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23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23集
2013-10-14

尊敬的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论语治要》。我们看《公冶长》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已矣乎”,算了吧,罢了吧。包咸注:“讼,犹责也。言人有过,莫能自责也”。意思是说,“讼”就是责备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有了过失,没有能够自己责备自己的。孔子说,罢了吧,我未见过有人能见自己的过失,而在内心责备自己。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平常人很少能见到自己的过失,即使见到自己的过失也没用。为什么呢?因为内心不能够责备自己、批判自己。圣人讲这一句话是告诉求学的人要懂得反省自己。人在世间,即使如圣人孔子也不能说自己完全没有过失。

在《论语》上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他还只求没有大过,至于小过也不敢说没有。而我们比不上圣人,即使是连贤人也比不上,差的很远。所以我们每一天从早到晚都有过失,用《了凡四训》上的一句话就是“过恶猬集”。我们普通人从早到晚所犯的过失,我们身上所有的过失就像刺猬猬身上的刺那么样的多。但是普通不好学的人,他看不清自己的过失,即使别人告诉他有什么过失,他还给自己找理由,他说我犯了什么过失?我哪里对不起人呢?一般人都是这样的,要求别人很严格,但对自己却宽松得很。那么人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呢?在《了凡四训》说因为“心粗而眼翳”,就是我们的心思太粗疏,而眼睛都被蒙蔽了。为什么眼睛被蒙蔽了呢?

因为我们太喜欢看别人的过失。所以有人说在我们人生之路上背着两个包袱,一个包袱上写着自己的过失,另一个包袱上写着他人的过失。但是我们在走人生之路的时候,我们往往把写着他人的过失这一个包袱,放在了胸前,而把写着自己的过失这个包袱,放在了背后,所以我们一走路一低头,很容易看见别人的过失,但是却很少能看到自己的过失。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发现并改正自己的过失呢?那就是要把这两个包袱换一个个,把写着自己过失这个包袱放在胸前,而把写着他人过失的这个包袱放在背后,这样一走路的时候,才很容易看到自己的过失。所以就要把看别人的眼光收回来反省自己,这个就叫“内自讼”。

自我反省,孔子和他的弟子都很重视。比如说在《论语》上,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一天都是多次地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我与人谋事是不是做到了尽心尽力?我与朋友相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诚实守信?老师传授我的东西或者我将要传授给学生的东西是不是已经温习了?在生活中实践了?他每次都这样真诚地反省自己,所以有了过失才很容易发现。在历史上,明朝的了凡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能够反省改过的好榜样。了凡先生在年轻的时候仕途不是很顺利,后来他遇到了一位高人,向他指点,让他反省一下自己有什么样的过失导致了今天自己的仕途不顺利。结果很难得的是了凡先生一经提醒,就很认真地反省了自己的过失。当他反省自己有哪些过失导致仕途不顺利的时候,他这样说:“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就是说我自己的福分很浅薄,又不能多做好事、多积阴德,为我享受大的福分奠定基础;“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加上我做事没有耐心,对人没有耐心,不能够宽容别人的过失;“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有的时候还是因为自己才华横溢,就掩盖了别人的才华,让别人的才智发挥不出来;说话也不经大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知道谨言慎行,不知道说出这一句话对别人产生了怎样的伤害和影响;“轻言妄谈”还包括了经常批评他人的过失,经常批评时政的得失等等。那么经过他反省,把这些过失一一地记录下来,一一地改正过来,后来果然他的仕途走得越来越顺利了。

那么为什么古人这么重视“内自讼”呢?古人求学是为了学道,和我们现在的学生学知识学技能是不同的。《老子》上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才能无所不为。这就是告诉求道的方法就是要“减损”,减损自己的烦恼,自己的习气乃至于自己的念头,把这些不良的习气乃至于念头减损到没有了,这就达到了无为的境界。无为起作用才是无所不为。如果你有为就会有所不为,有知就会有所不知。我们现在的学生做学问求学,求的是知识,求的是广学多闻。但是你即使读了再多的书,你有知,就会有所不知。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无所不知呢?只有达到了“无知”。才能够无所不知。那么古人求的是这个无知,是求道。

所以所谓的修行,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行为,而自己的行为包括了身体上的、言语上的、乃至于思想上的、念头上的,把这些错误的言行思想都改正过来,这个就叫修行。所以毛病不改,学道就学不成。学道就是要把自己的恶习气改掉。在儒家来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圣成贤的品质,都有成贤成圣的本能。但是一般的人这个本性被蒙蔽了,所以本性的智慧就不能够发挥。被什么蒙蔽了呢?就是被自己的习气给蒙蔽了。就像一个水晶球,它本来是晶莹剔透、光芒四射的,但是我们不小心把这个水晶球掉到了污泥里,沾上了泥巴,又掉到了油里边沾上了油垢,结果经过层层的污染,把水晶球的光亮给蒙蔽了,它有光也发射不出来。修行的过程就是把这些外在的污染一层一层地剥掉,使本性的光明、智慧得以显露。

那么儒家认为,“途之人可以为禹”,“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有善恶就有对立了。这个“善”是对人的本性的一种赞美,就是它的纯净纯善,太完美了,太圆满了,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人本性本具,所以人有痛苦其实不是别人加给我们的,是我们自己找的,是我们自己有烦恼没有去除。比如说发怒,很多人都说都是谁谁谁让我很生气。其实这句话呢不负责任,为什么呢?因为从逻辑上说,没有一个人能走进你的内心,所以那一个让你生气的人是谁呢?是我们自己。以此类推,其实我们所有的烦恼都不是别人加给我们的,都是我们自找的。所以这个“内自讼”就是向自己内心挑战,不必让别人来指摘,时时刻刻自我反省。

那么这个反省要有依据,对于初学的人来说,反省的依据就是《弟子规》,这是做人的标准;《太上感应篇》,这是善恶的标准;《十善业道经》,这个都是做人最起码的标准。很多人说我是一个善人,我是一个好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评判的。如果打开《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自己都违背、都没有做到,那就称不上是一个善人了。那如果你每天都能够用这一个标准来反省自己,那你在道业上进步就会很快,你和人处事相处得也会越来越融洽。古人采取“功过格”、写修学日记的方式,帮助自己看清自己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按照功过格去做,每一天写修学日记,把自己一天做的善的、做的恶的、思想意念善的、恶的都记下来,对照反省改过,认认真真地去做,三个月就有很好的效果。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在《了凡四训》上告诉我们:“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也就是说一个人认真地反省改过,做了一段时间就有效果。比如说忽然觉得自己心神恬旷,心胸开阔了,经常有法喜,很高兴;或者觉得自己的智慧突然打开了;或者你处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之中,但是你知道如何去处理,不会生烦恼;还有的是遇到怨仇而回嗔作喜,就是遇到你以前的仇人,对你有过节的人,结果你不恨他了,他也不恨你了,两个人成为朋友了……等等这些全都是改过的一些效验。所以修行好的标准是什么呢?有的人说某某人修行很好,这个标准就是烦恼轻、智慧长,在一般人处理不了的问题,到你这儿能处理;一般人想不开的事,到你这里能想开。那么古人就说得法喜,得轻安。那个修学的人得到轻安的很多,能够做到古人所说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也就是一般世人的烦恼和压力在你身上都找不到了。那么至少也可以做到“乐天知命”,保持一种君子坦荡荡的境界。这个就是我们改过的一个效果,“内自讼”的好处。 

那我们现在人都向西方学习,特别讲竞争。而在《论语》中,孔老夫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人那里从来不讲竞争,如果你一定要说君子有所争的场合,那就是在比赛射箭的时候。那么比赛射箭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揖让而升”,两个人互相作揖,然后升堂去比赛射箭。“下而饮”,射箭结果出来了,那个赢了的人要给输了的人敬酒,并且很谦虚地说“承让、承让”,那么那个输了的人呢?“反求诸己而已矣,不怨胜己者”,这个输了的人不是去埋怨忌妒那个把自己赢的人,而是马上反过头来反省自己在技艺上有哪些不够精湛的地方、技不如人的地方。所以最后说了一句话,“其争,也君子”,他们争的是什么呢?他们是争着去做君子。所以中国人讲的竞争不是跟别人争,而是和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气来竞争。那么就如佛家讲的大雄宝殿,什么是大英雄呢?我们到寺院里都看到大雄宝殿,里边供奉的全是大英雄。那么在中国古人看来,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大英雄呢?这个大英雄,并不是战胜千军万马的人,而是能够战胜自己烦恼习气的人。所以这个佛、菩萨、罗汉,都是断烦恼的程度、轻重有所不同,那么把所有的尘沙、见思、无明烦恼都断掉的人,成为佛;断得不够的人,就叫菩萨、罗汉。所以大英雄都是能够断自己的烦恼,和自己的烦恼习气做斗争的人。

那一般人为什么不能够改过,不能够“内自讼”呢?在清代理学家陆陇其《松阳讲义》中给我们讲了三个原因:一是为气质做主而不能变化,一是为物欲牵引而不能割断,一是为习俗陷溺而不能跳脱。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不能够无过,不能够“内自讼”就是因为有三个原因。第一就是气质做主而不能够变化。比如说一个人喜欢发怒,因为已经习惯于用发怒的方式解决问题了,所以已经习惯成自然,动不动就发火,这就是为气质做主而不能变化。那怎么办呢?中国古人说,“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当然古人读的书都是圣贤之书,这些圣贤之书告诉你如何去忍,如何去止怒,惩忿窒欲。经常读这样的圣贤书就知道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从来没有因为发怒把问题处理好过,还伤害了自己的身体。那么经常地反省、长时熏修,你就知道了,慢慢地能够把发怒的习惯给改变了。

一是为物欲牵引而不能割断,就是贪著物欲。比如说喜欢饮酒、贪吃,还有好色,这都是为物欲牵引而不能割断。像有的人好色,这个好色之心很浓重,藕断丝连,就是为物欲牵引而不能割断。那怎么办呢?这个就是要明了因果,知道贪欲的害处,知道了这个可怕性,你才能够断除。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为习俗陷溺而不能跳脱,就是社会的风俗习惯,社会大众普遍如此,你在这个环境中生活也自然沾染上这个坏毛病,比如说抽烟饮酒等等。很多人也知道抽烟喝酒对自己身体不好,也想戒掉,但是为什么三番五次戒不掉呢?因为一出去应酬,同事朋友给你递上一根烟,再给你劝酒,那在这种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中就很难戒掉,这就是为习俗陷溺而不能跳脱。那怎么办呢?我们修学的人知道自己的控制能力很差,要远离恶缘,对于这些不好的环境污染诱惑,要懂得去躲避。

所以孔老夫子教导颜回的时候说”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视听言动都要符合于礼的要求。《弟子规》上也说”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这都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持自己的清净心。相反你远离恶的缘分、人际关系,亲近那些良师益友,那有什么好处呢?古人说,“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你和善良的人相交往,就像你在雾水中、露水中行走一样,虽然打湿不了衣服,但是他的德风给你以滋润,时时感受到他的熏陶。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要远离恶缘,亲附善友。

那么“内自讼”虽然很好,但是也不要长留在心胸之中成为悔。在《朱子语类》上记载,“问程子曰:罪己责躬不可无,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今有学者幸知自讼矣,心胸之悔,又若何而能不留耶?曰,改之便无悔”。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深刻,就是问程子说“罪己责躬不可无”,就是你反省自己,责备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但也不应该把这种罪己的念头常常保留在心胸成为悔。为什么呢?这个悔,纵使是善也是不空,要不思善、不思恶才是真空。现在有学者就是有学道的人,很幸运的是知道了自己责备自己了,但是这种留在心中的悔恨怎么样才能够去除,不长久地留在心里呢?程子的回答也很好,他说“改之便无悔”,我们现在说忏悔忏悔,什么是真忏悔呢?后不再造,改过自新,那才是真忏悔。所以你能够把这个过失改正过来,使心归于静就好了,不要把这一个罪己的心念常常地保留在心里,甚至有人一想起来就痛哭流涕,这也是一种烦恼,对于修学也有障碍。所以所谓的真忏悔就是后不再造,这个就是真忏悔了。

那我们现在再看《论语治要》的《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鲁哀公问孔子说你的弟子谁是好学的呢?孔子对鲁哀公说,有名叫颜回的人好学。为什么说他好学呢?下边解释他“不迁怒,不贰过”,这是他好学。再下边文章就有转折。我们写文章也就像江河海,有波浪也有起伏,也像山脉有高有低,表示曲折变化,下面就是有变化了。颜渊好学,但是不幸他已短命而死,如果我们注意这一句话就发现孔门当中好学的人、好学的弟子很多,他的七十二个贤人哪一个不是好学、不是勤奋的人呢?但是为什么孔子只称许学颜回好学呢?那么这个就在“不迁怒,不贰过”这两句上面。“不迁怒”,朱子在《论语集注》中这样解释,“迁,移也”,这句话解释的没有问题,“迁”就是迁移,但是他再往下解释“不迁怒”的时候就有问题了。他是怎么解释的呢?

“怒于甲者不移于乙”,正在对甲发脾气,结果乙来了,他不对乙发脾气,不把对甲的脾气迁移到乙的身上,这个叫“不迁怒”。如果这样讲的话,有修养的人也能够做到,一般人的毛病是他正在发脾气,你去了,他也对你发脾气,但是这是一般的人。用这样的境界来解释颜子就太浅了,因为什么呢?稍微有修养的人,他正在发怒的时候你去找他,他也不太可能把这个怒气迁移到你的身上。这是一般有修养的人都可以办得到的。在孔门之中,不单颜回,像曾子、子贡、子路他们都办得到,所以这样的解释没有把颜回的境界给表达出来。

那我们再看《论语集解》何晏的批注,他说“迁者,移也”,“移”有移易延长之意,移是怎么移法呢?从这里迁移到那里,这叫迁移。孔子讲颜回不迁怒,怒气一发作的时候不再延续了,延续也叫移。《说文解字》上也解释“迁,登也”,“登”就有升高的意思,怒是一种烦恼,普通人发怒之后,他的怒气会延续升高不能制止,这就是迁怒。而颜回好学,这个好学是指学道而言,任何烦恼都是学道的障碍。颜回动怒的时候,马上就知道怒是一种烦恼,就能以忍辱的功夫制止它,把怒气克服下去,不再继续了。不使怒气续发,这就叫不迁怒。那么这样讲有什么依据呢?

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上》讲,“颜氏之子其逮庶几乎”,“逮”就是达到的意思;颜氏之子就是指颜回;“庶几”这个“几”就是动机,动机就是念头一动的时候,“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这个就是孔子讲颜回的境界,他一动念,如果有不善的,他没有不知道的,一知道了就没有再去行动的。“有不善”什么是不善呢?凡是烦恼就是不善,怒就是烦恼,喜怒哀乐爱恶惧,这全都是烦恼,这些一起来就是不善。而颜回“未尝不知”,一知道之后,这个念头就不再继续了,这叫不迁怒。

这个是《易经》里面讲的。在《易经》里把这个功夫叫“庶几”,颜回达到了这个功夫,他还没有达到“知几”的功夫,“知几”是圣人的境界,颜回达到的是“庶几”功夫,有 “庶几”功夫才能做到不迁怒。所以这个是有经典的依据,也不能够乱讲。那“不贰过”呢?“过”就是无心所犯的过失,像《弟子规》上讲,“有心非,名为恶,无心非,名为过”。所以这个过就是无心所犯下的过失。颜回如果犯下了某种过失,一经发觉就不再犯,这个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有不善,未尝复行也”。像前边我们讲到了,做错事情要懂得忏悔。什么是忏悔呢?如果我现在忏悔,明天又犯了;明天犯了后天再忏悔,大后天又犯了,那样的忏悔没有用,一忏之后永不再犯,这才管用。所以“不贰过”就是指这个意思,你学得“不贰过”,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忏悔的功德,同样的过,后不再犯就是“不贰过”。

那么这一章讲的是好学,鲁哀公问你的弟子谁为好学?孔子答以“颜回不迁怒,不贰过”,那么我们看哀公问的是好学,而孔子答的是好学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如此回答呢?这个在古代的注解中有很多种解说。如果就本章的经文来研究就知道,“不迁怒,不贰过”是由好学而来,好学是“不迁怒,不贰过”的前因,而“不迁怒,不贰过”是好学的成果。也就是说好学而有结果,首先就是不发脾气。儒家讲“惩忿窒欲”,佛家讲“熄灭贪嗔痴”,贪嗔痴被称作三毒烦恼,这个嗔心也是很严重,古人说“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所以如果一个人不能克制自己的脾气,修道绝对不会成功。这个好学完全是在修持、在用功这方面讲的。唯有像颜子这样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才能够证明是真正的好学。唯有好学才能够希圣希贤。所以这一章孔子专门讲颜回好学。

那我再看《述而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也。不善不能改也。是吾忧也”。“德之不修”,要明了什么是德,首先得知道什么是“道”。道就是本心,也就是真心,“寂照湛然,寂者不动”,这个是说它的定力。“照者光明”这是说它的智能,也就是说这个“道”它具有这样的特点,“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定智湛然,有定有慧”。《礼记·中庸篇》上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命就是天然而有的意思。这个性人人本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云“天命之谓性”,这是讲人的本性;“率性之谓道”,率就是循着的意思,循性不变,即曰道。就循性不变而言,道就是性,性就是道。那什么是德呢?

《六书精蕴》讲“直心为德”,“行道而得于心为德”古代这个“德”字,上面是一个直字,下面是一个心字。“不动谓之性,动则谓之心,此心正直,故曰德”。也就是说,真心初动之时,这个动就是指动念头,真心起念头之时,如果你初动就能够察觉,就没有失其明,这就是明德。如果你不能察觉就会妄动,“则昧矣”,昧则转为凶德。所以必须修“省察修治,使复其明”,这就是《礼记·大学》上所说的明明德”。“德之不修”就是教你德你却不去修治,不知从何学起;“学之不讲”,“学”是学术,必须讲究。学术,如诗书礼乐,必须讲解、讲习才能明了,所以教学特别重要。

古人所说的“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就像现在的五伦关系都紊乱,什么原因呢?就是在十年文革期间儒家被打倒了,没有人再把五伦大道给大家讲解出来,父子之间的亲情不见了,而且父母被儿女去揪斗,学生不尊敬老师了,还要去批斗老师,夫妻也被分成了不同的派别,同床异梦,所以这个五伦关系紊乱了。儒家被打倒了,没人讲五伦关系应该如何去处理了,那么它的遗毒一直到现在。就是即使对我们最亲近的人都不能够信任。为什么呢?因为经过文革,人们最亲近的人都可以背叛自己,那么请问在这个世上还有谁可以信任呢?所以儒家讲的就是五伦大道,所以他深得人心,受到人们欢欣喜悦地接受。而现在呢?儒家也是被批判得很长时间了,儒家的文化也是有好几代没有人讲了。结果就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

有一个孩子,他参加了《弟子规》的学习班,结果学习一段时间大家来分享学习的体会。这个孩子走上台来这样说,他说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才知道为人要孝敬父母。你看我们经常说你不知道做人要孝顺父母吗?这个孩子很无辜,为什么呢?因为他从来没有学过做人要孝敬父母。古人从小,父母孩子和祖父母都生活在一起,他从他的父母身上就看到了如何去孝敬父母。上学之后学四书五经,每一篇都是讲如何孝敬父母。结果我们现在的孩子从小学上到博士,也没有一堂课教他如何孝敬父母,所以他怎么知道为人要孝敬父母呢?所以这句话看起来很奇怪,听起来很意外,但是它确实是一个事实。那么另一个孩子在分享的时候这样说,他说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我每一天所想到的就是如何去谋害父母。那么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也不是一个两个,而我们现在打开网络,儿子把父母伤害的、儿媳妇不孝顺公婆的、兄弟因为一点财产吵上法庭的、夫妻为了一点点财产同床异梦的……数不胜数,五伦关系紊乱了。原因何在呢?就是因为人伦大道不讲,没有人学习的原因。

所以教学很重要,教学的人也应该受到特别的重视和尊重。所以这个“儒”字,古人写的这个儒字很有味道,是一个“人”字边加一个“需”字,告诉我们学儒的人是人之所需,是我们社会所急需的。如果学儒的人不受尊重了会怎么样呢?师不受到尊重,道就弘传不下去。像《淮南子》上就说,“孔子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孔老夫子培养的徒弟有三千多人,他们言语行为都是社会大众的表率,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长辈,这是怎么成就的呢?这是教育所成就的。所以讲学很重要,讲学的人也应该特别受到国家的尊重。

像在《尸子》上给我们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如果你们家的房屋着火了,有人过来帮你把火扑灭,你一定会对他感恩戴德。但是上了年纪的人、有经验的人很早就提醒你,让你把烟囱做好,把这个墙的缝隙涂好,如果你这样做了,终身都不会有失火之患。但是你却把它当成耳旁风,觉得很唠叨,真烦。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被关进了监狱,有人能够使他免于牢狱之灾,把他从监狱里救出来,他们全家族的人都会对他感恩戴德。问题是什么呢?问题是那些教导人们仁义慈悌的道理的人,你按照这个仁义慈悌的道理去做,根本就不会犯罪,也不会被关进监狱。但是遗憾的是,却没有人对这些人感恩戴德。那么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告诉我们对于那些讲解仁义慈悌道理的人,应该受到特别的尊重,特别的重视,这样才能兴起教化之风,伦理道德的风气才能树立,这个是给我们讲了讲学的重要性。

“闻义不能徙”。“徙”就是迁移过来;“闻悉奥义,当迁徙之,如义而行”,也就是当你听到正确的符合道义的事情,应该把自己错误的行为改正过来,而按照这个道义来行动。所以讲解听了,对的要守住;不对的要赶快迁到义。有一种注解说“徙”作“从”,“从”就是“跟从”的意思,“跟着学”,这个也能讲得通。那么“闻义不能徙”什么原因呢?也就是习惯成自然,习气太重了,所以长时熏修很重要。学习传统文化并不是说你听一两次课,我知道这个道理了可以了,重要的是按照道理去做,时时地提醒自己如义而行,所以不能够忽视熏修的力量。就像衣服柜子里,本来衣服本身没有香味儿,但是你放了一些麝香在里面,长时的熏修,长时地熏,结果久而久之,衣服上也渐渐地染上了香气。一个人修学、修正自己的行为道理也是如此。经常听圣贤教诲,听仁义礼智信的道理,慢慢地自己也就变成了谦谦君子。

“不善不能改也”,如果我们不学孔子之道,不读《论语》,就不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不知道什么是义、什么是不义。如果知道了善和不善,这个不善就是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昨天有过,今天你改过来,这一改当时就成好人,这不仅是善,而且是“莫大焉”,没有比这个善更大的善了,这个善是什么呢?就是改过。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个就是告诉我们既然我们都还没有成圣成贤,都是一般的凡人,那就免不了会犯过失,但是重要的是学了传统文化、闻听圣贤教诲能够把自己的过失勇猛地改正过来,这才是最大的善。

“是吾忧也”,说明孔子对教学也有忧患的事。孔子教人成圣成贤,但是这四条都做不到,人才教不出来,这是孔子为师的忧患。这句话也是告诉我们,孔子他所担忧的事和一般人所担忧的事是不同的。一般人都担忧什么事呢?升官升不了,发财发不了,求美色求不到,求升学升不上。一般人所担忧的离不开四个字,那就是财色名利,都是在这里转圈子,而不知道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灵性修养。所以孔子所担忧的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把担忧的重点转过来,不是去担忧这些财色名利获得不了,而是应该担心自己的修养不够,灵性不能提升。

在藕益大师的《论语点睛》上说了这样一句话,”真实可忧,世人都不知忧,所以毫无真乐;惟圣人念念忧,方能时时乐”真实值得可忧虑的事,“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见善不能改”,这是值得人忧虑的事,但是世人的忧虑都不在这些方面,所以也就没有真乐可言。为什么呢?求,就有求不得的痛苦,求不得的烦恼,哪里有乐可言呢?颜回之能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是真正学到了圣人的品质,他知道真正可忧虑的是什么,不为财色名利所动摇,所以也没有求不得的烦恼。那么“圣人念念忧”,忧的是以上说的这四个方面,正是因为他在这些方面很注意,所以才能够获得真乐,这个真乐就是像内心的喜悦源源不断地涌出来,这个不是靠外在的刺激获得的。学道的人、修学的人,如果能够体验到这种发自内心的如泉水涌出的喜悦,那么世间五欲六尘的诱惑就很难诱惑到他了。可惜的是一般人没有得到这种乐,所以也就追求这种外界刺激所带来的快乐了。

“子之所慎,斋、战、疾”。“慎”,就是谨慎;“斋”就是斋戒,在《礼记·祭统》中说,“及时将祭,君子乃斋”,在祭祀之前君子需要斋戒,为什么呢?魏徵的小注说,“慎斋,尊祖考”,就是尊重过世的祖先。在过去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祠堂,祠堂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每到春秋祭祀的时候把全家的人召集在一起宣讲祖先的德行,所以祠堂具有教育的功能。而一个人连他的祖先都念念不忘,想着定时祭祀,对于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顾的道理呢?所以这个祭祀也是一个机会教育的场合。因此孔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因为谨慎地办理丧事、追奠亡故的亲人,培养起来的是一个人深厚的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意识,所以祭祀不能够不谨慎。自古以来,祭祀的对象除了祖先之外,还有神明。神明都是他在世的时候对国家人民有贡献的人。

在《礼记·祭法》中告诉了我们制定祭祀的原则,“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代圣王制定祭祀的原则是这样的:曾将各种有益的方法传授给民众的应该祭祀;为操劳国事而殉职的应该祭祀;有安邦定国勋劳的应该祭祀;能抗御大灾大害的应当祭祀;能保卫民众抵御重大外患的应该祭祀。后面还说,“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材用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至于日月星辰是人们所仰仗的;山林、川谷、丘陵是人民用度的来源,不属于这一类的,不在祭祀之列。那么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祭祀的对象都是有功于人民的,定时祭祀也是为了表达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诚意,所以祭祀的时候必须有诚敬之心。为了表示对祖先神明的诚敬之心,祭祀之前必须要斋戒,像《乡党篇》就说“斋必变食”,斋戒的时候不但不吃肉,就是好粮食也不吃,因为在斋时是让自己的心不想好味道,是为了敬神,怕心贪着滋味,斋必须谨慎,所以孔子说“我祭则得福”。

“战”,《说文解字》上解释,“战,斗也。王道不侵人,但御人之入侵,故不免于战”,战是为了保护国家,不是侵略,魏徵注解说,“慎战,重民命”,因为一作战动武,就免不了刀枪相见,残害民命,所以古人即使作战也讲道义。《礼记》上说敌人打败逃走时就近而射三箭,过了之后就不再射了,因为都是人。射三箭是表示对国家已经尽了自己的义务,可以让敌人逃走。所以即使是作为兵书的《孙子兵法》开篇也讲,“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也就是说百战百胜并非是用兵策略中最好的,不交战而使敌军屈服,才是用兵策略中最好的。所以会作战的主将,不动刀兵而能战胜敌人,例如齐桓公讨伐楚国,不战而为盟主。那么从文字上看,“武”是写为止戈为武,在《春秋左氏传》上也讲,说武有七德。哪七德呢?“夫武,禁暴,戢兵,保太,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意思是说所谓的武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是用来禁止暴乱,止息战争,保持太平,建立功业,安定百姓,和睦万邦,丰富资财的。那么从这里让我们看到古人非常慎重战斗。慎战是重视民众的性命,同时又能秉持武的七德,必然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所以孔子说“我战则克”,他作战就一定能够打胜仗。

“疾”就是疾病,最惧误于庸医,乱投药石,《曲礼》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郑玄的注解“三世,自祖至孙”,“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做医生的没有三代传承的,就不可轻易服他所开具的方药,所以生病吃药必须谨慎,尽量能够少吃药。古代的医生,善于医治的大夫是“一药而愈”,这个“愈”是治愈的“愈”;而现在的医生也是“一药而狱”,这个“狱”是地狱的“狱”,所以不宜乱投医,随便吃药。那么从这里我们看到圣人的存心,都是爱人利人之心,凡是害人伤人之心都是与圣人之心背道而驰的。

那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