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文章
落实“敬德”:从《群书治要》看乡村社会治理
2021-08-11

作者:谭英

摘要:随着城镇化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社会曾一度出现了“离乡土”“空心化”、及“弃老爱幼”“干群关系紧张”“人情淡薄”等社会问题,挖掘《群书治要》中国之治的智慧及探讨使乡风文明的良好风气长期保持下去的“敬德”有着重要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表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是落实“敬德”。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需要落实“敬天地之德”;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需要落实“敬父母之德”;实现“生活富裕、步入小康”需要落实“敬国家之德”。

关键词:《群书治要》 乡村社会治理  敬德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乡村社会治理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和市场经济快速地发展,青壮年涌进城市务工,乡村社会曾一度出现了“离乡土”“空心化”、“弃老爱幼”“干群关系紧张”“人情淡薄”“幸福指数下降”等问题及“人口老龄化”等现象。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的总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组织管理者和村民的道德修养,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使村民尽早进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相互包容、祥和友善的一村一天堂的美满生活,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在此挖掘《群书治要》中国之治的智慧及探讨使乡风文明的良好风气长期保持下去的“敬德”有着重要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敬德的内涵与理论渊源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德、尚德的传统。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华传统美德,可用“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来概括,此五德即古人说的五常。常者,恒常不变也,也称伦常之道,是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德行。《群书治要·左传》讲上“人弃常则妖兴”。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信若统统丢掉,诸多妖邪异象就会兴起。为此,“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的因素。到宋朝时,人们认识到落实五德,必须从爱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开始,于是就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被放到了一起,形成了“八德”,也被称作“八行”或“八端”。数千年来,这些美德已成为人们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敬,肃也。”(《说文·苟部》)其本义为恭敬、端肃。“苟”有随意、轻率之意;“攴”与“攵”,一字二形,“攴”的甲骨文像手执鞭杖之形,表示鞭策和敲打。所以“敬”可理解为通过教训、督导改正不敬、不端的行为和做法,以达到端正、肃服的要求。因而,“敬”表示尊重、有礼貌地对待一切人事物。《左传》云:“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敬之心,德业自然增厚,所以能谦敬的人一定具有德性。礼德的本质是尊重、敬重和爱敬。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敬德”始终是中华文化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它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品格。《礼记》作为我国西汉时期一部重要的中国典章制度著作,其中介绍礼仪规范的《群书治要·曲礼》开篇就讲:“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一个君子或有地位的人,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言谈举止没有不恭敬、不端庄的,说话态度安祥,句句在理,心中所思所想均为对方着想,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

《群书治要·孝经》也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敬)。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这句话非常清晰地揭示出中国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智慧。孔子认为,教导百姓相亲相爱,没有比孝道更好的了;教导百姓知礼顺情,没有比敬爱兄长的道理更好的了;若欲转移民风,变异民俗,没有比德音雅乐更好的了;使在上的人能安于其位,管理百姓,没有比教导礼德更好的了。所谓的礼,也就是敬爱而已。所以尊敬他人的父亲,其儿子就会喜悦;尊敬他人的兄长,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民就高兴。恭敬一人乃千万人喜悦,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数,为之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这就是礼敬作为管理之道的意义之所在啊!

这段话,一语道破中国之治的智慧所在,用敬德统领大众的力量远远比墙壁上的规章制度有效得多。“中华传统文化是志于道的文化”,道法自然,大道至简。按照人性的自然规律引领人们老实做人、老实做事,很多乡村治理的困境自然会变得异常简单易解。虽然从“知道”到“行道”还有十万千里的距离,但只要我们内存恭敬心,虚心向古圣先贤学习,一定会大大缩短学道、知道、悟道、乃至行道的时间。至于基层管理者,如何修养自己的敬德?如何带领百姓不断学敬德、行敬德?共建幸福社区?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粗浅认识。

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需要落实“敬天地之德”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最终繁荣的基础。很多乡村围绕产业兴旺,招引高端产业,引进资本下乡,承包流转土地,做大做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构想和做法固然很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过分考虑经济效益,缺少了对大自然、对天地的敬仰和尊重之心,使得部分乡村因缺少劳动力、种养殖成本过高,导致进村的企业亏损、土地搁置或撂荒,乡村出现更加冷落或凋敝的景象。

“敬”的初义与祭祀仪式有关,是指祭祀时对天、对被祭者的恭敬肃穆的态度。自古以来,我国就把祭祀天地祖宗看做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左传》上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代帝王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顺承天意。“祭之旨在不忘本,所谓报本返始也。”祭祀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定时举办祭祀典礼,表达对天地万物、祖先以及有功于国家之人的恭敬与感恩。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礼有三个源头。天地是万物的根本,没有天地,就没有万物;先祖是人类的根本,没有先祖就没有后世子孙;领导人和老师是治理的根本,没有领导者日理万机的治理和老师的辛勤教导,就没有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我国是农业大国,春秋战国时期,顺天时、重地力的思想早就已根深蒂固。《吕氏春秋•义赏》上也讲:“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产与落,或使之,非自然也。故使之者至,物无不为;使之者不至,物无可为。”草木生长与凋零,是由节气(气候变化规律)支配的,人们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使草木为我所用;在农业生产中“不违农时”,才能耕有所获;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才能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土质、不同作物生长的需要。这些生态文明的思想均蕴含着对天地深深地敬畏和浓浓地恭敬之德。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其目的也是希望唤醒人们对天地的敬意,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了新时代,面对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面对地球资源日渐匮乏、人居环境严重污染、粮食安全危机四伏,人类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以及未来农业发展何去何从的背景下,更需要挖掘农耕文明中“敬畏自然的德慧。

《群书治要·论语》也上讲:“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告诫官员们要尊重自然规律,要了解民情,对所从事的工作怀有恭敬之心并慎重对待,节省费用,爱护百姓,满足百姓生活之需,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并通过自身的言行和道德教化,使人感恩天地之德,才能够顺天时、尊地利、致人和。如果乡村基层干部能够时刻对天地万物存有敬重之心,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论”的理念,爱敬土地和百姓犹如爱敬自己的父母和儿孙,百姓齐心合力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目标便不难达到。

三、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需要落实“敬父母之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上也曾谈到“修己以敬”。这句话来自于《群书治要·论语》,孔子的学生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回答:“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孔子在2500年前就告诉我们,成为一个人民的公仆,培养敬人礼人的君子人格,是提高基层社会管理的工作效率的关键。这看似是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实则揭示出中国之治修齐治平的道理。作为管理者能够严于律己、修养自身,才可以使周围的人安乐。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管理他人,而是管好自己;而提高自身的修养,首先要懂得尊重他人、爱敬他人,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做事要严肃认真,为人要诚心实意。如孔子所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熟人的乡土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何,谁家的媳妇孝不孝公婆,谁家的孩子最孝顺,谁家的家风如何,全村的人都一清二楚。可以说“正己化人”的程度越高乡风文明的程度就会越高。

人与人之间无外乎有五种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古人发现,处理好这五种关系最重要的是遵循做人之道,即培养自己的孝德和敬德。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孔子认为,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这里生发开来。培养孝德要从爱敬恭顺自己的父母开始,然后以此孝心去爱敬恭顺他人的父母,进而再把这种爱敬之心推及到奉事领导或长辈;培养敬德要从礼敬自己的兄弟姐妹开始,慢慢再以这种友爱、恭敬之心对待他人的兄弟姐妹。父母与孩子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朋友之间相处,若都从自身做起,无私地给予对方爱,发自内心、无我地尊重尊敬对方,一定能够使双方的关系长久地保持下去,因为“以道相交,天老地荒”。

《群书治要·孝经》也讲:“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贤明的领导,常常通过教育感化民众,所以他首先以博爱待民,人民因此没敢遗弃父母双亲的;向人民陈述道德、礼义,人民就起来去遵行,他又率先以恭敬和谦让垂范于人民,于是人民就不争斗;用礼德和音乐引导他们,人民就和睦相处。这就是说,作为乡村基层组织的负责人能够带头在孝德和敬德上下功夫,其所在村庄便可渐渐形成一个互助友爱的社区。在当今时代,一些先知先觉的管理者因在村庄、企业采用这一方法而获得全国文明美丽乡村和幸福企业称号的不乏少数。

因而,有众多学者总结道“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敬是中华文化的本”。从源头上找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向是中国管理的思维方式,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这是古代的圣人从“上观天象,下察人文”中得出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规律,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奉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及梁漱溟先生所说的乡村中自有的、无形的老道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智慧。

四、实现“生活富裕、步入小康”需要落实“敬国家之德”

实现全面小康,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初心使命。回首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们从贫穷落后的旧中国走向富足的新时代,一代又一代优秀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为大家,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战胜一次次任人宰割的磨难和天灾人祸,终于带领人们走向幸福的小康生活。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次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历史证明,中国已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我国多数乡村也开始步入小康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如何确保乡村全面实现的小康生活,使富裕生活永远保持下去,让国家稳步走进大同社会,仍然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问题。其实,2500多年前孔子已经把答案告诉我们,当一个地方富裕了,紧接着要做的事情就是“教之”(《论语》)。中国历来就崇尚礼义道德的教化,“德者,本也”“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礼记·学记》)管理者若想化民成俗,教化百姓,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必须抓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关于把国家治理好,让人民幸福、国家安定和谐的教学的内容,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其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而这些内容均可归于爱国教育,即敬国家之德的教育。习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中再一次明确指出,要“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

生活富裕了,最重要的事情是抓敬德和感恩的教育,没有国家,哪有小家。敬而从心,恭而有礼。一分恭敬,一分受益;千分恭敬,千分受益。尊敬不是仅仅用嘴说的,而应该处处体现在行动上。为此,广大党员干部及有志之士要带头认真地学习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感念老祖宗和圣贤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了解中国历史,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坚定走中国之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是落实“敬德”,敬天地之德,可以长养恭敬大自然的生态文明之心;敬父母之德,可以长养爱敬父母祖宗的感恩之心;敬国家之德,可以长养感怀国家护佑的报国之心。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群书治要·论语》)如果管理者都能以人民获得美好幸福生活为目标,从尊人敬物爱国做起,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地落实中华传统美德,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完全可能的。

(首届全国《群书治要》研究征文二等奖作品,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