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群书治要》及其当代价值
2022-05-01中华书局《月读》2022年第5期

作者:刘余莉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初年下令编纂,概括了唐朝以前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这部书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群书治要》学开始,用时少而获益多。

一、 《群书治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群书治要》的“群”是一个形声字,从“羊”,“君”声,本意作“辈”字解,乃同类相聚时之称。羊性好群,故“群”从羊,在这里“群”作形容词,是众的意思。这个“治”就是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群书治要》就是把群书当中有关修齐治平的精华概括出来。读了这一部书,也就掌握了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基本理论、方法。

《群书治要》是从唐朝之前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精挑细选了六十六种书,又从这六十六种书之中,把最精粹的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撷取出来,汇集而成。《群书治要》的内容包含“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晋书》。除此之外还有子书,即诸子百家,如儒、墨、道、法、农、兵家等等。上始五帝、下迄晋代,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所以,称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毫不夸张。尤为可贵的是,《治要》摘录的少数原著在五代之后便已失传,唯有《治要》保留了其精华内容,如《尸子》《昌言》《典论》《政要论》《体论》《典语》《傅子》《袁子正书》等,这使得《群书治要》具有更加重要的文化价值。学了《群书治要》这一部书,也就是掌握了开启《四库全书》的金钥匙。  

二、唐太宗为什么要编辑《群书治要》?

唐太宗是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据《旧唐书》记载,太宗在四岁的时候,有一位自称善于看相的书生来拜见高祖,并且对他说,您是贵人,而且有贵子。当他看到太宗之后,称赞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后来就采用“济世安民”之意做为他的名,取名为李世民。

因为太宗从16岁就带兵打仗,起义平定动乱的国家,27岁登基做了皇帝,对于怎样用圣贤教诲来治理国家,积累显然不够。对此他也有自知之明,非常愿意学习古圣先贤治国理政的道理。

《贞观政要·论政体》记载,贞观初年,太宗对大臣萧瑀说:“朕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张弓射箭,自以为懂得如何识别弓箭的好坏,近来得到了十几把上好的弓箭,于是把它们拿给做弓箭的师傅看,结果没想到,弓箭师傅却说,这些弓都不是上好的良弓。我于是询问其中的原因。弓箭师傅说,木头的中心不正,就使得木头的纹理歪斜,这样的弓虽强劲有力,但射出去的箭不直,所以不是上好的弓。从中我领悟出很多道理,我是用弓箭平定天下的,所用的弓箭已经够多的了,但我尚且不懂得识别弓箭的要领。更何况我得到天下的时间还很短,对于治理国家的道理,肯定不比我对弓箭的知识掌握得多。我对弓箭的了解尚且有偏失,更何谈掌握治理国家的要领呢?”

从此以后,唐太宗定期召见五品以上的京官和中书省的官员。每次召见,太宗都赐座给他们,与他们悉心交谈,仔细询问宫廷外面的事情,以便对老百姓的疾苦和政教的得失有全面而详细的了解。

唐太宗好学、谦虚、礼敬贤者的态度使他受益匪浅。

贞观二年,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近代帝王和大臣治理国家多半不如古代,不知是什么原因?”王珪回答说:“古代帝王治理国家,大都崇尚清净无为,以百姓为中心;然而近代的君王,却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任用的大臣也再不是饱学经史的儒雅之士。汉代的宰相,没有谁不精通一种经书的,朝廷上如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疑问,都会引经据典,参照经书来决断,于是人人懂得礼教,国家太平安定。但是近代却重视武功,轻视儒术,或是用刑律来治理国家,从而导致儒术受到破坏,古代纯朴的民风也就荡然无存了。”太宗深有同感。从此,官员中凡是精通儒学,懂得治国之道的,都得以提拔并委以重任。

唐太宗很善于听取谏言,特别重视用儒家伦理道德教育来治理国家。这一点非常难得。因为一般的人都会因看到严刑峻法迅速有效的效果,而忽视道德教育。但是太宗却不是这样,他在重视法制建设的同时,特别重视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这才是使他创建了“贞观之治”的根本原因。

法律只是在消极结果产生之后,给以事后的补救、惩罚,难以防患于未然。法律制裁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很难触及到一个人的内心,培养不出一个人的羞耻之心。如果缺少了道德教育,人们只是想方设法地躲避法律的制裁,还以此沾沾自喜,认为是自己聪明智慧的结果,不觉得自己做错事有什么值得羞耻的。所以在重视法律惩罚的同时,必须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让人从心底不愿意去做恶,把做恶视为值得羞耻之事,这才在人们的心灵上筑起了一道防止作恶的堤坝。因此,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太宗之所以在登基之后不久就下令编纂《群书治要》,也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对古圣先贤治国平天下的教诲了解不够,希望不仅仅和这些群臣探讨治国经验,而且能随时翻阅古圣先贤治国的教训和经验。于是他命令谏官魏徵及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整理了从五帝到晋朝几千年间治国理政的史料,将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要,汇编成书。

到了贞观五年,这本书才编纂完成。魏征在序文中称赞《群书治要》的历史价值:“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这部书用在当时的社会,可以使人借鉴古人的经验智慧,而且传到后世,可以恩泽子孙后代,帮助后代子孙能够更好谋划他们的人生。可见,《群书治要》确是一部鉴往知来的治世宝典。

这部书编纂完成之后,太宗皇帝非常欢喜,因为这部书涵盖的内容很广博,取材很广泛,而且挑选出来的又是非常精辟的、切要的部分。太宗皇帝日日手不释卷地学习,因为他有一个根本的动力,那就是爱护人民,希望能够把国家治理安定。不仅如此,他还胸怀天下,希望为世界各国都做出一个“善治”的表率。

三、唐太宗的治国成效

太宗于公元626年即位,公元649年去世,在位二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有人称赞他是“千古一帝”。受《群书治要》的影响,唐太宗以能用贤纳谏、尊儒重道、勤政爱民而著称。他以文治天下,力行节约,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很快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贞观盛世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当时的农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物产丰富。

根据史书的记载,贞观六、七年风调雨顺,连续丰收。人们走到山东的一些地方,都可以不用带多少粮食了,直接在路上就能买到。进了山东的村子,村民遇见路过的客人,一定会很丰盛地招待他们,有时候还会赠送给客人粮食,这是古时候从来没有过的。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贞观八年、九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又是连续丰收。可想见当时的粮食丰收、物产丰富的局面。

其次,贞观王朝的社会秩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

《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六年,太宗亲自查录被关押的死刑犯的案情,生起怜悯之心,于是放他们回家,第二年秋天再回来就死。结果,到了第二年,“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这些被放回的死囚共三百九十人,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按时回到朝堂,竟无一人逃亡。于是太宗将他们全部赦免。有诗赞叹太宗曰:“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立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死囚四百来归狱,以心感人人心归”。那时中国的政治清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国人心中没有怨气,所以社会秩序非常好。

第三,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可能也是唐太宗最值得称道的政绩。在唐太宗统治下的中国,因为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分,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这和唐太宗运用《群书治要》的理念,以身作则,重视道德教化,制定了一套合情、合理、合法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腐败密不可分。

这些成就的取得也说明,运用圣贤之道治国,不仅有效、易从,而且快速。

《贞观政要·论政体》记载,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太宗和秘书监魏徵漫谈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得失时说:“如今大乱之后恐怕不能急于实现大治。”魏徵说:“并非如此,大凡人在危难困苦的时候就忧惧死亡,忧惧死亡就盼望天下太平,盼望天下太平就容易进行教化。因此,大的动乱之后更容易教化,正像饥饿的人对饮食更容易满足一样的道理。”

太宗说:“贤明之人治理好国家尚且需要百年之久,才能消灭残虐,废除杀戮。大乱之后要想大治,怎么可能在短期内做到呢?”魏徵却说:“这话是对一般人来说的,并不能用在贤明之人的身上。如果是贤明之人来推行教化,上下同心,就会像响之应声那样响应迅速。事情不求快,也会很快地推行下去。一年就能够见成效,看来也并非难事。如果说要三年成功,才该说已经太晚了。”

太宗认为魏徵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封德彝等其他大臣却对唐太宗说:“夏商周三代以后,百姓逐渐浮薄奸诈。所以,秦朝专用严刑峻法来治国,汉朝以仁义杂用刑法治国,都是想教化好百姓,但却没有成功。怎么说是可以教化,却什么都不去做呢?如果相信魏徵的话,恐怕要败乱国家。”

魏徵听了之后,说:“五帝三王治理国家,他们并没有把百姓换掉,但他们仍能够把百姓教化好,可见施行帝道就成其为帝,施行王道就成其为王。关键在于,当时的治理者是否施行了教化而已。看古书的记载就知道,从前黄帝与蚩尤作战七十多次,天下乱得很厉害,而胜利以后,天下很快就太平。九黎作乱,颛顼出兵征讨,平定以后,仍不失其为治世。夏桀王昏乱淫虐,商汤把他赶走了,但是在汤统治之时,就实现了太平。商纣王专干荒淫无道之事,周武王便起兵讨伐,到了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在位的时候,也实现了天下太平。如果说,百姓日渐浮薄奸诈,再也不会淳朴,那到现在这百姓都应该变得和鬼魅一样了,还能实行教化吗?”

封德彝等人不能辩驳,但他们还认为魏徵的话行不通。魏徵博览群书,对于历史的经验教训了解得非常透彻,因此能够引经据典,让这些大臣无言以对。太宗确是一代明君,能够辨清是非、善恶、美丑。他坚持推行教化,毫不懈怠。结果几年之间,天下康复安定,突厥被打败臣服。

太宗对群臣说:“贞观初年人们颇有异议,认为当今并不能搞帝道、王道,不能够施行道德教育、圣贤教诲,只有魏徵劝朕推行,朕听了他的话,不过几年就达到中原安定、边远的外族臣服的结果。突厥从来就是中原的强敌,如今突厥首领却佩刀值宿来做禁卫,部落也跟着穿戴大唐的衣冠,也就是说这些外族也受到大唐文化的影响。朕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都是魏徵的功劳。”

由此可知,能够成就一个盛世是结果,原因是最高领导者,也就是天子,有正确的治国理念。这些政治智慧都是从这一部《群书治要》当中承传下来的。这部书是那些从事政治的领导干部必读的宝典。

但是这样一部宝典为什么却不为众人所周知呢?

因为当时唐朝雕版印刷术还不发达,致使流传不广。所以在唐朝之后,《群书治要》在中国本土基本上失传了。所幸《群书治要》被日本人从唐朝带回到日本,从此被日本历代天皇及皇子、大臣奉为圭臬,成为学习研讨中华文化的重要经典。这部书传到日本之后,帮助日本创建了承和、贞观两代盛世。

后来在清朝嘉庆元年,日本人向中国进贡,又把这部书从日本送回到中国,才使得这部宝典失而复得。但是因为战乱频繁,这部宝典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是为什么相对于《资治通鉴》而言,《群书治要》更加“广博而切要”,但却不为人所知的原因。

四、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群书治要》

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我们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习主席的这一段话告诉我们,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盛世之所以兴盛、衰世之所以衰落的原因,对于我们今天治理国家,仍然能够提供宝贵的启示。

孙中山先生在《民族主义》第四讲中曾经说:“欧洲的科学发达、物质文明的进步,不过是近二百多年的事。讲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求之于中国。”孙中山先生很有先见之明,他曾经留学欧洲,对中外的政治思想都有很深的了解。他认为欧洲比中国先进的地方只有它的科技、它的机器。要说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向中国人学习。他说:“诸君都知道世界上学问最好的是德国,但现在德国研究学问的人,还要研究中国的哲学,甚至于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补救他们科学之偏。”在一百多年之前,孙中山先生已经有这样的见地,就已经看到西方的这些思维的偏颇,认为必须要靠东方的哲学与文化来调整它的偏失。

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比教授在《未来属于中国》这本书中提出,只有中华文化能够救世界,未来是中华文化得以普遍宣扬的世界。在世界历史上,四大古文明中,其他三个文明都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承传至今,绵延了五千年而不衰。中华民族至今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依靠的就是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学习《群书治要》可知,传统文化中的仁者无敌、和而不同的理念,的确能为全世界带来永恒的安定和平。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得到弘扬,关系到整个世界的和平与未来。

五、《群书治要》与中国之治

《群书治要》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贱去治理单父,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单父被治理得很好。巫马期也是孔夫子的弟子,他想知道子贱到底怎样把单父治理好的,于是他趁着夜色来到单父。他看到一个人在夜色下捕鱼,但奇怪的是,这个人捕了很多鱼,看了看鱼后,又把鱼放回到河里去了。巫马期走上前去问他:“我看您捕鱼,为什么捕上了一些鱼,又把它们放回到河里去了?”这个人回答说:“子贱告诉我们,不要去捕杀那些还在生长中的小鱼。我刚才所捕到的,恰恰是那些还在生长中的小鱼,所以我又把它们给放回到河里了。”巫马期一听非常地感叹,回来就向孔夫子禀告:“子贱治理单父,能够让人做到即使在夜色下捕鱼,没有人监管,也能够感受到严刑峻法就在身边一样,不知道子贱是怎么样取得这个治理效果的?”孔夫子说:“子贱曾经说过,一个人对身边的人和事有至诚恭敬的心,这个影响自然就会波及到远方。”

子贱让单父的百姓达到了“不忍欺”的境界,因为他爱民如子、视民如伤,把“仁爱忠恕”的理念运用到管理之中,老百姓能感受到他的存心。他所发出的每一个政令,百姓都愿意去配合,这就是中国之治的特点。

领导者学习《群书治要》,可以懂得成为卓越领导最需要具备的是什么。这里既包括了领导者个人的道德品行、素质和能力,也包括一些领导的方法和艺术。譬如说如何观人、选人,得到真正的人才;治理好一个国家,管理好一个企业,带好一个团队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反腐倡廉才能够得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进行文化建设?道德教育为什么不能深入人心?如何进行道德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

对于一般百姓来说,学习《群书治要》,可以懂得人生的道路应该怎样走才更加顺畅;如何趋吉避凶;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人生应当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里边也包括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一个人成败、荣辱、祸福的关键何在;如何改变命运,转祸为福;如何做到俯仰无愧,君子坦荡荡。

特别是在现在民主时代,作为一般的百姓,还要去参加选举。选举或者跟从什么样的领导,于国于己才真正有益,不会选错人、走错路。还能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如何经营幸福美满的人生,如何和睦家庭,甚至懂得如何开启自己本具的“明德”,也就是《大学》上所说的“明明德”,达到自利利人、自觉觉他的目的。

总之,学习《群书治要》可以达到身心和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效果,值得每一个人都认真学习。

六、学习《群书治要》的方法

学习《群书治要》关键,端在“诚敬”二字。必须用真诚恭敬心来学习,才能来领受圣贤教诲。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如果没有恭敬心,就不得利益。因为传统文化是心法,必须用真心才能契入。如果没有恭敬心,就连皮毛都学不到。

《曲礼》曰:“毋不敬。”“毋”就是没有,任何时候没有不保持这种恭敬的态度,也就是说时时刻刻都要保持恭敬的态度。《中庸》上也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一旦诚敬心不见,当下就不在修道的状态,就是随顺习气,攻乎异端了。圣贤的学问就是在主敬存诚,诚敬的程度愈能保持,就提升得愈快,也愈能凸显真正的修养。

怎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真诚恭敬心?就是要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譬如说,读圣贤书的时候,展开圣贤经卷就如面对圣贤人,要非常地恭敬。要把心沉静下来,把自己的诚敬心提起来,不能胡思乱想。否则就容易敷衍了事,想入非非,做事情时没有真诚恭敬心,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这个心就不在正道上了,就被傲慢、烦恼所牵绊,决难提升。

康熙皇帝说:“临民以主敬为本”,“诚与敬,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康熙皇帝领会到,千古相传的心法就是在这两个字——“诚”与“敬”,不会超出这两个字之外。清朝的康熙皇帝确实让后人非常佩服,他本来是女真人,是满族人,入主中原之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学习和深入程度远远超过汉人。特别是康熙的祖母孝庄皇太后,重视对康熙的培养,而且对汉族的文化也非常认同。可见康熙及清朝取得这样的成就绝非偶然。《康熙字典》《四库全书》《四库荟要》《乾隆大藏经》等,都是在清朝编撰出来的。清朝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最令人佩服的就是康熙皇帝以身作则,自己好学、真干,带动文武百官都深入经藏,自己坐在前面听讲经典,结果上行而下效。所以,清朝也出现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

宋朝的大儒程子曰:“敬胜百邪。”即一个恭敬胜过众多的邪思邪念。这说明修身进德,以至于利世济民,重点都在“诚敬”这两个字上。有了这颗诚敬心,才能够把学问和利世济民的事业都做得圆满。假如对古圣先王的这些教诲提不起诚敬之心,纵然遍览所有的古籍,也很难获得真实的利益。因为古圣先贤的教诲,都是从他们的真心流露出来的。真心与真心才能够相应,如果自己的心不恭敬、不真诚,也很难体会到古圣先贤的存心,契入他们的境界。所以,传统文化是心法,它不是知识的累积。它确实要开启一个人的孝敬心、仁慈心,才能够契入,才能够领会。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种求学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述而不作”是对古圣先贤的教诲非常地尊崇,不夹杂自己的意思在其中,这是不傲慢,也是学谦卑。因为“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谦虚使人有受教的余地,因而会获得无穷的好处。“信而好古”是不怀疑圣贤人的教诲。因为古圣先贤的教诲是真心流露出来的,如果我们也契入这个境界,开启了自性的明德,定然能够体会到和他同样的境界。如果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就像圣贤人站在二十层楼,自己站在两层楼,却坚持说:你所看到的就是我所看到的境界。这样就会对古人产生怀疑,甚至妄自批判,也就很难从古圣先贤的智慧中受益。

唯有至诚恭敬之心,才能使人领纳古圣先贤的教诲,并把这些传统的治国智慧运用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去,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个成果就是代代出圣贤,时时有盛世!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