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37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37集
2014-01-22

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论语治要》,我们看《季氏》篇。

上次我们看到,君子有三乐,我们看到“乐骄乐”。下面我们看“乐佚游”,以佚游为乐,佚游的含义很广泛。依王肃注:“佚游出入,不知节也。”佚,就是出入没有固定的时间。古代的时候,在位者打猎都有一定的时节。如果不按时间也不行,如果出入没有节度,那么生活无规律工作无秩序,一切都陷于混乱。不论居家处事还是饮食起居,都不能没有次序,必须有规律。一个人的生活也必须列出时间表,作息有次序,工作有计划。人生短短数十春秋,每天二十四个小时如果安排不好,就很容易虚度。有一首偈子这样说:二十四小时,八十床上眠。三餐费三点,加刷牙洗脸,冲凉大小便,需要一个钟。午休小动作,又花一小时,读报看电视,电话并聊天。至少三小时,还有别事情。你看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这些拉拉杂杂的吃睡等等,就剩下得不多了。如果不珍惜的话,这一天很容易空过,所以修学要懂得精进的重要性。在《长阿含经》卷十三中说:“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如果不计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早晚都勤修,精进修习,做一些重要的事,这个事业没有不成就的。无论是做世间的事业,还是做修行的道业,都需要精进。

“乐宴乐”就是以宴乐为乐,朋友酒食聚会,不可久留。如果以此为乐,对于身心都有损害。在《左传》上记载,鲁庄公22年,陈国发生动乱,太子御寇被杀,公子陈完流亡到了齐国。齐桓公就想任命陈完做卿,他辞谢说:“我是流亡到齐国的人,您收留我就是很大的恩惠了,还怎么敢接受这么高的官位呢?”最后齐桓公任命他做了工正,就是一个主管工匠的官衔。陈完接受了,随后陈完请齐桓公喝酒,两人喝得很高兴。不知不觉到了晚上,齐桓公就说:“以火继之。”意思是说,我们再点上灯接着喝吧,因为喝得还没有尽兴。齐桓公喝得这么高兴,如果是普通的人,一定会答应他的要求。可是陈完没有答应,他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我只是选择了在白天来招待您,没有选择在夜晚招待您,所以不敢听从您的命令,这就等于直接把齐桓公给拒绝了,接着陈完还陈述了拒绝的理由。“酒以成礼,不继之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意思是说,酒是帮助完成礼义的,不能没有限度地喝下去,这才符合义,这才是适宜的;能让君主完成礼,同时又不饮酒过度,这才是对君主真正的爱护。话说到这种程度,齐桓公当然不好意思继续喝酒,一场酒席也就到此结束了。所以你看,古代的人即使对国君的要求,如果觉得不符合礼义,也都会婉言拒绝。《朱伯庐家训》也说:“宴客切勿流连。”《朱子家训》上说:朋友宴会不可留恋。半夜喝酒是不对的。

“损矣。”就是你做了这三条,犯了这三条,有损自己的身心。这与自己的修身有关,而平天下以修身为本,所以这三条,也和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有关系。所以有人说,什么是最高明的管理呢?把自己管明白了,就是最高明的管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己身修不好,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谈不上了。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侍于君子有三愆”,这个“愆”当作过失讲。虽是君子容易犯三种过失,像年少者侍奉年长长辈,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怎么样才能做好呢?要“博我以文,约之以礼”。要在学礼上入手,这个礼就是平常生活的规范。侍奉君子(就是有德有位的人),与侍奉普通人不同。君子或有位或有德,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那么要从哪里做起呢?要从学习《弟子规》做起,中国自古上学,先念:口而诵,心而为。口里念诵,心里研究,必须口里念熟,才能在生活上随时提醒自己。所以为什么要把《弟子规》背诵下来呢?就是在生活的每一个境界之中,都能够时时提起。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就是话未到当说时而说,这个被称为躁。郑康成注:“躁,不安静也。”比如说君子还没有问你,你自己就先说,这就是犯了心浮气躁的过失。比如说在集会的时候,主席或者主人若与你说话,你才可以说。如果在座的是你的晚辈,可以随意一些;如果在座的都是长辈,不论何人,没有同你说话,你不问自说,这就是心浮气躁。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就是话当说而不说,被称为隐。孔安国注:“隐,不尽情实也。”比如说君子已经问你了,你就应该把话明白地说出来,如果不说这就是犯了隐匿之过。不论长辈晚辈,若是问你问题,你都吞吞吐吐,这就是慢、骄慢,很容易得罪人,便是过错。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没有观察君子的颜色就说话,谓之瞽。《论语集解》周先烈注:“未见君子颜色所趣向,而便逆先意语者,犹瞽者也。”这个颜色就是表示意向,与人说话要看君子的意向而说,否则等于是瞎子,大为失礼,所以也是过失。像卫灵公与孔子说话,卫灵公言:“胡之将至。”孔子遂行。孔子便离开了卫国。这三种过,不单不能对君子,对任何人都不能犯。但是对于君子犯了这几个过失,就更加严重了。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要有三戒:依人生少、壮、老三个时期,戒三件事,这也是修身的方法。这里为什么没说小人有三戒呢?因为小人有什么戒啊,小人甘为小人,有戒就不是小人了,小人便无戒。所以这里必须讲君子。从这里我们可以分辨,谁是现在的善知识,有戒者为君子就是善知识,无戒者为小人就不是善知识。凡是自爱的人,都爱自己的身体。人有三期,少、壮、老三时。

在《礼记·曲礼》上,对于什么时候是少是壮是老,都有具体的界限。少年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少时这个是指身体,血属阴,气属阳。人的身体必须阴血阳气流行,始能维持生存。少年身体内的血气尚未充实,未充足的时候称为未定,要戒的是色情之欲。因为色欲最损血气,不戒则身体发育不全,往往夭折,故须戒色。在古代的礼规定,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这就有戒色的用意。如果没有到年龄就婚配,有损身体,都早亡,亏了血气活不到大年纪,所以要戒之在色,这一点要小心。到了壮年之后,就是三十岁以后,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这个时候血气正好刚强,因为生理的关系,自然好勇斗狠,难忍一朝之愤。而与人争斗必然会招凶惹祸,故须戒斗。戒斗的积极意义,就是以饱满的体力精神,用于正当的事业。三十而壮,也就是说男子到了三十岁,气血才充足,到这个时候不是正好吗?正好用于做正当的事业。

一年四季,夏季,夏历的四季是自东方开始,日出也是在东方。所以孔老夫子说行夏之时,四五六月是最壮的时候,但是从夏至之后,太阳的直射赤道这个时候便开始回归。到了夏季还没完,过了夏至为小暑、大暑。到七月立秋以后,百草都不再发展,到时候结子,植物结子便不生长,小动物一交合就死。因为什么呢?因为到了饱和点,所以年壮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所谓好花看到半开时。做事就要趁这个时候,过了这个时候便不能再做事了。所以孔老夫子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观也已。”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没有做出什么大事,这个也就不足观也已了。

“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到了老年时,七十谓老,《内经》上说男子六十四以后,就渐至老境,所以人生七十古来稀。“血气既衰”,人什么时候变白头发呢?五十曰艾,阳气冲不上来。发,头发是人全身阳气的总汇,所以五十岁之后头发开始变白了。“得”,孔安国注曰:“贪得。”老年血气已衰,体力不济,如果贪求事功,希望有所得,不但身体不能适应,而且事情也办不好,所以要戒得,不能够贪得无厌。《礼记·曲礼》说:“七十曰老而传。”七十岁被称为老,而传,就是要把事情都交代出去,这就有戒得的意思。王凤仪老善人讲老人道,说了一句话,说:“老人性如灰,家事一旁推。”七十岁以后的老人对于家事,儿女的事,儿孙的事,都不要管得太多。性如灰,就说明他已经烧完了,剩下的那个灰,没有太多的余热了,就像蜡烛在风中,随时都有可能被吹灭的危险。所以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叫风中残烛。那么到这个时候要把自己的精力,用于办生死之事,而不能够把拉拉杂杂的小事放在心上。而且老人要明白一个道理,老人你贪得再多,其实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些东西老的时候,死的时候也都带不走,贪了那么多也没用。那么戒色、戒斗、戒得,虽然是说养身,实际上也是有养德的意思在其中。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君子有三畏”,君子就是指在位以及求过学的人,在位者与不在位者都包括在内,只要求学就称为君子。君子有三条恐惧的事,这个“畏”就是恐惧而不敢违背的意思。“畏天命”这个古代的注解,把天命都解释为善恶报应。比如何晏的《论语集解》就认为:“天命顺之则吉,逆之则凶,所以可畏。”皇侃疏举《尚书·伊训》解释:“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刘宝楠《论语正义》也是举的是《周易·坤·文言》的解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些解释都是以善恶报应为天命。这与董仲舒《春秋繁露》教语篇,所讲的吉凶祸福大意是相同的。“畏大人”这个大人就是指在位的人。郑康成注:“大人,谓天子诸侯为政教者。”为什么对在位的人要恐惧呢?有的注解以为诸侯治国,天子治天下,各有权力维护朝野安定,不能干犯,所以可畏。也就是说在位的人有权威,得罪了他们便招致灾祸,这种说法不够圆满。有注解说:“大人是有德有位之人,故须畏之。”这个说法就比较周全了。因为之于对有权威的大人,自然就令人畏惧,孔子也不必要再特意提畏戒了。

“畏圣人之言”,皇侃疏:“圣人之言,谓五经典籍,圣人遗文也。其理深远,故君子畏之也。”圣人之言就是指在五经之中记载的圣人所遗留下来的文字。那么他所记载的都是恒常不变的道理,那么这些道理记在经典中,为的就是警示后世。违背了他就会有灾祸,所以君子畏之而不敢违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何晏的《论语集解》依据老子的《道德经》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解释小人不知不畏的原因,国法如网,虽然严密,但是犯法的人尚有能够幸免者。但是天命如网,恢恢疏远,作恶之人没有一个人能够逃避天罚。这个道理只有有道德学问的君子才能够明了。小人没有道德学问,不论是在位不在位,对天命不懂得,所以不恐惧,可以胡作妄为。因为不知,所以无知无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无知者无畏。

“狎大人”这是指小人对在位者的态度。小人既然不懂天命。懂天命是第一学问,若懂得天命,明了祸福的道理,那么其余的一切学问便都懂得了。一切学问不外“博之以文,约之以礼”。见大人有大人之礼。这个礼很重要,所以学习《常礼举要》非常的重要。有德有学的君子能知天命,也能礼敬大人;小人恰恰相反,不知天命也不知礼,所以轻视大人。“狎”就是一切不在乎,没有礼貌,很亲密,很随便。像对总统、尊长,不能够显得亲密而随便。

“侮圣人之言”,侮就是侮慢,看不起。小人无德无学,不知圣人所说的话都是真理,所以侮慢圣人之言。像民国以来很多的文人提倡废弃经书,这就是侮圣人之言。文化大革命打倒孔家店,这也是侮圣人之言。所得的结果是什么呢?五伦关系没有人讲了,伦理关系混乱了,社会不和谐,那么这个结果都值得后人借鉴,引以为戒。

这一章前后两段,前一段说“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三句,都各有一个“畏”字。后一段说小人,句法则有变化,仅说“不知天命而不畏”,然后就说“狎大人,侮圣人之言。”那么这个变化就是将天命、大人、圣人之言三者连在一起。三者为什么连在一起呢?三者有什么关系呢?古代的帝王都是圣人,一言而为天下法,大人与圣言都是出自于天命。古代称在位者为天子,就是天老爷之子,是替天行道者,所以天子的诏书开头都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为皇帝是天给他的地位,是要他来赏善罚恶,所以天子所制定的制度,颁布的诏书,都不能够违背天理。中国古来多圣人,比如天将以孔夫子为木铎,众生有福的时候,圣人就会出来教化。圣人一言而为万世法,不听圣人之言,甚至取消圣人之言,就是侮。小人既对天命不知不畏,所以对于大人与圣人之言,也不知不畏。那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讲五伦,讲长幼有序,君仁臣忠。可是现在呢?对于国家元首也不知畏敬。那么打倒孔家店,便是侮圣人之言。对圣人的话更是不听,以为是废话,以为听了圣人的话,在这个社会行不通,更不必做官发财了。这都是短见,都是误解。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人不学不知义,人不学不知道。这一章主要强调的是学,孔子把人的资质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人是生而知之者,他生来就知道一些事理。次一等的人是学而知之者,他虽然不学不知,但是一学就会,这是聪明的人。又次一等的人是困而学之,什么是困呢?孔安国注:“困,谓有所不通。”不通就是心智不开。但是他能发奋求学,人家学一遍就会,他学一百遍才会,能够这样苦学也能成功。就如《中庸》上所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别人学一遍就会,自己要学一百遍才会;别人学十遍就会,自己得学上千遍才会。但是你果然能够坚持这个方法,即使很愚钝也会变得很明智,虽然很柔弱也会变得很强大。最害怕的是什么呢?“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天资很愚钝,又不肯去求学的人,这是最下等,不能成为学者。“困而不学”这里单说“民斯为下”,不说天子或诸侯,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人君自幼非学不可,凡是帝王不论多坏,都必须念书,因为有老人逼着他要学;而百姓庶人则相对而言比较自由,学与不学听其自愿。如果庶人困而不学,这种民就是下等人。但是孔老夫子说这句话,仍然是有激励人求学的意思。我们天天要修学,学为君子,学为圣贤,虽然学的时候受到一些困难,但是也不是下等人。否则的话就像《礼记》上所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不够人格了。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里边讲的九思,有一定的程序,不能够颠倒。我们依据雪公的列表来讲一下。他先说明动作次第,然后再讲九思的意义,这样很容易让人明白。孔子的用意是说人一办事,就有对方,先如何办,再如何办,要依着次第而来,不能够颠倒。君子待人接物,开头就对象,这是第一步名为对境。怎么知道有这个对象呢?那就是由视听而知,眼看对方的形象,耳听对方的声音,都是对境。如果说话眼睛不看人,别人的意思你听也听不明白,这是第一步,儒佛都是如此。儒家讲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以眼耳为首,视以眼看,听以耳听,一律对外。那么视听确实,第二步就是表态。态是态度,色是颜色,貌是容貌,包括面部颜色与容貌而言,这个颜色有赤、黄、青、白、黑。比如说人羞耻的时候,面红;发怒的时候,面色发青;有病不高兴的时候,则脸色变白;不愉快的脸是黑色的。容貌则属于肌肉动态,比如说笑则解颐,怒则张目等等。表态就是表现自己的颜色、容貌等态度。第三步就是出动办事,动是动作。动作不过是言、事二者,言是言语,事是行为,事情办完之后有没有过失,必须预防,所以最后是防非。这就是九思的最后三条:疑、忿、得。疑而不觉来自愚痴;忿恨来自嗔心;得来自贪心;这三条贪嗔痴都是过失,必须防范。

君子是求学的人。不求学者,不论有没有学问,不能够称为君子。那么君子人从年轻到老,都要求学,就像孔子所说的“死而后已”。中国有一句谚语也说:活到老,学到老。有弟子问,说:“什么时候可以不上学?”孔子指着坟墓,意思是说到死了才可不学。学与不学有什么区别呢?这就是迷悟的不同,悟则处处都通,迷则处处障碍。所以这个九思的思,《说文解字》做“睿”字讲,引《尚书·洪范》:“思,曰睿”,依《六书总要》则做“念、虑、绎理”讲。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依心念,经过考虑,抽绎出合理的这个就叫思。佛家《百法明门论》讲:百法的五遍行,有触、作意、受、想、思。作意就是意念动;受就是接受外部的状况;一感受就会想;想了之后才是思。从这里可以看到,思在想之后。在《礼记·中庸》篇上也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求学先是博学,先学,广博地学习。第二步是审问,就是学了之后有不明了的地方,一定要问明白。慎思,谨慎地思考,然后再明辨之,笃行之,依着办事就不会有错。佛家也讲闻、思、修。上来必得先闻。其次思,这个思不是打妄想,依百法解释,思之后才修。学问经过思辨,才能够正确地实行,没有经过思,那你修的是什么呢?修的功夫不到,那成什么功?所以听懂一句按一句做就成功。那么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思”这个字很重要,为什么要经常听经呢?就是要慎思明辨,这样行起来才没有错误。所以求学的君子必须有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君子面对外境的时候,要思虑自己的眼是否看得明白,耳是否听得清楚,视听都不能够错误。比如说孔老夫子在卫国击罄,有人一听他击罄的声音,就知道孔子的心理,这就叫耳聪。中国人有句话说:听话要听音。不仅仅要听人家说出来的话的意思,还要听出他没有说出的话的意思,这个就叫耳聪。

“色思温,貌思恭。”君子与人相见,面对着对方,要思虑自己的颜色必须温和,容貌必须谦恭。《中庸》引《毛诗》说:“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这就是讲温和之道。“貌思恭”这个“恭”是面对对方的时候,一切表示恭敬。朋友见面的时候可以有笑容,如果是去见长辈,则必须肃静,如果笑就失礼了。现在很多人提倡见人就笑,一见总统就笑,这就是不恭敬。依照古礼,长辈可以笑容接待晚辈,但是晚辈不可以笑容对长辈。长辈见晚辈应该是低头看,这个是俯而亲之的意思。但是晚辈见长辈应该仰面看,这是仰而敬之的意思。

“言思忠,事思敬。”君子与人接洽事物,应当思虑自己所说的话必须忠实,忠就是忠信、诚实。能做到就说,说真话,不能做到便不说。在《群书治要》上记载:魏文侯与掌管山泽的官员约定一个时间要去打猎,结果到这一天却碰上了刮大风。魏文侯左右的人就劝他不要去了,他不听,他说:“怎么能够因为忧惧大风的缘故而失信呢?我不能这样做。”于是他亲自驱车前往,顶着大风去告诉掌管山泽的人停止打猎。所以你看这个古代的君主能够成就,那都不是偶然的,是因为他有一定的德行。现在的人都喜欢说应酬语,这个不能学。比如我们去买菜,说“我过一会儿再来买”,结果过一会儿没有来买,这就是不诚信。朋友见面,我们写文章都必须真实。士贵乎器识,不在乎文学。所以必须言思忠,这样自然少说话。那么办事必须认真,事思敬,就是办事必须认真。恭与敬不同,恭从心,恭的底下是心,这说明恭要出自于心,心中有恭在外表现出来,诚于中则形于外。敬,在这个地方讲的是,办事一点都不许办错,毫不苟且,一丝不苟。应该办到十分,就必须办到十分,差一分都不算敬。比如说我们当老师的上课不准时,这个就是教学不敬。上课不备课,没有准备,这也是教学不敬。

“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三句话是防非,也就是事情办完之后,还要自己反省一下,往往有不少过失,防非就是防范过失。事有疑惑自己不能解决,必须问人,如果心中有疑问,仍然去办就错了。如果以问人为羞耻,以显示自己的学问,冒充知道而不去问,那便永远办不好事,那就是愚痴,这个叫疑思问。忿思难,愤怒的时候必须忍耐,不能够对人发怒,否则对方怀恨在心,后来必有患难。《皇疏》的注,注得比较好,他说:虽然遇不合理的事,加在你的身上,也不以不合理的态度对待他。但是已经愤怒了,色、貌、视、听、言语都会变,表现出来,对方便怀恨在心,后来狭路相逢,有机会他一定会以恨相对,那个时候就有祸难了。所以每一发怒的时候,就会想到后来可能会有患难,要想免去将来的祸患,就不能够表现愤怒。比如说我们看汉代的刘宽,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发怒,确实像他的字所说的,宽恕待人。读书是为什么呢?读书志在变化气质。所以读圣人书,学圣人事,不是学文章,为了演说而已,要改变自己的气质。“见得思义”,无论财物、名位,来归于我,这个都叫得。见得当思考一下是不是合乎义理,如果合义便可以接受,不应当得的,就不能够接受。思问、思难、思义,可以防治贪嗔痴。这个呢是我们讲的这一句。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见善如不及”就是见到善人便觉得好像不如他,想要学他那样好,这就有见贤思齐的意思。《弟子规》上也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每一个人都有成圣成贤的本质本性,只要把这个潜能发挥出来,每个人都可以成像尧舜那样的圣人。所以《孟子》上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说:“涂之人可以为禹。”我们在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像禹那样的圣人。“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说,见到不善的事情,就像以手去探热汤而不敢接触,赶快远离。《了凡四训》上也说:人对自己的过恶就像毒蛇啮指一样,要赶快把这个指头砍下来,否则的话,这个毒伤到全身,人的性命就难保了。那么人要去恶,避免不善的事情,就要有这样的决心。而且不能够耽误,要迅速。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齐景公有马千驷”,齐景公是一国的诸侯,而且齐国是个大国,兵车有千辆,一辆有四马,千乘就是有四千匹马,王及以外的附属还不论,可见他是很富贵的。齐景公为大国之君有如此的势力,但是到他死的那一天,人民想不出他有什么善行可以称述,没有人会想他,称赞他。古代的时候有伯夷、叔齐两个兄弟,饿于首阳山下。到了孔子的时代,人们还称赞他们。伯夷、叔齐是殷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长子,但是孤竹君的意思呢,是想让叔齐继位。伯夷看了出来,于是便借着事离开了孤竹国。叔齐他也明白父亲的心意以及长兄的意思,他觉得继位对不起他的大哥,于是也走了,去找伯夷。两个人离开故国,在山野里自己耕种,最后隐居在首阳山。

“首阳山”,马融注:在河东蒲坂县华山之北,河曲之中。他认为首阳山在华山的北面,那么其他的各种注解和考据还有好几处,都很难确定了。周武王在伐纣的时候,伯夷、叔齐他们就叩武王之马而谏,认为臣伐君是不对的。周武王的左右就想杀害他们。姜太公认为这两个人是贤人。你看为了让国都逃离了自己的国家,隐居山林。于是就命令人把他们给放了,于是伯夷、叔齐离开了。周武王胜利之后,周得到了天下,伯夷、叔齐很有志气,不食周朝的粮食,于是在首阳山采薇而食。

后来有人对伯夷、叔齐说:这个薇也是周家所有的。伯夷、叔齐听到这句话之后,薇亦不食,七日饿死。那么伯夷、叔齐是否饿死在首阳山尚有疑问,有人说没有饿死,这里的经文只说“饿于首阳之下”,也没有说饿死。那么在《史记·伯夷传》对这一段历史也有记载。饿是穷的原因,和齐景公相比,伯夷、叔齐他们没有钱财,也没有地位了。子贡曾经问孔子说:“伯夷、叔齐何如?”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老夫子是怎么评价的呢?他说:“古之贤人也。”是古代的贤者,很有德行的人。

周初到孔子的时候,人们到了孔子的那个时候,还在称赞伯夷、叔齐,说他们兄弟让国,又孝又悌,能够长养社会好的风气。人这一生如果争名夺利,就把人生空过了,辜负了难得的人身。为什么呢?因为你纵使得了全球首富,全球大总统,也不能活两百年;纵使能活两百年,死后也像齐景公,没有人称叹他。为什么呢?因为他只顾自己享乐,而没有为天下的百姓做出任何有益的事。这一章开头没有说某人说的,没有孔子曰,有的注解认为并不是孔子说的话,如果是孔子说的,为什么没有“孔子曰”或者“子曰”呢?有的注解说是孔子说的,只不过是缺“孔子曰”三个字而已。这是周朝时代的事情,须有考据才能够说得清楚。最后一句话说,“其斯之谓与?”王肃注:此所谓以德为称者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德才能够为后世所称颂;没有德,有官位,有财富,也不足以为后世所称叹。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认为,此句上面可能有被省略的文字。

那么这一篇《季氏》我们也就讲圆满了,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