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11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11集
2012-12-30

尊敬的诸位同学、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论语治要》。我们看这一句,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我们首先看一看《论语讲要》,孔安国注:【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矣】。

那么我们这几句话,一句一句话地来看。“慎终者,丧尽其哀”,这里边的“慎”,是谨慎的意思,终是寿终,古人曰:“老死曰终。”一个人半路没有活下去那叫夭折,那个不叫终。而在《礼记》上也说:“君子曰终,小人曰死。”一个有德行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人,过世的时候,才称为终。这个终有功德圆满的意思。而小人过世,这个小人指德学都不具足的人,这个就叫死。父母寿终时,须依丧礼,谨慎治理丧事。父母之丧,以哀戚为重。故孔安国云:“丧尽其哀。” 这里边就谈到了父母过世的时候,寿终的时候,要谨慎地办理丧事。这个谨慎治丧,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就是要以哀戚为本。像孔老夫子就曾经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告诉我们,这个礼古代有很多种,像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个“礼,与其奢也,宁俭”。他把这个礼提出来和后面的丧相对应,显然是指丧礼以外的其他礼。那么就是举办这个礼的时候,与其搞的很奢华,很浪费,宁愿节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个易是“和易”的意思,和顺而有条理。也就是说在丧礼之时,你把事情办得很和顺,很有条理,面面俱到的,还不如以哀戚为本,这才是抓到了根本。那么在《吕氏春秋》上对丧礼的来源有这样的阐述,它说:孝子尊重自己的父母,当然也包括父母疼爱子女,这种情意甚于肌肤之痛。所以当父母过世的时候,也包括儿女过世的时候,自己所敬重的所疼爱的人死后,如果被抛弃于沟壑,按人的感情都是不忍心的,所以才有了安葬死者的礼仪。葬就是藏起来的意思,这是孝顺父母的儿女所应该慎重的。这个就是告诉我们,丧礼是出自孝子敬爱父母的一片心,它并不是外在的礼仪,所以它应该以哀戚为重。

我们看历史上有很多孝子在父母过世的时候,就发自内心地悲伤,非常地感人。比如说在《群书治要·晋书》上就记载着一个孝子吴隐之的故事。这个吴隐之早年父亲过世了,他就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他对母亲的孝敬,非常地恭敬谨慎,特别注重和顔悦色地孝敬母亲。当他母亲过世的时候,吴隐之非常地悲伤,结果哭得几乎丢了命。而他的邻居就是韩康伯家,韩康伯的母亲是一位很贤明的老人,每一次听到吴隐之服丧哭泣的时候,她本来要吃饭,就放下筷子,和这个孝子一起哭泣。每当自己要织布的时候,听到了吴隐之悲伤的哭声,她也放下梭子和他一同哭泣,并且她对自己的儿子韩康伯说:“如果你以后做了官,一定要选拔像吴隐之这样孝顺的人”。

那么后来果然韩康伯做了官,而且是到吏部去做官,他就依从他母亲的吩咐,把这个吴隐之提拔起来了。那为什么韩康伯会提拔吴隐之呢?因为韩康伯他本人也是一个孝子,所以看到了吴隐之这样的孝子,自然能够提拔重用。所以就把他提拔起来。那吴隐之从此就成了清廉的官吏,被封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他去广州赴任的过程中,听说在广州的北边有一个泉水叫“贪泉”。父老乡亲都说如果有人喝了这个泉水里的水,即使是清廉的官吏也会变得贪婪。吴隐之到广州赴任的时候,首先就到了“贪泉”,舀了一口水就喝了下去,并且赋诗一首这样写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我听说那古人说,这里边的水只要喝一口,即使廉洁的人,也会改变他廉洁的作风,成为贪官。试想让伯夷、叔齐这样的廉洁的人、有操守的人,饮了这贪泉的水,我想他们终究不会改变他们廉洁的节操。所以他从此以后更加重视道德、注重操守,非常地廉洁。所以在南方的这些没有受过伦理道德教化的蛮夷之地,也受到了感化。当时的皇帝是晋安帝,听说了这件事,就下诏书嘉奖吴隐之。在诏书中就这样写道:“广州刺史吴隐之,孝心过人,处在可以贪得的官位上,却是非常清廉,他自己把自己的俸禄平均分给九族的亲属,即使家庭很富裕,家人仍然很节俭,穿着粗布的衣服,力戒奢侈、务求俭约,朕觉得这样的作风应该受到嘉奖。”所以可以把他晋号“前将军”,赐钱五十万,赐谷千斛。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就可以看到,古代的读书人,他确实能够做到慎终。到母亲过世的时候哀泣的几乎丧失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发自于内心对母亲的怀念。所以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谨慎治丧,首先以哀戚为本。另一层含义呢,谨慎治丧就不可以厚葬。为什么不可以厚葬呢?在《吕氏春秋》上就给我们讲了这个道理,它说慎终就是以生者的心为死者去考虑,而用生者的心为死者考虑,没有比不要让死者不被惊动、坟墓被挖掘更重要的了。就是说你为死者考虑最重要的是,不要让死者的墓被人给挖掘了。而要死者不被惊动、不被挖掘,最重要的就是使掘墓者无利可获。下边它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有人在墓前安放上一个石碑,上面写着这样的话:这墓中有珠玉玩物,财物宝器甚多,不可不挖,挖了一定大富。人们一定会讥笑他,觉得他很愚蠢,但是世间人实行厚葬,其实他的做法,就和这个人的做法是一样的。自古至今没有不亡的国家,没有不灭亡的国家,就没有不被挖掘的坟墓。

从历史上看,灭亡的国家,数不胜数,所以古代的大墓没有不被挖掘的。但是世人还争相营造大墓,岂不是很可悲吗?在尧、舜、禹古圣先贤那里,都以节俭的方式被安葬,并不仅仅是吝啬费用,不是仅仅厌烦辛劳,而是为死者考虑。古圣先王所憎恶的,就是让死者受辱,而有人挖掘坟墓,就必定会使死者受辱。但是如果实行俭葬,他的坟墓就不会被挖掘。

所以先王的安葬一定会从俭。口说敬爱、怜惜死者的人很多,但是真懂得敬爱、怜惜死者的人却很少。所以宋国没有灭亡,而宋文公的东冢就已经被挖掘了;齐国没有灭亡,而庄公的庄公冢也被挖掘了。在国家安宁的时候尚且如此。又何况百世之后、国家灭亡了呢?所以孝子忠臣不可不明察此理,爱之反而害之,欲使其安稳反而使其危及,不就是说的这种厚葬的行为吗?所以在《吕氏春秋》上就告诉我们,谨慎治丧就不可厚葬。因为如果你实行厚葬,里面埋了很多的金银珠宝,很值钱的东西,就会为挖掘者去挖掘,使被葬的人受辱。那么为什么世间还有很多人愿意实行厚葬,厚葬之风屡禁不止呢?在《吕氏春秋》上也给我们说出了原因。它说现在世俗大乱,安葬越来越奢侈,这不是安葬的本意,不是替死者考虑,而是生者以此相互夸耀。它说:“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辱,不以便死为故,而徒以生者之诽誉为务,此非慈亲孝子之心也。”也就是说,安葬得越奢侈,家人越以此为荣,而安葬得很节俭,就会以此为羞耻。不以有利于死者为事,而只把他人对生者的非议和赞誉做为要事,这不是慈亲孝子的心意呀。这就是说,本来是想对过世的人表示哀痛、表示纪念,但是反而因为厚葬侮辱了死者,这就是爱之反而侮辱了他们。

在历代那些开明的皇帝,还有开明的这些皇后等等。他们熟读历史,所以在过世的时候,都命令或者是立下遗诏要俭葬。比如我们所知道的汉文帝,就是这样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在汉文帝过世时候,他特意颁发了诏书,他在诏书中这样写到:他说,我听说天下万物出生之后没有不死的。死是天地的常理,万物的自然规律。如今世人都喜欢生而不喜欢死,厚葬以致破产,常期服丧以致伤害身体,我很不赞成这种做法。我很不贤德,没有什么可以帮助百姓的。现在过世了,又让他们长期服丧痛哭,使他们经过几个寒冬酷暑,使百姓父子哀伤,伤害老幼的心灵,减少了饮食,断截了祭祀,从而更加重了我的不德,怎么对得起天下人呢?我有幸承继帝业,以渺小之躯,依托于天下各诸侯王之上,已经二十多年了。依赖于天地的神灵,社禝的福祉,使得四境之内安定、宁静,没有战争。我因为不够聪敏,经常战战兢兢,害怕做错事,以辱没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年长月久之后,害怕不能始终保住帝位。现在竟然有幸尽享天年,又得以被供奉在高庙之中,以我的不圣明,这样我已经觉得很好了,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命令天下官吏和百姓,诏令到后只哭到三天,就都除去丧服,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祀等等活动。他后面还说,要通告天下,使大家都明白我俭葬的心愿。霸陵的山川保持原样,不要有所改变,而后宫的妃嫔,从夫人以下直到少史,都遣散回家。所以 你看这个汉文帝他在世的时候生活就很俭朴,做事很恭敬。到过世之后还特地下诏书要实行俭葬,不要劳烦百姓,这个都是我们效法的榜样。

在唐朝,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贤君。在一个伟大的男人之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他的皇后长孙皇后,就是这样一个很贤德的人。她多次劝谏唐太宗,要让他不要重用外戚,在临终的时候,她还这样地请求,也包括要俭葬,她说:“妾的本家有幸因为婚姻而成为外戚,既然不是因为有德行而被选应,就容易走到危险的地步,要想长久地保全,千万不要授予他们重要权利,只以外戚俸朝请就很庆幸了。妾活着既无益于时事,死后不可厚葬多费,而且埋葬就是隐藏,要让人看不到。自古以来的圣贤都推崇节俭薄葬,只有无道之士才大建陵墓,劳费天下,被有见识的人所讥笑。只请求能够依靠山势而埋葬,不需要堆起坟头,不需要用棺椁,所必需的器物、用具都使用木、瓦的。节俭、薄葬、送终就是不忘记妾。”这是对唐太宗的嘱托,所以我们看到在历史上,这些圣明的君主、皇后他们也是熟读历史书,知道要实行薄葬,不可以奢侈浪费,这也是谨慎治丧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要因为面子的问题,把这个丧事搞得很隆重。结果埋了很多金银珠宝,昂贵的东西,最后导致的是这个坟墓被盗,使亡者不得安宁。这个是慎终。

下面我们看追远,“追远者,祭尽其敬”,也就是说在丧葬之后,须依礼依时追念祭祀。追远的远字有两种含义:第一就是父母过世已经久远;第二就是祖父母以致历代祖先距今已远,皆须追祭以时,祭祀的时候必诚必敬。因此孔安国注云:“祭尽其敬,子子孙孙如是追远祭祀,是为不忘本。”在《礼记·祭统》上,对祭,就是对祭礼它的来源,也是做了一段这样的描述:“夫祭者,非物自外至也。自中生出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这个就是告诉我们,祭祀并不是外在的事物,要求人这样做的,而是来源于内在,也就是说由内心发出的,对父母祖先的感念之情,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祭礼。所以这个祭礼,既然是从内心所产生的,要有诚敬之心。所以在这里它讲到了,追远要依礼依时追念祭祀。依礼依时追念祭祀,在《礼记·祭义》上,也有明确的要求,它说:“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古人告诉我们这个祭祀不能搞得太频繁,如果频频地祭祀,人们就会感觉到厌烦,厌烦了就会失去恭敬之心。同时祭祀也不能太少,如果太少就会使人感觉到怠慢,怠慢就会使人淡忘。

所以中国古人是顺着天时季节的变化,来举行祭祀。春天的时候举行禘祭,秋天的时候以新下来的谷子举行尝祭。所以一年有两次春秋祭祀。在秋天的时候,霜露覆盖了大地,君子踏霜而行,自然有一种悲凉之感。这种悲凉之感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思念着故去的亲人。到春天雨露滋润大地之时,君子踏露而行,自然会有一种惊醒的感觉,思念故去的亲人。似乎他们也像春天一样,重新回到了人间。在祭祀的时候,用快乐的心情把亲人迎回来,再用悲伤的心情将他们送走。所以你看在古代的祭礼中对如何祭祀、什么时候祭祀、祭祀的次数、频繁程度,都有明确的记载。除了要依时依礼之外,最重要的也是表示出内心的诚敬之心,那就是必诚必敬。像孔老夫子在《论语》上也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在祭祀的时候,如果祭祀父母祖先,就好像父母祖先在面前一样恭敬;如果祭祀神明,就像神明在面前一样,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这都是祭尽其敬的表现。在《礼记·祭义》上,对于祭祀之前、之中、之后应该如何、怎么样做,也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说在祭祀之前,就要进行斋戒。对内要调摄内心,使内心清静,把心从外物上收回来。对外要隔绝一切交际娱乐、房事等等的活动。斋戒时,把心思要集中于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住所、音容笑貌、饮食习惯、志趣、爱好,这样专心斋戒三天,就能将要祭祀的先人,活现在心中。所以古人看一个人斋戒的时候那种恭敬的程度,他就知道他思念亲人的程度如何了。

像现在我们见人都行礼拜,都鞠躬,我们看一个人鞠躬的态度,也能看出一个人内心的恭敬了。你看虽然同样都是鞠躬,但是从鞠躬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是应付了事,还是有内心的恭敬。那么古人他从一个人斋戒的时候,他的表现就能知道他思念亲人的程度是如何了。那么祭祀时,就是祭祀的当天,进入宗庙之后,仿佛会从牌位上看到亲人。在牌位前礼拜之后,行步周旋,敬奉贡品,走出门来心中肃然,亲人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在眼前。出门之后侧耳倾听,仿佛能够听到亲人深深的叹息声。所以说到先王对亲人的孝敬之情,是亲人的面容,不曾离开过眼前,亲人的声音,不曾离开过耳边,亲人的心志爱好,不曾离开过心间。也就是说他所思、所想、所听、所看的,都是先人的音容笑貌,爱好情趣,饮食习惯等等,这样又怎么能有丝毫的不恭敬呢?所以君子对父母在世的时候,是恭敬的赡养,去世之后虔敬地祭祀。

所以追远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祭祀祖先,祭祀父母。所以在古代家家户户都有祠堂,这个祠堂里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每到春秋祭祀的时候,全家的人召集在一起,除了行这些礼仪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讲述祖先的德行。也就是说要念念不忘过去父母祖先的功德,他们对国家民族有什么贡献,要常常地思念,常常地追怀。这样,祭祀的时候才更加能够显示出诚敬之心,思慕之心。所以我们对自己家族的历史,就不能够不了解。你如果对自己家族的历史都不了解,这经常就表示不出恭敬之心,这也是一个人忘本的表现。

那么除了祭祀之外,还有一个追远的重要方式,就是修家谱。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每一个家都有自己的家谱,而这个家谱每一年都要修、修家谱,比如说这一年之中,有哪些人过世了,哪些人出生了,每一年都要整理一次。而一个人一生的行迹,就是他对国家、民族、人民的贡献,也都以简单的方式记载在家谱之中。所以这个家谱有了之后,就让我们知道自己的远祖是从哪里来的?他是什么原因到这个地方来定居的?一共传了多少代?当然在历代祖先之中他们对这个地方、这个国家,有什么贡献?有什么德行?这才称得上是追远。修家谱有什么好处呢?在《礼记》上说不娶同姓。这个礼要求不娶同姓之人,所以你恭修家谱你就发现,你看你的父母就是两个姓了。他不娶同姓嘛,父亲一个姓、母亲一个姓。然后再往上去推,他的父母也是不娶同姓,那都是两个姓。那么这样以此类推,推到上面去之后,你就发现其实所有的姓都是一家人。中华民族确实是一家。而你把这个家谱推上去之后,你发现不是炎帝的子孙,就是黄帝的子孙,所以我们称为炎黄子孙。这个一家人的观念才有了,所以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这个绝对不是形容,你通过修家谱你才看到,他确实是一家人。除了我们有这种一体的观念之外,就是要学习祖宗的德行。在春秋祭祀的时候,还有家谱之上都记载着祖先的德行,哪朝哪代,哪一个时候,出了哪一位有德行的祖先,他对国家对人民有什么贡献。那我们作为他的后代子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不能因我们的行为,给我们的祖先抹黑。

我们都知道在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廉洁的官员叫杨震。他去赴任东莱太守的路上就路过了昌邑县,这个昌邑县的县令王密就是被杨震举荐出来做秀才的。王密听说自己的恩人路过此地,他就趁着夜色带了十斤黄金要送给杨震。杨震就叹了一口气,他说:“唉,我了解你,知道你有德行,有才学,把你推荐出来,但是很可惜呀!你却不了解我。”这个王密还以为杨震怕这件事有人知道,才不愿意接受的,所以他就说:“恩公啊!我这样做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报答您的知遇之恩,这件事没有人知道,您就放心地接受了吧。”结果杨震听了之后,怎么回答的呢?他说:“这件事,有天知,有神知,有你知,有我知,这是四知财,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所以他就拒不接受这四知财。他的后代子孙,都秉持了他的廉洁作风。所以他的儿子,他的孙子,他的曾孙都非常地贤达,都做到了三公的位置。那我们想一想,杨震的子孙,在每一年祭祀的时候 ,都要知道他们家的祖先,不收四知财,他们还把自己的祖先这个典故写了一个扁额,放在他们家的房屋之上,就把他家的房屋取名为四知堂。所以凡是后代子孙,从这一个匾额下走过的时候,都知道他们家的祖先不收四知财。那他们怎么敢去贪污受贿,违法乱纪呢?所以中国的反腐倡廉教育从家庭之中已经开始了。不仅仅是杨家的祖先有杨震这样廉洁有守的官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历代祖先之中,都有像杨震这样廉洁有守的人,甚至还比他更加有德行,对民族国家贡献最大的人。我们每一到祭祀的时候,常常来宣讲祖先的德行,这对后代子孙是一个警醒、一个教育,念念不忘祖先的德行,念念不敢做那些不好的事,使祖先抹黑。这个就是讲的追远,是非常地重要。

在我们的历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好多的皇帝他们确实,是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比如说我们看的在雍正皇帝《圣谕图解》上面,就有一个明仁宗的故事。这个明仁宗还是在太子的时候,有一次明成祖到了南京,退朝之后就召了东宫官杨士奇问道:“他说,你辅佐太子已经很长时间了,对他了解的也很清楚了,那么这个太子的为人到底怎么样呢?”杨士奇就回答说:“殿下仁孝恭敬,非常人可比。”说这个太子仁孝恭敬之德,不是一般人可比拟的。明成祖听了之后说:“你给我能不能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呢?”杨士奇回答说:“在每逢祭祀的时候,太子一定会怎么样呢,一定会把所有的祭器亲自检查,不把这个事委托给别人。比如说去年,按照惯例要举行祭祀的时候,正好太子得了痛风病,结果医生告诉他,要服药发汗才可以,这个太子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如果要吃药发汗,怎么可以亲自参加祭祀呢?左右的人就说:‘那可以让别人代替您参加祭祀啊!’殿下就回答说:‘皇上以祭祀的使命交付给我了,我又派遣别人来代替,这不是违背君父的命令吗?’所以他就带着病还是亲自去参加祭祀,祭祀才完毕出了一身的汗,结果这个病就痊愈了。那么再比如,每每给皇帝进奉食物,其他的东西的时候,太子一定会亲自检查,亲自把这个封条封好,然后才派遣他们去出发,不敢轻易地把这些事,委托给下人去做。”成祖听了之后就说:“这些都是为人子应当做的事情。”杨士奇说:“自古以来的大圣大贤,都是把他该做的事情,做到了极致而已。”也就是说,这些圣贤人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只是毕恭毕敬地、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本分而已。所以明仁宗他躬阅祭器的故事,就给了我们很多的教育,说这个皇帝 他对于祭祀这样地诚敬,所以也能够上行下效,所以他当了皇帝之后,这个国家也治理得很好。这个是我们讲的追远。

下面一段,“民德归厚者”。邢昺的书上说:“言君能行此慎终追远二者,民化其德,皆归厚矣。言不偷薄也。”这句话就是说,如果君上能够把慎终、追远这两件事做好了,人民会被他的德行所感化,这个民风自然归于淳厚而不刻薄。这个偷薄,偷也是刻薄,不厚道的意思。“偷”“薄”加起来也是刻薄、不厚道的意思。在《论语讲要》上说:“圣贤施教,以孝为本。”孝经:“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此章“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即是讲孝道,厚德是由行孝而来。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民风之所以不淳厚,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没有教民众孝道。所以要想使民风淳厚,必须从孝道这个根本入手。在《礼记》上也说,“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君子施教,对外,教他要尊敬尊长,对内,教他要孝敬父母 。

那怎么样教才能教好呢?《说文解字》上解释:“教,是上所施,下所效。”所以身教胜于言教,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的教化,一定是身教才能够有效果。所以下面它接着讲:“是故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所不安于上,则不以使下;所恶于下,则不以事上。非诸人,行诸己,非教之道也。”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君子侍奉君主,首先要身体力行,对于上级的做法,自己感觉到不安的,就不要用这样的方法来指使下级,厌恶下级的做法,比如说做事不负责任等等。非常地推卸责任,这样的做法是上级所厌恶的,那就不能够以它来侍奉自己的上级,反对别人的做法,自己却去做,这不是教化的正确方法。所以我们道德教育,为什么不得力呢?道德教育不得力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时候我们把道德教育变成了说教。用言语去教导而是没有身体力行,把该做的给表演出来,所以这个属下都会有逆反。所以我们经常说,这个学生怎么说都说不听。所以教是正己化人,把自己端正了才能够让别人感化。但是我们要教属下孝道,教学生尊敬老师,但是自己的老师、父母都已经过世了,怎么样能够身教呢?

那么下边它就讲到重点了,“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君子的教化一定要从根本上来教起,从孝道来教起。那怎么教呢?“顺之至也,祭其是与。”也就是说能够把孝敬之心,体现到极致的,就是祭礼啊!为什么要实行祭祀呢?就是在上的人能够定时追念他的父母、他的祖先,恭敬他的老师。那么下面的人从他的身上,才学到了孝道。那么这个就是说把孝心体现到极致了,就是这个祭礼的作用。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所以说祭礼是教化的根本。“祭而不敬,何以为也。”如果举行祭祀,而心无恭敬之念,为什么还要去祭祀呢?这个就给我们指出了重点,也就是说,我们说去教导属下,教导学生,自己必须有恭敬之心。那么这个恭敬之心不是装出来的,不是为了教育而表现的,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才能够让人受到感化。比如说有一个孩子他的父母,父亲学了《弟子规》,他知道教儿教女,先教自己,自己孩子对自己不恭敬,是因为自己对父母不恭敬所导致的。所以有一次,他就对父亲说,他说:“爸爸,一会儿我带着儿子下来的时候,我要对你行鞠躬礼”。这个父亲一下,吓了一跳,因为儿子平时对他平时都不是很恭敬,结果现在还要对他行鞠躬礼,他就说:“不必了,不必了!”这个儿子怎么说呢?他说我是为了教你孙子的,这个父亲一听就很配合,既然是为了教孙子的,他就说:“好,好,好!”结果这个儿子呢,带着自己的儿子走下来了,然后走到他父亲的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九十度的鞠躬礼,说:“爸爸,您早!我们要去上班了。”然后带着儿子就出去了,结果这个儿子刚上车,拉开车门坐定之后,就说了一句话,他说:“爸爸,爸爸,你刚才的那一个躬,是鞠给我看的。”所以你看呢,他对父亲鞠一个躬,为了教育儿子,结果没有内心的诚敬,虽然有这个形式,但是也被自己的儿子给看破了。所以你自己是不是有内心的恭敬呢,那都表现在言谈举止之中,这个是骗不了人的。

这个就是告诉我们,上行而下效正是通过举行祭祀,才教导了人民人心的厚道,不忘本。所以要想使国家太平,社会和谐,必须从孝道入手。使人心厚道,就要提倡慎终追远,恢复祠堂,提倡祭祀,还要修治家谱,绍述祖德,倡导不忘本,知恩报恩,饮水思源。在祭祀和修家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讲述祖先的德行,这样人民才会为自己祖先的德行、君主的德行所感化,民风自然归于淳厚了。我们看这里边它讲到,圣贤施教,这个圣贤不仅仅包含了儒家,它也包含了道家和佛家。也就是说儒释道三家的教育,都是以孝道为本。在雍正皇帝的上谕中,雍正皇帝就说:“儒释道三家,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悖。”就说三家都是从一个根本上产生出来的,他们教育人民的方法,可以并行而不违背。那么这个源是什么呢?那就是孝道。

在《观无量寿经》中,讲到了净业三福,就是修学净宗的人,必须要有一个基础。这个三福的第一条,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所以你看孝亲和尊师,这个是修行净业的第一个条件。印光大师也说,学佛的人应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敦伦尽分”,就是使你的伦理关系协调,能够把自己在伦理关系中的本分尽到。所以你做儿女的,就要孝敬父母;做丈夫的就要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做妻子的要有德行,把儿女教育好;做领导的要有君亲师的责任;做被领导的就要能够,竭尽全力地完成自己的本分、工作;朋友之间要讲诚信;长幼之间,兄弟之间,要讲友悌。这个就叫“敦伦尽分”。在佛教的书上也有这样一句话,说“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但是在唐朝以后,小乘的经几乎没有人学了。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出现了很多有德行的高僧大德,那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在中国小乘经典虽然不学了,但是这些出家人都有儒、道的基础,都是熟读儒家的经典,熟读道家的经典,所以他们已经奠定了小乘的基础 。这个儒家、道家的经典,甚至比小乘还高一层,所以怎么样呢?虽然不读小乘经,但是因为有学儒、学道的基础,所以他们再深入大乘佛法才有成就。结果我们现在的很多学佛的人呢,不理解这个道理了,好高骛远,就喜欢读那些大乘经典。这个大乘经典都是枝、叶、花、果,非常好看,但是没有根,就像插在花瓶里的花,虽然很好看,但是没过几天就凋萎了。

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孝亲的这一个根本。我们知道中国有四大菩萨,其中有一位菩萨叫地藏菩萨。为什么取名叫地藏菩萨呢?地藏菩萨教导我们什么呢?他告诉我们人的心性,心地是一个宝藏,无限的宝藏。怎么样把这一个心地的宝藏打开呢?这个地就是地基,基础的意思。必须靠孝亲尊师才能够打开心地的宝藏。所以地藏菩萨供在那里,我们一看到,我们就提醒自己,要孝亲、尊师,这是供养佛像最重要的道理。观音菩萨就代表了大慈大悲。你把对父母、老师的孝敬推而广之,恭敬来到我们身边的一切人,这个就是观音菩萨所代表的大慈大悲。文殊菩萨代表的是智慧,也就是说你要孝亲尊师,要对人慈悲,必须有智慧。否则你没有智慧的话,本来很慈悲,但是却被人欺骗利用了,结果是慈悲多祸患,方便出下流,这样就没有智慧的表现了。峨眉山的普贤菩萨,代表了行愿,把你的孝亲、尊师、慈悲、智慧,运用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之中,这就是普贤菩萨的意思了。所以我们供奉这些塑像,是为了提醒我们做到孝亲、尊师、慈悲、智慧,还有力行,不是给他供上一些香蕉、水果,然后再祈求他保佑自己升官发财,这样就是把教育变成了宗教,变成了迷信。所以佛教的修学也离不开儒家的基础,所以学习《论语》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历史上记载着一个杨黼的故事。他要去学佛,于是就到四川,去拜访无际大师。在路上碰上了一个僧人,问他要去干嘛呢?他说:“我要去寻访无际大师,听说他很有学问,很有道德,所以要向他去学习。”这个僧人就告诉他了,说你要寻访无际大师不如去找佛,杨黼就问:“那佛在哪里呢?”这个僧人告诉他,说:“你回家去吧,如果你看到一个披着被子,倒趿拉鞋的人,那一个人就是佛。结果这个杨黼就往回走,一路上留宿了很多的客栈,总希望碰到一个披着被子,倒趿拉鞋的人,都没有遇到,所以很失望回到了家里。结果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他就敲门。母亲听到儿子回来了,非常地高兴,结果也顾不上穿衣服,顾不上穿好鞋,匆匆忙忙就出来给儿子开门。结果她打开门一看,哦,杨黼一看他母亲,披着被子,倒趿拉着鞋,突然恍然大悟,明白了这一个僧人的教诲,其实这个母亲就是佛。从此以后他孝敬自己的母亲,后来活到了八十岁送祭而逝。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佛在心中莫远求,在家孝父母,强胜远烧香”。如果你远烧香的目的,是为了自私自利,还为了自己升官发财,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你在家能够认认真真地孝敬父母,这才是培养自己的知恩报恩的仁慈之心。所以蕅益大师在《蕅益解》上说:“厚,是本性之德。复其本性,故似归家。”他就解释这个厚,人本性就是仁厚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说明什么呢?人性本有这种仁厚之德,所以恢复人的本性,就像回家一样,所以说民德归厚,这一句解释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

那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