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09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09集
2012-12-23

尊敬的诸位同学、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论语治要》,我们今天来看这一句:“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在《史书》上记载:“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也就说这个子夏,姓卜,名商,他比孔老夫子年轻四十四岁。“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孔子过世之后,子夏就到了西河这个地方教授生徒,他曾经是魏文侯的老师。

“事父母,能竭其力”。这个“竭”,在《说文解字》上注解:“竭,负举也。负举者必尽力,故竭。”也就是说,像一个人要举重,背负一个东西等等,他必须要尽力,所以这个称为“竭”。那么也解释为“尽”,就是竭尽全力的“尽”。

“事君,能致其身”。这个“君”,解释为“至尊”。也就是至高无上,至尊,至为尊贵的。郑注,郑玄注解说:“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那么换一句说,在我们现在社会,一个国家的总统、总理,一个地方的省长、市长、县长,都称为“君”。乃至于一个公司团体的领导人,也称为“君”。“能致其身”,这个括号里有注解:“尽忠节,不爱其身也。”也就是说,侍奉领导、侍奉君主,能够不私爱其身,竭尽全力,能够尽心尽力,这个就是“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个我们讲得比较多了。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个“信”就是“诚信”的意思。“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个“谓之学矣”这个“谓”,《尔雅》训诂解释为:“说也”。那么这句话就是说,侍奉父母能够竭心尽力;侍奉君主、领导能够怎么样呢?尽忠不私爱其身;与朋友交往,言行都诚信。虽然他说自己没有学习,我也说他已经学了。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在中国古人看来,求学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个学问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讲知识分子,广学多闻,很有学历,这个学的是知识,这个不叫学问。那我们也知道在历史上,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一个字都不认识,他没有知识,但是他很有学问,他很有智慧,别人有问题去请教他,他能够回答,能够点拨人。所以古代人求学不是求知识,而是求学问、求智慧。知识解决不了问题,但是智慧却可以解决问题。那么求学问从哪里开始呢?就是从学五伦大道来开始。所以这一句话讲的是“伦常”之意。这个“伦”就是五伦,这个“常”就是不变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五伦之学,时代有变,但是这个五伦之学不能够变。

在《左传》上也说:“人弃常,则妖兴。”什么叫人弃常呢?就是人不再讲求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了,五伦大道不讲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不再讲究了,把这些抛弃的话,则妖兴,这个怪异的现象、违背常理的现象就发生了。那就是像子杀父,然后儿女把父母送上法庭,兄弟因为财产起了纷争,等等诸如此类的五伦关系的紊乱现象就产生了,这个都是因为五常不讲求所导致的。

那么五伦,我们知道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那么这一句话,就给我们讲的是“伦常”之意。因为我们这个是《论语治要》,是魏征大人等从《论语》之中节选出来的,主要是讲那些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所以这一句话前面有四个字没有选进来,那就是“贤贤易色”。这四个字主要是讲夫妻之伦,也就是夫妻之间选择配偶的时候,要重德不重色,这个就叫“贤贤易色”。

那么“事父母能够竭其力”是讲的父子有亲。我们对父母之道,讲得也很多了,但是这个孝道是说不尽的。我们从“竭其力”可以知道事父母要尽心尽力。在哪些方面要尽心尽力呢?第一个,在奉养父母之身,养身的方面要尽其力。儿女奉养父母,虽然能够使父母不匮乏、不缺乏,但是要竭尽全力侍奉父母,这样的话才叫“竭其力”。比如说,我们在东汉时期,看到有一个江革的故事。江革的时候社会很动乱,出了很多盗贼,为了避难,他就背着母亲到处去逃难。因为他从小父亲过世,他就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所以背着母亲逃难。但是在逃难的过程中,就多次遇到盗贼要把这个江革给劫夺去。每每遇到这种情景的时候,江革就哭泣说:“我有老母需要奉养”。结果这个盗贼一看,他的这一片孝心,也为他感动了,所以也就不忍心杀害他。后来江革背着母亲到了邳下这个地方,因为一路行走,很贫穷,钱财也都用光了,为了奉养老母,他每一天就光着上身,赤着脚,去给人家做苦工,出卖劳力来奉养父母。他老母亲所需要的东西,他都给一一地筹备齐全,不让她有任何的缺(乏)。那么我们看一个人,已经贫穷到这样的程度,但是还不惜这样勤苦的工作,甚至出卖苦力来奉养母亲,不让他的母亲有所缺乏。那我们想一想一般的百姓家庭贫乏、困穷,能比得上江革吗?但是我们对父母的奉养,可能还不能够像江革那样尽心尽力,能够让父母衣食无缺。这个是说,养父母之身要尽其力。

第二,养父母的德行也要尽其力。像遇到一些父母不够慈爱的时候,特别是遇到那些后母的时候,对待儿女非常的苛刻,甚至虐待,这个时候儿女也应该竭尽全力来养父母之德。那么怎么样养父母之德呢?像我们前面所讲到的闵子骞的故事,讲到的大舜的故事,他们都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像闵子骞的后母对他那样的不好,他的父亲要把她休掉,结果闵子骞还跪下来,为后母求情,并且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大舜就更加难得,他的后母、弟弟三番五次地要置他于死地,他并没有怀恨在心,想着去打击报复他们,而登上了天子之位,还仍然想着不能够得父母欢心。结果怎么样呢?他的德行感化了他的后母和弟弟。所以我们想一想,他们之所以能够感化父母,靠的是自己的德行。所以非常地有耐心,自己的心非常的柔软,不和人对立,所以最终能够把这样的后母也感化了,让她能回头,这个也是提升了他们的德行。

那么养父母还要尽心竭力地养父母的智慧,特别是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不能一味地顺从父母,而是要竭尽全力地劝导父母。那么在《德育古鉴》上讲到孝顺的时候,它就这样说道,它说:“有一些人,自己认为是孝子,但是实际上不能够称为孝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只知道顺亲于情,而不知顺亲于理。他只知道从父子亲情上,一味地顺从父母亲,但是不知道要让父母有道义,能够顺着理去做,这个叫“顺亲于理”。比如说有的人,父母亲非常地固执,性格很不好,结果导致了一家老少不得安宁。这样的话,你还一味地顺从,不知道耐心地劝导的话,就很难让家庭幸福。有的父母亲脾气暴躁,非常自私,不能够为别人考虑,结果搅得邻里不安,和邻居都搞不好关系,这个时候你一味地顺从,也会让邻里对父母产生不满。有的父母亲作恶,做儿女的不去劝告,还一味地顺从,结果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路,那么这个都叫顺亲于情,而没有顺亲于理。所以在《孝经》上说,如果一个父亲,有能够犯颜直谏的儿子,他就能够使自己不至于披上不义的名声。所以这就是告诉我们,要竭尽全力地劝告父母,当他们有过失的时候,不能够任他们的过失去行事。

最后在养父母之心方面,也要竭尽全力。我们都知道,有的人对父母的衣食,供养得非常地充足,要什么都给满足什么,但是在养父母之心方面,就做得不够了。在《德育古鉴》上也说,有些人名为孝子,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孝子。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有一些大家的、有钱的人,他嫌父母年老多病,所以就对别人说,父母亲他(她)不愿意和我们一起住,他(她)就到养老院去了,把他(她)安置在那里;有的害怕父母太偏执,那就找一个原因,违逆了父母的意思,离父母而去了,和父母分家了;有的是厌弃父母耳聋眼花,腿脚不便,反应太慢,所以就不耐烦地以和颜悦色的态度来侍奉父母,结果怎么样呢?他说这几个字非常好:“遂至日远日疏,备物鲜情,意色冷淡,尊而不亲。”也就是说,对父母一天一天地疏远,一天一天地冷淡,虽然物资都不缺乏,很完备,但是很少有父子之间的亲情。“备物鲜情,意色冷淡”,在心里既不依恋、牵挂、怀念父母,在表情上也是很冷淡,对父母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关爱之情。“尊而不亲”,虽然尊重父母,但是没有亲情。那么这就是说,说起来是孝子,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孝子。所以我们看到,要尽心竭力地侍奉父母确实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需要我们去努力。  

还有四种父母特别需要我们尽心竭力地去侍奉的。第一种,就是年老的父母,一曰老。在父母半衰的时候,就是说五六十岁的时候,他的饮食起居还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到了老态龙钟的时候,拄着拐杖,走路怕跌倒,还经常得病,衣食不能自理,有了病的时候还会时间很长,“历月经时”,就是很久都要躺在床上,甚至是几个月,结果生活起居都要儿女照顾,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尽心尽力地照顾父母。

二曰病,缠绵恶疾。这个缠绵恶疾,这个病,特别是父母亲有病,躺在床上几个月、几年,然后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一会尿在裤子上,一会便在床上,弄得被子衣服都很肮脏,儿女侍奉父母最难的就是在这个时候了。而父母需要儿女照顾的时候,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了。中国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实际上真正的孝子,就是父母亲有病,他也仍然能够一如既往地不嫌弃父母。像我们都知道在最近有一些传统文化的论坛,我们经常邀请一位老师,就是大连的孝子王希海老师。他侍奉父亲很长时间,父亲是卧床不起,但是他每一天都给父亲换床单、换衣服,结果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有得褥疮。结果有一次他带父亲去看病,这个医生看了这个父亲的病历扭头就走了,说你父亲病了多长时间了?他说多长多长时间了。结果这个医生不相信,觉得他在欺骗他。因为卧床这么长时间的老人,还能不得褥疮的人,那他是没有见过的,所以他觉得这个孝子是在骗他,所以他扭头就走了。结果当他再回来的时候,眼里就含着泪水,因为他知道这个王希海孝子,照顾父亲数十年如一日,每一天从早到晚,都是认真地给父亲换这些衣服和床单,所以他被感动了。他就说,那些在专业护士学校学护理的人,他的照顾护理水平都达不到这个程度。所以你看这个孝子,他确实能够照顾病卧在床的父亲数十年如一日,这确实让人很感动。

第三种父母亲就是鳏寡,老而无夫叫寡,所以我们经常说寡妇。老而无妇称为鳏,所以称为鳏夫。这个鳏夫寡妇到老的时候,丧失了配偶,形影相吊,也没有人在前面问寒问暖,心里有了事,也不知道向谁去诉说,晚上睡觉的时候也非常的孤单。就算儿孙满前,结果儿女们都在看电视,和自己的妻子丈夫谈笑,然后和自己的孩子嬉戏,也顾不上去关心父母。孙子即使在面前,也经常在憨睡之中,也不知道去关心奶奶、姥姥的心情,所以彻夜难眠、辗转反侧,也非常的孤独、非常的孤单,这就是鳏寡之人。

最后一种是贫乏,贫乏之人。因为抚育儿女,心力都费尽了,又要为儿女置办嫁妆、婚礼,把这个财也用完了。结果这个年轻的儿女吃饱了、穿暖了,住着好的房子,但是老父母却在垂首踌躇。看到别人吃美味,就禁不住流下口水,一日三餐也是靠行乞为生,这样的儿女也没有想一想,自己的身是从哪里来的。还经常埋怨父母,有什么能够遗留给我的。我们上面说的这四种老人,他们的怨气是非常深的,如果这个儿女对他们不好,他们的怨言也很重。所以对这四种老人,要非常竭心尽力地来照顾。

我们看历史上有很多的故事,告诉我们他们是怎么样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的父母的。比如说在历史上,有一个德行和道业都很高的道济法师,他常常在城东讲经。我们从这里也看到,古代的出家人他的本份就是讲经教学。所以他经常担着担子到城外去讲经,去讲经的时候,前面的一个担子里面担着自己的老母亲,另一个担子里面装的是经书、佛像等等。他经常对人讲,如果有母亲能够亲自供养的,他的福分就和供养登地的菩萨是一样的、平等的。所以家有老母亲可以供养,那是你的福分,也是很好的给自己积福的一个机会。他父母的衣着、饮食、大小便等等,他都亲自来照管,有人看他讲经很辛苦,想帮助他去照料母亲,他怎么回答呢?他说:“吾母,非尔母也”。说这是我的母亲,又不是你的母亲,所以他就坚持亲自来照顾母亲。无论是出家的僧众,还是在家的人听到他的故事,都为他感化。这样的人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地来侍奉母亲了。那我们听到这样的故事,也感觉到很惭愧,因为什么呢?因为虽然我们有条件,但是没有像道济法师那样亲自地、竭心尽力地来照顾母亲。这是我们讲的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讲“事君,能致其身”。侍奉君主,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侍奉领导,能够怎么样呢?能够致其身,能够把自己的身心都奉献出去,竭尽全力地,这样的人才称为“致其身”。那么这个致其身,也有几种情况,第一就是当君主或者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这一个人奋不顾身地保卫君主、国家,和他同舟共济、同甘共苦,这样的话称为是“事君,能致其身”。

像我们在《群书治要》上,也看了到这样一个故事,说在晋文公逃亡的时候,这个陶叔狐总是跟从着他,结果晋文公回国之后,三次行赏,却没有封陶叔公。陶叔公就跑去见咎犯,说:“我跟从君逃亡已经十三年了,面色都变黑了,手足也长了老茧,可是现在君主返回国家,行赏了三次也都没有轮到我,这是为什么呢?是君主把我忘了吗?还是我有什么大的过失呢?”这个咎犯就把这句话告诉了晋文公。晋文公怎么说呢?晋文公说:“唉,我怎么会忘了这个人呢”。他说:“能够用道,使我的精神专注,用义来说服我,使我的名声得以显扬,使我成为德才兼备的君主的人,应该受到最高的奖赏;以理来规范我,以义来劝谏我,使我不能够为非作歹的人,应该受到次一级的奖赏;那些勇猛强壮的勇士,有难在前,他们就冲锋在前,有难在后,他们就在后断后,使我免于祸难之中,我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受到三等的赏赐。而且,他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道理吗?能够为人效死的人,不如保存这个人的生命;和人逃亡的人,不如保存这个人的国家。在三次行赏之后,就应该轮到有劳苦功绩的人了。而在有劳苦功绩的人当中,陶叔狐应该列在第一位,我怎么敢把他忘了呢?”

那么这就是说,中国古人看来,对于臣子的功劳,是认德不认力,虽然他跟着君主到处逃难,而且奋不顾身地保卫君主,但是比不上那些用道义来劝说君主,为君主出谋划策,而不使君主逃难的人。所以第二种人,那就是在君主有过失的时候,能够犯颜直谏,纠正君主过失的人。这种“致其身”,使君主能够防患于未然,不犯这个错误,这个是更加值得奖赏的。

我们看在历史上这个犯颜直谏的臣子特别的多,特别是在《群书治要》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在《吕氏春秋》上,就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这个楚文王得到了茹黄狗,宛路箭,这个都是非常有名的狗和箭,用我们现在来说,都是名牌,这个茹黄的狗和宛路的箭都非常地知名,结果他得到了这样的狗和箭之后,就到云梦泽去打猎,三个月都不回来。后来又从丹地得到了一个美女,结果每一天和美女在一起,从此就一年都没有去上朝。在这个时候太保申就对他说:“先王曾经占卜,说让我做太保是一件很吉祥的事,而现在您的行为应该受到鞭刑。”这个楚文王就说:“能不能变换一个方法惩罚我呢?也就是说能不能不给我施行鞭刑呢?”这个太保申就说了,他说:“我继承的是先王的法令,不敢废除,如果你不受鞭刑,我就等于废除了先王的法令,我宁愿获罪于大王您,也不愿意获罪于先王”。楚文王听了之后就说:“那好吧”。于是这个太保申,就把席子拉过来,让楚文王趴在上面,然后又把五十根细细的荆条绑在一起,跪着,把它放在了楚文王的背上,如此做了两次。楚文王就说,既然都有鞭笞的名誉了,你不如痛快淋漓地、名副其实地打我一顿好了。太保申就说了,他说:“我听说对于君子,能让他感到羞耻就足够了;对于小人,才需要让他感到疼痛。如果让他感到羞耻,他都不改变自己的行为,让他感到疼痛,又有什么帮助呢?”太保申说完之后,就站起身出去了,请求楚文王把他处死。这个楚文王就说了:“这都是我的过失,太保您有什么过失呢?”你看这个楚文王也被太保这种忠诚、冒死犯颜直谏的心给打动了。于是他就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把这个太保申重新召回来,杀了茹黄狗,折了宛路箭,把丹地的美女也放回去了。从此励精图治,一心一意地治理楚国,最后他兼并了三十九个国家,使楚国的地盘非常广大。而能够有这样的成功结果,也都是因为太保申犯颜直谏的结果。所以你看历史上的这些忠臣,他确实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来劝告君主,不要让他犯错以至于不可挽回。

所以在《易经》上说:“王臣謇謇,匪躬之故”。什么意思呢?这个臣子忠厚老实,犯颜直谏,并不是为了自身的缘故。仁臣之所以能够忠厚老实、犯颜直谏,去进谏他的君主,不是为了自身的安危,而是想匡正君主的过失。如果君主有过失,这就是危亡的征兆。而看到君主有过失不去劝谏,那就是轻视君主,陷于危亡的境地,忠臣是不忍心这样做的。这就是告诉我们,要能做一个致其身的忠臣,那就要能够犯颜直谏,能够纠正君主的过失。在《政要论》上也说:“贤人君子,不忍观上之危,而不爱身之殆。”贤人君子,不忍心看到他们的君主处于危殆的境地,所以他不关心自己的危难。“故蒙危辱之灾,逆人主之鳞,及罪而弗避者,忠也,义也。”所以他们蒙受危难、受辱的灾祸,揭开人主的龙鳞,即使有罪也不愿意去避开,全是一片忠义之心。

我们看这个唐朝太宗皇帝之所以能够重用魏征,就是因为他每一天读《群书治要》手不释卷,他明白什么样的臣子对自己、对国家是有帮助的,所以犯颜直谏也是尽忠的一个方式,一种表现。

在《说苑》上,也记载着魏文侯的一个故事,当然我们看这一句,这个子夏,子夏曰,这个子夏就是魏文侯的老师。有一次这个魏文侯和诸位大夫在一起坐着,他就问:“你们看,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啊?”这个群臣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但是轮到翟黄的时候,他的回答很直接,他说:“您并不是一位仁君。”魏文侯就说:“你为什么这样说呢?”翟黄就直接说,他说:“您去征伐中山国的时候,把这个中山国打下来了,没有把它分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分给了您的长子,从这件事我就知道,您并不是一个仁德的君主。”结果这一句话就把魏文侯给触怒了,就把他逐出了厅堂。结果轮到任座的时候,魏文侯又问他,他说:“你看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啊?”魏文侯这样一问,任座回答得很巧妙,他说:“您是一个仁德的君主。”魏文侯就说:“你为什么这么说呢?”任座回答说:“我听说君主仁慈,他的臣子说话才会很直接,可以犯颜直谏,刚才翟黄的言语非常直截了当,不惜触怒您的龙颜,所以从这一件事上,我就知道了,你是一个仁德的君主。”你看他说得多么的巧妙,多么的婉转。魏文侯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他说:“恩,说得好!”又把翟黄给召进来了。那么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魏文侯这个人也很难得,他明理,他能够知错就改,接受谏言。只要臣子说得有道理,他都会认真接纳。

在《群书治要·袁子正书》也说:“夫佞邪之言,柔顺而有文;忠正之言,简直而多逆。”它说,邪恶的、巴结的言语,都是很温柔的、很好听的、投其所好的,让你听了之后很痛快,很愿意接受;而忠正的言语,却是很简洁,很直接的,而且可能和你的心思不相符合,所以一般的人都喜欢听谄媚巴结的言语,而不喜欢听那些犯颜直谏的言语。所以做一个忠臣确实很不容易,为什么呢?如果你能够说真话,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百姓的福祉去犯颜直谏,很可能自己的禄位就保不住了,还要讨领导不喜欢。能够致其身的臣子,他确实不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是给我们讲的这一句话。

当然这个致其身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在和平时期,能够竭尽全力地、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是“致其身”。也就是说领导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我们能够尽心尽力地、竭尽全力地加以完成,又有效率,又有质量,这也是“致其身”。当然中国人他讲责任和义务都是相对的。讲臣子要致其身,那么讲君主,就要对属下有仁慈之心。当然我们这句话,不是讲君主应该怎么做,当领导的应该怎么做,这句话教我们怎么样被领导,怎么样当臣子的。而且在中国古人看来,一个人尽好自己的本分,不以对方是否尽本分为前提。

比如说我们刚才看到了,这个大舜、闵子骞的孝行,他并没有要求他的父母怎么样对他,他只是觉得我作为一个儿子,我就应该孝敬父母。父母对我还不满意,说明我做儿子的孝道没有尽到。这做臣子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是做被领导的,是做属下的,领导交给我们一份工作,我们就要尽心尽力地完成,让他放心,不以领导怎么样对我为前提。那么领导有对领导的要求,但是中国人强调的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对领导而言,他属下对他不够忠心,不能够尽心尽力,他要反省自己。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公司遇到了问题,遇到了瓶颈,这个员工就会去罢工、示威游行,那么做老板的应该反省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韩国金融危机的时候,韩国的员工不仅没有上街游行,还把自己的积蓄拿了出来,交到了老板的手上。他们还说,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养家糊口,都得益于您对我们的关爱,所以企业遇到瓶颈,我们愿意和您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我们看到这样的感人故事,做领导的就应该反省自己了,为什么这样感人的一幕,没有出现在我的公司呢?我的员工要去罢工、示威游行呢?一反省才知道,我们没有起到君、亲、师的作用。换一句话说,我们根本就没有按着孔老夫子的教诲去做,没有爱民如子,视民如伤。韩国的员工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举动,因为韩国人把中国文化继承得最好,而且力行在他们的生活中,运用在他们的管理上。所以他们有这样的结局,那也不足为奇了。

所以中国人讲,一个领导者起到君亲师的作用,被领导者应该怎么样呢?竭尽全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们各守本分,这一个关系才能处理好。但是不要要求对方,首先应该要求自己。那么这个就是告诉我们,“事君,能致其身”。怎么样呢?后面还有一句话,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个我们讲得也比较多了,在这里我们再举几个例子。在汉代的时候,有两个人是朋友,一个叫张劭,一个叫范式,他们同在太学读书,感情很好。结果读书完了之后,他们各自拜别,要回自己的家乡。他们就约定,在两年后的今天,这个范式要去拜访张劭,结果过了二年之后,张劭就对母亲说,今天我有一个朋友范式要来拜访我,要多准备一些饭菜来招待。这个母亲就说了,她说:“那是两年前的约定了,而且我们的两家相隔千里之遥,他会不会来啊?”张劭就说了:“我这个朋友,非常地诚信,他一定会来的。”母亲看他说得这么肯定,所以也就准备好饭菜,结果到时候范式果然来到了。所以他们两个朋友之间,这么样地讲求信用,感情也会越来越深,交情也会越来越好。像我们古人的这种诚信的故事,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比如说我们还有一个春秋战国的季札,季札是吴国的公子,他要去出使鲁国,在途中就路过了徐国,徐国国君就宴请他、招待他,在吃饭的过程中,徐国的国君眼睛就盯着他身上的配剑来看。这个配剑就是出使别国的信物。这个季札一看,古人说视思明、听思聪,他一看就明白徐国国君的心意了。他心里想,等我完成了出使任务,从鲁国再返回来,路过徐国的途中,我就把这一个剑赠送给徐国的国君。他就这样想了一下,就去出使鲁国了。结果在完成出使任务,回来的路上又路过徐国,结果才知道徐国的国君已经过世了。但是这个季札仍然信守承诺,来到了徐国国君的墓前,把这个剑就挂在他墓前的树上了。他随从的人员看了,就感觉到很奇怪了,他说:“公子啊,这句话您没有说出来,您又没有答应要把这个剑赠送给徐国的国君,您又何必如此呢?再说,即使您答应过他了,他现在都已经过世了,您又何必这样做呢?”这个季札怎么回答呢?他说:“虽然徐国的国君过世了,但是我心已经许诺了,我不能够违背自己的心意。所以还是坚持把这一个剑挂在了树上,要送给徐国的国君。”所以你看,中国古人的这种诚信确实不仅仅是对自己说出来的言语信守承诺,就是连自己心里许下的诺言,没有说出来的,别人不知道的,他都能够信守承诺,这个信就达到了这种程度。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朋友相交往,你言语、做事都很信实,才能够受到朋友的信赖,在这个社会上处事待人接物才会事事顺利。这个就是讲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最后一句话,“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虽然他说自己没有学过,我也认为他已经学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知道,学问的目的是什么呢?学问的目的首先就是要把五伦关系处理好。也就是说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夫妻和睦,朋友诚信,能够忠于领导,忠于君主,你能够把这五伦关系处理好,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基本的目的。所以中国古人他学习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为了什么呢?不是学了很多的知识技能,结果自己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都不知道怎么去处理,那么这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了。所以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为人着想,看到别人真正的需要,这是最重要的学问。所以这个学,不仅仅是学习书本,在生活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点点滴滴,那都是在学习。所以我们前面讲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我们主修的课程。而学习经典文献,这是助修,原因就在于这里。

在上次课我们分享了《颜氏家训》上,有一段关于读书的、求学的目的。那么在下一段,还有一段很好的论述,我们看一看它是怎么说的。它说:“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雠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这一段对于我们知识分子,特别是我们学儒的人,是一个很好的警惕。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学习目的是为了求得长进,可是我见到,有人读了十几卷书后,便自高自大,欺侮长者,轻视同辈,这样别人自然像对仇敌一样恨他,像对鸱枭那样讨厌他。像这样求学,其实对自己没有好处,还不如不学。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只能夸夸其谈。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利益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于社会。像孔老夫子,他到处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仁爱学说,目的是什么呢?并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是为了使自己好的学说,能够为国君所用,造福于社会,利益人群,这才是他周游列国真正的目的。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增长自己的才干,以求做官。

学习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那么什么是花朵,什么是果实呢?它接着讲了,讲论文章,这就是好比赏玩春花。就像我们讲《论语》,讲道德,学习传统文化,这都是在赏玩春花。真正的学问是什么呢?看这个人真正有没有修养,在哪里呢?就是能够把自己所学的,力行落实在生活之中。也就是说他的德行,他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都能够有提升,能够把五伦关系做好,尽到本分,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结果我们现在搞儒学的人,把儒家的学问拿来写文章、写论文,获得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评教授、评职称、评博导,能不能评上呢?当然能够评上,但是与自己的待人处事没有任何的关联,所以仍然是生活在痛苦和烦恼之中。比如说为人没有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父母对他很抱怨,夫妻不能和睦相处,甚至还吵上法庭。朋友之间没有信义,被领导没有尽到自己的本分,那么这些就不是真正学问了。

最后说,修身力行,这好比摘取秋果。所以为什么说能够孝敬父母、尽忠职守、忠于领导,还有能够和朋友相交,诚信的人,虽然他说自己没有学习,我们还说他已经学了呢?原因就在这里。因为他能把这些运用在生活之中,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所以我们从这里也看到了,古人求学,学的目的和我们现在求学学的目的是很不一样的。那么古人先要学做人,把五伦关系处理好,尽到做人的本分,然后才学一技之长,为国家、为社会谋福利。这个学习的次序才是对的。按照这样来教育,这个社会才能够和谐。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