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16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16集
2013-06-29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继续来学习《论语治要•为政》第二篇。我们看这一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个“比”在古语中、古音中,念“bì(必)”。那么这一章所说的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就品德上而言,也就是说,君子是有德之人,而小人是无德之人;另一种是就位而言,君子是在位之人,而小人是没有位的平民百姓。那么这一章所说的君子与小人是就品德而言的。那么怎么样判定一个人是有德,还是无德呢?这一章给了我们具体的区别标准。它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关键就是在“周”和“比”。什么是“周”,什么是“比”呢?在古注之中有很多不同的讲法。比如说,有的讲,“周”就是公,“比”就是私,这是就公私而言;有的讲,“周”就是义,“比”就是利,像《论语》上也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就义利而言;有的讲,公就是普遍,比就是偏党,这是就普遍和偏党而言。在李炳南老先生《论语讲要》中取的是公、私的说法,也就是说,“周”就是公,“比”就是私。君子人办事是为公而不为私,而小人恰恰相反,小人办事是为私而不为公。那么君子人平时的修养也是去其私心,存其公心,这就是“周而不比”。而小人平时心里所思所想都是自私自利。这就是君子和小人最大的区别。我们看这个“周而不比”,我们从有无私心上来看,来区分君子与小人,也是来分辨善行与恶行的一个标准。那么我们读《了凡四训》就看到有一群学儒的读书人,去向中峰禅师请教,说:佛家常讲“善恶报应,如影随形”这个说法靠不住。他说,为什么靠不住呢?是因为有人作善,他的子孙并不发达;而有人作恶,他的家道却非常地兴盛,所以这个佛家所讲的善恶报应是靠不住的。当然我们听了这一句问话,我们就知道这些儒生既没有把佛家的书读好,也没有把儒家的经典学好。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善恶报应并不是佛家的专有。

在四书五经之中,也就是在儒家的经典之中,也有很多关于因果报应的论述。比如说在《大学》上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告诉我们人人都喜欢追求富贵财富,有财富有权势的这种位置啊,财富、金钱等等,那么怎么样才能有财富这个结果呢?它告诉你要培养自己深厚的德行。所以,德行是根本,财富、权势、名声那都是枝叶花果,外在的显现,那么这个讲的是因果。比如说,又说“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说你这个财货是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得的,结果怎么样呢?一定也会以不正当的方式给败散掉。所以这个财富并不是赚到你手、贪到你手就是你的了。它实际上为五家所共有。比如说,我们这个钱是贪污受贿而来,最后东窗事发,锒铛入狱,这个是为官府所没收;还有这个水灾啊、火灾啊、自然灾害,也会把不义之财给焚烧掉,给剽夺走;还有呢,盗贼也专门把不义之财给敲诈、勒索、偷盗;最后还有不肖的子孙、败家子,也会把这个不义之财给败散掉。所以我们现在社会出了很多的败家子、富二代、官二代、啃老族,那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很多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他们的父辈,钱来之不是很正路,所以需要有这些败家子、啃老族给他败散掉。所以这个“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规律,其实讲的也是因果。

那我们再看在《中庸》上,当孔老夫子在称赞舜王的德行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是真正有德行的人呢,一定是福、禄、寿、名都是齐全的。那当我们这个福禄寿名都不是很齐全的时候,我们就要反省自己了。自己是不是一个大德之人、厚德之人?这也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仔细去观察一下,即使是能够做到一个小小的官位的人,他都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德行;比如说他或者能够顾全大局,或者能够心胸开阔,心量比较包容,总之他是有一些德行是一般的人不具备的。而我们再观察一下那些很贫穷下贱的人,就是说地位没有、财富没有,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往往也有一些不是很好的这种品德;比如说他喜欢占便宜,喜欢想方设法地偷别人骗别人,正是因为他有这种不良的作风、不良的品德,才导致了这种贫贱的地位。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贫贱的原因,还去四处乞讨,不靠自己的勤劳去致富,那么结果是越来越贫贱。再过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看到他们仍然是在向人伸手要钱。而我们看那些有财的人,就是非常能挣钱的人、有财富的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在用钱的时候,也非常地大方,知道别人有困难有需要的时候就非常慷慨地去资助,所以他们是越施越多。古人所说“千金散去还复来”,这个手,左手把这个钱给花出去了,右手又把这个钱给赚回来了。那么这也同样是因果。

那么在《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我们翻开一部《二十四史》,我们读一读这些历史上的故事,这一部历史书讲的是什么道理呢?其实都是给我们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那么现在很多人很喜欢学《易经》,那么学《易经》有什么好处呢?真正能够通达《易经》的人,可以看到一个人目前的所作所为,他就能判断出以后的荣辱祸福、兴衰成败。所以我们读历史,确实看到了很多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他们看一个人目前的所作所为,就能够推断出他以后的发展如何、前途如何;看到一个军队现在的作风,就能够推断出两军作战结果如何。最后结果和他预测的一模一样。那为什么这些人有这样的能力呢?其实并不是他们有神通,而是因为他们常读圣贤书,他们能够知道兴衰成败的规律。我们看一个省部级以上的官员突然锒铛入狱的时候,很多人在议论纷纷,探讨“什么原因?什么原因?”在那猜测,众说纷纭。其实我们古圣先贤在经典之中,早都告诉了我们原因了,只是我们没有虚心的去学习。

那么《易经》上就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所以为什么今天会有锒铛入狱的结果呢?那就是“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所导致的,那是恶贯满盈的结果。所以古人看一个人,不是看他现实享受很好,一掷千金,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就对他很羡慕。那么再过十年二十年,甚至你看一看他的子孙后代,你就知道这样的人不值得羡慕了。所以我们贪污腐败之风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读圣贤书。像曾国藩,他能够做到不取军中一钱寄回家中,公家的一文钱都不敢挪作私用,没有这个贪心,什么原因呢?大家都在贪财都在捞钱,为什么他却能做到不取军中的一文钱挪作私用呢?并不是他比我们傻,他比我们愚钝,而是他和我们所读的书是不一样的,所受的教育是不一样的。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那我相信,他对这些“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道理,还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都非常地通达,而且深信不疑。所以他的外孙聂云台先生写了一个《保富法》的书。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就是因为他是曾国藩的外孙,又是上海商会的会长,他耳闻目睹了当时满清末年那些权贵的后代子孙兴衰成败的形态、情况,最后很感慨,就把这些案例给一一地记载下来。他就是用自己身边耳闻目睹的案例,给我们证明了“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

那么再看,在《尚书》上也有关于因果的教诲,比如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弗可逭。”这个“逭”就是逃避的意思,就是有天灾人祸,人还可以通过忏悔,通过改过修善积德能够逃避;但是人作恶不知回头,那灾祸就是不可逃避的了。还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还说“惟天福善祸淫。”这个天道自然的规律都是给善良的人带来福分,而给过分的人招致灾祸。那么《书经》上这样的论述也是很多。

那么在《孟子》上也有关于因果论述,比如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从正面的角度来说明因果。你能够关爱别人,无私无求地帮助别人,所换得的,是社会大众也对你无私无求地关爱。

在《论语》之中也有一句是讲因果的,但是很多人并不认为它是在讲因果。那就是我们熟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因为你不想让别人怎么样对待我,我们就不能够怎么对待别人。因为如果你这样对待别人了,换来的结果是什么呢?也一定会感召别人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那么这个也是物理学上所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都是因果。所以,因果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规律,并不是迷信,更不是古圣先贤为了教化人心而设置出来威吓百姓的工具。

我们看在《春秋左传》上也有这样一句话,它前面讲了一个故事,后面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最后结果确实如它所预料的。

在这个《了凡四训》上记载,这个中峰禅师对“什么是恶,什么是善,‘善恶报应,如影随形’这个说法不可靠”的回答是非常深刻的。他并没有指出来:“你们连儒家的书都没有念好,儒家就有很多讲因果报应的句子呀。”他回答得非常深刻。他怎么说的呢?他说:“我们是凡夫,情染还没有洗涤干净,慧眼、法眼都没有开,所以往往怎么样呢?把这个事情给看错了,是非颠倒,还自以为是。把善的看成了恶的,把恶的看成了善的,自己不深自惭愧,反而责怪老天的报应不公平,这是罪上加罪。”那么古人都相信天理。这个天理就是自然的规律。而我们现在人是无法无天。既不相信世间的法律了。因为世间的法律,执法的人不够公平,如果我们给他行贿,送给他很多的金钱财物,他就可以给你网开一面,所以世间的法律就可以逃避。也不相信天理,不相信因果。那么这个时候就叫无法无天。它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什么坏事都敢做。

你看这个食品安全问题出来了,贪污腐败的问题出来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出来了。那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因为人们不相信因果而胆大妄为所导致的。所以西方人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一直有一个问题大惑不解。他说,你看中国的历史上没有西方所谓的天主啊、基督啊、安拉啊等等,这样的神主管着人的荣辱祸福,没有这样的宗教,它的传统文化不是宗教文化的传统,但是为什么能够把人心教育得这么好,社会保持了安定和谐的局面呢?什么原因呢?他们好像一直在研究。原因就在于中国人讲因果,而且因果的教育深入人心。比如说,道家的劝善书《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等等,都是历代状元宰相的必读之书,也就是说他要考状元啊去当宰相,能当好,就必须要读这一部书。所以古代的读书人都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对因果的道理是非常地相信的。这个就是中国古人没有宗教教育,但是能够把人心给教育好的重要原因。所以,恢复因果的教育也是迫在眉睫,否则的话,人们无法无天,确实什么坏事都敢做。

当然听了这个中峰禅师的这个说法,说我们把善恶给看颠倒了。这些儒生就不服气了,他说:“我们为什么会把善恶给看颠倒呢?”这个中峰禅师确实是很有智慧,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他们自己说,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结果有一个儒生就说了,他说骂人打人是恶,恭敬人、礼敬人是善,中峰禅师说,未必然也。不一定是这样的。那么另一个儒生就说了,他说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禅师也说未必然也。不一定是这样的。结果这些儒生说了很多关于善恶的看法。中峰禅师都说未必然也。那么这些学生就开始很疑惑了,就问他“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中峰禅师怎么回答的呢?中峰禅师这句回答非常有味道,他也是让我们反省自己是经常作恶还是经常作善。中峰禅师告诉他们说,你起心动念言语利益别人、利益社会、利益大众,这就是善;如果你起心动念是自私自利那就是恶。比如说呢,对这个人有利益的,你打他、骂他、斥责他,这也是善。

比如说我们看在这个广钦老和尚那里就有一个典故,广钦老和尚有一个弟子向老师请教,他说:“我这个人我执很严重,请师傅帮助我破一下我执。”广钦老和尚看他很诚恳,就笑了笑,说:“好吧!”然后这个学生就出去了。结果过了几天,有很多有名声的人、各种各样的人很多来拜访广钦老和尚,结果这个弟子就在旁边服侍。结果他做什么,广钦老和尚都斥责他,说他做得不对,想方设法地挑剔他、斥责他、指责他。最后这个学生实在忍无可忍了,就向广钦老和尚来请教了,他说:“老师啊,为什么你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来指责我呢?我也没有做什么不对的啊。”这个广钦老和尚就告诉他,说:“你前几天才告诉我,让我帮你破我执,结果我刚刚来想帮助你,你就受不了了。”这个学生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来帮助他的。所以,你利益一个人,你即使是打他、骂他、斥责他,有利于他,那也是善;但是你恭敬别人、礼敬别人,甚至你去给人家送礼,那是为了巴结人家,让人家给你办事,贿赂别人,那也同样是恶。所以你看,我们世间的人分不清善恶,所以怎么样呢?往往指恶为善、指善为恶,自己还不知不觉。

我们在这个《群书治要▪春秋左氏传》上就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在鲁左襄公二十三年这个时候发生的事,说这个孟孙特别厌恶臧孙,但是这个季孙却很喜欢臧孙这个人。那么当孟孙死的时候,臧孙就进入灵堂,哭声非常地哀恸,流了很多的眼泪。出来之后,他的车夫就对他说,他说:“孟孙生前厌恶您,您却悲哀至此,那么如果季孙死了的话,您又将如何地悲恸呢?”这个臧孙怎么回答的呢?臧孙的回答很有味道,他说:“季孙喜欢我,犹如给我增添了疾病。”因为他一味地宠爱他,看他的好,对他的过失呢?那可能也就原谅了,也就姑息了,所以“他虽然喜欢我,犹如给我增添了疾病。”“孟孙厌恶我,犹如给了我治病的药石,虽然他厌恶我,但是他看到我的问题就及时地指正,那不就是给了我治病的药石吗?”那么他再做了一个比喻,“你看人发热的时候脸上很红,这个脸色很红的热症,外表显得很好看,但是不如外表显得不美的石针。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石针能够使我活命,而这个热症似乎使脸上很美,但是危害却很大。如今孟孙死了,我的死期便为时不远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孟孙死了,没有人再厌恶他,没有人看到他的过失,给他及时纠正了,斥责他了。那么怎么样呢?那就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了。而且身边总是很多人在赞叹他,在称扬他,久而久之就自以为圣明了,自以为自己修养得很好了。

所以我们看古人呢,确实做到了《弟子规》上所说的“闻誉恐,闻过欣。”所以我们学习,要把它落实在生活之中,听到别人批评我们指责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给人家鞠躬表示感谢。所以你看这个孩子学习比我们成年人还要更加地能够力行。像有一位学生学了《弟子规》之后,有一次洗碗没有洗得很干净,结果这个老师就告诉他,怎么样才能把碗洗得很干净,不能这样应付了事。结果他怎么样啊?听完了教诲之后,非常恭敬地给老师鞠了一个躬,说:“谢谢老师指正我的过失。”所以我们看了,什么叫善,什么是恶呢?不要从行迹上看,而要看一个人的存心。否则的话,我们往往把善看成了恶,把恶看成了善。那么后边它得出了一个结论,“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那么这个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把真善和假善来区别清楚。

这个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没有私心,都是利益团体、利益大众、利益社会、利益他人,那么这个“公”就是真的,所以这个是大公无私啊,这个善才是真的。利己是私心,这个私心是假的,所以这个善是假善。那么后面他还说:“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就是你做善事呢,利益大众是出于自己真诚之心,这个是真善;如果是模仿别人,别人做了,我们也跟着去做,这个就是假善。比如说我们给人家鞠躬,为什么要给人家鞠躬啊?是因为我们有发自内心的真诚恭敬感恩,所以我们才给人家鞠躬。但是我们没有这种恭敬之心、感恩之心,只是看到别人在给对方鞠躬,那我们也模仿他们来鞠躬,这就是假善。那么后面还说,“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做的善事,没有什么企图和目的,这叫无为而为,这是真善;如果我们虽然做了善事,但是目的求的是名闻利养,求的是供养,求的是名声,那么这个善就是假善。

所以我们古人特别强调阴德。什么是阴德呢?就是做了好事不要到处去宣传自己。为什么要宣传自己呢?为了获得别人的恭敬、赞叹、肯定、出名,你看这都是为了名闻利养。这个心很微妙哦,虽然我们同样是作善,但是还求得别人的肯定、恭敬、供养,这个善就是假善。那么你做事就是为了利益大众,没有什么目的,也不想让人知道,还不露痕迹,这个善才叫真善。所以我们从这些地方,要认真地考察自己所作的善,所做的行为是真善,还是假善;自己是一个君子,还是一个小人。

那么我们看在《群书治要▪后汉书》上,就记载着一个第五伦的故事。这个故事,它是让我们对照省察自己,我们的心到底是公心还是私心。当然我们看了这个故事,也觉得很惭愧。这个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第五伦,他是京兆人,在建武年间被举孝廉。当时的皇帝是光武帝,就以政事向他询问,两个人谈得很投机,一直谈到了晚上。光武帝就对他说,他说:“听说你在做小官吏的时候,曾经用竹板打你的岳父,而且还不到你的堂兄处吃饭,难道真有这些事吗?”你看一个人非常地忠正廉洁,难免就会有一些人要毁谤他,说一些他的坏话,甚至造谣中伤,而这个有德行的人又不愿意去辩护,所以这个谣言就四起。没有智慧的人可能就会信以为真。那么这个第五伦怎么回答的呢?回答说,他说:“臣娶过三房妻子,都没有父母。”那么可见,那个说他曾经拿竹板打过岳父的这个事情是谣言。他还说:“臣年轻时曾遭遇饥荒,确实不敢随便到别人家去吃饭。”所以你看他这个回答很巧妙,也很有趣味、很幽默。

那么这皇帝一听就大笑,把他任为太守。那么在任太守期间,第五伦奉公尽责,说话做事从来不受私情所左右。有人问他:“你也有私心吗?”你看他怎么回答的呢?他回答,反省自己反省得非常深刻,他说:“过去有一个人曾经送给我一匹千里马,虽然我没有接受,但是每到三公选拔举荐官员的时候,我心中总是对这个人念念不忘,当然,到底也没有任用他。”还有一件事说明他有私心的就是:“我的哥哥他的孩子曾经生病了,我一个晚上去探望了十次,但是我回来之后就安稳地睡觉了,睡得很安心;而我自己的儿子得病了,我一次都没有去探望,但是我整夜都睡不着觉。你看我都有这样的行为,难道说我没有私心吗?”你看这个古人,他反省自己,反省得多么地认真而深刻,说自己有一点点的私心、不平等的心,都能够反省得出来。按理说,人爱自己的孩子,看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好,关爱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多,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这是凡人的人之常情,对于那些想成圣成贤的君子人来说,他认为这就是自己私心的表现了。所以我们就知道了古人,他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公心和私心的要求确实是非常地严格。我们看了这些,也确实感到非常地惭愧。

那么在关于这个“比、周”的注解上,西汉的经学家孔安国,对于“周、比”的注解这样说到,他说“忠信为周,阿党为比。”什么意思呢?这个忠,上面是一个中,中间的中,下面是一个心字。告诉我们什么叫忠啊,就是把心放得中正,这就叫忠心。那么为什么会不忠信呢?为什么心会不忠呢?就是因为心中有私,有私了,这个心就不忠,言语就不信实,所以君子人内心公正正直,说起话来才会言而诚信、信实,说的是如实的话。

那么我们看古代的很多做官的人,他们确实做到了公正无私,做到了这个忠心。比如说我们知道的明朝的一个读书人叫郑濂,他全家人几代人同堂,甚至有上千口人,都能够和睦相处。那么他呢,当时的皇帝就是朱元璋,就问他:“你是根据什么样的办法,有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把全家这么多的人治理得如此和睦呢?”郑濂回答了四个字,他说:“不听妇言。”当然我们学习传统文化都要学到根本,不要在形迹上做文章。你看,既然他都告诉我们不听妇言,那老师您的话我们都不用听了。这个不听妇言呢,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妇女很少读圣贤书,所以她的理智没有提起,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往往就用私心,从感情出发,容易感情用事。

所以,对自己的孩子、自己喜欢的人,就会很偏爱;那对别人的孩子、和自己关系远的人,可能就会很疏忽。那如果用这个方式来处理事情,有私就会引起不平,这个不平之心积累多了,就会怎么样呢?就会产生怨气。这个怨气再积累多了,升级,就会产生仇恨。那么这个对立啊、冲突啊,就因此而产生了。所以,不听妇言,就是不听自私自利的、感情用事的、有私心的言语。那么这个皇帝也想知道:他怎么样做到了不听自私自利的言语,没有私心,为人处世很公正。所以就赐了他两个大水梨,还派人跟在后面,看看他究竟怎么样来分配这两颗大水梨。结果郑濂看到了皇帝的赏赐,不慌不忙,派人找来两个大水缸,然后吩咐人把这两只梨给它挤碎,把这个梨的汁流在水缸里,然后把全家族的人都召集过来,说这是皇帝的赏赐,那每一个人一人一碗。你看他这个事就做得很公正。没有因为这个人是我的孩子,所以就怎么样呢?就把这个水梨就分给他。不是因为这个人我很喜欢,就把这个水梨赐给他。那么皇帝的赏赐要让大家均沾,所以一人一碗,所以大家都喝得很欢喜。所以你看这个古代的读书人,他确实能够把心放得很中正,所以为人处世让人很信服,信服才能把这个事情处理好。

那么这个小人呢,却恰恰相反,“阿党为比”这个“阿”就是曲媚的意思,阿谀奉承、攀缘巴结、结党营私,这才是小人的特点。那么这个皇侃的《注疏》继续解释说,他说“周是博遍之法,故谓为忠信。比是亲狎之法,故谓为阿党。”那么这句话实际上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君子他能够做到忠信。就是因为他的心量大,心量广博周遍,所以起心动念不是为一身不是为一家,甚至不是为一国而考虑,起心动念都是为天下人着想。所以圣人的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心包整个宇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就是周到了极处。所以君子他能做到公正,就是因为他的心量很大,心量很大很广博,所以他能做到公正。而小人喜欢讨好、巴结,见到达官贵人,立刻就起阿谀奉承之心跟他亲近。这个亲狎的这个“狎”字,也是亲近的意思。但是这个亲近,外表没有庄重,内心没有公正,言语没有诚实,完全是为了依附权贵,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满足自己的私心。那么这种人,孔子所不齿,谓之为小人。

那我们进一步要问了,为什么君子人他能够心量很大,广博周遍,念念为天下;而小人为什么心量小,念念为一己之私而结党攀缘呢?原因很简单,你看这个皇侃再引古注,进一步解释这个周和比,就告诉了我们原因了,他说,“理备故称周,无私故不比。”这个“理备”就是得到了天理,我们的心量就大了,就能够广博周遍了。那么这个天理就是自然的道理,也就是说这个人明理了,他就能做到广博周遍,心量很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事实的真相,这个真理是什么呢?那就是天下和我本来是一体的。那么既然是一体,我们古人所说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所以,你谈私就没有意义了。那我们现在的人都是迷惑颠倒。我们经常比喻,就像这个海里起了一个小水泡,大家都认为这个水泡是我,其他的水泡是他,所以就有了我和他的区别,而执著这个我,我的利益,所以才会有私心,我和他才有了对立。

而这个圣人就是一个明理之人,他明白了我和其他天地万物都是一体的,没有区别,他就没有我与他的对立,所以他心量很大,广博周遍,也没有自私自利。所以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宇宙本来就是一体,分不出自我和他人,本来就应该是心地无私。只是现在我们迷了,迷惑颠倒了,产生了一个妄想,把这个一体的境界分为二;有了这个分别就是执著这个是我、那个是他,所以才产生了执著,产生了分别;产生了分别之后再执著,说为了自己,要满足自己的利益,那么这个自私自利就产生了,这个就是我执。那么你既然执著我,那么也就肯定执著人。没有了我,那么也就没有了人。所以学习圣贤教诲,首先就是要去掉我执,去掉我执之后呢,你才知道了人我本来不二。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够自然而然地做到大公无私。那么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经常所说的大公无私,并不是勉强而为之的,不是硬着头皮去做的,而是在明理的基础上自然而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所以这个圣贤人、菩萨,觉悟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帮助众生、教化众生,无私无求,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我和众生是一体的。那么既然是一体的,像我们的左手有了问题,右手去帮助它,这是自然而然的,不要讲什么条件。那么我看,这个觉者的生活、君子人的生活,他呢有公心,表现出来他和小人的区别,就在各个方面了。比如说,在《论语》上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个君子人,他明了我和众生是一体的,我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所以他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看到别人做事做好事,全心全力地去帮助,无私无求,不讲条件。所以他没有得失的念头,就不会患得患失。而“小人长戚戚”,小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心考虑的是自我的利益。那为了我的利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想方设法去谋害别人。这样的人整天活在郁郁寡欢的忧戚状态。那么还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人他做事首先考虑的是,这个事应不应当做、符不符合道义;而小人起心动念是为了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欲望满足,所以他就可能会做损人利己的事。其实你真正明白了“人与众生、人与宇宙万物是一体的”这一个真理之后,你就明白了:损人绝对不会利己,损人就是损害自己;利益别人、帮助别人,那就是帮助自己。

那么还有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讲究“和”。“和”就是和谐,“同”就是等同。那么君子人强调和而不同,就像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之中,我们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工作任务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把这个事情做好,利益社会大众。虽然我们承担的任务是不同,但是我们可以互相配合、互相感恩,为的是能把这件事成全。那么小人呢,是同而不和,他可能怕得罪别人,影响了这个人际关系,明明知道这件事不对,但是他要给你保持苟同的意见,也不愿意给你指出来,最后可能因为这件事做错了,产生了流弊,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整个利益、长远的发展。这个就是“小人同而不和”。所以我们就知道了什么是和、什么是同,我们就知道中国文化为什么这么有包容性。像几大宗教传到中国来的时候,中国人都没有排斥。为什么呢?因为打开他们的经典,核心内容都是仁慈博爱。虽然他们有一些内容和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一样,那是因为他们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和我们不同所导致的。但是根本上都是仁慈博爱。所以怎么样呢?欢迎他们来传教。所以不同形式的宗教,以不同的方式来教育和他们自己有缘的众生,共同配合,才有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和而不同、大一统的局面。而如果我们求同,那就是大家都是清一色。比如说,我们这个大花园,有五颜六色的花,五彩缤纷,互相配合,才觉得美不胜收。如果求同的话呢,这个大花园只能有一种一个颜色的花,这个就显得非常地单调了。所以中国在历史上能够把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这个国家完美地统一在一体,就是因为他保持了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

这个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够为公而不为私,他在生活中也有不同的表现,他在行为方式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要去注意观察。那么在《论语点睛》上藕益大师又把这一个话境界给提升了。他说:“生缘、法缘、无缘,三慈皆是周;爱见之慈,即是比。”在《大智度论》里面提出了三种慈悲,那就是众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什么是众生缘慈呢?众生缘慈呢,就是缘众生的相而生起的慈悲。比如说我们《弟子规》所说的“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在《孟子·梁惠王》上所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他人看成我们的父母,看成我们的兄弟姐妹,甚至看成我们的儿女,这个是有相的,这个是缘众生的相而生起的慈悲,这个叫众生缘慈。那么世间的慈悲,世间圣贤的慈悲,都是这种意义上的慈悲。

比如说我们讲的这个《弟子规》上说的“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那么这个就是世间圣贤能够做到泛爱众,那么这个也是周。法缘慈,第二种慈悲叫法缘慈,这个法就是真理,也就是你认识了真理,知道了一切相本空,众生是五阴假和的假相,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但是众生不觉悟,在这里产生了虚妄的分别与执著,迷惑了就造业,造业了就受苦,苦不堪言。那么圣人看到了,怜悯众生,让他们要离苦得乐,那么这个是基于法缘慈,依法而起的慈念,称为法缘慈。这个无缘慈呢,这个缘就是条件的意思,无缘就是没有条件的慈悲。我们知道,圣人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是无住生心,不住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也不住过去、现在、未来,不住色声香味触法,那么这些法都不住,就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心无所缘。那么在无住的心中生起怜悯众生的心,这个慈悲心就是无住生心,这个就叫无缘大慈。那么这个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众生不知道诸法实相,不知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所以才虚妄造业。那么有了这个恶业呢,就会有恶的苦果,圣者慈悯众生,就来救渡众生,令他离苦得乐,明了诸法实相。这个众生缘和法缘慈悲,还有无缘的大慈,都是“周”。下边讲“爱见之慈即是比”。这个爱见之慈,就是我们一般世间人所有的,有情爱的这种慈悲。比如说父母爱儿女,丈夫爱妻子,他们是因为爱而产生了慈悲。因为他是你的儿女,你就爱他。他不是你的儿女,你就不爱他。或者因为他是你的儿女,你就爱他多一点;他不是你的儿女,你就爱他少一点。这个叫做什么呢?叫做产生于爱见当中的慈悲,这个称为“比”,爱见之慈,这个就称为比。这个是把我们的境界再向上去提升,让我们拓开心量,不能够有爱憎之心、分别之心。一切众生我们都应该爱,至少我们要做到众生缘慈,这个就是“凡是人,皆须爱”。而当我们有了般若智慧,视一切法皆空,这就是做到了法缘慈。再向上提升,就是“心无所住,而生大悲之心。”那、我们就有了无缘大慈,真正成了大圣人。所以我们看这一句话,经过蕅益大师的这个讲解,就把它的境界更加地提升了。那我们学了这一句话就知道,这个学圣、学贤的路非常地遥远,不可以得少为足,不能够自己稍微有了一些修养,有了一些进步,就沾沾自喜。我们和圣贤人相比,确实是差得非常地远。那么这样的话,这个人的谦虚之心才会真正地生起。

这个就是我们这一次课所想分享的内容,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