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35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35集
2014-01-19

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论语治要▪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颜渊问为邦,就是问治国之道。孔子志在治国平天下,人道敏政,怎么样能够治国平天下呢?那就是要办政治,有国才能够保家,有家才能够保身。到孔子这个时候,已经是东周,与西周不同,在西周的时候是周王做主,但是到了东周的时候,权力在诸侯。所以颜渊问办理邦家的政事,孔子答了以下几个要点,“行夏之时”,就是要采取夏朝的历法。

在周书《周月解》上说,“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二月,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夏历分一年,为春夏秋冬四时,每一时又分孟、仲、季三个月。孟春是戒淫之月,为四时之始。夏朝以此作为一年开始的正月,合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时序,也符合像孟子所说的不违农时。治国首先应该定天时,办事才方便,特别是在农业时代,夏历是最标准的。所以孔子答复颜渊,第一个要点就是行夏之时。直到今天民间所用的农民历仍然是夏历,像我们日历的农历都是夏历。“乘殷之辂”,这个是讲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要用夏朝的辂,要用殷朝的辂,殷辂已经很难考证了。

在《经典释文》上说,輅音路,和大路的路是同音字,本译作辂,本来也写作大路的路,輅和这个路都是车名,都是车的名字。马融的注解说,殷车曰大路。《左传·桓公》二年曰,“大路越席,昭其俭也”。殷朝的车子是木头做的,也叫木路,也叫大路,最朴素。“越席”就是蒲草编的席子,把他放在车里当垫子使用,这都有崇尚节俭的意思。“服周之冕”,这个“冕”就是礼帽,这里代表衣冠。历代的衣冠制度都有所不同,孔子主张用周朝的冕。周朝的冕也很难考证了。依据包贤的注解以及刘宝楠《论语正义》的注解说,周冕有垂旒,古代的帽子上有垂下来的玉串,这个叫垂旒,用来遮眼;有黈纩塞耳,黈是黄色的,纩是丝绵絮,就是用黄色的丝棉絮做成丸状,悬在冕的两边,挡住两耳,把两眼耳遮蔽起来。意思就是为人君者,不听谗言以及不需察察为明,只要自己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就可以了,这个表示垂拱而治。只要能够认识人,知人善用,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

“乐则《韶》、 《舞》”,在祭祀的时候都有典礼,这个祭礼很重要,比如说交天祭地等等。得国者,必须要祭天坛祭地坛,祭太庙,各种典礼。比如说祭祀,以及对国民实施教化,都需要音乐。但是音乐的五音不能错乱,否则就不吉祥了。所以孔子告诉颜渊,音乐要用“《韶》、《舞》”。古代的注解,《韶》、《舞》专指舜的音乐。俞越《群经平议》说“舞”当读作“武”,就是周武王的武,“舞”、“武”二字,古人通用。乐则的“则”什么意思呢,就是当做“法”字讲,也就是当取法舜乐和武王的音乐,“舞”指武王的乐,也可以这样认为。舜帝的韶乐尽善尽美,当然可以用,周武王的音乐,虽然没有尽善,但是也尽美,所以也可以用。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奏乐必须有音乐,必须有声音。声就是指高低远短,音就是指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就是八音。知声容易知音难。“放郑声”就是放逐郑国的音乐,为什么要放逐郑国的音乐呢?因为郑声淫。在《乐记·子夏》中,在《乐记》上记载子夏对魏文候说,“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郑声淫”,就是指郑国的音乐,它的音调滥无节制;宋音则过于安逸;魏音急促快速,经常会烦劳抑志;齐音则有狂傲之音,听了让人骄逸。这四种音都不能够在太庙中演奏。为什么呢?因为会败坏中正之气。这四种声都不要。但是以郑声为首,所以“放郑声,远佞人”。佞人,比如像少正卯,言伪而辩。又如像苏秦张仪之流,无理辩三分,满口说的都是欺骗的话,不能忠信,所以不能用。

治国的事情千头万绪。孔子告诉颜渊,以上几个要点,要博采历代的长处,来确定时令,车制,服制,选最好的音乐,以及禁用郑声、佞人,自能树立宏规,治国平天下的章法,从中能够大概的领略。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令,农历仍然选用的是夏历。车制最近以来,我们都提倡用国产汽车拉动内需,而且也是降低公车的标准,这也有崇尚节俭之意。但是在礼服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个礼服,古代的服饰也都有教育的意义。古代的几品官穿什么样的服饰,都是有标准的,这样便于行礼。大家一看你穿的服饰,就知道你是什么位置的,他就知道应该怎么样的给你行礼。像中山服,它也是有教育意义的,它有几个口袋(四个),告诉我们要有“礼义廉耻”,这个讲的是四维。这个就是告诉我们治国,要确定好时令,车制,还有服制,还要选好的音乐,也就是所说的德音雅乐。

“子曰:人而无远虑必有近忧”。在通行本上,是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深远的思虑,必然随时遭遇不可预测的忧患。“远虑”的意思很广泛,就办事方面说,不论办大事办小事,目标要远大,办法要周详,还要预防流弊。就做人方面来说,要励志,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要有生涯规划,知道我们这一生要做什么样的事,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仅仅要做一个成功人士,还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君子,做一个圣人。不但在人世间做一个好人就算了,还要学大道,明了人生的价值,明了生死的问题,知道人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这个问题不明了,忧患就在眼前。

就治国而言,古代也非常有远虑。在《礼记》里《王治篇》上记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古人治国也有远虑,如果这个国家没有九年的积蓄,包括粮食等等的装备,这个叫不足,如果没有六年的积蓄,这个称为急,情况很紧急了,如果没有三年的积蓄,那就是国非其国也,这个国家都不称其为国家了。这个都是让我们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一旦遇到水等等的自然的灾害,这些粮食装备都可以用得上,不至于手忙脚乱。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臧文仲就是指鲁国的大夫臧孙辰。孔安国的注解说,“知贤而不举,是为窃位”。柳下惠是鲁国的贤人,依着古代很多注解,说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私谥为惠。《论语•微子篇》曾记载,柳下惠曾为士师,臧文仲知道柳下惠是贤人而不予立,所以孔子说他是窃位者,不予立。黄侃书说“不荐之于君,使与己同立宫朝”。就是不把他推荐给国君,使他和自己同在朝廷侍奉君主。刘宝楠《论语正义》说,“窃如盗窃之窃,延窃居其位,不让进贤能也”。为国为公都必须让贤,如果为己便是窃位。如果臧文仲不知道柳下惠,有贤才还可以原谅,但是臧文仲知道柳下惠贤德,而且全国人都知道他贤德,他却不推荐给国君,这就是窃位。所以古人把这个为了自己的私利,不举荐贤才的人责备的很重,说这个偷窃职位的人,窃居其位,原因就是他不能够让进贤者。

当然古人也知道,一个人如果举荐贤才,就等于把这个贤才,放置在自己的位置之上,如果没有什么好处,一般的人都不会这样做。古代的制度也安排的很合理,像古人一直都实行一个制度,那就是“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你为国家举荐了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的人对国家建功立业,举荐的人受到国家最高的赏赐,有连带的奖赏!相反如果像臧文仲这样,手下有贤才,但是因为他嫉贤妒能,没有把这个贤才举荐出来,反而把贤才埋没了,这样被发现了,也对他作出最高的惩罚。这样一来,人们都愿意把德才兼备的人举荐出来,这个国家贤才都居于领导的位置,这个国家就很容易治理好了。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王引之《经义述闻》说,“躬自厚者,躬自责也。因下薄责于人而省责字”。意思是说“躬自厚者”,对自己从重责备,“薄责于人”,对人从轻责备,这样做就可以远离他人的怨恨,“远”古代的读音也读“怨”。连孔子佛陀也有人怨,没有人不遭怨难的,这是社会的常情,全在个人的学问。遇到别人埋怨,诽谤诋毁的时候,需要多多包涵,能责自己深一点,责人薄一点,那么怨我的人就少了。在社会上,我们看一个人是否有德,怎么看呢,责备自己就是有德,责备别人便是无德,所以有德和无德从这里就可以分辨出来了。

像我们看到的净空老法师,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虽然无私无求,但是还是招致了一些人的诽谤、误解、嫉妒,甚至别有用心的恶意中伤。这些诽谤,诋毁,中伤,并没有让他生起这个打击报复的心,或者退却了慈悲济世的心,反而写下了这样的词句,说,“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挞)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也是对我们人生的一种劝导,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他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说,“处逆境,随恶缘,无嗔恚,业障尽消;处顺境,随善缘,无贪痴,福慧全现”。当我们面临逆境的时候,我们要随顺这个恶的人际关系,但是没有嗔恨、抱怨、打击报复的心,这样,我们所有的业障就全部消尽了;处顺境,当我们事事如意的时候,人对我也很好,处处帮助我,关心我,爱护我,随善缘,但是没有贪痴。不是因为这个环境很好,就生起了贪恋之心,这样就可以做到福慧全现。

所以逆境是成全人,顺境也是成全人。当然如果你用的不好,逆境能够妨碍人,顺境也是妨碍人,重要的是你怎么去运用。所以老法师,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榜样,这确实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学习。在《格言别录》上也有一句这样的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备别人的心责备自己,因为我们挑剔别人,看别人的毛病缺点,都是一目了然,一清二楚,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我们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挑剔自己,我们的过失就会很少了。而以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这样就能把交情保全。这一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不是相反。

《论语》中句句都是格言,学会一句一生受用不尽。但是我们很多人却是一句也做不到。“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依据何晏的《论语集解》,这个“求”也做“责”字讲。君子凡事责之于自己,小人凡事责之于他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有很多。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君子遇到事情都是反求诸己,而小人与此相反,凡是自己没有错,都是别人的错,所以会怨天尤人。

在《孟子▪离娄篇》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假设有一个人,他以粗暴蛮横的态度来对待我,君子会怎么做呢?他一定会反省自己,“我对他一定还有不仁的地方,无礼的地方,要不然这种态度怎么会冲着我来呢”?自我反省之后,觉得自己做到仁了,反省之后自己也做到礼了,但是那个人的粗暴蛮横仍然如此。君子必定再反省,“我待他一定是没有尽心竭力。经过反省,自己也做到了尽心竭力,那个人的粗暴蛮横还是这样。”君子就说,“这不过是个狂人罢了,像他这样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又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因此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那么什么是君子终身所忧患的呢?君子终身所忧患的是:舜是人,我也是人,但是舜给天下人树立了榜样,影响可以流传到后世,可我却仍然免不了是个平庸的人,这是值得忧虑的。忧虑之后应该怎么办呢?像舜那样去做就可以了,至于说君子一时所担心的那是没有的。君子不符合仁的事不干,不符合礼的事不做,即使有一时的担心,君子也认为不值得担心了。从这里告诉我们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是他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反求诸己,凡是遇到了不如意,不必怨天尤人。为什么呢?因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都是有因果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样一想,心自然就平和了。

《礼记·中庸》(说)云,“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就说你把自己做好,端正自己,而不要求别人怎么样,这样就没有怨了。就像老夫子可以做到的,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君子的目标就是追求道德学问,成就圣贤人格,他只担心自己是个平庸的人,担心自己没有道德学问,而不担心别人对自己不好。其实所有来到我们身边的人,都是来成就自己的。君子也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不担心自己的名声不够显扬,而是担心自己的修养不够。真正有修养的人,自然有人会来帮助他,也会有人来发现它。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举人”包括国家、机关、团体、单位、公司等,都不是一人能办,必须有帮手。用一个人必须有推荐人,古人任人唯贤,荐人唯贤。如何举人呢?从前举荐人、推荐人,书信里,首先必须有品学兼优的字眼。如果没有“品”字,别人是不会接受的。介绍人的时候,是以德举人。如果别人来要求我荐举,而我不愿意举荐他,在说了很多的好话之中,就是不提及“品”,不提及这个人的人品,那么人家就知道我不是诚心举荐。当然当推荐人也不容易,被推荐的人干不好,推荐的人也会有连带的责任。大小都同一道理,无论是你给学校,给单位,还是给国家推荐。

在《管子•明法解》上这样说,“明主之择贤人也,言勇者试之以军,言智者试之以官,试于军而有功者则举之,试于官而事治者则用之,故以战功之事定勇怯,以官职之治定愚智,故勇怯愚智之见也,如白黑之分,乱主则不然,听言而不试,故妄言者得用”。《管子》上面有一段话,告诉我们“举人”不能够以言举人。他说明智的君主,选举贤人,这个人说他勇敢的,就要让他试着去带领军队;这个人说他有智慧的,就要让他试着去担任一个官职。结果他率领军队能够立战功,就举荐他来做官,让他担任一个官职;他能够把这个事情治理的井井有条,把这些事都办好,那就要任用他。因此是以战功的多少,确定一个人是勇敢还是怯懦,以他所担任的执事,是不是能够办好,来确定这个人是愚钝的,还是有智慧的。这样的话,一个人是勇敢、怯懦,还是愚钝,有智慧,就像黑白那样的分明。但是“乱主则不然,乱主听言而不试,故妄言者得用”。他听到这个人说怎么样能干,他也不让他去试着担任官职,试着去办事,结果就任用他。结果这个“妄言者得用”,喜欢说大话的人,做了很多承诺的人就被任用了。所以,君子不以言举人就是这个道理。在《宪问篇》我们曾经学过,孔老夫子曾说,“有言者不必有德”,所以君子不会因为一个人说话好就荐举他,“虽不以言举人”,但也不以人废言,因为没有品德的人,有的时候也会说出有道理的话,只要言语可取,就不要因人而废言。比如说苏秦、张仪他们的言语,也并不是全不可取,不能因为人不好,所说的话好,而不听他的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终身行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在这里当一个“字”讲,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依之而行的。你看这句话,必得是善于言语的子贡才问得出来,也必得像孔子这样有智慧的人,才能回答的出来,如果是换了别人子贡可能也不这样问了。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有的人说给我说两句终身行之吧。但是子贡还嫌多,需要一个字。那么这一个字,也只有孔老夫子能回答。孔子答复,说这个字就是“恕”。所谓的“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欲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这个就是《弟子规》上所说的,“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这一句话虽然很简单,但是你如果时时刻刻,每一件事都用这个话来要求自己,衡量自己的行为,就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了。当然这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也是暗含着因果在其中的,为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你施于人,别人也会这样来对你,所以你不想让别人这样对你,你就不能这样去对别人。这个是孔老夫子,给“恕”字最明确的注解,学仁学道,都应该依此而终身行之。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乱大谋”,这两句也是格言,第一句是说对方,“巧言”,有一种人能说话,能把无理的说成有理,而且动听,这种言语足以扰乱人的德行。比如说少正卯的言伪而辩,饰非而泽,不必犯罪,就该杀,这是巧言。为什么该杀,因为“乱德也”。这个德我们以前讲过,是直心,巧言的人心不直,所以孔子反对“以言举人”。而我们现在却大兴演讲,如果演讲的好又违背道,那是蛊惑人心影响就更坏了。

“小不忍乱大谋”。是说自己无论对人对事,如果在小处上不能忍耐,便会扰乱大计。中国古人说,“一切法得成于忍”。在逆境的时候需要忍,要忍住能够安贫乐道,不是因为自己身处贫贱的地位,就去巴结谄媚富贵的人。到了富贵的时候,也要学会忍,忍住不去贪爱,不去骄奢淫逸,流连忘返于这些声色美景。所以顺境能够淘汰人,逆境也能淘汰人,甚至顺境淘汰人比逆境淘汰人更厉害,这个都是修学的人都是要特别警惕的。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众厌恶某一个人,某一个人不一定可恶,必须考察某人确实可恶,然后才厌恶他;同样,大众喜欢某一个人,某一个人不一定就是好人,必须考察某人确实好,然后才喜好他。孟子也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这句话是说,大王左右的人都说这个人好,不可听信,甚至所有的大夫都说这个人贤德,也不一定可用可听,甚至全国人都说好,然后察考察考,看他确实可用,然后才去举用他。依王肃的注解说,“或许某人特立不群,因而为众人所恶”。可能这个人特立独行,而且见识卓越,所以为一般的世俗之人所厌恶。我们看自古英雄不得意的时候,大家都看不起他。比如说韩信,他虽然能够有将才,但是一般人看不出来,刘邦用兵十万,韩信则多多益善。这种卓立不群的人,必须靠英雄慧眼识英雄,才不至于被埋没。当然或许某人结党营私,而为他的同党所喜好,众好、众恶都不可不察。

在《群书治要·史记》上记载着这样一个历史故事。齐威王刚继位的时候,九年之间,诸侯都来征讨他,致使国家得不到治理。于是齐威王就把即墨的大夫,也就是负责治理即墨地方官的官员给召来了,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去之后,毁谤你的言语,我每一天都能够听到。但是我派人去视察即墨,发现田野都得以开辟,人民都丰衣足食,官府也没有积压的公事,东方地区因此得以安宁。这是因为你不会讨好我的左右,以求得赞誉的缘故。于是他封了一万的食邑,给这位即墨大夫。接着他又把阿地的大夫召来了,对他说自从派你去驻守阿城,每一天都能够听到,赞叹你的声音。但是我派人去阿县,田野没有开辟,人民过着贫穷的生活。赵国攻打甄的时候,你不能出兵去救援,魏国取得薛陵的时候,你居然连这件事都不知道。这是因为你以重金巴结我的左右,以求取声誉所导致的。

所以他当天就烹杀了阿大夫,并且把身边那些曾经赞誉过阿大夫的人一同都给烹杀了。后来齐威王起兵向西,去出击赵国、魏国,在浊泽这个地方打败了魏军。齐国上下都感到很恐惧,人人都不敢文过饰非,做事务求真实,尽自己的本分,最后齐国得到了大治。诸侯听到这件事之后,再也不敢轻易地和齐国打仗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有很多人称赞一个人好,你也要考察这个人,是不是都受了他的贿赂,所以才帮他说好话。即使这个人受到很多人的毁谤,你也要考察一下,是不是这些人都贪污受贿,而只有这个人廉洁有守,不愿意同流合污,才为他们所排挤。所以郑板桥写过一句话叫“难得糊涂”。为什么难得糊涂?因为众人皆醉他独醒,众人都贪污受贿,不尽职尽责,他不愿意和他们同流合污,又不愿意受到排挤,怎么样呢?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不是他消极,而是他有这个气节,不愿意和他们同流合污,所以才写出这样的话。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黄侃疏引蔡谟说,“道者,寂然不动。行之由人,人可适道,故曰人能弘道。道不适人,故曰非道弘人也”。蔡谟这句话,解释出自《周易•系辞传》。以他的这个说法,是把道指的是寂静不动的本体,它无象无体无形,但是无时无地而不存在着。道其实也就是人的本性,无私无为,人则能以感通,再用种种方法把道弘扬出来,所以说“人能弘道”。但是道不能自说,就像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道它不会自己说话,必须由人去领悟去实行,方能由体起用,所以“非道弘人”,孔子说这话的意思,就是要人明白,虽然道人人本具,人人本有,但是必须靠自己去领悟,方得受用。悟后又须弘扬光大,使人人都得其受用。这就是《大学》上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把自己本性的性德开发出来,彰显出来,而且还要帮助别人,把他的本性彰显出来,自觉觉他,这两件事,都达到圆满的程度,这叫“止于至善”。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一个人有过而不改,这就叫做过了。什么是过,刚才我们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人都有光明的性德,具备一切知能,但因一念之动,不觉失明,便为过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除了圣人无过以外,其余的人都不免犯过。改过就像《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什么是格物,汉儒注解,“格”,来也,来了事情,来了念头,这叫格物。“致知”就是“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一觉悟就消灭,使其发明本有的明德,这就叫做明明德。所以改过便能明明德,成就圣人。虽然格物致知的工夫,不是普通人所能着力,但是能够不起害人害物的念头,一起这样的念头就予以克制,便能日日改过。所以古人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不怕你这个不好的念头升起来,就怕你觉悟的太迟缓,把这个念头相续不断,甚至还付于行动。有过不能觉,不能改,是真有过。大家明白这句话的话可以悟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就是开悟,把自己的过失改正过来,就是修行。能够改过,就能够恢复本来面目。人的罪过虽然很多,但是“众罪如霜雪,慧日破诸暗”。这个智慧一现前,就像慧日一样,把霜雪都给融化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说他自己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眠,独自寻思,但是没有收获,还不如读书求学的好。在《为政篇》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主张学与思并重,这里边所说的“以思、无益”,就是指只思不学而言。这一章完全注重在“学”这个字,“人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生而知之者,上也”。但是这样的人比较少,其余普通人都需要学。就连孔子也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比如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但是孔子说他自己,比一般的普通人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那么他好学到什么程度呢?以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一生好学,比如说孔子学周公,好几次在梦里梦见周公。孔子研究某一个道理,可以终日不食,晚上睡觉睡不着。

《史记•孔子世家》就记载。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然没有学习新的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意思是你可以学习别的曲子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说,你已经学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但是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这个曲子的意境。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了,可以增加学习的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曲子的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时而庄重肃穆,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个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做这样的音乐曲子?师襄子听后,赶紧起身再拜说,我的老师也认为这的确是《文王操》。

你看孔子他好学,学的也很专精,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是浅尝辄止。颜回也很好学。“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什么呢?因为他乐在学道之中,所以能够做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个就是他好学的成果。好学的成果就表现在,变化气质上,能够“不迁怒,不贰过”,一有怒气马上能认识到,不使这个怒气连续延长,犯过的过失不会再犯第二次。所以他乐在道中,有道无所不乐。那么学,学的是什么呢?此处的不如学也,应当就是“好古敏以求之”的意思。

“古”是指古书所记载的古圣先王之道,所以孔子、颜子所好、所学,都是圣贤之道。像我们现在很多人也喜欢看书,知识面很广博,但是所看之书未必是经典,未必是经过历史的检验而沉淀出来的智慧。我们读经典,学圣贤之道,这都是大浪淘沙的,为历史所证明的成果,学这些圣贤之道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也不会浪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对自己所阅读的书,所看的电视节目都要有所拣择,不能什么都看。如果什么都看的话呢,潜移默化的会受到它的影响。受到好的影响还是不好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你所看的内容。

在《贾子新书•修政语》上说,“汤曰:学圣王之道者,譬其如日,静思而独居,譬其若火。若舍学圣之道而静居独思,譬其若去日之明于庭,而就火光于室也。然可以小见,而不可以大治。是故明君而君子贵尚学道,而贱下独思焉”。这里他做了一个比喻,说学古圣先王之道的人,可以把他比作为太阳。一个人静思独居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像火光一样。如果舍弃了学圣贤之道,而一个人冥思苦想,就像舍弃了外边的这个太阳的光明,而到屋子里接近小的烛光。这个烛光可以让你有小小的见识,能够见到周围小的范围,但是开不了你的大智慧。所以明智的君主乃至于君子人,都崇尚学圣贤之道,崇尚读经典,而不是一个人独自的冥思苦想。这句话,可以作为这一句很好的注解,告诉我们要学就多学经典,学圣贤之道,这样才可以学有所成,学习之后也能够变化气质。

这个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