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12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12集
2013-01-03

尊敬的诸位朋友、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治要》。我们看《学而篇》的最后一句:“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之用,和为贵”。这个礼就是讲规矩,不能乱。但是同时在讲礼、讲规矩的同时应该以和为贵。中国古人通常用体、相、用来解释一个事情。那么这个礼的体,就是它的本体是什么呢?就是敬;礼之相就是它的表现形式,是仪;而礼之用,主要就是和。也就是说这个礼的根本是从内心表示出的一种恭敬心。那么内心的恭敬怎么样通过形式来表达出来呢?怎么样表现出来呢?那就是外在的仪,礼仪的仪。所以通过各种规矩、仪式才能够表达出内心的恭敬。

比如说我们《弟子规》就是最基本的礼,上面有一句话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者先,幼者后”就是一种形式,通过这一个形式表达出自己对长辈、父母、老师的恭敬。现在我们不讲这个礼了,饮食坐走都是孩子先吃、孩子先走,这个孩子就成了小公主、小皇帝,没有感恩之心了。父母为他付出了多少,他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个孩子教不好就是因为没有了这一个礼仪,表达出内心的恭敬和感恩。

我们学《弟子规》、学传统文化的人都见面要行鞠躬礼。很多的现代人看了之后就不理解,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要行鞠躬礼,现在都讲平等了,为什么我要给你鞠躬啊?因为人呢生来都有一种傲慢之心,即使是贫穷得如乞丐的人,他躺在大街上看到那些豪华的车子走过,都会:“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我们想一想,即使贫贱到连乞丐地位的人,他还有一种傲慢之心,更何况我们一般人呢?更何况有一点学问、有一点官位、有一点财富的人呢?所以这个傲慢之心会很容易表现出来。所以通过这一个鞠躬礼,把自己最尊贵的头给低下去,折服了一个人的傲慢之心。所以现在的人学西方的平等,觉得这个礼很难接受了,实际上他不知道通过这一个“礼”培养了一个人内心的恭敬。

在日本人那里,他把我们中国人的礼学得淋漓尽致。你看现在日本人见面,人与人之间问好都是九十度的鞠躬礼,结果日本的民族被称为世界上形象最好的民族。原因就是他们把我们的礼保持下来,一直运用在他们的生活之中,而我们自己却把自己的礼给丢掉了。青岛有一位企业家就给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说他们企业学习《弟子规》,结果上上下下都是相敬如宾,见面都是九十度的鞠躬礼。有一次,外国的企业家来参观他们的企业,一进门的时候,这个门卫就恭恭敬敬地给这个外国人行了一个九十度的鞠躬礼。这个外国人进来之后、参观之后就非常的感叹,觉得这个企业治理得这么好,气氛这么和谐。他就问,他说你们企业有多少人是日本人呢?这个老板很激动,因为他很爱国,他说我们企业没有一个人是日本人,我们全都是中国的员工。那一个外国人就不理解了。他说那我进门的时候你们那一个门卫所行的礼可是一个标准的日本人的礼呀。这下老板更激动了,他就把《弟子规》找出来了,他说你看我们《弟子规》上就有这样的说法,说“揖深圆,拜恭敬”,而这个《弟子规》都是总结古圣先贤的礼,说明我们这个鞠躬礼自古有之,日本人的礼全是从中国人那学来的。

但是遗憾的是,在我们中国看不到礼仪之邦的这种景象了。你要学礼要到哪里去呢?你要到日本那里、到韩国那里寻找中国人的礼。所以有人去日本留学到了一些非常偏僻的乡村,说这个民风特别的淳朴,真的是古代人所说的好像有点大同世界的味道。他们卖菜的人不需要有人在那儿看着,只是把这个菜上写上一个标签,这个菜多少钱,然后把这一个罐——装钱的东西放在旁边,谁想买这个菜自己放钱、自己找钱就好了。结果怎么样呢?没有人说拿了菜不付钱的,这是靠什么来取得的效果呢?这就是靠礼教化的结果。

前几天我们也去参观了斯里兰卡。我们看这个斯里兰卡的总统去上台演说的时候,下面坐着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不约而同地起立表示尊敬。而这个总统演讲完下台的时候要回到他的座位上,路过这些大臣、这些官员的时候,这些官员也是不约而同地起立表示尊敬。所以让我们想到了《论语》上的一句话,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就是我们侍奉君主、侍奉领导很讲究礼、讲究尊敬,但是现在一般人都不讲究这个礼了,如果我们讲究这个礼,就好像是在谄媚、巴结领导者。所以怎么样呢?所以出于这种原因,我们也就不讲究礼了,所以对领导这种恭敬心就越来越差了。这个就是导致了君不君,臣不臣。所以靠礼来治理国家,才能够使社会和谐。在历代,有增有损,是礼的仪式、表达形式,但是它表达的恭敬心是不变的。

礼的作用也很多。比如说它可以锻炼身体,它也可以折服人的傲慢心,但是最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最最重要的是以致和,就是达至和谐为最可贵。有一位讲中医的人就跟我说,他说你知不知道最好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是什么呢?你们学传统文化的。我说很遗憾,我们这个传统文化学得不到位,所以也不知道最好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是什么。结果这个中医就说了,他说最好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就是中国古人的拜祖先之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跪九叩首的礼。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说当你把这个礼做下去的时候,你从头到脚的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环节都运动到了。特别你看你经常叩头,你这个颈椎要不断地往下低,你这个颈椎就不会得颈椎病。你要鞠躬的时候,你看你要以腰作为轴,经常鞠躬的话你也不会得腰椎病。所以你看我们现代的很多的人,这个病那个病的很多,原因之一也是因为不行礼而导致的。所以古人的礼很多,见面就行礼,见面就行礼无形中就是一种锻炼。

当然这个礼的作用有很多很多,但是它最重要的、最可贵的地方就是能够达致和谐。所以这里边讲“礼之用,和为贵”。比如说我们彼此之间有一点小小的误会,小小的矛盾,结果见面之后把这个礼一做,把这个躬鞠下去,这个内心的矛盾也就化解了很多了。

下面在《论语讲要》上这样写道:皇、邢二疏皆以“和”作音乐之“乐”讲。就是皇侃和邢昺的注疏,都把这个和解释为音乐的乐,但是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上说,他说“和是礼中所有,故行礼以和为贵”。就是说这个“和”是礼本身所具有的,礼的作用、礼的目的就是和,所以行礼以达到和最为可贵。“皇邢疏以和为乐,非也”。 就是皇侃和邢昺的注疏把这个和解释为乐(yue),有点不妥当,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说法。下面一句话:“先王之道,斯为美”。这句话告诉我们礼是由谁来制定的,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必须遵循礼。这个先王就是指先代的帝王,这个王就是指圣人,而且还在君主的位置上的,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制礼作乐。先王为政之道就是“制礼用和”,通过制定礼仪制度来达到“和”的目的。所以这个礼是由古圣先王,就是先代的圣王所制定。

在《礼记》上,对于礼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也有一句阐述。它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则死,得之者生”。 也就是说古代的圣王是以什么来制定礼的呢?以什么作依据的呢?就是以自然而然的法则和规律。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古圣先王用礼来承顺天地自然的法则,来调冶人的性情。所以对于治国者而言,如果失掉了礼就会灭亡,得到了礼就会生存。而对于个人而言,如果失去了礼,他就不成其为人了。古代人有说“衣冠禽兽”。像在《礼记》上就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你看这个鹦鹉能够学人讲话,虽然能够学人讲话,也不过是一只飞鸟而已;猩猩也很聪明,智商很高,也会学人讲话,它虽然能够讲话也不过是一只禽兽而已。现在的人不懂得了用礼来节度人不合适的欲望和行为,虽然能够讲话,不也堕落得离禽兽不远了吗?变成了会讲话的禽兽了吗?所以这个礼呢,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礼,我们就把他称为衣冠禽兽。在《礼记》上,把礼的重要的社会作用还比作水的堤防。如果人们认为这个水的堤坝没有用把它废弃掉,一定会导致水灾泛滥。如果认为礼没有用,就像我们批判古礼是吃人的礼教,认为它没有用而把它废弃掉,那么就会导致社会灾祸的产生。

下面它具体讲了一些礼废弃的结果:“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僻之罪多矣。”假如这个婚姻的礼节废除了,夫妇相处之道没有了,这个痛苦就产生了。夫妻相处很痛苦,而淫乱邪僻的罪行也就跟着多了起来。“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如果乡饮酒之礼废除了,长辈和晚辈的次序失去了,那么争斗的刑事案件,就跟着越来越多了。“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背死忘生者众矣。”丧礼和祭礼都被废除了,臣下和子女对于君主对于父母的恩义就会越来越淡薄,结果背叛死者、忘记生者这样的事情,忘恩负义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了。“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而背叛侵陵之败起矣。”聘觐之礼废除了,君与臣错位了,结果那些臣子背叛、欺凌君主的事情就发生了。

所以这个礼确实是很重要。那我们举一个婚姻之礼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僻之罪多矣”。我们知道中国古人特别讲究婚姻之礼。在进行婚礼的时候,这个婚礼当然有很多的步骤。在将要举行婚礼之前的三天,女方三天不熄灯,男方三天不奏乐。为什么女方家三天不熄灯呢?现在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留下了很多形式,但是因为内容大家不了解,就误以为它是迷信。为什么三天不熄灯呢?因为再过三天这个女儿就要出嫁了,趁着她还在家的时候,抓紧时间给以她做人妻、做人母的教育,怎么样当好一个人的妻子,怎么样当好一个人的母亲。当然了,平时夫妻之间相处很和睦表演给儿女看,儿女已经学得很多了。但是在出嫁前的三天,要抓紧时间彻夜不眠、不熄灯地给女儿以这样的教育。这一天这个儿子,这个新郎要去娶妻,娶妻之前他很早就起来祭祀天地,祭祀祖宗。为什么这么做呢?这就是提醒自己:取妻生子并不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事,它关系到整个家风的承传、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那么他到了女方的家里,岳父岳母会非常郑重地亲手把女儿交到新郎的手上。什么意思呢?就是提醒新郎官,从此以后,我这女儿一生的幸福就托付给你了,你要对她很关爱。新郎就带着新娘跪拜岳父岳母,女儿感恩他们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新郎也感恩岳父岳母给自己培养了一个贤内助。这一个礼节,其实都是能够体会到这个女方家父母的心情。你看这个女儿长大,从小是爱如掌上明珠,看着她一天天长大的。现在她要出嫁了,要成为人家的妻子了,这种心情实际上也是很复杂的。新郎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感恩岳父岳母,这个也是让他放心,这个父母心中也会很宽慰。

这个女子娶上花轿,她坐上花轿之后一定要做一个动作,就是把自己的香扇从轿子的窗户口扔出去。什么意思呢?从前,女儿在家的时候是备受父母珍爱,是非常地娇气。夏天热了,稍微热一下要拿扇子扇一扇,说这个天气好热呀,所以非常地娇气,还有很多小姐的坏脾气。那么这一天,你要去做人妻、做人母了,就需要把你这些娇里娇气的小姐习气随着这一把香扇给它抛出去。那么她到了公公婆婆的家里,公公婆婆本来是在主人的位置上的,他们就从主人的位置退下来,退到了客人的位置上,而把这个儿媳妇儿从主人的位置上迎了上来。什么意思呢?从此以后我们这一个家的幸福就托付给你了,你要上孝公婆,中和妯娌,辅助丈夫,下教育好子女。这一个事情必须有很深厚的德行才能承担好。所以《易经》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女子的德行应该效仿大地。大地有什么特点呢?你看我们把脏的东西扔给它,干净的东西泼给它,它都毫无怨言,都没有拒绝,平等地接受。所以做女子的要效仿大地能够忍辱负重,厚德载物。所以这个女子的德行越深厚,她越能够忍辱负重,这一个家庭才越幸福。

两个人要喝交杯酒了,这个交杯酒也喝得很有味道。他们拿了一个葫芦瓜一切两半,然后夫妻一人一半。什么意思呢?就是提醒夫妻两个人本来是一体的,不分彼此。不是像我们现在学的很多西方的“先进”的观念,这个先进都是打着引号的。什么观念呢?就是婚前财产公证。这两个人还没有结婚,就想到以后一旦要离婚,不要因为财产起了纷争,所以先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我们看两个人还没有结婚就已经想到了以后可能会离婚,那么这一个婚姻怎么能够经营得好呢?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心想事成。一个人经常有什么样的想法,结果这样的事情往往就发生在他的生活中。如果我们去深入调查,追踪一下那些进行婚前财产公证的夫妻,看一看以后离婚的多不多,我们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真实不虚。所以中国古人的想法不一样,说两个人一旦结合就是一体的了: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不分彼此。那么这一个酒是甜的,葫芦瓜的丝儿是苦的,喝了这一杯酒之后就意味着夫妻两个人要同甘共苦,彼此扶持,白头偕老,共度一生。喝完这个酒之后呢,还要把葫芦瓜拿绳系在一起挂在墙上。为什么呢?因为人都很健忘,把这个葫芦瓜挂在墙上,在以后的夫妻生活中不要因为小小的磕磕碰碰就忘了两个人结合时的初心,也就说两个人最初结合在一起时那种发心。什么发心呢?我相信没有一个人坐在轿子上是这样想的,说这下可被我逮着了,我一定搞得他们家鸡犬不宁!我相信没有一个人在结婚的时候是这样的发心。那都是什么样的发心呢?说这一下,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终于可以两个人每天生活在一起,互相呵护,互相扶持,彼此关爱,白头偕老了。所以把这一个葫芦瓜挂在墙上就是提醒两个人在以后的夫妻生活中,不要因为小小的磕磕绊绊,小小的插曲影响了夫妻和睦相处的主旋律。

这个婚礼整个进行下来,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是提起彼此的责任感和爱心。婚姻之礼如果废除了呢?现在我们不讲婚姻之礼了,婚姻视同儿戏。有的人是上午去结婚了,领了结婚证,下午就离婚了。现在更多的人向西方学习,男女根本就不结婚了,就同居在一起,好呢,就在一起住;不好呢,就解散。这个夫妻之道,相处就痛苦啦。而且怎么样呢,邪淫的、邪曲不正的、放荡的行为就越来越多了。你看看我们从这里就知道了古人设置这个礼是什么呢?是防患于未然。就像这个水的堤坝一样,我们认为它没有用把它废弃了,结果就是物欲横流,这个人都活得不像人了。这个是婚姻之礼。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古代的尊师之礼。我们知道中华文化能够承传靠的是师道和孝道,所以中国古人对于尊师重道特别地重视。那么这个在古礼中也有一些表示,比如说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行冠礼,行成人礼,说明他成人了。同学朋友要送给他一个字,从此以后他的祖父母、叔叔伯伯、同学朋友都要称他的字表示对他的尊重,不能再称他的名了。他到皇帝那里去做官,皇帝要称他的字,表示对他的尊重。只有他的父母可以一生称他的名,此外就是老师可以一生称他的名。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老师的恩德和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父母给我们的是身命,而老师给我们的是慧命,所以对于老师特别地恭敬。

在丧礼之中,父母过世,要守丧三年。守丧三年是为了报答父母三年的不免于怀的养育之恩。那么老师过世呢,也要守心丧三年,也就是说你不用穿孝服,但是要从内心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常常记着、回忆老师的教诲不敢忘记老师的恩德。皇帝是一国之尊,他在接见群臣的时候都是以君臣之礼来接见。但是他在接见老师的时候就不能够以君臣之礼来接见了,而是要以主宾之礼来接见。一个站在东面,一个站在西面。这就是提醒皇帝呀,虽然你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是老师永远是你的老师,他不是你的臣子。那么做皇帝的都能够这样尊师重道,结果上行而下效,整个社会才兴起了尊师重道的风气。

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代的这个尊师之礼也是非常地隆重。那么为什么要办得这么隆重呢?这也都是教育,通过这些礼仪表达出内心的恭敬。所以古代的人带着孩子去见老师的时候,拜见老师的时候,都是要带一些礼物表示对老师的恭敬,不是说要去贿赂老师多照顾照顾我的孩子。到了老师那里先冲孔子像,这个父亲带着孩子行最重礼。当时的最重礼就是三跪九叩首的礼。那么现在的最重礼是三鞠躬礼。这个还不算,然后又请老师上座。老师坐下之后,这个父亲带着孩子,对老师行最重礼。那我们想一想这个老师坐在上面是什么感受啊?这个老师一定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为什么呢?因为你看人家的父母对我们这么样地尊重,对我们这么样地信任,把这个孩子就托付给我们了,那我们怎么能够不把这个孩子教好呢?他一定是尽心尽力负责任地把这个孩子给教育好,生怕自己的德行能力不够。这个就是古人他通过这一个礼表演给孩子看。就说这个孩子一生中最尊重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结果他对老师都如此的尊敬,那么他对老师的教诲怎么敢不听从呢?所以这个老师和家长一配合,这个孩子很容易受教。老师教孩子什么呢?老师教孩子要孝敬父母,所以这样的话,这个孩子就很容易教好了。

那么我们现在对老师没有尊重之心了,甚至老师把这个孩子多说了几句,说得重一点,父母还不理解。这个孩子回去告家长,家长就去找校长,校长再去找老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最后的结果是这个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老师也不敢给他指正过来。为什么不敢呢?因为第一,如果学生接受不了,心里会怨恨。第二他还会告诉家长,家长关系又很广,还要去找校长,校长还对你批评指责,甚至还给你上新闻曝光,说你怎么样对孩子不好。那么谁还会讨这个没趣呢?所以,学生没有办法教了,学生来到学校是为了混文凭,老师教导学生是为了挣工资,两个都是互相糊弄。所以这个师不师,学生也不学生了,这个学生也是没有办法教。所以这些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去学习西方的这些所谓的平等,老师和学生怎么能够平等呢?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但是在具体的事项上,表现是不平等的。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古圣先王他都是以尊师重道来传承中华文化,孝道如果没有了,这个师道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吕氏春秋》上有这样一段话,它说“先王的教诲,没有比孝更荣耀的了,没有比忠更显扬的了,忠臣孝子,是做君主的、做父母特别想要的”。显荣,就是能够得到好的名声。这是做人臣、做人子特别希望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做君主的、做父母亲的得不到忠臣孝子,而做臣子的、做儿女的也得不到想要的显荣。什么原因呢?说就是因为不知礼义。《论语》上说“不学礼,无以立”。因为他没有学,没有学礼义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没有人教他。没有人教他,所以才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所以古圣先王没有不尊师重道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说这个人无论有什么样的毛病缺点都没关系,只要他谦虚受教,这些毛病缺点都很容易改正。

最最困难的、最最难教的一类人,是哪一类人呢?就是这一类人特别的自以为是,傲慢,不把人放在眼里,认为自己都比别人强了,这样的人就很难受教,你想帮助他都帮不上忙。当然这样的人如果遇到自己特别佩服的人,他一心地跟着他学习、依教奉行,也是很容易转变,他转变得也是很快的。这个就是说找谁做自己的老师,这是很有学问的。就是找那一个你最最佩服的人。所以在古代的很多祖师大德那里都有这样的典故。这个人上这儿来求学了,两个人就开始聊天了,问了很多的问题,最后这个老师就告诉他了,他说你的缘分不在我这里,你到哪哪哪去求学,一定会有成就。因为这个也是他佩服的老师嘛,他就依教奉行,他就去那里去求学了,结果过了几年,就果然成就了。原因在哪里呢?因为在聊天的时候,这个老师就要问,你都看过谁的东西呀?都看过哪些书啊?在谈话的时候他就会特别提到一个人,对某某人特别地佩服,这个老师就知道了,说你的缘分不在我这里,你到哪哪里去求学,一定能够学有所成。因为那个人是他最佩服的人,他说话都会依教奉行。这个教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那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对谁有恭敬心就跟谁学习,最容易成就。

在《吕氏春秋》后面还接着讲了一段话,这段话也非常的有味道。它说“现在的人地位比不上古代的圣王,智慧更是不如古圣先贤,但是还不尊敬老师,还想得到道,那是不可能的了”。这句话说的很有味道。你看我们现在人学了一点传统文化就非常地傲慢,其实我们想一想自己有什么可傲慢的呢?我们哪里比得上古圣先贤一点点呢?所以你和这些古代那些成就的人、圣贤人相比呀,就觉得自己差得太远太远了,没有任何的傲慢可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不尊重师长,不尊师重道,我们还想学到道,那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古人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没有诚敬,我们任何利益也都得不到。所以这个老师要求恭敬,并不是说对他本人恭敬,而是希望对他所教的这个道,道业有恭敬。你对老师没有恭敬,你对所学的道就不会有恭敬之心,所以获益不大了。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尊师重道才能够学到真的东西,学到真的智慧。

我们刚才讲了,说这个礼的作用就是达到“和”的目的,所以中国古人特别重视以礼治国,强调礼主刑辅。在《汉书》上就有这样一段阐述:“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则民怨背,礼义积则民和亲”。说如果以礼义道德治理国家,积累的就是礼义道德;如果以刑罚来治理国家,积累起来的就是刑罚。刑罚积累得多了,人们就会怨声载道,离心离德。礼义积累得多了,人们之间就能够和睦相处,相亲相爱。下面它也说:“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说世间的君主、领导,想使人们向善的目的是共同的,但是采取的使人们向善的方法却是不一样的。“或导之以德教,德教洽而民气乐;或驱之以法令,法令极而民风哀。”有的是通过伦理道德的教育,礼义的教化来引导,有的人是通过法律法令来驱使。用伦理道德来引导的,德教和谐融洽的时候,民风就是一团和气,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风气很好,用法令刑罚来驱使,法令过于严苛的时候,民风就出现了哀怨。

在《汉书》上,我们看到这个董仲舒向皇帝建议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古代的国土也是今日的国土。既然同样是一片国土,古代能够使天下大治,上下和睦,不令而行,不禁而止,官吏没有奸诈邪恶,囹圄空虚,监狱都没有囚犯。恩德润及草木,德泽广被四海。以古观今,为什么相差的这么远呢?是什么地方出现了差错,以致道德风气衰败成这样呢”?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说同样是一片国土为什么古人治理时候像“成康盛世”,四十年监狱没有死刑犯,而现在道德风气却颓败,出现了这样的不良风气呢?那么后面他就给予回答了,“想来大概是比之古时,治国之道有所差失,或者是与天理有所违背呀。上天对待万物也是有分别的,比如说给予了很锋利的牙齿的,就去掉他的抵角;让它长着翅膀的,就让他只长着两只脚。这就是接受了大的好处,而不能同时再获得小的好处。同样的道理,古代凡是接受俸禄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官员,不以体力劳动谋生,就不得从事商贸事业。这就是接受了大的好处,就不得再谋取小利。如果已经接受了大的好处,又要谋取小利,连上天都不能够满足,更何况是人呢?这就是人民所以怨恨忧愁,苦其不足的原因。自身受宠而居于高位,家人温饱而享受厚禄,于是凭着富贵的财力和天下人民争利,人民怎么能比得上他们呢?因此富有的人扩大他们的产业、储藏他们的积累,还致力于此没完没了,欲望没有止境,并且还压迫践踏人民,人民渐渐因此而十分穷困。富有的人奢侈美满,贫穷的人艰难愁苦。因为什么呢?因为居上位的人,就是领导者不给予救助,那么人民都活不下去了,既然人们都不乐意活着,连死都不逃避,又怎么能逃避犯罪呢?这就是刑法之所以繁多,但是奸邪却制服不了的原因了。所以,享受俸禄之家以俸禄为生就够了,不能够再与民争夺产业。这样利益才可以普遍地分布,而人民才能够家给人足,这是上天的公理,也是古代的治国之道,上古的治国之道”。所以他建议皇帝说应该以这样的方法作为制度,大夫应该遵循它,并成为自己的行为。

古代的贤人君子、身居爵位的人都是这样的。他还举了公仪休的例子作例证。这个公仪休他身居宰相之位,自己非常地廉洁,要求属下不要与民争利,那么他自己也是率先垂范。他们家的这个织女织的布质量上乘,种的菜非常地好吃。结果怎么样呢?他就把这个菜给拔掉,把这个织机给毁坏,把这些织女什么的都打发走了。他说如果我们家自己种的菜这么好吃,我们自己织的布这么样地质量好,那谁还去买农夫种的菜,去买织女织的布呢?你看他不与民争利,严格要求自己,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所以他说古代的贤人君子、身居爵位的人都能够这样做,所以下面尊敬他们的品行而听从他们的教诲,人民被他们的廉洁所感化而不贪婪鄙陋。由此看来,天子、大夫也就是我们说的高级领导者是百姓所效仿的榜样,怎么能够自己居于贤人之位却像平民那样所作所为呢?

后边他说了两句话非常好,他说:“皇皇求财利,常恐匮乏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也就是说经常惶惶不安地谋取财力,并且担心财用匮乏,那是平民的意识,平民所应该想的事。惶惶不安地求取仁义,并且经常担心不能教化百姓的,这是大夫的意识,这是领导者应该考虑的事。他还引用《易经》上的一句话,他说《易》曰:“负且乘,致寇至”。就是背着东西又乘着车,就会招致贼寇来到。为什么呢?乘车是君子的位分,但是背负肩挑是平民所干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你身处君子之位,但是所作所为却是平民之事,这样的人就会给自身招致灾祸。

我们看了这些论述,我们再对比一下,我们目前很多官员之所以出现问题,就是没有依据古圣先贤的教诲,也就是当官的人不能够再去经商。用我们习书记的话来说就是当公务员的人就不要再想着去发财致富。因为你已经选择了做公务员这一个职位,这一个职位就要求你应该把怎么样给人民作表率、治理人民作为自己考虑的要务,而不是想方设法的去赚钱。如果你想去赚钱的话,你可以去经商。这一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国家所以治理不好,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按着礼来治理。这个礼是什么呢?就是接受俸禄的人就不能再从事商贸事业。把这个礼给违背了,所以这个社会才出现了苦乐不均,然后还有很多上访的事情啊,都是和这个相关的。所以我们看,古代的圣贤人治理国家,他们都是能够明了这些道理,所以把这个运用到国家的治理之中。

在“贞观之治”之中,我们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靠《群书治要》把国家治理好了。那么“贞观之治”的形成不仅仅是唐太宗一个人的功劳,就是他的皇后-长孙皇后,也是熟读经典,把以礼治国的理念运用到她的劝谏之中。

在史书上记载,这个长孙皇后生了一个女儿叫长乐公主,她和皇帝唐太宗都非常喜欢这个女儿。结果这个女儿出嫁的时候,唐太宗就命令给她备办的嫁妆陪送,要比长公主高出一倍,长公主就是皇帝的姐妹了。这个时候魏征就觉得不符合礼了,他就来劝谏。他怎么劝说的呢?你看你要劝谏也要熟读历史才行,才有说服力。他说过去在汉明帝的时候,要赏赐自己的儿子,说了这样一句话:说我的儿子的封赏怎么能够和先帝的儿子同等待遇呢?所谓的长公主确实应该比公主的地位尊贵,情分上虽然有差别,但是礼仪上却没有等级之别。假如您让公主的陪嫁待遇超过长公主,这恐怕在道理上讲不通。所以希望陛下能够考虑。结果唐太宗回到家里,就把魏征的这一番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听了之后怎么回答的呢?这个皇后很感叹的说,她说:我一直都听说陛下您很器重魏征,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天听了他的谏言,真的是能够以大义克制皇帝的感情,就是劝导皇帝,不要感情用事。这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正直的国家栋梁之臣。而且我和陛下有幸结为结发夫妻,陛下对我以礼相待,情深意重。即便如此,我常常在劝谏的时候还要看着陛下的脸色行事,要看皇帝心情好的时候才给以劝谏,不敢轻易地冒犯您的威严。更何况作为臣下,从情义上来看呢,情分生疏,从礼上来说呢,礼仪有隔,怎么能和夫妻相比呢?所以韩非说劝说是一件难事,东方朔也说劝说确实是不容易。但是忠言逆耳而利于行,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极为紧要。采纳忠言,民风就会安宁;拒绝忠言,朝政就会混乱。诚恳希望陛下能明白这一点,那么天下就太幸运了。

你看这个皇后这一番话,就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皇后的贤德,确实是超过一般的妇人,甚至是一般的男人。一般的人都会感情用事,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要听说有人不同意给她的嫁妆这么样地厚重,一定是很不高兴。但是长孙皇后深明大义,她还怎么样呢,她还派宦官使者带着五百匹帛到魏征的家中赏赐给他,就是因为他敢于犯颜直谏。你看这个皇后她做得确实是如理如法。按照礼来治国,所以才成就了“贞观之治”,被誉为礼义之邦。

下面一句,说“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这个在皇邢二疏之中,就是皇侃和邢昺的注疏中,这个“由”都解释为用。也就是说:无论大事小事,皆用礼,而不用和,于事也有所不行。比如说在《孟子》上有一个故事,有人向孟子请教,说“男女授受不亲是不是礼”呀?说男女在接受和给予东西的时候不要碰到手,这是不是礼的要求呢?孟子说,当然是礼的要求了。这一个礼的制定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那么这个人就又问了,如果这个嫂子落水了,掉到水里了,我要不要伸手去救她呢?因为我伸手救她,这个男女肌肤相亲就有接触了,是不是就违背了礼呢?孟子怎么回答呢?说男女授受不亲是礼,而如果你嫂子掉到水里你不去救她,就是连禽兽都不如了。你见死不救,还有什么仁德之心呢?连自己的嫂子都不去救。他说这个嫂溺啊,援之以手,这是一种权变。所以不能够事事都用礼,有的时候事事用礼也行不通,反而是什么呢?拘泥于礼的形迹、形式,而达不到真正的和。

最后一句话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既知和为贵,然而专门用和,不用礼来节制,此亦不可行。”也就是只知道和而不用礼,这也行不通。像我们现在都是一团和气,为了不得罪别人,明知这件事不对,也不敢于去劝谏,这个就是不符合礼了,就是为了达到和而忽视了礼。比如说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学校都要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如果我们为了讨好人,人缘好,把这个制度给废弃了,就是为了和而失去了礼,最后也是行不通的。所以马融说“人知礼贵和,而每事从和,不以礼为节,亦不可行。”那么像我们刚才讲的这个婚姻之礼没有了,尊师这礼没有了,《弟子规》上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也不讲了,这些礼都被废弃了。为了什么呢?为了方便。最后怎么样呢?最后离婚率也上升了,学生不尊敬老师了,儿女也不孝敬父母了,儿女都变成小公主,小皇帝了。所以这个纯用和还是不行的,以礼来达到和,这个和才是真实的。

在《藕益解》上有这样两句话,它说:“由之,由其本和之礼也。不行者废礼而尚和,礼不行而和亦不可行也。”这个由,小大由之。这个断句也有两种,就是我们这一句话,我们刚才讲的是一种断句的方式,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是一句话。“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这是一句话。“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一种断句的方式,那么另一种断句的方式,就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后面又说了“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虽然断句不一样,但是意思大同小异,《四书藕益解》就是根据这一种断句来解释的。说“由之,由其本和之礼也”。由的是什么呢?由的是本和之礼,这个礼我们刚才说了,它的体是人的心性,人的性德,也就是天道。这个道本身是和谐的,古人把它称为太和,这个宇宙自然本身是和谐的。我们人一出生,内有五脏六腑,外有四肢,它也是很和谐的。这个礼本身就有着这个和,所以你由的是什么呢?由的是本和之礼。“不行者废礼而尚和,礼不行而和亦不可行也。”之所以行不通就是因为你把礼废除了,而一味地求和,结果是没有行礼,这个礼没有行得通啊,这个和也并没有真正的达到。这个话和我们前面讲的意思是大同小异的。

这一段话我们就先分享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