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01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01集
2012-12-08

尊敬的诸位同学、诸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群书治要》的《论语治要》。

我们今天在现代社会,为什么还要学习《论语》呢?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那么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呢?如果我们对自己最基本的经典都不了解,还有很多错误的批判,那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无从谈起。

我们知道《论语》这部书,主要讲的是孔夫子他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他的政治、伦理和教育的理念。孔老夫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到去世的时候是公元前479年。很多人就问了,他说都过去了这么多时间了,几千年前的人所讲的东西,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还有什么帮助呢?

我们说,《论语》它所讲的是“道”,这个“道”就是恒常不变的规律,在儒家中常用“天道”来体现这种恒常不变的、本来如此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用西方人的话来说,这个“道”,就是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宇宙秩序。这个“道”,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一样,在古代是如此,在今天它依然适用,是自古至今都适用的,所以我们学习它,仍然有帮助。

当然,有很多人对传统文化有一些错误的理解。比如说我自己,在上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有一位同学说,他要讲孔子,他要重写一本书,给孔老夫子正名。当时我还和他辩论,因为当时看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文章,认为都是因为孔老夫子,才导致了我们今天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所以我就跟他辩论,当时还辩论得面红耳赤。后来1999年,我到英国去读书,去攻读博士学位,当时说起我研究什么,我就说我研究孔夫子、研究老子等等……结果没想到我说完这句话,西方的学者都肃然起敬,有一种由衷的敬佩,说:“真了不起”。一开始我还觉得他们是客套,好像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他们表示一种敬意,是寒暄之语、是客套话,但是后来我们读了西方人研究儒家文化的一些著作、文章之后才发现,其实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甚至比我们中国的某一些专家学者更加地深入。他们没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批判,他们对《论语》、对孔子思想的理解,都是从原著出发,所以读原著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所以我们读了《论语》之后,我们才发现,世间人对儒家、对孔子的一些误解是很深的。

比如说有一种思想就认为,儒家思想讲的是愚民政策,都是统治阶级用来愚昧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那么实际上我们读《论语》就发现,这个孔老夫子提出,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在《论语》中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就是有德行的人;第二种就是有位的人、统治者,就说统治者的德行像风一样,一般百姓的德行像草一样,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所以他首先重视的是领导者、统治者的德行。而我们翻开《四书》,更加明显地看到这一点。我们发现在《四书》上,没有哪一句话,是用来要求被统治者的,而几乎全都是要求统治者的。比如在《大学》上也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说从最高的领导者,到最底下的老百姓,都应该是以修身作为最根本的。那首先是谁呢?首先是统治者,如果统治者不修身,就想让下边的百姓修身,那效果就达不到,这才是愚民政策。我们是这样认为的,在实践中,我们也是这样去做的。我们认为道德教育,是要教育谁呢?是要去教育一般百姓,而这些领导者都不需要教育,结果怎么样?结果我们就把道德教育变成了说教,只是用言语去教导,但是所作所为,都和自己所教导的不一样,这才使道德教育让人们对它生不起信心了。所以我们读了原著,我们才发现,这个儒家文化,与其说是一种愚民的、统治者愚弄被统治者的武器,不如说它是一种治理的方法、治理的理论、治理的智慧。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认为,现在腐败现象很严重,这都是和传统文化有关,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官本位。那么这个官本位,确实在儒家文化中,对于做官的人很尊敬,但是为什么对做官的人很尊敬呢?它是有原因的。在古代选拔一个官员,都是要首先看他有没有德行,德行高的人,才给他爵位;对国家有功劳有贡献的人,才给他俸禄。所以我们通过一个人的官位、他拿的俸禄,就知道他德行的高低。这是中国人特别对官很尊重的原因。那么我们在现代社会,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有好几代人没有讲了。当了官的人、有了钱的人,他不懂得拿着这个官位去为百姓服务,相反还想方设法地鱼肉百姓,这就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比如说我们在《论语》上就看到,鲁哀公来请教孔子,说怎么样才让人民能够信服呢、心服口服呢?孔老夫子怎么回答的呢,他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把正直的人、有德行的人举荐出来,放在邪曲不正的人之上,这样的话就能够让人民心服口服,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领导;相反,你把那些邪曲不正的人举荐出来,放在正直的、有德行的人之上,那么人民就会不服气了。那么现在为什么人民怨声载道、对反腐败的呼声这么强烈呢?原因是我们违背了孔老夫子的这个教诲。

所以我们看孔老夫子在对这方面有很多的阐述,比如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什么叫政治呢?什么叫办政治呢?办政治这件事很简单,就是要使人们正,那怎么样使人们正呢?你做领导者的,率领着大家去做正确的事、正当的事,那谁还敢做不正当的事呢?他说,如果领导者能够使自身端正,那么对于办理政治这件事,又有何难处呢?如果领导者不能够使自身端正,那么怎么样能够使别人端正呢?这些话都是告诉我们,他讲这个官,对官很尊重,那是因为做官的人都是有德行的人,否则的话不给他这个官位。所以这个官本位,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消极的因素,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完全吸收、借鉴、学习传统文化,能够做到“爵非德不授”,这个爵位、官位没有德行不授予;“禄非功不与”,这个禄就是俸禄,你拿的俸禄,你对国家没有贡献,那就不给与。这两个制度没有确立,所以才导致了人们的不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讲创新。比如说,我在1999年去参加雅思考试的时候,外国人在面试的时候,就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你们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谁呢?”我就说:“孔子。”他说:“难道你们几千年来就出了一个孔子吗?没有别的伟大的思想家了吗?”他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没有创新的意识,你看在西方社会,特别是在现代以来,每过几十年、十几年,就会有一个新的哲学流派出现,取代旧的哲学流派。看起来他们的哲学理论很创新啊,思潮一个接一个的,那我们想一想,为什么在西方哲学流派层出不穷,而中国几千年来依然奉行、学习孔夫子的智慧呢?那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西方的这些哲学流派思潮,每过十几年、二十几年就会发现,它和新的时代潮流已经不相符了,有一些东西,已经被认为是过时的,没有办法满足新的这种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被历史很快证明了,它有一些不合理之处,所以必须要发明新的哲学流派来取代它。但是中国人,为什么读书人几千年来,都要读《论语》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论语》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验证,那是大浪淘沙的结果,没有认为它有什么是和时代不相符合的。那么即使有人认为,这个《论语》中有些思想已经和时代潮流不符合了,大部分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圣人他站在二十层楼,而我们站在两层楼,我们拿着两层楼的境界,去看二十层楼的境界,我们看不到,反而还想把这个圣人拽回来,拽到两层楼,说你所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境界。所以我们说圣人,他是对天道有体悟的人,古人也称为得道之人,既然是得道之人,他所体会出来的这些道理,是经得起历史的验证的,所有是恒常不变的。

我们也知道,在六经之首的《易经》,《易经》的第一个含义,就是变易、变化的意思。它告诉你,这个世间的现象是变化莫测的、变化无穷的,所以你要懂得与时俱进。但是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去谈创新呢?

《易经》的第二个含义,就是不易、不变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掌握了那个不易的、不变的规律的人,才有资格谈创新。所以创新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很多人做的,打着创新的旗帜去胡作非为,做了很多违背规律的事,最后有很多的教训,还给自己找借口,说既然要创新嘛,就要走一些弯路,就要怎么样呢?就要交一点学费。这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那么从一个人的一生来看,我们人的一生也就七八十年,最多一百年,如果我们不负责任地去学习那些经不起历史考验的理论,那就是拿着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我们想一想,我们哪有那么多的机会,再重来一次呢。所以我们要学什么呢?一定要学那些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大浪淘沙的这些精华。

《易经》的第三个含义,就是简易,中国人讲大道至简。真正深刻的道理,一定是以非常简单的方式给大家表述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古人、古圣先贤,他做学问的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他的存心是为了利益在场的每一个听众,所以孔老夫子所体会的“道”是很深奥的,他的境界可以说丝毫不在老子之下。老子对“道”有一个描述,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等的人听到这个道,他立刻就能理解、就能够接受,马上就在生活中去力行、去实践,“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等的人听到了这个道,这个道其实离生活也不是那么近的,它虽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但是一般的人都没有体会到,圣人把这个道揭示出来了,他会半信半疑,有点相信,又好像犹豫不决,真的是这样吗?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下等的人听到了这个道,觉得这个道太深奥了,离我们的现实太远了,他就会哈哈大笑。最后一句话说得更好,他说“不笑,不足以为道”,如果你说的这个东西,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认可、都称叹,没有人笑话它,那么这个东西不足以称为“道”。

那么我们从老子的这一段话之中,就可以看到,其实圣贤人所体会的“道”是非常深奥的,并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够理解和认可的。那怎么样呢?孔老夫子采取了一个平易的方式,他把那个很深奥的道理,用非常简单的话来教导弟子。他给你讲道,你听不懂,就给你讲德;讲德还听不懂,就给你讲仁;讲仁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给你讲孝悌忠恕。总之是要利益来提问的弟子,他是这样一种存心,他不是谈玄说妙,为的是炫耀自己的学问。

这也是中国人和西方人做学问的一个最大的不同。西方人恰恰相反,他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本来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他越说越复杂,最后让你听不懂。以此来炫耀自己学识很丰厚,能知道你很多不懂的东西,这对听众就没有利益了。所以你看中国人他做学问,都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如说我们中国传统道德观、价值观,我们现在也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我们中国人几千年前,就已经用核心价值观在引导人们了,讲什么呢?讲“五常”,叫“仁、义、礼、智、信”,因为它概况得很简单,每一个价值观只有一个字,所以它易记、易懂、易行,很容易在社会上去推行,所以千百年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价值观。所以我们从《易经》这一名三意来看,中国人并不是不讲创新,他告诉你,这个时代的现象是变化的,你要懂得与时俱进,但是必须掌握了那个不易的规律的人,才可以谈创新。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不能够不学《论语》,因为我们不学《论语》,我们掌握不了那一个普遍的“道”,我们自以为是,认为还是去创新,其实走了很多的弯路。那这个是第三种,对传统文化的错误的印象。

第四种就是认为,传统文化净搞形式主义,讲繁文缛节。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批评,都是看到社会现实的一些不良现象,就认为这是传统文化所导致的。其实恰恰相反,这是没有真正深入传统文化所导致的,比如说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还有各个大的赛事的开幕式上,中国人把这个开幕式弄得很豪华、很奢侈、很浪费,很多国人看了之后就不满了,说你看,这都是传统文化导致的,就讲这些繁文缛节、讲排场。那我们读《论语》,我们就知道了,中国人对“礼”确实是很尊重,但是这个“礼,与其奢也,宁俭”。说这个礼,与其搞得很奢华很排场,宁愿节俭,只要你表达出对客人的敬意,就可以了。还说“丧,与其易也,宁戚”,这个丧礼也要抓住根本,与其你把这个客人招待得面面俱到,非常地合意,不如从内心表现出对死者的哀伤,这都是让我们处处回到根本,不是让你讲形式主义。

那么像我们现在,很多的人学《弟子规》,讲“揖深圆,拜恭敬”,很多的人看了之后就不理解,他说:“你看,还要九十度的鞠躬礼,这不是搞形式主义吗?”其实他不知道“礼”,它是通过这种形式,来培养一个人的道德情感、道德品质、仁爱之心。当我们能够把自己最尊贵的头低下去的时候,我们是从内心折服了一个人的傲慢之心,而且你看两个人如果有什么矛盾、有什么不满,通过这一见面一鞠躬,这个矛盾也就化解了。那什么样的人最难鞠躬呢?就是有钱的人、有权的人、还有有学问的人,当然这个学问要带引号,不是真正的学问,就是有知识的人,我们所说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这些人鞠躬最难呢?因为这些人,最容易有傲慢之心,所以他看了这个躬,他会很难接受。我们都知道即使是乞丐都有一种傲慢之心,所以这个傲慢之心,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这个乞丐他是身无分文,已经沦落到乞丐的地位了,结果他坐在街上,看着过过往往的这些车子,就这样说:“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嘛!”你看看连乞丐还有这样的傲慢之心,更何况我们一般人呢!所以这个礼,这个躬鞠下去,你从内心表达出对对方的恭敬,折服了自己的傲慢之心。这个对人性情的培养、人格的培养,都是非常地有帮助的,所以我们说这个形式很必要。当然中国人更加重视的是本质,就是这个礼它所包含的对人的尊敬、还有仁爱、还有同情之心。

那么在《论语》的另一个地方也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说这个礼呀礼呀,难道就是呈现玉帛这样的形式吗?音乐呀音乐呀,难道就是敲钟打鼓吗?那么在这里,孔老夫子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徒在形式上做文章,而更加重视礼乐的实质。那么这一句话,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文化建设也是特别地有帮助。你看自从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后,结果我们的广播电视都把那些地方歌舞、戏剧、音乐搬上了银幕,以为敲锣打鼓、唱唱歌跳跳舞,就是进行文化建设了。文化,它的本质是“以文化人”,也就是说这个“文”,是文章、文字、礼乐、曲调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起到什么作用呢?起到变化人的气质的作用。所以古代的人创作音乐、教导人礼仪,都是要起到培养起一个人平和的性情,然后培养起一个人的恭敬之心、仁爱之心等等,这才是起到了变化气质的作用。如果我们把那些摇滚乐,还有那些非常浮躁的音乐歌舞都统统搬上了银幕,它确实也起到了变化气质的作用,但是它把人往哪方面去变化呢?它让人变得更浮躁,更加地心浮气躁。所以现在的孩子,如果男孩子喜欢看奥特曼,他都会有多动症。而现在的游戏都是打打杀杀、暴力色情的内容比较多,如果这个孩子经常喜欢打这些游戏,他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暴力的倾向,即使是女孩子,也有这种倾向了。这就是告诉我们,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不能够仅仅重视这些形式,要重视它的本质,所以孔老夫子恰恰是反对形式主义的。

当然,我们对儒家文化、孔老夫子的误解有很多很多,我们这里边是举了四种最常见的误解,在后边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那我们讲这些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有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就对《论语》、对孔老夫子、对儒家文化丧失了信心。所以在今天这个社会,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回到经典之中,回到经典之中,你才能够得到圣人原汁原味的思想。那么这个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讲《论语》。

第二,我们讲一讲《论语》经题的名字,“论语”两个字是什么意思。这个“论”字,在三国时期曹魏的何晏,著有一本《论语集解》,这也是对《论语》的一个权威的注解,它也是收集在《十三经注疏》之中。到了宋朝时,邢昺为《论语集解》作了一个《注疏》,这个《论语注疏》就是解释何晏的《集解》。那么在邢昺的《注疏》中就讲到,这个“论”它有五个含义,他说:“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为什么叫“纶”呢?经纶世务的纶,他说:“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也就是说,你读了《论语》,可以对治理天下、匡济天下有所帮助。在宋朝有一个学者叫罗大径,他写过一本书叫《鹤林玉露》,在这本书中他就讲到,在宋朝初年,当时的宰相赵普,就是专读《论语》,结果有人说赵普只会读《论语》。结果这个宋太宗赵光义就问他,他说:“你是不是只懂得学《论语》啊?”赵普怎么回答呢?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也就是说,我平生所知道的,确实没有离开《论语》的范围。并且说:“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治太平。”也就是说当年赵普曾经靠半部《论语》帮助宋太祖赵匡胤取得了天下,那么现在再靠半部《论语》帮助太宗赵光义来治理天下。所以古人有句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那我们从这一句话中就可以看到,这个《论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可以打天下,而且也可以治天下。换一句话说,无论是在治世,还是在乱世,都能够用得上。那么这个是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叫:“圆转无穷,故曰轮也。”就像车轮一样,圆的车轮,轮转无穷。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真理在古代适用,在今天也适用,在中国适用,在外国也同样适用,可以广泛地流通,广泛地流布,是这个意思。我们都知道在五四运动和十年文革之后,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使我们一度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所以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后,看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又盲目地向西方学习,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升不起信心。

但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英国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叫汤恩比,他专门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历史,也就是说,他专门研究各个国家的文化历史。那么最后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说:“能够真正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的孔孟儒学和大乘佛法。”这是一位英国人说的。无独有偶,在1988年有一批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们在巴黎开会。面对当时世界性的环境危机、恐怖主义、道德危机、诚信危机,他们也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呼吁,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夫子的智慧。”这些人或者是历史哲学家,或者是科学家,他们都有科学的精神,他们提出一个论断,绝不是偶然的。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我们看一看,为什么他们没有说能够拯救21世纪社会问题的是西方文化呢?在近现代以来,西方的主流价值观就是自我,而这种自我又是一种占有性的自我。什么意思呢?就是以我所拥有的东西,作为评价个人价值的标准。比如说我的车子、我的位子、我的房子、我的票子,这些都是外在于我的东西,其实说白一点就是自利。那么怎么样才能获得自我利益的满足呢?要获得自我利益的满足,就要去和别人竞争,所以竞争向上提升,变成了斗争,这个阶段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问题就出现了,而斗争还是不能够解决问题,获得不了自我利益的满足,这个斗争就会向上提升,变成了战争。在当今社会,我们一打开新闻媒体,就看到局部的冲突等等不断。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西方的价值观普遍流行所导致的。那么战争如果再向上提升,比如说一方不理智,使用了原子武器,最后的结果就是会导致双方同归于尽,这就是世界末日。所以依靠竞争的方式,获得自我利益满足的价值观,没有给人带上一个光明的前程,而只是给人类引向了穷途末日。

但是可惜的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中国人所学到的,就是这样一种以竞争的方式,获得自我利益满足的价值观,所以我们的社会,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一个孩子回来了,回到家就跟妹妹说,她说今天有一个同学来问了我一道题,我知道这个题怎么做,也知道答案,但是我就是没有告诉他。这个妹妹听了就说,她说如果换了我,我就会告诉他。她这样一说,这个姐姐就很惭愧,觉得自己年纪比妹妹大,但是德行却没有妹妹好。但是她的惭愧心才刚刚提起,没有想到这个妹妹怎么回答呢?她说我会告诉他,我会把错误的答案告诉他。这是什么观念导致的呢?这就是竞争的观念所导致的。像这样的例子,可以说层出不穷。这些结果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互助、没有了关爱,而只有利、只有名,这个社会就很危险了。孟子就曾经说过:“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从上面的领导者到底下的老百姓,都在干嘛呢?都在交相争夺利益,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呢?《论语》的核心就是仁爱。这个仁爱之心,必须要有一个根,才能长养出来,而中国人的伟大之处,就是找到了仁爱之心的根本,那就是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友悌之心。我们把对父母的孝、对兄弟的友悌之心向上提升,就会关爱来到我们身边的一切人,这就是《论语》上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那我们不仅要对别人有关爱的情感,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还要做出实际的行为给予帮助。所以互爱之心再向上提升,就是互助,那就是《孟子》上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这个互爱互助之心再向上提升,那就是我们古人所说的大同社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和谐社会。这个和谐社会就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不仅是把自己的父母当成父母,也用对父母的心关爱像父母那么大年纪的长辈,不仅仅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孩子,也要像关爱儿女的心去关爱像儿女那么大年纪的孩子;使老年人都能够得到好的赡养,养老送终;使壮年人都能为社会所用;使年幼的人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使老弱病残幼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够得到赡养、关爱和帮助,这才是和谐社会,这才是大同世界。

所以我们看,为什么西方人说“唯有中国的孔孟儒学与大乘佛法”?因为孔孟儒学的核心是仁爱忠恕,而大乘佛法的核心是真诚慈悲,实际上就是仁爱精神,这才能解决问题、化解冲突。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化敌为友”,怎么样才能化敌为友呢?它是靠真诚心的感化。就像舜王,他的后母、弟弟三番五次地要置他于死地,他并没有怀恨在心,想着我终于有了位置,可以打击报复他们了,他是想着自己没有尽到人子之道、没有让父母满意,念念是反求诸己、反省自己的不足,最后他的真诚心感化了他的后母和弟弟。所以矛盾之所以不能够化解,什么原因呢?原因就是“德未修,感未至”。我们的德行修养得不够深厚,所以人家还没有被感动、被感化。所以中国人讲,怎么样化解矛盾呢?化解矛盾是要感化。中国人又有一句话说“仁者无敌”,并不是说,有仁爱心的人就没有人诽谤他、和他对立,但是有仁爱心的人,他从内心不和任何人起对立,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去帮助他,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化敌为友。

所以我们看西方人能够提出这样的论点,确实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也是通过学习《论语》,要树立起对古圣先贤的信心。实际上信心的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很多人都没有去读《论语》,就被有一些二手的学者,这些文章以一种先入为主的意见,误以为这个儒家思想是什么样的,就不愿意再去深入学习了。这个是第二个含义。

第三个含义叫:“蕴含万理,故曰理也。”也就是说《论语》上所讲的道理,是很深、很广泛的,它既包括宇宙自然的规律,也包括社会人文关系的道理。所以在汉代的时候有一个扬雄,在他的《法言》,对“儒”下了一个定义,什么叫“儒”呢?“通天、地、人谓儒”,也就是说,学习儒家的人不仅仅通达了宇宙自然的规律,观察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体会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事实,观察到天人合一的这种规律,而且也观察了社会的人伦秩序保持稳定必须遵守的人伦大道,他对于这些道理很通达,这样的人才成为“儒”。那么在《周礼·天官》上,也对“儒”下了一个定义,它说:“四曰儒,以道得民。”第四种执掌叫“儒”,“儒”是干什么的呢?他给大家讲的是“道”。因为他给大家讲的是“道”,所以他深得民心,受到人们欢欣喜悦地拥护和接受。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儒家所讲的这些道理,并不是逼迫着人,让人们硬着头皮去勉强参与的,而是人们欢欣喜悦地去接受的。为什么呢?因为哪一个父母不希望儿女孝顺自己的呢?哪一个兄长不希望弟弟恭敬自己的呢?哪一对夫妻不希望和睦相处的呢?而儒家讲的恰恰是这些道理。而我们社会现在之所以出现了伦理关系的紊乱,父杀子、子杀父,兄弟因为财产互相争讼,夫妻同床异梦,甚至都把对方给杀掉了,这就是伦理关系的紊乱。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讲“儒”的人没有受到重视。在文革之后,批林批孔批周公,儒家被打倒了,不仅儒家被打倒了,还出现了儿女可以去批斗父母,学生可以去揪斗老师,夫妻被分成不同的派别,这样的现象,把这个人伦关系彻底给颠覆了。那么它的遗毒一直流传到现在。那就是,即使是和我们最亲近的人,经过文革的人,对他们最亲近的人都不能够完全信任。这个就是,如果儒家没有了,没有人讲这些宇宙自然的规律、人伦关系的道理,这个社会和人生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蕴含万理”就说明,《论语》上的道理既可以教人安身立命,过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也可以经世致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多的借鉴和启发。

第四个含义:“篇章有序,故曰次也。”《论语》一共20篇492章,每一篇都是独立的,但是它的思想却是连贯的、一脉相承,所以它叫“篇章有序”,这个就很难得了。我们再看《论语》中的每一句话,也都是很有逻辑性的,也是很连贯的,这个叫“篇章有序”。

第五个意思叫:“群贤集定,故曰撰也。”“群贤”就是指孔老夫子的弟子,他们共同编纂,最后编辑成书,所以称为“撰”,就是撰写的“撰”。这是《论语》的“论”五个含义。

下面我们看这个“语”,“语”字,邢昺引郑玄《周礼注疏》里说:“答述曰语。”“答述曰语”,这说明这个“语”着重在答,也就是孔老夫子回答别人的提问,这个人包括他的弟子,也包括当时的国君、官员,甚至于他的这些弟子之间的这种答问,都是被编在这本书中。下面他说:“以此书所载皆仲尼应答弟子及时人之辞,故曰语。”因为这本书所记载的,都是孔老夫子应答他的弟子以及当时的一些人的话,所以称为“语”。这就是说,这个“语”着重在答,别人问他,他来答复。当然你说明一件事,叙述一件事,这也叫“语”。这是对“论语”这两个字,我们进行了解释。

那么《论语》是谁来编纂的呢?汉代的刘向说,是群弟子咸记。这个“群弟子”是不是所有的弟子呢?肯定不是所有的弟子。郑玄认为就更少了,他认为《论语》是谁编纂的呢?是仲弓、子游、子夏,这几个弟子编纂的。郑玄,他是汉代的一代大儒,当然他说的话也是有根据的。到了宋朝程子,他认为,他说《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有子和曾子的门人所记,也就是有子和曾子的弟子所记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论语》之中,称有子和曾子的时候都称“子”,这就说明不是他们的师兄弟来写的。因为古人礼上有规定,说朋友同学之间互相称都称字,表示恭敬。那么称“子”的,就是他的弟子,称他“子”。在清朝有一个章学诚,他说这是曾子的弟子们所记录的。他为什么认为是曾子的弟子们所记录的呢?因为在《论语》中,有一章是写到曾子过世的情形,而曾子他是孔子弟子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弟子,《论语》中还有关于他过世的记述,说明《论语》是曾子的弟子所记录,至少是成书在战国时期,因为曾子逝世于春秋战国初年,这样的推断都是很有道理的。这是对《论语》是谁编纂的,我们给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现在我们所通用的《论语》读本是哪一个版本呢?《论语》的版本在历史上有三种,有《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这个《古论语》就是用古字所写的,是在孔子的屋子里发现的、从墙壁里挖掘出来的,《古论语》一共是21篇;而《齐论语》是齐国的学者传下来的,总共有22篇;《鲁论语》是鲁国的学者传下来的,总共有20篇。在西汉末年,学者张禹将《鲁论语》和《齐论语》汇集在一起,把新的《论语》定为20篇,称为《张侯论》。后来到了东汉末年,经学家郑康成(郑玄)以《张侯论》为底本,又参考了《齐论语》和《古论语》,重新编校成了一个新的版本,这个版本,就是我们现在通行的《论语》版本,一共有20篇。郑康成所编订的版本流传之后,《齐论语》和《古论语》也就失传了。那么我们现在所读的这个《论语》,就是郑康成最后编订而成,一共有20篇,每一篇都是以这一篇首句的两个字或者三个字为标题,所以它这个题目,本身没有特别的意义。这是我们讲的《论语》的版本。

下面我们再讲一讲《论语》的注解。《论语》的注解自古以来有很多,因为《论语》很重要,所以历代都有很多大家对它进行注解。我们举几个比较重要的注解,第一个就是三国时代曹魏的何晏,他有一本《论语集解》,后来被收入《十三经注疏》。宋代以前的人读《论语》都是要读何晏的《论语集解》。到了南北朝的梁代,宋齐梁陈的梁代,有一个学者叫皇侃,他有一本《论语集解义疏》,是根据何晏的《集解》作底本,进行了注疏。到了宋代,邢昺也是依据何晏的《论语集解》作底本,又再次进行了注疏,他的这个就是《论语注疏》。这个《论语注疏》对于文字的训诂、文字的解释考证,乃至于对义理的解释,都更加地详尽。到了南宋,就是朱熹对《论语》也是进行了注解,叫《论语集注》。朱熹做学问很扎实,他在《论语》上也是用了毕生的功夫,当然他对《论语》的注解也有一些偏颇之处,后代的学者、考试都是依据《论语集注》,所以它的影响很大。他不仅仅重视了文字的考据、考证,而且在这部《集注》中发挥了他的理学思想。到了明朝的时候,就是明末清初,有一位蕅益大师,他也是净土宗的第九代祖师,他对《论语》进行了一个画龙点睛的注解,他这本书叫《论语点睛》,收在《四书蕅益解》之中。他是通过把儒和佛的义理相融通,用佛教的道理,来解释《论语》,那就对《论语》的理解提升了。因为这个蕅益大师是一个开悟的人,在开悟的人那里,他看到的是理,而不是执着于文字相,所以他的解释也是非常值得参考。到了清代,就是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也是一部很权威的注解,他在吸收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加上了清朝人注释的特点,也就是他更加重视文字的训诂、重视史实的考订。在过去的注解当中,这个水平应该是最高的,但是因为他的考证非常地详细,就变得十分地繁琐,所以也会让后人望而生畏。近代对《论语》注解,有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还有程树德的《论语集释》,还有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还有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要》,这些都是很可贵的对《论语》的注解。我们学习《论语》,可以主要参考这里边的一些注解。

当然我们学习《论语》,重要的是“悟入”,而不要死在注解之上。我们知道,这些注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注解的水平和他自己的修养水平、还有他的功底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看了何晏的注解,那是何晏的《论语》;看了皇侃的注解,那是皇侃的《论语》;你看了邢昺的注解,那是邢昺的《论语》,那不是夫子的《论语》。所以我们学习《论语》要明白这个意思,就不会死在古人的注解之上。古今的这些注解在我们面前,只是参考参考而已,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要自己去悟入,通过自己的体悟,然后再去对照这些注解,那么你也能分辨出,古人的注解孰优孰劣,也能看出他们层次的高低。

这是我们讲的《论语》的一些基础知识。我们今天这个课程就讲到这里,下一次我们再进入《论语治要》正文的学习。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