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02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02集
2012-12-09

尊敬的诸位同学,诸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继续来学习《论语治要》。上次课我们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论语》的经题,以及《论语》编纂的过程,以及关于《论语》的一些主要的节本。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还有一些意思讲不通的句子。这些地方在我们研究求解的时候,遇到困难,不能够解通,那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在传承的过程中。这个书本儿本身就出了一些问题。这个书流传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了,尤其在从前用竹简。所以第一种解不通的地方,就是因为有错简的。就说这个竹子,竹简的绳子断了,结果这个竹片都散掉了。再穿起来的时候,把这个竹片就穿错了,一穿错,这个前后行就颠倒了。这是第一种解不通的情况。第二还会有重出的现象。也就是说,有一句话在前面出现过了,结果在后面又重复出现。这就是因为,在孔老夫子的弟子记录这些话的时候,不同的弟子都记了同一句话。结果在编辑的时候,把这两个人记得都编在了里边。这就显得重复了。除了有错简,有重出的,还有缺文。缺文就是文字不足,有漏掉的。第四点,还有讹字,就是有错字。我们知道,现在要印刷一个东西,要校对很多遍,校对很多遍还有错别字。在古代的时候呢?流传了几千多年的东西,经过了很多人的手,所以错误之处也在所难免。这也是我们读古书的一个困难之处。遇到这些解不通的时候怎么办呢?古人说要取其义,不附会。就是你要取他的意思,不要牵强附会。有怀疑的地方,也不能够随便更改。在旁边加一个批注,说这个字,很可能是哪一个字。你不能说,你认为这个字是哪一个字,你就把它给改过来了。因为如果这个风气一开,这个经典改到后来就面目全非了。这也显示了,中国古人做学问的严谨之处。

我们今天就正式学习《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句话。我们知道《学而篇》一共是十六章,在《群书治要》中,选了其中的九章。在《学而篇》讲的主要是入道之门,也就是说你修道的入门之处,积德之根,就是你要修德,要积功累德,它的基础是什么?这一篇的文章,就显得很重要了。

我们首先看第一句话。《治要》上第一句是: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这个夹注,第一个就是有子。有子是孔子的弟子,名若,也就是有若。“其仁之本与”,通行本都多了一个为,“其为仁之本与”。有子,我们知道他是孔老夫子的弟子,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君子,在古代指在上之人,在位之人,后来也指有德有位之人的通称。也就是“有德,堪在位者”,这样的人称为君子。在《论语》中,这个君子这两种意思都有。有的时候是指在位的人,第二种意思,就是有德行的人。在这里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就是在学道的过程中,虽然还没有像圣人那样,成为得道之人,但是他在努力的求学,所以他也是一个觉悟的人,不迷惑的人。这个“务”就是专一的意思,觉行的关键就在专一。在佛教讲精进,精一不杂的意思。一个人做学问,能不能成就,关键点就在于能否专一。古人,他成功的关键都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我们看在《六祖坛经》上记载,这个法达法师,他读《法华经》,读了十年,十年专攻《法华经》。而这个无尽藏比丘尼,他一生读《大涅槃经》,他一生的功力,也是用在《大涅槃经》上。因为他们专心到一定的程度,后来遇到了六祖,一经点化,就开悟了。所以中国古人,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是在求开悟。那么要悟,怎么才能悟入呢?那就是要专一,把你的心力、精神集中在一部经上。我们看在历史上,刘宝楠父子对《论语》做注解,做了一个《论语正义》。这一部书,就是刘宝楠父子两代人经过了七十多年,才完成的一部注解。那焦循他作《孟子正义》,给《孟子》做注解,他也是父子两代人才完成的。所以这两部注解传承久远,非常的权威,成为后代人研究《孔子》、《孟子》必读的注释,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专心。

在佛教之中,我们知道,周止庵他一生就研究《心经》,而江味农居士,他一生专攻《金刚经》,他给《金刚经》做了一个注解,也是非常权威。后代人只要想要研究这些经典,都不能够不参考。所以这告诉我们,古人他之所以能够成就,就是因为他能够专。而我们现在人做学问,之所以不能成就?毛病也就出在不能够专一。希望广学多闻,希望怎么样呢?希望能够知识很广博。这个都是习气使然,这种好高骛远的做法,不能够达到求学的目的,反而使你偏离了方向。一般人不能够专一的原因,就是喜欢追求名、闻、利、养。因为你看你讲的东西很多,这个也能讲,那个也能讲,人家提到这一部经,你好像知道,提到那一部经,你也懂得。这个都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名利,想让别人赞叹自己。所以孔老夫子早就提醒我们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人做学问求学的目的,都是提升自己的学问道德,提升自己的修养。而现在人做学问的目的呢?就大相径庭了,都是为人之学。讲出来,你看都编成书。一部一部的著作等身。别人一介绍,你看出了多少多少著作。说起来很好听,但是自己没有开悟。这就是我们做学问,追求在名闻利养上了,没有追求真实的这种学问,真实的修为。所以中国古人特别强调实修。特别是儒释道三家,都是心性之学。这个心性之学,就是你通过潜移默化的学习熏陶,使你的心性有提升。有提升,心清净,自然就会有悟处,这个圣贤人的经典,都是圣人心性的流露,你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通的,你怎么会看不懂呢?而我们现在的障碍就是要求多,要求名闻利养,这一下就把悟门给堵住了。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培养不出人才呢。

你看我们现在的研究生,叫硕士研究生。研究生,说明我们在研究,用的心意识。那能研究什么呢?所以古人它是离心意识。用的是参究,就是离文字相,不要去研究,研究就落在分别之中,落在意识之中了。我们现在的博士生,你看博士,要求广学多闻,知识很广博,学了很多的知识,但是没有智慧,遇到问题还解决不了,这就叫博士。所以我们中国古人,他告诉我们,你要有知,就会有所不知。你有知道的,无论你知道的多么地广博。那你总有不知道的,对吧?你有知,就会有所不知嘛。那怎么样才能做到无所不知呢?

古人教导我们要求无知。无知,它起作用才能无所不知。就像我们面前放着一个镜子,这个镜子上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就叫无知,无知起作用呢,是胡来现胡,汉来现汉。就是你来了,汉人来了,她能够把这个汉人照出来。这个胡人来了,外国人来了,他把这个外国人照出来。为什么他有这个功能呢?就是因为它本身一尘不染。如果我们有知,就等于我们把这个镜子上画了一个图画,画了一个像,这个镜子就被蒙蔽了,结果汉人来了也照不清楚,胡人来了也照不清楚。所以中国古人,做学问的方式,求真理的方式,恰恰是首先先求无知,让你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也就是我们古人所说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用这个水来比喻,就像这个湖水,它是波澜不兴,一个波纹都没有,非常地平静。这个时候就是把外界的环境,这个树木、山等等,都能够映照得清清楚楚。但是如果这个水起了波纹,它对外界的映照就有歪曲了。而这个水起了大风大浪,又泥沙俱下,很浑浊,外界的事情,他完全映照不清楚了。这个水面像人心一样。比如说人心起了,大悲大怒大喜的时候,就像惊涛骇浪一样。那就对外界的人事物,看不清楚了。

比如说人在盛怒的时候,所说的话,一定是过分的,一定是不能够如实地表达他的这种真正的想法的。人心起了一个小小的波纹,比如说我们看谁不顺眼,不满意了,对他有嫉妒之心了,人家即使是做好事,做善事,我们看了也会挑三拣四。这都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平静所导致的。所以修学的过程,就是使我们回归到本性的一个过程。让我们的心波澜不惊,非常地平稳。这是告诉我们,悟要专一,要求悟处。怎么样求专一,求悟处呢?比如说我们学《论语》,我们每一天把这个《论语》读诵两遍,早晨读诵一遍,晚上读诵一遍。坚持十年,十年之后你看你心地非常地清净,就在这一部书上,读书千遍,其义自现,这个意思自然就出来了。如果我们讲《论语》还想讲得好,有求好的这个心,那么这个东西呢,就不会非常地好了。所以我们说,要保持心地清净,读诵背诵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现在看很多的地方,也兴起了儿童经典读诵工程,很多人不理解,包括一些很有名的知名人士。说这个孩子,也不懂得其中的意思,你让他背来背去的,对他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死读书。其实并非如此,中国古人让孩子背诵这个书的时候,这个孩子他就会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所背的书之上。他心无旁骛,他的心很专一,如果他不背诵这个书的时候,他就会去胡思乱想,这个小孩儿也会胡思乱想。有很多的妄念,这个心就很难清净了。所以读诵也是保持心地清净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而这个所读诵的经典,经典都是用文言文所写成的。中国古人发明文言文这个工具,也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因为我们古人发现,这个语和文,如果不加区分的话,比如说我们怎么说就怎么写,那有什么弊端呢?后人在看前人所写的东西呀,就完全看不懂了。我在国外,生活了四年半,结果我一回到中国的时候,看到很多网络上的文字,就不认得了?比如说什么叫“顶”。一开始我以为这个“顶”字,就是反对的意思。因为我们经常说顶撞,但是和朋友交流的时候啊,弄出了笑话。人家说那个不是顶撞的意思,那是非常支持非常拥护的意思。比如说还有什么叫粉丝,什么叫PK,还有现在更加新潮的词儿。如果你不在这个地方,学习生活,你再看到这些词,你就不理解其中的意思。而如果我们怎么说就怎么写,把这些都落实在书面文字上,那么后人在看前人所写的东西,就完全看不懂了,他就像读天书一样。那怎么样把我们的智慧、经验、文化、思想承传下去呢?所以古圣先贤看到了,语和文不加区分的弊端。所以才费劲心机地发明了文言文,这一个标准化的书写工具。也就是说,我们的日常用语,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扩展不断地丰富。但是一旦你要传达经验、传达思想的时候 ,都采取统一的文言文的格式。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只要后代的人,他们也学习了文言文,掌握了这个标准化的书写工具,他就可以回到几千年几百年前,和古圣先贤直接对话。那么他们的经验教训就可以为后人所承传。所以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承传至今,那绝非偶然,都有祖先的智慧在其中。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了古圣先贤对后代子孙的那种关心,那种用心,我们再看圣贤教诲,再打开这个文言文的经典,就感觉到非常的亲切,非常的熟悉,那么学起来也就非常地容易了。所以做学问不要怕吃苦,还要有耐心,能够十年专学一部经,那么十年之后,你就是这部书的专家。人家要请人讲《论语》,一定会想到你,不会想别人。那么我自己在做学问的过程中,求学的过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现在学校的制度,有很多的弊端。什么弊端呢?你看我们都上了博士了,博士阶段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写博士论文,一共就三年的时间,如果你专门研究一个问题,你把精力集中,你写出这个论文一定是掷地有声,非常地有研究,有深度。但是我们即使到了博士阶段,第一年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应付外语考试,应付政治公共课上,还有很多专业课。比如说我们学习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还要学习伦理学原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西方伦理学。你想想,这样下来,时间剩下了多少来写论文呢?所以你专一的时间就不够,写出的论文又非常的仓促。特别是到了第三年,还要去忙于找工作,考公务员,那就几乎没有太多的时间,能够把这个博士论文写好了。那么我们古人做学问,是怎么样的呢?他一生专攻一部经,所以古代有五经博士。他并不是说五本经都讲,当然那些经也学习涉猎。但是他一生的精力专门用在一部经上。比如说他讲《孝经》,他就专门讲《孝经》;他讲《论语》,他就专门讲《论语》;而另一个人专门讲《易经》,他就专门讲《易经》。那我们想一想,一个人十年学了十部经,另一个人十年学了一部经。我们想一想,谁下的功夫深呐?我们要请一个人讲《易经》,我们当然是请那个十年学习《易经》的人。而且我们刚才讲了,这个经典都是圣人心性的流露,只要你一部经通了,真正的通达了,所有的经都是圣人心性的流露。一经通,一切经通。所以我们看到就一个“务”字,一定要学会专攻专利,这是我们修道修学的关键。这个“务”字,我们就讲到这里。

我们再看这个“本”。君子务本,这个“本”就是根的意思。我们经常说根本根本。对于我们修学来说,这个根既有行门的根,也有解门的根。刚才我们讲了,解门的根要种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不要因为外在的名利所影响,在枝末上去用功。我们看到在民国的时候,净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他到七十岁的时候才出名。而他的出名,还不是自己有意地要去宣传,是有一些知识分子到普陀山去拜山,结果无意中遇到了他,向他请教了一些问题,他都回答得很好。后来他们再遇到问题的时候,都写信给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回信一一给他们解答。他们把这些书信就发表在当时的报纸刊物上,结果人们才知道有这样一位有智慧的人。你看这个印光大师三十多年的时间,都在藏经楼里干什么呢?在读书。他没有急于成名,但是他的教化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民国以后很多的高僧所比不上的。他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比地深远,这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对象。不要着急去求名,那个都是虚名,要学实至名归。你不要去求,那自然就会有机缘。因为你所学的东西能够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你不想出名,也都会出名。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解门的根重在一门深入。那么行门的根本呢?就是我们这里边讲的:“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这个孝悌是为人之本,这个夹注中也说,“先能事父兄,然后仁可成”。一个人能够先侍奉父母兄长,然后才能够培养起这个仁德,仁爱之心。“本立而道生”,这个“道”是什么道呢?其实就是仁道,就是圣贤之道。也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资格才行。如果一个人连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都做不到,他这个人做人都不够资格,更何况成圣成贤。所以你成圣成贤,他的根也是在做仁,把仁做好了才能够成为君子,成为贤人成为圣人。这个孝,“孝悌也者”这个“孝”啊,古人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悌”就是“善事兄长为悌”。那么关键的关键呢,就在这一个“善”字。怎么样做才称得上是善了呢?我们可以体会一下,父母关爱儿女呀,是怎么关爱的。父母关爱儿女,你看这个儿女小的时候,不会说话,也不能够表达他自己的意思。你做父母的呀,要非常地用心在孩子之上,你才能够体会到他的需要。他是饱、是饿啦?还是冷着啦,还是不舒服啦?这个做母亲的,全副身心都在婴儿之上,她才能够体会得到。所以这个善事父母,首先在心上,要全心全力的关心父母。从事上来看,你看父母关爱儿女,他是做的面面俱到。这个孩子吃的要好,要不然就吃多了,要不然就饿着啦;还又不能太冷,也不能太暖,要不然就得病了感冒了。所以这个事上,也是照顾得很周到。那冬天的时候,这个孩子把被子给踢开了,母亲半夜醒来,还要去给儿女盖被子。结果这个孩子把被子给尿湿了,褥子给尿着了。母亲宁愿自己住上湿的地方,也要把儿女让他在干的地方睡好,回干就湿恩。所以父母关爱儿女,无论是在事上,还是在心上,都做得十全十美。

我们怎么来善事父母、善事兄长呢?我们就要学着父母关爱儿女的心,来去体会父母的需要,这个才叫善。“仁”,“仁”字是从人从二,是两个人相处之道,想到我自己就要想到对方。也就说我跟他是两个人,两个人合成做一个人,就不是两个人了。所以我们怎么爱自己,就要怎么样爱别人,这才是仁。所以推己及人,是行仁之方,是为仁的方法。就是我们《弟子规》上所说的:“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我们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扪心自问,我希不希望别人以这样的方式来对我,如果我不希望别人以这样的方式来对我,那我绝对不可以以这样的心来对待别人。当然,推己及人是为仁之方。但是其实说到根本之处,推己及人其实还是两个人,和那个“仁”还差了一层。“仁”是两个人合成一个仁。所以真正的仁心,他是没有我和他的对立。因为你有我,有他,那就是二了。有二法了,那个就不是真正的仁心了。所以推己及人是接近仁,而真正的仁,是我和万物是一体的,这才是真正的仁。

仁爱之心,怎么培养呢?仁爱之心就是要从孝悌来培养起。我们能够善事父母,善事兄长,那么,从善事父母之中,善事兄长之中,才能够体会到我和他是一体的,而不是两个。有两个就有界限了。像我们现在有人说有代沟,父母和儿女之间有代沟。有代沟,孝就不存在了。我们看这个孝。古代人的人写作,上面是一个“老”一半,下面是一个“子”,告诉我们什么意思呢?就是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而不是两个。如果我们有“两个”这个观念,这个孝已经不存在了。如果儿女和父母有代沟,什么原因呢?因为做儿女的没有全心全力地去和父母沟通,没有全心全力地和父母去交流。舜王,就给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典范。你看他后母,他的兄弟,三番五次地要置他于死地。他都没有怀恨在心,想着去打击报复,而是反省自己做孝子做得不好。为什么做得不好呢?他没有做到我和父母是一体的,所以父母和我还是两个。他总是反省自己。最后他的德行,他的孝心,终于感化了他的后母。即使是这样的后母,想三番五次置他于死地的人,都能够被他感化。那我们一般的人,一般的人还很幸运,没有遇到这样不可思议的父母,我们还和他有代沟,什么原因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人,越来越自私自利,心里已经装不下父母了。自私自利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的妻子、孩子、自己的生活看得很重要,父母的生活,他就没有仁爱的表现了,没有一体的感受了,这个就是离仁越来越远了。孝悌之心,为什么是仁爱之心的根本呢?我们知道一个人,人生在世,对我们恩德最大的,就是父母的养育之恩。结果这么大的养育之恩,这么样无私无求的对儿女的奉献,儿女都不能够记在心上,想着念念去回报。那请问: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的恩德会让他想着去报答呢?没有谁的恩德能够超过父母的恩德。你看我们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是不讲条件的,是无私无求的。结果我们还不买账,还待答不理,说起话来,对他还是有很多的忤逆。还是厉声厉气,不尊重父母。即使如此,父母还是对我们无怨无悔。该怎么样做饭,还是怎么样做饭,该怎么样照顾,还是怎么样照顾,该怎么样的牵挂,还是怎么样的牵挂。这就是做父母的呀!

所以怎么样才能叫善事父母呢?善事父母,用《论语》上的话来说,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生,事之以礼”,就是我们《弟子规》上的“入则孝”里面,有很多具体的要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所以父母叫你的时候,不能待答不理,装没听见,顶多不耐烦的回答一句:“干嘛了,你没看着我忙着呢吗?”这就不是孝了。当然,这个父母呼,不仅仅有呼出来的,呼喊你的名字,还有一些心意,是没有说出来的,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那我们做儿女的要善体亲心,对于他没有说出来的,那一个呼声,也要能够体会到。父母希望我们什么呢?希望我们学做君子,学做圣贤,希望我们学有所成,为国家人民有所贡献,甚至希望我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希望我们志向远大,成为一个对国家人民有所贡献的人。这个都是父母的呼声,我们是不是尽心尽力地来满足了呢?所以你能够把学业学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本分尽到,这也都是在回应父母的心声。当然,中国古人说善事父母,要从一些具体的小事上表现出来。比如说,“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冬天的时候要问问父母,要照顾父母,看他是不是冻着了?冷着了?夏天的时候,要知道父母是不是太热了。早晨的时候,起床之后,就要去向父母问安。

关于善事父母在《群书治要·礼记》上,《内则》上有这样一段话,告诉我们做儿女的,怎么样做才叫善事父母。我们把这一段话给大家分享一下,说:儿女侍奉父母,应该是鸡刚刚啼叫,就要起来洗脸漱口,梳头戴帽,理好事物,系好帽缨 ,穿上端服,套好蔽膝,系上大带,插上笏板。这个都是古代做官的人。正式的官服,这个叫端服,还有蔽膝,还有大带,还有觐见的笏板,左右两边佩戴用具。然后干嘛了呢?然后去了父母公婆所居住的地方,到了那里静气平声,询问父母需要什么?就要恭敬地送上什么。和颜悦色地问寒问暖。父母如果有过错,要心平气和低声劝说,如果劝说听不进去,要更加的恭敬,更加的孝顺,待父母高兴的时候再次劝说。如果父母发怒不高兴,甚至打得自己头破血流,也不能厌恶埋怨,还要更加地恭敬孝顺。父母去世之后,儿女将要做善事的时候,想到要让父母留下好的名声,就一定要实现它。曾子说孝子养老,要使老人耳目愉悦,寝室安适,以其饮食习惯尽心的奉养。父母喜欢的,自己也喜欢。父母崇敬的,自己也要崇敬,连犬马都会如此,更何况人呢!所以你看在《礼记·内则》上就记载,一个儿女怎么样做,才叫善事父母。把这些细节都能够做到了,才是深体亲心,深体,关心父母的身体。这个就是说“事之以礼”,就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要按着礼的要求去奉养父母。当然很多人看到这一段话,可能觉得太繁琐了,现代人公务繁忙,都要讲速度,我们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这个上面呢。有一个朋友,他到日本去留学。结果回来的时候,就娶了一位日本的媳妇,带着这个媳妇,就回到家里见公婆。结果他们家的父母,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就发现这个日本的媳妇,穿着和服,化妆化得很好,就像去参加正式的宴会,装扮一新,就跪在了公婆的门外。看到公婆打开门,然后马上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礼,说:“请问爸爸妈妈昨天晚上休息的好吗?”结果这一个举动,把这老两口吓了一跳,不知道这个儿媳妇出了什么事。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礼仪之邦的礼仪,自己没有学,没有传承,都已经跑到日本人那去了,都已经跑到韩国人那去了。在他们的生活中,还能够看到中国人的礼。那我们想一想,这个儿媳妇儿女平时都是以这样的礼节来侍奉父母,他还会对着父母大吼大叫,还对父母什么呢?吵架、不满、不奉养,脾气很坏吗?所以这个礼确实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但是这么好的礼仪文化,我们认为是吃人的礼教。把它给废弃了、批判了,结果怎么样呢?结果现在父子之间的关系,公婆和儿媳妇之间的关系,都处理不好!甚至还要吵上法庭。所以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国的文化确实是断层了。

特别是我们前不久,到斯里兰卡去访问。结果他们的导游就告诉我们,他说,如果这个孩子在家里是辈分最小的,年龄最小,他就要早晨早起半个小时,为什么呢?要给爷爷奶奶跪拜、问好、告别,然后再给父母还有这些叔叔伯伯问好,然后再告别,也要跪拜。我们看他们的传统维系下来,还一直沿用至今。所以,斯里兰卡的五伦关系处得特别好,而且因为他们没有盲目地向西方学习,他们整个国家没有化肥农药,吃的食品,非常地安全。这个确实是对比了之后才发现,我们的文化确实已经断层了,在生活中已经看不到了。

现在我们学习《弟子规》,说“揖深圆拜恭敬”,给别人鞠一个躬,很多人都不能够理解,不能够接受。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善事父母要从礼上来做到。当然这个礼,它只是一种行为,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个礼,表示对父母的恭敬,感恩之情。它这个本意,还是要用心地体会父母的需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鞠躬。所以善事父母首先要养父母之身,就像在《孝经》上,想到庶人之孝的时候就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对一般百姓来说,就是要顺着四时的变化,按着自然的规律,来生活生产,谨身节用,以养父母。什么叫谨身呢?身不为非,就叫谨身,自己的言行举止都符合法度。这样的话,不做为非作歹的事。节用就是,即使是很富裕也不奢汰,不过分地追求奢侈浪费的生活,这样才能够奉养好父母,让父母安心,这个就是一般百姓的尽孝的方式。当然要养父母,让父母衣食无忧,经济上有保障,这仅仅是孝养父母的最起码的要求。在孔老夫子的时候,有一个弟子来问他什么是孝,孔老夫子就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说现在的人认为赡养父母,就尽到了孝道。但是对于养狗、养马而言,也同样是养,如果仅仅赡养而不尊敬父母的话,怎么能够把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区别开来呢?所以,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从内心表达出对父母的恭敬和感恩之心。还要养父母之心,而养父母之心,除了尊敬父母之外,还要能够做到“父母唯其疾之忧”。也就说你的父母,仅仅为你的疾病而担忧,完全没必要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担忧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我们看一个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功课不好,这个父母会担忧,这就是不孝了。上了初中开始上网吧,打游戏,不务正业耽误了功课,也让父母担忧,这还是不孝。结果到了高中,每一天交际了很多不好的朋友,不务正业,结果怎么样呢?也会让父母担忧,这还是不孝。等走上了工作岗位,不专心工作,不珍惜工作的机会,对领导不尽忠,然后一不高兴,就把领导给解雇了。这样的孩子也会让父母担忧,这还是不孝。更何况是那些啃老族,让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和父母要钱供养。这也让父母担忧,让父母有很大的负担。这全是不孝。所以从这里看,一个真正的孝子,其实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了。所以中国人才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因为这个孝子,他几乎在德行上没有欠缺。他的父母对他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办事都非常的放心。这是养父母之心。

孔老夫子还说了一段话。他说,“侍奉父母,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对侍奉父母来说,和颜悦色是最难能可贵的了。有事情儿女去代劳,有好东西,让父母先吃。你以为这就是孝了吗?意思是说这远远不是孝,那怎么样才是孝呢?在《礼记》上也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一个对父母有深爱的孝子。她和父母说话的时候,一定是和颜悦色,而且愉色婉容, 面容都是很柔和的, 说话声音也是很温柔的。 这才是对父母有深爱的孝子,对父母的一种自然的表现。这是养父母之心。还要养父母之志,这个志是志气的志。当然,我们知道父母培养儿女,也都是对他有期望的,希望他能够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所以《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个孩子能够立身行道,自己的身修养得很好,处处走在道上,甚至都能够,扬名于后世。后世的人提起他,对他都非常地尊敬,非常地佩服,这个才是让父母感到非常的显达,非常的自豪,说起他来觉得没有白养了这个孩子。所以这个叫“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个孝才是尽到了完美。除了养父母之志,还要养父母的智慧,养父母这个智。这个智慧就是说,父母年纪大了,一般年纪大的人,他就会对财看得比较重。所以你要经常的劝导他,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要那么多的钱有什么意义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且年纪这么大了,父母也不要再那么操心儿女了,自己能够身心健康,有一个积极的思维,有一个乐观的心态,这个是最重要的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要给他讲这些道理,不要因为自己年纪大了,还念念牵挂儿女。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弟子规》上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并不是说父母所做所为就都是正确的。那么他如果所作所为有违大道,我们就要怎么样,要去委婉的劝谏,让他更改。但是劝谏的态度一定要“怡吾色,柔吾声”。不能因为自己对了,而父母做错了,就对他厉声厉气很不耐烦。那个就错了,所以要提升父母的智慧,重要的是让他也学习圣贤教诲,能够求圣求贤,这样的话,这一生才没有白过。

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善事父母,实际上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个孝很重要,怎么样才能够在全国都能够推行孝道呢?《大学》上有一句话:“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在上位的领导者,他能够尊敬老年人,整个国家的人民才兴起孝道之风。“上长长而民兴弟”。在上位的领导者,能够尊敬尊长,国家才能兴起友悌的风气。“上恤孤而民不倍”。在上位的领导者,能够体恤孤儿,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人们才不会产生背离之心。所以这里边就强调,做领导者的要率先垂范,做出孝的榜样。我们看在历史上汉文帝。他之所以能够实现“文景之治”,能够使社会太平,那就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孝子。他的生母薄太后生病三年,汉文帝在旁边照顾, 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因为他时时要侍奉在父母的身旁,结果困了的时候,只能打一个盹,甚至衣服都没有解开,就去睡觉。然后每进汤药的时候,每一次给母亲来进奉汤药的时候(古代是中药),他都要一定先尝一尝,温度合不合适,才敢给母亲去进奉。我们看一看像文帝这样的人,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下面的奴仆非常的多,只要他说一声,哪一个不是尽心尽力地去伺候他的母亲呢!但是他作为一个孝子,他能够从内心表达出,对母亲的那种关爱。所以,事必躬亲,结果怎么样呢?上行而下效,整个社会才兴起了孝悌之风,实现了天下大治。所以,领导者率先垂范。能够力行孝道,并进而提倡孝道,这才是社会和谐天下太平的根本。这个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一句话,讲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我们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