政治办理得好。

仲弓就又问了“焉知贤才而举之?”这个问就是如何才能够知道贤才,孔老夫子就回答说“举尔所知”,像舜举皋陶,汤举伊尹,都是举尔所知。把这些贤才举荐出来之后,仁者就都被举尽了,不仁的人都远离了。“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你所不知道的人才他人知道,他人也会把他推荐给你,只要你真正有求贤之心,你不知道的别人也会举荐,如果自己没有想治理国家的心,有贤才也不能够被重用。所以能否举荐贤才的关键,就是在于领导者自己的存心,他的存心是要把事情办好,把国家治理好,还是想着自私自利,想着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如果他做事出于私心,即使有贤才,他也一定会嫉贤妒能而不予举荐,如果他还想满足自己的享受,像夏桀王、商纣王等等,就是有贤才他也不会要。这一句话就是讲为政在人,所以仲弓问政的意义归结在举贤才,举贤才必须以知人为要,以知人为关键。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也。”

在孔子的时候,鲁国的南边就是卫国,也就是现在山东河南一带,鲁卫两国来往便利,所以孔子的很多弟子也都在卫国做官。卫灵公有两个儿子,一位叫蒯聩,一位是郢。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据《左传》记载,蒯聩在鲁定公十四年,因为羞耻他的母亲南子淫乱,涉嫌想杀南子,后来就出逃奔往宋国。到了鲁哀公二年春,卫灵公病重的时候,就想立公子郢为太子,但是郢拒绝接受,为什么呢?因为家有长子,当时的蒯聩虽然出外,但是他还活着,所以郢就不愿意被立为太子。在这一年的夏天,卫灵公过世了,南子就再次命公子郢继位,郢又坚决推辞,为什么呢?因为当时还有蒯聩的儿子辄在,于是辄就被立为卫君。同年六月,蒯聩在晋国赵鞅的帮助下,返回了卫国的戚邑,从此以后,蒯聩一直居住在戚邑。到了鲁哀公十五年冬,蒯聩与浑良夫等人潜入卫家,挟持孔悝,强迫与他结盟,这样蒯聩取得君位被立为庄公。鲁哀公十六年春,蒯聩的儿子辄出奔,因此也被称为出公辄。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鲁哀公六年,从楚国返回到卫国,时在卫君辄,就是这个出公辄四年,当时孔子的弟子,像高柴、子路等等都在卫国做官。《孔子世家》在孔子返回卫国的第二年记载,卫君欲得孔子为政。

下文就举了,“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这一章。子路问孔子,卫君等着夫子去辅助他治国,您若上卫国为政,现今的卫国政治混乱,人民也不服,您要去办理政治先办什么事呢?孔子答以“必也正名乎”,孔子去还是不去还不一定,我是有条件才去。正名的意思,马融注:“正百事之名。”万物都有名,要名实相符。孔子说先把卫国的名分定住,从在上的领袖开头,究竟谁应该为国君,下面就是孔子为子路解释正名的道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不正,就是名与事实不相符,言语错误,不能顺理成章。名要是不正,办不了政治,为什么,因为办政治就必须要下命令,如果说出来的言语,都不能按规矩、道理,说出来的话也不符合礼,事就办不成,这个事是指普通的事。言不顺,则办事不能成功,就是办普通的事都不能成功,更何况推行礼乐敎化之事。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治国必须以礼乐来敎化,所以中国从汉代开始,一直到清朝都是以礼治天下。

《孝经》上就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个礼乐都是国家的大事,关乎全民的安危、国家的安稳,如果礼乐教育办得好,不需要司法刑罚、监狱警察,都可以路不拾遗。像孔老夫子在做中都宰的时候,他刚接手中都的时候,中都是一幅破败的景象,游民多、乞丐多、盗贼多,社会风气也很败坏,富人骄奢、女人失节。孔子担任中都宰之后,推行礼乐教化,让大家都学礼,凡事饮食、起居、丧葬都要符合礼的要求,他还制定了很多养生送死的礼节规矩,让大家每一天的生活、言行都有礼的要求。对原有的书吏差役进行教育,还以仁德教民,改良地方的风气,还设立乡校,从少年开始就进行礼的教化,让他们入乡校读书,此外还提倡节俭,革除奢侈的恶习。

礼,并不是像一般人所认为,它是讲等级的,其实礼根本是提起一个人的感恩心、同情心和恭敬心。所以如果大家都能够符合礼,这个恭敬心、感恩心、同情心都升起来了,社会自然会井井有条。所以礼乐的教化是不可思议的,它不仅仅规范了一个人的行为,而且达到了引导他的道德情感。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一句话,说“礼不下庶人”。为什么礼不下庶人?因为一般的老百姓平日劳苦,要从事生产,所以对于礼,就不能够非常的完备,非常认真地去遵守。所以这个礼,主要是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来要求的。

在古代有这样一条规定,说“入国不驰,奔驰不冲。”这个古代有钱有势的人,和现在有钱有势的人一样,坐的都是和别人与众不同的车子。虽然现在人坐的是宝马奔驰,古代人坐高头大马拉的马车,但是这一看就知道,这个人是有钱有势的人。在古代的时候礼就规定了,你进入一个国家的时候人口很密集,你就不能够把车开得很快,一定要把车速放缓,还要照顾到过往的行人,不能够横冲直撞。你把礼做出来了人家就赞叹你,说你这个人不仅有钱有势,还懂得礼。为什么呢?你看你把这个动作一做出来,你这个同情心也就升起来了。比如说大热天的或大冷天的,别人还要背着担子艰苦地前行,而我坐在马车里,非常的悠然自在,我给人家让路,这不是应该的吗?你这个动作一做出来,你这个同情的心,谦恭的心也同时提起来了。现在有钱有势的人是开着宝马奔驰,如果遇到骑自行车的人、步行的人,他都主动停下来给他们让路,人们就会赞叹,说你看这个有钱人,他不仅仅有钱有势他还懂得礼,这是贵族的表现。谁不愿意被称为贵族呢?谁愿意被人称为暴发户呢?你看现在很多有钱的人,没有上过学没有受过教育,生怕别人嘲笑他没有读过书,还特意看了一些圣贤经典,在说话的时候要咬文嚼字,引用一些圣贤的名言,生怕别人说他没文化。他把这个动作做出来了,他的同情之心,谦恭的心也就同时升起来了。所以礼不下庶人,不是说要维护等级制度,而恰恰是对有钱有势的人的要求。所以礼乐教化是不可思议的,它是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人的感恩心、恭敬心、同情心,所以中国古人他是治人心,而不是专注于治人的行为。

孔老夫子治理中都不到一年,结果中都大治,百姓安居乐业,后人赞叹说“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途,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器不雕伪,行之一年,四方则焉。”孔老夫子治理中都一年之后,长幼异食,年长的和年幼的人,不在同一桌吃饭,都是在不同的位次上来吃饭;强弱异任,这个身体强壮的,还有身体弱的,他们的任务是不同的,不同,才显出了平等。如果这个人身体强壮那个人身体有病,你让他们去担任同样的执事,这反而就不公平了,所以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关心弱势群体;男女别途,中国人特别讲究防微杜渐,男女走路的时候,都是男的走一边,女的走一边,不给他们过多接触的机会,很多人说这是封建礼教,男女授受不亲,确实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很多人对礼不明白,把它称为封建礼教,实际上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呢?就是人他的欲望,很容易被引发出来,中国古人对人的欲望看得非常的清楚,所以要防微杜渐,不要给他们过多的、太容易的接触的机会。所以男女在接递东西的时候,都不要碰到手,这就是防微杜渐。

改革开放之后,大家都流行跳交谊舞,结果怎么样,男女接触的机会非常的容易、非常的多,结果离婚率就上升了,婚外情事项就越来越多了,这个都是不懂得防微杜渐所导致的。更有甚的,现在不良的视频都是在网上随处可见,这都是引导人们去犯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器不雕伪,晚上的时候,不用关门睡觉也很安全,路上丢的东西没有人去捡起来,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可能这个人,丢了东西会很着急,他还会回来再找;器不雕伪,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没有假冒伪劣的器皿,全都是真材实料。一年之后,中都的治理,都成为各个地方效仿的榜样,他们都来学习。鲁定公把孔子调回国都升任司寇,孔子准备离开中都的时候,老百姓都是倾城相送,东门外十里人巷,人们排着队,恋恋不舍、含着泪和孔子道别,说明圣人他讲的这些东西,确实是可以把国家治理好的。“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就是刑罚用的不当,不当,一就是不公正,因为执行的人,执行法律的人,他没有公正的美德,他用刑,他喜欢给这个人判重就判重,喜欢给他判轻就判轻,都是随着自己的喜好。不中的另一种含义,就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淮南子》上说,人不知道礼义就不能够刑罚,法可以杀不孝者,不能使人成为孔子、曾子那样有德行的人;法也能够给窃贼以刑罚的制裁,但是不能使人成为伯夷那样廉洁的人。孔子培养的徒弟有三千多人,每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长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成为世间的表率,这是靠教育所成就的,也是靠礼乐的教化所成就的。所以没有礼乐教化仅靠刑罚治理民众,就会出现“民免而无耻”的现象。“民免而无耻”,就是你用刑罚、用法律很严苛,人们惧怕法律刑罚的制裁,不敢去做坏事,甚至他想方设法地做坏事,逃避法律的制裁,但是没有羞耻心。像我们现在社会所出现的,青少年吸毒、酗酒、卖淫,邻里纠纷,青少年倚强凌弱等等,都是“免而无耻”的表现。在中国,我们近几年也越来越发现,有很多孩子才十三四岁,结果就已经堕胎了。这样就是“民免而无耻”所导致的,没有礼乐的教化所导致的。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刑罚用之不当,人民感觉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这就天下大乱了。最后这一句是结语,“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所以君子用一个名词,必得恰如事实,能顺理的说出来,能够顺理地说出来,必能行得通。所以君子说话不能随便,“苟”就是随便说的意思。像我们现在到处都兴盛演说,这也是一个很可哀的事,因为演说者的口才很好,知识面很丰富,但是所说的话不一定是符合道的,结果都会误导人心。这个在古代被看成是严重的使社会不能够得到治理的行为,严重的违法行为。这个是我们讲的这一句。

“子曰: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这句话是樊迟来向孔子请学稼圃。孔子的时候,各国都是逞干戈,崇尚游说,政治不好礼乐不能够推行,于是樊迟就向孔子来问,怎么样种庄稼,怎么样种菜,意思是讽劝孔子,如今礼乐都推行不通,教民稼穑就可以了,这样对百姓也有益处。但孔子不以为然,还是以办政治为重要,所以就讲了这一段话,“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请求学庄稼,孔老夫子说,你要学种粮食,我比不上老农,又请学种菜,种菜比种农容易,但是孔老夫子说,我比不上那些有经验种菜的老圃。孔子谦和,孔子不答,就是他不懂的东西,他不强以为知。现在的人却是什么都逞能,没有读过经典,也可以讲传统文化,随便批评经典,评判圣人。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樊迟出,孔老夫子说樊须是小人。这个君子小人的说法有很多种,普通是指在位的是君子,不在位的是小人,并没有褒贬的意思。有褒贬的,就是有学问道德的是君子,反之是小人。这一章称樊须是小人,是指就在位不在位说,也就是说不办政治事情的百姓就是小人,它并没有褒贬的含义。

中国古人以农业立国,民以食为天,提倡耕读之家。像《汉书》上就说“孝弟力田”。古代的国君,在立春的时候,都必须外出推三犁。为什么呢?是给大家示范,要重视农业,要重视农耕。像上古时代的神农氏,教民务农,周朝的祖先后稷,教民稼穑,他们对人民有功,所以后世人还仍然纪念他们。孔老夫子志在礼乐,知道唯有推行礼乐教化,才能够把国家治理好,所以尽管时局不好,仍然不遗余力地积极提倡,等待机会。他说的这几句话,也是给我们讲了上行下效的效果。“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在上位的人好礼,民众就不敢不敬。在中国古代皇帝,都尊重老师,他见老师的时候,都不能够以君臣之礼来接见,平时皇帝是面南背北的,但是接见老师的时候都要降阶,以主宾之礼来接见,一个站在东面,一个站在西面,结果上行而下效,整个社会才兴起了尊师重教的风气。

所以《孝经》上说,“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君子在位的人,他所说的话,就要想到能够为世人所称道;他的所作所为,都要能够给民众带来欢乐;他立德行义可使人们尊重,他做事都能够为人们所效法;他的容貌,行为举止都有可观之处,为人所仰望;他的一言一行,如何处事待人,进退都符合法度,他是这样来统领民众的。所以民众对他又恭敬又爱戴,学习他,效仿他,这样才能够推行德教,而使政治行得通。这就是上好礼,则在下的百姓都知道恭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在上位的人好义,民众就不敢不服从。“义者宜也”,在上位处处按着轨道走,没有人敢不服气。政治主要是在上位的人怎么做,像尧舜行仁义,百姓也跟从着他行仁义,桀纣行暴,结果百姓也从而行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在上位的人好信,民众就不敢不用情,这个情是情实,用情,就是以诚实相待。上面的喜好诚信,就没有人不敢用真情,没有人不去尽忠。“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在上位的为政者,真的能够做到这些,四方之民自然“襁负其子”而来投奔,什么叫“襁负其子”,就是用布将小孩束负在背上,他们都这样来投奔你,你还用自己去耕稼吗?所以在上位的人要依礼义治国,国家才能够治理得井井有条,大家都会到这个国家来,国家就不愁没有民众,有男有女,背着小孩而来,这就是财散则民聚。像历史上,舜在历山耕田的时候,就是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过了一年之后这个地方就成了一个小村落,过了两年之后,人就投奔的更多了,就成了一个小城市、小城镇,过了三年舜所在的地方,就成了一个大城市。

从这里也启发我们,文化如何走出去?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个文化怎么样才能走出去呢?

《大学》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也就是说你想把文化推广到天下,首先要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你自己的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呈现出祥和的状态,大家自然愿意来向你学习。所以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他们以德义治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令人羡慕、愿意学习。所以要想真正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首先就我们要培养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首先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同时,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推动道德教育,重塑礼义之邦。

就如习总书记在考察曲阜后的讲话中,所强调的,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试想一个充满希望、生机祥和之气的民族,当然会吸引众多的目光,吸引世界各国的人们,前来学习她的文化,并把这样一种追求和谐、爱好和平的文化,带回到自己的国家。这种意义上的中华文化走出去,才真正能够影响到世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体现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如果上位者,在上的人不好礼乐,大家即使来了,但是政治混乱,也活不下去,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虽有粟,谁得而食诸。”就像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社会动荡不安,谁还敢来投资呢?本来是想投资做企业的,但是结果连命都保不住,谁还愿意来。

所以要想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重要的是,先把自己的国家用自己的文化治理好,让大家前来学习。

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